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吴、潘二子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 文档
- 2024-09-04
- 113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吴、潘二子事》阅读练习及答案,本文共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佑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节)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予乃亟与之交 亟:经常
B. 遂谢之荣 谢:感谢
C. 官不能堪 堪:忍受
D. 予之适越过潘子时 过:拜访
3.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庄氏难作”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 ②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③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 ④摘忌讳语,密奏之
⑤四大臣大怒 ⑥所杀七十余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
4.下列文章对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吴炎、潘柽章两个人都是游戏人才,明亡后他们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而自豪。
B. 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流传后世,因此参与编辑庄廷鑨的《明书》。
C. 潘柽章被捕后没有想吴炎那样慷慨陈词,痛骂不绝,主要是因为担心连累母亲。
D. 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译:
(2)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译:
2.B(谢:拒绝。)
3.D(①说的是吴、潘二人,与庄氏无关,③浙人获得满足未告发庄氏,⑥是结果。)
4.B(吴炎、潘柽章二人未参与编辑庄廷钅龙,的《明书》。)
5.(1)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其”“鬻”“坐”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2)当庄廷钅龙,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方”“属”“延”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明朝灭亡后,他们年纪都已二十多岁了。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不久他们说:“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熬夜,辛劳不已。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到几年后就有了名声,我于是经常和他们交往。
适逢湖州庄氏的祸难发生。庄氏名叫廷钅龙,,双目失明,不怎么通晓古今。因为司马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的话,便想发奋著书。廷钅龙,招来宾客,日夜忙碌,编辑成《明书》。廷钅龙,死后,他的父亲胤城流着泪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于是书得以付印行世。因为仰慕吴、潘的盛名,想借他们加重自己的`地位,便把他们列入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书共有一百多卷,其中很有一些忌讳的话,本来都是前人诋毁之辞而未经删除的。庄氏既然是巨富,浙江人得到他的书,常常拿着书去恐吓他,索取想要的财物后才离开。归安县令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才被放出。有一官吏教他买了此书,前去恐吓庄氏。庄氏想答应他的要求,有人向庄氏说:“如果一个接着一个来,就是把您的财产都用尽,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不如通过辩明是非来拒绝他。”于是拒绝了之荣的要求。之荣向大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之荣有理。之荣到了京师,把书中有关的忌讳语摘录下来向朝庭密奏,四大臣非常生气,派遣官吏到杭州,逮捕了庄廷钅龙,的父亲和其兄廷钺以及弟侄等,还有在书上列名的十八个人,全部都被判死罪。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还挖开廷钅龙,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氏的家产。被杀的有七十多人,吴、潘二人也同时遇难。在审讯时,有人改变言辞要求宽恕解脱,吴炎独慷慨陈辞,痛骂不绝,官吏不能忍受,对他拳打脚踢,直至打倒在地。潘柽章因为担心连累母亲,不骂也不申辩。
吴、潘二人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从这方面看,那么他们二人是相同的。我前往越州拜访潘君时,我的外甥徐公肃新考中了状元,潘君劝我一定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外甥显贵而降低自己的气节,我很感激他,表示不敢这样。两君都比我小十几岁,我把他们视为我所敬畏的朋友,正因如此。当庄廷钅龙,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幸免于难。两君所著的书有若干卷,尚未脱稿,又向我借所藏的书一千多卷,全部丢失。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后世,因此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并且他们确实是史学家的人才,不是庄廷钅龙,一类的人。
[清]曾国藩
三月初旬,奉覆一函,想已达览。旋接上年腊月惠书,并大著诗文全集各五十部,就审履祺康胜②,无任企仰③。
大集古文敬读一过,现昔年仅见零篇断幅者,尤为卓绝。大抵节节顿挫,不矜奇辞奥句,而字字若履危石而下,落纸乃迟重绝伦。其中闲适之文,清旷自怡,萧然物外,如《说钓》《杂说》《程日新传》《屠禹甸序》之类,若翱翔于云表,俯视而有至乐。国藩尝好读陶公及韦、白、苏、陆闲适之诗,观其博揽物态,逸趣横生,栩栩焉神愉而体轻,令人欲弃百事而从之游。而惜古文家少此恬适之一种,独柳子厚山水记,破空而游,并物我而纳诸大适之域,非他家所可及,今乃于尊集数数遘之。故编中虽兼众长,而仆视此等尤高也。
与欧阳筱岑书中,论及桐城文派,不右刘、姚④,至比姚氏于吕居仁,讥评得无少过?刘氏诚非有过绝辈流之诣,姚氏则深造自得,词旨渊雅,其文为世所称诵者,如《庄子章文库》《礼笺序》《朱竹君传》(《仪郑堂记》《南园诗存序》等篇,皆义精而词俊,夐绝⑤尘表。其不厌人意者,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姚氏固有偏于阴柔之说,又尝自谢为才弱矣。其论文亦多诣极之语,国史称其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挟其微发其蕴。亟顿称海峰,不免阿于私好。要之方氏以后,惜抱固当为百年正宗,未可与海峰同类而并薄之也。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国藩回任江表,眴逾半年,辖境敉⑥平,雨泽沾足,岁事可望丰稔。惟是精力日衰,前发疝气,虽已痊愈,目光蒙雾,无术挽回。吏治兵事,均未能悉心料理,深为愧悚。吾乡会匪窃发,益阳、龙阳等城,相继被扰。此辈游荡无业,常见逐风尘而得逞。湘省年年发难,剿之而不畏,抚之而无术,纵使十次速灭,而设有一次迁延,则桑梓之患,不堪设想,殊以为虑。
【注】①吴南屏:清代散文家吴敏树,号南屏。②履祺康胜:书信敬辞,意即祝吉祥安好。
③无任企仰:敬辞,“不胜仰慕”之意。④刘、姚:指桐城三祖中的刘大樾(号海峰)、姚鼐(世称惜抱先生)。⑤夐(xiong)绝:超绝。⑥敉(mǐ):平定,安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矜奇辞奥句 矜:自夸
B.论及桐城文派,不右刘、姚 右:尊崇
C.亟顿称海峰,不免阿于私好 阿:偏袒
D.未可与海峰同类而并薄之也 薄:接近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推崇姚鼐的一组是(3分)
①清旷自怡,萧然物外 ②令人欲弃百事而从之游
③并物我而纳诸大适之域 ④深造自得,词旨渊雅
⑤义精而词俊,夐绝尘表 ⑥论文亦多诣极之语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国藩在给吴敏树的回信中论文讲学,对吴敏树闲适类散文高度称许。
B.曾国藩和吴敏树虽有论文讲道之谊,但两人的文学观点不尽一致。
C.曾国藩把姚鼐和吕居仁相提并论,推崇姚鼐文章为百年正宗。
D.吴敏树对刘大樾和姚鼐有微词,曾国藩在信中坦言吴敏树“讥评少过”。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不厌人意者,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3分)
译:
(2)吏治兵事,均未能悉心料理,深为愧悚。(3分)
译:
试题答案:
2 . D (薄:轻视.)
3 . B (① 是对吴敏树散文的过誉之词;②是对陶公及韦、白、苏、陆闲适诗的评价;③ 是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评价。)
4 . C (“将姚氏比于吕居仁”的是吴敏树。)
5 . ( l )他的文章不大令人满意的地方,在于可惜缺少雄健的风格、豪迈的气势。( “其”“厌”“少”各l 分。)
( 2 )政务管理和军队事务,(我)都不能尽心料理,深深地对此感到愧惧。( “治”“(我)” “愧悚”各1 分。)
【 参考译文】
(一)
三月上旬,曾敬复一封信,想必已经收阅了.不久便接到您去年十二月的来信,以及大作诗文全集各五十卷,因此得知您健康平安,不胜羡慕。
大作中的古文拜读了一追,比起以前只能看到的单篇短文,更感到卓越。大体上说,文章处处顿挫多变,不卖弄诡奇的词汇和深奥的语句,而字字又像踩着危石而下步,落到纸面上却沉稳有力、无与伦比。其中闲适一类的文章,清新旷达,洒脱欢悦,超然世外,如《说钓》 、《杂说》 、《程日新传》 、《屠禹甸序》 这类文章,好像翱翔在云外,俯视尘世而享有最大的欢乐。我曹经爱读陶渊明和韦应物、白居易、苏轼、陆游的闲适诗,看他们广泛采撷人情物态、行文飘逸,妙趣横生,读来不禁神情喜悦而浑身轻松,让人想抛弃世事而追随他们去交游。但是可惜写古文的作家缺少这种恬淡闲适,只有柳宗元的'山水行记,破天荒地漫游于此等境界,把外物和自我一起纳入极为理想的境域,这不是其他作家所能做到的,可现在我在您的大作中却常常能看到这种文章。所以大作岁兼善众长,但我却格外看重这类文章。
您再给欧阳筱岑的信中,谈到桐城派时,不推重刘大概、姚鼐,甚至将姚氏比作(标榜派别的)吕居仁,如此批评是否稍为过分?刘氏当然确没有超过同辈作家的成就,但姚氏确造诣深厚,自成一家,文辞典雅,意旨精深,他的那些被世人所称赞的文章,像《庄子章文库》 、《礼笺序》 、《覆张君书》 、《覆蒋松如书》 、《与孔约论谛祭书》 、《赠约假归序》 、《赠钱献之争》 、《朱竹君传》 、《仪郑堂记》 、《〈南园诗存〉序》 、《锦庄文集序》 等篇,都义理精当而文词俊秀,超世绝俗。他的文章不大令人满意的地方,在于可惜缺少雄健的风格、豪迈的气势。姚氏本来就有偏重阴柔的见解,又曾自己谦虚说才气薄弱。他评论古文也有很多极为精辟的说法,本朝的史官称他在古人所从未谈到的地方,独能发微探真。只是他一再称赞刘大傀,这不免是出于私人交情的偏爱。总之,方苞以后,姚鼐确实应当是百年来的正宗大家,不能和刘大櫆列为同等而都加以轻视。这是我个人的浅见,敬请指正。
我返任江南,转眼已过半年,辖区之内太平安宁,雨水充沛,今年可望庄稼丰收.只是我个人精力日渐衰微,前不久病气发作,虽然已经痊愈,但视力模糊,无法恢复。政务管理和军队事务,我都不能尽心料理,深深地付此感到愧惧。我们家乡有匪寇团伙在暗中活动,益阳、龙阳等城,接连受到骚扰,这伙人四处游荡,没有职业,常想找机会兴风作浪。湖南省年年**,征剿他们,他们不害怕;安抚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即使十次迅速消灭了他们,但如果有一次迟缓拖延,那么家乡的灾祸便不堪设想,我为此而特别忧虑.
书边事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联系诗的主旨、意境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0.(1)我认为这首诗首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断”和“倚”。(2分)
(2)“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了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合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首句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了“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巧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4分)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⑧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D
2、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伤感;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
表现:表现:①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②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
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③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
(6分。“愁"2分,表现手法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吴宫遗事》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吴宫遗事》,完成1一3题。
吴宫遗事①
罗隐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伯嚭⑦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⑧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于其身之亟高⑨,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性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嚭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官: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官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骨,吴国大臣。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⑦嚭:伯拓,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鱼: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
(l)兵:( ) (2)毕:( ) (3)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差不悦,伴据以代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巨之欺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军队(士兵)(2)完成(造好)(3)本来
2.
(1)夫差不高兴,让嚭替换了伍员。
(2)哪里是我欺骗呢!
3.不辨忠奸,听信谗言,必将亡国。
张可久①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②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
①作者平生足迹曾遍及湘、鄂、皖、苏、浙等江南各省,做过路吏、扬州民务官、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卑微杂职。②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起首二句,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气势阔大。诗人纵观古今,视通万里。
B.“诗眼倦天涯”,承前接后,“倦”字为后文写隐居生活埋下伏笔。
C.“孔林”三句,铺叙千古繁华如梦的事实,意在缓解“倦”情,宽慰己心。
D.下片写了山中隐居生活,既照应题目,又突出了隐居环境幽静古朴的.特点。
E.上片咏史,下片抒情。语言浅近质朴,含蓄蕴藉,其风格属于婉约一派。
1 5.结合上片,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6分)
答案:
14.C、E【评分标准】以上两题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三项不得分。
15.①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慨叹。上片后三句描写了曾经繁盛的孔林、吴宫、楚庙现在荒凉一片。
②对仕途心生厌倦之情。作者仕途坎坷,只做过卑微杂职,碌碌一生。
【评分标准】6分。每点3分,情感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清)薛福成
嘉庆十九年,淮南州县旱饥。含山滨江之乡,有铜城闸镇者,岁比有秋,邻县饥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数千人。乡人大惊,为阖户罢市,自门隙窥之。众无所得食,益汹汹。处士过实圃先生恐有变,亟出慰之曰:“诸君饥求食,当谋所以食尔,请与诸父老议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赀,绸缪经纪,张席隙地以居之;老赢妇孺,计口赋食;佣其壮者于四乡农户,俾自食其力;寒有襦,病有药,殁有棺,孕且育者厚炯之;给以旷壤,课对蔬菜;储水具,警火灾。其冬,山乡得雨。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麦熟,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过善人云。
余同年友竹潭孝廉,先生孙也,请余书其事,且述先生训曰:“吾家仅万金产,以振饥耗其半。次年,岁大穰,粜谷倍蓰(xǐ,五倍)利,遂复其初。人何惮而不为善哉!”余谓此先生勉子孙为善之言耳。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将遂不振人之急乎?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惟然,故仁术无不周,而泽之被人者弘。卒受天佑,其产可复,而其后必昌,报施之理然也。嗟夫!方饥氓索食汹汹,人以引避为智,相率闭拒,则彼计无复之,势将剽夺,一乡被其患,而过氏无独全之理。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变之智与恤难之仁兼至,究亦无损于其家。故知存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失;去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得。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
过先生讳华,字曙初,号实圃。他行多可述者,非大义所存,故不着。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受天佑 卒:通“猝”,突然
B.老赢妇孺 赢:瘦弱的人
C.若豫存获报之心 豫:预先
D.乡被其患 被:遭受,蒙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张席隙地以居之 给以旷壤
B.当谋所以食尔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 为阖户罢市
D.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州县饥民在过善人和其他爱做善事的人的帮助下,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B.过善人在饥民因求食不得而更加喧扰不安的时候,被迫出面安慰饥民,后又联合其他喜欢做善事的人救济饥民。
C.在因行善而损耗一半家产的第二年,正如道善人所预期的那样,他遇上了大丰收的好年成,因卖谷获利,其家产又恢复如初。
D.过善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天下大事,只要事先去掉计较得失之心,就一定能于公于私有所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麦熟,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
(2)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
参考答案:
1.A (‘卒”应为“最终”)
2.D (D项都表转折。A项,来,连词/把,介词。B用来……的办法/表原因。C作为,动词/因为,介词)
3.A (B项“被迫”应为“主动”;C项“预期”错误;D项“只要……就”应为“如果……那么”)
4.(1)(过先生)就把那些壮实的人受雇所得的工钱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种麦子,麦熟后,他们就各自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了,欢呼的声音响遍了街巷。
(2)他当时只把救话人命放在心上,即使用尽了他的家产又有什么可顾虑的!
参考译文:
嘉庆十九年,淮南各州县因旱灾发生了饥荒。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个铜城闸镇,连年收成很好,邻县的饥民搀扶着老人抱着幼儿前去讨饭的有好几千人。铜城闸镇的人非常惊慌,因此关门罢市,从门缝里窥视他们。饥民们得不到饭食,越加鼓噪不安。有个绅士过实圃先生担心发生变故,急忙出来安慰他们说:“大家因饥荒前来讨饭,我会想办法给你们饭吃的。请让我与本乡父老们商议商议。”第二天,过先生招集乡里喜好行善的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他自己带头拿出物资,积极地准备经营,在空地上架起席子让他们居住;年老体弱的和妇女小孩,按人口给他们饭吃;就雇佣那些壮实的人给附近村的农户,使人们自食其力;天冷了有袄穿,生病了有药治,死了有棺材,怀孕临产的就优厚地济助她们;又给他们空地,督促他们种菜;储备取水用县,预防火灾。这年冬天,受灾的山乡下了雨。过先生就把那些壮实的人受雇所得的工钱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种麦子。麦子成熟后,他们就各自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了,临行时,欢呼的声音响遍了街巷。他们高呼着:“善人!善人!”从此,各地前来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过善人。
与我同一年考上科举的朋友竹潭孝廉,是过先生的孙子,他请我记叙这件事,并且复述过先生的遗训说:“我们家只有万两银子的家产,因为救济饥民用击了一半。第二年,年成丰收,卖粮食获得了几倍的利,于是恢复了当初的家产。人担心什么而不行善事呢!”我认为这是过先生用来勉励子孙行善的话罢了。如果行善之前预先怀有获得回报的心思,就会计较得失,那么一定不会献出家产去追求仁德;即使努力去做了,却不一定会得到回报,那就不去救济别人的急难了么?他当时只把救活人命放在心上,即使用尽了他的家产又有什么可顾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施行仁德的策略遍及各处,因而恩泽施及的人非常之多。过先生最终受到天的护佑,他的家产可以恢复,他的后代一定昌盛,报应的道理就是这样的啊!”
啊!当饥民鼓噪者讨饭时,如果人们以回避为聪明,都闭门拒绝救济,那么因他们担心没有办法恢复家产,饥民势必抢夺,全乡都会受害,而过家也没有独自保全的道理。而过先生挺身而出,以一个人承担起这个重担,他的消除变乱的智慧和怜恤饥民的仁心都体现出来了,最终也无损于他的家产。所以可以明白,怀有计较得失之,心的人,于公于私都丢了;不怀计较得失之心的人,于公于私都得到了。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他承担天下的大事也是做得到的。
过先生名华,字曙初,号实圃。他还有其他许多值得记述的善举,但是因为不是重要的所在,所以这里就不一一记录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