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配置资源》的课后教学反思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课后教学反思,本文共8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配置资源》的课后教学反思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反思

本框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下:

优点:本课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跨越式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框教学较大的特点是背景材料选用贴切,课堂教学详略得当,对市场调节局限性问题点到为止。同时,对教材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市场调节优点之后,立刻对应讲授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将市场秩序置于其后,这样安排既符合思维逻辑,又突出重点。本节课讲述每个知识点时,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将情景材料与问题探究结合起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学生理解理论较抽象的问题。

不足之处:一些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气氛不够活跃,此时应适当采取些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精神。

另外,本课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等,适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讲授、点拨,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归纳总结,突破重点、难点。但是,在讲解市场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必要性和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问题时,没有充分运用典型的背景材料,致使背景材料显得过多,问题分析不够深、透,在学生阅读材料时也浪费了过多的时间。

9月我在县教研室指派的学科专家指导下,经过本学科组同志的协助,以“市场配置资源”为题,上了一节展示课,反思整个过程,深有感触。

一、反思教学设计

1.导课

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叶启田的歌曲爱拼才能赢,然后根据歌词引出课题,试讲后感到导课不够畅,于是我去掉歌曲播放,直接联系上课班级的口号“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导入,就地取材,使导课更简洁。

2.基础知识梳理

起初提请学生按知识点回答,教师板书知识线索。试课讲时发现这一过程用时过长,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我接受指导专家及学科组同志建议,改为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是否课前遇到疑问,在学生无人提出疑问时,教师利用易混知识点反问学生,这既使学生辨清易混点,又为下一环节探究活动节约了时间。

3.课堂探究

本节课我利用近期生猪市场为素材,围绕“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设计了三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问题设计时我做了前后这样调整:

探究一以生猪价格上涨引导生猪生产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上述材料中,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的?

(2)从中你发现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有哪些优点?

调整为:

(1)上述材料中资源是如何流动的?

(2)这一过程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3)你能概括出市场配置资源优点吗?

探究二以双汇瘦肉精事件设计了两个为题:

(1)肉制品市场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会导致什么后果?

(2)对规范肉制品市场秩序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调整为:

(1)“健美猪”为什么会一路疯跑?

(2)如何阻止“健美猪”一路疯跑?

探究三以“猪坚强””“油他去”推动据CPI以及小型养殖户周某的后悔设计了两个问题:

(1)材料体现了市场调节有何缺陷?

(2)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哪些后果?

把问题(1)调整为:周某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调整前问题设计是把探究活动试题化,整个课堂让人觉得是在做题,没有授课过程。经过调整,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联系情景素材发现知识,提升能力,感悟市场经济活动中对人思想素质的要求。探究问题素材都“用猪说事”,内容整体感强,过程不零散。

二、反思教学过程

上过展示课后,我从学生的反映及课堂检测效果感到这节课还较满意,但看了课堂实录,发现需要有以下改进:

1.学生可以指着PPT展示思考结果,这样比站在原位看学案效果好,更能锻炼学生,并引起其他学生注意;

2.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过早评价,应由学生概括、总结和评价,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参与,避免学生只关注自己所分的问题,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3.学生探究活动应充分展开,特别是学生展示应该能充分,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偏离自己预设的方向;

4.不断锤炼语言,减少口误。

总之,上过这节展示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仅由专业理论是不够的,应不断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同行加强交流,自身坚持探索,从素材收集,到备课上课,努力打造精品课堂,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尽力让学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而终身受益。

首先是教材三大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块是市场配置资源,主要介绍市场的地位、方式、优点和作用;市场优点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体系,因此进入第二块市场秩序,介绍了规则的含义、要求和诚信的意义、要求;市场秩序即使有序了,市场还是有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第三块为市场的局限性,介绍了有些不能调、不让调及三个弊端和后果。这些局限性需要宏观调控来进行弥补,这是下一框要介绍的内容。

其次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大胆地把第三块知识即市场的局限性调上来作为第二点来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从优点过渡到局限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还有是本课的情感升华放在“诚信”这个主题上,因此把情感升华放在课堂结尾时比较妥当。但是把课本知识结构打破又会有所缺陷,因此在本课最后总结时,按课本逻辑再次强调,以作弥补。

重难点的确定及时间的分配:本课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优点和方式,这里既要把知识点结合价值规律来理清,又要上升到一定的情感的高度,即要结合实践分析,我们要坚定地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因此这里时间分配15分钟。第二个重点是市场秩序,要让学生体验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因此我们既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又要讲诚信重道德,因此在这里时间的分配也是15分钟。

关于情境的创设:

本课采用两个情境,一是“善变的白菜”,通过从——三年白菜价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市场调节的方式、优点和作用,以及结合弊端加以分析;二是通过“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事件,来说明破坏市场秩序的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危害,从而增加学生情感的厚度,我们一定要守法懂法和诚信。

事例只有两个,单纯的案例会使得课堂稍显单薄,因此在使用案例时,一定要注意以点带面,通过演绎法,由此及彼,从而分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上过展示课后,我从学生的反映及课堂检测效果感到这节课还较满意,但看了课堂实录,发现需要有以下改进:

1、学生可以指着PPT展示思考结果,这样比站在原位看学案效果好,更能锻炼学生,并引起其他学生注意;

2、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过早评价,应由学生概括、总结和评价,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参与,避免学生只关注自己所分的问题,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3、学生探究活动应充分展开,特别是学生展示应该能充分,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偏离自己预设的方向;

4、不断锤炼语言,减少口误。

总之,上过这节展示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仅由专业理论是不够的,应不断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同行加强交流,自身坚持探索,从素材收集,到备课上课,努力打造精品课堂,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尽力让学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而终身受益。

《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课程是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市场配置资源》,本课重点难点是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以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结合分析,但同时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突破重难点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根据上述的背景,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创设不同的情境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内化知识。从备课到讲授完本节课,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课堂引入通俗易懂,与本课内容联系贴切。“市场配置资源”这一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利用现实的、更为贴近生活的材料使学生更加感为身受,同时使之上升为学生自身的意识反映,这是本框题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人在本课开始前展示一张内容为“总理的牛奶梦”的情景材料,从实际教学的情况看,这种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同学们带入在课堂内容“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层层递进式的“前置问题”结合“情景创设”,巧妙突破重难点。重难点的突破,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投入课堂,主动思考,同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等载体,让学生在深刻的体会中把握知识。为此,本课的特色在于以一个个的“前置问题”引导学生递进式地融入到课堂内容,同时创设不同的情景,如“假设你是牛奶企业的老总,你能从材料中把握住哪些市场信息?你根据市场信息做出何种决策?”等等。

3、密切结合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本课内容运用了热点问题“奶企生产过程中的乱象”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实例中把握“市场调节的弊端”这一知识点。同时运用“食品安全”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其原因是什么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4、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材料、视频等作为载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所刺激,同时创设条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扮演,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

二、不足之处

1、课时紧、课堂容量大,要在对课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前提下,大胆对教材和备课资源进行“取与舍”

2、如何更好地处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系,给学生多少思考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

3、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黑板板书对整个课堂知识框架的展示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开展课堂,但又由于多媒体展示的信息时间较短,知识点跳跃较快,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把握不准,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黑板的应用,跟着课堂的节奏,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点。

本次教学的课程是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市场配置资源》,本课重点难点是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以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结合分析,但同时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突破重难点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根据上述的背景,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创设不同的情境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内化知识。从备课到讲授完本节课,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课堂引入通俗易懂,与本课内容联系贴切。“市场配置资源”这一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利用现实的、更为贴近生活的材料使学生更加感为身受,同时使之上升为学生自身的意识反映,这是本框题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人在本课开始前展示一张内容为“总理的牛奶梦”的情景材料,从实际教学的情况看,这种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同学们带入在课堂内容“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层层递进式的“前置问题”结合“情景创设”,巧妙突破重难点。重难点的突破,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投入课堂,主动思考,同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等载体,让学生在深刻的体会中把握知识。为此,本课的特色在于以一个个的“前置问题”引导学生递进式地融入到课堂内容,同时创设不同的情景,如“假设你是牛奶企业的老总,你能从材料中把握住哪些市场信息?你根据市场信息做出何种决策?”等等。

3、密切结合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本课内容运用了热点问题“奶企生产过程中的乱象”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实例中把握“市场调节的弊端”这一知识点。同时运用“食品安全”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其原因是什么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4、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材料、视频等作为载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所刺激,同时创设条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扮演,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

二、不足之处

1、课时紧、课堂容量大,要在对课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前提下,大胆对教材和备课资源进行“取与舍”

2、如何更好地处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系,给学生多少思考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

3、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黑板板书对整个课堂知识框架的展示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开展课堂,但又由于多媒体展示的信息时间较短,知识点跳跃较快,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把握不准,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黑板的应用,跟着课堂的节奏,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点。

这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市场经济中,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经济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因此对本课题内容感觉并不陌生。但他们对于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不知其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还没有感性认识。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用生动、新颖的材料,真实的事例来吸引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以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资源紧缺问题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并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所以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其次切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通过观看《世园会催热西安酒店业》这部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政治课堂的时代性特征,进而总结出市场调节的第一个优点。然后以分组PK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感悟出市场调节第二个优点。在这个地方,我适时加以总结升华,提炼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三种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部分知识是重点,所以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活动,希望寓教于乐,使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同时学生也不会感觉到枯燥难解。再次在处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部分知识时,最初的设想是以课堂现场调查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但发现活动时学生只注重形式,忽视了调查的结果,所以我改变了设计思路,将课堂调查转变成课前调查,并整理出学生的调查结果,以饼状图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用数据说话,学生更加信服,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课堂效果很不错。在课堂总结这一环节,以学生总结为主,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活动我会加以改进。最后的作业布置,留给学生一个调查西安食品市场的小任务,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贯彻落实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总体的教学过程来看,本节课重难点突出,重点讲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实效性。教学思路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样、灵活,主要采用了事例分析法、讲授法和合作探究法。选取最新的时政资料,体现了政治教学的时代性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贯穿始终的,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对于本节课的感悟和收获会更多。

通过参与这次汇报课的教学活动,我自己也收获良多。我将在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化程度,积极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上做出不懈的努力。在此,也衷心感谢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同仁。

《共享网上邻居资源》课后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共享网上邻居资源》时,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根着课本上的例题做,一浏览网上邻居资源、二共享资源供他人访问,例题完成后再做课本后的习题。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效果不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课本上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设计了“太空旅行”这一主题。把这节课教学目标由一维(知识)转变成立体三维:知识、能力、情感。

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掌握浏览网上邻居资源;掌握共享资源供他人访问;

(二)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合理设置共享权限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1、全班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8人。教师引入话题——“太空旅行”。学生在已经掌握如何浏览网上邻居资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如何共享资源供他人访问,围绕“太空旅行”这一主题,浏览网上邻居资源,共享资源供他人访问。在自主探究后,教师可借机进行“共享”技能的小结。完成任务后,各小组学生可进行评价挑选两位“乐助宇航员”。

2、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但是,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是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要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