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文档
- 2024-08-21
- 111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本文共15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舒缓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还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古时候的渔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捞到。
2、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大诗人——范仲淹,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
3、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3、(出示课文中图片)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览”。教师接着读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引学生接着读”一边饮酒——边观赏风景”。请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
他听到了什么?(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
4、指导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一句。想象酒楼里品尝鲈鱼的客人在称赞鲈鱼时会说些什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或表演,体会“坐满”“不住地称赞”等词语。)
5、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
6、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指导学生说说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会“南来北往”这个词,从而理解“往来人”的意思。)
(3)让回答、体会得好的学生读诗句,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7、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还“不住地”称赞鲈鱼的味道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望去。他看见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这一句.相机运用评价和合作指导读出捕鱼危险的情景。)
8、江面上风浪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险。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引导他们体会渔民的艰辛和危险。
9、可是这些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捕鱼的辛苦和危险。
10、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知道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把描写的句子好好读读。
11、指名学生反馈。“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读得好,(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像树叶一样柔弱的小船被浪推着摇晃的情景)想想看,一片树叶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哪里还看得见,谁知道会被江水冲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请学生读这一句: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评价学生:在江上捕鱼真危险啊,老师听出你很同情那些渔民。还可以由同学来评价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给小伙伴提意见。
13、出示诗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1)点击“君”,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君而不用“你”?然后再现画面,学生边看课件边思考:想想你们看到的情景.和前面听到客人的称赞比较一下,你会有什么想法?
(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分四人小组充分地谈自己的观感,然后全班反馈。
14、教学至此,高潮 出现。
这时,教师在哀婉的民乐声中用深沉而缓慢的语调小结,把学生的思绪引到更深更远:在茫茫的江面上,渔民随时会遭强风暴雨的袭击;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涛汹涌,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都会有翻沉的危险,可这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这不由地又让老师想到一首我们学过的写农民种地艰辛的诗——《锄禾》,老师诵读《锄禾》,学生受到感染也会跟读。
15、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江上渔者》。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1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8个字: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
3、把自己不会写的字在小组提出来.如果都会记就交流一下记字方法,用自己的好方法帮助不会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好的识字方法,如:比较识字(酒一渔、宋一客);自编儿歌;字形想象等。
4、教师挑选几个重点字在全班交流。
5、教师范写要注意的关键字。
6、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练习写字。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酒”:左窄右宽,右边的“酉”压着竖中线写。“站”:左边的“立”横变提。“君”:中间一横要出头等。
四、拓展学习,开拓眼界
1、这一课的字,大家写得很好,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经历吧,再读课文。
2、范仲淹写的这首诗和我们学的其他许多文章一样,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实我们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们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学会像范仲淹那样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你也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3、出示课件: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简要介绍:他的散文《岳阳楼记》也是一篇描写优美的美文,令人百读不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读。
板书设计
江上: 往来人 但爱 鲈鱼美
(吃鱼者) (鲜美)
渔民生活
苦难艰辛
江中: 一叶舟 出没 **里
(打鱼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动物》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围绕“自然科学”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通过课文中隐藏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会观察大自然。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有趣的动物”,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他有趣在哪里?此次口语交际锻炼,意在让学生学会说得清楚明白,同时学会认真倾听,并有礼貌的提问。此次口语交际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培养认真听讲,礼貌提问的好习惯,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丰富学生对动物知识的认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学生对动物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突出重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难点:增强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通过介绍动物们的优点和与人类的关系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课应着重采用实践训练、情景创设和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实践训练教法,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小组竞赛,二次组织语言,做到表达有逻辑。此时注意关注后进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学生特点分析:
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说话起来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不够,连贯,无法表达清楚想要说明的意思,教学本次口语交际,从学生喜欢的动物入手交流,能激发她们说话的__,同时引导学生说话前,先想好要说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这样让学生先在头脑里,进行语言初步加工,说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再次组织,感受说话的逻辑思维,慢慢养成,先思后讲,学会把意思表达清楚。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1、谈话导入,以“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说的内容,然后再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要吐字清楚,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的提问,而是自己也了解的动物可以举手补充。
3、三小组内讨论交流。
首先,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同学间可以互相阅读,其次,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后,用简单的话在小组内介绍最感兴趣的内容。
4、创设情境:
召开动物介绍会。课件出示动物介绍示范,小狮子的自述,引导学生注意听,然后学着仿说,同桌互助准备好搞讲稿。
5、小组竞赛:
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讲解,组内其他成员评议。小组内选评选出说的好多同学来班级参加比赛
6、总结结论:
强化认识,提纲挈领。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同学们一起努力,让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好多动物。动物们真是有趣,长得千差万别,住的地方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大自然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才变得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们一定要保护动物!
7、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搜集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按照既定目标,通过课前准备,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介绍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我注重示范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培养逻辑。不足之处是,学生倾听和有礼貌的提问仍然训练不到位,有的学生非常积极,有强烈的发言__,难以控制自己。同时,在小组展示过程中,我对个别表达__低的同学关注不足,没有做到全员覆盖。
《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迷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
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1)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2)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3)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4)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5)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好妈妈的话。
②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6)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
①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
③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7)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2、复习巩固生字,练习复述故事:
(1)看板书认读生字词语:朗志万伊琳娜
漫鱼鳞
哎呀哄骗
(2)试一试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今天学的故事。
三、小结提升
1、表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现。
2、谈谈老师与同学们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3、能告诉我你们的收获吗?(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识“做生活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的道理。)
四、练习书写
1、看田字格,说说自己难以写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个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检查,抓住典型讲评。
3、完成其余生字的书写。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2、情景教学法
美丽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春天的美好,在教学时,采用优美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四、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的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时课件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点击画面,出现动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脚步。而我们,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睁大双眼,敞开心扉,去寻找春天。板书:找。课文中有几个孩子,冲出家门,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个个跃跃欲试,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这时教师再把板书补充完整,让学生齐读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认写生字。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点击出现生字画面),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在学完生字以后怎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巩固生字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只只忙碌可爱的小蜜蜂,要到花园去采蜜,可是今天的采蜜要聪明的小蜜蜂才会有收获,利用奥斯韦尔制作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利用鼠标把一只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对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词语相对应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会快乐的开始采蜜。如果找错了,小蜜蜂只好又飞回到原处。这样不仅加强了演示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至于写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遥、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讨论读等,让学生谈谈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又体会到什么?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在小组中把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写下来。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录像,(点击出现视频画面),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出现找到春天的情景,配乐朗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春天悄悄来到了,小朋友们留心观察,发现了春天的踪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其实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点击出现音乐画面)通过欢快优美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跟着唱,跟着跳,尽情展示自己快乐的心情。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热烈。(点击出现课文画面)在这种心情下,再让学生朗读全文,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整篇课文的教学,我尽量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美,图画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春光的美好,陶冶了心情,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课文的内容。
六、说板书、练习。
本课的板书采用了简笔画的设计,把孩子们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现,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春天美丽的景色,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读课文以后,让孩子们来进行补充、添画,这样的板书,既归纳本课的重点,同时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练习是让学生在“采蜜本”上选择本课里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再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于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点:朗读课文,会用“愉快”写一句话。背诵课文,默写其中的一节。
2、过程与方法的着眼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感受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欢快情景,体会少先队员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欢快情景,体会少先队员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其中的一节。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放录像,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
生答:略。
师: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尝试朗读,了解内容。
1、自己看音节读课文,注意要读正确。读后标出小节序号。
2、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读音。(带拼音)
双桨 倒映 愉快 白塔 伙伴 功课 推 荡
(2)指生分段读课文,具体了解课文内容。(评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
2.想象“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划船,如果我们根据这一节诗的内容来设计一幅画面的话,那么,画面上应该有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挂图)
3、出示句式,描绘画面。水面_____________,小船_____________,四周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
4、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从课文中找出来。
5、指导朗读。“倒映”、“环绕”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节中作者又写了哪些景物?(教师在原画面上增加太阳、小鱼。)
3、想象并描述阳光洒在湖面上的景象。
4、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鱼儿看着我们的样子,听着我们的歌唱会怎么想呢?(愉快)
5、用“愉快”说话。先说说它的意思,再练习口头造句。
6、指导朗读。“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三]学习第三节。
1.自由轻声读、思考:这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划船?(下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做完一天的功课)
3.诗中所提的“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讨论:谁给我们安排下这幸福生活呢?(学生生活的幸福,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感情。)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指导朗读。“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划着小船在北海的水面上游玩,大家的心情怎么样?谁能把少先队员那快乐的心情通过自己的读表现出来。
2、师总结:我们少年儿童能生活得这样幸福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新中国,沐浴着党的关怀。
(五)、指导背诵。
1、理清这三小节写的内容。
2、借助头脑中的画面帮助记忆。
3、同桌练习。
4、背诵擂台:背给伙伴听、背给同学听。(评议)
(六)、指导默写。
师:从课文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试着默写。同桌互评,请他评一评你能得几颗星。
(七)、歌唱记忆。
这么好听的歌,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唱一唱,你们愿意吗?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八)、布置作业:
随堂题:
1、用“愉快”写一句话。
2、背诵课文,默写自己喜欢的一节。
课外题:
1、把《让我们荡起双桨》唱给爸爸妈妈听。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的最漂亮,贴在我们班的展示台上。
(九)、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句识字
1、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四、反馈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读
2、读喜欢的段
二、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书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央(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霍:
观察字形后,边示范边讲解:提土旁横宜短,竖起笔要高;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3、学生描红练习
三、实战活动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附板书设计:
10北京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9个,句子1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村民们援救遇险船员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理解汉斯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海有时是温柔的,有时也会发怒。瞧——(出示课文第一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1)指名读。要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
(2)对呀,村里的人们收到警报,立即出海营救,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7 海中救援 2.指名读、齐读课题。理解“救援”的意思。
说明: 开头用课文第一节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要指导学生将情况紧急的语气读好。 关于理解课题中“救援”的意思,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并且可以渗透有关词语理解的小知识,告诉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如:查字典或词典;找近义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若能熟练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就能把词语的意思理解正确。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营救搏斗毫不懈怠精疲力竭抵达哀求依靠亲吻筒状
(1)读词语。(指名小老师领读)(正音:营是后鼻音)
(2)介绍自己记字形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抵(最后一笔点不要漏写) 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描写一个。
(4)对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什么不理解?(其中“筒状”可以通过出示实物来理解)
3.课文读通顺了吗?指名分节朗读。 说明: 识字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谈谈识字的好方法,如:“抵”和“低”可以比较着记,“营”注意是后鼻音,让学生看看茶叶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筒状”的词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归纳识字好方法,便于学生掌握。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学生交流)
2.(随机教学)
(1)课文第四节: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理解“挺身而出”,表现了汉斯毫无顾虑,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
(2)课文第四节:他的母亲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你是我惟一的依靠哇!(这母子情深的场面令人感动。) 范读,读出母亲苦苦哀求的语气。女生读。
(3)课文第五节:“妈妈,我必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汉斯说的这番令人感动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汉斯为了不让受困于海上船员无助地死去,不顾自己的安危,说服了母亲,参加救援行动。)
A.读读汉斯的话,说说他的话的意思。
B.汉斯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谁能来读一读? 指名读,要读出汉斯说话时坚决的语气。男生读。
(4)汉斯正站在船头上,……我哥也在。(汉斯挺身而出,最终救出受困的人们。这胜利以后的喜悦令人感动。) 边做动作边朗读,要读出汉斯归来后的喜悦之情。
3.母亲站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一小时过去了,可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这是为什么?
4.想象一下:这位老妇人当时在岸上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时会做些什么?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分小组讨论)
5.指名小组派代表交流。
说明: 课文中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让学生先找出有关句子,在此基础上可以告诉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谈感受与体会,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关于想象练习,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紧紧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四、总结。
1.学了全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2.“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五、拓展说话。
回想一下,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在你困难、危险时,用尽自己的力量或想尽办法来帮助你的?他或她是怎么做的?
说明: 关于说话练习,鼓励学生乐说,人人争当善于表达的好孩子。学生说话时,老师要注意语病的及时指导,包括所说内容是否切题。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识记“援、警、营、搏、集、汉、唯、依、靠”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
3、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
4、通过阅读故事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本课9个生字;理解和积累“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2、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平静的海面,也看到过波涛汹涌的海水。海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你们看——(出示课文第1小节)
(1)指名读句子
(2)结合图片理解“月黑风高”
(3)指导朗读:你们看,强烈的暴风雨把一条渔船给掀翻了!小小的渔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这种情况多么危险!渔船上的人们随时都可能葬身。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现在就是——(生:紧急关头)谁能读好这一小节?(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2、出示句子: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
(1)齐读句子
(2)师解释“志愿”:“志愿”就是自己情愿的意思,没有人去,但是自己乐意去做一件事情。
(3)学习生字:警 ①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 ②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形声字) ③组词
(4)学习生字:援①拼读音节 ②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③组词
(5)学习生字:营 ①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 ②集体书空 ③“营救”其实就是——救援
3、揭示课题:情况是如此的紧急,难怪村里的人们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渔船上的人们。在营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 海中救援。
4、板书课题:7 海中救援 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纠错
(2)集体交流生字
①搏:A.拼读音节 B.集体书空 C.齐读词语
②集: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C.组词
③汉:A.拼读音节 B.分析字形结构 C.同音字辨析:汗、汉 D.组词
④唯: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C.查字典理解“”:只有一个、单单一个
⑤依: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 C.组词 ⑥靠: A.拼读音节 B.分析字形结构 C.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指名交流,板书:救援队长 汉斯 汉斯的母亲
3、设置悬念:在营救的过程中,这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
二、仔细研读,感悟体会
1、同桌合作朗读3-6小节,并和同桌交流:这4个小节中,哪一小节最令你感动,哪些句子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用“____”划出来。
2、同桌合作学习,师下台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第3小节中
(1)重点句子:当这些精疲力竭的勇士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气喘吁吁地宣布:“乡亲们,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
(2)体会重点词语:精疲力竭(为什么他们会“精疲力竭”?) 气喘吁吁(救援队长“气喘吁吁”说明什么?)
(3)指导朗读,齐读
△第4小节中
(1)重点句子: 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 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的依靠哇!”
(2)体会重点词语:挺身而出(理解词语,联系前面的“16岁”说明什么?) 哀求(近义词理解词语:恳求。作为母亲为什么要哀求自己的孩子?)
(3)母亲为什么恳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救援?(体会“音讯全无、、依靠”)
(4)指导朗读(尤其读好汉斯的母亲的话,读出绝望、哀求的语气)
△第5小节中
(1)重点句子:“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
(2)体会重点词语:必须(明明是“志愿救援队”,为什么汉斯要说“必须”去?)
(3)尝试体会汉斯的心情,补充句子: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样就 。
(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汉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坚定)谁来扮演懂事的汉斯,读出他坚定的信念?(个别读、小组赛读)
△第6小节中
(1)重点句子: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上,他把手围成筒状,高声喊着:“妈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
(2)体会重点词语:终于(感受救援过程的艰辛、不容易)
(3)你们知道为什么汉斯要把手围成筒状来喊吗?做做动作,你就能知道!(学生做动作朗读汉斯的话)原来,用手围成筒状,能够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当时救援船距离村子比较远,汉斯想要让担心自己的母亲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所以把手围成了筒状。
(4)指导朗读:谁知道汉斯说的这句话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激动)来扮演一下激动而兴奋的汉斯吧!(男女生赛读)
(5)出示句子:又过了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
①齐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和同桌讨论: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③指名交流,师小结:是呀,这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煎熬!她无时不刻地担心着能够依靠的儿子,真害怕他会遇难!
④想象说话:汉斯的母亲站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汉斯的母亲会做些什么,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⑤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情)
三、拓展训练,指导写字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
2、听写句子:我必须去。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
3、指导写字
(1)出示在田字格中的“援、营、搏、依、靠”
(2)学生观察,结合字形说出写字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学生模仿书写
(4)师下台巡视,随机指导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了解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指名交流感受)
2、师:是呀,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汉斯,尽可能地伸出援手,帮助别人。
3、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预习第8课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一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
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读音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大家需要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杉”的右边是“彡”读音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音g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木特点,给树木贴
1.给树木贴。
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
2.全班汇报,解读儿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田间、路旁大小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一片片手掌。
教师:你从哪儿发现了梧桐树的秘密?
预设:梧桐树叶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比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人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吉祥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所以儿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树种类很多,你瞧,这是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姿态各异。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子非常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老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在很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方都很常见。这是天坛公园里的莲花柏、螺旋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试着背一背。
五、学写生字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树,连一连。(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
Nán xiàng huái shì yòu
橡楠柿柚槐
《蚕姑娘》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雷雨》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课件出示谜语。导入新课。(板书:18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
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
1、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五)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对比句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比一比,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第二个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闷热)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谁来读?(指名读)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4)咦,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出示大风录音)它是怎样来的?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指出乱摆)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那平时春风吹过时,树枝是怎么样的呢?(跳舞)可是现在树枝不再跳舞,而是乱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场狂风啊!)(小组内个人读----评议----小组齐读)读出他的凶猛
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5)大风惊动了一个小精灵,他是谁?()这一阵大风刮得怎么样了呢?点出句子。你为什么要逃呢?师说:你为什么不呆在树上了?(风实在太大了)观察图片,是怎样逃走的?(垂下来)你们知道怎样是垂吗?(做小实验,亲身体验“垂”。)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做快速下垂的工作,模仿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小雷雨快要来了,你的心情怎样?(害怕)谁来读一读。
(6)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播放录像雷雨前)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哪两个?
积累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来越________.
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又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再次读)
2、学习雷雨中(4——6)
(1)雷雨终于来了,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
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说)(“哗,哗,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2)夏天的雨来得猛来的急,同样也退得快,不一会雨声小了,雷声也小了。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雨的变化,哪一个?(渐渐地)
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现在老师有两种读法,看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为什么?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
小结:夏天的雨像个爱变脸的娃娃,他变化多端,时而大哭,时而欢笑。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历经暴雨的洗礼,大地又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仿佛有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嗯,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4、总结: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观察)
(六)拓展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
1.有一种自然现象,在夏天我们经常会见到,(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象)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能够听到什么?
一道道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一场(雷雨)就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指名读),一起读一下(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小作者描写的这场雷雨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么快就读完了,同学们可真能干。谁想读给大家听?应该找几个同学呢?(指名找8个同学读课文)他们在读的时候,我们的小听众也有个任务:用心听,有读不准的地方等他们读完了要帮他们纠正过来。开始吧!
3、(纠正字音)同学们听的可真仔细,相信经过小听众的提醒课文能读得更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4、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别急着下结论,再读读课文,课文朋友会告诉你答案的。
5、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品读感悟
雷雨前
(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雷雨,亲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吧!
(二)轻轻地读读描写雷雨前的段落,想想雷雨前出现了哪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一会起来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交流(指名说)
1、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你来读一下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什么了?谁听得最认真,想象的画面就越多。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2、读得真不错,看这个字,(出示“压”的生字卡片)谁想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读?开火车读读。
3、会做压的动作吗?我发现你们很用力的往下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课文中的压是逼近的意思。当黑沉沉的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的向大地、向我们逼近,你有什么感受?试试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先自己练习读读,一会起来读给大家听。(练读、展示读)
你还找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1、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随文学“乱”“垂”两个字)
2、出示卡片“乱”,谁认识?这个词呢?(出示“乱摆”),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就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来了,……狂风来了……
4、停,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如果读不出味道就说: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自己再练练。(练读)谁想读?(指名读)请你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这阵大风。(齐读)
5、从你们急促的声音中,我感到大风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字,指名读,出示词语“垂下来”,指名读,齐读。
6、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7、你知道“垂下来”是怎样的吗?
借助实物理解:现在这个溜溜球就相当于蜘蛛,看老师演示,你观察一下小蜘蛛是怎么垂下来的。(如果说溜溜球是小蜘蛛,那么这根线就是________)
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写的更好!(指名说)
说一下原因。(学生说)你不光读的好,还能边读边思考,真能干。
8、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小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逃走了,我们一起读读第二段,体会一下那阵大风和那只可爱的小蜘蛛的惊慌。(齐读)
雷雨前除了满天的乌云和一阵阵大风,还有(学生接:闪电和雷声)
闪电——雷声——(指名接读)
小结:是啊!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吧!(齐读)
雷雨中
1、雨下起来了,这可真是一场(大雨)
2、自己读读课文,让老师听听,谁体会到的雨最大。(自由练读)
3、(课件出示雷雨中段落)展示读(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雨声,但不管你用什么速度去读,都必须能告诉大家,这一场大雨下起来了。)
4、引读6段:渐渐地,渐渐地……
5、同学们真能干,这么一场大雨,渐渐地小了,有信心把这变化读好吗?一起试试(齐读)
雷雨后
1、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彩虹插图)出示“彩虹”卡片,一起读。
一(条)彩虹(引导学生使用量词)。
把彩藏起来,这个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读。
2、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默读7、8两段,想象一下。
3、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雨后的景象?(指名说,说完读)
4、好美啊!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吧!(齐读)
5、小作者先从天空中写起,再写书上的蝉和蜘蛛,最后写到池塘里的水和小青蛙,从上到下,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方法。我们随着小作者一起再来欣赏一下雨后的美景吧!(配乐齐读)
6、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景中一样。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你在雨后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同桌交流一下,一会,请我们的小作家们来说说。
7、哪位小作家想说说你看到的美景呢?(指名说)雨停了。
小结:我们班的小作家还真不少。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8、填写表格。感受雷雨
四、写字
1、刚才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认字,现在我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垂、乱、压3个生字)
2、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哪些笔画容易出错,可以提醒一下大家。(指名说,说完书空。)
3、请和老师一块写写这几个字。(范写、生书空)
4、在你的课本上临写两个。要求:写完一个对照看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的不好,再写第二个。(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
5、评选写字小明星。(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品,写得好的,写字姿势又棒的评选为本节课的写字小明星)
《雷雨》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⑴ 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⑵ 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⑴ 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⑵ 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⑶ 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⑷ 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 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 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 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 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⑴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⑵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⑶ ( )了,( )也( )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