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本文共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贫困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实现心理脱贫的具体对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步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阐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对策

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1994年以来,教育部在总结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实行了“并轨”招生、交费上学、双向选择就业等重大改革,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伴随着交费上学,使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出现困难,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又进一步增大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成长在大学校园的同一屋檐下,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与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经常要为生活犯愁,这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学生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这种反差,其心理上所产生的刺激是巨大的,使他们产生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2.2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

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2.3情绪上的焦虑心理

贫困生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的痛苦境地。表现为自尊心损伤、自信心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持续下去,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4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悲观心理

因为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等种种原因,有的学生逐渐地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使他们丧失了对个人前途的憧憬而心灰意冷,他们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和悲观色彩,最后甚至自暴自弃。

3 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贫困生问题在各高校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要在了解贫困生心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关心和帮助贫困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心理上帮助他们,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3.1建立并完善“经济助困”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国家要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秋季国家开始实施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央财政支出由的18亿元,增加到20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全年将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以后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2加强思想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误区,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贫困生自身成长环境及生活体验的特殊性,高校贫困生工作仅对贫困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是不够的,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引导,防止把贫困生工作简单化为一种经济行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化困难为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在逆境中磨练意志,激发斗志,振作精神,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全力打造文明道德新风

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对广大师生进行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文明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对贫困生要有精神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使贫困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消除自卑、封闭心理。此外,还要在高校中形成艰苦朴素的舆论环境,抵制和克服腐朽落后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同时,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注意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增进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4加强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对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或聘请专家开设心理教育讲座对贫困生进行集体辅导,或开设心理门诊对贫困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开设网上咨询中心,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使一些不愿抛头露面、自尊感强的贫困生能够得到心理咨询;还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使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和悲观失望的消极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走出自我封闭的篱笆,争取早日回报社会。

总之,贫困生作为一个面广、人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作为高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

[2]@游秀清.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J].心理专线.辽宁教育,,(1).

[3]@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

[4]@王献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及其化解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贫困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对策论文

[摘 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大困难群体,他们过着抑郁,焦躁,孤独,失落,无奈的生活。表现为自己贬低自己,不乐于和别人交往,不乐于得到别人的帮助,怀有孤闭的心理,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中途放弃,失望而归。本文在对当代贫困大学生做了一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力量强化,情绪调控等方法,让他们摆脱沉重的心里压力,避免由心里失衡而引起的失败。

[关键词]交往动机 情绪 心里平衡

随着高校 的扩招,在根据调查,贫困生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已达到30%,个别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这个比例达到40%,贫困生在学业上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还有巨大的学习任务。

我想对于贫困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帮助,而是精神动力。对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将使他们迈向成功,我们都是同龄人,深感这种严重的校园危机,这不仅浪费资源,还毁了他们的人生,大学校园里的无助,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他们是急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帮助的群体。对此,我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力量强化

1由量变到质变,每天做一件小事,做好,第二天又做一件小事,做得更好,第三天、第四天,就会做得超级棒,这样心理锻炼,信心就来了,每天找一个陌生的同学聊天,讲几句话,就会积累巨大的成就感,就会生活愉快,事业顺利。

2战胜自卑 根据压力理论原理:人的需要被唤起时,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得到满足后,这种紧张状态会减弱,个体认知失调心理场有寻求平衡的倾向,如果心理上失去平衡,个体就会紧张和不适,这种紧张和不适会驱使个体去恢复平衡。如果我们去追求心里的平衡,把一切看作过往云烟,对物质上不奢望,心里的失落用运动,音乐去补偿,人就会超然。人的内心是一个巨大的世界,难怪有人说比海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内心是无比丰富的,因此塑造内心才是真正的修身之道,修身养性是人最重要的之事,它关系到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败。鉴于以上的贫困生心理,完全是心灵的裂变,则由小的坏细胞逐渐扩散在大范围的坏死,内心的阴暗面由少变多,由小处扩至大范围,他们的变化过程就是由贫困――自尊――自卑――失败――自卑――学习失败,这样几轮的恶性循环摧残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纵有机会的.平等,难有自尊的平等,只要砍断了自卑,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调控好情绪

每天起来,对自己微笑一下,选择做几件容易的事,比如洗衣服,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刷牙时,把牙刷得洁洁白白,一天比一天做得好,这不是劳动后的满足感吗?小小的成就感吗?长期的小成就,小满足感就会产生大的成就感,就会获得无比的信心,心情会畅舒无比。

学会享受生活,每周奖励自己一句话,一个苹果等等,奖励自己,肯定成绩,晚上睡觉前,想着今天所有的事都做成了,定会开心无比,以愉快的心情入睡。

每天用情绪高昂的歌曲去激助自己去奋斗如唱国歌,国际歌,鼓舞自己为理想为奋斗,遇到不顺心的事,用一种高兴的态度去对待,我竞然犯错误,叮嘱以后不会再犯了,语调用一种会使人发笑的语言,比如四川话。郁闷没有了,同样会变成一种快乐的情绪,好心情好身体,有人活一百岁,我想好心情是主要部分,坏心情使人发怒,积累有毒物质在体内,影响小健康,而长期的发怒,积累有毒物质,就会使人得到重病。据哈佛大学的医院中85%以上的病情由心理所致。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头痛等。

三面对严峻挑战

a科学方法。

学习而言,学习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大学课程繁多,难度加大,就要求非常刻苦才能度过难关,四六级的重压,英语四六级是个可怕的东西,得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般得花二年,通常还通不过,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重大的影响,无暇顾及其他学科。而贫困生更是如此,一般他们来自贫困的地方,英语水平基础相当薄弱,英语变成了头等难题,四六级考试与期末考试接近,更容易造成贫困生挂科现象,他们一到考试就非常紧张,无法坦然;相反其他学生不担心,反而考得更好。这不是智力问题,完全是心里问题。因为贫困生知道:他们唯一的财富就是学习成绩,考得好才能保持心里平衡。但如果一次考得不好,就会非常失望,更糟糕的是出现了挂科,心里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们就会非常的绝望,自残,甚至于跳楼,他们不可以有一次失败,因为他们的身上承担了太多未来的责任。贷款读书,就要还款,为了读书有可能家庭一贫如洗,如果前途无望,其后果可悲的。

当然,面对诸如就业,毕业等重大的事件,必须在开始时,就应该了解全部情况,最大风险是什么?你能承受的底限是什么?比如不能毕业是你无法承受之重,那么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否则会产生的极大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使你身心遭受严重的摧残,抑郁症,恐惧症等,会要了人的性命,所以千方百计去避免,你就会得到一个快乐大学生活。

b锻炼交往能力

交往动机: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人们去交朋友,寻找支持并参加某个群体等,交往动机得到满足就会满足感、安全、愉快;相反,就会使人感到不安、恐惧、痛苦。

与不认识的人交朋友,或者与处境相同的人交往,他也不知道你情况如何,不仅排除了孤独感,更有一种成功交往的满足感,这不就摆脱了孤独,无助不就被战胜了吗?

四、愉快学习

a适度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造成行动过急,学习心慌,考试心慌。有步骤,循序渐进,这样的目标动机是最好的。每一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每一天都有快乐的心情,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动机太强,急于求成,反而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效率降低,考试动机过强的学生,一心想考出好成绩,临场发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过于担心考不好,结果不及格,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b把学习变细

学好小知识就完成任务了,这种小小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日积月累,就会转化为强烈的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快乐的生活了,而学习最为忌讳的东西便是急躁冒进,想像千里马一样,一日狂行三百里,这样的目标订得太高。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自己贫穷,但不能在知识上输给他们,而这一切恰巧是烦恼的根源。每次任务都完不成,越急躁,越做不好,这样长期的恶性循环,烦恼长期积累成为痛苦,失败后的自卑。在大学,课程内容多,更要量力而行,要打持久战,而非速决战,速决战80%会失败。

对于贫困生而言,成绩是他们的唯一自信的依靠,如果成绩失败,他们便一无所有,甚至不能毕业,令他们产生恐惧之心,有的绝望跳楼,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多与学习好的同学交流,每天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学习与生活的,不要怕比较,生活总是在比较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取得进步,才会一步一步超过他们,不要想一步就超越,这是不可能,否则又会产生学习负担,反而使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

c一定要学会合作,大学课程内容多,互相探讨,共同面对挑战,于学习最有利,也是打败孤独与无助的好方法,避免遭到最惨重的失败的良方。

生活就是压力,压力就是生活,如果不会平衡压力,在压力过大时,就会被压力击垮,过小时就会丧失斗志,所以平衡压力是我们面对社会的正确方法,我们不要担心十年后的压力,还在校园担心房价,也不要总是用过去压力折磨自己,过去的已经不存在,而现在的压力才是最重要的,就会省掉很多压力,使自己压力减轻了许多,心情愉快,学习有劲,生活美好,这不正是我们所求的吗?

学习成绩好,有愉快的心情,即使物质贫穷有什么呢?生活就是快乐,这是一种 神仙 般的日子啊?

即使有过不开心的事,就去想他没有发生,再大的难事也不会令我们难过,这就是心理快乐的秘诀。西方人对唯心论很偏爱,大概与他们想追求那种幸福愉快的心境,而不是被困难束缚自己,自己束缚自己,被自己打败,我想做人就应该用唯心的观点,那么人生就会不一样的风景。你想如何,便如何,天马行空,任你驰骋。这种心态的自由不正是人类所企盼的吗?这不正是幸福所在吗?

我想对贫困生说:站起来,挺起胸膛,不要被困难吓倒,不要绝望 ,而要自强,自信,自乐,达到心境自由,天下再也无难事了。

参考文献

[1] 朱保成. 应用心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2].李品媛. 销售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

[3] 常桦 面对挑战 华文出版社 2004.6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高校应重视心理教育,合理利用各种助困政策,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高校收费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心理问题日渐凸显.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着重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教育与引导的对策,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浅析

采用中的.SCL-90和16PF问卷分别对部分高校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采取团体调查的方法,试图从贫困生所承受经济压力下的各种心理失调现象,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个性倾向.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CL-90量表,采取整体抽样法,调查34名贫困大学生,与常模、普通大学生对比研究.结论:贫困大学生中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发生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与国内常模对比,除躯体、强迫因子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与普通大学生对比,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因子、总分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阳性者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症状群居前列.

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经济的贫困、文化的失范和社会、学校、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因而,要坚持心理扶贫与物质帮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论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当今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度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贫困生的心理,值得特别关注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