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 文档
- 2024-05-26
- 109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本文共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
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掌握得更加熟练.
4.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在课下复习了第十册课本中约数和倍数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揭示课题:在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有这么多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知识网络.【演示课件“数的整除”】
1.思考:哪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
在12÷3=4 4÷8=0.5 2÷0.l=20 3.2÷0.8=4中,被除数能除尽除数的有( )个;被除数能整除除数的有( )个.
教师提问:这四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能除尽除数,为什么只有这一个算式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呢?整除与除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说明:能除尽的不一定都能整除,但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2.说出与整除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5是约数. ( )
因为4.6÷2=2.3,所以4.6是2的.倍数,2是4.6的约数. ( )
明确: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3.教师提问:
由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约数你又想到什么概念?并说一说这些概念的内容.
根据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哪个概念有关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公约数有关系,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讨论互质数与质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的关系,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质数是对一个自然数而言的,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5.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把24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么这几个质数叫做24的什么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做质因数?
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6.教师提问:
谁还记得,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由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又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二)比较方法.
1.练习:求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思考: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教师提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练习.
(1)想一想,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0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且强化了对知识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2)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
(3)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5)含有约数2的数一定是偶数.
(6)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下面的数哪些含有约数2?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3、5整除?
18 30 45 70 75 84 124 140 420
3.填空.
在1到20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
4.按要求写出两个互质的数.
(1)两个数都是质数.
(2)两个数都是合数.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5.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2和14 36和9
13和5 6和11
6.0.75=12÷( )=( ) :12=
五、布置作业 .
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4 45 65 84 102 475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6和48 16、32和24 15、30和90
六、板书设计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练习十九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整除中说的数是什么数?”(整。)
“商是什么数?”(整数)“有没有余数?”(没有余数)
教师:“什么叫除尽?”,“两数相除,余数是0。”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教师:“可以看出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吗冲指名说一说。然后提问:
“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据个位数进行判别。)
“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根据各个数值上的数之和进行判别。)
教师:“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约数和倍数:
教师:“据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指名就一说。(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
“能说6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
教师说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
教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约数是什么数?”(1.这个数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这个数本身。)
做练习十九的第:题。让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教帅可以说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约数2的数”下面写“2”,在3的倍数下面写“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下面写“5”,然后再进行判断。集体订正。
4、质数和合数。
教师指名说一说质数、合数的.概念。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怎样判断――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检查这个数约数的个数.或查质数表。)指名说―说30以内有哪些质数。
让学生进行判断:―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学生判断后,教师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分解质因数。
指名说一说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复习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公约数只有l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足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是两个数.只有公约数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两个不同的质数―定互质。)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不一定,如4和9互质,4,9都是合数。)
(2)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教师根据前面的教学.整理出教科书第86页的概念联系图。也可以把该图变化成如下形式。
能被 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偶数
奇数
质数、质因数
整、除、约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互质数
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先指名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然后让两名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教师:“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做教科书第87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小结(赂)
四、作业
练习十九的第3、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
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掌握得更加熟练.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在课下复习了第十册课本中约数和倍数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揭示课题:在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有这么多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知识网络.【演示课件“数的整除”】
1.思考:哪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
在12÷3=4 4÷8=0.5 2÷0.l=20 3.2÷0.8=4中,被除数能除尽除数的有( )个;被除数能整除除数的有( )个.
教师提问:这四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能除尽除数,为什么只有这一个算式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呢?整除与除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说明:能除尽的不一定都能整除,但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2.说出与整除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5是约数. ( )
因为4.6÷2=2.3,所以4.6是2的倍数,2是4.6的.约数. ( )
明确: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3.教师提问:
由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约数你又想到什么概念?并说一说这些概念的内容.
根据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哪个概念有关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公约数有关系,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讨论互质数与质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的关系,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质数是对一个自然数而言的,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5.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把24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么这几个质数叫做24的什么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做质因数?
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6.教师提问:
谁还记得,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由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又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二)比较方法.
1.练习:求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思考: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教师提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练习.
(1)想一想,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0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且强化了对知识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2)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
(3)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5)含有约数2的数一定是偶数.
(6)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下面的数哪些含有约数2?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3、5整除?
18 30 45 70 75 84 124 140 420
3.填空.
在1到20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
4.按要求写出两个互质的数.
(1)两个数都是质数.
(2)两个数都是合数.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5.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2和14 36和9
13和5 6和11
6.0.75=12÷( )=( ) :12=
五、布置作业 .
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4 45 65 84 102 475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6和48 16、32和24 15、30和90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
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掌握得更加熟练.
4.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在课下复习了第十册课本中约数和倍数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揭示课题:在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有这么多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知识网络.【演示课件“数的整除”】
1.思考:哪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
在12÷3=4 4÷8=0.5 2÷0.l=20 3.2÷0.8=4中,被除数能除尽除数的有( )个;被除数能整除除数的有( )个.
教师提问:这四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能除尽除数,为什么只有这一个算式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呢?整除与除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说明:能除尽的不一定都能整除,但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2.说出与整除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5是约数. ( )
因为4.6÷2=2.3,所以4.6是2的倍数,2是4.6的约数. ( )
明确: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3.教师提问:
由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约数你又想到什么概念?并说一说这些概念的内容.
根据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哪个概念有关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公约数有关系,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讨论互质数与质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的关系,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质数是对一个自然数而言的,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5.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把24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么这几个质数叫做24的什么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做质因数?
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6.教师提问:
谁还记得,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由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又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二)比较方法.
1.练习:求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思考: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教师提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练习.
(1)想一想,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0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且强化了对知识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第三课时
。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 36÷12=3
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4=6/=()/20 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 1.402()1.420 0.03()0.0300 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第三课时
。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36÷12=3
24能被6整除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4=6/()=()/20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1.402()1.4200.03()0.0300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三、课题: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 0.6-0.4 2×3 6÷2100-15 2×0.3 0.6÷0.20.2+0.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37.5×1.03(积是三位小数)
8.7÷0.03(商是整数)
3.13÷15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四)法则中的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请同学们根据a与0,a与1和a与a的运算分类.(a作除数时不等于0)
分类如下:
第一组:a+0=aa-0=aa×0=00÷a=0
第二组:a×1=aa÷1=a
第三组:a-a=0a÷a=1
(五)验算.【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根据四则运算的关系,完成下面等式.
2.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再计算,并进行验算.
4325+379 47.5-7.65 18.4×75
84× 587.1÷0.57 ÷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结了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三、随堂练习.
1.根据43×78=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43×0.78=0.43×7.8=
33.54÷0.78=3354÷0.43=
2.在○里填上“>”“<”或“=”.
3.思考:7.6÷0.25的商与7.6×4的积相等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五、板书设计
四、课题:简单应用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
2.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解答简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1班捐款105元,六年级2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1班48本,还剩多少本?
(3)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4)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5)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6)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归纳整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样的简单应用题.(板书: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例1:某工厂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这道题有哪几个已知条件?
问题是什么?
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教师总结:
这道题中,需要求的结果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相关.只要把两个已知数合并起来,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这是一道简单应用题.
(二)变式练习.
1.改变问题:根据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问题,编成简单应用题吗?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③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2.改变条件:根据上面编出的应用题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够分别调换每一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编成两道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吗?
①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④某工厂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⑤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⑥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 ,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⑧某工厂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 ,男工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通过我们的编题,你发现了简单应用题的什么特点?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总结:从以上的编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三)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通过例1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下表)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式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路程、时间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1.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举例说明数量关系的意义,在填出每组数量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2.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式你能够各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吗?
三、巩固反馈.
1.解答下面的应用题.解答后,再利用原题中的数量关系,编出两道与原题相连的应用题.
(1)某电视机制造厂平均每天制造电视机800台,20天能够制造电视机多少台?
(2)学校用102元买来120个练习本,平均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2.给下面各题补充上一个条件或者问题成为一步计算应用题,再解答.
(1)一批货物,运走10.5吨,_____________.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2)修一条长3800米的水渠,_____________.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白羊只数的 相当于黑羊的只数,_____________.黑羊有多少只?
(4)一列火车7小时行驶420千米,_____________?
3.解答下列应用题.
(1)一种毛线,每千克的价格是66.5元,买0.5千克应付多少元?
(2)肖师傅一天共生产250个零件,经检验有225个是一级品,求一级品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家庭作业.
1.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 倍.种小麦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 .种玉米多少公顷?
3.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 倍.种玉米多少公顷?
4.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的 .种小麦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简单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例1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364+91=455(人)
答: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
改编: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③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第二课时
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1.讲述复习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2.复习数的改写
(1)读出下列各数:235800345000345000000
当学生读出来以后,让学生思考:
如何将这两个数分别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何求一个整数近似数?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人什么联系和区别?
235800=23.58万345000000=3.45亿
235800≈24345000000≈3亿
应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或其它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值时,用等号联接两个数,而求近似数,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约等号联接两个数。
(2)复习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比较与求整数近似数人何相同点?
让学生讲清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点:
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规定位数的下一位数值决定的。
完成教材76页下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之间的改写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分数有哪几种,然后做练习,
2)
分数小数百分数
1/20
0.75
45%
举例说说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教材77页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教材78页第2题中(2)题、79页3题、4题。
教材79页5题、6题。
第三课时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36÷12=3
24能被6整除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4=6/=()/20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1.402()1.4200.03()0.0300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三、课题: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 0.6-0.4 2×3 6÷2100-15 2×0.3 0.6÷0.20.2+0.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37.5×1.03(积是三位小数)
8.7÷0.03(商是整数)
3.13÷15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四)法则中的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请同学们根据a与0,a与1和a与a的运算分类.(a作除数时不等于0)
分类如下:
第一组:a+0=aa-0=aa×0=00÷a=0
第二组:a×1=aa÷1=a
第三组:a-a=0a÷a=1
(五)验算.【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根据四则运算的关系,完成下面等式.
2.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再计算,并进行验算.
4325+379 47.5-7.65 18.4×75
84× 587.1÷0.57 ÷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结了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三、随堂练习.
1.根据43×78=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43×0.78=0.43×7.8=
33.54÷0.78=3354÷0.43=
2.在○里填上“>”“<”或“=”.
3.思考:7.6÷0.25的商与7.6×4的积相等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五、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中秋节,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分给哥哥这个西瓜的 ,(板书: ).
分给组组这个西瓜的 ,(板书: ).分给弟弟这个西瓜的 ,(板书: ).哥哥、姐姐、弟弟三个人,他们谁吃的西瓜多呢?(学生答案不一)
到底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二、新课.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实两组分数,每组分数大小相等.
(1)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板书: )
(2)教师提问: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
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将三个分数用“=”连接)
(3)教师拿出画着三条数轴的小黑板,讲:谁能在三条数轴上标出 ?
(4)教师提问:这三个分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2.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1)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3)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从左到右观察第二个等式,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保证了分数大小不变呢?
板书:
(5)问: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板书:或除以)
填空:
教师追问:第三题( )里可以填多少个数?第4题呢?
为什么3、4题( )里可以填无数个数?
( )里填任何数都行吗?哪个数不行?(板书:零除外)
这里为什么必须“零除外”?
教师小结:我们总结的分数的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4.深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师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比较重要?
为什么“都”和“相同”很重要?
为什么“分数大小不变”也很重要?
为什么“零除外”也很重要?
三、课堂练习.
1.用直线把相等的分数连接起来.
2.把下列分数按要求分类.
和 相等的分数:
和 相等的分数:
3.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4.填空并说出理由.
5.集体练习.
四、照应课前谈话.
问:现在谁知道哥哥、姐姐、弟弟三个人,谁吃的西瓜多呢?
板书: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这节课,戴老师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着重培养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引导观察寻找规律7⑾止媛桑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从中我得到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翁剿鳎整个教学思路清晰。这节课戴老师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通过用三张同样大的长形纸折一张的、涂色等活动来探索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突出重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老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比较观察三幅图的异同之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从而证实变化的规律,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折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让学生观察三个图形来说明概念,降低了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这样概念形成过程十分清晰,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既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献魈骄考扒ㄒ颇芰Α?/SPAN>
4、较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 :“分数基本性质”课件,正方形纸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 一、巧设伏笔、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20÷3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出示后学生回答,课件显示答案)
2、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数。
1÷2=(1×5)÷(2×□)
=(1÷□)÷(2÷4)
①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填上面的数的?(生口答)
(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②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生口答)
③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答,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二、讨论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1÷2= (怎么写)
①1/2与( )相等?你能想出哪些数?有办法怎么让它们相等吗?
让生合作探讨。
②生出示答案:1/2=2/4=4/8……
有选择填入上数。
2、引导学生证明它们相等。
①出课件:出示1个长方体,平均分成2份,得1/2,平均分成4份,得2/4……。
(课件演示)
上述演示让学生感知后,问你发现了什么?(生讨论)
②再逆向思考,观察板书和课件。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讨论)
得到:(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验证、补充、强调
①出示2/5=2×2/5=4/5,对吗?(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同时”(在黑板板书上用彩笔勾划强调)。
②出示3/4=3×3/4×4=9/16,对吗?为什么?强调“相同的数”。
③右边列式行吗?为什么?3/4=3×0/4×0=?补充:(0除外)板书,并出示课件补充。
④归纳出上述板书为“分数的基本性质”(课题)。
4、信息反馈、纠正、巩固。
①判断(出示课件)
A、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B、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C、3/4的分子乘上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D、10/24=10÷2/24÷2=10×3/24×3 ( )
完成后,强调重点,加以巩固。
②完成课本108页例2(学生尝试练习)
强调运用了什么性质?课件:“分数的基本性质”醒目强调。
三、实践练习,信息综合
1、练一练
①3/5=3×( )/5×( )=9/( )
②7/8=( )/48
③4÷18=( )/( )=4×5/18×( )=2/( )
2、练习二十二1―3题。
四、课堂总结、整体感知。
(在信息综合后,重点选择性小结,形成整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这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性质有联系?
五、发散巩固、自主选择。
想一想:(选择一道你喜欢的题做)
课件:①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象一下,把手中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②9/24和20/32哪能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