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论文
- 文档
- 2024-06-17
- 118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究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论文,本文共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职教育中学前师资双语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发展不协调
当前,高职教育学前师资一般以英语专业为主,这些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学前教育技能和教法上存在不足,表现为双语素质发展不协调,特别在对幼儿心理特点、学习规律等环节上有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不能正常开展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教学,不能为幼儿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出现学前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良,导致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学生不符合双语素质的客观要求,制约着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2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低下
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在智力因素上存在着重要的差距和不足,师资文化课成绩和英语素质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建设与发展,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认识过程长、学习目标分散、学习效果不良等实际问题,特别在英语专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关键课程上存在学习质量和效果等缺陷,导致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和幼教的实际要求,影响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发展和建设。
2.1提高高职教育学前师资的双语语言能力
一方面,应该加强高职教育学前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从语音、语调、重音等基础环节入手,打造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英语素质。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对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价值和对日后幼教职业成长的重要性,从基础性和规范性入手,使学生懂得和理解英语口语的规律和内容,以系统性的教学和特殊语境的模仿,让高职教育学前师资掌握和了解口语的内涵与外延,为提升高职教育学前师资水平,建设优良的双语素质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高职教育学前专业英语词汇教学,词汇是英语的基本元素,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词汇对双语教学素质建设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使英语教学与学生日后的教育实际相结合,系统性、扩展性地扩大学生词汇的掌握数量,为发展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提供基础性的支撑。此外,应该加强高职教育学前专业语句教学,要联系到幼儿园教学实际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让学生明确语句学习的意义,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提升高职教育学前师资英语素质与能力。另外,应该加强高职教育学前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与汉语相比英语有特殊的语法,因此,在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发展过程中应该突出语法方面的教学,找准语法教学的切入点,避免母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面引导,真正将英语语法作为新知识体系融入到学生的语言中,最后,应该加强高职教育学前英语文化的培养,准确而全面地开展学前双语教学,一定要以英语文化作为背景和环境,要在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发展中呈现英语文化在思想、风俗、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学生从文化的层面上深刻而全面地认知英语,进而为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提升营造更大的教育平台和基础。
2.2提高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教学能力
一方面,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应该开展基本教学技能的学习,由于幼儿学习的特殊性,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有目的地开展英语儿歌教学技能培养活动,提升学生把握课堂、幼儿和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应该开展兴趣激发为主体的教学能力训练,针对幼儿性格、智力发展的'特点,有目的地开设体育、音乐、语言等各方面游戏教学,使高职教育学前师资掌握跨语言进行游戏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进而为学生提升双语教学能力提供保障。此外,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应该开展综合教学技能学习,综合教学技能是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重要表现和核心内容,通过综合教学技能的合理利用,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特点,通过情景设定和环境营造,为幼儿英语学习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学前师资双语素质的提升。
3、结语
幼教教师是幼儿启蒙阶段重要的引导者和影响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教育学前专业的双语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准确地引领高职教育学前专业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高职教育学前专业双语教师师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顺应学前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师资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晓艳 赵莹 于敬波 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前双语新师资英语教育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一、学前双语师资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素质:第一,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制定教学计划,采用当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在教学中能够运用扎实的英语基础、规范的英语口语等开展工作,因此,双语教学英语教师应当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了解英美文化的文化背景、风俗传统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门幼儿园的英语教师达不到该标准,尤其是中小城镇或农村等地的幼儿园。我国目前的学前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基本问题:许多英语教师因英语水平不足而无法用英语和学生自然地交流,而且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只是教教学机械的操练简单的英语词汇,加上一些幼儿英语课堂中存在着一些英语教学不够标准的问题,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通过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调研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英语教师存在英语口语能力差、语音音调不标准的问题,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自由练习。学校教育,师资是决定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幼儿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幼儿英语学习的模仿榜样,因此,要求幼儿园一定要配备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加强培养学前双语师资英语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二、学前双语教育新师资英语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英语技能
学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需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具备灵活的词汇运用技能。在培养教师英语教学能力过程中,应当加强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幼儿园是孩子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对于幼儿而言,语音语调最容易定型,因此,学前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个人英语语音的练习,通过接触美语,练习比较地道、准确的发音,从而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技能。同时,学前英语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其个人的口语能力。在学前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灵活的运用英语和学生顺畅的交流,而一般的教学交流也只是运用一些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帮助作用不大。因此,在学前英语教学师资培训中,应当把口语表达课程从教学工作中脱离出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鼓励学生打破多听、多读、多背的学习模式,打破沉默、开口说英语,通过语音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仅仅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并不能教好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在开展幼儿教学中,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幼儿具有多动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运用游戏开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游戏教学工作需要把握英语教学的特点,设计英语游戏活动的编排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儿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在儿童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语言简单、形象生动而又负有动作的.特点,适应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加入儿歌练习的元素,借助儿歌的节奏激发儿童的情感,活跃儿童的思维。儿歌教学可以运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前英语教学中,利用儿歌、故事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跳跃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由难变易,由苦变乐。而且英语故事短小但生动,优美而令人浮想联翩,更重要的是“它有着能令儿童共鸣”的特点,这有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幼儿园培养双语教师师资队伍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要加强英语专业知识培训,引导教师学习英语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人情,加强对语音语调的练习,让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标准化;另一方面,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引入游戏、儿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素质 教师
【论文摘要】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分析,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职业素质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等。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1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凸显高职教育特性、发挥高职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技术理论水平和较强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1.2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一种新型劳动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胜任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生存、持续发展下去。否则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业率低,则会严重影响学校声誉,那么学校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
1.3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学生适应岗位要求、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错位就业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最能反映和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内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只有通过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水平,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错位竞争,也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2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考者,主导整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向。
2.1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高职院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操守与行业道德规范的对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要溶入到职业所要求的道德操守中。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另一方面应在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行业实习实践等方面融入行业特色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讲授式或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以纪律意识教育为核心,严格纪律约束,根据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自强、自立意识。 2.2指导学生夯实职业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力成为谋职必备的重要条件,高职生比普通大学生的优势在于高职生具备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立足社会发展的关键,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对职业形成感性认识。职业能力中的基础是岗位技能,它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顶岗、胜任岗位资格的基本素质要求;对岗位技能的举一反三、学习创新等应用发展能力反过来又提升了岗位技能的水平,形成基本职业能力,这也是学生从业后企业进一步要求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随着学生向岗位的深度、广度发展,企业要求其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职业转换、推动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这也是企业所期待职业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
2.3帮助学生融入职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该文化又被企业的职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演化,有些被职业人内化为职业文化。高职院校在培养不同行业的职业人时,应将各行业特有的企业文化作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内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适度融合、有机培育,使高职毕业生走上岗位时自觉地认同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模范地遵守其规章制度,快速融入到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中。
3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他们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态度及实施能力,直接决定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化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3.1多渠道多方法,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按照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用各种有效方法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一是,以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为平台,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速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二是,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三是,定期安排中青年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顶岗锻炼,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讲解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要求获得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可以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从而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在专业实践中运用“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以科研促教学及双师素质的培养。
3.2创新学校机制,激励优化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同时创新学校机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从而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是,安排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建设专业实验室、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贯彻以老带新的组合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二是,定期开展以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在教师间开展观摩课、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让其掌握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和教材教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部分教师取得某些相应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3.3聘用企业或科研单位优秀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联系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科研单位和其它院校聘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鼓励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而且大幅度的推进兼职教师指导学院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本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借鉴发达国家高职课程设置开放性的先进经验,做到职教界和企业界密切结合,听取企业界对课程设计的意见,合理定位课程目标,适时修订课程,更新课程内容,保证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科技成果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并保证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适应。二是,强化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践活动。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通过抓好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或设计大赛、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做好毕业生的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搞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实效性研究》(09SJD880073)成果。)
参考文献
1谭满益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9(13):38~41
2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8):82~83
3黄志纯等.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拓展校企合作多维空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11):130~132
学前双语教育探究论文
一、学前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具有外语学习的生理、心理优势。6岁前儿童具有外语学习的生理优势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试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康奈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第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该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其储存在“布洛卡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储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
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慢,掌握得远没有幼儿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洛卡区”的语感。幼儿具有外语学习的心理优势表现在:儿童的集体认同感较成人弱,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交流。
幼儿双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双语”教育,给孩子展示出来的是另一套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孩子的天性是富有好奇心的,对于不同于母语的语言会特别感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加有热情地学习外语,而且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学习外语的本身,就增加了幼儿掌握语言的总量。另一方面,通过接受双语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其直接结果是儿童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对于发散幼儿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
在幼儿英语的学习中,是紧贴实际的自然习得,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学英语结合到说唱表演,课堂充满稚气的欢笑声;学英语还渗透到日常生活,课间喝水都英语对答;学英语融入到幼儿阅读,英语幼儿读物每周可以借回家里看;学英语扩展到家庭环境里,每天到家都放原版卡通DVD,家长尽管去做你自己的事,荧屏英语自然对孩子耳濡目染。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积极愉快地学习口语,形成初步的语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幼儿进入小学、初中认读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内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学前双语教学实践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材和教学模式上。关于学前英语教材的建设方面,目前市场通用的教材有“幼儿英语”、“快乐儿童英语”、“洪恩英语”、“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马宏英语”、“新概念英语”、“维克多英语”、“浸入式英语”、“TPR英语教材”目前学前英汉活动的整合存在三种典型模式:一是以英语活动材料为基础相互整合,从该英语材料中挖掘对幼儿发展有价值并符合幼儿兴趣的英语活动和汉语活动;
二是用英语组织活动,借鉴主题—领域活动设计的思路,以主题—领域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活动,并用英语来组织和实施部分领域活动;三是以主题整合英汉活动,按照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以主题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活动内容的设计主要取决于主题发展的需要,使用英语还是汉语并不在设计活动时考虑,而在活动实施阶段考虑。
四、怎样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对于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每个幼儿园的方式都有不同,有的是每天集中一次进行教学,有的是每周安排一到两次集中教学,有的是采取随机的方式,有的是将双语教育贯穿于幼儿每天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双语幼儿园提供幼儿一个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每周一次的兴趣活动,而真正做到实用英语,让幼儿能学到对自己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用的教育。
英语教学的目的应服从于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即提高幼儿语言方面的交往水平,为培养一个全球人打下基础。这是由于对于双语教育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针对这种现状,有几个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改变教师观念。教师在双语教育过程中有重大教育意义。在师资的培养建设方面,教师除了要有基本的幼儿教师的素养之外,还要了解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的一些理论和教学法,同时教师在汉语和第二语言方面的造诣也要比较高,尤其是第二语言方面,要具有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教学。
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能够针对幼儿的心理和特点,采取针对性地采取方法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双语环境和氛围,在轻松有趣的状态中幼儿可以轻松习得双语。
其次,改变幼儿园双语教学安排。双语教育应当贯穿幼儿每天活动的始终,这样才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习得双语。同时母语即汉语和第二语言的客场安排要合理适量。
浅谈学前双语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前双语师资 教师素质 英语教师素质 幼儿教师素质 职前培养 职后培训
论文摘要:学前双语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劫儿园青眯双语教育,实践双语教育。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本文阐述了学前双语师资涵义,论述了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学前双语师资的规格标准及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途径。
五年制大专院校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基于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儿童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学前双语教育在全国不少地区拉开帷幕,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目前,我国双语师资的语言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与此同时,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作初步探讨,以促进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顺利进行。
1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
在我国对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指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由此看出,承担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师应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集为一体的“双师型”。
2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学前双语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员。除了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从事学前双语教育所需要的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共同素质主要指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身心素质方面,教师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性格与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在文化素质方面,教师除了应掌握本学科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能力素质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2)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理论和学前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英语教学流派及其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应具有正确而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的各种幼儿教育模式,具有参与幼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熟悉现代教育及幼儿保健、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从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艺术、体育技能,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儿童学习和活动的管理能力。"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学前双语新师资是指通过高师或幼师职前培养出来的合格的新教师。他们是按照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的标淮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在职的幼儿教师也渴望成为学前双语教师,而在英语方面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将英语教师和幼儿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归结起来有两种解决的途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3.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就是指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模式为:
(1)以培养学前双语师资为目标的双语班。
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学前双语专业,他们不仅学习动儿教育的全部课程,还要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毕业时须达到英语大专毕业水平。在学习期间,每学期至少有两周到幼儿园见习、实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半年,实现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以选修课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师范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基础上,可选修双语教育的某些课程,并通过考核,达到双语师资的标准可颁发双语教师的资格证书。
3 .2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即在职教师的培训,就是对目前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地双语师资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师在职培训大纲》中明确指出:“使学员对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学前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有清楚的认识;使学员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儿童二语习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整体的了解;使学员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4结语
学前双语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需要大批懂理论、有专长、高素质的学前双语师资。我们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造就这样的学前双语教师的重担,有许多东西需要继续我们去开发、去探索。我们坚信学前双语教育会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幼儿教育、师范生的培养等方面带来一场革命,在我国教育史上将会谱写新的篇章。
高职学前奥尔夫教育渗透分析论文
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深入,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奥尔夫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让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们受到深刻的启示。对于新时代的现代化教育,打破目前落后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习奥尔夫教学方法是现代师资教学的重要方式,特别对于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给学生推行奥尔夫教育思想,在课堂中渗透奥尔夫音乐教育经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树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音乐教育观
一切从儿童出发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首要教学原则。在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和倡导儿童主体性,既关系到儿童发展权利的充分实现,又关系到儿童需要和地位的满足,还关系到儿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等一系列问题。他的这种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鼓励儿童积极的自我表现和努力创造的理念是值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们借鉴的。首先,我们要了解并尊重儿童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他们之所以喜欢音乐活动,是因为敲打物体、探究声音等行为正是儿童最基本的音乐本能和冲动,而音乐中丰富的音响、鲜明的和节奏、动听的音调能让儿童直接体验到快乐。其次,我们要为儿童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奥尔夫推崇让孩子主动学习音乐,并且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老师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同时,还要给孩子宽松自主的权利,让他们有能力选择并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还能提出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想法和意见,使孩子在积极投入的自我创作中进入并体验音乐。作为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我们应将奥尔夫的这种原本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精髓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的儿童观、教育观,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二、掌握综合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奥尔夫强调,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艺术,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要借助各种音乐媒介———游戏、演奏、图谱欣赏、语言朗诵、音乐故事、人体乐器、节奏、美术、作曲识谱等对儿童进行综合训练。在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打击乐器、声势训练、即兴演奏、动作与舞蹈等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在课程内容上,也是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融入儿童音乐教学中。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我们在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定、课程内容、教学教法等方面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通过理论课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深刻体会奥尔夫的先进理念,通过专业课的探索实践,让学生掌握奥尔夫综合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幼教师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教师的各种素质要求极高,每年大批学前教育和音乐教育的高师毕业生中,能掌握并且能在基础教学一线实施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师甚少。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实施奥尔夫教学法应引起重视和推广。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理论课深入浅出,潜移默化
我们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专业理论课堂中,给学生们介绍奥尔夫音乐理论的形成,他的音乐教学特点及方法,让学生对奥尔夫教学体系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在研究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需要、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儿童艺术活动的行为表现极其原因,明白音乐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的道理,让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合理。奥尔夫认为将诗、舞、乐、戏剧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符合儿童特点和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的,我们就让学生搜集积累大量的本土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从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歌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鸟、树木、地名等;在教学方法上,可将儿歌、古诗、格言等与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相结合,编配各种节奏型或多声部的和弦,让孩子们在稳定的拍子中一边朗诵一边结合肢体动作训练准确的节奏感,还可以加入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来训练孩子们的听力,体会音乐的强弱、快慢、高低等。让学生明白,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教法,才是符合儿童天性、最自然的、最富生命力的`东西。
2、技能课综合训练,突出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师应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相关领域的知识,这要求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全方位的综合才艺,一专多能。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专长和优势,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对乐感、节奏较强的同学,我们给他们增加一些打击乐、律动方面的训练;对舞蹈兴趣浓厚的同学,我们多布置一些舞蹈编排、即兴表演的任务;对器乐演奏能力强的同学,我们鼓励他们学习掌握多种乐器,特别是奥尔夫乐器的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长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技能竞赛、汇报演出等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对声乐表演、器乐演奏、舞蹈创编、歌曲弹唱、合唱指挥等多种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困难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同时,我们还应要求学生针对自身弱科及弱项,强化训练,取长补短。作为将来的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把各种音乐技能整合、传递、融汇的技能,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高超技能。这也是奥尔夫综合性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只有实现多种艺术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借鉴,加强沟通和转换,才能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向。
3、实践课积极参与,鼓励创新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强调教学的参与性、即兴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活动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积累掌握大量的嗓音、动作、器乐等音乐游戏及综合活动实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互相观摩,大胆尝试新颖的教法。我们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试教,结合优秀的教学课例,模仿老师和孩子的双边活动过程,体会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乐趣和魅力,并通过互相点评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经验;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实习见习活动,指导学生自编自创一些儿童音乐游戏、童话剧、儿童歌舞等,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尝试,深入到孩子们中间,身体力行地去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做好效果记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音乐需要实践,尝试和做就是一切。”奥尔夫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高职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一定要加强实践性,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通过动作、朗诵、表演、即兴演奏等实践来进行音乐学习,在亲自唱、奏音乐及经历教学的实践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固有的生命力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从事培养学前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不仅要灵活地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要善于创新,举一反三。切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我们只有将世界先进的经验理念与我国本土文化特点紧密融合,才会发挥出音乐教育的最大功效,将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解析高职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论文
摘要:
本文从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师资问题出发,分析了师资队伍的结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建设高职计算机师资队伍的方法,从而加速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步伐。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师资问题;教学能力
0引言
师资问题是关系到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而,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机构设置问题
高职计算机教学包括两方面任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学。从机构设置上,这两方面的任务可以由一个部门完成,也可以是分别独立设置机构。分别独立设置的好处是便于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便于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合并设置的好处是便于教学资源的统一调度与利用,便于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机构如何设置,可根据学校的规模、学校的特点、教师的情况综合考虑。
2师资队伍的结构要求
师资队伍包括:年龄结构、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有企业经营或工程经验)的教师比例等。
2.1年龄结构
高职计算机教育一方面突出新技术、新内容,要站在技术的前沿,要有很强的应用性;另一方面,根据高职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一般来说,年轻教师毕业时间短、知识新、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容易与学生沟通,但往往教学经验不足;年龄大的教师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敬业精神较强,但有的知识容易老化,计算机操作不如年轻人熟练。年龄差异所体现的长处与不足很明显。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计算机教师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调整,实现老中青结合,发挥整体优势,以老带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2关于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
从事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教育是面向应用的,而面向应用必须与各行各业相结合。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要适应面向应用的特点。教师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有关其他专业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2.3关于“双师型教师”高职的师资队伍
应强调“双师型”的特点。“双师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双师型结构”,即教师队伍的结构应该有主要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应该包括在企业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可以专职或兼职在高职院校任教。
二是“双师型素质”,指每一位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应当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高职的教学工作。这个问题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现有教师进行实践的培训,并进行必要的考核,作为高职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在讨论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时,首先应注意到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①实践性强,对实际应用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②技术新,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工作;
③与其他专业结合紧密;
④学生基础略差,教学难度比较大。
基于上述特点,高职计算机教师不能仅是“学术型”的.教师,更要是“引导型”的教师、“示范型”的教师,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把先进的技术、最新的知识、实际的技能、合适的案例讲授给学生。
实践证明,对于高职教师,对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重于对学术能力的要求;对教师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重于对理论基础的要求;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要求,重于所学的具体知识的要求。教师应当注意提高教学能力,才能适应高职计算机教育的要求。
4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的关系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发展不平衡,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区域经济结合、校企结合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要十分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持续的发展的有力保证,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不是研究性大学,要不要开展科研工作?有的高职院校或高职教师不重视科研工作,认为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条件开展应用性的科研工作。应结合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贴近企业,贴近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紧跟技术非发展潮流。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5建设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承担高职教学的教师来源主要是高校教师,有少数来自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应当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这是高中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5.1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引进
各校应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来解决。培养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企业或工程经验的培训,让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实际的工程项目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能力。引进就是要把有经验的工程师引进到学校来,完成专职或兼职的教学任务。当前,特别要提倡引进兼职教师,聘请一些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指导实践,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既改变了教学脱离实际的状况,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给学生实习和就业带来便利。
5.2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组成
高职计算机教育是面向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实现计算机教师室与各专业教师的结合。有些课程可以以计算机教师为主进行教学,有些课程(特别是与各专业结合的课程)则提出由各专业教师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后,由各专业教师为主进行教学。学校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派一部分计算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如培训或项目协作),了解其他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使计算机教育更贴近专业教学。要有一部分教师来自企业第一线,有丰富的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经验,或者教师本人是其他专业毕业,后来又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
5.3教师的培养途径应该多元化
高职教师的培训不仅仅是双证书、高学历,更多的应该是实践与科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等多方面结合的模式。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及时发现社会上的人才,吸引稀缺型的人才到学校兼职,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
5.4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导向、激励和促进作用,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对教师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多种因素、方法众多,这里主要给出评价的参考原则。
一是要避免单纯的奖惩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质量等级或考核优劣。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回顾与检查,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建立改进的方向,不断检查、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促进发展。
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尽量全面反映情况。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教师评价不能简单化,要点、线、面结合。“点”是指督导的随机听课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线”是指学生对教师讲授一门课程的评价“;面”是指教师所在部门对教师的评价。
三是要重视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立、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要完整跟踪,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福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10.
[2]赵居礼.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职院校蒙汉双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该蒙汉语并重,以蒙汉兼通为教育目的,在教学中,注重蒙汉互通,相互转换能力的培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外的双语教育模式,并与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阐明了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该采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教育模式;双语教育;双语教学;互通式教材
一、引言
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但为了使得各民族能够更加融合,团结奋进,也必须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中加入汉语教育,使得两种语言共同发展,学生既具备民族语言的能力,也拥有汉语能力,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实施双语教育,促使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
二、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模式
这里所说的双语教育,指的是促使学生既了解第一语言,也会运用第二语言,在这样的形式下来接受教育。分析其教学意义,双语教学所涵盖的范围,比双语教育更加广泛,这是实现双语教育的最好方式。此外,其还包括了双语教学方法,以及非双语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后发现,采取这样的形式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比起过渡式方法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够更强。然而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学生的母语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不能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该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内蒙古地区的学生。
三、针对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双语教学应注重、加强基础教育。内蒙古地区的语言教育中,关于大专院校的教学是重点。因为学生在大学时期,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实验后发现,在学生的幼儿时期,便要开始实施双语方面的教育。到了中学的'时候,更是对学生进行塑造的重点时期。这个时期,必须要树立学生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思想,因此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陈旧的思想,将重点放在中学时期和小学时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计划,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中学和小学时期打好了基础,才能促使双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若是到了大学再实施双语教育,那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笔者看来,要使得大专院校的双语教育更好的开展和进行,就必须在中学和小学时期便打好基础。第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教材。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教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选择好的教材,使得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在笔者看来,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教材在大学这个阶段,可以尽量使用关于该民族的优秀语言材料,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语言的特色和风格,另外也要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汉语材料,汉语和蒙语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语言,形成自豪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思想,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蒙古地区大中院校的双语教材,开始必须要使得富有特色的蒙语占大多数,之后逐渐转变为汉语占大多数,以及两种语言的译文占相同比例。在这个过程里,也需要增加一些语法、语音还有翻译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促使汉语和蒙语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参照。不仅如此,也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在其中加入关于专业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参考书都需要依照教材来设定,使得教学能够获得相应的指导。所编撰和使用的教材,也必须得到相关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审核。第三,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科技手段。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涌现出了很多先进技术和设备,比如网络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很多地区在教育的时候,都采用了这些先进设备。所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也要用到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语言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同时也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西部贫困地区使用这些设备和仪器,能够减少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异,为当地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第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内蒙古地区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当地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都在于如何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笔者看来,除了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改进教学方式以外,另外也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使得双语教师接受一定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权威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来制定。而且考试的结果还要和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挂钩,这才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提高教师的双语应用能力、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非常复杂,涉及的面也广,必须要长期开展和进行。因此,教师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政府也要进行扶持,这样才有利于当地语言教育的进行和实施。同时,开展双语教学,也能够促进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为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刘红,熊丽萍.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4).
学前英语教育师资职业技能培养探析论文
随着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师资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一个关键,对学前英语师资的培养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学前英语师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幼儿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探讨幼儿英语师资规格,寻求幼儿英语教育师资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在中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英语教育不尽加入了小学教育的体系,幼儿园开设英语教学也早已不是新鲜事。目前全国各地大中型幼儿园几乎都设有英语课程,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幼儿英语教师队伍成为这些双语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但学前英语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目前没有统一的管理评估、评价体系,缺乏理论研究和指导,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培训更是缺少规范化管理。
一.学前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现状分析
目前幼儿园担任英语课程教学的师资主要包括以下3中情况:本园中文教师,外聘英语教师以及外籍教师。本园中文教师多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程度。但由于以前的中等师范学校基本未开设专业的英语课程,因此“幼师”毕业的教师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在教学中常常只能用汉语来解释,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较少,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因而不能满足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要求。
外聘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的英语基础比中教幼儿园教师扎实,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
大部分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只是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教,脱离了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幼儿接受程度的把握上、教学方法以及活动组织方式的安排上,也常有不当之处。甚至在一些幼儿园里很多外教并不具备幼儿教师经验,没有从业资格。让他们承担幼儿双语教育,无疑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二.学前幼儿英语教育师资资格标准研究
一名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教师必备的一般素质技能外,还需兼备幼儿教师与英语教师的专业职业素养,具体体现在:
1.幼儿英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以听说训练为主,重点要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因此纯正的英语语音是一名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试想,如果老师的发音都不准确,教出来的孩子又如何能讲纯正自然的英语呢?
2.幼儿英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幼教知识
首先,幼儿英语教师应该梳理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应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循循善诱,鼓励幼儿进步。其次,幼儿教师应该有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生活的精神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学校里,知识是不可能冷冰冰地、毫无感情地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的。”因此,幼儿教师要能够始终以积极向上、饱满热情的心态对待工作。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沟通与写作能力,能够与家长、幼儿园、社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
3.幼儿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英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堂管理能力
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要会利用幼教理论知识将所学的英语教学技能运用到工作中,能唱、善跳、会画,会制作、善表演,能够熟练使用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数学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科学教学法、美术教学法等六大教法进行幼儿英语教育教学,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学前幼儿英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从实际出发”来培养幼教师资的观点。他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培养幼教师资的途径:一是利用本土资源,“训练本乡师资交到本乡儿童”。二是创办幼稚师范学校。他所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概念对今天幼教师资培养的总体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前人及国内外先进的培养理念,合格幼儿英语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应从一下几点着手:
1.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
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应该通过正规的高等院校来实施。通过高校幼儿英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才是具有专业素质的幼儿园英语教师。这就要求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幼儿师资专业或学前教育专业的体系改革,建议开设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时应该特别重视实习实训教学的开展。
抓好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技能,坚持课程体系的理实一体化,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这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技能,同时也能够系统学习幼儿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具备幼儿英语教学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够较快的胜任幼儿英语教师岗位了。
2.现有幼儿英语教师的职后培训
A.对幼教专业毕业的幼儿英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
幼教专业毕业的幼儿英语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但没有经过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英语语言面貌与英语教学技能方面尚有欠缺。对这部分教师可通过聘请专家或高校专业英语教师来进行培训的方法,提高其英语语言基础及英语教学水平,使其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B.对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英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
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英语教师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素质,且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但是,这些教师缺乏基本的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幼儿英语教学理论知识。
对这部分幼儿教师应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自学成才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可聘请学前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幼儿英语教学专家利用业余时间对其进行培训,使教师掌握符合幼儿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能够运用幼儿游戏组织教学,积极地调动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C.利用科研及教研活动提高现任幼儿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幼儿英语教育科研及教研活动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科研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幼儿英语教师对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认识与理解,并及时了解幼儿英语教育的最新动态。
教研活动的进行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如学习幼儿英语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观摩教学、集体备课、评教评学、教学检查等等,教师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四.结语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英语已成为幼儿园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批的幼儿英语师资是适应学前语言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做好学前教育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为了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英语师资的培养,推动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