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7-21
- 108热度
- 0评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数与代数教学反思,本文共18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繁多,教学时间又少,刚开始复习时,一节课只能复习一些基本概念,并且效果不好,有一部分学生记不住也不会用,特别是因数和倍数一章,学生概念本来就模糊,而且只安排一课时,课后又没有有效的练习,学生复习得很不扎实。我改进了复习方法:在课前出一些有效的练习,课堂上,边练习边复习概念,模糊处及时讲解,效果稍好一点。这部分内容完全复习完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课前教师应整理好复习内容,理解清楚每条概念,合理地把教材中混乱的内容进行分类,学生在复习时就会有条有理。
2、准备一些辅助联系,如果书上练习题不到位,利用额外的题进行讲解,效果较好。
3、家庭作业中,增加计算题练习,我每天让学生额外做一页或两页口算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对于易出错的题目,最好在练习中讲解,不好空讲概念。
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孩子只会做笔记,不愿意思考,有些浪费时间。
2、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但复习这么久了,最不扎实的就是解决问题。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难点中的'难点,特别是单位“1”未知的问题,应该放在一起复习,进行对比练习,但教材中不但分开复习,而且出现的例题及练习都是最基础的,根本没有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
《数与代数》的教学反思
《数与代数》总复习教学反思
这几天进行了数与代数的整理复习,在复习中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思路大胆、新颖、独特。根据学科结构论,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然后分系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最后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注重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让学生全面回忆本学期学过的“数与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的知识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二是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系统性去对所回忆的知识进行编排,使学生形成一种有序的知识系统;三是教师对学生概括给予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给学生一个开放、探究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多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样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维展开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数与代数》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关于复习课,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如何上复习课,如何处理教材中的复习题,经常是我思考的问题。《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包含许多知识,先让我学生前一天自己去用网络图或表格的形式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整理,第二天上课时,分组让学生自己交流汇报,教师只充当在黑板上做“记录员”的角色,同时结合相应的练习加以理解巩固,这样改变以前老师炒“冷饭”,学生听得枯燥的形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觉得此效果比以前成功。在本节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通过眼看、口说、动手操作、脑想等多种形式提高对数的运用能力。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能熟练掌握它们的意义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本节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通过演示,运算,联想等多种形式熟练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的内容,温故而知新
1.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学有特色。
在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 进行整理。整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用大括号,有的用表格,有的用集合图的形式,还有的用树状图,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得有法。
本节课中,我首先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在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时,让学生比较归纳,这些方案虽然形式不同,但他们都是根据什么来整理的?得到他们都是抓住了整理的关键,也就是根据知识要点和知识见的联系进行整理。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的知识。其次,注重教给学生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过程中教师教师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不仅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逐步提高到“会学”的层次。
3.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整理和复习,不是重复的、机械的做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习题,使学生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人人在“运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1】
在复习“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们总是不敢全然放手,总认为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恰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放开手,调动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进行探索,效果一定不错,多数小组通过自己的合作能够将问题解决掉。
学生合作后,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不能忽视在探索问题的答案时,有的方法很好,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得恰到好处,解决问题的逻辑性很好。但也有的小组在解决问题时,虽然探索出了问题的答案,可是,逻辑思维却显得不够周密,思路不够清晰。以学生探索P95的第5题的过程为例,此题为四名学生(两男两女)拍毕业照,要求男女生必须间隔开,问有几种站法?有的组在探索时,能将方案非常圆满的记录了下来。讨论的答案是小明在前,女生互相调换一下位置,就有两种站法;小强在前,两个女生再调换位置,又两种站法;小丽在前,两个男孩调换一下位置,同样的道理,另一个女孩在前,两个男孩调换位置,因此有八种站法。有些组探讨的确实小明在前一种,小强在前一种,小丽在前一种,小红在前一种,然后再调换位置,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形象直观的对比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容易遗漏,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
在知识块的教学中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1、信息误解
例: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形是根据1:3000的比例尺画出来的,它的底是9厘米,宽式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错解:9×6=54(平方厘米)再求实际面积
分析:没有真正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误认为长度的比也是面积的比。教学中要强调容易误解的内容,促进教学理解。
2、信息遗漏
一个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他们的底面积的比是3:5,他们的高是几比几?
错解:学生无从下手。
分析:此题有个条件比较隐蔽复杂,既当一个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时,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同时,学生忘记或不能准确处理“”。找出了这些信息,此题就简单了。
3、隐喻的干扰
收音机厂生产一种收音机,现在每台成本是68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台成本多少元?
错解:68×(1+15%)=78.2(元)
分析:表面看是单位“1”错误,实际上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是由负迁移的干扰而产生的认知上的混淆。学生知道现在比原来少了15元,那么原来比现在就多了15元,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现在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就比现在升高了15%。因此,理解百分率的.实际意义是解决的关键。
4、数形结合不够
王叔叔买了3本《成语故事》和5本《儿童文学》共用50元。1本《成语故事》比1本《儿童文学》贵6元。《成语故事》和《儿童文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错解:《儿童文学》50÷(3+5)《成语故事》50÷(3+5)+6
分析:此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直接思考很难解决,但是用线段图来表示具体的数量,就既简洁又直观,很快就可以找到“替换”的方法。
5、引实避虚
小张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小刘多25%,有一本书小张8天读完,小刘几天读完?
分析:学生在未学习比例之前,要弄清一本书总页数一定时,每天都的页数与所需的天数之间的关系很困难。况且题中又没有两人每天都的页数,增加了难度,但如果假设一个人是已知的,就很好完成了。
6、化整为零
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1/6,
后加满水又喝这杯的1/3,再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林喝的牛奶多还是谁多?
分析:按照常规思维,非常麻烦。不妨采用整体思维方法:李林前后喝了四次,牛奶正好一杯。那么,以为每次都加同样多的水,所以水也是一杯。故喝的水和牛奶一样多。
7、求同存异
例5÷(+)(+)÷
=5÷+5÷=÷5+÷5
=16=
分析: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以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遇到A÷(B+C)的算式,就采用类比推理导出A÷B+A÷C的错误结论。这就是对比分析,求同存异做得不够。当然,如果学生知道两个式子互为倒数关系,可以转化算式教学计算。
8、概念的混淆
例:写出10以内的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错解:奇数、质数无法分辨,偶数、合数无法分清。
分析: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理解不够深刻。教学中,要注意挖深、挖透知识的本质特征。
9、练习脱离学生实际
例:小明去买自行车,售货员告诉他“这辆自行车的价格是旁边洗衣机价格(4836元)的1/10的一半”自行车多少元。
分析:从数学逻辑上,这道题目没有问题,好像也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解答问题也不大,但是,课下学生毫不客气的说:这根本不可能发生,都是老师编的,你想想: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不赶紧告诉你价格,还让你站在那里猜,他有病呀!
10、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正方形的面积是10CM 求圆的面积。
分析:在平时的求圆的面积教学中,强调的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所以多数学生面对此题时,一般都会想怎么求圆的半径,但是半径又不能求,导致不能求解。
11、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是采用过去的“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我认为“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答,在小学阶段更好。
1、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代数式教学反思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这节课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我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上相关内容的课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形式,也就是举出一个多项式的例子,然后按照课本的概念,一下子就把的多项式的项、最高次项、多项式的次数都确定下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结果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障碍。
因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本以后,进行点评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以加、减号为分界线把多项式带符号分段的方法解析“项”的概念,然后逐项逐项在单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各项的次数,解析“最高次项”,进而解析“多项式的次数”。学生在这样详细的剖析中,才能把刚才在课本中阅读到的相关概念慢慢地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符号,理解这些概念。
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上来,还没有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初一的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这节课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我觉得我是成功的。
3、教学的重构思
结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如果再次设计这一学习卷的话,在自学指导部分,学习“多项式的次数”时,我会再细化一些,把课堂上我讲解的部分,用脚手架的形式呈现在学习卷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有一根拐杖,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照顾到各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多项式的排列”的时候,增设一个例题,让学生有一个规范的样板,学习起来不会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惑。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
老师也需要学习再学习。
课后与学生作交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2)突出中考的热点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a+b)÷3,求3¤(-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3)注重基础重在实效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4)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5)强化书写格式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6)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7)以后的努力①夯实基础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注重基础重在实效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第三、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四、强化书写格式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五、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六、以后的努力①夯实基础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看过代数式教学反思的人还看了:
六下数与代数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下数与代数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6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1-14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成数、折扣等互化
表格出示:给出其中一种,要求转化成另外几种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说明转化方法。
0.35 1/4 140% 六成五 八折
二、分数、小数有关性质及其关系
出示:12÷( )=3/4=( ):36=( )/12=( )%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填写时从哪开始思考?运用了哪些知识?
三、巩固练习
1、第86页第12题
独立完成,说明填写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第1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大,越来越接近1.
第2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小,越来越接近0
2、第86页第13、14题
读题理解要求。再按要求完成。
四、补充练习
填空题
1.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精确到亿位是( )。
3.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 )。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和( )。
4.如果a+1=b,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5.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它缩小了( )倍。
6、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大了32.4,那么原来这个小数是( )
7.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 )。
8.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 );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的三位纯小数大( )。
9.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
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0.329 1.024 1.6 0.705 1 0.333…… Π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 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
A. 1.1 B. 1.9 C. 0.9 D. 0.1
2. 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 )个。
A. 2 B. 4 C. 6 D. 8
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
A. 增加100倍 B. 减少100倍 C. 扩大100倍 D. 缩小100倍
六下数与代数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二
回顾与整理
——总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84-11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生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目标能否圆满地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把整个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本复习不仅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还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在内容编排及结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总复习的框架结构,从整体上将总复习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板块,如“空间与图形”领域分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两个板块;在每个板块里又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制订的各项教学指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数的意义和数的读写法的整理与复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内容
(出示课本85页第1题)谈话:同学们,细心观察上面信息中都出现了哪几种数?除此之外,回想一下你还学过了哪些数?举例说明一下好吗?学生回顾、举例,教师按顺序板书数的名称。
自然数如:0、1、2、3……;
负数如:-1、-2、-3……;
整数如:0、1、2、-1、-2……;
分数如:2/3、1/2、3/4、4/3……;
小数(包括: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等)如:0.1,1.2,……
百分数如:30%、15%、25%……
谈话: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这些数呢?想一想,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数,将会怎样?(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先来复习数的意义和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静与动的结合中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整理建构做好铺垫。
二、归网建构,主体内化
(一)复习数的意义
1、师: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各种数的意义,再根据不同的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展示最佳表示方式并板书。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实验课程标准教材第七册《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00以内的数和数位顺序,计数方法的基础上,教材中列举了少数简单的例来说明原始的数方法,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又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因为学生已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所以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数的产生”的资料,不仅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教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有趣的画,想看吗?
师:(课件出示用数字组成的美丽图画)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是一个调皮的兔娃娃,正朝大家做鬼脸;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们在这几幅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幅图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数不仅可以组成有趣的图画,而且数在我们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你们能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数吗?
生:做衣服要买多少布,要用到数;要付多少钱,需要用到数;……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数!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数”。(板书:数)
反思:采取美丽有趣的动画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了解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在课前都收集了很多有关数的资料。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把你们的资料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都很有价值。(教师边讲边出示课件)人类对数的认识就是从结绳计数开始的,那已经是300万年前的事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国相继出现了自己国家的数字,到此时数已走过200多万年了。后来,商品交换的发展推动了数的发展,又出现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这个过程又经历了9。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2、独立探究,归纳总结十进制计数法。
(1)导入数位和计数单位。
师:数发展到今天,它在生活中已经被运用得非常广泛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数(出示课件)。
截止20xx年年底,我国小学在校学生有125434700人,还有1135400名贫困儿童上不起学。
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而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失的一次性筷子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
师:上面的这些数你们会读吗?
生1:我会读20xx、1135400。
生2:我会读125434700,其它的数太大,读不出来。
生3:我想要是有数位顺序表就能读了。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数位,跟我们的祖先想到一块去了,为了更方便地读出这样的大数,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数位和计数单位。
反思:创造地使用教材,将数位的产生融入数的产生这样的大背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位产生的必要性。
(2)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稿纸,试着把这张数位顺序表(表略)补充完整。
生独立填表,然后展示作品。
师:谈一谈你为什么要这样填?
引导学生弄清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
师:(课件出示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对于这张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千亿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知道?
生:这说明千亿后边还有更大的单位。
生:照这样说,个位的右边也应该有省略号。因为还有比个位小的单位,像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师:你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呀!的确,还有比个位小的单位,我们以后会学到的。
反思: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并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教学环境中发现数,体验数,感悟数。
三、自主构建,认识自然数
1、联系实际生活,引出自然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数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刚才老师出示的那些大数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读数。
师:像这样的数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些吗?
生1:我们班有52人。我们学校有403人。
生2:我们教室有2块黑板,4个窗户、52个凳子……
生3:我有7个本子、1个书包、3斤饭票……
……
师:这些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什么呢?请看电脑(课件出示)。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自读解疑,理解自然数的含义。(略)
反思: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主构建是成功的,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自主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56053457000)
师:看到这个数,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个数读作五百六十亿零五千三百四十五万七千。
生2:我还知道它有11位数,最高位是百亿位。
生3:我知道第一个“5”在百亿位上,表示5个百亿;第二个“5”在千万位上,表示5个千万;第三个“5”在万位上,表示5个万。
生4:从数级上说这个数是由560个亿、5345个万、7个千组成;要从数位上说它是由5个百亿、6个十亿、5个千万、3个百万、4个十万、5个万和7个千组成的。
反思: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深化理解,从而使各个知识点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和整合。
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和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本节课通过用数字组成的美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数的产生”的资料、信息,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认识中的原有资源。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资源。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上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富有挑战的“再创造”。在本节课中,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贯穿在数发展历史的背景中,将自然数、分数、小数,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
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借助于图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探求解题的途径。通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和深刻性。
1、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数形结合,虽然经常用到数形结合,但这个词学生没有听说过。于是我们就借助于第一题,通过学生画图做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
2、借助回顾与整理,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比如:一年级学生认识数时用数小棒的'方法,对数的多少的认识更直观;在解决问题时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题里面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再如:在平面内确定位置时,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时候,就时把形转化成数,这样描述起更加简单准确。
3、通过应用与反思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作用。比如:例2中计算分数的和,用线段图或者扇形图来表示更加直观、明了。抽象计算问题迎刃而解。
4、本节课中,我们还借助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来帮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优越性。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优越性。第二次是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到数形结合的优点和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觉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以前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康云荣
第一、情境引入,架设铺垫桥梁。从这节课伊始,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拍照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寻找规律”问题,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让学生的思维受挫,思维碰撞。及时让学生经历去动手动脑作图当中寻找计算规律。一方面凸现数学学习当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彰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价值。
第二、以“数”构“形”,以“形”建“数”,让学生在构建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探索奥秘―发现规律―展示成果”。如例1,通过观察和计算1、1+3、1+3+5、1+3+5+7・・・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又能发现和的规律;例2同样均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当中进行。从而较为顺利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分层推进,巩固拓展,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本节课,在检测“计算规律应用”效果时,精心设计几个层次的练习题,“应用规律写一写”“根据以上结论算一算”做到分层递进,由易到难,巩固提高。从课堂上学生回答的过程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收获不同层次的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利用评价表评价和学生表决式评价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参与率较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抛出有探究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比教师讲解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数与形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适当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本节课所复习探究的知识都是在以前的学习中适当渗透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所以在自主探究环节,我首先出示三幅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然后放手让学生回顾或自学课本上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体会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上的应用,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练习设计层次性比较清晰。
如果罗列一些练习题,总感觉处理方法大同小异。为此,我在设计练习上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数形结合计算,二是利用数形结合找规律,三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练习题的.难度稍微大一些,但借助示意图或线段图让学生解决,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不足:
本节课的复习回顾与自主探究我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难度也有些大。学生能力有所欠缺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学或搜集相关知识,并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学生能力比较高的班级可以尝试使用此教学设计。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在前面学过的知识中,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如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乘法分配律及完全平方公式。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如正反比例的图像。
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例1的教学中,教材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中的小正方形数的规律,并把正方形图与下面的算式对照,学生发现等式左边的加数正好等于正方形图中包含的小正方形数,也就是每边小正方形数的平方,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让学生计算1=( ) 1+3=( ) 1+3+5=( ),从而得出1 、2、3,进而发现1+3+5+7=4 1+3+5+7+9+11+13=7,最后得出从1连续的奇数的.和等于这串数字个数的平方,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即是几的平方。实际上,此题是等差数列问题,而等差数列的公式是S=n(a1+an)/2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例2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1/2+1/4+1/8+1/16+1/32+1/64+……=( ),通过利用一个圆,在图中表示出每个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就会把整个圆占满,从而形象得出结果是1。在此题的教学过程中,完美地呈现了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能利用此图形还很好地诠释了“极限”的数学思想,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什么叫“无穷接近”。
不足之处:
对于练习题中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学生需要通过层层推理,认真观察,才能找到本质规律。但是学生往往总是习惯于得出教材中的结果,而不能深入思考,所以对于本质规律的探索还需进一步的练习。
改进措施:
可以适当渗透有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排列组合等方面问题的讲解。
《数与形》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从孩子数学学习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 如果说过去数形 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 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 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 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各环节逐渐展开。
第一环节:以形助数,教学例 1 从 1 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 还可以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为了探索新的算法,将数转化为图形,根据加数的拿出相应个数的图形排列成正方形,通 过观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图形的个数, 图形的'个数等于正方形每边的个数相乘,每边的个数等于加数的个数,这样借助图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最终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的简便新算法。
第二个环节:以数解形,教学 P108 做一做第 2 题。 怎样可以算出蓝色正方形和红色正方形的个数, 观察和寻找图形排列中数的规律, 发现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在例题 1 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算式摆图形,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 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教学反思
龙山小学洪范分校 张利娟
本节课教学过程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直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探索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有关知识,并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类推、试做,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其次,在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步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在学生了解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说一说亿以内数的单位和计数单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新的数位及计数及计数单位,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试做,让学生完成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填写,并进一步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由学生回答万级以上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然而,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这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可以用提问来引导学生:①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②今天我们又知道了哪些新的计数单位?③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因此教师让学生概括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还可以简要说明什么叫做相邻。)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然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极限的教学思想,也许效果会更好。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学生充分发言基础上直观地说明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是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读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的位值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计算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和联系
在本节课中,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贯穿在数发展历史的背景中,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认识中的原有资源。
只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数学的有心人和用心人,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新理念。
《数的产生》教学反思——乔林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古人记数的方法和各国的记数符号,及记数方法的历史沿革,让同学们感知学习阿拉伯数字的必要性。初步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理解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最小的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并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和联系
在本节课中,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数的产生”和“自然数的认识”贯穿在数发展历史的背景中,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认识中的原有资源。 只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数学的有心人和用心人,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新理念。
我出示教材第19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人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人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如果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