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物候》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 文档
- 2024-06-24
- 106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气象物候》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本文共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气象物候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赣榆华杰双语学校生本高效课堂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号: 018 日期: -9-28 编写人: 温丹头 审核人: 语文组长 复备日期 上课日期
课题:《气象物候专题》第一课时
【自学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30分钟内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早读课:(30分钟)
目标: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对子间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检效:小组长检查早读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展示课导学】
教学目标: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2. 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课堂
导学 元素
流程 自学质疑环节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互动评价
复备栏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 合作策略
内容形式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
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身边的花鸟虫鱼、飞云流霞,了解气象物候知识。 A.两人小对子: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B.小组共同体:
(1)抽签:
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2)预演:
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
组长带领组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单元一: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顺序、层次
1. 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学生列表说明各种云和天气的关系。
4.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单元二: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物候学研究些什么?阅读课文试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
2.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
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单元三:
1.这两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举例说明并体会。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整体感知
把握内容 《看云识天气》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看形态/看色彩);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3.学生列表说明各种云和天气的关系。
4.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说明方法 :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
明确:(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打比方
(2)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摹状貌
(3)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打比方
(4)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引用,作诠释
(5)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列数字
整体感知
互动探究
《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物候学研究些什么?阅读课文试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明确:1-3段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11-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
明确: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总结归纳
积累背诵
1.这两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举例说明并体会。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教学反思
【反馈课导学】
“日日清”达标训练检测题
书写等第 达成等第
一、大连跟北京的纬度很接近,但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这是为什么?
答:经度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经度的影响决定于离海洋的远近。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大连近海,所以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比北京要迟开。
二、阅读课文第六节,回答:
1.第六节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看云的光彩现象识天气和有关的谚语。
2. “晕”和“华”都是天气的预兆,关于“晕”,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请根据文意,用简短的句子概括出“华”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答:华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由大变小,天气可能为阴雨。
3.作者引用了不少谚语,你觉得用什么作用?
答:说明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引出了下文,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突出主题,把文章写的生动具体。
三、阅读短文,回答: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1.这两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答:“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或“物候观测对农业非常重要。”
2.“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的““里”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3.选文第二小节中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不能去。“可能”表示推测,说明结果不是必然的,避免了说法的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温丹头
《气象物候》专题教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建议略读课文,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及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知识得到巩固。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是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开一扇新窗。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文、成语俗语、美术作品中搜集并整合有关的知识,作好积累。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2.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
2. 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你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我们一起从《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会得到了解。
二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 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3本文结构顺序怎样的?据此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4研讨主体部分,思考问题
(1)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3)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请仔细阅读该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5《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三 精读深思,细心品味 (1)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再认真地研读一遍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2)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
(3)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 探究写作特点
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 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3、语言通俗、准确。
五 小结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
说明语言 平实说明 准确性、科学性 生动说明:生动性、形象性
六 总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七 积累背诵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看云识天气》,知道了如何通过看云来识别天气的变化。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通过其他方法去了解气象物候。大自然不会说话,但他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二 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提示:课文可分为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二读课文,研讨问题
1、阅读第一部分,试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
2、为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
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 小结说明文知识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四 写作特点
1、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五 诗词部分
阅读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诗文大意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分析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一句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也是高低气温差异。查阅资料可以从地理资料、气象资料、旅游资料、文学作品中去找,如有条件,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输入相关词语搜索。(注:可以是“天山”,也可以是“祁连山”)
问题: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明确: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高下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凉州词 王之涣
诗文大 意 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杨柳》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这儿。
分析 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以发挥想像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竺可帧先生认为这是将“黄沙”写成了“黄河”之故,“沙”与“河”草写时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这种说法也有后来发现的唐人抄本为证。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利害与是非》 1935年) 施蛰存认为,如果说凉州不在黄河边上因而肯定“黄沙”也有问题。因为《凉州词》是谱唱《凉州曲》的歌词,其内容本来不限定描写凉州城。王之涣此诗只是写一个边塞上的戍城,“孤城”是泛用,并非特指凉州的,那么连这第二句也得否定了。(《唐诗百话》)
问题 王之涣《凉州词》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认为应作“黄沙”。“黄河”与“黄沙”,你觉得各是从哪个角度讲的?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富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的。
塞下曲 卢纶
诗文 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
分析 华罗庚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中一向倡导质疑精神,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他说:“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他针对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高飞”一句,也写下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数学家华罗庚针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诗文大意 竹林之外,有三两技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理解1、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苏轼看到画中有鸭,故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鸭是水陆两栖,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要比水中鱼敏感。
2、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春回水暖,自然就“先知”了。
3、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芽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钱钟书认为,本诗前三句写惠崇画中的事物,末句写的是苏轼心里的想像。因此苏轼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4、“河豚欲上”也可以理解为“春江水发,河豚向上游”。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这是从物候学角度作的解释。
根据3、4两点,诗意可以理解为:看到了蒌蒿满地、芦芽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六背诵诗词
七积累背诵
关于气象物候的诗词、成语、俗语。
诗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谚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东虹轰隆西虹雨。 4.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
成语
春暖花开 秋高气爽 秋风扫落叶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俗语或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轰隆,西虹雨。
八 练习
1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你从下列诗句中发现我国春天有什么特点?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阅读下面《冬至》一文,完成
太阳虽然高挂在空中,却显得苍白无力,挡不住北风的凛冽,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匆匆而去。冷,真冷啊!
急步跨进自选商场,一股热气迎面扑来。爽!舒服极了。商场里倒是挺热闹的,顾客们穿梭选购,店员们殷勤服务。
忽然,商场里安静下来了,一种异样的氛围弥漫开来。售货员的微笑变成了惊疑,顾客的脸上也带着惊讶或气愤。怎么,今天出了什么大事?疑惑的我不由随着人们的目光向前望去。啊,乞丐,一个老乞丐在选购食物!
他弯着腰,眯着眼,在食品架上扫描,右手紧紧地握着。而众人的眼睛正“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乞丐怎么也进了商场?我暗暗自问:“怎么不能?他也是一个人,也有应得的权利。”这时,犹豫多时的他终于选定了食物-一条最便宜的面包棍。
他向收款机走去,右手仍然紧握着,人们纷纷自动让道,正在交款的一位女士立刻局促不安起来,一面催售货员赶紧收款,一面把自己的女儿-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拉了过来。他排在了女士的后面,隔着一段距离,但女士却像背上遭了芒刺一样,身子猛地向前滑出。小女孩不懂世事,却回过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衣裳破旧的老人,一双纯洁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脸上展现着天真的笑容。“爷爷!”突然,小女孩亲热的叫了一声。全场顿时一震,那老人更是惊呆了,嘴唇动着,昏花的老眼里泪光闪烁。他弯下腰,颤巍巍地用他那干枯的手掰开面包,递了一半给小女孩,小女孩伸出细嫩的小手毫无顾忌地接了过来。她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就被她那涨红了脸的母亲一把拉了出去。
老乞丐默默无语地在收款台上,撒下了一把“叮当”作响的硬币,驼着背走出了商场。商场里又活跃起来了,售货员的脸上又绽开了温暖的微笑。
我走出商场,看见老乞丐正在弯腰从废物箱里捡起半根面包,那是他送给小女孩的半根面包,然后蹒跚着,慢慢消失在寒风中…… (作者:陈慕炯 选自《慧语》.10)
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文章用“冬至”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文章第4段、第5段两次写到老乞丐“右手紧握着”,作者这样描写有特别的用意吗?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3.老乞丐送给小女孩的半根面包是谁扔到废物箱的?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判断理由。
4.阅读下面一段调查报告,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城市中的乞丐?
被调查的乞丐中,46.3%的人从来没有受到当面的侮辱;24.4%的人受到过一两次当面侮辱;19.5%的人受到好几次侮辱;9.7%的人经常被人当面侮辱。
在看待帮助他们的人时,认为帮助他们的人是“善良的好人”的占35.7%;觉得是在“可怜”他的占31%;觉得帮助自己是“别人应该做的”占4.8%。
在看待不帮助他们的人时,认为“各自有各自的难处”的有8人;认为“没看见自己的存在”的有5人;只有1人认为不给予帮助的人“没有好报”。
气象物候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 气候物象
备课人:oklk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
2、了解气候物象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4、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诵读四首古诗。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一教时
学习四首古诗
一、情景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文学知识,得到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理解许多物候气象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塞下曲六首(其一)》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诵读、理解、赏析),找一同学准确地有感情地读这首诗。
(2)齐读这首诗,并体会诗所表达的意思
小组讨论明确;到了五月,祁连山仍就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跨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句中就可以抓住重点词“晓”和“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4)了解本诗中有关物象知识的记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夏历五月,按理是一年中炎热的季节,可是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原因是高度差异。
(5)背诵这首诗。
(6)引导学生阅读《塞下曲》的其它几首。
2、因第二首还是李白的诗,让学生试着自己去阅读、赏析。
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己心中所想,提自己心中所惑。教师只是在学生解决不了时,给予适当地补充。结合素材教学片,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3、学习第三首《塞下曲》
(1)学生交流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如有不再近一步补充。
(2)自由朗读这首诗,领会它的意思。
提示: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退,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
(3)选择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如: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用侧面烘托,没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情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4)了解本诗所含的物象知识
“月黑雁飞高”月黑雪猛,非大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定有敌情。
(5)背诵这首诗。
4、学习第四首诗
(1)了解苏轼及其代表性的作品。惠崇,北宋僧人,能诗能画,尤擅水禽。
(2)自由阅读这首诗,体会其内容。
提示: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注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4)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诗。
(5)了解诗中有关的物候知识:
(看到了蒌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了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三、拓展想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还有那些诗中体现了物候现象?
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2、杜甫的《梅雨》
四、布置作业:
1、理解并背诵四首诗
2、完成《导学与测试》的单元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网络,查找、筛选、整理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
2.学习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某一小知识。
3、了解文中所寓含的气象物侯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筛选信息及按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改写所筛选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1、感知内容:
认真阅读这组文章,从多面角度多侧面了解有关云识天气、物候和物候学中的物候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观点、价值观一一进行考察。
(1):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①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②理解说明语言的通俗准确性。说明方法的.恰当性。(分类别、打比方等)
③了解文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知识。
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
文章末尾提醒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说到天气预报,以前的天气预报,仅仅预报一下明天的天气,而现在的天气预报,既预报天气,也介绍有关天气、物候方面的知识;既讲究科学性,也注意趣味性,这样,既吸引观众去看,也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④让学生欣赏多姿多彩云彩图片。(教学素材片)
(2)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2、拓展延伸:
(1)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看谁搜集、整理的天气物候的谚语多
如:①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②炮台云,雨淋淋。
③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④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⑤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⑥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
(2)已布置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主题,今天请同学们筛选整理资料,并派代表用2至3分钟时间介绍各自的研究成果,要做到准确生动、通俗易懂。
(3).给每一小组25分钟时间,25分钟过后,各小组展示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个性,不要造成思维定势,不要用给定的答案、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
(4).交流后,请同学互评,教师最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5)、课后还可以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有更好的选题,如:
①《古代诗词中的气象知识》
②《从谚语看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③《文学作品中是怎样描绘物候现象的》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篇文章《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了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气候物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像前人一样多观察、多积累,争取了解更多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题
2、观察近几天云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变化,能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吗?
3、课外再积累一些关于看云物候方面的谚语、诗句。
教学后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难点: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
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
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4.设问(不用马上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并讲解:语速要放缓慢一点;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
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人/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分析、解读本诗。
1、三个问题: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2、解决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开展全班性的讨论,教师也适时参与其中。
第一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静夜〉中有关形象化的.手法应该不难理解,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是用比喻的方式,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第二题前一个问题容易找到,共同的特点教师应给恰当的提示,便表达效果可抽查优生回答,对于中下生可掌握可不掌握。教师再讲解。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第三题应该容易想到,如果不行,教师作一些启发,提问后再总结。
(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 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五、朗读、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按要求)并当堂背诵该诗,并同时再次感受作者的这种乡愁之愁(如何感受是一种灵性,无法指导)
六、作业布置:完成自设作业。
故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故乡
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对比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板书: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小说是哪一篇?(明确:《社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板书:故乡)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呢?
二、指导学生探究写作背景:
提问:本篇小说的写作时间是哪一年?(明确:1921年1月)如果时间倒退,同学们想一想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明确: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广大的劳动人民,仍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19底,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敝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非常悲凉,一年以后以自己的见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与我们学过的小说不一样,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请注意: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但反映了作者的感情。
三、复习小说知识:
提问: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明确: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就从人物入手来研读这篇小说。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思考:
⑴、划分文章的结构。
提示: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线索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某个事物,它可以是某个人物、事件、实物……,小说就是围绕线索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阅读时若能抓住线索,就能理清小说的段落层次,把握它的结构。),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明确:“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分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 “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6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
⑵、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
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小说的描写中心。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重逢,写出了他的变化,寄予无限的同情;宏儿和水生正是我与闰土的后辈,他们是 “一气”的,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五、分析人物形象: (对比的描写方法)
(一):润土
1、少年--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
中年--麻木迟钝,悲哀痛哭
2、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会找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教师小结:
⑴、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 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
⑵、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 “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 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 ;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⑶、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 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 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⑷、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 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 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3、总结:在上述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思考: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 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使他们的命运越来越悲惨。
4、文中还有那些类似的对比?(学生自己找出并进行分析)
类似的对比还有⑴年青的杨二嫂--中年的杨二嫂⑵家乡景物的对比
【作业布置】:分析小说中杨二嫂和家乡景物的对比
【板书设计】:
二十多年前:小英雄
闰土 对比
二十多年后:木偶人
【课后记载】:
9、故乡
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对比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2、小说的`要素是: 、 、 。
3、故事情节分为 、 、 、 。
4、《故乡》选自《 》 ,作者 ,写于 ,在这前十年,中国爆发了 革命。
5、小说按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即 、
、 。
明确:
1、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
2、 人物、情节、环境。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呐喊》,鲁迅,1921年,辛亥。
5、 时间,“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二、新课讲授:
1、分析杨二嫂的形象:年轻时的杨二嫂与中年的杨二嫂的对比
教师小结:
年轻时:年轻美丽,人称“豆腐西施”,因她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中年:“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
通过对比,突出了杨二嫂的可悲、可怜、可气、可恨。年青时的美,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美貌不再时,她把任何东西都当作获取利益的手段。
2、杨二嫂形象的意义:
明确:通过外貌、对话、动作描写杨二嫂形象。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3、环境对比(小说中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
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 )
以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
小结: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三、分析议论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研读发现,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见板书)
回忆中的故乡
↓ 杨二嫂
故乡的景色 → 变←故乡的人
(对比手法) 闰土
↓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作为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 他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主要体现在最后三个自然段上 。 阅读后解决两个难点 。
第一:理解“新生活”的含义 。
明确: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 。 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 膜的生活 。
第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
明确:这句话比喻确切、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 , 等于没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说明新生活要从斗争中获得。这表现了作者踏平路上荆棘,争取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一名言体现了十分重视实践意义的深刻哲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人们为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勇往直前,英勇奋斗。
作者是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来描绘前的故乡的美丽和未来故乡的美丽的。但不同的是,以前的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描写中却没有了,如果再给这幅未来美丽的故乡图画画上人物的话,要画上谁合适呢?根据小说想像一下 。
明确:宏儿、水生,因为鲁迅有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想法,他认为宏儿和 水生应该过一种新的生活,所以对新生活展望的画面上要画上这两个人物 。
【作业布置】:
1、课后研讨与练习。
2、《长江作业本》第9课
【板书设计】:
回忆中的故乡
↓ 杨二嫂
故乡的景色 → 变←故乡的人
(对比手法) 闰土
↓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课后记载】:
李卫民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见后补充)
七、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八、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三、列出阅读提纲(板书):
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四、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六、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
七、作业: 练习册
补充内容: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金庸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陆天明
在书中可以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白岩松
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贾平凹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土壤,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3)名人读书的趣事:
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课后反思:
孙继兰
《枣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
2、领会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老人与男孩的对话,感悟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想象体会“枣儿”的象征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包括家庭关系的变化、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等),弘扬亲情和乡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1、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以童谣为切入点,围绕“枣儿的味道是怎么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进而探究、领悟作品的象征意义,并作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剧本开头童谣描述的情景,播放童谣,营造气氛,然后引入:
同学们,聆听着朗朗的童谣,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在那高大的枣树下,爹娘打下片片枣儿,娃娃仰着笑脸,吃着枣儿,甜在口中,香在心头。虽然爹娘没有吃,可这乐融融的情景比枣儿的味道更香甜!然而,假如娃娃想吃枣,爹爹常常没回家,或者爹妈打下片片枣儿,娃娃常年没回家,即使吃到了枣儿又会是什么味道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枣儿, 看它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板书课题)(1.5)
二、朗读课文,整合感知,把握剧情。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读老人的台词,一人读男孩的台词,二人读舞台提示,读后作点评。 (6-7)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人生的沧桑感。
2、请学生思考: (3)
⑴剧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⑵这个故事围绕着什么展开情节?
明确:
⑴剧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⑵学生可能会回答:等人,枣儿,亲情等。教师给与积极的肯定,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假如要以一个具体的物品名称来回答,我会答“枣儿”(板书:枣儿)。
三、梳理情节,品味语言,体会对话的深层含义,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以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一)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那些事情?这些事情都与什么有关?
2、老人在讲述这些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 (2.5)
3、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P131),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老人的感情(放幻灯片):
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⑴学生先自己朗读,体会老人话语中的情感。
⑵讨论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并明确该以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⑶请学生自荐表演,师生作评点。
⑷集体朗读。 (4)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小男孩?
5、“枣儿”包含着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5)
明确: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枣儿”的来历,尿脖子,尿树。 回忆了“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爷儿俩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这些事情都与枣儿有关,枣儿是文章的线索。
2、老人在回忆儿子时,心情是愉快的、自豪的,又夹杂着眷恋和伤感。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流露着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对故土和老伴儿的感恩。
3、老人的第一句台词中包含着对年轻岁月、年轻生命的珍爱和怀念,对时光匆匆的唏嘘感慨。第二句台词中“甜”的可能是自己,虽然自己对儿子满怀深情,但儿子还是把自己忽视、遗忘,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伤感。“甜”的可能是故乡,虽然它曾经盛着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儿子还是把他给遗忘了,老人的心中有无限的遗憾。“甜”的可能是亲情,虽然它香甜,然而儿子繁忙的生活未必非常需要它,老人的心中有些许迷惘。
4、老人对男孩是十分疼爱的。剧中对老人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 。特别是舞台提示,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剧中男孩几次要离开,都被老人叫住,更可以看出老人将亲情投射到小男孩身上。
5、小结:对于老人来说,枣儿既包含亲情的甜蜜又包含着思念的苦涩,以及被亲人忽略的孤独和伤感。
关于男孩
1、文中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
2、小男孩为什么要藏着枣儿给父亲? (2)
3、文中有一个片段,我们分角色来朗读朗读,揣摩男孩的心理:
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 也来。
老人 不骗我?
男孩 骗人是小狗。
老人 我们拉勾。
4、对于小男孩来说,枣儿包含、寄托着怎样的感情? (1.5)
讨论、明确:
1、剧中写了男孩捡枣,留枣儿等爹爹回来吃,盼爹爹带回巧克力,搀扶老人,听老人讲故事等。
2、因为他思念父亲,企盼父亲回来,相信父亲回来。
3、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男孩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懂事的孩子。他体会到了老人对他的疼爱,也体会到了老人的寂寞,想安慰老人。这种类似于亲情的情感慰藉了两颗苦苦等待的心。
4、对于男孩来说,枣儿是香甜的,因为有一位长辈通过枣儿表达了对他的疼爱:枣儿也是苦涩的,因为他几乎要被父亲遗弃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1、剧中的两个人物都在等待,他们等待的.亲人在哪里呢?请联系时代背景,设想一下。
2、在男孩的理解中,枣儿叔叔为什么没回来?引导学生品味片段,体会“迷路”的深刻含义。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3、剧本结束部分告诉我们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品味片段。 (3.5)
4、作品首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
提问、明确:
1、本文写于,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2、男孩认为枣儿叔叔迷路了,事实上,枣树好大,家乡好熟悉,叔叔是不可能迷路的,只是他忘了亲人、忘了家乡、忘了亲情和乡情,“迷路”喻指种情感的迷失, 人生的迷失。欣赏文学作品,词语的含义是多重的,得细细地咀嚼、品味。
3、该“天天喊”。“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天天喊”包含着思念的深情,“早晚会回来”包含着无限的企盼和坚定的信念。
4、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5、小结:无论对老人来讲,还是对小孩来讲,枣儿都是既香甜又苦涩的。
四、探究。
1、枣儿寄托着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品读文章至此,重新看这个标题,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东西,比如亲情,枣儿象征亲情(板书)。除此之外,枣儿还象征什么呢?(2)
2、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 3 )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要点,教师请各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的象征“枣儿”意义,作品的主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层次出发各抒己见,不要生搬教参中那些深刻而透彻的评析。
讨论、明确:
1、也可以象征故乡,中国许多村落的村头都有一棵老树,伫立遥望着她走出的孩子,企盼着孩子的探望。还可以象征精神家园,那背弃了妻儿的男子,那忽视了父亲的青年,始终会在故乡的胸怀中感受灵魂的安宁和温暖。
2、不可简单理解为对走出的人的批评(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他们或许有很多的无奈),可以理解为表现亲情和乡情,反映社会家庭的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的沟通等。
教师小结:优秀的剧本,往往在精练的台词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如老人所说的,“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意蕴之美,语言之美。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5)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孤独的老人和孩子,思考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总结(放映幻灯片) (1)
《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的耐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诗歌,让我们的声音回响在农村,回响在城市,回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师生齐读诗歌:
枣儿青,枣儿黄,枣儿老来红脸膛。爷爷树下望,儿孙在远方。
枣儿青,枣儿黄,枣儿成熟甜又香。儿子树下望,父亲在他乡。
枣儿青青,枣儿黄黄,红红的枣儿甜又香。爷爷奶奶盼儿孙,儿子女儿唤爹娘。
枣儿甜,枣儿香,大红枣儿记心上。人间亲情在,天涯连故乡。
七、布置作业,(放幻灯片)
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短评。
2、以亲情为话题,编写一个话剧,注意对白要口语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舞台提示要对动作、表情作简要说明。
板书设计
枣儿(孙鸿)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象 征 父亲
亲情
故乡
传统生活
精神家园
文悦
《音乐之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毖Щ嶙灾髟亩痢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3碧寤嶙髡叨砸衾值娜劝,对音乐圣殿的向往。 4闭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备惺芪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维也纳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音乐,看你是否能说出这些名曲的名字或创作者。 (出示:《命运交响曲》、《月光曲》……)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背鍪尽白远撂崾尽保 (1)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勾画下你认为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乐之乡》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弊杂啥廖摹 3毙∽榻涣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比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学习词语,积累好词 1背鍪颈究蔚拇视铮指名学生朗读。 恬静而神秘 动人的旋律 悠扬的乐声 郁郁葱葱的森林 蜿蜒 多姿的多瑙河 2惫椿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小组交流。 3苯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集”中。 四、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碧致郏何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乡”?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3)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比赛读。 2毙∽榻涣鳎耗慊箍梢蕴岢瞿男┪侍猓 3毙∽榻涣鞣蠢。同学互相补充、解决。 五、记忆背诵,感悟积累 1痹俣炼磷约合不兜亩温浠蚓渥樱与同桌、好友交流学习。 2北潮诚不兜亩温浠蚓渥印 3敝该背诵。 六、拓展迁移,热情献艺 1毖生在小组内自由介绍自己的音乐特长,并推荐一人上台表演。 2毕攵浴耙衾种乡”说点什么? 七、总结 师: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这音乐的圣殿中去演奏出你们的精彩!
田丽
《孤独之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
难点 1.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少年,他家的房子曾经是油麻地最高大,最漂亮的;他的生活曾经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他曾经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他曾经做成许多别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可是,他的家在一夜之间败落,负债累累的父亲无力供他读书,甚至,他得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就是曹文轩《草房子》里的杜小康,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突然遭遇到灾难的孩子,和他一起走进《孤独之旅》。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3.思考: 在离家牧鸭的的生活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害怕孤独 不堪孤独 直面孤独 享受孤独
1)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2) 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3)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4.重点理解
1)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2)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经过这一夜的风雨的考验,面对着眼前的一切,主人公已无法回避,在困境中他磨炼着自己的品行,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自然界的风雨,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来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5.说一说:“孤独之旅”的含义。
--有两方面含义:(l)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幸福的环境;(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顽强、不畏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综掘
《沁园春雪》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注意字音:
惟余莽莽(mǎng) 分(fèn)外
妖娆(ráo) 素裹(guǒ)
折(zhé)腰 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风骚(sāo)
数(shǔ)
二、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 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yuán)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重点句子分析: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千万里范围内到处是冰封雪飘。“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意境广阔,气魄宏大。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舞”“驰”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赋予静态的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3、“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诗人认为当今的英雄人物必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抱负的'集中体现。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四、总结上阕: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实景,接着写 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五、练习:1、《沁园春 雪》中化静为动的句子是:2、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答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用课文原句填空:1、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2、承上启下的句子是:3、建国6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所写:
课外拓展:
雪,历来是文人墨客喜爱吟诵的佳景。柳宗元一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道出了孑然一生,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岑参一句“ 山回路转不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吟诵出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而一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虽未见“雪”字,但却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奇寒大雪。
曾舒琪
《雨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教学重难点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式:诵读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心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雨。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郑愁予的诗《雨说》,看看这位天空的泪水是如何给田野带来微笑的?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王赛君 杜梦柯】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雨为什么说“来了就不再回去”?“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句中的“苹果”的含义是什么?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注:A、见书中句子;B、引导学生体验吃苹果时的感受以及“擦着嘴”的神态后。点明:“苹果”的深刻含义具有双关语意:一是指真正的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的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的“苹果”一样。C、表明了“雨”的真正来意。
8.讲解诗歌的寓意: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作业:
1、 说出描写春雨的诗句。(至少两句) 《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眠》孟浩然:“春…
处处…夜…花…”
2、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提示:“我是……”
板书设计:
【雨 说】
田圃 牧场
在期盼中来临
鱼塘 小溪
带着爱心请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
对孩子的絮语
鼓励孩子们笑对生活
雨的归宿:--我来了就不再回去了,我就快乐的安息。
孙继兰
故乡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要点】整体感知 情节与环境
一、导入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
(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3、故乡的景色怎样?
(1)第二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学生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十二段12段:深兰的天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突出变----变后心情(烘托铺垫)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 杨二嫂 水生 宏儿 母亲 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 貌: 西施 圆规”
职业与性格: 美貌招生意 无业 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 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 愤怒 别离 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 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前的闰土和 “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板书:
景
悲 (对 比) 变〓农村破败 人际隔膜
人
【小结】“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第三课时
【要点】深入探究 感受小说魅力
一、为什么我所记得的故乡好得多但却说不出佳处
社戏----豆与戏 ---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故乡----闺土---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西施----我无感化----童年世界对成人世界的无知
回忆----似乎看到我美丽的故乡----童年眼中的世界
写作目的
闺土和我童年世界美好-----闺土和我成人世界悲哀
水生和宏童年世界美好-----水生和宏童年世界???-----路在何方?
二、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笑闺土(神)-----笑自己(希望)
三、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四、 “故乡”解读
(1)回忆中的故乡
(2)现实中的故乡
(3)未来中的故乡
(4)故乡与祖国同构
五、本文主题的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 茅盾 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4)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六、作业: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2、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张仁萍
[《故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知识导学
作家作品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他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了社会瞩目。
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达了他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却依然执著的豪情
布局谋篇全诗共有2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诗人对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第二部分(第2节):诗人对黑暗冰冷的严酷现实的否定,表达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写作特点
1采用象征手法来抒发感情。
这首诗以“星星 ”来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而用 “冰雪 ” “风 ” “僵硬的土地 ”等来代表苦难,寒冷和黑暗的现实。
2 结构精巧,一唱三叹。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上下两节各16行,都以“如果…”的假设起头,再以“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等多次反问的形式,引出一组递进式比喻。这种结构整齐优美,具有我国古代诗歌的结构及其音韵之美。
难点探讨
1.“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有着怎样的联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比较课文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形式上的异同点,简述这两节诗是怎样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的?
两节诗都采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的句式开头,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不同点在第一节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句式;第二节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句式。
上下两节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但第一节主要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由对光明的向往转为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变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围绕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相关知识
有关“星”的古代诗词名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鹊桥仙》(秦观北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无题》李商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杜甫)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课前预习 打基础
正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寂寞( ) 颤动( ) 覆盖( ) 冻僵( )
多音字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颤:( )颤动 ○2角:( )角落 ○3难:( )苦难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形近字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栖( )栖息 ○2蝈:( )蝈蝈
洒( )_______ 蛔:( )_______
解词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验收 提能力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颤动________ 凝望________ 安慰________
柔软________ 疲倦________ 覆盖________
2.江河,原名________,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3.诗中出现的下列一些物象,哪些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冻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飘动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1)象征理想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征冰冷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课外积累中,还有哪些与“星星”相关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诗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脆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着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6.仔细品味这首朦胧诗,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请谈谈你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
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
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那么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请谈谈你的分析。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地体验这首诗,请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作点赏析。
最欣赏的句子:
我的赏析:
9.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的感受:
10.“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类文鉴赏
阅读课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①
夜色中,我们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②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12.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表达
15《星星变奏曲》一诗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其实许多诗人都在自己诗篇中描绘了美好的理想世界。如果有一天,你校文学社组织一次“诗歌中的理想世界”的主题活动,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显身手
16(南充中考)、读图答题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3 星星变奏曲
课前预习 打基础
正字音 mò chàn fù jiāng
多音字○1颤(chàn)颤动/(zhàn)颤栗 ○2角(jiǎo)角落/(jué)角色○3难(nàn)苦难/(nán)困难
形近字
○1栖(qī)栖息/洒(sǎ)洒水○2蝈(guō)蝈蝈/蛔(huí)蛔虫
解词义
(1)聚精会神地看。 (2)孤独,冷清。 (3)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宝贵。(4)安静。
课后验收 提能力
1.chàn ,níng,wèi,róu,pí,fù
2.于友泽 朦胧
3.(1)星星 诗 蜜蜂 柔软的晚上 湖 萤火虫 睡莲 春天 鸟 白丁香 飘动的旗子 火
(2)冻僵的夜晚 寒冷 僵硬的土地 冰雪 瘦小的星
4.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这样辉煌灿烂的光明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点拨】可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5.示例:七八个星天外/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1)该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7.这首诗的上下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8.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10.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11.初夏、星星、萤火虫
12.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数星星
13.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14.都认为自己数得很清楚,都认为自己有理。/啊,两小无猜的时代/天真无邪的童年
15【点拨】:你可以先朗读一首诗,再联系诗的意象说说描绘了怎样的理想世界,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要描绘这样的理想世界,还应说说诗中描绘的理想世界对读者的影响。总之,要让听众随着你的发言走进诗人的心中。
16(1) 有人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效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真可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意近即可)
(2)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失去人类长远的发展。或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近即可
谭义专
[《星星变奏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望江南》写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忧伤之情。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渔家傲》一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这首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武陵春》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破阵子》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由现实生活写到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脉脉(mò) 白蘋洲(pín)千嶂里(zhànɡ) 燕然未勒(yān lè)
人不寐(mèi) 右擎苍(qínɡ)锦帽貂裘(qiú) 千骑(jì)
鬓微霜(bìn) 舴艋舟(zé měnɡ)载不动(zài) 麾下(huī)
五十弦(xián) 的卢(dí)
二、词语释义
脉脉:诗中形容阳光微弱。
塞下:边地。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勒:刻石记功。
报倾城: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会:当。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拟:准备。
舴艋舟:小船。
麾下:部下。
炙:烤熟的肉。
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三、语句解读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雨的感伤之情,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
3.“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同写久经军旅的老者,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哀伤较重。
四、作家作品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表达了政治上不得意的感情。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 ) 白蘋洲( )
人不寐(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舴艋舟( ) 麾下炙(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千骑卷平冈(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也拟泛轻舟( )
五十弦翻外声( )
马作的卢飞快( )
3.将相对应的项用线连接起来。
《望江南》 范仲淹 南宋
《渔家傲》 苏轼 唐
《江城子》 辛弃疾 唐
《武陵春》 温庭筠 北宋
《破阵子》 李清照 北宋
4.默写填空。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 。
⑵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
⑶风住尘香花已尽,______ 。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 。
⑷醉里挑灯看剑,______ 。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 ,______ 。
5.请指出下列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号。
⑴青莲居士( ) ⑵东坡居士( )
⑶柳泉居士( ) ⑷易安居士( )
⑸六一居士( ) ⑹香山居士( )
二、整体感知
1.《望江南》中表达作者盼望之且、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什么?
2.《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
4.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
5.《破阵子》一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课内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怎样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
4.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 。
5.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哪句?(3分)
6.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四、拓展阅读
渔家傲
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开头展现了夜空中的景象,写出了 , ___ 。这境界具有一种朦胧的美。
2.这首词由实入虚,你认为词中的梦境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绪?
3.词中用了《楚辞》和《庄子》中的“路长嗟日暮”“九万里风鹏正举”,你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的?
4.比较这首词和《武陵春》给你的不同感受。
☆写作小练笔
试将其中的一首词,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扩展为一个200字以上的片段。
一、1.mó pìn mèi qíng qiú bìn zé huī 2.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称一骑/定将/打算/奏/像……一样 3.略 4.⑴斜晖脉脉水悠悠;⑵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⑶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⑷梦回吹角连营;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5.⑴李白 ⑵苏轼 ⑶蒲松龄 ⑷李清照 ⑸欧阳修 ⑹白居易 二、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2.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3.物是人非、国破家亡。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为解国恨家愁。5.可叹壮志无法实现,只能听任白发增生,抒发了词人的伤感和悲愤之情。三、1.密州出猎 渴望报效国家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上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四、1.云海迷茫,闪烁着星星的星河斜转。2.写出了词人既为自己的才华自负,有乘长风高飞的豪情,但才能难以施展,只有在梦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情。3.“路长嗟日暮”写出了实现理想之艰难,“九百里风鹏正举”写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豪情壮志。4.这首词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运用丰富的想象,体现了豪放的风格。《武陵春》细腻的刻画了内心的浓重哀悉,描写具体形象,体现了凄婉的词风。
谭义专
[《词五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李清照《如梦令》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词,知道了(1)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词不分段称为“单调”,分段称为“双调”“三叠”“四蝶”。又叫“片”或者“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除了小令外,词还有其他两类:;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3)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4)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一.作者简介:
同学们:风格分类: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展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李清照擅长写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词文赏析:
1.“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疏”字应解为“疏狂”,侧重于“狂”字。
2、词从记叙昨天的印象开始,天气恶劣,“雨疏风骤”,心情也不佳,难免借酒消愁,不知不觉就喝醉了,于是获得了暂时的解脱,心中的苦闷为深沉的“浓睡”所淹没
3.尽管饮酒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院中的海棠经过一夜的狂风骤雨,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女主人公是不是亲自去看海棠花呢?(不是)
那么她是问谁?(卷帘人),卷帘人是(侍女)
4.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关心花事又怕听道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又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5.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却怎样答道?“海棠依旧”。海棠花还是那样。难道海棠花真的没有受到任何摧残吗,这只是事不关己者的麻木不仁罢了,随便轻瞥一眼,怎么能够察觉海棠花遭受风雨袭击后的变化呢?是啊, “却道”有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于是作者满怀痛心地责问卷帘人,是怎么责问的?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作者对侍女说的,是反问,也是作者的自我概叹。
(你知道吗,你怎么能够知道呢?恐怕经过风雨的摧折以后,海棠花只剩下了茂盛的绿叶,花儿都被吹落了吧。)
7、“知否”两个字的重叠,委婉缠绵,感情色彩极其浓厚。
“应是绿肥红瘦”是反问后的自我解答。
“应是”两个字绝妙。“应是”当然不是肯定是或一定是,因为园子里的海棠究竟如何,作者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对,作者没有亲眼见到,所以“应是”
就是推测、估量的意思,还含有必然是和不得不是的意思,也就是说:春光虽好,但不可能常驻:海棠花虽美,也要随着逝去的春光逐渐凋零,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是无法抗拒和无力挽回的。可谓语浅意深。接下来女主人公用四个字来形容海棠的叶多花少。是哪四个字?“绿肥红瘦”
7.“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 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用借代和拟人),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教师小结:风霜雨雪,昼夜阴晴,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作者给它注入了特殊的社会色彩;草枝木叶,花儿开落,因季节和气候而变化的自然景物,作者却赋予它淡淡的悲剧意识,于是从心底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叹息。
同学们从作品内容的表层来看,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描写的都是日常的自然景象,但凭着作者敏感的知觉和审美能力,却能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进而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封建时代的女子,固然可以美丽如花,但因其品质的娇弱,在残酷的社会环境面前,终究难免凋零的悲剧。一场风雨摧折之后,剩下的只是“绿肥红瘦”,不复往日的鲜艳明媚,不免令人可悲可叹!
8.词人为什么这么惜花?
惜花实际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三.板书设计:
雨疏风骤→借酒消愁→怕见落花→绿肥红瘦。
杨思立
《敬业与乐业》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或者: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或解释。(出示课件或小黑板)
旁鹜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四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第三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②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③第四段论述的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6、学生自读课文五、六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选做一题)
1、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2、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把握讨论的深度。(本题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七、布置作业
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敬”
敬业 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与 分析问题: 如何做到敬业
乐业 论述敬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与乐业的重要 乐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解决问题: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现在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意义。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能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意义。
补充: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港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