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前班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论文
- 文档
- 2024-08-09
- 109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提高学前班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论文,本文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学前班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论文
培养他们喜欢说话,愿意和别人交谈,坚持用语言(不是手势或表情)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发展其讲话的积极性。在发现幼儿在表达上有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
经常与幼儿谈话,从而培养幼儿能在交谈过程中互相补充内容,能围绕一定题目,用词正确,词语搭配恰当,使用复合句时能正确用连接词做到条理清楚,前后连贯,使幼儿谈话生动有趣,尽量把要讲的事叙述完整。
看图讲述方法
(1)提问是组织看图讲述活动的基本方法
提问要适合本班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经验。刚开始时要经常运用图片,特别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和讲述,教师可以用游戏方式或以竞赛的口语,以启发幼儿更积极地运用词汇,用不同的词描述同一对象,发展幼儿描述能力。
(2)示范讲述
在讲述时,应该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提供的线索,讲出图片以外的事情,构成有情节的讲述,这就需要幼儿在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进行构思,讲出事物的发展和因果关系。教师在提问幼儿回答时富于逻辑性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在对幼儿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教师可对此进行示范,借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组织引导幼儿集体编讲述内容
(4)最后,启发幼儿结合图片取名字,以加深幼儿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经过半年的训练,学前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选择了四张图片的看图讲述《聪明的兔子》,幼儿踊跃发言,语言连贯,叙述生动、形象,想出了许多帮助小山羊的办法,如:请大象来帮忙用长鼻子卷起来扔到小河里,用录音机录下狮子大王的吼声吓唬大灰狼,将灭害灵喷到大灰狼的眼睛里、、、、、、
总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创造及自然社会良好的语言环境。
谈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培养
本文根据个人的实践,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课题,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开展做出分析探讨,并尝试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
提高幼儿美术教育能力的途径浅析论文
一般幼儿的想象思维都比较好,很多小孩子也喜欢美术,喜欢画画,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不但是小孩子兴趣的需要,也是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开展幼儿的美术教育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那么,培养幼儿教育的途径是什么呢?
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不但教会孩子构图而且教会孩子配色,然后用色彩和形象的创造做出生活的美和自然的美,并且具有感染力。美术不仅可以让幼儿认知周围的世界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审美能力。要想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
第一:利用多样性的绘画材料进行启发与指导。多样性的绘画材料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之处和用途,当然幼儿所用的绘画材料是要无毒无害的产品,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材料,比如筷子啊棉签啊什么的,材料的丰富性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使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第二:老师要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的教育,首先课堂要有创新性,老师不能照本宣科,要采用多样的课堂模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户外写生,用形体或者实体物体让学生观察,然后在绘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美术教育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和美术的属性有关。培养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发挥其思维去构思去绘画,要给学生的想象给予一定的肯定,并提出意见。培养学生打开思维,培养学生进入美术的思维。
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学科论文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阅读对幼儿视听能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语言发展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本学期,我园正在进行“营造书香氛围,创建快乐读书体系”的课题研究。结合课题,我们同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每天读一点”、“每月家长推荐好书”、评选“书香家庭”等,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对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有所帮助,以下是我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得到的一些小的体会:
一、好的图画书是幼儿学习自主阅读的最佳内容。
好的图画书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为孩子营造一个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自然的阅读学习环境。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反复阅读图画故事。孩子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而且可以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来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使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好的图画书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学习表达与交往;好的图画书本身就是想像和创造的结果,阅读图画故事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的想象驰骋飞奔,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象世界。
我们的“每月家长推荐好书”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长的资源。家长们从家
里选出他们认为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题材多样: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经历奇险等。我们把这些好书放在孩子们伸手可及的地方,尽量让孩子们多一些机会拿起这些书,多一些机会和这些好书建立感情。小朋友在课后、饭后等空余时间经常结伴翻阅,丰富幼儿阅读内容的同时,更增长了幼儿的.知识。
二、为幼儿朗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斯说过:“听读是引导孩子阅读的有声广告。”因此,最好每天为孩子朗读5~20分钟,这对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
我们的“每天读一点”活动,以欣赏图片故事和其它文学作品为主。充分利用家长推荐的好书,让幼儿在成人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油然而生想读的愿望。有个现象:老师讲故事总比录音机里听故事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为什么呢?要知道,听录音只能用耳朵听,但老师讲可不同,不仅带有表情,而且还带有更多的随机性,可以随时停下、提问、学习。更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义神韵,从而为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三、日常生活随机教育。
幼儿的日常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善于观察、捕捉并运用得当,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外出游玩、散步、参观等,充分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融会贯通,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表达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另外,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的选择交流对象,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人,使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无拘无束的得到升华。
总之,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应使大人的引导和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次早期阅读生动、愉快,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为今后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幼儿园看图讲述指导对策论文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经常引导幼儿开展讲述活动,其中,看图讲述是一种幼儿语言特色教育,在学生的早期教育之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看图讲述活动存在一些模式固定、教学程序化等问题,阻碍了学生正常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注重提问的艺术,注重激发幼儿的想象,注重合理设计看图讲述的图片,注重对幼儿表述的合理指导,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关键词:幼儿教育;看图讲述;指导对策
看图讲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需要学生对图片进行理解,又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还需要学生组织好语言对图片中可能表现的故事进行陈述。很多幼儿教育者都把这一活动作为讲述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方式。但受到种种条件限制,讲述活动的材料在内容上往往比较单一,形式上也以单一的图片为主,这就使得幼儿缺失了学习兴趣。教师若再用一种套路化的模式进行讲述,忽略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前景,必然会导致幼儿的思想受到限制,活动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教育习惯,对幼儿会在潜意识中设定一种问答模式,这样的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一种相对固定的问题形式,内容一般是关于图片发生的时间、地点,与图片相关的人物活动。这样固定的提问模式,在初期可能对于不能放开手脚讲述的幼儿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久而久之,会让幼儿的思维发生固化,思考的维度不能超出教师所划定的维度,不能达到看图讲述开拓幼儿思考的目的。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往往也出现程序化的倾向,教学活动往往由出示图片―――教师或学生领读―――个别学生独立概括三个部分组成,幼儿的独立探索能力被大大打击,幼儿在这场教学活动中成为了一个被动的角色。当前的'幼儿看图讲述教育活动出现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的目标,忽略了幼儿在教学目标之中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僵化的,忽略了幼儿探索的过程。这个问题最可怕之处是这种教育形式已经与语言发展的关键完全相悖,使得学生不敢说活,不爱说话,阻碍了学生正常的发展。
二、解决图片讲述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策略
(一)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由于幼儿的抽象性思维还不够发达,主要靠对实物的观察来感知世界,所以,教师对幼儿观察方式的引导就十分重要。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要选择颜色比较丰富、鲜艳又方便幼儿理解的图片。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教育时,教育者不能依赖同一套教材,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适合的教材,不揠苗助长。比如在对小班幼儿的教学之中,由于小班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被转移,教师不应该一次展示过多图片,要给学生一个逐步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细节。
(二)注重提问的艺术
为了充分发挥看图讲述的创造性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陈述的时候不能用过于具有指向性的语言,而是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鼓励的口吻,让学生从细节开始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幼儿园一般分为三个年级,这三个年级一般都会开展看图讲述活动,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三年的成长时间,让学生的观察模式逐步细化,在大方向上更能把握问题。
(三)激发幼儿的想象
在不同的年龄段,教师要激发幼儿对于图片不同深度的思考。在小班阶段,教师可以适当放低要求,只让学生描述在图片上直接得出答案的内容,要求学生推测的范围也不超出人物关系、事件的直接联系这些区域。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就要提高要求,让幼儿主动对于画面外可能发生的事进行思考,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但要注意,这种故事也要从图片内容出发,从现实出发,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在现有的材料讲述了一遍之后,教师可以打乱图片的顺序再让学生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对于不同条件下故事的不同发展走向进行思考,防止儿童思想同质化严重。
(四)看图讲述的图片要设计合理
由于看图说话的主要道具是教师所持有的图片,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图片的作业充分发挥,教师应该选择色彩丰富并进行合理搭配的图片,这样的图片比单调的单色图片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图片讲述活动。图片本身设计也要合理,教学者可以放弃固有的“照片型”图片模式,用圆形、心形的图片来引起读者兴趣。
(五)幼儿表述的合理指导
表述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幼儿在对图片进行观察和思考之后得出的结果。给学生同一张图片,两个学生可能会进行截然不同的表达。有的幼儿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幼儿则经常会感到词穷,这是因为学生的词汇量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教学者应展开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拓展知识的储备,同义词替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课外语言积累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变相鼓励了学生间的竞争和交流。
(六)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由于早期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差别较大,教学者要注意分别展开教育活动,不歧视发育较迟缓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教育机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幼儿园是幼儿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在看图讲述已经被广泛运用的当下,教学者应该一方面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揣摩幼儿的心理变化,根据幼儿的心理设置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要抛弃多年教学过程所带来的成见,让看图讲述发生改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做问题的征服者,给学生满足感,让学生爱上看图讲述课,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敏霞.浅谈小班看图讲述的指导策略―――以《小鸭找朋友》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1).
[2]周玉平,王成刚.大班幼儿看图叙事能力的现状与促进研究――基于《多彩光谱语言评估标准》[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10).
[3]陈琳.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在看图讲述教学中的实现[J].课外语文(下),2016(10).
如何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学科论文
阅读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是早期教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是为幼儿进入小学所做的最好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才,而阅读能力则是独立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中,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幼儿凭借色彩、图象和成人的言语来理解,以图为主的较小的读物的内容过程。幼儿不识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读物不可能是白纸黑字的文体,而是以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幼儿早期阅读,运用儿童影视片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影视片能将声音、色彩、动画融为一体,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对影视片、美术动画形象来感知把握画面的人物、景象,并发现人物的关系及其动作、表情和背景的画面的变化,在此基础对动画的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小班幼儿在理解“恶狠狠”这个词语时,我们播放了《狼和小羊》的剪裁影片,大灰狼凶恶的形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在幼儿面前,真正让幼儿理解了“恶狠狠”的含义。中大班在理解故事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时,我们通过播放影片,以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感染力的画面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平面的图画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幼儿,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可以吸引所有的孩子。美丽的动画展现了童话世界的情境,孩子们仿佛如临其境。通过音像感知了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故事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象。通过观察动感的画面,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在自己阅读时,他能通过观察认知、接触到的画面,对该故事进行大胆讲述,充实了幼儿的词汇,从而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二 、利用图书区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1、摆放幼儿喜爱的图书,满足幼儿的阅读要求。
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为他们选择适宜的图书。例如:2~3岁的幼儿年龄小,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重复一个故事,那我们就为他们选择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如:《婴儿画报》、《认识蔬菜》、《认识水果》等作为阅读材料;另外,2~3岁的幼儿正是爱学说的年龄,所以摆放图书、阅读材料时,要考虑不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摆放图书。如:识字卡。让幼儿学习发音,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叠音词,这样就会让幼儿得到更多的满足。幼儿一旦学会后,他会自己阅读,并会十分快乐地带领幼儿一同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大大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2 、教师经常用生动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讲的故事像读书一样,那幼儿会觉得图书里的故事对他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反之,如果你用生动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为幼儿讲述故事,那样你会发现幼儿们都被你的故事带入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例如:一次区域活动是,我带领孩子们在图书区进行阅读工作,我们今天要阅读的内容是《小兔乖乖》,在讲这个故事时,我为幼儿展示的小兔就是声音清脆,活泼可爱的神情;大灰狼则声音低沉,一副恶狠狠的模样,两者之间对比鲜明,孩子们在听故事时,一听到小白兔就马上扮演起小兔的形象来,当听到大灰狼扮成兔妈妈的模样敲小兔家的门时,都激动地叫起来:“小兔别开门,它不是你的妈妈,是大灰狼。”最后,当听到大灰狼被兔妈妈打跑时,孩子们立刻欢呼地跳起来。故事听完后,孩子们只要一看到《小兔乖乖》这本书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拿起书边看边讲,由于对图画和内容很熟悉,他们在阅读时会有成功的体验,他们会愿意在大家面前说:“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这种成功的体验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阅读兴起。
3、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们喜爱的图书。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就是适时适量的更换图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的兴趣转移很快,他们这几天喜欢看动物之类的图书,过几天又喜欢看别的内容的书。但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在一个阶段内喜欢某一类的内容。例如:童话、古诗、科学知识等等,教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带来的兴趣转移,尽量满足孩子们对新内容,新图书的要求。当孩子看别的内容的书时,不要盲目地指责孩子,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内容是多变的,所以图书区的读物要丰富。本学期,我班决定让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共享这么广大的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图书区,而且让孩子学会了怎样管理自己的图书,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图书的乐趣。
三、尝试制作小书,让阅读真正容入孩子的生活之中。
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要让孩子认为,图书就像一个红苹果,越看越爱想吃。其实看书就和吃东西一样,当看到好吃的就越看越想吃。看书也一样,当看到一本喜爱的书,你会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书和我们的生活、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带领幼儿制作简单的小书,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1:在图书区,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儿歌和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画,制成了一本本图书,并配上相对应的汉字。如将古诗《悯农》书中的禾苗翻起,背面就是“禾苗”二字。孩子们可以在阅读这样的图书时,边念古诗边看汉字,通过古诗和文字幼儿就可以猜出文字的意义。2美工区:我们将平时纸工作业的制作步骤,用图画的形式将每个步骤按序画下来,把折纸的方法画成一本书。每次的绘画作品我都要求孩子好好保存,最后将作品装订成一本五彩的图书,孩子在阅读自制的小书时,兴趣特浓厚。这样既教会了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又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3语言区:将平时幼儿认识的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在图画的下方写上相对应的汉字,并按其类别分类一一制成小书,孩子们只要一看图,就知道下面是什么字,这样孩子即认识了许多汉字,有增加了幼儿对书的依赖,进一不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像这样的小书我们可以制作许多,大部分可以请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有了这些小小的自制书,孩子们读书的兴趣高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书的实际作用,使书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进而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借助家长指导艺术,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孩子阅读兴趣的形式首先要受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带头做好一个热爱读书的好榜样。不要一味地认为孩子小,有不识字,讲给他听又听不懂,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家长应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适时的向孩子朗诵并耐心解释,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兴趣,继而转为自己的阅读兴趣。
1、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声请并茂的朗读。许多家长认为一个故事完整地念给孩子听了,就算是完了,殊不知讲故事也有许多讲究。讲故事并不是像说话一样,它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语气,呈现不同的表情、让幼儿从故事里体会到每个主人公的不同特征。在讲故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应适宜的为孩子排忧解难,从而让他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2、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家长应经常参与到孩子的集体活动中去。例如在每天的放学活动中,我们都会请两位不同的家长到图书区带领一部分幼儿看图书讲故事。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后,孩子看图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他们也很期待每天的放学,因为他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园为小朋友讲故事,他们会自豪的说:“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会显得格外大方、大胆的到小朋友前面去表演讲故事。通过开展以上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各个孩子的不同需要,而且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
幼儿园如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论文
幼儿园的安全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在贯彻《纲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领会《纲要》精神,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本园实际的安全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有“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着装安全”等等。有的幼儿园为了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的活动,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主动自护的引导,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
1利用环境的创设,浅显易懂地让幼儿感受安全的知识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仅是美化的作用,也是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在楼梯口贴上小脚丫,让幼儿知道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的扶梯;在活动区域创设电话亭,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走廊、过道等地挂上安全的'标志。贴上卡通的图画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到精美的图画的同时知道了“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挑选活动的内容,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小班主题:棒棒的我,通过《安安全全玩滑梯》、《交通信号灯》、《不跟陌生人走》、《防止抓咬伤》等系列活动,让小朋友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走;学习正确的玩滑梯方法;了解初步的交通规则,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过马路;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能随便抓、咬别的小朋友等等,初步培养小朋友的安全和自护意识。中班主题:安全地玩。小朋友的好奇心强,对电源插座、电线、电风扇、煤气灶、药品、热水瓶等都感兴趣,但这些物品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伤害,通过观看课件、组织讨论、欣赏故事、认识安全标志等活动,使小朋友知道哪些物品有危险?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幼儿园里怎样玩?并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大班主题:意外创伤,幼儿园里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户外活动和上下楼梯中,所以通过儿歌《楼梯歌》、《防止烫伤最重要》,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砸沙包》,日常生活中和紧急疏散时的上下楼梯演练,安全方面的动画片欣赏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正确上下楼梯,在户外活动中学会躲闪、正确的跑跳、有秩序地排队、观察周围环境,危险的地方不能去,了解摔伤、烫伤后的简单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养成不推不挤、谦让等好品质。
3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应急自救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如,在区角活动做交通警察的游戏,懂得过马路时要等绿灯,走斑马线;利用情景表演游戏《小兔乖乖》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想看电视了,我们怎样插插座?”;“水和饭菜很烫,你该怎么办?”“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4安全防护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再如午餐: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热汤热饭要吹一吹再吃,以免烫伤,吃饭时不说话以免噎着。教学活动:教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锐的东西。而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帮助幼儿制定好规则、分析怎样玩最有趣更安全;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相互甩、抛、扔,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遇到意外时不害怕、慌乱,要紧急求助。
5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
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浩浩小朋友幼儿身体感到不适不告诉老师,而是静静地趴在桌子边,被老师发现后把他及时地送到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避免了一次不堪设想的后果,经过这件事我们设计了活动《我生病了》,让幼儿懂得不管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告诉大人,以免耽误病情。再如:幼儿对窗户外的世界很好奇,搬凳子爬上窗台。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我们进行高空坠物的实验,使幼儿了解从高空中坠落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攀爬窗户、阳台。生活中多引导幼儿查找身边的隐患,如:在插座边贴上“小心触电”的标志;厕所阶梯贴上“小心滑倒”的标志等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幼儿安全,保护幼儿生命。
6加强家园、社会的联系,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的范围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拓展安全的空间和范围。家长总是要求孩子:“当心,这样危险,不能做。”当主要任务,而不是教会幼儿分辨“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怎样做更安全。”应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家长平时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如鞋带松了会自己系好,天气冷了会自己加衣服,吃鱼时要先挑刺等,并有意识的让幼儿独立的处理一些问题、困难,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付。请专业的医生,警察来园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带领幼儿参观消防大队,交警工作,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经常对家长采取问卷调查、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知识,督促家长履行监护的职责,保护好幼儿的安全。
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我深有感触:把安全的责任交到孩子手里吧!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大家一起来营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
在地方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的论文
在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期早期阅读会议精神,开展幼儿早期阅读课题研究时,我园着力开创富有地方特色的早期阅读新局面。 我们大胆地将本土戏剧文化融入到早期阅读中,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幼儿不仅接触并了解了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幼儿的阅读兴趣更为浓厚了,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融入地方戏剧的早期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早期阅读中,创设宽松、自由、平等的阅读环境,提供以图画读物为主要的阅读材料,通过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想象,在阅读中求异,重视阅读理解过程,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使幼儿在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使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在地方戏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阅读。
由于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幼儿阅读一本读物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可见,早期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教师应经常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尊重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作品及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感到无任何压力,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状态,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阅读活动《我知道的高甲戏》,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深深吸引着幼儿。老师与 幼儿阅读自制的大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书上有谁?你知道他表演的是什么角色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节目?为什么?”等等,让幼儿进行自由大胆地思索、想象、讲述、表达。“我最喜欢《老鼠嫁女》了,那些可爱的老鼠就是由高甲剧团的叔叔、阿姨表演的……”。
为此,在阅读中,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达,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你讲得真棒”,“你讲得真好”等语言)、鼓励(“你真会动脑筋,讲得跟别人不一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甚至奖励(五角星、红点等)。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和体现。
二、在地方戏活动中,加强幼儿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早期阅读中,我们遵循着学与思相结合的思维训练规律,采用“听中带思,阅前必思,说前得思”的阅读训练策略,让幼儿逐步学会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能力和求异、求新的思维。 1、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善于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创造的基础,观察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幼儿受到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一看到画面就准确自如地用言语来表达。皮亚杰也表明:幼儿的思维源于感知。因此,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图书的画面,让幼儿把阅读的感知、观察与思维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他们在感知、观察中积极思维,在积极思维中充分感知、观察。例如戏剧阅读活动《玉珠串》,我让幼儿带着 “玉珠串最终被谁找到了?谁最终能得到奖赏?谁得到惩罚?”的问题去阅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幼儿进行了猜测、想象并积极、主动地去观察画面内容,判断画面之间的`发展关系。最后,在师生共同反复的观察与讨论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活动,幼儿终于找到了答案,理解了原先不明白或一知半解的画面内容,知道了“善良的人最终得到了善报;为恶的人最终得到的是严惩”,从而使阅读活动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2、引导幼儿在问题中学会思考
幼儿阶段,由于受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的限制,往往对阅读材料中的很多画面不甚明了或曲解图意。为此,在阅读活动中,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根据问题找到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幼儿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看看、想想、说说。例如阅读活动《丑角》中,我采用“感知―探索”的教学结构,让幼儿由故事名称引起思维的想象、推理,带着“丑角是什么样子?”的疑问去观察、查询画面提供的故事情节。当幼儿初步看懂画面时,我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发现他们是丑角?男丑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女丑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等等,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讨论,使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而当幼儿掌握故事内容时,我又及时地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迁移,与幼儿同玩“你变我也变”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变通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整个阅读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思维由发散到集中,又由集中到发散,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不仅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3、引导幼儿在提问中乐于思考
幼儿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潜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我认为,在阅读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多想、多思、多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例如在《老鼠嫁女》阅读活动中,幼儿提出:“小老鼠为什么高兴?老鼠新娘为什么伤心?老鼠媒婆说了些什么?最后老鼠新娘高兴了吗?……”等等一些源于故事又超出原本故事内容的问题。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无不渗透着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做法。可见,早期阅读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 三、在地方戏活动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阅读。
幼儿的阅读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想象过程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在阅读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静态的阅读画面变为动态的阅读画面,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幼儿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更充实地把握阅读内容。多媒体提供的放大、定格的技术条件,有利于幼儿重点观察、分析、思考。如阅读活动《玉珠串》,首先让幼儿观看玉珠串丢失的画面,激发阅读的兴趣,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方位、多渠道的信息刺激下,打开思维的通道;最后当我问幼儿:“玉珠串会丢落在哪里?谁得到了?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呢?”幼儿的思路如同打开的闸门,纷纷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玉珠串被好人拿走了,他还给了公主;玉珠串被坏人偷走了,得到了很多钱…”等等。表演、迁移作品,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种活动,可以使幼儿的再造想象力得到提高,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如阅读活动《老鼠嫁女》,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戏剧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头饰、道具、服装、纸偶等,让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有表情地学说角色对话。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使幼儿与阅读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得到了最佳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根据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感受与体验,积累阅读经验;争取家园配合,我为每个幼儿建立了阅读联系册,把我在幼儿园所指导的内容写在联系册上,让家长把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反馈上来,共同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我园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培养,讲述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纷纷表现出敢说、会说、愿说,活跃了思维,增强了理解力,真正做到了在地方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了的早期阅读能力。在“福建省特级教师讲学团活动”中,我们设计和组织的中班阅读活动《我知道的高甲戏》,深受省特级教师蔡雅玲的好评。总之,利用地方戏剧资源,开展地方戏阅读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教师应深入挖掘有益的地方戏阅读教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法,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切实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
努力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策略探讨论文
所谓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就是指幼儿正确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避免或消除自身受到伤害的积极行为。幼儿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三岁至六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就我园来说,近年来每学期都发生过由于幼儿自己或他人不小心引发的意外事故,这样给幼儿园、老师、家长和孩子都带来了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健康与安全是不能靠被动地等待给予的,而应该是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保护只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渗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教育,使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下面,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谈几点体会。
当今的独生子女被家长和学校过多地保护着,在安全教育方面,更是一味地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少出事”,因此,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尽量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呆在屋里与电视为伴,以为这样就安全了。那么,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可取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束缚了孩子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同时,我们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除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以外,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适度地放飞孩子,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学会自我保护。
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意识,改变家长观念。比如,幼儿园可通过开家长会,或各个班级的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介绍给家长,像如何教孩子正确使用电插座及电器、摔伤或砸伤后如何处理、孩子独自在家的自我保护等等,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能使他们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开展专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只有他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点,深入开展安全主题活动。记得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游戏时,陈硕小朋友的手被整理箱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都跑过去看。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讨论:陈硕的手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小朋友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那你们受伤了老师、小朋友、还有你们的爸爸、妈妈心情会怎么样?然后我又让他们设计、制作各种危险的标记,并把这些标记贴到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提醒小朋友在游戏时注意。在认识了这些标记后,我又把活动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和交通安全教育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做好随机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孩子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等,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保护自己的安全。
总之,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 。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平时多对幼儿进行正确行为的练习,使之形成习惯。因此,在幼儿园老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平时的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