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说课稿
- 文档
- 2024-08-14
- 115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说课稿,本文共12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的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秋天红艳艳》一课。本单元以色彩斑斓的秋天作为切入点,通过民歌、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分四课时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教材分析:
在这一课时中我安排了欣赏童声合唱《采山谣》,这是一首富有山歌体裁特点的童声合唱,五声宫调式。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段为四四拍,前四小节的旋律突出了山歌简练的特点,领唱“秋天来了”与合唱“来了“相互呼应,营造出山谷回荡的音响效果;B段为二四拍,小快板,演唱形式为齐唱、合唱,曲调轻快活泼,生动的 表现了孩子们采山时的热闹场面;第三乐段是A段的再现,在演唱形式上稍加变化,色彩更加丰富,而尾声浓郁丰满的三部合唱,让我们陶醉在秋天和谐的美景之中。
歌曲《秋天红艳艳》是一首舒展优美的日本歌曲,二四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情绪紧扣主题“红艳艳”。通过节奏,调式结构的变化,曲调显得清新而富有活力。B段的节奏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舒展的节奏、小调的色彩表现了人们对秋天的赞叹,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结束句“到处都是红艳艳”又回到大调式,使其在结构上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和对教材的了解,以及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角度出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唱歌曲《秋天红艳艳》,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导学生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被美景陶醉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感受歌曲《采山谣》的情绪,学习给歌曲划分乐段。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喜悦的情绪和舒展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2、唱准歌曲中含切分节奏的乐句。
教法和学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分析解释法
3、谈话讨论法
5、图谱示意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将在听、唱、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
1、视觉图像法
2、联想想象法
3、模仿伴奏法
4、模拟演唱法
5、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圆舞板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欣赏秋天;歌唱秋天;表演秋天;走进秋天。下面我就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1、首先我运用谈话结合情景导入法,播放童声合唱《采山谣》,展示一组秋天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秋天的美。
2、接着提问:“优美的歌声令人陶醉,那你觉得歌曲开始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出示标有A的绿色苹果,告诉学生这部分称为A部分,它的旋律舒展表达了我们对的喜爱。再让学生找出歌曲中跟A部分速度和情感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称为A’。然后指导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接着再让学生互相交流用语言来赞美秋天。学生交流完以后,(多媒体出示)
可 — ︳爱 . 的 ︳秋 天 ︳天 — ‖
让学生用柔和舒展的声音来赞美秋天。
接着再问:“秋天有美丽的景色,更有丰收的喜悦,从那歌声中,你知道这首歌哪一部分最欢快、最活泼?(中间)( 出示标有B的红苹果)告诉学生我们把这部分叫做B部分。
3、让学生分析每部分的情绪
出示 舒展优美 轻快活泼
让学生同桌讨论选择。
4、揭题 《采山谣》
告诉学生山里的人们把进山摘葡萄,采蘑菇叫做采山,所以这首歌就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采山谣》.(让学生读一遍)
《采山谣》
A B A’
舒展优美 轻快活泼 舒展优美
5、儿歌赞美秋天
采山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欢乐的声音再来赞美一下丰收的果实吧。(出示儿歌)
雪 白 的 ︳棉桃 咧呀 ︳咧 开 ︳ 嘴 — ︳
金 色 的 ︳稻穗 把呀 ︳把 手 ︳ 挥 — ︳
火 红 的 ︳高粱 喜呀 ︳喜 上 ︳眉 — ︳
可 — ︳爱 . 的 ︳秋 天 ︳天 — ‖
(在这一部分通过逐层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歌曲,知道根据什么,如何给歌曲分段。在欣赏过程中设计的儿歌为后面的歌曲教学解决了难点。)
二、歌唱秋天
1、导入:
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丰硕的收获,老师真想把它们都画下来,请同学们给老师一点建议,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学生交流)
2、教师范唱(出示歌谱)
让学生说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情绪是怎样的?选择情绪。
3、播放录音范唱:
找一找哪些乐句的节奏刚才念过?
(用色块标出) 知道学生按节奏读一读,并模唱。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两遍,(学生唱学过的部分,剩下的教师唱)然后交换。
这里重点指导学生唱准“太阳快要下山了,天空红艳艳”这句的切分节奏。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来帮助解决(可晃头、画太阳等)
5、完整跟录音演唱。
6、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前四句节奏紧凑,要吐字清楚,后面的节奏比较宽松,气息要足,唱的要连贯。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表演秋天
(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
1、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2、打击乐器伴奏:
我们还能不能把歌曲表现的更丰富一点呢?(出示节奏)
(1) × × ∣ × ×∣
(2) × - ∣ × -∣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练习)
3、为了把秋天渲染得更加红火,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把。
(把学生分成三组,由教师指挥,分别唱、演、奏,表现歌曲)
4、教师小结。
四、走进秋天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有关秋天的歌曲欣赏,设置成点歌台的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
1、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几首有关秋天的歌曲,(出示点歌台)你们喜欢听那一首就上来点一下吧。
2、学生上台点歌
3、教师小结,学生在《秋天红艳艳》音乐声中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中的《儿童团放哨歌》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距离,本单元好几首歌曲是从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中选来的,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本单元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儿童团放哨歌》歌曲教学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儿童团放哨歌》是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所作《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第三乐章,作于1956年。这首歌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孩子们学习、战斗的生活,表现了儿童团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品格。歌曲节奏鲜明,坚定有力,情绪激昂,第一、二乐句中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很有特点,第四、五乐句中“×·× × × ”的节奏型贯穿其中,在呼喊声“嘿”的带领下全曲进入高潮。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听赏《红星歌》,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
[教师教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1、情景导入法2、谈话讨论法
[学生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律动生情
二、欣赏激情
三、体验抒情
四、拓展延情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律动生情
随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律动走进教室,通过律动来体会现在幸福的生活。
二、欣赏激情
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一)说一说
首先请学生来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来说一说歌曲的名字。
(二)唱一唱
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可随音乐轻声演唱并感受歌曲鲜明的节奏。
(三)比一比
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有何异同。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并知道少先队与儿童团的关系。
三、体验抒情
(一)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有力,情绪激昂
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找出歌曲难点。
(二)学唱歌曲环节。
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解决难点附点节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演唱过程中注意休止符。解决难点休止符。
在附点和休止符这两个难点都解决的基础上完整跟琴演唱歌曲。
(三)律动
儿童团员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下面,请大家伴着这坚定有力的歌曲站岗、放哨去。
学生边唱边踏步。
四、拓展延情
同学们知道了儿童团的故事,谁能来讲一讲你知道的革命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通过讲故事引出小英雄——潘冬子,并讲述潘冬子的故事。从故事导入歌曲《红星歌》。
1、初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三个片段的情绪对比。
2、再次欣赏歌曲。学生可随音乐轻声哼唱。
同学们,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现在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可这幸福是从哪来的呢?是那些小伙伴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牢记他们的故事,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法国号》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拓展资源、教学反思等。
【课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3—6)年级中要求学生能区分音乐的基本段落,体验三拍子律动感,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
【教材分析】
《法国号》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的介绍着他的小伙伴——《法国号》。同时,间接地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歌曲使用了简单的旋律和四分音符为主的节奏,但三拍子特有的律动,使整首歌曲变的既生动又活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掌握了节奏、音高等一些音乐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听辩欣赏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演唱、视听、感受、表现等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法国号》,并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号这一铜管乐器并熟悉圆号的音色特点。
2、掌握三拍子韵律特点,并能用声势进行展现,能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学唱歌曲《法国号》,并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调动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感知圆舞曲的特点,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学生会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音准的掌握和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
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对比法。
【教具】是多媒体。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每一部分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旋律。新的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性,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所以,课堂一开始,我便引导学生随三拍子音乐舞动起来,并用身体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掌握三拍子强弱规律。
第二个环节:学唱新歌,表达感情。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在教学这一环节的时候,我首先出示法国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法国号又叫圆号,熟悉圆号的声音特点。然后初听歌曲,分析乐曲共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带领学生轻声模唱,学唱歌曲。在学生每次聆听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一个目标,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第三个环节:歌曲处理,解决难点。如何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处理歌曲唱法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指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引导学生要唱得连贯悠扬。最后“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呢?这一句旋律起伏比较大,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视觉,结合图谱找准音的位置,并结合强弱规律,唱出韵律。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环节:教学这部分的时候我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第二部分是:欣赏圆号演奏的《蓝色多瑙河》和小号演奏的《长江之歌》对比发现它们音色的不同,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五个环节:教师总结课堂知识点,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分享收获的同时找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反复聆听过程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力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你们好: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四课《春天举行音乐会》。《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四二拍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教材在这里安排本课,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喜爱,珍爱大自然并以美的情感世界将音乐拓展,延伸。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自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教学设计,紧密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
(二)设计理念:本课音乐设计以体验、表现音乐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十六分符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到强弱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思想内容及音乐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充满了生机,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赞颂春天。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春的意境。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休止符、十六分音符的使用。
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学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音乐教学特点,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听唱法、情景法等多种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春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的同时,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学习方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趣、听、说、颂、唱、演”等多种学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桥梁作用,学生在主动感知、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达到情感升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一、审美体验,感知春之气息。——说春天
成功的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开端,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这节课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我采用聆听、感受、表现的方法,引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这几位音乐家们。使孩子们陶醉在春天的意境之中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探索春之音响。——感受春天
音乐是门听觉艺术,春姑娘为我们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春雨、春风、春雷、春水,这几位音乐家们专程来参加今天的音乐会,从听、说的过程中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解决本课中休止符的难点。并给予积极地评价、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间的共同讨论,对春天的音响和声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为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做准备,使继续学习的欲望得到无限延伸。
三、深入学习体验春之歌声——唱春天
在新歌学唱环节,仍然以春天音乐会为主线,通过老师的导入“今天咱们就来学唱这次音乐会的主题歌《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师进行范唱,进而激发学好主题歌的愿望,通过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能够掌握难点节奏型,再分两部分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增强对歌曲的了解,音乐会节目的形式多样,除了它们四位音乐家独奏之外,还有合奏的地方,再提出难点乐句中节奏的变化即十六分音符的用法,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采用分角色接龙表演唱等形式,让学生在聆听中主动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出发,引导学生在参与表演中感受歌曲,感悟春雨的轻柔、春雷的有力,春水的热情、春笋的自豪应如何唱,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只是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技能。
四、创造表现,再现春之和谐。——颂春天
在最后的创编环节,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达到学科的整合我采用表演、舞蹈、伴奏等多种形式,使音乐课不仅仅是唱歌课,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魅力的同时,提高综合艺术的审美能力,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五、拓展和小结,回味春之韵律——热爱春天
最后教师总结: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永远拥有美丽的春天好吗?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珍爱大自然的热情。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一起去踏青吧!做律动走出教室。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继续学习。教材在编排时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比口算更方便,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算理。
四、说学法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估算和计算,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
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流程预设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17×5
这是上册我们学习的一位数乘多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板书:笔算乘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二、以标导学解读探究(15分钟)
1、自学例1。
自学提示:
(1)自学例1后说一说图中展示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列式?
(2)观察乘法竖式:
①先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
②再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怎么照位?
2、自学反馈:指名让学生说老师边板书。
24
×12
————————
48__24×2
24 __24×10
________
288
24×12中的12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
得出这样便于口算的道理,也为帮助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也允许学生把12用他们认为更便于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竖式的摆法学生肯定没问题,对于第一步如何计算也难不倒学生,关键是第二步、第三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算法,让学生弄清第二步、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并板书,用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积是表示48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积表示24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
3、教师点拨:
笔算乘法时:(1)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完成63页的做一做。
同桌互相检查。
口答:
A、计算23×13时,先算个23,再算()个23,最后算()
B、计算41×21时,先算()×(),再算()×(),最后算()
2、拓展练习
书柜桌子椅子
44元43元12元
(1)买12个书柜要多少钱?(2)买21张桌子要多少钱?
(3)买14把椅子要多少钱?
四、梳理知识总结反思(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谁能说一说计算过程。
五、课堂检测(7分钟)
1、笔算下列各题。
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34232242
x12x21x21x21
————————————————
68432242
34624484
———— ———— ———— ————
102663482882
3、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思考题:(6分钟)
1、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的2看做5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2、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你知道它刚出生时有多少克吗?
六、教学建议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
2、重视对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的引导。
一、说教材背景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些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由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难点:这种简便写法的算理
三、说设计理念
1、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既可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2、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
3、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但又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四、说教学设计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尽量让计算的素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既达到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过,如果不创设情境,直接引出计算例题,这样就比较枯燥,如果为情境而情境,不切实际的造一个情境,那又有背数学和生活相联系。应该说我还是幸运,在我上课的前一天四3班刚好是第一次去阅览室看,所以我的教学情境也就从阅览室里展开。课前谈话我也有意出示了前一天学生看书的照片,然后谈谈在新阅览室的感想,然后自然的引入课堂。接着我出示了一组阅览室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并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式。达到从生活情境中提练出学习内容。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三个算式与前一课学习的区别,明确这节课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回忆0在乘法中的特点,特别是复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为下面自主探索迁移作知识准备。
然后我让自主尝试探索末尾有0有乘法,并为学生设计了一张表格,表格中有学生喜欢的方法也有方法一、二,体现算法多样化。然后让学生自己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各自的算法,并讨论比较那种算法更简便,从而总结出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的简便方法。为了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这个环节里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0和非0的对位,还有一个是积末尾补0。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我直接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重点强调了因数中间0不能漏乘。
在练习方面,我设计了看谁的眼睛亮,通过找错误,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一题是因数末数一共有二个0,而积的末尾应该有三个0。还有一题是因数中间0不乘的。第二练习的围绕课开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阅览室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引出两个合理的建议,并渗透了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最后一个问题还渗透了乘法的估算和13乘105,两位乘三位数第二个因数中间有0有乘法。因为新教材的乘法第二个因数只学到两位,所以我本来想这块内容当作是拓展内容的。
五、反思
1、在列竖式时用口算的方法来列可不可以。
一、教材的解读
1、对教材的理解(“解决问题”)
低段要求:学会从图、文中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借助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常用综合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中段要求:能选择相关的信息数据,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从中渗透分析法。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将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题的定位
从例2表面呈现的形式来看:左边呈现的是分步计算;右边呈现的是综合计算。在教学时,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由分步到综合,也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这节课的教学应该定位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
①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②知道乘、除法的意义
③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本课任务:
找准问题,收集并选择相关的信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说清算理。
四、研究过程的打磨
1、(复习学生已有知识对新课的学习有一定作用)课前是否复习?
最初设计:
用补充信息或补充问题的方式,复习用乘法或除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问题:
学生感觉枯燥;与例1的联系不够紧密。
解决办法:
1、继续创设运动会的场景,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突出了例1与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2、把旧知的复习揉合到新课中,既省时又让学生清晰感受到新旧知识间的区别。
如:①一共有多少个小圈?②每个大圈有多少人?这2题的解决是旧知,同时也是新知学习的思维步骤,是为解决“③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作铺垫。
2、例题如何呈现?
最初研讨:
方案1:整体呈现——学生找信息较难。
方案2:分步呈现——有利于学生观察;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
问题:
学生找信息时,总想数出一小圈的人数。
解决办法:
让学生找出一眼能看出并能确定的信息。
如:把主题图分步呈现:先出示2大圈的人,每大圈有5小圈;再出示“有60人表演”的信息。让学生观察、找信息。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会用连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试教时:
宋老师与我们组的老师同时感觉全过程“扶”得多,“放”得少;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虽关注了说思路,但对“找中间问题”的思维训练给学生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够。
解决办法:(分4步完成)
1、利用2个信息,解决一步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2、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用到哪2个信息?再列式计算。(渗透“分析法”解决一步的问题)
3、“要知道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又该怎么解决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并同桌交流。(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反馈)学生上台写出结果,并说出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如何有效体现解题策略多样化?
试教时:
老师对每个问题、每种方法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把不好说出道理的方法:
60÷5÷2=6(人)多次有意地呈现出来,学生只有挖空心思地去说理,这样人为地增加了难度。
解决办法:
1、以基础方法为主(连除),其他方法为辅。
2、以面向大多学生实际水平为主,兼顾部分优生为辅。
3、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学生没有提到的其他方法,则不用展示。
5、练习形式与手段的选择:
这节课中的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而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
试教时:
老师为降低难度,就把3种方法的算式直接都呈现出来,再让学生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的思路,形式单一,而且学生对第一步到底该解决什么问题是模糊的。
解决办法:
1、明确问题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每辆车每次”的含义(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2、变形式、手段进行同类题型的练习,抓好切入点
如:(我会连)
①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票?2×3
②一共演出了多少场?954÷2÷3
③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954÷2
教师抓好切入点:
1、“954÷2÷3中的2表示什么?3呢?”
2、“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为什么用两步计算?”
五、听后反思
体会:
1、课件的精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饱满;
2、教师亲和的语气、潇洒的神态、独特地教学风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气氛活跃;
3、教师能做到换位思考:精彩的设计,导致学生说理的清晰;
4、教师“扶”“放”到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表达时间与空间,因而学生学得轻松;
5、教师能灵活驾驭课堂,不拘泥教学设计。
个人建议:
1、教师评价语如果更丰富、及时,学生参与率一定会更高;
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做到及时反扣,也许效果更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千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又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换算打好基础。教材例题首先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整体感知千米的含义,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看一看、走一走、算一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体会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真正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随后的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活情境中。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运用千米来描述事物长度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组织学生回忆: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环节:实践体验,构建概念。
我打算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个层次: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千米。通过媒体播放搜集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你还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2个层次: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师设疑:1千米到底有多长?组织学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体会100米的长度。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走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1千米=1000米。通过引导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第3个层次:感知、体会1千米。提出问题:学校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我打算分两个层次设计练习:基础练习:第1、2、3、4题。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既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又巩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综合练习:第5、6题。通过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亲身体验和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
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6×4= 9×3= 5×3= 9×7=
2、口答练习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项目!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人数信息:3人)
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
3、指名列式计算。(口答)
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利解决,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反馈,贴图呈现问题:
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
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
三、探究口算方法
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
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师:这个乘法可不能直接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了,你会计算吗?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反馈: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2×3=6 20×3=60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
教师小结方法一:这位同学将20×3利用乘法的含义转化成20+20+20来计算,将不会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真是一个好办法!
教师引导交流方法二:和这位同学计算方法一样的学生举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这里2×3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
方法三:(若学生没有呈现这种方法则教师呈现)
结合小棒图与算式,师生交流理解:2表示2捆小棒即2个十,3表示有3个20,6表示有6捆小棒,即6个十。
④指生说计算含义。
(引导学生:20×3,20表示有2个十,2个十乘3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
教师小结:通过将 20×3看作是2个十乘3得到6个十,从而找到正确的得数,这个方法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3)沟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解决问题一:玩激流勇进生人10元,3人要多少钱?
师:谁能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来说说怎么计算10×3?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10×3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课件依次出示:
20×7= 200×7= 20xx×7=
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怎么想的?
归纳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老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算得特别快,看来他已经找到计算这类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诀窍了,谁愿意把好方法跟大家分享呢?
(交流讨论得出:计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将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第一个数相乘,再看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3)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计算12×3的?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或图形来告诉我们,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反馈: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 2×3=6 30+6=36
方法三:12×3=36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
教师小结三种方法
④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⑤指名说计算含义。
师:在计算12×3时,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10×3=30,再算2×3=6,合起来就是36)
4)尝试计算,归纳算法。
课件依次出示算式,学生抢答,归纳算法。
12×4= 21×4= 23×2=
(交流讨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中的个位和十位相乘,把乘得积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四、巩固内化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和第4题。
五、闯关游戏
第一关
1、判断
1)计算300×4时,可以想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 。( )
2)5×800的积,末尾有两个零。 ( )
3)60是2与30的乘积。 ( )
2、张宏每个月节省20元零花钱,请填写下表。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钱数/元
第二关
3、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
4、每箱苹果30千克,运来8箱,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第三关
5、每瓶饮料是2元,买24瓶需要多少元?
6、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六、全课总结。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南排河镇后徐小学教师高红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确立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四、说学情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五、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拍球比赛,由3个女生与3个男生拍球的数量,抛出问题:根据统计数据,你认为哪组获得了胜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计算总数的方法得到答案,获胜队欢呼起来。这时我参与到失败的一队,把我拍球的数量加到他们队的数量上,再比较两队的输赢。这时有同学提出质疑不公平,因为两队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合理,我抓住时机设疑:那怎样才能公平合理呢?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平均每人拍球个数来比较。从而引出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入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气氛,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从而能达到引出平均数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建构感知
追问什么是平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平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出示课件1:在一个方形鱼缸中,设置3块挡板,把鱼缸分成4块相等的水域,且每一块水域的水的高度各不相同,由此提问:把挡板拿开,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件2: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
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方形鱼缸中的水和移动小球两个动画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三、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课本例1):学生们收集旧塑料瓶的图画和统计图
要求:①、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一些信息(对应图画)
②、能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指名学生上台指着统计图说自己的操作方法)
设置认知冲突,平均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那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呢?我来到学生中间,
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平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学生们在一片哄笑声中说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
③、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此步可采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获得答案,因为对于个别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总个数,再平均分,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最后叮嘱学生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上括号并写答语)
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后,回来解决拍球游戏中还没解决的问题。同学们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随之教师引导学生在一组数据中发现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
(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四、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持续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1、出示课件:快速找出平均数。
(运用以上所学方法来解决,着重说最后一题,以此训练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2、出示课件: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棵。
A:181B:165c:145
(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3、出示课件: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上午读了8页,下午读了6页,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①、(1286)÷2②、(1286)÷3
(这道题使学生对求平均数的份数加深印象)
4、出示课件:◇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这道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会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教材分析
九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P77《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初步认识,对于元为单位的小数,在日常生活学生有过较多接触,如学生看到过商品的标价,商品广告图片上的标价……,如4。65元,学生有生活经验,知道是4元6角5分。而怎么读学生有陌生感,整数读法对小数读法产生负迁移。因此,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为单位的小数,学会读写元为单位的小数是本节课的任务之一。
小数可以改写成“十进”分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数的初步认识,也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也为以后的小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学生又学过了三到五位数的加减法使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有了计算基础。
二、教材处理
1、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价格信息,在物品包装袋上贴价钱。三年级学生对小数的具体概念陌生,而直观生活经验丰富。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入。
2、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与整数读法相同,小数部分读法有别与整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由学生自己解决,而小数的读法先由学生尝试,再由教师点拨引导解决之。
3、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也由学生尝试进行,通过反馈校正进一步获得知识。通过搜集物品价格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并达到培养信息的整理加工能力,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确定的:
1、本课是学生结合元角分知识来直观认识小数,掌握读、计算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的知识目标。
2、学生通过收集生活实际中的信息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并运用所学小数知识参与社会实践,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可作为本课的情感目标。
3、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让学生学会信息搜集可作为能力目标。
四、重、难点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小数部分教学的起始点,小数概念抽象,难理解,学生虽然对以元为单位的价钱比较熟悉,但是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出现小数概念不清的情况,要引起重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由于学过整数加减法容易造成负迁移,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又是今后学习小数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含义和小数的加减法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五、主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我充分运用直观演示价格信息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沟通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归纳读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在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准备说明
课前,由学生收集商品价格信息,并做成价格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投影中鲜活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认识小数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引出新知
出示部分价格牌,引出小数
(二)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学生看书自学并试读小数,师生共同归纳读法。
2、巩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读法练习,练习形式分判断、写小数形式的价格。
3、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先口答数字简单的价格加法,再进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教学,方法是先创设情境,再由学生试算,归纳计算方法。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并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加减法。
(三)实际运用,巩固方法联系实际进行购物游戏活动
以上练习的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拓展
哪些地方还用到小数?
(五)课堂总结
第七组课文是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太阳是大家的》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是反映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则是中国人民帮助外国人民的事,从而引导学生诠释“国际理解和友好”的内涵。由于前三篇课文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对于“国际理解、国际帮助”的大概念比较模糊,本节课中试图通过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阿尔及利亚的无私帮助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中国人民对外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一、说教学设计
我们设计这节课时遵循了略读课文的两大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进行适时地点拨和帮助;二是“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教学中有所侧重,比如文章第3自然段的学习就作为一个重点学习的部分。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了文本的语言文字和写法,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更注重语文知识的习得,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二、说教学理念
1.“学案导教”的理念。
基于徐老师“学案导教”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我们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起点。字词教学中,我没有把所有生字全部出示,而是针对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巩固朗读。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因为在本课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布置预习时,我就提醒学生关注“阅读提示”,课堂上,我也就直接让学生尝试概括,当然假如学生直接说有困难的话,也建议学生可翻开书本看一看再说。
2.关注语言文字。
“学语言,用语言。”语言的积累能帮助学生逐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了语言的习得:
一是在词语教学中,重点了解了多音字“载”,知道读“zài”时,可组成“满载而归、装载、运载、超载、载重”等,一般作为动词使用,而在读“zǎi”时,可组成“下载、记载、转载、千载难逢”等,它的意思是“记在书报上”。
二是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既关注关联词“有的……有的……”“一……就……”的使用,同时还关注作者的用词,如近义词“仔细、细心”“搜索、搜寻”,让学生知道当我们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运用近义词可使语言变得更丰富。
三是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适时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如:感激不尽、闻名遐迩、载誉。
3.关注写法的引领。
本文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的,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通讯”这一体裁,教参上“教学建议”中是这样要求的: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片通讯”;在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后,再告诉学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通讯的特点”;结合第1自然段的学习,在了解为什么把结果置前时,再告诉学生“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也是通讯的特点。试图通过浅显的话语让学生对“通讯”这一体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文本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关注,利用教师的小结语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
4.激发学生情感。
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这篇课文从题目开始就带有浓浓的感情色彩——《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读就让人产生一种自豪感。那么,到底“棒”在哪里呢?在整个文本的感悟中,我们始终抓住这条主线,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内容去感悟和体会,从而明白我们的救援队员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顾个人安危,高度的责任心……他们真的很棒!最后再通过一组画面,让学生了解不仅仅在阿尔及利亚,只要世界上哪里有地震或灾害,我们的救援队员就会出现在哪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感受我们的救援队员真的是太棒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融合了研究小组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学校何校长和王主任的指点,特别是教研室徐老师的倾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但由于自身水平的缘故,课堂演绎中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最后,感谢富亭小学给了我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谢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