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本文共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耀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我们经常需要下载一些图片,下载后的图片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2、教师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拖动电脑鼠标后得到四幅不同的照片。

提问:把变化后的图与原图比,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图A、图B会变形?

3、揭题:图A、图B变形了,看起来很奇怪。图C、图D和原图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怎样使它的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教师拖动鼠标放大或缩小照片,容易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的欲望。学生在观察动态的画面、变化的图形中,能体会到一张照片将长边拉长会将图形变扁,将宽边拉长图形变瘦,而只有将长边和宽边同时拉长或拉短,图形才不会变形。通过比较辨析,初步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和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丰富了感性认识。】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谈话:刚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判断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不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是如何放大和缩小的呢?

(一)合作探究图形的放大

1、出示图并提供数据:原图长8cm、宽5cm,放大后长16cm,宽10cm。

2、谈话:老师给了你哪些数据?那我们就从两幅图长的关系和宽的关系入手,好吗?放大后的长与原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你有什么发现?

3、指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与原来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可以概括成放大后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看着图指一指,自由读一读。)

4、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对应边长的比是2:1的?2:1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追问:要想把一幅图按3:1放大,怎么做?

5、交流:还可以继续把这幅图放大吗?可以按几比几放大?表示什么意思?(板书3:1、4:1……)这些放大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评析:教师出示原图和放大后的图,先利用给出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关系、宽的关系,从“倍”的角度和“比”的角度,描述照片的变化,初步认识了图形放大的含义。接着教师强调了放大后与放大前比,并围绕“对应边长的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这也是为今后学习相似图形中相似比的确定做铺垫。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即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还可以继续把这幅图放大吗?可以按几比几放大?”教师在追问中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内涵。】

(二)自主探究图形的缩小

1、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按一定的比缩小。如果要把这幅图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和原来是什么关系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里的1:2表示了什么?

2、1:2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3、还可以继续缩小吗?几比几?(板书:1:3、1:4……)

4、这些缩小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评析:在初步认识图形放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主学习探究图形的缩小的含义,在比较和交流中,理解了把一个图形按1:2的比缩小,这里的1:2表示缩小后图形与缩小前图形对应边的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图形变换的经验,增强了探究的意识。】

(三)比较辨析图形放大与缩小

1、刚才我们分别把一幅图进行了放大和缩小,请大家分别用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对比,能发现什么?(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2、从数学的角度讲怎样才能做到不变形。(指定的比)

3、小组讨论:比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你有什么发现?如果1:1是什么意思?

教师强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相同点是对应边长度比相等;都是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后项都表示原来。不同点是放大的比比值大于1,缩小的比比值小于1。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了两个比的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图形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图形的长度,从而形成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正确概念,必须是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按照相同的比变化,且形状不变。初步掌握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本质特征,即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练一练。

(1)你能一眼看出几号是1号放大得到的?几号是1号缩小得到的图形吗?

(2)为什么于号、榆号不是?

(3)是按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的呢?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养成好习惯:数学离不开数。数、标、算)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三、操作实践,内化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变化规律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例2的绘图。

(一)教学出示例2。

1、提问:按3:1的比放大表示什么意思,1:2呢?

2、你能带上刚才的好习惯去完成吗?同学们按要求独自画在方格图中。

3、反馈: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交流画法。

4、讨论:观察并比较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5、指出: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评析: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按照指定的比放大和缩小,并组织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和总结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让学生在学思结合、手脑结合、说学结合中,深刻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品质,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完成练习六第2题。

1、你能快速完成这题吗?完成后和大屏幕对答案。

2、观察正方形是怎样放大的?边长比是2:1,猜一猜放大后周长、面积和原来比是几比几呢?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比一比放大后的周长、面积与放大前的周长、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三)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1、你会把一个三角形放大吗?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完成“试一试”吗?(独立完成)

2、你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3、为什么只算直角边就行了?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量一量,验证)

小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同样,如果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图形不是放大就是缩小。

四、拓展延伸,巩固内化

1、独立完成“练一练”。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都是这样考虑的吗?为什么从直角边入手?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2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追问:为什么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一半;通过对三角形的放大,你又有什么发现?

2、把下列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

【评析: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将操作的对象从长方形拓展到其他平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画法。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测量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的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小的,并由此类推到平行四边形按相同的比放大,两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底和高相等,但斜边的长度不等,画法也是不一样的。在自由交流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灵活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研究了放大、缩小,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教师外出旅游时拍下的景点照片、北京世界公园里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再如复印文件、房地产沙盘模型、放大镜、显微镜等的功能。

3、梳理:你对放大和缩小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什么疑惑?

【评析: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旨在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明白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深刻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感受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把一个三角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想不想春游?还记得我们去年在哪里玩的吗?(尧帝公园)老师这有一张我们去年春游的合影照片,一起来看一看吧。

1、(出示第一张,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人物的脸面)提问:“你有什么想法?”(生:太小了)“怎么办?”(放大)

2、(出示放大后的第二张,画面很大,只能看到照片的局部画面)提问:“这下怎样?”(生:太大了)“怎么办?”(缩小)

师:好,听你们的,是这样吗?(横向缩)

生:不是。

师:这样呢?(纵向缩)生:不是。

师:怎么都不行?

生:照片只是一边缩就会变得很扁或很瘦长,看起来很奇怪。

师:也就是说,照片在放大或缩小时要不改变原有的形状,可是怎样才能不改变原照片的形状呢?

生1:把长和宽都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生2:将照片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3、揭示课题:看样子图片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调至合适的大小,这样我们看起来才会觉得更舒服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只改变画面的大小,却不改变画面形状的图形缩放有着怎样的规律。(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熟悉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帮助学生辨析生活中放大与缩小和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初步感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图形放大的变化规律

⑴提问:现在老师把左图放大就得到了右图,你们观察一下这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宽的2倍,放大后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也就是说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生2: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是2:1。

师:其实,长对长是一组对应边,同样宽对宽也是一组对应边,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板书)

⑵小结:像这样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这时我们就说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师:这里的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前项指放大后,后项指原图形)

师:在这里我们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其实,还可以按如3:1、4:1……放大,谁能选一个说说对它的理解。

⒉类推图形缩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从长和宽入手,发现了图形放大的规律(齐读),如果要把原来这个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板书),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图相比,又会有什么变化?先自己思考再算一算。

交流(你是怎么发现的):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2缩小,就是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1/2,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2。

⒊实践操作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例2的绘图

(1)默读例2并思考:要解决哪些问题?(你对“再”是如何理解的)

(2)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在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反馈: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交流画法。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图形,分为三步: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例将图形各边长放大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放大图。

(4)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画图你还有什么建议?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设计意图】: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时,教师注意强调了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缩小后与缩小前的比,并特别强调了对应边长的比,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

三、巩固深化

1、练习九第1题。

观察方格中的5个长方形,独立完成以下两个问题。图中还能找出哪两个长方形存在放大和缩小的关系吗?

小结:看来,只要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图形才存在着放大与缩小的关系。

2、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把它按要求放大吗?(电脑出示)

拿出课本,翻到39页试一试,画好后同桌互相判断对方有没有画对。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都是这样考虑的吗?为什么从直角边入手?放大后的斜边也是放大前斜边的2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追问:为什么放大后的斜边也是放大后斜边的2倍;通过对三角形的放大,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同样,如果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图形不是放大就是缩小。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将操作的对象从长方形拓展到其他平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画法。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测量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的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放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理解。

3、练一练:按1:2的比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提问:正方形是怎样画的?三角形呢?

4、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多媒体展示)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的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2、刚才我们学会了画直角三角形缩小图,如果是一个任意三角形你们还能会画吗?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我们下一节数学课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亲近数学,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最后把问题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为后期学习做好准备。

五、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                           1:2缩小

放大后边长:原来边长=2:1    缩小后边长:原来边长=1:2

长的比:16:8=2:1       长:8×1/2=4(厘米)

宽的比:10:5=2:1       宽:5×1/2=2、5(厘米)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课件、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州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中国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板书:§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教材分析:

这是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分的两次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直观操作

五、教具、学具准备:

16开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怎样才能看清呢?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它的照片,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展示画法。

(5)、置疑。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2.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目标检测。

1、观察判断。

(1)选择。(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放大和缩小的图形)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

2、填一填。

(1)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3)一个正方形,边长按照4: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4)一个图形按照1:10缩小后,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周长缩小为原来的( )。

(5)把一个长方形按照4: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 ),宽( )。【这些题的设计主要检测学生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的理解】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欣赏。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多媒体出示)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就能创造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用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56至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具准备:方格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照片上的人是谁呀?现在我来拖动鼠标将她放大,看的更清楚,好吗?横拖,有什么感觉?

那怎样放大呢?板书:不变形

2、其实,现实生活中,经常要将图形和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揭题

二、探索放大

1、出示方格图(长4厘米、宽2厘米)

你能将图形放大吗?

要求:

1、大胆尝试,利用方格纸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填写表格,观察长和宽的变化?

小组讨论:

1、判断哪些是正确的放大?

2、现在的边与原来的边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个人思考操作——小组交流

2、汇报:2倍是怎么来的?具体说说谁是谁的2倍?

还可以怎么说?引出比

也就是按2:1放大。

3倍?谁能用比来描述下。

出示1.5倍的,你能说说是按几比几放大的?

3、有没有收集到错误的例子?为什么不是正确的放大?

A、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判断是不是正确的放大?

B、长8厘米、宽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判断是不是正确的放大?

试一试: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三、教学缩小

1、(图片,请问是将图片按几比几缩小的?为什么?

2、练习。练一练

还可以按其它比缩小吗?缩小后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四、比较

1、抢答:哪些比是放大?哪些是缩小?

2、讨论:放大和缩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例题2

五、巩固练习

1、说出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例子?

2、练习九第1题

3、我是小小设计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应用练习。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习。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四、总结。

生畅谈收获。

五、欣赏。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P56―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难点:联系实际,建立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教学准备】

方格纸、直尺、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问: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请你们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平面图形;

2、请学生再在同一张方格纸上画一个它(刚才画的平面图形)的放大或者缩小图;

3、展示学生杰作;

4、揭示课题。

图形的放大或者缩小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出示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做一回知识的发现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师生互动、得出规律

1、课件出示一张照片,先不规律的放大,问学生有什么变化?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及教师课件的演示,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1:图1与原图相比,只是长变了,宽没有变,图中的人变得又矮又胖。

生2:图2与原图相比,只是宽变了,长没有变,图中的人变得又高又瘦。

生3:图3与原图相比,长和宽都变大了,但形状没变。

师:长和宽都变大了,但形状不变,这种现象在数学中称之为放大。

(设计意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现实生活中图形的放大与数学领域中图形的放大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原图的基础上出示了三幅变大后的图,分别是长变宽不变、宽变长不变、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变化,提出“和原图相比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很自然地从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放大”过渡到数学中图形的放大,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平面图形的特点展开比较,揭示图形放大的数学本质,初步感悟图形缩放的基本特征: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理解含义,操作实践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如果我们要按2:1来放大这个图形。请大家想一想:

①、这个“2:1”是什么意思,你又是怎么理解“2:1”的`?

②、“2:1”就是表示把一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2倍。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来画呢?

③、回答得非常好,那就请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把这个正方形在方格纸上按2:1放大。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借助迁移,对于图形的放大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因此,利用屏幕中的一个正方形较图,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放大的理解对原图进行操作,指名学生上实物展台操作后教师计算机演示,帮助学生检验对图形放大的理解是否正确。再通过屏幕中的两幅图:原图、放大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每个正方形的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的各部分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而且这个比是不变的;变化前后的图形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加深学生对图形放大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2、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同学们画得真棒,如果我们把这个正方形换成长方形或三个形,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屏幕出示长方形和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正方形放大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将操作的对象从正方形拓展到其他平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画法。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放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放大的理解。)

四、拓展应用、完善认知

师:把图形放大我们已经掌握了,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了?

生:缩小。

师:对,如果我们要把我们刚才放大后的图形按1:3画出来,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1:3”你是怎样理解的?交流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画图形的放大图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从画车图形的放大图转移到画图形的缩小图上,再一次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乐于合作,勇于探索,避免了常规课的枯燥乏味。)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对它有兴趣吗?自我感觉掌握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再次对知识进行梳理,对于知识经验相对贫乏、思维相对较弱的学生辨析异同,从而认识并理解知识的本质。同时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找一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亲近数学,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自主学习(10分)

1、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

v1w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v2w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

v3w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着画一画。v方法同上w

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v三w合作交流(10分)

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交流(c2展示)

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

3、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四)质疑探究(5分)

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五)总结检测(12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2、检测

第60页做一做

第6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前口算。

二、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缩小后的图片)

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板书:放大。)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

师:看得清吗?怎么办?

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

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

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3)讨论。(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师小结: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或要注意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吗?

有学生可能提出: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画。

提问一生,明确画法。

(2)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

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陈全

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谋体课件,方格纸,文具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手拿一本书做平移运动,手推动门作旋转运动。

提问:这是什么运动?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  :对,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今天我继续学习图形的变化,不过与以往的图形变化不同的是图形的形状不变,但大小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电脑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教师明确: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明确: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换,形状不变。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共同评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先画的什么?后画什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图形放大过程中,对应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才能保持图形形状比变。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放大:

缩小:

大小变换    形状不变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从“平移和旋转”切入,通过例1引导学生先研究图形的放大后与原来对应边的比的特点,理解图形的放大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图形缩小概念。例2的教学是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揭示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特点:大小变化,形状不变。教学中以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交流为主的思想,让学生逐步体验了图形的相似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张鸿森供稿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6-5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

3、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学生尝试独立求比例尺。

(2)汇报交流

50cm:40m=50cm:4000cm=1:80

(3)你是怎么想的?

二、关键点拨

1、求比例尺。

(1)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比例尺是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样表示?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1:500000)或(线段比例尺)

2、求实际距离。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0cm,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2)学生尝试独立列比例解答。

(3)汇报交流

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厘米。

=5000000

5000000cm=50km

(4)你觉得在求实际距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3、求图上距离

(1)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你会画操场的平面图吗?

(2)学生尝试画操场的平面图。

(3)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图纸大小确定比例尺,可以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线段比例尺,根据所确定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再画图,画图后还要标上比例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练习八第1题求比例尺。

2、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3、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导学内容:P56--58页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九1、2题

导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导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导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导学案

看课本图片,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

(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习例4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③画一画。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

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画法。

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

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用尺子量一量)新课标第一网

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

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大小没变的?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7和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检测xkb1.com

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

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

汇报画法。

课后拓展

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新课标第一网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例4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0例3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理念:本课时在设计中,利用相关数学情境,借助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比例的意义。在例3的设计中,借助于图片数据的丰富感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比例的意义,判断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通过让自主创造比例,进一步巩固对比例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练习回顾

谈话导入

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 (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

2、化简比:12:4  8:18

3、求下面比的比值:

12:4  8:18   5.4:0.9   4.4:4  学生回忆比的知识

学生练习

回忆求比的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二、主动探索

意义建构

教学例3

(1)观察、分析:

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

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

(2)比较、发现:

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明确概念:

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

6.4:4=9.6:6

6.4/4=9.6/6

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4)尝试练习:

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

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5)明晰方法:

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学生读题后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学生写出比

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理解比例的意义

学生练习,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明晰概念 1、做练一练

读题分析、说明理由

2、做练习九第3题。

3、做练习九第4题

4、做练习九第7题: 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 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学生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四、全课小结

提高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再表达。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第三单元  比  例

第一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总第2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预习作业:

1、预习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

2、在课本上完成第39页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电脑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四、巩固练习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提出疑问,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38、39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设计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情境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2、教学例2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分析题意: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图1长是 8 厘米、宽是 5厘米

图2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数据比较:

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先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

尝试练习:

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1、出示例2

引导尝试: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再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2、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3、教学“试一试”

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学生例1中两幅图片观察、分析数据。

学生先讨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学生练习,在小组里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读题。

在小组里说一说“按3:1放大”的含义,再全班交流。

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小组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发现?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学生回答(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学生独立完成,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

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三、练习提高

做“练一练”

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独立练习,集体讲评。

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四、总结评价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表达学习感受。

与老教材比,这是“比例”内容中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架起比例与生活的练习——小学里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我认为这堂课的内容较为浅显,预计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实际完成教学用了35分钟。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这堂课的价值是孕伏比例,为引出比例,即把任一个平面图形放大或缩小,变化后的边长与原图中对应边长的比是一定的(不变的)。所以,这堂课我抓住重点展开教学。例1解决对放大的比或缩小的比的认识和理解——前项表示现在图形的尺寸,后项表示原来图形的尺寸,前项大于后项则是放大的比,前项小于后项,则表示缩小的比。初步理解平面图形在缩放的过程中,每一条边缩放的比是一样的,初步感知缩放的过程中,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例2的任务是学会根据一个比来画出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如下数学事实。某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则所有的边长都按照这个比放大或缩小,进一步强调大小变化,形状不变。

课堂拾贝:例2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完成了长方形的扩大或缩小的'画图。我让学生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并想有什么发现?学生的回答有,长方形按3:1放大后,所得的长方形的所有的边与原来对应边的比都是3:1、林燕说: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比是9:1,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1:4。我在肯定林燕的发现后,强调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特指构成图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特别提出学生对题目的意思会产生误解——即在画第二个缩小的长方形时,去把扩大后的长方形缩小——所以,我建议教师可在例题2“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中的长方形之前加上“原来”两个字。

“试一试”完成后,重点得出两点:按2:1的比放大这个直角三角形,只需先画出两条直角边就行了——即两条直角边决定了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量出斜边长度后,发现他们的比也是2:1。再次强调:图形的放大就是按照一定的比把所有的边放大,实际操作时只需画出几条关键的边就可以了——如长方形只需画出一条长和一条宽,正方形只需画出一条边长。

练习九第一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虽然都知道5号图形是1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但是按照xx的比放大的,一部分学生不会写了——原因是思维定势,前面遇到的所有比都有一个项是1、结果学生的答案出来两种:3:2,1、5:1。在这道题目的比的书写上,我是这样指导的:既然你认为5号是1号的放大后的图,那么什么比应该是一样的?学生说出现图与原图长的比是9:6,宽的比是3:2,化简比后得到都是3:2,所以写3:2、我补充“写1、5:1”也是可以的。

这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份,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用课件上,先是创设情景,引入数学的学习。第一关键点是我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学校的六一活动照片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放大与缩小的作用。第二个关键点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第三个关键点说明生活中放大与引人缩小的现象是与我们的数学有联系的。第四个关键点就是说明要研究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必须从研究简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开始。这样巧妙地体现了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价值。

完成放大与缩小的学习。首先是把图形放大,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练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放大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认识到,放大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没变。随后的“图形的缩小”的学习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通过操作、讲解、评价等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本节课的练习。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玩中学,学中乐,教学效果很棒。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回到了生活中,启示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思考理解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在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把困难缩小再缩小,把自己放大再放大,勇敢点、自信些,迎接光明的未来。引发学生深入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只要我们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们领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