《蓦山溪》诗词鉴赏
- 文档
- 2024-07-22
- 11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蓦山溪》诗词鉴赏,本文共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蓦山溪》诗词鉴赏
《蓦山溪》诗词鉴赏
【作品介绍】。
此词构思十分巧妙,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作者笔锋刚健与阴柔并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原文】
蓦山溪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
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
【赏析】
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被世士大夫讥讽。然而从词中读者可以觉察到作者对往事也不见得甘心情愿,字里行间也浸透一种辛酸。
词人在词中追述自己人生旅途,对一生一世的不如意也哀叹不已。少壮时节也曾挥刀立马,建功立业,绣帽貂裘,春风得意。可谁料想,时移事改,往日功名已成土,仿佛成了浮萍断梗任水吹浮,身不由己。“听楚语,厌蛮歌,”虽是轻歌曼舞,可谁知往昔不堪回首呢?流落异乡几十年,只在暮年白发回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令他牵肠挂肚,可此番回家情难言。老马虽识途,但故乡的惨淡,也让作者心怀不安。终南山色依旧在,可怜长安已换几朝臣。句词朴实,从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后半生的.遗憾悔恨,以及充满对人事变化的复杂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作者用词用典功夫很深。一句“萍梗落江湖”,又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身不由己。而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词句递出多少隐情。“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借用刘禹锡“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诗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复杂。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借用白居易《长安道》中“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借用他人之词,说出自己的心情,真是“于我心戚戚焉。”
此词构思也十分巧妙,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作者笔锋刚健与阴柔并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故况周颐评曰:“以清遒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亦云”(《蕙风词话》)。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字信甫,号长谷老人。世居安定(今甘肃宁县),后徙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父张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宋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金天会九年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诸路节制使。天德二年,拜参知政事。贞元初,迁尚书左丞,封南阳郡王。贞元三年以疾告老。移南京留守,进封崇王。年五十九卒。《金史》卷七九有传。词存《蓦山溪》一首,见《中州乐府》。
《蓦山溪•桂花》
宋•万俟咏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
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见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赏析】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这两句写桂叶掩护桂花的情态,写得十分生动,富有趣味。桂叶是极其浓密的,李清照说“剪成碧玉叶层层”,朱熹则说“叶密千层绿”,因此,娇小的桂花点缀在绿叶中,就像是被桂叶保护起来似的。“深绿”、“轻黄”分别代指桂叶、桂花,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效果。一个“护”字,十分生动,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桂叶浓密、桂花细小的特点,还赋予桂叶情感,衬托出桂花的娇嫩可爱之态。“怕青女、霜侵憔悴”句以拟人手法,进一步写桂叶对桂花关爱有加。“青女”指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里借指霜雪;“怕”字是桂叶的心理活动刻画,言绿叶担心娇嫩的花朵被霜雪“欺负”而变得憔悴,才故意变得浓密,以保护桂花。
扩展阅读:万俟咏的简介
万俟咏精通音律。他与周邦彦、田为、晁元礼等共同审定旧调,创造新词。其词审音辨律,造语典丽,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都下。所作内容不外颂扬“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恋芳春慢〕),歌唱“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醉蓬莱〕),正反映了北宋末年统治集团沉迷声色歌舞的昏庸腐朽。另有相当一部分词,如〔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武陵春〕“燕子飞来花在否”之类[1],即王灼所称“源流从柳氏(永)来”,而评其“病于无韵”)(《碧鸡漫志》卷二)。其实这一类词,也不乏佳作,如题作《雨》、《山驿》的两首《长相思》。
万俟咏词作,曾自编成集,分“雅词”、“侧艳”二体,取名为“盛萱丽藻”。后又删去“侧艳”一体,再编成集,另分“应制”、“风月脂粉”、“雪月风花”、“脂粉才情”、“杂类”五体,周邦彦、田为均为其作序,周邦彦取名《大声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曾著录《大声集》5卷,今已失传。近人赵万里《宋金元人词》仅辑得其词27首。
扩展阅读:万俟咏的主要作品
三台·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更香、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蜡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昭君怨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忆秦娥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诉衷情·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奢。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扬花。
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芰荷香
小潇湘。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人在水精中央。霜绡雾縠,襟袂收凉。
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拟去尽促雕觞。歌云未断,月上飞梁。
《蓦山溪·闺情》
元代:王和卿诗词鉴赏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修竹小阑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萧萧宝马,何处狂游?
〔幺篇〕人已静,夜将阑,不信今宵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的厮禁持,兀的不白了人头。
〔女冠子〕过一宵,胜九秋。且将针线,把一扇鞋儿绣。蓦听得马嘶人语,甫能来到,却又早十分殢酒。
〔好观音〕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然依旧。不成器乔公事做的泄漏,衣纽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过南楼煞〕问著时只办着摆手,骂著时悄不开口。放伊不过耳朵儿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欢偶,把你爱惜前程遥指定梅梢月儿咒。
冬天里白日短暂,早又是暮色昏黄。我倚着竹丛边的栏杆一回回候望,衣袖已经冰凉。郎君骑着骏马,究竟在何处狂荡?
人声渐歇,夜色转深,想不到今晚又是失望。想来这辈子求些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我正当芳年,莫负了好时光。像这样受钳制无法欢娱,怎不叫人愁苦难当。
捱一个晚上比九年还长,姑且拿出针线绣鞋,来排遣凄凉。猛然听见马儿的嘶鸣和他的声响。好容易盼见他回来,却是一副烂醉如泥的模样。
哎!白白让人家在闺房里等得心凉,他那荡子的情性却一点不改素常。这没出息的在外头混账还露了马脚,内衣的纽扣不曾纽上。好吧,等他酒醒,定然细细盘问一场。
问着的`时候他一味地摇手赖账,骂他的时候他就是一声不吭。饶不了他,我扭住他的耳朵不放:你说你没同别人搭上,那就对着这梅树梢间的月儿赌咒,把你爱惜将来的盟誓儿再给我讲一讲。
《蓦山溪·闺情》注释
萧萧:马嘶鸣声。
阑:深。
恁(nèn)的:这样的。厮:相。禁持:约束,拘束。
兀的(wùde)不:怎么不。
九秋:九年。
甫能:方才。
殢酒:病酒。
奄然:安然。
乔公事:混账事。乔,假。
只办着:一味地。
前程:将来。
《蓦山溪·闺情》赏析
这首套曲以写景开始,既交代了女主人公冬夜等候丈夫回家的背景,又借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的意境暗示了她的“佳人”形象。接着让她吐出幽怨和心声,便使读者对她在下文又恨又爱的表现有了充分的理解。
〔幺篇〕中“不信今宵又”语淡意深。一个“又”字回应首曲“又早黄昏后”的“又”,显示出男子的“狂游”晚归已是屡见不鲜。但女子的态度依然是“不信”,这就见出了她的一往情深。“不信”并非不承认现实,而是因为女子有着执著的理念:“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女子对丈夫别无所图,唯一希冀的就是永远拥有着青春的美好理想。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代表了古人对少年夫妻及时行乐的祝福和理解。曲中女子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于是她才会一边等待,又一边怨恨。这种自白只有在曲中才能毫不费力地直诉无余,在诗词等韵体中是不易达到此等效果的。
以下的情节曲折多致而富于生活真实。在经过度日如年的等待之后,丈夫终于回到了家,却露出了“乔公事”的蛛丝马迹。妻子追问,忍不住从嗔骂到动手扭住耳朵,然而最后要求丈夫的仅只是把“爱惜前程”的月下盟誓再复述一遍。她不愿让自己相信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的事实,心中还忘不了当初“指定梅梢月儿咒”的恋情,这就再度显示出她的善良和痴情。全篇以女子的口吻娓娓诉出,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注重情节的戏剧性,无疑同接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有关。而散曲套数在逼肖声气、描摹心情、表现生活内容等等方面,确实于韵体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蓦山溪·闺情》作者介绍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