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幼儿的谦让行为论文
- 文档
- 2024-06-18
- 11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看待幼儿的谦让行为论文,本文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看待幼儿的谦让行为论文
翻开《早期阅读》,熟悉的标题:随感、做做玩玩、教师博客、教育笔记、家园立交桥、研究与探索等等,最吸引我的文章就是两位专家写的“谦让行为的研究专题 ”,想想自己班级里现在看到更多的是争抢而不是谦让,很少看到有谦让的行为,也许只是教师的关注点不同,也许谦让在我们小朋友身边经常发生的,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谦让行为呢?因此,它吸引我看下去了。
文中让我了解了判定谦让的行为条件:双方同时在场,一方主动让给另一方,使得另一方的意愿得到满足的同伴互动行为。谦让行为的总体特征:女孩多于男孩,以好朋友为主导。谦让行为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多:物品谦让、角色谦让、空间谦让、机会谦让、玩伴谦让、权力谦让。谦让行为的功能也有很多:能搞好人际关系,克服幼儿尤其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帮助他们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幼儿的谦让行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功能、安全功能两大方面。幼儿的谦让行为可以再一定程度上保障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减少教师维持秩序所需的精力和时间,从而轻松又高效地组织好活动。若幼儿之间能多发生一些谦让行为,则可把一些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泯灭在摇篮状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许很多老师都没有关注到,文中也清楚地阐述了谦让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的一个负面作用:
1、导致幼儿忽视自己的权利,在有些幼儿身上会出现一种事事“谦让”的现象,他们不懂得争取自己应该得带的权益,为了表现自己是个“好孩子”,或者得到老师的表扬,个别孩子甚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
2、谦让会造成幼儿尚失自我,幼儿会感到谦让能使人高兴,能得到成人的表扬。
3、谦让加剧经常接受谦让的幼儿的“自我为中心”,适当的谦让可以让幼儿意识
到他人的需要,发挥“去中心化”的.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然而,过度谦让,只能使得经常接受谦让的一方更加“自我中心”,甚至使接受谦让慢慢成为某些幼儿的习惯。
做为教师,我们又要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又要使负面作用降到最低,也许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困惑。文中也说到:谦让是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而谦让教育应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谦让教育应该是随机的正式的活动较少。
1、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策略,内向的孩子还是要鼓励他去争取,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争取到自己的一些利益还是需要的。
2、注意观察,区别对待,教师要作为一个仔细的观察者,而不是一味地、不加区分地谦让,从孩子的出发点来考虑,努力促成他们的合作,然后在保证自己部分利益的情况下适当地谦让。
3、给予表扬,及时强化,当孩子表现出谦让的行为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但是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否则会导致表面的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
4、冷处理,如:自尊心强的孩子给他适当戴“高帽子”强化她的谦让行为,让她慢慢地去做,做多了也习惯了。又如:争执中伤害了对方,让她短时间与集体分开,让她感觉的到对别人不友好别人也不愿意和你玩,体验被排斥的感受。
5、在进行谦让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想别人的需要。
我想,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只要不是强迫与命令,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相信对于幼儿谦让的行为会处理的更好。
每一次看《早期教育》就看懂一点,读懂一点,相信自己会收获一些。
如何看待幼儿的“越轨”行为
在幼儿园或家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孩子们总喜欢打开笼头,用手按住,让水流不断变化,有时细,有时粗,有时急,水花四溅,把衣服弄得水淋淋的;玩橡皮泥时,孩子们没有按照老师教的搓、揉、团、捏的方法去做各种造型,而是把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掺和在一起揉捏,变成了五彩泥,无法按颜色把它们分开;老师的彩色粉笔总被压成了粉末;孩子们拿了水彩笔、水粉颜料不是在画纸上涂画,而是在自己的衣裙上涂抹……诸如此类的“越轨”事件的确让老师和家长生气。但如果成人们一味恼怒,并加以训斥,这样只会扼杀孩子萌发的创造性,熄灭他们想象的火花。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越雷池半步,只会按照成人既定的模式去生活,不敢冒险,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降低。
其实孩子们的这类“越轨”举动真正反映了孩子的真实需要,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成人必须明白这一点,并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活动,不是一味加以限制和指责,而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加以正确引导,诱发其创造力。当孩子玩水时、成人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水流变化的各种线条与造型,将水装在盆里同孩子一起搅动水,观察水波、旋涡的造型,感受水的力量;还可让孩子在画上描绘出观察到的造型,或者拿一根管子与孩子一起做实验,想办法把盆里的水引到另一个盆里,将科学教学及创造性培养寓于玩乐之中。当孩子将橡皮泥揉在了一起,老师可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色彩线条、色块进行想像:如像天上的白云、潺潺的流水、飘飘的丝带、形态各异的树枝等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想像,发展其创造力。
总之,透过“越轨行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要,为他们创设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宽他们的思维,为他们创造能够发挥其创造性的条件,培养其创造意向,帮助他们把创造力迸发出来,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新要求,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
(明天幼稚集团第十幼儿园 吴娟)
作为教师,当我们置身于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幼儿的行为,包括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案例中提到的幼儿乐此不疲地给娃娃家送物品的情形,表明幼儿已有了想与同伴、与其他区域进行交往的愿望,以及想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张老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且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此时,如果张老师能与幼儿真正互动起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加以引导,使幼儿的游戏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或引发集体讨论等,不仅可以使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喜悦,还能懂得与他人交往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同时,教师也要学会接纳幼儿,这虽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教师的克制与忍耐往往会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机会。教师要学会很好地把握自己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做幼儿发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与孩子们真诚沟通,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抛出话题:区域活动中的'困惑
针对话题展开的讨论:
把握好区域指导的“度”/(福建南平实验幼儿园 徐晶)
规则不应束缚幼儿的心灵和手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黄小丽)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明天幼稚集团第十幼儿园 吴娟)
区域的边缘/(北京市延庆县第四幼儿园 余燕)
针对“区域活动中的困惑”来文集粹
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论文
当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幼儿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幼儿在家庭中成了“小太阳”,只知道别人让他,一切东西都是他的,所以绝大多数孩子表现任性、好强、自我中心,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好行为,更不懂得谦让和谅解别人。3-6岁的幼儿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由于我们不能随时与每个幼儿接触,一部分时间幼儿和家长在一起,还有很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和自己班级的老师在一起,但幼儿最真实的一面往往都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为了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位幼儿,我们全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要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园的日常活动环境。在一日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对幼儿谦让行为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入手,和每班教师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
(1)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再班级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谦让鼓励的友好关系,给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的空间。让环境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总之,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2)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谦让习惯。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时期,谦让的良好习惯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对谦让的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谦让习惯,培养他们热爱伙伴、关心集体的情感和行为。
二.欣赏文学作品,引发幼儿情感共鸣。
欣赏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听故事、散文、诗歌,观看木偶剧、动画片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喜欢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是,幼儿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有情节的情境中去,比较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将作品中的事情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启发幼儿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
三.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养成谦让好习惯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谦让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谦让。在角色中学习谦让,教师指导中学习谦让。
总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幼儿主体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和在交往中互相谦让,让幼儿也感触到人与人相处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建立和谐谦让的环境,班中充满了友好、团结、谦让的良好气氛。同时幼儿自我调节情绪能力也有所发展,遇事能宽容、大度、谦让、多为别人考虑。在幼儿学会谦让习惯的基础之上,我们会在这一线上继续不断探索,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使每位幼儿健康成长。
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如何看待幼儿的探索行为
作者:朱海青
●评判幼儿的探索行为,只能从其探索的结果出发吗?
●是否存在一个评判幼儿探索能力的标准?
实录
要评价一个孩子是否具有“探索的能力”或判断孩子探索水平的高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我在探索型主题活动“桥”的探索中遇到这样的情景:
杰杰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思维水平、生活经验、动手能力都比较低,而且又很好动,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
在搭建“桥”的活动中,他没有与别人合作,而是选择了独自探索。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一座“桥”。要说他搭的桥,既没有引桥,而且还有点摇摇欲坠,实在是看不出一点儿“桥”的样子。但是,他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专心地搭出这样一件东西,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晨晨是班里最能干、知识面最广的孩子。在搭建“桥”的活动中,他和同伴合作计划建一座规模庞大的“公路桥”。他们花了两周的时间,几经修改甚至推翻重建,最后还是没有建成一座令他们满意的“公路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首先是不会合作。晨晨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但是他所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都很有个性,在合作中他们不断发生矛盾。他们都能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来,虽常常会有惊人之举,但却无法达成共识。
思考
这两个幼儿,究竟谁的探索水平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找出支持幼儿开展探索的因素。支持幼儿探索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他们的探索兴趣,而经验则是幼儿能否持续开展探索的关键,经验的丰富程度也会使幼儿开展探索的起点各不相同。
最易被观察和评价的,应当是由探索行为所表现出的结果,这也成为评判幼儿探索能力的最常用的直接标准。但是,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幼儿探索能力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也就是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能力却隐藏在幼儿开展探索的过程中,这个过程综合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态度、将间接经验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等。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内容才真正体现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因此,不能仅仅凭借幼儿的探索结果来判断他们探索水平的高低,因为那样做是有失偏颇的。
教师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标准、甚至是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来终结性地评判幼儿的探索能力。教师只能以细致的观察、动态的评价方式,来看待幼儿一切显性和隐性的探索行为。
幼儿合群行为的培养论文
对孩子合群的行为培养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孩子聪明、能干,而忽视培养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个问题------培养孩子的合群行为。
一、合群行为要从小在家庭中进行培养 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群体,家庭要凭借“家庭”这个群体条件来培养孩子的合群行为。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乐于与家中亲人交往。例如:不仅要经常与父母说话,进行交往,还要经常同家中家人进行交流,使孩子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保持亲密的关系,有同他们一起说话、做事、玩的愿望。。其次,要引导孩子家庭与家中的亲人进行平等的交往。不能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凌驾于父母或其他长辈之上,任意使唤,不满意就发脾气。要教育孩子尊重家中的亲人,与此同时,家长也必须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互爱、融洽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性格。再次,在家中应该引导孩子经常在力所能级的范围内协助父母或老人,做一些家务小事,有时可让孩子与大人一起,完成一件事,如合作修理玩具等,以次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行为。
二、让孩子到同伴群体中进行锻炼 让幼儿到集体中去,如到同伴多的'地方,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一起玩。如一起看书、拍球 、做各种游戏。在相处的过程中,尽量不与别人争吵、打架,即使发生了矛盾,也能很快和解。富有同情态度公正,对同伴的困难能 表示同情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幼儿园是孩子最好体验集体生活的场地,我们应认识到孩子到这些集体中去不仅是学习知识的,也是集体生活的锻炼,培养良好品德、陶冶性格的,当孩子同别人交往时,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同情别人,帮助别人,鼓励孩子与同伴合作。
三、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怯懦的心理和行为 胆小、怯懦往往是孩子交往、合群的障碍,必须耐心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怯懦的孩子有各种表现,不愿见陌生人,见了陌生人不远打招呼,尽量设法躲避,沉默寡言,常常有问不答,有时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能做到有问有 答,对于这样的孩子如不惜心引导,有的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严重的会患交往障碍症,父母、教师必须充分地重视。 引导幼儿 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浅议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论文
由于人类对环保意识的薄弱,导致不断地砍伐树木,使我国的森林覆盖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荒漠化面积速度递增,形成了数千里风沙危害,工业化污染、泛滥的白色污染影响我们地球的生态平衡。
从而使全球气温普遍变暖,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再这样继续下去我们还有家吗?还能够生存吗?就如一个印地安首长说:“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幅在地球上,也同样会降临在地球的孩子上,应知地球不是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没有保护好地球,就如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家。
在新硕布的幼儿园《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时下环保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培养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必然的。
更应从3岁的幼儿开始培养,形成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由一个社区带动一个社会,共同把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如何去培养3岁幼儿的环保意识呢?就应从他们的环保行为开始培养,培养就以下几点来谈谈。
环境;保护;自然甲|一、让幼儿喜欢身边的环境幼儿的环境是一种自在的环境,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而幼儿的教育环境是一种按一定目的重组的环境,只要组织得合理,其影响作用总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最后归宿的。
创设新奇的环境,引起兴趣外部的世界对幼儿来说,太陌生,也有太多的“未知”因而“好奇”、“好问”、“想知道”成了幼儿的天性。幼儿特别喜欢新鲜、奇特、经常变化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参与环境的热情,并在环境中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促进心理的发展。
在设计环境主题中,首先考虑幼儿感兴趣的,新鲜的,能够经常变化的。如班上设计的墙面,以颜色鲜艳、让幼儿共同装饰、可以更换相片为主,能经常吸引幼儿来这里看一看、摸一摸、讲一讲。幼L能通过这些活动爱自己的家,体现对自己家的喜爱。幼儿通过喜欢自己的家,去感受身边的环境是很美好的。
创设可操作的环境,让幼儿溶人环境好动是幼儿的天性。3岁的幼儿就有许多“手舞足蹈”的身体活动。他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接触、了解和认识环境,并从中发展自己的经验并发现自我的。喜欢活动的幼儿,并不满足于“欣赏”环境,而是满足于“操作”环境,甚至“破坏”环境,使自己成为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幼儿最喜欢就是操作活动,环境的设计应同时要考虑可以让幼儿操作的。如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
在课前设计几棵不同种类的水果树,水果树上的水果可以扣钮扣、可以按按钮、可以粘贴等,在活动中就能溶人到环境中,有几棵水果树,能经常自己去摘水果吃,一边摘水果、一边认识水果、一边能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在摘水果的过程也是让幼儿去感受环境的过程。
开展虚拟的环境幼儿的想象等新的心理活动开始出现,并随着言语的发展和表象、经验的丰富,逐渐发展起来,于是“好模仿”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一大特征,游戏亦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随着幼儿掌握及运用实物活动的技能和独立性的提高。在活动区里应设计能让幼儿去模仿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我们是环境主人。
如在活动区里,设计的娃娃家,这里是幼儿自己模仿大人的好地方,能模仿大人关心自己那样,去关心布娃娃,去体验活动中的乐趣。通过以上几点,幼儿能溶人环境里,'喜欢身边的环境,关心身边的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喜欢环境才会乐意去保护环境,才能更好的开展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
养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起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就要从生活上的每一件事情开始。.幼儿刚来幼儿园,生活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形成。吃饭会丢饭粒、洗手时会浪费水、浪费纸张、讲话大声,做事情会发出响声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去指导幼儿的生活和卫生。同时通过儿歌、故事、歌曲、游戏去体现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不能再生的和不要缺少的资源。同时也要知道不能小看噪声污染。噪声会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学习。
认识垃圾会污染空气,应尽量减少垃圾量,为环境减轻负担。有垃圾就要丢到垃圾筒里。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合个小公民》的主题活动,其中一个分枝小活动是“做个健康的好宝宝”。在这个活动中,能让幼儿表演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样洗手、怎样爱清洁、怎样处理垃圾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了对习惯的培养。只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才能更好的培养环保行为。
接近大自然,体现植物、动物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崇尚和回归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幼儿也不例外。让幼儿感受树木、小草、花朵、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相互依存才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之道。因为我们生存有关的各种事物都要依靠地球的万物生灵,都来自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森林、土地、海洋。
即使煤和石油,也是来源于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尸体经过上千万年的地壳运动形成的。人类的生存的确离不开大自然。
开设环境感受自然的美。在课室里,可以设计一个观察区,这里可以让幼儿自由的观察小植物、小动物,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植物、动物是怎样生存。除了在课室观察还不够,还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里的种植区、幼儿园外的社区去观察植物。让幼儿认识到我们要生存就要和动植物们和平共处。通过接近大自然,才能够让幼儿了解自然、了解动物、了解植物等。才能让幼儿真正成为植物、动物的好朋友。
综上所述,要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就应从小抓起,从幼儿园开始。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失去地球,人类无处藏身。保护环境应从幼儿抓起。让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努力提高环境意识才能使我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环境更加美丽。
引导中班幼儿的淘气行为论文
前言:淘气是幼儿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所出现的必然又特殊的现象,是幼儿渴望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和实际能力之间矛盾的反应,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倾向性的行为。
我们发现淘气并不是在个别幼儿身上所反映出来的个别现象,而是在所有幼儿身上都曾发生过的普遍现象。特别是中班幼儿,表现更为明显。他们对周围所接触的环境、事物不仅仅是好奇心,而是转变成强烈的探索欲望,往往他们会无意识的用淘气这种方式表露出来。
冰心曾说过:“淘气的女孩是巧的,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蕴育着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但由于幼儿经验不足,对是非缺乏辨别能力,生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发展不稳定,若不及时恰当的引导,就会由不良的行为变成不良的习惯,这非但不能使潜存于淘气中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会因成人的疏忽,放任而自消自灭。为了使幼儿在淘气中将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对孩子的淘气加以引导。
关键词:引导;淘气;淘气行为
一、概念的界定
1、人们常用“淘气”一词说明孩子们顽皮、聪明、多动、活泼、恶作剧等种种表现。
2、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之间常有下列现象发生:游戏时捂小朋友的眼睛;行走时伸腿拌倒小朋友;学习时撤走站立小朋友的椅子;拆散摆放在区角中的玩具;对着镜子吐唾沫……;这些未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即为“淘气”行为。
二、“淘气”行为产生的原因
1、活动欲望强烈,活动内容相对容易。
在幼儿园里,淘气的孩子大多都较聪明且精力充沛,而参与的活动内容又相对简单,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有些幼儿便会别出心裁地想出新花样。如在一次户外活动“套呼啦圈”中,一开始我把套圈的距离定得很近,小朋友能较轻松的套进圈,一旁的施启宇觉得太简单了于是冷不丁把圈圈套到离他挺远的苗苗头上,把她吓了一大跳。
2、好奇心强,而约束过多。
中班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对什么都想摸、问、看、动。如小朋友的新汽车为什么会开得这么快?想拆开来看看;生物角的小蝌蚪游来游去真可爱,想取出来摸摸……而教师禁止幼儿干这、干那,约束过多,幼儿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因此就会出现突然“出击”或“悄悄”进行的行为了。
3、宠爱过多,要求甚少。
有的孩子漂亮聪明,能力强,倍受老师的喜爱,所以教师就疏忽了对他必要的要求,让孩子产生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而有些家长对孩子更是宠爱有加,十分迁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任性、傲慢,不尊重小朋友的行为就会慢慢产生。
三、淘气行为的正确引导
1、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因此,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对幼儿的期望。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尊重幼儿这种行为的来源上,放在如何引导幼儿看待自己行为的反映上。而不是强求幼儿表现出超过其发展水平的能力上,更不能对其不经意犯的错误进行惩罚。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是教师面对幼儿“淘气”行为的首要原则。如一次洗手时,豆豆来告状,晨曦用手捂着水龙头,水都溅到了小朋友的衣服上。我马上过去严厉地看着他,并对他说“你看,把小朋友的衣服都弄湿了,以后可不能这样做了。”见他马上停止了行为,我就没再干预。可没多久,又有小朋友“晨曦把水溅的满地都是。”我意识到刚才的说教对他根本没起作用。这次我没有马上责怪他的行为,而是轻轻地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玩水。原来昨天妈妈带他去北安公园看过喷泉,觉得十分好玩,而水龙头捂住时喷出来的水就像是喷泉。理解了他的行为后,我对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并夸奖他观察得仔细。然后我又问他“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让你玩水?”“会把小朋友的衣服弄湿,小朋友要感冒的,把地打湿,小朋友会摔跤的,下次我不玩了。”我摸摸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以后晨曦再没重犯。这也使我更加意识到,在引导孩子中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和感化他。
2、让幼儿的精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
儿童的淘气,常常以一些无聊的活动表现出来。如在活动中拉前排女孩子的辫子;自由活动时在活动室跑圈;午睡时故意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引人发笑。这些淘气行为许多是因为儿童运动欲望得不到满足,探索欲望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欲望无处发挥所致。为了使幼儿在淘气中有所作为,必须组织好幼儿的活动,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有条理、准备适宜的环境中,让幼儿的精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
⑴创设活动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选择不同的区域。这样从根本上满足孩子的活动欲望与兴趣。
在区域创设上,我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一次点名时,我手上的圆珠笔由于衔接处没有转紧,猛的弹了出来,跳了好远。孩子们“哇”的惊叫起来,又好奇,有兴奋,还不停的感慨“笔都飞起来了”“太厉害了”“真有趣……”。看到孩子们兴致很高,我组织了“有趣的弹簧”这一活动。可一个活动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于是我创设了“有趣的弹簧”这一探索区。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簧;含弹簧的和未含弹簧的笔、玩具、用品;制作弹簧的各种材料等。幼儿在活动区就像一个小小研究员,不停摆动小玩具,制作弹簧,充分满足了他们对弹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支持幼儿开展自创性游戏
幼儿最不愿意玩老师硬性固定的角色和一成不变的玩法。我们应该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并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他们去实践,或者参加到幼儿的淘气中去,引导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才能。游戏活动“点炮仗”是我们小朋友自己创编的游戏。那是产生在一次自由活动中,我发现辰辰和浩浩把其他小朋友的椅子都搬到了自己的身边,并围成了一个圈,然后俩人一边点椅子一边数数123……,当数到5时,把点到的小椅子“嘭”推倒,然后开心的大笑。看到他们的可爱又淘气的行为,我问他们“你们玩什么呢?”“点炮仗,哈哈哈……”“你们很开心,可小椅子好象在哭呢。”这时他俩才意识到推小椅子的不对,低下了头。“老师已经看到你们玩游戏了,挺有趣的,如果能把个别地方改一下就更好了。”听了我的鼓励,他们非常开心。于是我跟他们一起讨论,最后决定由小朋友来当鞭炮,请一名孩子念儿歌点炮仗。点到的孩子蹦起来,并发出“嘭”的'响声。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游戏。类似的幼儿自己创编的游戏还有很多如“打野鸭”、“猜拳头”、“送娃娃”。这些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纠正了淘气行为,也使幼儿潜在于淘气中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
3、对不同类型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淘气”背后个体的差异很大。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心理承受力有大小。因此我们不能使用千篇 一律的教育方法,必须因人而异,针对每位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
如各方面能力强、聪明灵活的孩子正面引导得当,效果很好。我们班的豆豆是非常聪明、能干、明事理的孩子,但他很调皮,是班上有名的小淘气。有次,小朋友观察蚕宝宝,豆豆发现一旁的敏敏好象很胆怯,就淘气地把蚕宝宝放在了她的手上,吓得敏敏大哭起来。我对他采取正面指出的办法,讲明道理,确定立场,使他明白这种淘气行为并不会让老师和小朋友喜欢,并且对他说明:要是能改正,我们还是好朋友。
对于能力一般,总是听别人指使,没有主见的孩子可以采取榜样示范法。比如小波把几个小朋友关在了寝室里,经调查是受了其他孩子的指使。于是在集体活动中,我讲了一个主人公很有主见,不轻信别人,关心人的故事。然后我请了小波回答问题。他的脸红了,明白老师请他回答的意思。“别人讲的话必须想一想是对还是错,然后才能做。”从而强化了孩子对这一事件的正确认识。
对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必须多提醒,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如在游戏活动“红黄绿灯”时,有些淘气的孩子会因为自控能力差而违反游戏规则,活动中我就不时用语言或暗示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活动结束时又给予遵守规则的孩子以肯定。另外,还可以做一些“指挥棒”、“学做解放军”等规则性较强的游戏,让幼儿学习模仿,增强规则意识,提高自控力,以此减少“淘气”行为的产生。
4、家园互动发挥幼儿淘气潜能。
通过家访,家长问卷等形式,我了解到我们班家长对幼儿的淘气行为大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自由放任型,顺其自然,只要不闯祸就行。第二种严加管教型,轻则说教,重则责罚……其中很少有对孩子正确引导的。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园联系册、电话联系,信函等方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取得一定效果。
一次,妈妈拉着欢欢来幼儿园,看欢欢把嘴翘得很高,一脸的不开心。原来昨天欢欢叔叔从日本给他带来了一个机器人的玩具,可是没玩一会儿就把玩具给拆散了,而且怎么也拼不起,妈妈因此惩罚他一星期不能玩玩具。在这一整天,欢欢都很不开心。于是我想到与他妈妈进行一次沟通。原来欢欢妈妈也在翻阅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籍,觉得自然后果法比较有效,因此经常使用。于是我也谈了我的看法:自然后果法虽然在有些事情上比较凑效,但他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惩罚,如果经常使用会使孩子恐惧,而且形成软弱、怯懦的性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多的对孩子进行诱导、启发。如和孩子一起玩耍,共同帮助解决问题等。第二天,欢欢很开心的上幼儿园,对我说昨天与爸爸妈妈一起把机器人给拼好了。而且爸爸还答应他一起做机器人的模型,他非常开心。看来欢欢妈妈接纳了我的意见,对孩子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四、体会
1、我们在引导幼儿淘气行为时必须允许幼儿思维上的不听话,小心保护好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使幼儿的智慧得到合理的开发,使幼儿对探索追究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是潜在淘气中的能力在一个有准备的适宜环境中充分发挥出来。
2、一名幼儿教师必须用心去体察幼儿的内心,用爱去感化幼儿的心灵,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引导幼儿的行为,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正确引导孩子的淘气行为,同时能够使幼儿的品德得到合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情感。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儿童发展探索》辽宁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能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中,让我们知道从小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从幼儿的行为调查中找出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四个因素:家庭因素、幼儿因素、物质因素和方法因素等;并探究了培养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多种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分享 行为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当他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他主动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他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其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而那些只习惯于自己享受,在为自己谋求利益中不顾别人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共事的,他会因此得不到同伴和群体的认可,也无法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更无法快乐的生活。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心”,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使得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减少,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
幼儿园里我们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面对这些现象,家长们往往是为自己的孩子在争夺中获得胜利而洋洋自得,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纲要明确把“让孩子学习分享”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
而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面纵观全球发展趋势,面对孩子存在的种种行为,使我认识到从小树立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心理发展、及至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分享行为调查
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而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本学期我对分园新收大班18位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有很多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独占倾向(见附表)。而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更使我意识到在幼儿期培养他们分享行为的重要性。
三、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父母给孩子买了较贵的玩具,就叮嘱孩子不要给别人玩。对幼儿出现的独占行为,部分父母还很得意,看到孩子占便宜就高兴,总担心孩子会吃亏。
2.幼儿因素
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他们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情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发展,年龄越小,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分享水平受到幼儿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也有部分幼儿从小被人溺爱,自我中心意识很强,性格中形成了小气的一面,或者自身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
3.方法因素
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希望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
4.物质因素
有部分原因也是玩具本身造成的,比如:大家互换着分享玩具时,由于对方的玩具不够吸引人,所以拒绝交换分享;或者是幼儿太喜欢珍惜自己的玩具,怕别人不够爱惜,因此拒绝。
在上述四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幼儿缺乏分享意识,没有分享行为。他们不会协商,不会交流,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沟通或向同伴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由此我确定对本班孩子实施分享行为的培养和教育。
四、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实施
(一)、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目标:
1. 通过集体教育活动,使幼儿形成分享意识,产生分享行为。
2. 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积极主动与别人分享。
3. 通过活动教育实施,使幼儿心理、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二)、幼儿分享行为培养内容:
围绕本学期的教育内容的6个活动主题展开,使每一个主题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材和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保证每周都有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
1.语言活动
故事《风娃娃的心愿》;故事《两个朋友》;故事《狐狸分肉》;故事《快乐王子》;看图讲述《我们一起玩》;看图讲述《你吃什么》;诗歌《好朋友》;故事《奶牛奇奇》;《小羊过桥》;《金色的房子》;
2.艺术活动
手工《惊喜留念盒》;美术《许愿星》;歌曲《飞机先生》;手工《飞飞虫》;艺术《欢快的小雨滴》;综合《特别的动感模》;
3.健康活动
《飞机比武大会》;《一路同行》;《勇敢者之路》;《玩绳圈》;
4.科学活动
《分蛋糕》;《快乐拉一拉》;《拼拼乐》;《排排比比》;
5.社会活动
《春游》;《有趣的检查》;《我们一起玩》;《过生日》;《分享日》;
6.游戏活动
体游《掷沙子》;《占圈》;《猜猜我是谁》;《海底采宝》;《跳圈赛》;《池中捉鱼》;
智游《对应棋》;《换圈》;《分类棋》;
音游《两个娃娃》;《家家乐》;
(三)、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措施:
幼儿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幼儿的分享行为也并不是自发的,他们需要老师或者周围的人去教给他们怎样做,久而久之才能形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根据培养目标,我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树立分享意识,懂得分享意义
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首先要让孩子树立分享意识,懂得分享意义,帮助孩子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要达到这一目的,向孩子讲明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分享故事
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的特点,我摒弃以往说教和分析的方法,以故事的形式,通过故事
中主人公的遭遇,启发孩子明白道理,把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合在直观和形象的方法中表述出来。例如我选择分享故事:《奶牛奇奇》;《小羊过桥》;《金色的房子》等,通过故事帮助幼儿懂得了分享行为的优点。
2.设计问题情境
当孩子对分享行为有了一些认识后,我又设计问题情境,幼儿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幼儿在自己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如:“你正在玩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想要玩,你怎么办?”让孩子想一想,然后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通过师幼、幼幼之间交换意见,帮助幼儿弄清分享行为,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不分享的坏处,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1.营造和谐氛围
幼儿入园开始,我便通过多种游戏贴近幼儿,从最简单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到《占圈》,孩子们互相从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从看图讲述《我们一起玩》到讨论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两个朋友》,孩子们从只关心自身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自己也该为别人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净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2
.树立分享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班内两位教师制作教具,共用一把剪刀、使用同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两人之间的亲密、信任,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独占、独享行为却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当然,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游戏时,幼儿也会不自觉地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分享行为,当我们引导那些具备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运用正面强化
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
1)口头语言强化
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例如:一天在游戏中,我看到班中这样的一个情景:班里的毛毛带来一辆遥控车,当容容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容容就跟他说:“毛毛,你真小气,你不给我玩,那我以后也不跟你玩,我带来的玩具也不会给你玩的。”这时,毛毛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容容分享玩具车,他就可能失去这位朋友,于是马上同意把玩具车给容容玩了。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毛毛:“你们俩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针对类似的情景发生,我都会注意及时强化,使他们在今后的活动和交往汇总,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而在评价时我也十分注重语气、语调,强化时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孩子本人,这样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2)肢体语言强化
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我就采取向孩子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
以上做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4.创造分享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在一起操作、绘画、玩娃娃家、搭积木、看图书等。我也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
1)设立“分享日”
“分享日”是指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周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分享日。比如,“玩具分
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再如,“经验分享日”是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举办“生日会”
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就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
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将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老师在主持“生日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如我在请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就可请“小寿星”简要谈一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发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
3)分享“一分钟”
就是每天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开展分享活动。在这一时间段,幼儿尽可能地
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让他们尽展才华。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创设“分享角”
就是在教室中开辟出一个小小的角落来摆放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宠物玩具。在自选游戏
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区角来与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带来的分享物。
5.建立分享规则
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必要的。我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幼儿成长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性发展外在表现道德情操社会能力
摘要:“亲社会”(aitruistic)行为,是高品质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个层面。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近两年笔者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活动,即在一个阶段中.以一个教育目的为主题,制定教学计划。这个计划是在认识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如“爱父母”主题活动。父母是幼儿身边最亲、最熟悉的人。通过谈话全家福》、诗歌原来是你》、故事好孩子》、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绘画我的爸爸妈妈等活动,让幼儿认识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毋工作的'认真、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劳动给他人带来的好处,以及父母工作之余还要操劳家务、关心照顾孩子,使一家人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劳动。中班上学期的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使幼儿懂得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引出我爱……》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爱的感知教育。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有了爱的感知体验.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心”的种子.诱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周围的人、爱幼儿园、爱集体、爱社会的惰感。
二、促进伙伴交往,唤起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共鸣
交往既是人的个体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又寸人的要求。伙伴关系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关系,它对于幼儿心理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才会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和需要,学会了解别人、约束自己;学会付出、接受、同情和友爱。如常见的“大带小”活动。这种活动为独生子女创造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角色扮演机会,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学习、游戏、交际等方面互相体贴、互相模仿、共同努力、共同分享,从而唤起其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共0乌。年长的哥哥姐姐由于集体荣誉感或竞争意识的作用,他们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并逐渐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这也为年幼的弟弟妹妹提供了榜样。在“六一”庆祝会中,平行班的幼儿带来了形形色色的糖果、糕点、水果、饮料,集中在一起布置成“文化美食节”。各班都有幼儿自由扮演经理、柜长、礼仪小姐、、服务员、顾客等角色,相互邀请。在活动中学会使用“欢迎您、“请坐”、“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学会招待客人的基本方法。请客人吃东西,看节目表演,学做小主人……幼儿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小懂得与同伴交往,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还应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提高了幼儿乐群、亲友、合作、共享等积极交往的能力。
三、渗透日常生活,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意志水平
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社会态度、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日常生活包含了幼儿从进园到离园的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自然的、随意的,像浇灌花草一样,慢慢在幼儿的心中渗透。“渗透”方式最易被幼儿接受和认同,能激发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情趣,增强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
孔融让梨的故事对每一位炎黄子孙而言不会陌生。我们将这则我国传统美德的中华小故事,在午餐、午点的时候讲给幼儿听,并创设相似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独自处理问题,让幼儿体验,做出选择,领悟谦让,让谦让的真谛驻入人心。
幼儿对担任“值日生”兴趣浓、热情高,但往往兴奋一段时间后就不那么积极认真了,原因是缺乏责任感。为此,老师利用晨间时间改选值日生,通过换位谈话,萌发幼儿的责任感;一事一议,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评价过程。增强幼儿的贲任感。由于渗透了责任感的教育,幼儿不仅保持了对值日生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而且更加关心班集体,并把关心不断转化成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实际行动。
上述两例活动,我们把亲社会行为的目标放在了日常生活中,借助日常生活不断重复的特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形成和巩固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四、密切家园合作,构筑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
家园合作是家庭和幼儿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幼儿教育任务的活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
在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中,家长来园和幼儿一起唱歌、跳舞、画画、运动,扮演角色,参与游戏,这既让家长感受到浓浓的亲子之情,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我为爸爸妈妈露一手”活动中,让幼儿亲手剥橘子、夹花生给爸爸妈妈吃,还为爸爸妈妈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家长感受到了幼儿的进步和成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有些家长主动放弃休息,如:陆天宇的妈妈,为班级缝被子、做玩具、给鱼儿喂食等。在家也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家长的带动和监督下,“我为爷爷奶奶洗脚”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儿主动为爷爷奶奶端水、捶背、拿拖鞋、擦脚等,家长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会体贴人了。
在幼儿有了点滴进步后,我们和家长以“爱心榜”、“星星栏”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成就动机感,幼儿也从中品尝到了做有益于他人的事带来的快乐。在我们和家长的积极鼓励和配合下,绝大多数幼儿学会了主动关心他人。在组织的“给身边老人送温暖、“为福利院同伴送爱心书”、“给贫困地区孩子捐衣物”、“环保小卫士”等社区活动中,幼儿感受深刻,切身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真情,品尝了亲社会行为带来的愉悦,陶冶了幼儿高尚的情操。
个案分析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论文
摘要: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犯罪学家在研究青少年不法行为及其增长原因时,常常都追溯到幼儿时期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行为 家庭成因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性行为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在案例二中,孩子不愿依姑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姑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姑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姑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氛围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姑妈的言行,慢慢也会变得性情激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仿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他人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家长应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及时地发现和校正孩子的胆怯、消沉、偏见、妒忌、撒谎、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疾病,及早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嘹望,1995年第10期
[2][5]董群。重视家庭对幼儿性格的教育与培养。石油教育(京),第11期
[3]曾琦、卢咏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心理发展与教育(京),第2期
[4]关颖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4期
幼儿的运动对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论文
一、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越大,运动形式则越简单,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愈低这不但是加贺秀夫(1968年)、Singer.R.N. (1970年)等人的研究结果所证明,而且针对幼儿的其他研究也证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年龄越小,则关联的程度就会越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心理的发展就会与身体和运动的发展渐行渐远,其间的关系则逐渐变得式微,当然,还是保持着积极的关联性。
(一)身体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身体健康,特别是正常健康的器官系统和神经系统,比如健全的中枢神经和心肺系统以及各种感觉器官的健全,是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幼儿的身体健康,离不开积极适当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使心脏的功能得以提高、血液循环得以加速,大脑的供氧状况得到改善,等等,最终的功效是使神经大脑系统的效率改善,提高智力。
(二)关于身体运动与大脑发育状况的关系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是最高司令部,其中枢神经与延伸到身体各个部位器官、肌肉的神经末梢是相连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是由大脑的指令通过神经来支配肌肉的活动实现的;与此同时,各部位及末梢肌肉的活动,也通过神经线反过来反馈给大脑和刺激中枢神经,以达到相互协调与促进的目的作为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其活动都具有两种功能:1,促进肌肉组织功能的发达;2,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达完善。大量的研究试验证明,若幼儿经常动手活动,能使大脑皮层上的许多区域得到有效地的刺激和开发,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研究实验还证明,多让幼儿做爬行活动,也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和协调运动发展。
(三)关于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的关系
身体、运动与智力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高的相关性,在幼儿身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还在一体尚未分化,区分不明显年龄越大,其分化程度就越大,这也是提倡让婴幼儿多运动的原因,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开发了智力身体运动和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渐渐由一体化开始分化幼儿在两至三岁的阶段,其身体的动作与智力的联系仍然比较密切。
二、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关系
(一)幼儿阶段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在婴幼儿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作为“动物性”的一面.也就是本能性“自我”的萌芽期就是发轫于幼儿期,此时,个性开始形成,教育和生长的环境这是显得尤为重要,其经验体验和外界对其的评价及态度,都会对其思维和神经产生刺激,也将影响其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和认知,也将引导着其今后个性的形成幼儿在身体运动的参与过程中,其情绪体验一般会有比较激烈,当独立的完成某个动作或事情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心情,自信心也会随之得到增强,久而久之,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慢慢养成。
(二)关于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曾经有日本专家就《幼儿的性格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其研究步骤为:1、选择一群幼儿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测试;2、依据不同性格分成5个小组;3、每个小组分别进行5种运动能力的测验;4、然后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平衡性与柔软性,除了能力很低的极个别幼儿外,大都差别不大,同性格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幼儿表现出的的肌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等却与性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精神方面的持久性与性格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持久性需要意志的伴随。
此外,有研究表明,运动能力的强弱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也较密切比如,从容自信与平衡能力就有关系;有些幼儿虽然反应较迟钝,但意志力很强,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能坚持到底这样的孩子虽然对于爆发力、敏捷性的动作表现较弱,但对于平衡及需耐力的运动往往表现出色:那些性格明朗、判断力较强、做事果断的孩子,往往就是喜欢运动的幼儿。
作为幼儿老师,肩负的责任很重,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行为和个性及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选择不同类型的身体运动,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孩子健康的人生夯实基础。
(三)关于如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问题
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幼儿来说,运动都能使人愉快、开朗、振奋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更具活泼好动的特点,喜动不喜静研究表明,恰当的运动量能起到刺激幼儿中枢神经,让其愉悦的心理体验;此外,运动还能转移幼儿的负面注意力,使其的不良情绪减少和得到发泄;还能帮助幼儿释放体内过剩的精力和消耗多余的能量,并且让其表现阳光和充满自信。
总之,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与身体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无论是幼儿老师还是幼儿家长,必须重视幼儿的身体运动或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特点的运动,达到幼儿身体与心智性格的协调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