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 文档
- 2024-08-19
- 107热度
- 0评论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分析论文,本文共15篇,供大家阅读。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实验经费投入成本,本文从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某高校为例具体进行改革效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应用价值管理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降低经费投入。
关键词:价值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教学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管理、价值管理是促使实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最佳管理办法。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推行价值管理办法,并结合其它现代管理技术,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使高校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将价值管理从企业走向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是市场经济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与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实验教学管理的战略化长效机制,并应用于所有对实验教学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以帮助高校实验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1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入,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不断增长,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实验室在运行管理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实验设备经费紧张、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实验室开放性较差等等问题日益显露,实验室教学并未达到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
2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创新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采用价值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而价值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管理目标、管理结构和体系、管理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后的人力资源实践。推进高校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可以提高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率,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实验人才。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应强化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同时应努力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力求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也必须跟得上高等教学的改革形势。价值管理主要是将教学成果在实验设备生命周期内得到最大化成效,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用价值管理公式进行表达如下:价值管理的公式为:V=F/C在本文中,实验教学的效果、科研成果就是实验教学的效益,价值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实行价值管理主体的效益最大化,那么本文中的V就是教学、科研成果;实验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师资配置就是实验室的主体行为功能;而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周期就是学校投入的成本。我们根据提升主体行为功能、降低成本来最终实现实验教学的利益最大化效果。那么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本文总结如下:
2.1引入价值管理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由于大学中的学科较多,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并且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相应的课时,并且实验课一般在院系指定的实验室中完成,但是这些课时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价值管理理论,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要求研究生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本科实验进行指导。这样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能力,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指导人员和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安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动手的机会增加了,也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着重体现以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并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要在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在系列上区别于教师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从属于技术服务系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以实验初级阶段的准备调试工作和实验收尾阶段的整理工作为主,继续执行主讲教师必须指导一个批次的教学实验的制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等都是由实验人员负责的,这样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2科学全面建设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增设安全管理制度,延长实验室的使用寿命。高校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和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学期入学后,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实验室安全指导课程,实验室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介绍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理论,学生必须通过书面的安全测试来掌握一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参与者必须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程序手册》,实验室的楼层管理员必须负责。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上,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灵活性。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2.3将价值管理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实施价值管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标准,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方法上实现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等措施以巩固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时更新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定期修改实验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对修改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制定与实验项目相配套的实验计划书、项目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确保实验内容的更新率在5%~10%;努力减少传统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方法;融入学科前沿知识,不断增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达到实验的最大效果,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
2.4增加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比例,颠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适量的选作实验,以供优秀学生和有兴趣的学生独立选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设实验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在每位学生入学时发送一张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实验评价信息的磁卡(该生的历次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出勤状况等信息)。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磁卡查询该生的各项实验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校实验中心每年、院中心实验室每两年至少在省及省以上部门组织的实验教学、教改、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和自制实验仪器等活动中获一项以上课题或奖项。
2.5全面开放实验室进行体验式教学
学校内部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施实验预约开放体系,保证课内课外实验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实验室开放措施:为适应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要求,底前,各级实验室首先实现时间上的全天候开放。在实验教学内容上,20底前各实验室下属的每一实验模块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实验项目,底前每一实验课程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项目。在实验对象上,各实验室对博士生要完全开放,对硕士生要大部分开放,对本科生要尽力开放。底各实验室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实现对校外开放提供有偿服务。
3.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某大学年9月份-201月份实施价值管理之后,学生各项试验能力的提升及试验教学所花费的成本、学生的实验课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此处调查对该学校理学院、动物科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的250名学生、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50分,回收试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8%,本研究利用价值管理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价值系数越高说明高校实验教学培养方式的效率较高,培养价值系数越低说明高校的实验教学的培养方式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对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改变培养方案。
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往的调查经验,以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为指导,将评价指标分为3部分,一是,学校教学实验成本的降低,二是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及实验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差的满意度。
3.3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实施价值管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及学校实验经费的降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学生的缺勤率降低了65.75%说明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实验课时数的提升仅为29.13%,说明学生的学习课时较多,实验课的课时数增加有限,在今后的实验管理中还要对这一问题继续深化。
4总结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价值管理理论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并采用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学过程价值管理方案,优化了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了更切实的保证,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洪玲,于丽芬.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20.
[2]朱妥红,贾昌萍,郭如良.新形势下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156-161.
[3]金宏伟,李常香,杜才平.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与社会需求的差异[J].黑龙江高教研究,(4):98-100.
[4]陈华东.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12:18.
[5]孟淑娟,孙万虹,苏琼,王彦斌,罗亚玲,赵向飞.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05:63-65.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最宝贵财富。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生死存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中人力资源是内部管控的主要环节,当代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是新时期企业务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及相关概念,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对管理模式的选择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当今企业做好现代人才管理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因素;竞争力
在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的今天,科学技术的研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以人力资本作为科技发展的智能核心,以高新技术创造的巨大效益作为科技发展前进的动力,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科技发展的力量储备,在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到来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在社会行业竞争压力下得以生存的宝贵财富。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作为社会现代化进步的全新学科,针对这一学科性问题引发了众多企业管理层的深刻思考,为如何强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进步提出战略性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概述
中外学者针对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概念,提出了不同观点与看法。部分人认为该模式根本不存在,还有些人指出该模式具有客观规律。纵观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不难看出,该模式同人力资源的管控系统从本质上来说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相关管理模式指的是管理者在长时间实践中产生的普遍公认的管理内容与方法,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未来可以继续指引人们进行管理行为。同时纵观以往研究资料,针对管理模式的类型,专家学者们也持有不同意见,站在不同层面把管理模式分门别类[1]。关于管理目的,基本上有四个种类,依次为综合性、战略性、职业与人事管理模式。从管理过程的视角看,基本可分为四类,即组合、最佳、职能与职业管理模式。而从管理内容方面分析,管理模式可分为战略性、专业性、内部性与外部性管控模式。立足管理方法,可分成数字性、经验性、开发性与系统性管控模式。总之,按照管理方法、目的、内容与过程等不一样,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亦应当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满足新时期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因素
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企业应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应用的管理模式也会不同。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就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企业发展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设置的,所以要求企业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考量,然后再科学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需要考量的选择因素如下:
1.发展战略
所谓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制定未来长远规划还有发展方向,该战略因素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企业的发展定位、经营管理思想与发展模式等。切记人才资源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发展平行,让人资管理模式选择变成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动力源,从而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所以选择人力管理模式,应该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前提,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做灵活调整[2]。如果管理模式同企业战略未能平行融合发展,则会对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十分不利,企业持续经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企业发展战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人资管理模式的选择形成影响,但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对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同样具有反作用力。
2.企业文化
制度学派的相关理论指出,文化在企业对自身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非正式指标。上文提到,不同时间、地域企业人资管理模式亦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质。我国自古至今都十分推崇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庸、以人为本等思想在当今仍然适用,这些思想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企业管理。具体表现:一是把人类道德性视作人类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判断;二是中庸注重与人为善;三是家长制领导理念与模式基于家长制思维;四是与西方文化对比来看,中国自古时起便讲求天人合一、知人善任的道理。美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美国在管理方面更侧重法治而非人治,大力倡导个人主义,因而在其人资管理中市场化特性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美国的人资管理无疑披上了一层技术、规范与法制的外衣。从某个层面来看,可将人视为文化发展的产物,因而企业文化也是人资管理模式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因素。
3.企业规模
企业人数与注册资金对企业规模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而且企业规模同企业人数、注册资金呈正比关系。企业规模小,内部构成会相对简单,但相关制度规章也难免有疏漏之处;规模大的内部结构也会更完善,相关制度规章的疏漏之处也会更少。因为大规模企业的管理难度更大,只有设定更精细化的制度规章,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3]。目前,企业只有发展到相应规模才能选择相结合的人资管控模式,在这个前提下企业的人资管控模式才能发挥效用,全面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的规模对企业选择人资管理模式同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今天,新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会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持续发展的可能及提升所有员工素质的核心要素,但是不同企业应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其结果也可能会千差万别。不同企业针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也会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因此针对相关的管理模式类别及选择因素进行研究,对企业科学合理优化地配置自己的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杜绝管理模式不科学、死板选择,对大幅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实际价值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林肇宏,薛夏斌,李世杰.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及原因分析[J].管理学报,2015(,5):702-709.
[2]梁小红.浅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15(,14):11-12.
[3]龚燕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14(,10):247-248.
1.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含义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顺利完成,是项目实施方对项目管理方的委托管理行为。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同时涵盖了融资方案、项目设计、施工、运行和交付等工作内容。
1.2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程周期较长,调动的工程资源较多。同时,项目施工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其施工环境通常是在河流周围附近,其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有助于有效调动项目资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效解决材料和设备紧缺的现状。再者,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施工质量参数较难控制。因此,项目管理工作重点在于强化对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2.1工程项目管理角色的缺失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相关的资质,同时项目管理部门要承担施工技术指标、部分工程参数测量等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但是,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角色较为尴尬,其工程建设工作不能保持独立性,尤其是易受到工程施工方的干扰。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投资管理、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等,但在工程中其职能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2.2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缺失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省投资等,会放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也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造成质量控制中出现各种纠纷和矛盾。
2.3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素质存在缺陷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往往会提高工程预算资金的投入,从而给工程预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资金的缺乏制约管理部门升级其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也不能吸纳优秀的人才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甚至一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只能雇佣临时的工作人员,从而造成其管理资质等级逐渐下降。
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策略研究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构建,从工程质量、进度管理、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组建技术和管理项目部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1工程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其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因此,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从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到项目交工评审的整个环节,要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参数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施工环节是项目管理的实体过程,也是水利水电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紧抓施工阶段,反复试验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在项目管理中,要完善工地试验室,提高工作人员的测试水平,准确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参数隐患,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
3.2工程进度管理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能否在既定的工期内进行工程交付,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要注重进度目标的控制,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工程管理单位要解决好进度、质量和投资3个目标的关系,监理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构建,并逐步建立系统性的网络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现状制定可行的工程计划,工程设计单位要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信息沟通,对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定期的共享,以便及时调整工程进度。此外,要提高施工阶段控制,及时清除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干扰因素,避免工程进度和技术进度偏差较大。
3.3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金成本投入。通常成本主要分为2种:一是施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用、现场费用等;二是经营管理成本,主要有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前者在整个合同总价中占据70%左右,因此项目管理要重点放在施工成本控制上,尽量减少工程施工项目的重复施工;同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中原材料的浪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3.4工程安全管理控制
工程安全管理控制要从2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加强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施工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避免安全施工的出现。再次,要落实安全责任,明确不同部门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职能,防止玩忽职守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责任书的要求追责违约和违章现象。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负责,施工流程较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其管理模式,从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程安全等方面入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分析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论文
社区生态旅游和普通的生态旅游相比较而言,更为人文,是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它是以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为目的,保护并开发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社区旅游的主要意义在于让社区居民可以参观景点,与此同时可以更好更快乐的了解社区环境,并积极投身到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去,从而达到保护社区资源、合理开发社区旅游环境,同时为社区生态旅游带来经济效益,推动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和居民是社区生态旅游业的主体,社区居民不仅是旅游发展的相关人员,还是旅游发展的收益者。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影响
社区生态旅游的内部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当地社区、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这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主体相互间存在着利益关系,所以构成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群体。当地政府在对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当地政府制定法律,颁布政策,建立相关的体制等许多因素,都影响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二)旅游企业的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影响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市场的主体,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执行者,具有专业的旅游管理经验和充足的资金,在社区旅游发展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也就要求旅游企业要在旅游经营的过程中,重视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既有环保意识又有专业的素养,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影响
社区居民是旅游管理模式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也是社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所以,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进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去。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是社区生态旅游的特色之一,也是旅游提供服务的方式。
(四)当地社团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
当地社团是联合各主体间的组织,在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相对公平的反映着整体的利益。当地社团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建构中起着实施调整活动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各方利益等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服务和经营中,而不是直接经营。
(五)外部因素对社区生态管理模式的影响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者和非政府组织等。旅游者决定着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被管理者。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保障居民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其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中,发挥着咨询和沟通的作用。外部环境也比较复杂,当地政府政策的推出和管理,经济水平的发展情况等各方面都影响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方式的构建。
二、构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在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社区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导致了居民参与度较低,使得居民的利益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保障。再者,社区的风土人情在受到商业化的冲击,有时候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人文资源流失。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完善,各企业间竞争激励,导致纷纷推出“低价团”吸引游客,与此同时,也导致了服务质量低下。这些都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制度的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
(一)制定居民决策机制
在建立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尽可能的让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管理过程中来,要创立保障居民决策的'机制,保障在考虑到居民意见的情况下决定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社区与旅游企业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交流,任何旅游方案都进行协商讨论。当地政府需要建立相关的组织,定期与居民沟通,听取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反馈,使社区生态旅游的各方主体满意。
(二)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
要形成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和当地政府应该像社区的公共事业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偿。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中从事经济活动,从中获取利益,旅游商品尽量选择当地原料,雇佣当地居民,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开发中。
(三)组织有效的旅游技能和旅游知识培训
当地政府应该提高旅游各主体对社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还需要对居民进行环保知识、导游、旅游服务、市场开拓等技能的培训,使居民科学的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结语
社区生态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追捧,这也就进一步的要求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完善。居民作为社区生态旅游间接的管理者、经营者、参与者,这些都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重视居民在其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文风俗的保留更是至关重要的。
1引言
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模式日渐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挖掘其潜在的创新意识,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1]。云计算技术是衍生于互联网的虚拟化资源,该实验室承担了电子、通信等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工作,提供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验平台,成立了以基础-应用-创新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和深层次的学习中更具有竞争力。
2云计算实验平台
云计算实验环境以云计算实验平台为核心,用云模式集中部署,提供虚拟化资源池,以及多种层次的实验资源支撑[2]。通过网络、服务器、存储器虚拟化整合计算资源,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实验资源支持,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云端获取和定制自己所需的应用环境[3]。与传统实验室相比,云计算实验室拥有两个实验环境平台,一个是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机房实验环境,另一个是通过路由器连接到校园网或广域网,实现开放的实验环境。云计算实验环境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云计算实验室目前承担了电子、通信等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提供多种课内实验和竞赛平台实践环境。如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成立以基础-应用-创新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基础实验主要是通过验证型实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认知;专业实验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初步科研能力的目的;综合设计主要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着重培养创新素质和学术品质。
3.1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所谓的“新模式”是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形式,开发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观念与意识,同时也符合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为培养创新型、全能型人才提供基础条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3.1.1多层次递推实验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级课程的特点,制定多层次的递推实验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与潜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学习实践,设置拆装收音机课程,了解基本的电子器件与组件,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学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发明,如音乐盒、流水灯、交通灯等,扎实基础知识。对于三四学生鼓励参加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或者比较相关学科竞赛,以竞赛和科研助教的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在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3.1.2多样化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课程前,利用云环境实现在线课堂建设,整合包含视频、PPT、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验素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上课前,挑选1-2名学生简述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实验项目应用领域,锻炼学生的.应变与表达能力;实验中由教师引导,以小组形式开展协同学习,实验完成要进行验收,每组派代表讲解相应操作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并提问其他相关成员,参与讨论;实验课程后,延深学生的学习机制,可以通过“云平台”这种网络方式讨论学习,由指导老师在线答疑解惑,实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机制,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反馈时间,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3.1.3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脑、手结合,增强实践能力;而传统的的实践方法,是去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往往在企业中的实习由于时间短,融入难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培养并不是很乐观,学校或者院系要逐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实践训练项目,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发展技术需求与难题,通过设计和发布具有企业工程背景的项目,以教师申请立项为主,学生申请立项为辅的形式,支持学生进行开放式实践创新训练,进而也可填补现在教学中要求的创新创业训练学习学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2探索实验管理新模式
3.2.1开放实验室,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开放型实验即打破传统实验方式下“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的学习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新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预模拟企业单位相关制度,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间接管理制度。在完成基础实验的教学中,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在每年的开学时期进行创新团队的人员纳新,对新成员不分专业,但是加入之后,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管理教师会定期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考核,考核通过,方可纳入开放实验创新团队。实验室的管理一般会涉及教师或实验师的上班时间、开放费用、管理人员和师资配置等方面问题,采用仿照公司模式管理制度,设置班长和部长职位,日常管理由班长全权负责,一般不需要教师参与,有问题与相关教师进行联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学生团队设置不同部门,每个部门下设一个部长,负责各部门工作,各部长定期及时汇总各自工作。学习上采用“师徒制”模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自主选择“师傅”与“徒弟”,核心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四年级学生由教师辅导。这样的管理体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而“师徒制”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之间的感情,在传承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意识,形成了许多小的团队,为竞赛和今后创业打下了基础。3.2.2专业型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工科类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靠学生自主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相对比较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以激发其创新意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年轻教师与专业的实验老师,通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成果等,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进而提高指导性、创新型实验的能力,在授课与指导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
4结论
依托云计算实验室,探讨了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新模式,以后的授课与竞赛训练将充分利用开放实验环境,展示云计算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优势,为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提供一定条件,也为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旭.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新通信,,20(05):180.
[2]金永霞.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02):146-148+152.
[3]高立民,罗鸣,赵恒新等.探索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新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04):241-244.
[4]王莹,袁园,刘俊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3):246-248.
[5]欧阳玉祝,蒋剑波,王广成.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35(01):173-175+205.
[6]朱弘飞,邹启明,陈章进.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实验室设计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19):55-56+58.
[7]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30(11):40-42+49.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规范学生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我们以有机化学实验《蒸馏》课为例,探讨了将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此探讨的开展,进一步揭示多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途径,将会为学生以后学习化学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1-4]。然而,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所涉及操作较多,学生经常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操作错误,例如蒸馏操作时忘加沸石、温度计的放置位置不正确、冷凝管出水和进水的接口弄反等等,这些不正确操作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学生生命安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能巧用教学方法将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降低实验失败的机率[2]。本文以有机化学实验中《蒸馏》一章为例,将重点介绍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讲授法
一谈到有机化学实验,大多数学生的脑海里都会不禁以有毒、危险等词来描述化学实验。因此,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有必要通过生动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实验的基本知识,克服他们心理对实验的恐惧。这其中,讲授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可以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阐明规律和描绘情境的教学方法,其包括讲述、讲解和讲演[3]。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大多数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我国实验教学中最早使用和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师进行《蒸馏》实验教学之前,有必要借助讲授法给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蒸馏实验”、“蒸馏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仪器”、“仪器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蒸馏主要有哪些方面应用”、“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和“蒸馏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讲述,可以让学生对蒸馏目的与原理等有大致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克服实验的心理压力和恐慌,从而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机率。
2演示法
通过讲授法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蒸馏目的和原理,可是对于初入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学生来说,心理难免还是会恐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蒸馏过程中的大致步骤与流程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演示,使得学生对蒸馏有个更直观具体地了解,从而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做起实验来就不会那么手忙脚乱。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做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与讲授法联合使用,它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发展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5-6]。在《蒸馏》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蒸馏装置搭设(图1),并同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仪器的名称、用途、搭设装置先后顺序的原因以及搭设过程中易错之处,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蒸馏装置搭设过程及实验中各项操作的原因。大量实践表明,演示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其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这些有益之处对于实验教学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将呆板的实验教材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
3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只是单纯的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实验,从根本上来讲,这锻炼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不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更达不到我们设置化学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当教师进行完讲解和演示教学后,教师有必要采用实验法进行具体教学,给学生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水平与科学素养。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使用一定的材料与设备,通过控制和改变实验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现象的改变,通过观察这些实验现象的变化来获取一些新知识或验证某些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化学、生物、地理、物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法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经过学生细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讨论和踊跃思索来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7],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将一些实践知识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以此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探索知识能力及解决突发状况的反应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例如,在《蒸馏》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常常会忘记在烧瓶里加沸石防爆沸,这时教师可以在旁提醒学生们互相观察各自实验装置的异同,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处,这样会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沸石的作用。大量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法是化学学科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奠定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具体实验,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
4启发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的不加思考的接收课本上的知识,这会让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能动性和主动性,这样达不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不能如此。所谓教学,就是以教师的“教”为辅,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缺一不可。在有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达到教与学相得益彰的效果,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不费力[8-9]以由一讲一练、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体现,同时可以通过教师具体生动的讲述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留下深刻印象来实现。启发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例如,在《蒸馏》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蒸馏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时,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蒸馏的原理与之前在高中的学的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的区别在哪些方面,可以用来提纯哪些混合物?”让学生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蒸馏方法的局限性,并让他们在实验报告上把这些问题作为思考题来回答,并提交上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5结论
本文以《蒸馏》实验为课例详细探讨了如何将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启发法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于有机实验教学中,来克服学生实验时的恐惧心理、规范学生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揭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J].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7):96-97.
[2]盛野,张雷,王海晶,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40(8):202-203.
[3]李丽稀.浅谈讲授法[J].新课程(下旬),(7):80-82.
[4]周承玲.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中旬),2012(06):41.
[5]罗志荣.在有机实验中利用有机合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广州化工,2012(40):248-250.
[6]郑燕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精神[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8):95-98.
[7]李济澜.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广东化工,2012,39(14):205-206.
[8]何群,张葳,夏阳.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1):46-47.
[9]杨秀平.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2):85-87.
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
一、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
化学教师要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认真剖析,并适当进行扩展和补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扩展化学实验的内容,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重视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分析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取得更大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适时适度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不适宜由教师现场为学生展示,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逼真、声光影相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实验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此外,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放慢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清楚实验中的各种反应情况,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化学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三、重视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化学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在身边就可以发现许多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将许多化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印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课堂互动,活跃化学实验教学氛围
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强化课堂互动,营造良好、宽松、活跃的化学实验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分析和总结。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轻松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完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励和诊断的作用,多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不能仅评价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评价。要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来,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此外,化学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还要发挥学生自身评价的作用,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在自我反思、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和科学素养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六、结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新化学实验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真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探究性实验的安排与设置,尽可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实验内容选取一些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可以透过一些趣味化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冲突的实验内容,这些素材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内容,最好是选择那些易于学生操作的实验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学生实验素养的体现,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做“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产生白烟时,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却没有燃烧.学生对此实验现象虽然产生兴趣,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说服力,根据此现象不易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维,并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当杯中温度已达到80℃时(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还有氧气吗?再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对于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会意识到,氧气不溶于水,可见水中的白磷不能与足够的氧气接触,是不能燃烧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能够获知问题的实质,从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与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引入学生的自主实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探究.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实验的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规范有序地进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做“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时,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四点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这些要求也适用于其他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技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且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着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学生有很好的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在教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开放性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于这些实验内容以及思考问题展开探究.这样能够提升实验的.综合成效,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会随之产生.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例如,在一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中,我提出如下问题:怎样用三种最好的方法制取CaCl2溶液?并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制取CaCl2溶液的可能方法,要求学生对每种方法都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四人一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实验方案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自然要舍弃实验步骤复杂的、原料成本高的、产率小的方案,最后找出最好的三种方法:CaO、CaCO3、Ca(OH)2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l2溶液,这三种方法实验步骤少,原料成本低,产率大.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于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有效应用,并且能够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估,最后确定合适的方法.这样的实验,能够实现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总之,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与探究能力.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且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于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在化学的教学中离不开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实验对于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实验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现象,又可以增加初中生对于现象的记忆,并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在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的中学,其条件的不成熟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奢望。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在一些较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教师资源本身就比较缺乏,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关注到实验所带给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甚至一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本不是化学专业毕业,对于化学的授课工作非常业余,这也造成教师对实验的不重视。老师的教学任务以及管理实验室的任务繁重,其教学的精力明显不足,导致对于实验教学力不从心,只能用理论教学来代替实验教学。
2.实验教学环境差
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中学对于实验的条件和环境并不具备,这种情况一部分造成教师只能重视理论教学,另一部分也表现在教师的力不从心上,没有实验所用的工具,没有实验所用的教室,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环境较差,教师难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机会也造成了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3.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实验对于并没有什么兴趣和吸引力,这也成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缺少对实验的兴趣,也导致其丧失了很多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为了安全考虑,在学生缺少实验的时候也并未对学生进行督促,更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进行促进,部分实验的安排也是因为课程的需要,或者必须要进行实验而实施,或者对书中的理论进行验证。这也造成了学生进行实验较少的原因。
二、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的建议
1.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
在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工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比如量杯、酒精灯、试管等等化学必备器材,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村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难以达到更好的水平,就需要政府的帮助建设更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为实验增添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实验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2.注重生活中化学实验的挖掘
教师的能力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对化学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要挖掘生活中进行实验的工具,让化学实验走入到学生生活中。比如:在生活中白糖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调料品之一,就像白雪一般。但是,通过化学实验就可以将其瞬间变成为“黑雪”。此时,我取白糖5g放置于烧杯中,再滴入浓硫酸,学生们看到白糖瞬间就变成为一堆蓬松的“黑雪”,并且空气中还冒着“黑雪”发出的热气,随之“黑雪”的体积还会逐渐变大,甚至会溢出烧杯。通过这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学生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将会更浓厚。而这些有趣的实验需要教师从生活中不断挖掘素材,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灵活运用。
3.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因为农村学生相对而言获得的外界知识较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环境。比如:教师在进行《物质性质探究》教学的时候,对于化学物质的特性并不需要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寻找带有相应元素的物质,并对物质进行探索,对各种金属的性质进行探究,比如为什么烟花燃放会那么美丽?是因为其中含有镁元素,那么镁元素的物质特性是什么呢?我们所使用的铁工具具有丰富的铁元素,那么铁元素的物质性质是什么?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家庭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索,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结语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其不仅需要通过政府等一定的支持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智慧来实现,在当前城市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不能忽视农村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应当加大对农村山区的实验重视程度,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通过实验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让实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助力。
参考文献:
[1]刘中传.探析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管理中的哲学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19):14.
[2]夏文兰.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2):170.
[3]庞财琴.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5(25):70.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层次化实验的教学体系,讨论式互动教学、学生代替老师主讲等教学方式。
【关键词】层次化实验;互动教学;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教育环节无法替代的,它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教学的有机体,不仅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的功能,而且有开发学生智力和探索未知、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热情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的实验教学必须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加速自身的改革和完善,满足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
一、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仪器分析实验课是仪器分析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及其在有机和无机的监测方面的应用;学会应用仪器的监测分析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相互促进和统一,为将来从事与分析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系仪器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较多,学生动手的机会少,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2.每次实验后,由于教师批改实验报告不够及时、具体,反馈给学生滞后,导致学生在下次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
3.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单一,重共性而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过分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部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课前不做预习准备,上实验课时不认真做或只是为了获得分数而应付了事,课后实验报告抄袭的现象。
4.由于没有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在做验证性实验时,学生只需按i操作就行,这样虽然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无需思考,更不需要创造性的探索,而且,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这种仪器可以干什么,而不知道几种仪器联合起来还能干什么等等。
5.我系仪器分析实验内容基本上只限于教材上规定的几个有限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在所开的七个仪器分析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就占了五个,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难以把物质的特性、结构及检测有机地统一起来。
6. 我系的大型仪器使用效率,除了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效率较高以外,其他几台的都较低,最近两年来仪器分析实验室的五台仪器的使用时间及效率。
当今实际分析过程大部分趋向于采用仪器分析手段,如果不通过仪器分析实验加深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落后于社会需要,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仪器分析实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正如我校校长李培根院士所说,我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都是由老师指定的,类似于“做习题”,他们很少主动、自由地探索。而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使得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点想法
1.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应将验证型实验的学时压缩,注重增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实验比重,精心设计一些反映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新实验,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些实验,不要局限于教材上规定的几个有限的实验。
2.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熟悉并接触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以便选择适当的仪器和器材进行科学创新。
3.实验教学方式应摆脱单一的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模式,应将演示实验、微机多媒体实验教学等与传统的实验课结合,使实验教学增添趣味性、多样性。
4.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工作作风,应该强调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及预习报告的填写;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具体,最好有评语及签名;为了科学评价实验效果,实验成绩的考核应进行改进等等。
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内容上,分为三个层次: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在实验方法上,分为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和设计实验,在验证实验中,以必做实验为主,安排一定数量的选做和设计实验;在综合实验中,主要为选做实验,在设计实验中,当然主要为设计实验。在三个层次实验中,特别是在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应考虑与科研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将系里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列为实验内容。
(1)验证性实验。该层次的实验是让学生尝试和利用实验手段,对已知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仪器设备的识别和操作以及基本测试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可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药物(APC)片剂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等实验作为验证性实验,以演示、操作性为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优良素质。
(2)综合性实验。该层次的实验内容较为复杂,它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是把知识点紧密相关的实验内容连贯起来,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通过该层次的实验培养学生多维的、动态的、连贯的和有机组合的系列化操作技能,使学生综合地接受知识,提高实际学做和运用的能力。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通过提高实验内容起点,适当增加一部分前瞻性、应用性实验。如可将阿司匹林药物(APC)片剂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分别进行测定的实验;也可将污水中的某些金属元素如镁、铅、镉等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分子荧光光谱仪分别进行测定等实验作为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从事分析实验的技能、技巧,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设计性实验。该层次的实验是授之以“渔”的实验教学新趋势,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它是根据实验教学所提出的实验目的,让学生在已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可将矿泉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APC片剂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等实验作为设计性实验。教师先要把设计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若干要参考的数据和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提供几种参考文献和方案让学生选择,或仅给出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写出预习报告,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因为教材中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循,学生就只有自己去搜集资料,开动脑筋,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由于学生在验证实验和综合实验过程中已有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充分训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在设计实验中,学生一方面要依据题目的要求,自己查阅文献,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自己做实验;另一方面,许多设计性实验在完成之前,学生并不知道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成败做出正确的评估,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质,培养独立的科研探索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2.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实验及实验室的开放意味着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为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展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采取预约实验时间这一常规方法的同时,要尊重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实验合作群体,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实验内容。实验室要根据学生实验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每一个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没有结束时间的规定,允许失败后重做,直至成功。开放实验室和开放实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独立的科研探索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时,开放实验可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改进教学方法
(1)讨论式互动教学。通过讨论式互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教师提问,学生答辩;学生提问,教师答辩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批改要认真、仔细、及时,最好明确指出问题,如数据记录不规范、有效数字概念不清、实验数据处理不当等等,且应有评语和签名,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每次在实验前,教师应抽出一点时间把上次在实验报告中发现较多的问题提出来,并给予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及讲解,增长不少见识,同时也可避免在下次的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
(2)现场演示教学。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演示,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解决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减少的矛盾以及保证教学内容与缺乏仪器的矛盾。多媒体色彩逼真的画面,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实验观察,使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如现代大型分析仪器的结构和基本操作等等。
(3)学生代替老师主讲的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每次或抽次由学生自荐或他荐一名学生来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当听众,并可适时提问,如果学生实在讲解不了的问题,由老师给予补充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就会被改变,这不仅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当有好处,而且也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开辟第二课堂,走进实际现场的教学。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室无论是操作上还是认识上都是最理想化的,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与当地的检测部门或科研所合作开辟第二课堂,采取分组形式,参与分析检测人员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工作,以此完成实验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熟悉实际分析工作,而且可以了解实际工作者做检测和研究的工作情景,在实践中体会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性和要求,同时 也可获得专业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
4.改进实验成绩的评价方法
检验学生掌握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技能的程度,科学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成绩考核可按实验态度、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内容综合考核;对于设计性实验,实验成绩考核可按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预习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约占15%;实验过程――各实验环节的实验操作技能,约占25%;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判断、整理、归纳的能力,约占30%;实验报告和问题分析――重(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42页)点细节的掌握,约占20%;实验收尾工作――自我要求评价,约占10%。另外,对在实验中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
四、结语
我系已在无机、物化、有机、分析等实验室进行了多层次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的尝试 (由于设计型实验涉及的内容较深较广,故它不适应在低年级中进行),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非常踊跃,热情也非常高。我系申请的《大型仪器开放基金平台建设》的项目,也正在建设中,因此,就我系来说,这种尝试应该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尽快推广,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梁振江,刘朋军,李华明,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
[2]郭伟强,杜志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5).
[3]罗正祥.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3(2).
[4]苗艳丽.关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
[5]陈振林,罗杨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双向构想[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
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教育论文
仪器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加以检验、巩固和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和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某些物质的物化性质的参数和变化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门学科。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食品科学等领域。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其作为基础课向相关专业开设。青岛农业大学将其作为化学、材料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水产养殖、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各种仪器的结构,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充分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是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重点。本文就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讲解——提问——讲解的教学方法。即在实验开始前的讲解过程当中,就学生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提问,让他们把问题“带”到实验中,认真对待实验,争取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验,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逐一加以解答。这样,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就有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而实现认识的飞跃。
2.实验和规范基本操作同步进行
仪器分析实验中使用的基本上是大型精密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仪器运行过程当中,学生往往感到无事可做。因此,针对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技巧较薄弱这一情况,完全有必要在某些实验中,将这部分时间充分利用,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强化实验技能。基本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否规范化,是完成实验的前提条件。如气相色谱实验,进样后样品的出峰时间有的在20~30min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就可以让学生空针在另外的色谱柱上进行进样操作,熟悉微量进样器的'使用方法。紫外分光光度实验中,谱图扫描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练习比色皿的使用,发现操作不规范现象,应该及时纠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3.补充数据处理在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是数据分析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仪器分析实验要求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仪器分析,对此不甚了解。
因此,在实验的空隙时间内,给学生介绍几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教他们如何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解决一部分问题很有必要。同时,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让学生手动记下来,实验结束后自己分析处理,而不是直接打印仪器软件上得到的结果。努力做到活学活用,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加以巩固。这样他们在做毕业论文时,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就不会觉得陌生,而是可以把数据处理得比较熟练。 4.配合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仪器分析实验与普通的化学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同时还有其特殊的危险性。比如,原子吸收中乙炔气体的点燃、高压钢瓶的开启和关闭、气相色谱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氢气的点火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另外,除了上述危险之外,在开启大型精密仪器的过程当中,如果学生操作不当,也会对仪器造成损害。为此,仪器分析实验室的每台大型仪器都配备了辅助教学手段,即把仪器的具体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都写在纸上并压膜塑封,放在仪器旁边,让学生在开机之前仔细阅读,按照说明做到独立开机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熟悉仪器,而且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为他们在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时独立调试仪器打下了基础。
5.实行开放式教学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涉及一些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科技含量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多。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进行实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结果的部分数据可能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中不能编造数据,而是认真查找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在教学中实验室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在计划学时内没能完成实验内容或者实验失败的学生,提前同教师联系时间和实验室,鼓励他们参加开放实验,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品质。同时,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了准备。
6.引进考试机制
仪器分析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周期长,而且大型精密仪器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因此,一般该实验课没有考试内容。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可考虑引进合理的考试机制。具体操作内容为:考前约一周公布试题,考试分小组进行,提前抽签,学生根据题目可查阅资料,组内共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考核成绩要注重实验过程,将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后期工作有机结合,将目标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这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符合课程的培养要求。这种考核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次考验,对他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是仪器分析课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并加以研究和探索,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高中化学随堂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有效性教学理论提倡的是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个人成长。化学作为高中课程设计的主要学科体系,如何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程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是目前业界认识紧密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化学实验学科特性,联系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所存在对问题,对提升化学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出简要地策略分析。
一、我国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
化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教学比重。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变现方式与教学时机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依旧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部分。
(一)老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深刻认识
在考试中实验考题的设计难以明确测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老师在考试的压力下,在教学环节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化学实验的能力考核并不在高考的考试氛围之内,所以老师会对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夸大了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采用多媒体实验模拟取代学生真实的动手操作经验,在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中主要以实验教学的新鲜感取胜,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缺乏实质性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在常规的'化学实验课程讲解中主要以老师实验演练,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实验习题三个部分构成。在老师的实验演练环节中,老师大多都是照搬教材,缺乏个人的独特创新,致使学生的参与感不够强烈。而学生的分组实验大多都是按照课本或者老师的操作步骤得出固定化的结论。在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老师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开展实验环节,老师缺乏必要的实验指导,导致化学实验课程的随意性偏强,学生难以获得实际性的学习能力提升。
(三)教学资源的客观限制
在我国的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实验室缺乏,专业性的教学人才不够等客观因素是限制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获得保证的重要条件。部分高校的学生人数较多,对实验室的开放难以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导致新课程改革下实验课程的重视理念难以获得实际展开。一部分由于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的弱势地位,部分学生和老师没有认识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教学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教学器材,与此同时,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具备一定的危险性,诸多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化学实验课程所面临的局限。
二、提升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巧妙利用实验习题的潜在教学空间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教学要求,而巧妙利用实验习题,开展相应的实验设计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实验设计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该要创造性、灵活性的迁移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实验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备其他实验教学所没有的优势特征。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环节,实验操作步骤的过程中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对实验操作的流程理解得也更加深刻。老师可以在对化学实验习题的模拟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准。
(二)注重对问题的教学设计
由于化学学科固有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时会遇到一定的学习障碍。老师可以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中,采用问题式教学反思功法,在老师巧妙地问题设计中调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将教材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设置成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形式,帮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提升。在分析讲解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平等交流的学习状态,在联想,分析,比较的学习模式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是化学课程教授的重要教学内容,探讨分析和研究提升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有效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性提出策略性的建议。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巧妙利用化学实验习题,帮助学生在还原习题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深化对化学实验环节的理解,在以问题式的教学操作中,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中提升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保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有效性地提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