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资源在教学模式的作用论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网络资源在教学模式的作用论文,本文共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网络资源在教学模式的作用论文

浅谈网络资源在教学模式的作用论文

摘要: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与相互交流,其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及教学中的媒体要素,为优化高校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与特点,探讨网络资源在优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对课程教学的支持作用,增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资源;教学模式:

当前互联网已经迅速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触及到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全球的快速发展,网络作为媒体的重要载体正以快速的传递文化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拥有数量巨大的医学细胞生物学信息,为该门功课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在中医学院校只有培养兼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学生才可能较好地将科研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才能意识并解决临床上急需的问题,这对提高我国医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或者说科研思维能力是今后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我们发现在理论课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验课上自主设计实验,从而使教学和科研融汇贯通,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网络资源为这些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时,理论课上让学生通过查找网络资源设计实验,证明膜蛋白的流动性;实验课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证明膜的通透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在国外广泛应用的优秀教学方法,近年来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及应用,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PBL教学过程一般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主动解决问题、最后老师总结,转变老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PBL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细胞核的功能时,单纯的书本知识不能够引起学生重视,我们可以采用PBL教学法结合网络资源的应用,提出细胞核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在科研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查找网络资源,分组讨论,老师进行总结,相信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会记忆犹新,理解深刻。

3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课本上的知识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也是动态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发现可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来突破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等优点,进行形象化教学,使抽象内容具体化,非常适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的时候,那些微观的分子水平的动态过程,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或图片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增加课堂教学吸引力。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素材,甚至实验方法,这些都可以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获得。

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

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把有限的知识进行无限的延伸,其在学习时间与空间方面比较的灵活,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获取资源途径,只要善于利用,定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可以作为学生在课堂外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比如,在讲解信号的跨膜传递时,钙离子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的跨膜传导课本上并没有讲,课下可以让学生在网络资源(精品课程、知网、万方、NCBI等)上查找钙离子作为信使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不仅使同学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5利用网络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即时通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飞信、微信等。这些网络资源平台有很强的的互动性,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其在辅助教学过程中不受时间限制,无“离线”状态,突破了课堂教学受时间地点束缚的缺点;另外,学生对这些新兴事物有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例如飞信群、微信群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与课堂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并适时调整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其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合理有效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关注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方法,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晓明,戴建国,王子妤,等.课堂教学引入PBL教学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9(5):947-949.

[2]王尔孚,蔡绍京,霍正浩,等.医学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徐思斌,杜少陵,宫磊,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17(4):276-278.

[4]傅松滨.医学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胡继鹰.中医类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践[J].中医教育,,23(3):39-40.

网络资源在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初探论文

遗传学一直是生物和农业类本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随着高等教育形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各地方高校纷纷积极探索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教科书上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再加上一些地方高校师资的缺乏,使得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提高地方高校遗传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团队结构不合理

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大多年龄偏大,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较少毕业于遗传学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遗传学基础知识功底,但对前沿知识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遗传学的前沿知识进行探索。青年教师虽然学历比较高,多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但因为专业研究方向的专一性和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将全面的遗传学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另外,由于地方高校规模较小,学科划分不细,而遗传学又是生物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中各门学科的核心,其分支几乎扩展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以遗传学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学难度明显增大。遗传学中属于不同领域的章节最好由相应研究领域的教师来讲解。然而,由于优质教师资源匮乏,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很难做到一门课由多名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来讲授,有些教师甚至同时担负多专业的遗传学课程,所以就会出现不能针对本专业有的放矢地去传授遗传学知识的现象。因此,教师团队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遗传学学科发展迅速,并与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交叉,实验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实验教师的知识水平、操作技术急需更新和提高,与专门的科研院所及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学仪器和设备较为陈旧。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着验证性、传统性实验多,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等问题,不少学生对传统的实验缺乏兴趣。另外,仪器的不足使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实验,因而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生只能四五人一组,按照指导老师安排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进行规定的实验项目,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得到充分培养,加之实验室开放时间短,实验效果不够明显。

(三)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需求发生变化

过去地方高校的生物相关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都去中学当老师或在市级以下农业、林业系统等事业单位工作,一般来说,他们的工作对前沿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在大学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就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生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院校生物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选择考研或去公司工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遗传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了解遗传学前沿知识。

二、国内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

作为地方高校,由于人员的单一结构及经费的有限,仅仅为遗传学教学而引进多名专任教师有些不现实。然而,当今信息时代网络非常发达,现在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学生可以上网学习系统的遗传学知识。

(一)爱课程网站

爱课程网站上面有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这些网上课程都是中国名牌大学的名师录制的视频,而且有各种资料,如教学大纲、课后练习、试题等。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去充分利用这些网上资源,让学生在偏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名家的讲课,而且是不同大学名师的讲课,学生受益匪浅。这些网上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师团队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网易公开课

网易公开课上面关于遗传学的视频公开课均是国外名牌大学的名师讲授的,既有关于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又有关于专题知识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配有中英文字幕,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学到新的知识,还能学到大量遗传学专业词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尤其有用。

(三)国内期刊全文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社会,作为一名本科生,除掌握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外,还应具备信息检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直接地接触到学科的前沿知识。目前,地方高校一般都购买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维普)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笔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遗传学相关的前沿知识,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具备信息检索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网络资源给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带来的好处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

虽然现在可以选用的普通遗传学教材种类比较多,但这些教材内容差别不大,只是内容编排上有所变化。国内这些教材的内容更新相对较慢,有些教材五六年甚至十几年没有出新的版本了。现在网络发达,网上资源的更新速度很快。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新的遗传学知识,利于教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利于掌握遗传学前沿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的模式,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地讲解基础知识,可以拿出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跟学生互动。一方面,老师可以提出新的概念、新的问题让学生课下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解释和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跟老师和别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实验项目的改革

实验教学一直是地方高校遗传学教学的软肋,仪器缺乏、资金不足等因素使得好多实验开展不了,造成地方高校的学生普遍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的现状。现在,爱课程网站上的一些资源共享课就有一些遗传学实验课视频,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做,但是看过别人是如何做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教学的欠缺。

实际中,综合性或理工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授课、考察方式都是同一模式,统一管理,很多规定不适合这个专业的管理和发展。

环境设计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动手和操作示范才能有创新的教学成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和操作更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时间都是传统的“课堂练习”,学生直到做毕业设计前,才会进入实习单位进行短期实习。在实习单位,学生不知道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面对工作不知该如何下手,以致认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没有用。原因是长期处在封闭的“课堂练习”式训练中,不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步入社会比较困难,即使勉强就业,企业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再次培训方能真正上岗。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离不开电脑的操作,且不能很多人用一台电脑,它需要每个人一台,而且需长时间持续维护和保管,因为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很多资料是不能公开共享的,需要的是个体的单元性。

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和实践中需要设计团队,需要队员的集思广益,相互协作,在教学中要满足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规律,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但在实际中环境设计教学依然是学生“大教室、排排坐”,老师则站在“三尺讲台”授课的方法,这种情况下,环境设计专业必需的实践教学,学生无法在这样的教室里进行,只能在课后各自分散去完成。

社会教育模式下影视鉴赏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目前,从国际的交流与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让不同文化和种族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融合的局面;而从国内的高校就业市场来看,市场对毕业生外语的认知和表达也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双语教学作为教育的社会性的体现愈加显得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认知动机是使用双语教学教师的根本出发点。本文重点论述在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下,影视鉴赏对学生动机和双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1 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对于双语教学在理论上的定义和时间上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认为,对目的语言为非母语的学生,“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利补充,大学英语教学为创新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两者在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应用方面是相互促进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在美国、加拿大等双语国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接触第二语言的学习语境,而我国属于单语国家,学生除了课堂内的外语学习以外,课外很难接触外语学习的语境。

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学时多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而双语教学的开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双语课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知识,创造了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加德纳社会—教育模式下动机的作用

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R。C。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涵盖了双语教育的整个过程,该模式可以通过下图表示:

加德纳在动机领域内所做的研究主要是受到Mowrer的影响的(1950,cited in Larson—Freeman and Long 1994),但是Mowrer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母语进行的。Mowrer认为学习母语的孩子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首先想融入他的家庭,然后,再融入更大的社会语言群体。以此为基础,加德纳把动机作为影响双语学习的一个因素,对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加德纳的模式是在有组织的双语教学的课堂上而不是在其他的自然的背景中研究双语学习的。社会—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把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双语学习。

这两个方面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社会和文化背景指的是学习者的生活背景,决定着学习者对于其他的语言和文化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对于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的第二部分论述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对于双语学习最有影响的四种个人差异,包括智力、语言性向、动机(态度)和情景焦虑这4个变量(Giles and Coupland 1991)。笔者10月份通过对20入学的100名新生和入学的100名大二学生两类人群做了调查问卷。

结果表明:针对双语教学中个人所面对的智力、语言性向、动机(态度)和情景焦虑4方面问题,在100名大一新生中有3%的学生集中在智力方面,有10%的学生集中在语言性向方面,另外有8%集中在情景焦虑方面,而集中在动机方面的比例竟高达79%;而大二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针对以上4个方面问题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7%和84%。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和其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在双语学习过程中,屡次受挫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学习,能力不能提高,进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易受挫,形成恶性循环。针对于此,笔者在双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生动的双语教学使同学们完全融入到外来文化和语言的学习中。

3 影视鉴赏对学生动机和双语教学的影响

对于高校学生双语学习动机的培养,近些年来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高校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进,很多老师在双语教学中都会利用多媒体播放PPT和一些视频影片。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英语电影因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融合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体等原因,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着极大的优势。据调查,90%左右的学生表示出对电影欣赏有着极大的兴趣,也愿意通过欣赏英语电影来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教师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地利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发挥英语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导入与课上要讲授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知未知领域的兴趣;另外,在讲授内容结束后,播放相关影片,并辅以泛听—精听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在有限的语言空间中更大程度地接受第二外语教育。

4 结语

高校教师应在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多媒体教学中影视鉴赏的比重,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练习和思考,并在双语教学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与运用论文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中网络资源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技术已经变成老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性工具。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容十分丰富, 使用网络资源去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 将小学生的视野进行开拓, 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一下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网络资源; 应用;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持续进步, 使网络技术获得广泛运用。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需要获得优秀技术的支撑。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可以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进一步促进小学生清除语文学习里的障碍。网络资源极具丰富性, 运用起来非常便利。以网络资源进行小学语文讲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可以给小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体验。

1、理论依据

1.1 学习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觉得不是经过老师传授才获得知识,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学习者依靠他人的帮助, 使用必需的学习资源, 经过建构意义的形式而得到[1].首先, 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注重以学生为重心,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信息加工学习的主体,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主动地为学生的积极学习提供有效的条件, 给予多姿多彩的学习资源, 而网络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创建。其次, 老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变成学生积极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帮助者, 这和当代的学习论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 老师是帮助者、指引者、推进者、组织者相符合。

1.2 学习心理理论

所有学习进程中的主体就是学生, 应该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所有资源与教学, 让学习者拥有很高的学习动机, 完成有效教学。多姿多彩的网络资源不断出现, 把拓展学生视野的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变成高效的课程资源。老师运用网络资源, 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吸引学习者的关注力, 创建情境, 保持与调动学习者在课程方面的兴趣与动机, 完成学习者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提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技能。

2、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作用

2.1 拓展语文教学资源, 进行学生技能的培养

语文存在于生活各处并且不可以脱离生活, 在语文学习与教学中, 许多都需要联系生活。可被知识面、阅历、资料等多方面因素所限制, 一般教参会禁锢老师的思维, 许多老师的思维会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控制, 尽管明白其约束性, 可是因为多种客观原因的存在依然没办法走出来。最近几年, 在语文的学习、教学活动里, 网络渐渐施展着其重要、特殊的功能, 网络根据其开阔、自由的空间以及浩瀚、丰富的资源内容, 推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2].网络从文本、静态、无声分别到影像、动态、有声,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促进语文教学逐渐迈向“大语文学习”的道路, 不再被教参与课本限制, 而是面向整个世界与社会。老师使用网络在输入关键词搜索后可以检索到的有关网页资料就有几百条, 这是“教参”可望不可即的。于是, 在进行教学时, 老师不应该被课本内容约束, 应该适当地根据网络进行有关材料的引进, 来补充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语文, 培养其语文技能。

2.2 拓展语文课外阅读, 进行学生技能积累的提升

正所谓:“得益于课外, 得法于课内。”长时间以来, 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被很多因素所限制, 于是很难形成技能。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与家庭报刊、藏书的数量与品质都很难与学生渐渐增长的阅读需求相适应, 伴随着网络书库的广泛运用, 学生能在网络上很好地阅读自己有兴趣的书目, 不仅进行了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 而且进行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通常老师也利用有关扩展作业的布置, 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机地延伸至课外领域, 利用网络进行有关资料的搜索, 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利[3].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网络阅读与规范、科学地训练, 让学生学会了速读、泛读、精读还有比较阅读, 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技能。

2.3 扩宽语文作文空间, 进行语文作文情境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中,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重难点。在网络背景下,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进行作文水平的提升呢?第一,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在作文教学的进程中, 经过依据多媒体进行指引, 制止了呆板的说教, 强化了作文指导的目的性, 生动、直观与形象。第二, 将作文课上简单的“教--写”课堂形式进行转变, 就是让学生为主体, 老师能够提供给所有学生一个机会来进行小组探讨。依靠开阔的网络资源与平台, 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受与写作的素材,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第三, 进行评价体制的改革。网络作文, 能够有效地进行评价体制的改革。不但老师可以实时将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而且学生能够加入到评价的进程。能采取同学间互改互评、作者自评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习作进行简便的反馈, 学生评价的进程渐渐成为提升学习的进程。还可以促进家长也加入到孩子评价、写作的进程中, 进一步联结起家校互动的纽带。

3、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

3.1 以网络媒体为前提, 建立教学情境

在教学进程中, 老师创建的情感氛围就属于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的基础要素之一就是教学情境。小学生还处在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初期, 意志品质极易受到影响, 关注力与兴趣也极易受到影响。于是, 在课堂中创建形象的教学情境, 使得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丰富生动的课堂氛围中, 这对小学语文的讲堂教育来讲非常重要。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将视频、声音、文本等多种方式的媒体信息联系在一起, 进一步创建教学情境, 可以产生生动的声音、多姿多彩的画面, 这些都可以展现出语文知识的灵动与精彩, 使学生经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 进一步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讲解《我们爱你啊, 祖国》时, 我们能够在当代远程教育资源库里面寻找到媒体素材或者收集网络素材, 缩短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感知范围, 就能够经过多媒体网络的方式来创建祖国锦绣河山的教学情境[4].学生看到太阳从东海碧波中徐徐升起, 帕米尔高原上的星星在闪烁, 看到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与桂林山水的山清水秀, 看到长江黄河的破涛汹涌与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 看到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高耸, 学生都发出感叹与惊奇。这样就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 把学生的关注力引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

3.2 以网络资源为素材, 降低语文难度

小学生群体的年龄普遍偏小, 具有直观的思维, 针对部分与生活距离比较远的信息与事物理解得不够深刻与全面, 老师会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 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 学习成效也不好。于是, 对于这种状况, 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适当地改进教学策略,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经过当代化信息技术对空洞的语文知识实行动态化处置, 让其可以变得直观, 有利于小学生接受,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化, 也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约束, 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比如, 在讲解《卢沟桥烽火》时,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讲,近代战争距离他们非常遥远, 只凭课本上的文字内容难以联想到当时战场上激烈的战况。经过网络采集卢沟桥事变还有卢沟桥的有关资料来进行课件的制作, 课件就如同导游一样, 把学生带到情境氛围中, 经图片展现了卢沟桥事变的所有进程, 对比而言, 视频是一个非常好的介质, 经过影像资料可以使学生对战争的激烈进行更加直观的感受, 同时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深处。在这个前提下实行教学, 学生的心里充满了积极学习知识的`强烈欲望, 这样的课堂有趣生动, 老师可以自如地实行教学, 学生也会相对放松, 可以非常容易地学习语文知识。

3.3 以网络素材为基础, 激发学生积极性

网络资源的信息量很大, 老师的课堂教学素材一定会非常丰富, 老师可以经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强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转变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中粉笔与黑板结合的教学方式, 也可以转换老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里饰演的角色, 让学生在课堂中变成主体, 可以主动积极地学习。小学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 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技能。在现实运用网络资源的进程中, 把小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 使他们变成语文课堂的欣赏者与观看者, 变成教学信息的分享者、参与者与搜集者。经过结合各类网络资源实现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目标。在网络资源中, 小学生可以在学习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 鉴赏语文知识。老师应该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转变自己的身份定位, 变成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创建出形象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有主体性[5].在讲解《钱学森》时, 在初读课文以后, 能够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有关人物事迹, 自主介绍人物, 筛选与查阅文章需要解读的资料, 并能够实行进一步阅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6].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自然就会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技能。

4、结语

总而言之, 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网络资源, 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品质的主要方法。使用网络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建真正的语文教学情境, 引进新鲜的教学血液, 把创新教学活动和传统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 是建立高效小学语文讲堂的关键。不断开发网络资源运用策略, 是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谭优生。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 (1) :70-71.

[2]黄志泉。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12) .

[3]王静。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17 (11) :44.

[4]吴萍。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 (46) .

[5]孙金丽。网络大世界学习新平台--浅谈小学语文中网络资源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 2017 (26) .

[6]王淑萍。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 :162.

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题,探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共享问题。首先结合当下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对民族地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对网络资源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说明,重点讨论了民族地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

关键词:网络小论文

摘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题,探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共享问题。首先结合当下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对民族地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对网络资源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说明,重点讨论了民族地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3-0177-01

作者简介:卓玛草(1984-),女,藏族,甘肃迭部人,小学一级教师

我国的民族地区因为地理条件、教育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在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虽然有了显著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存在诸多未能克服的问题,比如,教学中的资源问题,试验课程中的`设备问题等。所以,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剖析,重点讨论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将这些资源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有效地将其应用在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中。

一、概述

通过网络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脑软件、电信通讯等的应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丰富、多样、创新的形式,多元、有趣、直观的内容充实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采用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的特点包括传播快、易于学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资源丰富等。网络资源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实教学内容,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世界,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尽情发挥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正所谓“一网在手,学遍天下”。这种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改善教育环境,转变教学模式,拓展师生视野。

(一)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的配置,这需要电信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设备方面通力合作;其次,要求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不仅是资源的搜索,还需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相关程序的维护等;第三,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众多教学经验,扩大教育资源的点、线、面;第四,进行网络培训,使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设备,可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也可鼓励教师自己摸索学习。

(二)改变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应清晰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应用的问题。首先,应该将网络资源的搜索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课件的创新。可以通过网络作家、案例、典范文章的选择等,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其次,需要改变教学主体,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能力。因此,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准,设计课程应注重高度与层次感,引领学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第三,制作课件与教学中,通过PPT、表格、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文字等展示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重点、难点,并对细微的部分加以讲解。第四,在教学中,坚持系统化的原则,将小学语文教学投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一种探索,一种解决诸多“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的方法。

(三)合理创设情境

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人教版)为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片,配上文字,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设置好的幻灯片,注意把文字与图片相配合,并采用配音或伴读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学习的困苦、艰难,当图片显示孩子们的身影时,配上音乐、文字鉴赏,从而增加直观与形象感。其次,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探讨式教学的应用,充分利用课堂进行能力训练,课前课后培养其自我表达、阅读和思考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应配以充满希望的“快乐脸庞”,让艰难与希望、困厄与快乐相对应,突出对比,提高学生的敬佩之心,让其了解“珍惜”的真实意义;从课文教学延伸到情感深处,增加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印象与刺激,使其从学习中获得人生感悟。第三,采用课后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方式,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主题内容;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等经典影片,让学生了解那些孩子生活困苦,但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水平。

三、结语

在民族地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应完善基础设备配置,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增添、网络线路的搭设、应用人才的培养,设计与新型的网络资源相适应的教学课件,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另外,还应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突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资源共同享,创设情境,促进教学,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4(1):97-100.

[2]尕东草.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速读(上旬),(3):104.

游戏教学在音标教学的作用论文

小学英语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言思维的重要教育职能。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熟悉掌握英语语言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英语音标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烦琐,音标学习较为枯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较难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知识学习掌握较为缓慢。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引入游戏教学,可最大限度地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其贪玩的心理需求,从而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的具体作用分析

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传统模式下,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侧重于学生音标发音的掌握情况和正确性要求,对于学生主观上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偏好,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由于音标教学相对单一、枯燥,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学习热情,多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强制性记忆音标的发音,因此很难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并且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调动。游戏教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实现了英语音标教学和游戏的有机融合,学生可以在游戏的同时进行音标学习,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而是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地汲取音标知识,故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个人英语能力的提高。

2。促进学生多种智能和思维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学生个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为小学英语教育重点关注的课题。游戏教学方法的引入重点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教学、自主探究的'过程,并且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思维更加活跃,故而游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和思维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实例分析

1。“萝卜蹲”

游戏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萝卜蹲”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游戏,便于操作、游戏性强,应用于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可以在满足学生娱乐需求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音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音标基础。“萝卜蹲”的游戏规则较为简单,首先,游戏组织者(教师)需对游戏参与者(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不固定,可以是多人也可以是单人;其次,游戏组织者需要向游戏参与者发放代表自己的游戏代号,就小学英语音标教学而言,教师可直接使用音标作为游戏代号;最后,游戏参与者围成一个圈(方便游戏参与者之间互相观察)开始游戏,并以“x萝卜蹲,x萝卜蹲,x萝卜蹲完y萝卜蹲”为指令,进行游戏。应用“萝卜蹲”游戏开展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由以上游戏规则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萝卜蹲”的游戏规则较为简单,且对于游戏道具、场地的要求较低,可在教室、操场等多种场合进行。同时,“萝卜蹲”也是一种多次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学习中。

(2)强化学生理解记忆。“萝卜蹲”游戏具有较为突出的重复性和循环性特征,由于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教师直接使用音标作为游戏代号,学生进行游戏的同时,就会自然地重复音标的学习过程,随着游戏的持续进行,学生对于音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会随之加深。

(3)突显音标发音差异。“萝卜蹲”游戏的游戏节奏较快,对于游戏参与者的音标发音准确度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如[i:]和[i]就需要表现出长元音与短元音之间的差别。随着游戏的持续进行和游戏节奏不断加快,学生对于这种音标的发音差异也会产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和感受。

2。“拼读练习”

游戏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萝卜蹲”游戏相比,“拼读练习”游戏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音标基础才能开展。“拼读练习”游戏的游戏形式较为灵活,教师可通过制作游戏课件或游戏Flash动画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游戏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课件展示内容进行拼读,以学生的拼读速度和拼读准确率作为游戏的评分标准开展游戏。“拼读练习”游戏重点突出了对于学生音标掌握情况和使用情况的训练,教师可通过调节游戏节奏的方式,逐渐提高游戏难度。如在游戏初始阶段每组音标组合可以显示15s,随后逐渐减少到10s、5s,从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拼读要求,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音标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综上所述,英语音标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口语应用。因此,相关教师应全面提高对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视,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游戏教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的作用论文

摘要:互联网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展现出不同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当中,互联网一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互联网在教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或者被简单的总结为资料下载。这是对互联网技术的不了解,也是对教育教学缺乏创新与探索的精神所造成的。本文就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能发挥的不同方面的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描述出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字:互联网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动态网站;生活管理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往往呈现片面性,用自己所熟悉的方面去认识网络。其实互联网技术已经设计到各个领域,产生不同的应用。例如在工业领域、航天领域、城市智能化管理领域等等,都有互联网的应用体现。从技术种类角度来讲:数据库技术(例如分布式网络数据库)、动态网站制作技术、云计算技术、系统开发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等,若干个技术种类发挥着则身的作用。其实,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教育教学贡献很多力量,但是却总是被单纯的认为是资料下载、网页浏览的工具。这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漠视,也是对互联网资源的浪费。

2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现

2.1互联网能够提供更新更全的数据与资源

互联网的重要功能是资源共享,这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而且下载资料不也是获取数据资源吗?是的,下载资料当然是互联网功能之一,但绝不仅仅是这一种功能。而且在资料的获取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就是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或者简单的门户网站去获取。这显然没有发挥互联网数据功能强大的作用。很多数据资源是存在于互联网当中的,但是却不能够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这就需要使用者具备专业知识和互联网知识。这样才能获取更新更全的数据。例如:一些专业文献,在不断的更新当中,这些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时候是不能通过引擎免费获取的,这时候可以通过动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找到最新的数据资源,进行阅读。当然这类文章不一定是中文的,可能是英文或者其它外文编写的。因为最新获取,没有现成的翻译资料。这对阅读者的外文掌握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开源的代码,对于代码开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2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网上考评,节约人力与物力的资源

利用网络中的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可以研发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就可以用服务器控制考试,让学生通过登录客户端的形式,参加考试。同时实现在线的阅卷。大大节约了教师人力资源同时也节省了纸质的试卷印刷与保存存档等工作流程。网络考试系统还可以拓展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通过网络传送问题,在教师应答后,第一时间获得解答。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进一步。

2.3利用互联网功能,实现智慧校园管理

教育教学离不开学生,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可以用互联网实现智慧校园,让学生通过身份认证,以智能卡为体现方式,无论去食堂、图书馆、游泳馆、甚至是签到、考试身份认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智慧校园的管理。教学中的教务管理的相关功能也会在智慧校园中体现。

2.4打造过硬的教学实验环境

教学过程中,某些课程应该侧重于应用,满足这些课程要求,就需要完善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场所。互联网对计算机专业,可以提供实验环境。以互联网为背景,全面实现实验一体化。对于自动化、电子等专业,还可以利用仿真功能,运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拟,降低了实验室建造的成本,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的效果。对于一些需要引进真实设备的学科,又可以从互联网获得产品的销售信息,相关参数,便于购置设备,建造实验场所。

2.5丰富教师互动,促进教师间的进步

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以文字的形式体现,这些并不新奇。但是互联网可以从教育教学的说课、精品课环节入手。建立精品课的资源网站。制作教师的讲课和操作视频,在教师闲暇时候,可以通过阅览视频,互相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2.6互联网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远程教学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远距离传输教学(是指师生凭借网络终端所进行的非物理上面对面的、超越了时空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是一所学校教室与教室之间的教学;也可以是本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学,还可以是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教学,可以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是系统的教学,也可以是专题式的教学,还可以是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之间自发的组织形式。目前许多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和以前的电视大学就属于这样的性质。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也属于远距离教学,现在的网上学校、网上答疑、网上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网上交流、网上游戏等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远程教学成为了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田健,阳嵘莎,杨改学.基于信息化课堂的教学交互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13)

[2]娜仁.网络教学交互系统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01)

摘要: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运用技巧,让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整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合作学习

1前言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动态感、信息容量大、画面清晰、声形并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技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初中地理教学绽放新的精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主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巧妙设计教学流程,以增强应用效果。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是一门人文与自然学科。因此,要学习地理知识,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深入了解自然地理,掌握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如果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阻碍学生由感性认知过程向理性认知过程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等优势,且通过网络可以搜索下载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许多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有趣的地方,比如丛林密布的热带雨林、生机勃勃的热带草原、神秘的高原雪山、浩瀚的大海和天空、异域风情、各地习俗等,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将这些地理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视频会将学生带入缤纷多彩的世界,感受世界的精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再如板块运动、地震形成原因、火山喷发、降水的形成、大气运动这些内容抽象性强,而通过信息技术模拟火山和地震的形成过程以及板块和降水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理解所学地理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理解地理知识体系地理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赫巴特曾说过:“真正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2]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的讲解往往是依靠学校的一些挂图,或者将课本中的插图通过投影仪进行放大。这样静态的图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投影出来的图像有的比较模糊,学生观察起来比较费劲,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突破教材局限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差异”的时候,教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不同气候的差异,而且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气候特征,展示不同气候之间的差异,可以加深学生对气候差异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理论知识体系,增强学习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合作,以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3]。合作学习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共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辅助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有关学习目标的信息和知识,然后让小组成员将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最后通过PPT或者地理小报的方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的经验。这样既可以体现信息化教学集体的智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互帮互助,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方式。比如教学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四大高原这些内容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通过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比一比谁找到的答案最好,最后总结归纳,选派代表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好胜心,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还可以采用协同方式。如讲到“青藏高原”的内容时,首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学习提纲,然后小组学生搜集资料,分工合作,将其制作成PPT课件,选派代表上讲台进行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搜集了大量的音乐、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一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另外,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德育功能初中生处于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努力实现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地理教材的具体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达到内化道德情感的效果。如在教学“中国的河流”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我国综合治理黄河、长江的小浪底工程与三峡工程,从而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因此,要充分重视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地理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避免弄巧成拙、喧宾夺主,发挥整合教学优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正确认识、准确定位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而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能让其代替教师的位置。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掌握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度,从而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制作课件,要从实际出发地理教师在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出发,借鉴其他课件的优点,要突出自己课件的特色,从而提高课件的针对性和创新性,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实现教学、学生和教材三者的完美结合。关键环节使用,增强使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导入环节、信息补充环节、情境营造和关键教育环节等几个重要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而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不是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应用信息技术,这样会使机器代替教师,不利于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把握使用频率,提高使用质量如果教师不能够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频率,那么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掌握好一节课信息技术使用次数和每次使用的时间,展示精练的内容,尽量不多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发挥信息技术教学“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4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德育功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常规,发挥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高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常刚,马长娟.浅析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J].中国体卫艺教育,(3):126-127.

[2]张立伟.新课程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10):131-132.

[3]杨国玲.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7):101-102.

关于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学;应用探究

游戏教学是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而兴起的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娱乐和游戏开发幼儿的智力,启蒙幼儿的学习思想和方法,通过游戏教学的合理运用,可以减少幼儿的学习枯燥感,提升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对游戏教学认识不足。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游戏教学已经被广大的幼儿园所采用,但是还有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学的质量不能有效的提高。在幼儿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常常对游戏教学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和优化,只是带领幼儿漫无目的的进行游戏,这就不能有效的起到游戏教学的效果。2.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才是游戏教学的主体,然而,在游戏教学中,常常是幼儿教师是游戏教学的主体,幼儿跟随教师被动的游戏,这就不能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也不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这就导致幼儿的兴趣不足,在游戏中不进行太多的思考,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幼儿会对游戏教学失去兴趣,起不到游戏教学的实际价值。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贴合生活实际。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幼儿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幼儿游戏,可以更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的生活化游戏,既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也便于幼儿掌握游戏规则,促进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四季,就春天来说,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春天景色的参观,让幼儿采集花朵和树叶,制作有关春天的标本,在进行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给学生讲解春天的特点,诸如:天气变暖,大树发芽,花儿开了,冰融雪化了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游戏教学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也能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2.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幼儿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收集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诸如:包装盒、废纸板、饮料瓶、绳子、彩纸等,这些低结构材料环保无害,容易获取,幼儿也非常喜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想象,并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的幼儿用盒子搭建了一套房子,有的幼儿用彩纸剪出了一朵小花,在幼儿游戏教学中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有效利用和教师的科学引导,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也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3.采取多样化的游戏教学。幼儿的兴趣变化快,对同一个游戏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幼儿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游戏教学,让幼儿兴趣盎然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此外,幼儿也不是对所有的游戏都感兴趣,单一的游戏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幼儿感到疲劳,失去参与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注重游戏教学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宜的游戏教学。4.游戏教学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幼儿教师也要做好教学的设计和准备工作。首先,根据游戏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材料的准备。幼儿教师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环保的游戏材料,不仅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也能节约教育资源,避免浪费。其次,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内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保障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再次,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自治力差,在游戏中很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比如破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抢别人的材料,互相之间打闹等,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严格把控教学秩序,保证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幼儿的表现和创新,并给幼儿发个小贴画等物品作为奖励。同时教师也应该对游戏教学进行反思,不断的改进和完善。5.游戏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要把控以下的重点内容:(1)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2)游戏教学要和幼儿的认知相符合,太难和太简单的游戏都不能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3)注重幼儿的体验,游戏教学要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启蒙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游戏教学的应用,做好游戏教学的相关工作,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也能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连玉.游戏的“三位一体”影响与儿童成长[J].教育研究,(08).

[2]王丽萍.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行为的引导和培养-以角色游戏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PBL教学,是problem-based-learning的简称,其教学理念最早起源于加拿大医学院并落实于实践过程。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的Dr.HowardBarrows总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他看来,医学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应该局限于对疾病的生物学的过程,而应该同时包含对其和社会群体、心理、环境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成长为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能够终身进行学习的学习者。所以,其提出的PBL概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国引入此教学模式之初,一直在模仿外国口腔医学院的做法,主要通过搜集外国的各个研究所的资源来完成国内PBL口腔医学教学。后来,国内高校还邀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和教授,在医学院采用PBL教法教学。[1]之后,医学界不断加大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对PBL教法在口腔医学教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总结其当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口腔医学教育中PBL教学变革的必要性和趋势

以往的口腔教学主要坚持灌输教育,其一般都是“教”与“学”分开的。教师先给学生集中传授知识,再集中让学生临床练习,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感觉所学内容枯燥无味,被动地记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记忆也不牢固。而教师在教学不能获得好得效果,长时间不能从教学活动中获取成就感的情况下,教学状态也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口腔医学教学的恶性循环。但是,现今社会对口腔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社会不断要求口腔医学毕业生有着丰富的知识,更是要求他们有着娴熟的技能,这样才可以轻松地面对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层面的各个问题。而且,学生的知识应该不断更新,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持续探究新知识。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获得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获得了技能,同学之间可以更好地配合,具有更强的团队精神。此外,学生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知识面更加宽广。为此,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启用PBL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口腔医学教学中启用PBL教学模式时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PBL教学模式给传统的.口腔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变革的路上都受益匪浅。但是,变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PBL教学给口腔医学教学所带来的变革,不但要扩展医学知识的覆盖面,还要关注到社会各界对口腔医学造成的影响。[2]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想要在口腔医学教学方面全面启用PBL教法,必须要注意口腔医学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其知识教学和实践练习过于分散。当前的口腔医学教学还不能达到这一目标。此外,PBL教学必须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这给现今医学院校的人力和财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这一块:目前接受过正规PBL教法培训的教师并不多,这导致我国很多的口腔医学教师并不知道此教法的精髓所在。所以,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只能生搬硬套,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变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进。PBL教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想要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改变其教学观念。在PBL教法和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弃原本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教学内容,把口腔医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看为一个整体,加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结合,让学生可以边学知识边实践,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严密的知识体系。

(二)增加对口腔医学院校教师的培训。当前,在口腔医学院校进行PBL教学需要较大的财力支持,也需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对现有口腔医学教师的培训。比如,牙体牙髓病学、牙周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等方向的教师都要进行专门的PBL教学培训,能出国去国外接受PBL教法培训的去国外亲身实践,条件不具备的院校也要多组织教师去PBL教学应用比较成功的院校去接受相关的培训。[3]然后,让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剩下的教师尽快熟悉PBL教法的关键所在,尽快完成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的结合。让此新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口腔医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

(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PBL教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但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估,还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获得的成绩,而是学生在日常的操作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个成绩和最终的考试成绩的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教师和学生对之所做的评价。同时,教学效果的评价还需要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国教育自古讲究师道尊严,只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对教师则不能做任何质疑。PBL教法,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考察教学效果的一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

四、总结

总之,作为使用PBL教学时间不长的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界来说,其应用效果是比较可喜的,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也确实有了极大的扩展,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更加娴熟。但是,在推广PBL教法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迷信外国的经验,要注意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积极地摸索出适合我国口腔教育教学现实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以便让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的结合成为长期性,具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作者:何平马洪超 经海永 单位: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商丘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参考文献:

[1]宋容.PBL教学法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甘肃科技纵横,(03):98.

[2]林娜,于学刚等.浅谈PBL教育法在口腔医学教研中的运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02):158-161.

[3]崔晓阳,李益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04):55.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1实践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对于实践教学来讲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操作,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结合的好,教学会如虎添翼,而且使学生拉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易于突出所学专业的重点便于学习。下面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1.1实践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它应具有的特点

①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即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

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能动性,对实验加以理解和体验,都成为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知识面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关键,所以实践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④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了统一性和实用性。

⑤推动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树立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

1.2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所学理论与方法,采用相应手段,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实际教学的教学活动,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教学活动。为了使学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常规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对违反实践操作的行为不只是简单地批评和教育,而是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与素质教育接轨。

②通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端正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树立学生不懈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

③根据实践的内容,确定假设与研究的因素。确定分析指标、分析方法,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及能动性,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采取通过书写或讨论的形式,对比分析写出实验报告。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知识,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的资源,学生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从而获取知识,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和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

2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但是在运作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缺乏资源共享意识,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有时宁可不用,也不会给其他部门使用,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②有时实验项目缺乏与企业和公司的合作,即便是该实验项目很好,但缺少资金设该项目无法继续,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③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练习法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使得在线练习成为可能,并形成交互,这更强调环境建构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传统情况下由学生机械的作练习题。

3实验教学继续改进的措施

上述情况亟待改变,以提高实践教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在传统实验教学中,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已经积累的实验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得实验课程的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在实验课程进行中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实验教学的即时评价,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畅所欲言,以得到更好的实验教学。但更多的是利用邮件形式,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谈话的规模加以夸大,让学生通过电子公告板的形式,实现师生间的双流。

②将实验室建设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并按照社会积极的发展全面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实验堆理论的专业层次和动手层次的要求,力求所选的资料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改进资源投入方式,已达到控制实验的最优化。

③加强合作与参与实验教学方式。合作与参与教学方式在今天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一长期积累和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学校与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不仅提高了试验的效率解决了一些资金问题,而且可以指出学校教学中的不足。

综合上述,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革命向实践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践教学方式未来所面临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社会化、产业化。实践教学的社会化意味着校内实验室对社会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化意味着将实验室当作产业来运营,即不仅对社会提供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还要计算其营运收入、成本、效益,要讲求投入、产出和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是知识资源的投入和运作,包括经济资源和智力资源。经济资源表现为各种硬件设施,如房屋、设备、用具、器皿等各种物质载体;智力资源实验模式系统设计和教师投入的积多年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各种软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

[2]陈小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J].科教文汇(中旬刊),(3).

[3]闻亮.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浅析情感在钢琴教学的作用论文

情感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钢琴是一门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然而却受到了许多国人的喜爱,很多人陶醉于黑白琴键中建立的音乐世界,怀孕的妈妈用钢琴曲进行早教,抑郁的病人用钢琴曲缓解身心,其巨大的魅力使很多人投入到钢琴学习中,然而却在学习中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弹奏一篇钢琴曲,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技能,需要迅速找准音键,有一定的手臂、肢体的协调能力,正确把握音色和音量,然而即使做到这些也无法完美地演奏曲谱,经常会演奏出空有技巧、缺乏内容的曲子,这正是因为缺少音乐中最重要的情感。只有教导者将情感融入于钢琴教学中,将情感的重要性告知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空有技巧的演奏和饱含情感的演奏存在的区别,才能促使演奏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演奏中,发挥最大的学习效果。具体总结其重要性,包括:第一,使演奏者准确地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了解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图;第二,充分发挥演奏技巧,比如,为表达激昂的情感可以重弹,表达悲伤的感情可以渐缓;第三,加深演奏者对于音乐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人常说,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在对同一首钢琴曲的理解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将情感用于演奏中意味着可以发挥演奏者的想象力,调动个人情感并将其通过钢琴表达;第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其审美性。[1]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功能

从功能角度分析,将情感运用于钢琴教学中体现了调节、动力、感染、信号四大功能,并且在钢琴教学中,教学者也可以根据这些功能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下文中将进行详细说明。1.调节功能。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即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也就表明情感引导认知,情感可以调控。作为影响人类认知重要一环的情感,道德森定律表明当人类带有中等强度情绪时,对我们所进行的智力活动往往带有促进作用,反之过强过低的情绪会阻碍活动进行;并且心境的不同也有着明显的影响,积极的心境有正面作用,而不良的心境有负面作用,甚至产生思维分裂等病理心理情况。[2]而钢琴教学就属于智力活动的一种,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艺术教学并非在于本领传授,而是激励、唤醒、鼓舞,学习者若是保持中等强度、积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钢琴教学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导其进行调节,面对以非最佳情绪状态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导者不妨调整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学习,将所学知识完美掌握并运用于演奏中。2.动力功能。情感具有动力功能,情感决定了行为活动效能的高低。在演奏过程中,情感的到位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其动力功能表现多个方面,首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毕竟对于任何一项技能学习来说,坚持不懈都需要巨大的动力,钢琴学习更是如此,需要明确的目标,需要大量的练习,当学生感知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素材,并且从心灵深处进行体会时就会产生兴趣,这也是支撑其进行不懈练习的重要动力;其次可以加强演奏者的表现力,进而影响到具体的演奏行为,拥有情感的表达才能抒发个人情怀,打动人心。鉴于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动力功能,教导者应当将培养音乐感知力作为教学中的一项,可以鼓励、带领学生观看现场演奏,更好地去体验情感表达的过程,还可以创造一些表演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进行演奏,更好地理解情感表达,同时教导者应当充分把握学习者具有动力的学习阶段,促使其提升技巧为流畅的表达情感作准备。就像列宁所说:“人的情感与追求真理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3.感染功能。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个体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自古以来,人们靠着这种感染功能表达共鸣,寻找知音。从理论上分析情感感染力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感情的移入,是人类在感知到他人情绪后改变自身情绪状态的过程,这在钢琴演奏中极为常见,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移入于自身情感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作曲者的想法,再将其表达给所有观众;其二是以情动人,即将乐曲作为表达自身情感的媒介,以自身的真挚感染他人,促使他人最大程度地接受个体言行,这多出现在具有一定功底的演奏者中。而在钢琴教学中,这种感染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控、表达,使钢琴演奏有一个质的飞跃。为此,建议教导者增设体验感染力的教学部分,引导学生感知情感,教导学生进行带入演奏、模仿训练等,在教学后期,指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进行融入、宣泄,以乐动人,以乐动己。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认知,以便于更好地融入其中。4.信号功能。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即情感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也就是说演奏者的表情、肢体动作、言语,演奏的情感、节奏,都是内心活动的影射,其具有天性、共性、习惯性和可控性,[3]这在前面也有简单的论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存在于先天的,具有相同规律又具有个人特点的,且遵从于个人主观意愿的情感,也就符合心理学家汤姆金斯所说的.,“情感很容易进行传递、交流、理解”。这也就意味着在钢琴教学中教导者可以利用言语表情、体态增强课堂的情景性,也更容易促使学生理解并发挥想象力,领会作品内涵和风格;同时教导者的赞扬、期待、鼓励更能使学习者明白教学意图。另外,从信号的特性来看,教导者应当保留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不可一味生搬硬套,而忽略了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特点,应该以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也注意要多角度地看待乐曲。

钢琴音乐中的具体情感传递

钢琴教学中所需要的功能是多个方面的,其传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有:第一,钢琴作为爱的诠释,钢琴作品出现在电影、电视中往往是对人物内心情感语言的表达,也会展现人物对于钢琴的热爱;第二,爱恨的即兴音乐描述,通常在影视或者艺术作品中,爱恨交织是文学创作的规律,而即兴钢琴则是以周围场景为基础的再表达,在爱恨这样强烈的情感中,往往依靠添加大量和弦快速高亢的完成演奏;第三,贯穿剧情发展,不同旋律的钢琴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可以使剧情更为连贯,如单旋律表达孤独,主题音乐展现高潮,画外音乐辅助情感,三连音展现不安定音乐因素,连贯的跑动琶音体现激昂的情感等。整体上说,钢琴是人物与心灵的完美邂逅。

本文中我们提到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从情感的各项功能上进行解释、分析,提出相关举措,在介绍中也发现,这些功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很多部分出现重合、制约、影响的情况,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地完成了钢琴教学情感回路动态网络的构建,[4]对于将艺术性和科学性相融合,对能高效地完成钢琴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进行钢琴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钢琴教学者要注意充分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多地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最终完成的不仅仅是钢琴教学,还能对学生的认知力、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能通过情感饱满的演奏锻炼个人演奏能力、表达能力,寻找音乐知音,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再将其反馈到音乐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教导者将情感融入教学中,也有利于师生情的建立,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参考文献:

[1]刘纯:《浅析钢琴教学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黄河之声》第12卷第12期,第112-114页。

[2]常慧:《浅析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功能》,《北方音乐》第37卷第38期,第247-248页。

[3]李祯玉:《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功能浅析》,《音乐大观》第30卷第16期,第196-198页。

[4]熊奕萍:《试论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功能》,《音乐时空》第32卷第12期,第142-144页。

浅谈想象在声乐教学的作用论文

一、想象意蕴

对于想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并且有不同的意涵,但对这些意涵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大体是相同或相似的,在此基础上再归纳总结,就会得出想象的意涵,即,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二、声乐学习过程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以此引导其领悟和学习声乐,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将想象作为必修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声乐教学中,除了进行独立演唱能力的培养外,还要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训练。这种能力训练过程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无法用形象的语言进行直接描述的技巧,只有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且使用经典的音乐作品去教育、启发学生,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目前,想象力培养是制约声乐教学的瓶颈,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去告诉学生去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想象;另一方面,学生因为不得要领,无法通过想象去学习声乐知识,学习声乐知识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必须突破这一瓶颈才有可能让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

三、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想象在发声训练中的作用

声乐是门极具特点的艺术,这种特点就体现为它说具有的抽象性,只有在学习这门艺术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想象,才能让学生理解到位、认识到位、学习到位,发声训练也概莫能外。比如,可以想象着嗅花香的想象去进行呼吸训练;通过使用“半打哈欠”的想象去进行打开咽喉腔的训等等。合理得运用这些想象,可使抽象的教学变得形象化,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相关难点问题。

(二)想象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

如果歌唱家在歌唱的时候,只是进行唱歌,而没有合理的运用想象,那歌唱多半成为了一种歌唱技巧的呈现,歌曲因为缺乏歌唱者的感情儿使歌曲的韵味大打折扣;唯有通过想象,将歌曲的内容与歌者个感情进行高度融合,歌唱才能做到用心歌唱,用情去呈现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最终打动听众。

四、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想象

(一)想象在呼吸训练中的运用

《说谭》是一部论述声乐的著作,里面就指出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此外,对歌唱界至今仍产生重要影响的鲁索也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他说:掌握呼吸技术是帮助学生迈上艺术山巅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呼吸训练是歌唱者开始艺术生涯的必由之路,也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但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初涉声乐的同学连最基本的发生知识都没有掌握,以至于在呼吸时,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多人吸气时肩膀和胸腔抬起较高、以至于气息过浅及保持时间不长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比如,想象深深地闻美味食品或者花卉香味;还有是刷牙的时候,在用牙刷的时候,为了防止漱口水咽下,而用鼻子进行深吸;以及将人的胸腔、腹腔想象成气管管筒,同时想象横膈膜是活塞,活塞向下运动时,获得气体;相反则排除气体等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方法是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的,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紧张的感觉,影响学习效果,致使呼吸出现僵化现象。对此,教师可让其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人在休息时或者在游泳时呼吸状态,将之运用到呼吸训练中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学会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著名的声乐教学专家吉雅娜德安杰罗曾指出:呼吸是什么?就是横膈膜的正确运用,横膈膜抬起空气则被呼出,放下空气就被吸入。这时人的肺部就是一个气球不断的吸进呼出气体。她否定抬胸吸气的方法。她指出,发声时,你要想象自己的肺是生长在腹部的,而不是原来的地方。唱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喉结会上提的问题,所以绝对不能把气向上推,应像喷泉将橡皮球顶起来似的,即使不做出推的动作它也会停留在哪里。这些话是对“歌唱时呼吸必须保持自然而松弛的状态”的最佳诠释。不仅如此,丽莎罗玛则将呼吸比作进屋开门这样的动作,她认为呼吸只是给气息提供一定的地方,其就会顺势进入,而非被特意吸进去的。向学生介绍这种说法,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认识到肌肉的自然松弛和心理的放松状态极端重要性。

(二)想象在打开咽喉腔的训练中的运用

唱歌发声时保证能将咽喉腔充分打开是极其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对于初涉声乐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仅凭字面去做,这些学生很可能知识张大了嘴巴。或者对如何正确打开咽喉腔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唱歌的过程中因为舌头力量大等原因将声音堵在了喉腔里。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1.运用“半打哈欠”或“欲打喷嚏”的想象来打开咽喉腔打哈欠和打喷嚏是每个人都熟悉,并且经常会发生的两种行为。同时在发生这两种行为时,会很自然的打开咽喉。这是因为这两种行为在进行的时候,我们的软腭就很自然得抬起,同时喉头会落下。在进行这两种动作时,行为人的咽喉声音的通道会变得宽同时也更通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想象这两种动作进行训练时要提醒学生把握好“度”,是“半”打哈欠、将要打喷嚏,而非完全得打哈欠或者是已经完成了打喷嚏,如果失去对“度”的把握,动作就会过头,咽喉腔就会出现僵硬的情况,从而对发声效果造成影响。2.运用对“喝热水”时的瞬间想象来打开咽喉腔一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就如何打开咽喉腔指出:喝热水时,咽喉腔是完全放松和打开着的,要记住喝热水时,水通过咽喉部在即将下咽的感受,并将之通过想象运用到打开咽喉腔的训练中,很多事例证明,这位教育家的认识是极其正确的,并且是只有喝热水才行,如果换成凉水则达不到这种效果。同时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口腔打开的过头使出现堵喉或压喉的`情况。

(三)想象在共鸣训练中的运用

共鸣无疑对演唱效果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如果演唱者想保证声音既大同时又有美感,使用共鸣比其它手段要更加有用和重要。共鸣是人对胸腔、口咽腔及鼻腔和头腔综合运用,给声音带来了力量和音质的结果。1.运用对“哭腔”的想象来找共鸣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如果对哭泣的婴儿进行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婴儿哭声不仅传播远,而且即使哭泣时间很长喉咙也不会因此沙哑,这些情况说明,婴儿啼哭的声音很有穿透性,同时婴儿的鼻腔、咽腔和头腔都是极其通畅的,所以极具共鸣的特征。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我们想象着用哭泣来练习发声,就会较为容易得找到共鸣。2.运用“擤鼻涕”的想象来寻找共鸣擤鼻涕一般产生的感觉是鼻腔、鼻咽腔、头腔三个部位之间互相通畅。可以将对这个动作想象运用到寻找共鸣中来,从高位开始使鼻咽腔振动,同时要做到喉头也一起发音,如此产生的声音自然就会充满张力,避免了因腔体缺位使喉音过重,声音缺少丰满感。美声唱法强调头鼻腔和鼻咽腔发声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人的喉部才不会在长时间的发声中疲劳,从而影响歌唱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多明戈都是在熟练使用头鼻腔和鼻咽腔发声的情况下,进行歌唱的。3.运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想象来寻找共鸣“贴着咽壁吸着唱”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声乐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可以在脖颈后面找到咽壁,并假想这里还有一张嘴巴,让这张嘴巴咽壁吸着唱,同时小舌头要放松并且微微地抬起,将喉结下压,这样就将咽腔拉开了上下的距离,于是在吸气的时候,喉咙就感觉一下子打开了。声音随之在咽壁和咽腔通道里产生了。这种声音会呈现出清澈、明亮的共鸣发音音色。这位声乐教授提出的这种唱法是很有效果的,也是在多年教学中被证实效果显著的。4.运用观察“倒悬的小圆瓶”的想象来寻找共鸣女高音歌唱家李晋玮教授在我国被公认为在声乐界中有着杰出的成就,同时在课堂上也有着非凡的教学经验。她认为要将鼻咽腔想象为‘倒悬的小圆瓶’,这个瓶子是空的,同时瓶口朝下,它具有将声音‘拢住’的作用。在演唱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将鼻咽腔扩张,让声音进入腔内;同时让响亮的共鸣音色挨住咽壁往鼻腔里集中,发出的音越高,声音越挨着咽壁往后或者是往上集中。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演唱,共鸣的音色会给人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而且声音统一。在唱到高音时,也会让演唱者很轻易的达到音高要求。这种想象方法对学生找到能更快地获得圆润的头腔共鸣大有帮助。

五、结语

要保证声乐教学的成功实践,必然要强化对学生想象的培养和锻炼。只有在充分认识想象作用的基础上,将其正确运用到教学中,才能使学生进一步领略美好的音乐世界。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使用想象构建生动的音乐形象。如果将学生学好声乐比作一架要起飞的飞机,那么想象则是飞机的引擎,只有拥有了它,学生才能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空。通过将想象运用到呼吸训练、共鸣训练、打开咽喉腔训练中,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的能力,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家打下基础,并为社会、为人民群众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慧.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浅谈[J].科教导刊,2013,05:101,155.

[2]杜娟.浅谈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J].教育探索,2012,02:47-48.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5]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郎毓秀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