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件
- 作文大全
- 2024-08-24
- 113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件,本文共10篇,欢迎阅读借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件
教材首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玻璃球等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具备许多这方面的早期经验,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形状是物体的众多属性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的形状相同,有的形状不同,形状相同的物体可以看成一类。
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每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符合儿童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事物的认知特点。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认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状相同。然后逐步数学化,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指明这种一般模型叫什么图形。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形。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并且,每个学生可以说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有很大的开放性。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通过滚圆柱、推长方体、搭积木、转球、摸球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并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操作的感受,培养初步的交流能力。
“做一做”的第2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形状摸实物。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
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35页做一做1、2题。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可以用牙膏盒等)。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五、巩固练习
35页做一做。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弄。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教学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种图形,让孩子们一一识别,然后让孩子们倒出自己的学具,试着把自己认为是同一类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接着出示牙膏盒,让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个与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让孩子观察说说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接着在孩子们认识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在黑板上贴出抽象的长方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长方体的认识,从具象的感知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正方体、圆柱、球,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
这堂课准备还算较充分,课堂设计也符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整堂课学习氛围浓,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感到很轻松愉快。课后我仔细回味,这堂课的目标是达到了,但学觉得对教材资源的挖掘不够深,还应注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识点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统一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但实际不能归入那些图形中,如像“ ”这样的图形与长方体应区别开来,“ ”这样的图形应与圆柱区别开来,“ ”应与球区分开来。还有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会误认为是正方体,而它实际属长方体,应让孩子对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各自特点,这样很容易就分辩出来了。
这一节课是孩子们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下一课时便是让学生们探索从立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平面图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将由“三棱锥”立体图形中抽象出来。看来在认识立体图形时,还应补充认识“三棱锥”知道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为后面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作好充分准备。
思量之后,我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开课提出疑难以解决上堂课的遗留问题,弥补所欠缺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孩子对简单的立体图形的认识,并为本堂课的“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作为铺垫。这个开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及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英语课件
一.单词拼写:
1.有关的, 切题的. ______________
2.调整,使适合__________
3.平(月)台,讲台 ______________
4.剩余物(饭)__________
5.特权,特别优待 ______________
6.安排,排列 __________
7.宇航员,太空人 ______________
8.目录 __________
9.买,购买 ______________
10.周年记念 __________
11.收入 ______________
12.参与,参加____________
13.经济(学)的 ______________
14.政治(党)的__________
15.财务的,金融的 ______________
16.安全,保护 __________
17.操作,运转 ______________
18.遥远的,偏僻的________
19.捐赠 n. ______________
20.小诊所 __________
二.请写出下列短语:
1. 收到…… 的信__________________
2.极想;渴望_______________
3.偶然遇到或发现,碰见____________
4.调整,使适合_____________
5.完全变干;干透 _________________
6. 干涸 _____________
7.在困难中;在危急中______________
8. 代表 ______________
三.根据中文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
1. a ___________(讲台) is a raised flat structure, usually made of wood, which people stand on when they make speeches or give a performance.
2. when you ___________ (购买)something, you buy it.
3. when you __________(适应,调整) to a new situation, you get used to it by changing your ideas.
4. if you ___________(认出,承认) someone, for example, with a nod or a smile, you show that you have seen and recognized him.
5. _____________(安排) are plans and preparations which you make so that something will happen or be possible.
6. you can refer to food that remains uneaten after a meal as ________(剩饭).
7.___________(邪恶) is used to refer to all the wicked and bad things that happen in the world.
8. thank you for your going to our party. today is the wedding _________(周年记念日)of jim and i.
【学习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盒子里放有5个红球,3个蓝球,如果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到红球,( )摸到蓝球,( )摸到白球。
二、自主探究
1.可能性的大小。
(1)盒子里放有4个红棋子,1个绿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
(2)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做20次,摸出( )棋子的次数比( )棋子的少。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2.盒子里有7个红棋子,5个蓝棋子。
(1)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
(2)摸出( )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出( )颜色的可能性小。
我的困惑:
三、课堂达标
1.我来做一做。
(1)指针停在哪种颜 (2)指针停在哪种颜
色的可能性大? 色的可能性小?
2.填一填。
(1)三年级二班抽签表演节目,其中有6张是唱歌,4张是讲故事,2张是跳舞,丽丽要参加,她任意抽一张,有( )种可能,抽到( )的可能性最大,抽到( )可能性最小。
(2)盒子里有红、黄、蓝、绿、白、紫色珠子各5个,任意摸一个珠子,有( )种可能。
(3)盘子里有8个苹果和2个梨,小明吃到( )的可能性大,吃到( )的可能性小。
(4)(如右图)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来后,指针可能
指向( )区域,也可能指向( )区域,但
指向( )区域的可能性大一些。
3.盒子里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红球和2个黄球。摸出一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
4.转动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到什么颜色?想一想,转一转。
四、知识拓展。
5.给右边的转盘涂上红、绿、黄三种颜色。要使指针
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要使指针停在黄色区
域的可能性最小,应该怎样做涂呢?
5.4.3 可能性(3)
【学习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袋子里有14个红球,6个蓝球。
1.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 )球,也可能摸出( )球。
2.任意摸出一个,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二、自主探究
1.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例3)
(1)在一个不透明盒子内放红球和黄球若干个,在一个小组内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3)经过验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摸到的哪种颜色球的次数越多,可能性( ),它的数量就( );相反,摸到的次数越少,可能性( ),他的数量就( )。
2.做一做。
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小?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
1.我是小法官。(说法对的在( )里画“√”,错的在( )里画“×”)
(1)学校买来一箱粉笔有白色粉笔25包,红粉笔5包。王老师拿到的一定是白色粉笔。 ( )
(2)一个袋子里装着10个红球,3个白球。小红闭上眼睛摸出的一个,一定不是白球。 ( )
(3)小红和小丽在进行摸彩球游戏,小红摸了6次全是黄颜色的,小红说:“袋子装的一定都是黄色的。” ( )
(4)小明和小刚每人从盒子里摸10次棋子。每人摸5次时,摸到白棋子7个,摸到黑棋子3个。小刚说:“盒子里一定是白棋子多。” ( )
2.填一填。
(1)盒子中有7朵红花,3朵黄花,任意拿一朵,拿到( )花的可能性大,拿到( )花的可能性小。
(2)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蓝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
(3)盒子里有2个白球和2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 )。
3.在下面的横线上按要求画出“○、△、□”。
(1)不可能摸出○。 。
(2)摸出△比□的可能性大。 。
(3)摸出○的可能性最大,摸出□的可能性最小。 。
四、知识拓展。
4.按要求在圆盘上涂上红,蓝,绿三种颜色。
(1)指针指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2)指针指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指在白色
区域的可能性最小,还有可能指在红色区域。
5.4.4 掷一掷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在愉悦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成功乐趣。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阅读教材第50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二、自主探究
1.列举两组1-6数字组成的和。
(1)一起掷两个骰子,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和可能有1和13吗?为什么?
2.探究2-12这些和出现可能性大小。
小组每人一起掷两个骰子一次,一次报出得到的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记录如下:
3.你发现了哪些数可能出现最多呢?
4.这些和数分别是由两个骰子上的哪些点数组成的'?请用数的分解形式写出来:
5.在各个和数的组成中,你有什么发现?想到了什么?
6.全班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那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小?
7.从掷骰子的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三、课堂达标
1.填空。
(1)骰子上面有( )个数字,是(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同时掷两个骰子时正面向上的两个数的和最小是( ),最大是( )。
(3)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 )。
2.判断。
(1)掷出两个骰子正面向上得到两个数的和是1。 ( )
(2)掷出两个骰子正面向上得到两个数的和是13。 ( )
(3)小红说:“同时掷两个骰子正面向上的两个数的和是10的算式最多”。 ( )
3.写出同时掷两个骰子,向上两面数字和是9的算式。
4.用2,5,8三个数中的两个数,你能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四、知识拓展。
5.有三个同学进行掷骰子求和比赛,看谁选择的数字出现次数多谁就赢。小红选择的数是3、4、5、6、7。小明选择的数是8、9、10、11、12、13。小强选择的数字是14、15、16、17、18。同学们你猜一猜谁获胜的可能最大。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为您准备了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2)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很差,优秀生较少,后进生占每个班的90%左右。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同时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较弱,应通过课上听讲与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上好新课。这学期针对数学内容编排特点-----几何内容多,我准备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多展现数学思维,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从而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练习了几何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上课时教学目的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我准备做到信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这对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与安排
第14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57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810周 第七章三角线
第1114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1516周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17周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1819周 期末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时检测试题分享
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A.30°B.60°C.90°D.120°
2.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锐角大于它的余角B.锐角大于它的补角
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与钝角之和等于平角
3.∠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有三个直角三角形
B.∠1=∠2
C.∠1和∠B都是∠A的余角
D.∠2=∠A
4.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_________.
5.∠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A.(∠1+∠2)B.∠1C.(∠1-∠2)D.∠2
6.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2倍大42°,求这个角的度数.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能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能准确读写理解汉字。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学习资料,扩大阅读量,同时积累描写四季的精彩语言。
3.反复朗读课文,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涵其间的美好感情。
4.张开想象的翅膀,品味美的语言,学会几种写景的语言技巧。
5.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分层描写景物的方法。
6. 锻炼说话能力,使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二、单元学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整体学习一课时
《春》 二课时
《三峡》 二课时
《济南的冬天》 二课时
《夏》 一课时
诵读欣赏 一课时
写作 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时
三、对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当色彩斑斓的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骸 骨 静谧 喑 哑 O@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葱16ng 轻yíng 崩tā gū 舟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里程碑:
②静谧: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急促 柔和 清脆 微弱
①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 的声音。
②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 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5.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内填人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一小步 对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 是巨大的飞跃。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提示默写课本附录的课外古诗词中的句子
① ,花木成畦手自栽。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碧瓦飞甍( )
②惟危( )楼一座
③裁( )如星点
④倏忽( )如拳如豆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 然数年恒不一见。
② 或凭或立,不一状。
9.《山市》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说出两三条即可)?世上还有跟山市类似的自然现象吗?请你说出它出现的地点和名称。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看云识天气》的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0.仔细阅读选文,你会找出能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的一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写到下面横线上。
11.认真阅读选文,找出作者说明“晕”和“华”的语句,比较一下这两处语句,你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的发现写到下面指定位置上。
相同点:
不同点:
1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天气谚语。只要读得仔细一点,你在文中就可以找出另外的天气谚语;或许,你在课外还收集到一些天气谚语。请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天气谚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三条。
13.读过这段选文,你掌握了许多判断天气发展趋势的知识。夏季黄昏,一场雷阵雨过后,你开始观察当时的天气现象。假如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了彩虹、晚霞、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请你说一说,天气趋势将如何发展。
14.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lOO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5.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16.选文第二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17.选文第二段最后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18.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所举具体事例的内容。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
19.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