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3册《观察物体》说课设计
- 文档
- 2024-06-28
- 116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数学第3册《观察物体》说课设计,本文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数学第3册《观察物体》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处理。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
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等。
四、教学流程预案。
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图形,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这一环节我预设为三项活动。
1、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承接导入时的情境,我准备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本位观察活动,然后再以顺时针的方向交换座位观察,把每次观察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相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换位之后每次看到图形的样子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汇报后,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相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一定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而顺利的解决教学重点之一。
2、观察立体图形,体会“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在初步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各异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猜测: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这个立体图形的几个面?然后请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验证的结果,最后通过小组汇报、集体评议的方式明确:站在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移动了头或目光,觉得可能会看到4个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交流中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教学重点之二。
3、认识正画、上面、侧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活动中,首先我与学生交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三个面都有自己的名字。”然后大胆放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接着通过指认立体图形、讲桌及班级中可能有的长方体物品的三个面加以理解,最后变换某一物品的摆放方向,请学生再次指认各面,使学生明白所谓的“正面、侧面、上面”是会发生变化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重视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这一原则,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一组梯度式练习题巩固深化。
[出示课件]:
1、两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给同一只熊猫照相。是谁照的相片?
2、看大象 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3、课件出示:水壶: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4、从它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形?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基础上学习新知。亲身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一件物体,试着把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结合着画为家长讲一讲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板书为简写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兰兰”、“淘气”、“小红”这三个学生喜欢的数学小伙伴,创设了完整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知识,交流体会。我想:由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上,同学们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乐于交流,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本节课的一些预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谢谢!
编写者单位: 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编写者姓名:钱建军 编号:
教学内容 教材P41
教材分析 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观察活动和想象同步配合,以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它的后续知识是中学里的三视图,在此教材中表述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学情分析 有前面两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已明确了观察的一般角度,本课综合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能够建立实物模型与图形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发现平面图与立体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若干。于前一个星期要求每一位学生做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修 改 意 见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1、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向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学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根据学生回答择要板书) 2、小组合作操作。把四个立方体组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组合图形。条件允许,底面弄一块玻璃,以观察底面。在小组内,将观察到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并说明观察的角度。
3、用6个小立方体摆出一个组合图形,请学生思考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有条件的将数码相机对好实物,并在大屏幕上投放出来。以求表现观察角度的一致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6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板书根据实际生成:
课题
想象:
形状1 形状2 形状3 形状4 ……
一、认识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1、认识小橱柜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2、选择提供的长方体物体指出正、侧、上面
3、观看录象:教师用相机变换位置地拍下微波炉的三个面
学生指出微波炉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4、指出洗衣机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5、拍小橱柜的一个面。
问:你能用相机拍下小橱柜的某一个面吗?
6、小结:象这样我们能用相机拍摄下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那从其他位置来观察,会有怎样的观察结果呢?让我们开始“观察物体”的活动吧!(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观察储物柜,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结果不同
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某个物体时必须在同一个位置,注意观察姿势。
1、学生观察小橱柜,记录观察结果。
3、探究观察结果,思考:观察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小结:有时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结果也不同。
4、指导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①如何看到两个面 指名学生演示 示范检验观察结果的方法
②如何看到三个面 指名学生演示,检验
5、组织全体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要求:①找能同时看到两个面的位置。 ②找能同时看到三个面的位置。
三、变换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见几个面
1、明确观察活动要求:
音乐响起小组学生围着长方体转圈,音乐停学生立刻停,选择观察的姿势,数出看到的.面数。
思考: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 )个面。
2、学生踏着音乐进行观察活动
3、交流观察活动体会
如有学生有其他观点,请他上来用射象头观察。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四、活动反馈
1、出示老师观察30路公交车的照片
提出问题:如果站在平地上,从不同位置观公交车最多也能看到3个面吗?
2、出示站在高处往下拍摄的公交车照片。
提问:你知道我是怎样拍到这张照片的?
五、认识长正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1、出示长方体 (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哪个面是长方体的正面呢?
多媒体讲解:通常把正对观察者的面称为正面。
2、观察小组桌面上的长方体
指名学生说说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
问: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小组内同学看到的正面不同呢?
小结:对,只要这个面正对着观察者,这个面就是正面。
六、正方体的拼搭
1、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正方体
播放录象:一位同学示范姿势,另一位同学解说观察方法。
学生按要求观察。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形状。
1 单元课题 观察物体 课时 安排 3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1 备 课 组
讨
论
纪
要 一、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
1、内容:观察物体。
2、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主要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能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二、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2 课 题 小数乘以整数(例1、例2)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重点 目标2。 难点 目标2。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纪要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新授课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2 1 3 1 4 5 5 6 3 3 课 题 观察物体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4个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 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纪要 教学反思 一、导入:
1、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
(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
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 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
(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4 课 题 观察物体练习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 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并得出对于的平面图形 难点 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巩固练习教学设计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纪要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学会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2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8-69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8页上的卡车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练习十六第4题0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规则几何体)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2、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究立体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学具的大小应达到正对一个面看过去看不到其他面)。
请学生自己确定观察的顺序,轮流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上述立体图形。
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正方体和球从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从不同的面看过去是不一样的。
2、学习例3
教师出示图片:正方形
有一个立体图形,它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有可能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交流
一个面是正方形,有可能是正方体;还有可能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70练习十六第2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3、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教学内容 P 38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知识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从侧面观察圆柱体得到的是什么样 的平面图形
学具、教具 老师学生都准备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过程 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
(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
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
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 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
(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B)让学生看书P38并完成P38的问题和填空。
三、观察球体
老师拿出一个网球(体积比较大),现在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我把网球这一面定为网球的正面,那么你现在是从什么面来观察这个球体的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学生有从正面、下面、左侧、斜的….等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四、观察圆柱体
(A)观察圆柱体的上面
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
(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
(B)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
有学生认为是
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分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一个圆形,但是由于观察角度以及光线作用于弯曲的圆柱体侧面的原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因此我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正面和侧面 上面(和下面)
五、学生看书P39并完成P39相关填空
课堂练习P39 做一做
P40 第12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输入课堂小结]
课后追记
观察物体,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这是第一次对空间感的培养,学生对应圆柱体的正视图不容易想象出对应的平面图形。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课件还有用纸皮套一个圆柱体来证实和帮助学生理解。
第2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P41~43例3和相关练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的组合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重点 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并得出对于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昨天我们知道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比如人们经常从哪3个面来观察(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例1】 投影出示
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骰子、摆出这样的图形
(1) 定正面
(2) 定好正面后,你从正面、左测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请你在纸上画出你在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3) 侧面分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从左侧面看到的是….,从右侧面看到的也是…..)
(4) 让学生完成P41
(5)p41 做一做
课堂练习p41 做一做
P42 第1、2、3、4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输入课堂小结]
课后追记
书本上并没有要求学生画出对应3个面的平面图,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不看连线题目的选项,直接想象画出3个面的图,之后再连线,这样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有好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86-87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游戏:学做木头人
听《健康歌》做动作。
一、认识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1、认识小橱柜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2、选择提供的长方体物体指出正、侧、上面
3、观看录象:教师用相机变换位置地拍下微波炉的三个面
学生指出微波炉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4、指出洗衣机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5、拍小橱柜的一个面。
问:你能用相机拍下小橱柜的某一个面吗?
6、小结:象这样我们能用相机拍摄下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那从其他位置来观察,会有怎样的观察结果呢?让我们开始“观察物体”的活动吧!(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观察储物柜,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结果不同
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某个物体时必须在同一个位置,注意观察姿势。
1、学生观察小橱柜,记录观察结果。
3、探究观察结果,思考:观察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小结:有时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结果也不同。
4、指导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① 如何看到两个面 指名学生演示 示范检验观察结果的方法
② 如何看到三个面 指名学生演示,检验
5、组织全体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要求:①找能同时看到两个面的位置。 ②找能同时看到三个面的位置。
三、变换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见几个面
1、明确观察活动要求:
音乐响起小组学生围着长方体转圈,音乐停学生立刻停,选择观察的姿势,数出看到的面数。
思考: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 )个面。
2、学生踏着音乐进行观察活动
3、交流观察活动体会
如有学生有其他观点,请他上来用射象头观察。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四、活动反馈
1、出示老师观察30路公交车的照片
提出问题:如果站在平地上,从不同位置观公交车最多也能看到3个面吗?
2、出示站在高处往下拍摄的公交车照片。
提问:你知道我是怎样拍到这张照片的?
五、认识长正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1、出示长方体 (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哪个面是长方体的正面呢?
多媒体讲解:通常把正对观察者的面称为正面。
2、观察小组桌面上的长方体
指名学生说说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
问: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小组内同学看到的正面不同呢?
小结:对,只要这个面正对着观察者,这个面就是正面。
六、正方体的拼搭
1、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正方体
播放录象:一位同学示范姿势,另一位同学解说观察方法。
学生按要求观察。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形状。
七、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观察长方体物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多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奥秘。
教师简介:
李蔚,女,1999年参加工作,本科在读,担任东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学校团支部书记,校青年骨干教师,被评为校“教学新秀”。屡次代表学校参加新课程市级教学展示活动,受与会专家的好评。在2004年底无锡市课堂教学创新课展示活动中,执教的一课获优胜奖。撰写的论文、案例在市级刊物上多次发表,《让数学教学走入学生生活》一文获省三等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