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经典名著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2024-06-29
- 11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子兵法》经典名著读后感,本文共18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孙子意思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在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支持和平,同时,也有许多国家处于无尽的战争之中,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事力量是立国和强国的重要条件。但是军事不是纸上谈兵,谋军事是一种大智慧。《孙子兵法》便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在军事方面的一颗明星。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这部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之作。该书虽然只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但是就是这短短的篇幅,却深藏精邃富赡的兵家谋略,不是所谓的“纸上谈兵”。大多数人认为军事是“武道”,而《孙子兵法》讲究的是“智”,“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他将“智”排在军事中最重要的地位,可见《孙子兵法》中的大谋略是许多兵书中不具备的,这“智”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这是《计篇》中的一句。它所谓,战争是一种用来迷惑对方的学问,告诉人们在战争中要善于伪装,这一点完全为“智”的体现。战争中只是一昧追求进攻,以力抗力,把自己的实力、战术暴露无遗,战略便会被敌方破解,导致失败。而适当的伪装却可以掩盖自己的光芒,把真正的实力保护起来,让敌方松懈,到真正适宜的时候,便可以发挥实力,一招致胜。
善伪固然好,但把握时机是展现兵为诡道的重要一步。《谋攻篇》中孙子说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阐述了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将领才能得胜,准确把握时机是战役成功的重要一步。中华历许多圣战都归功于天时,如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赤壁之战”。适时利用东南风,取得了火攻的胜利。而在二战中,引人瞩目的苏联对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也是苏联红军利用当时处于天寒地冻的冬天,使德军陷于严寒的困境中,最后反败为胜。《孙子兵法》中的大“智”可以应用于军事上,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兵家的智慧在商业中也同样可以成功,如李嘉诚,他的成功也有一部分仰仗了把握时机,在改革开放初期土地不像现在一般“寸土寸金”,而当时的李嘉诚却把握了商机,借巨款购买了大量地皮,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价格逐日上升,他也因当时把握时机购买地皮,才能成就现在的商业大亨。与他一样的还有酒店业大锷希尔顿,他在别人热于淘金时,把握淘金者急需旅店的时机,发展酒店业,而成为酒店大锷。时机从古至今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中的大智慧,表现在与择机同等重要的还有“仁”。孙武在书中的论述多为谈兵打仗,告诉人们战争需要谋略,注重四战,即重战、养战、备战、速战,这四方面很重要,但是也是孙武所推崇的慎战,不要轻易打战。《孙子兵法》中的“智”体现了如何可以打战,打好战,打胜战,需要用智慧,而这智慧带来的结果最后都是为了如何少打战。孙武的这一思想,又体现了“仁”,在我看来更是体现了孙武具有祈盼世界和平,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
首先,喜欢《孙子兵法》这本书是为作者的意志力所折服。其作者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作为一个双腿残疾,行动不能自如的人,他忍辱负重的坚强意志力、对待自己的人生理想永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理念对我个人有着超强的震撼力。工作的艰辛、繁琐经常会让我失去耐心,业主们的不理解,也会让我在事业的追求中迷失方向感……这一切和作者的经历相比,又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作者的经历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在这条理想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其次,《孙子兵法》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并成为美国高级军校的必修书目;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的必读书。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古人的成就而自豪,更被这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军事著作而深深的着迷。
当然,《孙子兵法》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卓越,逻辑紧密严、韵味无穷。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联系。对我个人来说更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懂得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是可以借鉴运用到工作中的。
1.《孙子兵法》中的“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还不具备足智多谋、勇敢果断的能力,而工作中应当做到的赏罚有信还贯彻落实的不到位。自己仁爱部下、治军严明的管理理念更应该发挥的淋漓尽致。《孙子兵法》在用人方面更独到之处,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者,我的理解是亲爱士卒,使其心甘情愿赴汤蹈火,与主将同生死。但亲爱绝不是溺爱,更不是放纵,而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阵法整齐、调度有数。
2、在《军争篇》中,阐述了两军对垒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对团体和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生宜,灵活运用,让每一位量才而用,恰到合适,掌握适度,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中所强调的“势”类似。
3.“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团队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在物业工作中,必须重视绩效管理,同时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实现激励效果。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末的齐国人孙武写的,共分为十三篇,例如:《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和《形篇》等。全书共有五千多字,探讨了对战争的矛盾和对立的转化,从而提出了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军事思想不仅对历代军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被广泛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社会生活等方面。目前,《孙子兵法》已被译成英、法、德、俄、荷、意、日等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发行,许多国家军校的必学、必备教材。
《孙子兵法》,让我们解决问题时,多出几分智慧,少走一些弯路。
过去6-7年时间里,断断续续读了三遍孙子兵法,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每次都没有读懂。这次写读后感的目的是努力找出自己能从书中学习到的道理,把这些记录下来,留着后面续读更新。
孙子兵法核心思想:
1、先胜后战,以强胜弱,不败是胜的前提;
2、学会等待时机,不要焦虑,一战而定,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3、能打胜战也要算成本和代价,合于利再战,不好一日之胜;
4、打仗要懂奇正之术,动态变换正兵、奇兵;
5、真正的战略和胜利,看上去平淡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对于个人而言,孙子兵法在教我们学会认识自己,看清事物的底层逻辑,学会认输,具备长期思维,成为更好的自己,后面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一、计篇:
1、5事:道、天、地、将、法
道:上下同欲,通过抓政策、宣传、团队思想,使下属愿意跟着一起干;
将:做领导要奖罚分明,对自己清正廉明,对下属宽容,时常让大家得点好处,大家就愿意跟着你;领导不但要关注事情的结果,还要了解事情过程中每个人发挥的作用;
法:相当于现在的企业管理,如组织架构、人事制度、资产财务管理等;
道、天、地代表领导的大略,纲领方向;将、法代表领导的雄才,能组织、动员、驾驭和推动团队去实现目标;
没有大略可以请外部顾问,没有雄才就无法做成事情。
2、7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企业领导要有雄才大略,主要部门负责人要有能力、有精力、有欲望,有合适的组织架构、人事制度和健康的资产和财务状况,赏罚及时恰当;
赏罚孰明,主要是及时,恰当,如果滥赏无度,下属不感激,如果滥罚无度,人人记恨,没有威信;
3、真正厉害的人,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和等待,管理自己的焦虑,不该动作的时候轻易不乱动,对敌人多方以误之,一举定胜负;
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忘了本谋初心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因为愤怒,任何干扰都会任我们远离事情当初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
5、越亲近的人,越有可能出现恩怨,没有恩就没有怨。
二、作战篇
1、作战整体原则:慎战、不战、速战;
2、开战要拙速:林彪的四快一慢
发起总攻要慢,要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
向敌人进军要快,出其不意,长途奔袭,抓住敌军;
攻击准备要快,快速调动兵力、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战斗动员等;
扩张战果要快,突破一点后,坚决扩展战果,使敌军无法恢复防御;
追击要快,敌军溃败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无法逃跑和重新组织抵抗。
3、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利用人的愤怒,怒气上来,什么都不顾去杀敌;利用人的贪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商业上就是明确战略目标,上下同欲,选拔有欲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一起干;
4、将军要看清楚第一个跟敌人干起来的人,夺得敌人战车,并优先奖赏他
5、要尽量降低战争成本,发动人民战争,降低招募兵的成本、粮食成本、武器成本(商业上就是充分发挥客户的转介绍作用);
6、经营和作战一样,避害比趋利更重要,利益机会什么时候都可以有,一旦输掉老本就很难翻身了。
三、谋攻篇
1、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补全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消耗降低自己的实力;
2、打仗的三种策略:破坏敌人的计谋、破坏敌人的外交和同盟、最坏的策略就是战场上打败对方;
3、打仗前需要做好沙盘推演,见利不忘害,沙盘推演中提前找到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想办法规避消除;工作中做项目也一样,要能纸上谈兵,模拟推演,找出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的地方,提前想办法解决/规避;
4、打仗的基本标准,集中兵力,攻其一隅;
5、打仗前,皇上和将军要换位思考,相互信任,将军要尽量做到让皇上了解一切,皇上要让将军可以自主决策;工作中下属要让自己的工作和团队对于老板来说是透明的,老板也要对下属合理授权,发挥下属的主动性;
6、知己比知彼更重要,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做到趋利避害,提前知胜负;工作中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特长和缺点,才能明确职业方向、突出优势发挥特长,深耕某个行业,做到行家、专家、权威。
四、军形篇
1、打仗之前要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胜算有多少,计算对比的维度参照5事7计,先胜后战;
2、讲政治,有纪律是可以胜利的必要条件,有共同目标和信念,纪律严明才有战斗力;
3、如果评估后,能打赢,就需要找准机会,没有机会就等待机会,也可以引诱敌人犯错制造机会,也就是守藏于九地,攻动于九天;
4、如果评估后没有胜算,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5年行家、专家、权威,形成先胜后战之势。
五、兵势篇
1、势讲的是打仗要造势和任势,制造一种势在必然,然后可以调动军队指哪打哪,其中涉及到管理和战术问题,包括组织架构、内部信息有效传递协同、奇正之术、以及避实就虚;企业也一样,一旦确定了战略方向,具体运营中就要规划适合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并明确工作原则及激励机制;
2、打仗布阵要分奇正,就是要有预备队,先出为正,后出为奇,动态变化,无穷无尽;
3、通过自己高效的组织架构、强大的自信和虚实示形,做到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调动;
4、会打仗的人是因势利导,按照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工作中就是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划分工作任务和领域,然后做好事人匹配。
六、虚实篇
1、虚实篇讲的主要是打仗中要做到以己之实击敌之虚,以自己的长处对抗对方的短处,形成降维打击,比如:致人而不致于人、利益引诱、让对方劳累、饥饿、害怕,不清楚我方想法和动作;
2、首先要不致于人,不轻易暴露自己的队形和打法,攻击的时候让对方不知道你要攻击那个地方,防守的时候让对方不知道你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方的基本功要扎实,能够因地制宜不断变化组合,快速调动队伍;
3、其次,自己做好的同时,要想办法搞清楚对方的情况,引诱对方行动、暴露实际情况,对比判断对方的人数、装备和粮草,努力形成敌弱我强,敌少我多之势,这样我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即使在整体兵力少的时候也可以实现以多对少,专攻速战;
4、最后,更高的水平是因敌制胜,根据对方的行动布局来调整我方的应对方案,这种情况就要求我方有灵活的架构能力和资源调度能力,否则很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所以一般不建议这么做,我方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航道,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先让自己不败;
5、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让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强,一定有优势和劣势,我们要做的一方面就是让自己的优势更加突出,做到行业专家权威,另一方面是规避自己的缺点,尽量
不要为了短期的高薪资高职位而放弃自己的特长和主航道,长远看是得不偿失;
6、看书明理,口头上谁都会,但是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就会忘记,比如父母都知道要跟孩子做朋友,如果小孩学习不好大人就会开始焦虑,动作情绪上就会变形,把跟孩子做朋友忘得一干二净,此为不知;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不断琢磨、提问和演练,让自己具备“虚实篇”中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否则就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情况。
七、军争篇
1、读了孙子兵法,理论大家都懂,但战场上实际操作就忘记了,军争篇讲的就是现场实操,属于战术工具箱,这个非常之难;这就像现在企业数字化、安全数字化建设一样,流程化、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的道理大家都懂,一旦落地建设中就会碰到很多阻力,发现之前学习的知识不好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文化,找好每项工作的最佳切入时机,工作中感到困难和挫折要敢于扛住压力,善于反思学习,会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工作向目标前进;
2、打仗会走很多弯路,会遇到很多困难,关键是要认识到走弯路是打仗的一部分,要面对困难,将困难变成机遇;这就像企业/个人一样,任何公司和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犯错误,走弯路,碰到困难和挫折,关键要从心里认识到,这是企业和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正确面对就会不断成长提升;
3、行军宿营要做到以逸待劳、以强击弱,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打仗的一部分;
4、打仗要知道对方的意图、行军的地形以及占有最有利的地势,否则就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局面;
5、打仗过程中,除了正规的封赏之外,还要让所有士兵都能平等参与分利的小福利(抢夺物资、钱财之类),让大家都愿意往前冲;
6、打仗过程中,要保障指挥系统的统一有效,让大部队有专一明确的目标,力往一处使,比如统一的金鼓/旌旗;
7、打仗要治气、治心、治力、治变,要多管控好自己和团队的气、心、力和变,因为我们懂的,对方也懂,要战胜对方,先要让自己足够强大,不会被打败;这就像工作中要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独立于特定平台而能生存;
治气就是避开对方的锐气锋芒,等待对方思想懈怠不想打的时候再开始打;个人而言,不同阶段的心气不一样,要在年轻时多努力,成就自己,中年以后就可以集中精力,转型升级,做知识能力输出,成人达己;
治心就是保持自己的定力,不管外面怎么变化、嘈闹,我们自己要保持坚定的决心和方向,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治力治变就是要保持体力,以逸待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打法,总之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8、最后,打仗就是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地形,不要贪图小利,不要掉入对方陷阱,要避开对方的锐气锋芒,保持自己和团队的意志力,等待对方思想懈怠,出现失误时再打,如果争一日之胜,劳民又伤财。
八、九变篇
1、九变篇讲的主要是将军在打仗中不但要懂理论,更要懂得过程中的变通,以及引起主帅失败的5种性格--不怕死、贪生怕死、愤怒急躁、太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居民;
2、圮地无宿、衢地合交...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要学会实际作战中这些的变通,关键是要知道底层逻辑,碰到新情况才能灵活应用;这就好比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前,到现在底层逻辑都没有变化,都是做风险管理,都需要闭环,不同的是安全的1.0,1.5,2.0,以及后面的3.0时代,用到的技术和实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3、将军带兵打仗要围绕主要目标/战略目标,打到敌人的核心要害,实现全面胜利;对于安全厂家,就是要围绕企业的战略主航道,不断做减法,抢到ToB企业的流量入口,做出爆款产品,解决客户痛点;反过来,如果安全厂家什么需求都满足,什么产品都做,可能什么也做不好,就会起个大早,赶晚集;
4、打仗做决策要杂于利害,利中见害,害中见利,不能欺骗自己,侥幸心理就会吃大亏;比如,我们做事情列个计划表和里程牌,正看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但实际过程中就发现问题频出,无法落地,这就需要项目主管需要有沙盘推演的能力,在项目筹划过程中就要具备红蓝推演的能力,提早发现其中的问题点和可能踩的坑;反过来,当工作中碰到不利有害的事情,能否从中找到有利的东西,需要我们有极度开放的头脑,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
5、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出事、有问题是必然,关键在于平时多发现,努力解决;这就像企业安全工作要不断模拟演练一样,演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提升防护能力和应急速度;日常生活中,有时当你觉得高枕无忧时,问题就悄然而至,真是神奇;
6、主帅5种性格缺陷很可能导致军队覆灭,带兵打仗需要做到跟士兵同吃住,有君子自污的胸怀,以及人至贱则无敌的狠劲;可惜得很,阿肯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教练型的人,不太适合做大事;
九、行军篇
1、行军篇主要是讲处军、相敌以及将士之间的相互驯养;
2、处军就是过山涉水、过沼泽、平地以及各种险地的注意事项,行军宿营要保障士兵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相敌是通过观察敌人的动静、交往辞令、士兵状态可以判断军队的战斗力;兵法其实大家都懂,关键还是要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强,不能依赖盟友或者敌军出错;
3、将士之间的驯养说的是带团队之法,底层逻辑就是主帅心里装着士兵的利益,为其前途考虑,士兵上战场就愿意为主帅卖命;三令五申,法令简当,议在必行,其实就是胡萝卜+大棒,仗打的好给胡萝卜是真心的,违规违纪给大棒一点也不含糊;
4、工作中有些领导简单粗暴,只问结果,不会下场指导,也不懂事人匹配,碰到问题责罚下属,下属反抗又压不住阵,这就是色厉胆薄,至懦之将。
十、地形篇
1、地形篇主要是讲主帅要知道各种地形下的打仗之法,带兵之道、爱兵之心和自知之明;
2、主帅要知道通、挂、支、隘、险、远等地形下的打仗之法,不能只有必胜的心,更要有不败的理念,孙子的理念是先胜后战;
3、带兵如果出现了走、驰、陷、崩、乱、北的情况,这是主帅的责任,打仗必败,选锋是带兵的关键;这就像工作中要集中优势资源做好重点项目一样;
4、好的主帅要有好的心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利合于主,为人是保;这就像工作中,优秀领导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情怀地工作,不用顾及一时的名利得失;
5、主帅要有爱兵如子之心,与士兵达成一片,同时要让士兵有敬畏之心,方能做到“厚而能使”,指哪打哪;
6、主帅要有自知自明,知己比知彼更重要;现在职场上的每个人也是这样,只有知道自己哪里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专业领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十一、九地篇
1、九地篇主要讲不同地形中,主帅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考验主帅的指挥艺术,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表现在这里;
2、散地、轻地、争地,要选锋军,制造小胜利治军气,提升军队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力;交地无绝,衢地结盟,圮地迅速通过,围地靠奇谋,绝地只有以死之心作战方有生的可能;
3、不同地形不同的作战方式,考验主帅的指挥艺术,迂回穿插、夺其所爱、多方以误都是要让敌方之兵不聚不齐,打断其统一的组织调度;
4、主帅要有日拱一卒、不疾而速的心态;这就像读书一样,每天看十几页,一年就能看十几本书;要有运筹帷幄、正心诚意、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的修行;要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能力:谨养而勿劳、日常防备演练一刻不松懈、关键时刻万众一心、犯三军若使一人、一战而胜;
5、国家有这样的主帅和军队,实力强大,就不需要养天下之权,争天下之交,却能行王霸之道;而现在的美国做的就是争天下之交,养天下之权,自己一点不做出牺牲,却要各国为其输送利益,就很难伸己之私,让各国服从它的领导;工作职场上也是一样,领导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可以独立与平台而生存,成己惠人,团队才愿意跟着你一起干。
十二、火攻篇
1、火攻篇主要是讲火攻的对象(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和火攻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以及孙子无利不战的原则;
2、胜而无利,不能巩固成果,就会形成骄主治疲民的情况,所以数战数胜国必亡;一个人工作中如果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碰到挫折吃过亏,很容易大翻车也是这个道理;
3、工作中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每次为了涨点工资,或者干活轻松点而频繁跳槽,每次换工作没有在自己的主航道上积累能力,越到后面就越跳不动了。
十三、用间篇
1、用间篇讲的主要是打仗要取于人,知敌情,需要用到五间(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其中反间最重要;
2、打仗需要非常谨慎,不争一日之胜,不好一时之功,如果不是为了一战而胜,战而有远利,就不要轻易开战;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中,做产品要能解决客户的核心痛点,不了解和理解这个底层逻辑就会浪费资源,甚至团队方向走偏;
3、打仗每天都要花大量的金钱和资源,如果主帅都不愿意花钱去打探敌方情报,就不能先知,好像看起来是省钱,其实是妇人之仁,难成大事;这就像有些老板,雇了很多员工,每天花了很多钱,却不愿意花钱去激励员工一样,因为他们认为我既然花了钱雇你,你就应该为我干活,这种老板是在算别人的账,觉得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要立马产生效果,其实这就是老板小气,格局不大,这样的企业只有流水的兵,没有铁打的营盘;
4、内间者,不自知,德不配位是最坏的一种人事安排,鸿门宴上项伯放走了刘邦就是这种情况,项伯并不认为他是在害项羽集团;现在企业中,领导喜欢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排忠于自己的人,虽然这个人才能不行,当其他人做出一个对公司长远有利的决定时,很可能被老板自认为忠于自己的人否决,给企业带来长远损失,从这个方面讲,无才也无德;
5、反间要有土壤,主帅会被离间,大概率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多疑;
6、用间要谨慎,没有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又没仁义之心的个人魅力和格局,无法用好间,反而可能被反间;
7、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不管是清洁还是保安,但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被小人进谗言;战术上就是把自己当空气,像看待人一样,尊重花草树木、桌椅板凳,就可以慢慢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8、五间中,反间最重要,要花大钱去做,但策反的对象要有智慧,否则难于成功。
孙子在他的兵法思想中,论述了对待不同的敌人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而在商场中面队不同的竞争对手,同样也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要分析自己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对于强弱不同的竞争对手,要采取不同的商业策略,以求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比如商战中经常采用的“避实就虚”等策略就是孙子兵法思想的运用。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商场也是一样,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没有永远的强大,也没有永远的弱小。在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在产品、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任何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都会因停滞不前而被市场淘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总之只要有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切手段都要加以利用,这就是商鞅的成功之道。
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如果企业的领导感情用事,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从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可惜的是,此书是何时何人撰写的,还不曾得知。
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这两部兵书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十分著名,读完后能完全让人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
虽然这两本书都是兵法,但还是有所区别:《孙子兵法》分十三篇,分别有“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等等,几乎完全包含了作战时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而《三十六计》除了在战场上,在生活中也能应用,其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计名,例如“无中生有”、“笑里藏刀”、“调虎离山”、“浑水摸鱼”、“空城计”、“苦肉计”等等,令人一听就知道此计讲的是什么。
这两部兵书完全体现了古人在沙场上的谋略智慧,能让人明白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道理。
如果你想了解古代的谋略家、军事家是如何用兵出神入化的话,那你真应该看一下这两本书,让你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兵不厌诈”在商战中,设下圈套,从而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正是孙子所言的“登高而去其梯”。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讲,一定要弄清对手的真实意图,避免上当。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一篇“九地篇”的第三部分,顺详敌之意。
一、兵法解析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hui)。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傻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意思就是:
不了解各诸侯国计谋的,就不能与他们结交;不掌握山林、险阻、苇塘、沼泽地形的,就不能调动军队行军,不任用熟悉当地地形的人来做向导的,就不能得地利,九种地形的利害关系,有一种不知道,就不能称霸于诸侯、号令于天下的军队。那种能称霸诸侯,号令天下的军队,如果进攻大国,就能使大国的民众和军队来不及集中力量进行反抗,把他的兵威加于敌国,就能使敌国和其他诸侯国不能结交。因此拥有这样军队的国家,不必要同敌国去争着与其他诸侯国去结交,也用不着同敌国去争着在其他诸侯国国内培植自己的权势,只要伸张自己的主张,凭借自己的实力,要实行超出军法规定的奖赏,颁布超出行政常规的号令,趋势全军兵众就如同指挥一个人一样,命令他们去执行任务,而不必说明作战意图,叫他们去夺取胜利,而不必说明可能遇到的危险。
把军队放置在形势上处于危亡的境地,然后才能得到生存。使士兵陷于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反败为胜。
所以,用兵作战的事情,就在于能伪装顺从敌人,并且详察他们的意图。要集中起兵力,攻向敌人的一点。这样,虽然长驱千里,也能够擒杀敌人的将领。这就是所谓的巧妙能成大事啊!
用兵作战,要知诸侯、熟地形、用向导,即知己知彼、知天知地,而且要精于计谋,这样才能成为霸、王之兵,震兵威、权威于诸侯国之中。而“顺详敌意”的谋略,则是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和心理,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把敌人引向错误,再敌人暴露出弱点的时候,乘机进攻之,从而取得主动权。
《百战奇法》说:“凡与敌战,若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法曰:‘能而示之不能’”“能而示之不能”,属“诡道十二法”之一,可简称“强而示弱”。这样可以使敌人骄傲、上当,从而获得全胜。
二、古今实例
战争是智慧和实力的较量。战争客观地造就了兵家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随行用势,因敌权谋。用孙子的话说就是:“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所谓践墨随敌,就是说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都应该随敌情的变化而变化。践墨随敌是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争发展的有效法则。运用此法则,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还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开发,都必须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牢固地树立树立市场观念。
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市场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产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因此,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家要善于把握市场调研、预测规划、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企业生产、流通销售和市场服务的各个环节。企业家的市场观念还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当今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市场行情朝夕不同,,一些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时机有可能转瞬即逝。企业家要尽快了解市场情况的变化,要善于把握准确的信息,抓住时机,抢时间,争速度,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企业家要坚持一切为着用户的思想,敏感地感受市场的供需脉搏,关注市场的变化,以富有独创性的经营占领市场。市场观念是企业家的一个首要观念。
《孙子兵法》用间篇主要讲述的是在战争中间谍的安排运用。孙子认为“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指出贤明的君主对敌作战应善于用间,这样才能节省国家的开支,节省老百姓的钱财,并说明用间并非是一种不高明的行为,而是一种英明的取胜之法。
本篇为全书的最后一篇,与第一篇的计篇首位呼应,使得全书行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章中,用间的方法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方法的连用,敌人会觉得变化莫测。所谓“因间”,是利用敌国居民中的普通人做间谍;“内间”,是利用敌方的管员做我方的间谍;“反间”,是利用敌人的间谍来为我方做间谍工作;“死间”,是利用潜入敌营把我军的虚假情况对外散播(一旦真相败露,我军间谍难免一死,故称死间);“生间”,是指能活着返回报告敌情的间谍。这是用兵作战的要诀,全军都要依据他们提供的情报来进行军事行动。在间谍的使用上,孙子则提出了亲抚、重赏、秘密三个要素。
五种用间方法即可独立运用又可相互交错、联合使用。其中石勒用间胜王浚就是一个多种用间法联合使用、连续运用的典型例子。为了能够顺利战胜王浚,石勒的军师张宾提出一个假意归顺的计策。首先石勒主动写了一封信,言辞卑微地表示愿意归顺王浚。随后他派出门客王子春等人求见王浚,并暗地里花重金收买了王浚的心腹枣高。为了消除王浚的戒心,石勒杀了阴谋叛变王浚后归降于他的司马游统,并进献其首级。石勒对王浚派来的使者十分优待,在使者面前做足了表面功夫,并故意带使者参观空的仓库与士气低落的士兵,从而取得了王浚的完全信任。石勒见计划顺利,便借故召回王子春了解情况,在了解到王浚已失民心后,向并州刺史刘琨求和,并以讨伐王浚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得到了刘琨的支持。石勒出兵突袭幽州,王浚因信任石勒而选择不出兵抵抗。待王浚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兵败被杀。
总观石勒吞并王浚的过程,首先排王子春安插进王浚内部,进而摸清对方内情,是运用了“生间”;其次石勒花重金收买枣高,让其做自己的内奸,探知王浚的动向、配合自己行动,运用了“内间”;而利用使者的来访,用假象蒙蔽王浚,让其对自己降低戒备之心,是“反间”。通过一系列的用间,石勒最终达到目的,可见联合用间之微妙神奇。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终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能够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就异常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仅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仅有先使自我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行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我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经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确定敌情和团结将士。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一样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确定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一样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在不一样的作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一样而采取不一样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仅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关于名著孙子兵法读书心得1
家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本兵书。的确,这本书在我国的历史是是赫赫有名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时期的军事家孙武为中华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刀光剑影的历史上,他用最为精彩的语言记录下来那些令人惊叹不已的军事事迹和个人智慧,这本兵书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和高度的评价,被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典。
我觉得这本书中所采用的语言都是非常精彩,也非常深奥的。初读的时候,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借助于注解,才能一一看懂。其中的《计篇》是我比较喜欢的。原文是这样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段话中的第二部分的意思是说:开战之前,反思“庙算”获胜的,是由于谋算筹划得比较周密,得胜的条件就多,“庙算”不胜的,则由于谋算筹划得不够多,得胜条件就少。事先谋划得多的就胜利,少的就不能胜利,何况不加谋划呢?
《孙子兵法》不单单是用在战争上的,在生活中也是有用的。比如说下棋。也需要动用策略。就像上面说的那样,需要多谋划,并且要谋划周密。不然容易失败。最近和爸爸下棋的时候,我经常采用《孙子兵法》上教我的有效方法去攻击或者防守,在下每一步棋之前先好好想想,算算我这样走之后爸爸会怎样应对,然后我又怎样回击……使用了这个方法,我连赢了爸爸好几局呢!
关于名著孙子兵法读书心得2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孙子兵法》。看完这本书,我非常佩服苏子的才能,竟然能在战争时期写出这么好的兵法书籍!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历史战役中的将帅们都是运用什么样的战略取胜的。孙子是想要告诉将帅们:“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本书不能不看的。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从书中我了解到《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专著,从它诞生起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全书共有“计篇”、“作战篇”、“谋攻篇”等13篇。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战例,像计谋篇中的“武王牧野誓师灭殷商”,作战篇的“商鞅立法奖军功”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规律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流传至今的真理,更说明了孙武是一个非常伟大、杰出的谋略家与军事家。
《孙子兵法》中的各种战术、策略不仅在军事有着重要贡献,而且深入到政治、外交、企业经营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孙子兵法》,甚至把它视为兵法谋略经典。
《孙子兵法》真不愧是我国的瑰宝,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关于名著孙子兵法读书心得3
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人们都说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中的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也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了许许多多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到了军事学家的推崇备至,在经济领域、领导、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孙子在兵法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提出了“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因为他们能够决定几万人的生死存亡。又比如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兵,也强调了他们的作用。
仅仅是这一篇,就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由此,就可以看出孙子兵法的重要了。
关于名著孙子兵法读书心得4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50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更重要的是,其文笔简约,正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其道理尚存,“法无万古不便之法。”古时的圣经,现在很多以丧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与小人者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以手,权也。”如“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四书》《五经》“六艺”,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宁所说:“历史是客观事物的排列,逻辑是主观对历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旧瓶装新酒,使古老的东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适用,内涵其道理;“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使新的理论有古老的外壳,让其与中华文明完美的结合。
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与古老,完美的结合,这也就是其真谛之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个道理。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如商业和教育。
在现代的商业范畴里,“商战如兵”。如“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这里提到了“奇正”。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关于名著孙子兵法读书心得5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一本我国古代最着名的兵书,一共有十三篇,它里面记载着许多朝代的人们运用的作战策略,具体地向我们描述了古人思维的独特、办事的严谨、兵法的奇妙和战争的残酷。
有些人,做事前深思熟虑,做好充分的准备,通常百战不殆;而有些人,自以为百战百胜,随之放松警惕,因而瞬间败落。这十三篇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然而最令我欣赏的是第十二篇《火攻篇》中的《田单巧用火牛阵》。
文章主要讲了田单先将燕国大将乐毅调成骑劫引起燕国的军心不定,再让百姓们祭拜自己的祖先,同时引来许多的飞鸟,使燕王以为齐国有了神人,已经得到了天助,然后,为了激发墨城内军民的斗志,田单再次引诱燕军割了俘虏的鼻子,挖点所有的齐国人祖先的坟墓。最后让牛披上有奇怪花纹的布衣,牛角上捆着刀,牛尾上绑着一捆浸透了有的芦苇,在勇士们的脸上画得五颜六色。夜晚把牛群放到城外,又点燃芦苇,受惊吓的牛群立刻朝燕国奔去,齐国勇士们拿着兵器朝燕国冲杀而去,齐国因准备充足而收复了失地。
《孙子兵法》教会了我遇到困难应该如何解决,陷入困境开如何面对,田单是个聪明的人,他做事都经过充分的思考,所以每次都有备无患。
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我们都像田单一样聪明机智,遇到困难,沉着冷静,严谨待事,而不要像燕王一样,人家说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只要在危急时刻动动脑筋,这才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暑假,爱看历史的我买了一本名叫《孙子兵法》的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它共有13章,内容简洁易懂。
虽然这本书讲的都是战场上使用的兵法,但是对于现代商战、包括为人处事也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含义。其中,我对火攻篇的印象最深。它告诉人们如何利用有利的风势、干燥的天气和合适的时间等因素通过火来消灭敌人!
“火攻篇”中,孙子总结了很多利用火势来攻击对方的要领。历史上,很多优秀的将领通过领悟他的兵法,创造了一系列有名的战绩。“周瑜纵火战赤壁”和“火烧水寨灭南唐”就是例子。在这些要领中,有一句话“他石攻玉巧借东风”我觉得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所帮助。这句话是说在战中,借水、火及其他辅助力量,可以使弱者变为强者,使劣势转为优势。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借助身边一切事物为自己化解。
生活中,如果有人与我斗嘴,我却辩不过她,我就可以借助李威仪的力量,她可是有名的伶牙俐齿呀!
大意:孙子兵法,是兵家中的代表作,是一部总结战争经验、智慧的书。上集是在说明伍子胥的家人都被费无忌给杀害,他藉着吴国的军队攻打楚国,以及逃亡路途发生的事物。
心得:这本书足足有三公分这么厚,从前,我都不看这些有关历史故事的漫画、典故。因此,妈妈常说我的课外知识非常差。借着开学这段期间,课业还不会繁忙时,我打开了本书,从上次的《楚汉英雄志》开始吸引了我,渐渐了解历史故事。刚开始看时,一直搞不懂人物角色,常常要翻回“人物介绍”的地方才看得懂故事内容。当然,看完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孙子兵法”不仅仅适用于战场而已。读《孙子兵法》让我明白竞争、变化得不可避免,与面对变化,提出策略的重要性,也体会出更多有关经营、沟通、生涯规划、处世的哲学。
所以,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就自觉主动地注意锻炼自己的性格,才有可能如愿。而那些没有修养,只有幻想的人,在关键时刻,一定会事与愿违的。
另外,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管理人才时,也必须把治理个人欲望和情感方面的问题放在一切问题的首要位置。正如刘备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若在欲望和性情方面“姑息养奸”,将来必定会给集体或国家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而且,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老天爷也不会让他去做大事的。怨天尤人是于事无补的。
现在许多领导在使用人才时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其责任在于领导而不在于被使用的人才。因为领导们在使用这句话的时候都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在对所使用人才的品行和才能有着全面的了解。否则,一味盲目地信任,只会造成终身遗憾。赵藩曾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孙子兵法》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我看完了《孙子兵法》,它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知道了带兵打仗真不容易! 要想打好仗,就得熟练运用兵法,如《孙子兵法》里讲的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纸上谈兵,全军覆没;避开锋芒,发动反击,一举获胜;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孟获;淝水之战中东晋将领运用激将法,以少胜多;勾践卧薪尝胆;刘邦声东击西,麻痹敌人而取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关羽出其不意水淹曹营;孙膑减灶诱敌;项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取得胜利;弦高的虚实攻击法;成吉思汗虚虚实实让敌人无法辨别,出奇制胜;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夺取胜利;晋文公信守诺言,以退为进;狭路相逢勇者胜,陆逊利用地形采取火计击败刘备,投亡地然后存,陷死地然后生。
战争是残酷的.。两军对战每个人都有生命危险,在生死存亡的战斗中,军队将领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条件灵活运用兵法,才能免除或减少伤亡。
《孙子兵法》让我体会到凡事都要动脑筋,商场上也一样,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解开任何难题!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演算使人精密,读哲理使人深刻,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读逻辑学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
《孙子兵法》读后感
后来,突然想起十多年前的某个暑假,确实是读过此书了。
不过当年未经世事,哪里知道些什么呀?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兵书,因为人生的很多地方就如果战场,所以这更像一本哲学书。
人生如战场,《孙子兵法》能够给人予很多的启示。
比如:故 善 战 者, 能 为 不 可 胜, 不 能 使 敌 之 可 胜。 故 曰: 胜 可 知, 而 不 可 为。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先把自己的条件准备好,不要让自己有让敌人可乘虚而入的弱点,而敌人的弱点,却是自己不能强加于之,只可知不可为。
运用在找工作或者追女孩上都是如此,先把自己各方面都准备好了,然后找份工作或者找个女孩就简单了。
又比如:
用 战 也 胜*, 久 则 钝 兵 挫 锐, 攻 城 则 力 屈*, 久 暴 师* 则 国 用 不 足。 夫钝 兵 挫 锐, 屈 力 殚 货*, 则 诸 候 乘 其 弊 而 起, 虽 有 智 者, 不 能 善 其 后 矣。 故 兵 闻拙 速*, 未 睹 巧 之 久 也。 夫 兵 久 而 国 利 者, 未 之 有 也。 故 不 尽 知 用 兵 之 害 者, 则不 能 尽 知 用 兵 之 利 也。
简单点说,就是兵贵胜不贵久。
同样的道理也是如此,就像找工作或者追女孩一样,如果辞职了找一份工作,找了几个月半年之久,绝对劳心伤财,追个女孩,追了好几年,人家又不答应,又不完全拒绝,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无限的沦陷。
又比如:孙子认为根据不同的地形,要有不同的布阵,这是非常唯物客观的,而不是空谈一些口号,在找工作或者追女孩的时候也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公司或者不同的女孩要实行不同的策略。
再过若干年后,读此书,可能又可以收获更多。
好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孙子兵法》不就应被只看做兵法,而是一部教人解决问题的书籍。能够这样讲,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能够透过《孙子兵法》解决。
我读《孙子兵法》也不是很久,暂时只理解了一部分“知”。《孙子兵法》很强调“知”,而且其理论也都是围绕“知”而展开的,有了“知”,才能有“谋”,而有了“谋”才能有“行”。如果没有“知”,就不能“谋”,不能“谋”谈何“行”。
《孙子兵法》里的“知”有几个意思:第一是明白事情的各个方面的状况,明白了事情的各个方面状况,你才能根据这些状况针对性的采取行动。
第二是明白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一件事情,普通人只能看表面,聪敏人看第二层,智慧的人看第三层,境界越高,看的越深,就越能见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是胜利的根本。
第三是明白事情发展的规律,很多事情虽然很复杂,但很多事情都有其大致的规律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孙子说,明白事情的发展规律,能避免,能提前应对,能正确的处理,所以,对事情的发展要有足够预见力。
第四是明白自我,无论你处理事情,你和别人对弈,无论你做什么,那里面都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自我”,在这些里面,“自我”始终都是一分子,所以说,了解自我,明白自我,是成功的第一步,明白自我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缺点什么,才能正确的将自我的才能展示出来。
除去这些外,《孙子兵法》还有一些很深刻的理论,都是很有意思的话,也有很深邃的智慧,如果你不能将整本书都仔细研究的话,也能够根据你的状况,挑出这些话,有空的时候琢磨一两句,也是很有益处的。
“兵者无畏也,胜其常也,兵家道理,智在用兵。”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孙子所说的一句话。他著作了中国军事书籍中最伟大的一部――《孙子兵法》。这本书是围绕着在战场上怎样用兵,在军队中怎样陪练,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疾如风,徐如林,侵蚀如火,不动如山。这本书的魅力无尽呀!可是在和平社会中,这本书可不是就成为费书了吗?不是的。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要冷静的思考,要去多练习,要对自己有信心。所以我去实践了一下。
有一次,我在上奥数课。何老师进了我家,说:“帅浩均,我们先做一套卷子吧!”我说:“老师,我们是在学奥数,为什么要做一套课本卷呢?”他说:“你不要小看课本,奥数其实是从课本里研究出来的!”我不服气,就生着气做了一套卷子,结果何老师一改我才得了79分,我惊讶地叫着,我回家把卷子给何老师看了一下,他说:“第一你心态不静,没有练习也没有冷静思考才没考好!”我一下子找到了方法,就开始用这三种办法,我二单元考试考了100分。太好了!因此,我想起何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思考+认真+好心态,自信油然而生。”
我记住了这句话,生活中也可以用到《孙子兵法》,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最近我读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这本书上我知道了很多知识。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代一位叫孙武的霸主写的。主要写的是用兵之法和故事实案。三十六计讲的是计谋,解读,实案。
我觉得孙子兵法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如:“兵者,国家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打仗,是国家的大事,生死的边缘,存亡的地方。不能不察就鲁莽行动。这就像考试,我们的眼睛不能一扫而过,然后就做。所谓探之虚实而攻则必胜。,就要探虚实,看看这题到底是怎们做的,在解题。孙子兵法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真是一点也不怪。
三十六计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可以用在打仗上,还可以用在生活中,如:有一次,爸爸让我洗衣服,可我发现洗衣粉没了,肚子又有一点饿。可我的钱只够买其中的一样。这时我想起了“远交近攻”。那么我就可以用此计,先要把紧要的事做完再去做别的事,也就是说先买洗衣粉,洗完衣服后,等有钱再买饼干。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一个人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个人欲望就会驱使这个人不择手段地去满足其私欲而不顾他人的死活,就会非常爱感情用事,必定会害人误己。
孙子不反对战争,但反对穷兵黩武。所谓“合于利而动”,其实就是“利”与“德”的统一。能够恰当地统一,关键在于领导者的道德修养素质,而不在于其学位和哲学理论水平的高低。就是说,素质是第一位的,哲学是第二位的。因为哲学属于理智而不属于理性,没有仁德可言。只是能言善辩的人是不能干大事的,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把握住“利”与“德”的关系。
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国家、企业和单位在选才用人时,一定要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以上引用战争范例和《孙子兵法》最能说明问题,因为战争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又因为“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把做人方面的事情当作儿戏。如果在生活中“马马虎虎”地做人,可能只是在生活中造成一些麻烦和损失,可以重头再来,反复多次。但是如果养成习惯,在做大事时,就必定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想重头再来,就不可能再有机会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