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论文
- 文档
- 2024-10-08
- 105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课教学论文,本文共1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课游戏教学初探论文
【摘要】:在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强调掌握技术、动作的正确和规范性,强调反复练习形成动作定型,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菜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问题研究概念分析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强调掌握技术、动作的正确和规范性,强调反复练习形成动作定型,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和做示范,学生听和模仿练习的僵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了以反复练习、模仿和简单重复为主要形式的维持性学习,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本来喜欢的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奇、好动,模仿性强、富于想像,兴奋性强、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近两三年有关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游戏方面的文献、优秀教师教案、教法心得。
三、游戏教学的概念分析
1.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其定义应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菜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2.体育游戏的作用。体育游戏是学校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以及教化性、易行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性、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同时能提方巾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的概念。根据体育游戏的定义和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经游戏教学法下定义,游戏教学是以体育动作技术为基本内容,以滑稽戏为形式,以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滑稽戏,以游戏方式传授技术。其作用在动作技术的初学阶段尤为明显。
四、游戏教学的作用分析
游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练习转化成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在自主游戏、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又培养体育情趣。
1.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有新意。游戏教学能把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游戏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游戏“超级模仿秀”来上武术课。选几名身体素质和体型较好的学生做“模特”,按照武术套路名称摆出姿势,并在胸前或背后写出招式的名称和顺序号,并利用一些器材,维持身体平稳。 2.戏授课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
打开体育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体育项目是从游戏中发展演变而来的。项目的技、战术也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游戏教学把这过程浓缩融入课堂。如用“袋鼠运粮”游戏来传授排球的垫球,将学生均分成若干小组,在第一条横线开始,把排球放在双腿中间,双手背后,做跳跃动作,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后,把球‘垫’入前3米处的竹篓内,入篓为3分,不入为1分,然后把球拿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垫给下一名同学,该同学继续。最后以积分多、完成快的小组为胜。提出问题:1.为使球飞出方法便于控制,应把球垫到手臂什么位置?2.怎样才使球飞得更远(讨论)?这种由浅至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过程,学生在宽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游戏教学虽然过多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好的过程势必有好的结果。
3.游戏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意”。有关研究表明:9~22岁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可见中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培养是对学生的兴趣的指导,即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体育的志趣,而游戏教学正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技术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编、改游戏内容和规则,并让学生充分教师角色去组织活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为他们的创意提供环境,从中发挥了创新能力。
4.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交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竞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竞争,既有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挑战,也有与他人的竞争,还有团队间的竞争。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项目,如“两人三足”、“老鹰抓小鸡”、“推小车”以种形式的接力赛等等,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真正体验到由此带来的成功与进步的愉悦,培养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形成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使越来越多喜欢体育的学生也不是很喜欢上体育课了,阴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本文提出的游戏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善或解决这一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2.建议。体育教师要更新理念,大胆创新,钻研新教材,熟悉新教材,针对教材、学生、场地等特点,精心组织,做到生动活泼,严谨有序,安全合理。从不同视角审视教材,做到“一材多变”。
初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
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背对风站,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支撑跳跃山羊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另外,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谷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课阳光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健康第一
论文摘要:安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不完整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就会缺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今天,如果学生缺少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就会缺少必要的防护,那么为他们终生服务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是完全符合新课标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和理念的。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教改中,特别倡导“阳光体育”活动,“阳光体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它能让全社会、所有学校重视体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成长,把健康放在首位。但是,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的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安全上好每节体育课,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同样也成为我们体育人关注的焦点。
一、对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1、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中,家长非常重视小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出于对儿女的保护而出现了对儿童体育锻炼的负面认识,上体育课会给孩子写个假条,或是严格控制孩子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以求平安。
2、在家长和校长对安全事故的极度恐惧中;,在体育教学难免发生事故的现实中,在上级有关部门“校园内绝对不能发生事故”的严令中,整个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如单杠、双杠、爬杆、吊环等,有危险性的`器械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球类等在教学中有相撞、摔倒、扭伤可能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自行取消了。
3、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求平安,每节课都只让学生跳跳绳、做做徒手操,考核成绩不是看“绝对成绩”,而是比较虚实的成绩。就如每年的学生素质达标类成绩,合格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实的。
4、学生学习负担重,家长注重的是孩子的升学成绩,不是孩子的健康体质。大部分学生平时运动少、体质差,显得“弱不禁风”,有的怕苦怕累怕运动,认为运动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所以校园内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胖子多了,戴眼镜的多了……这就是缺乏锻炼造成的恶性循环。
二、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处理方式密切相关。要维护好课堂管理或纪律,首先教师本身要提高思想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有真正的责任心;只有教师有了责任心,学生安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妥善处理违纪行为,才能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应了解他们的病史,以便合理地安排这类学生,防止因体育教学运动量安排不当导致意外事故。体育教师更要掌握一定的运动医疗常识,这样在遇到问题后,才能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应急处理。 3、体育教师应当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安全保护技能,如场地器材安全布置、运动器材检查保养、教材难易度的搭配、动作练习安全保护等。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体育教学中的安全要靠师生共同维护,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教会学生互相保护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要使保护安全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从上述不难看出,当一个体育教师真难,当好一个体育教师更难。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一定的医疗常识,同时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甚至造成终身的残疾。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消除事故隐患,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三、通过一些切实可靠的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学校和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首先要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要用制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来确保学生安全,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2、体育课由于在室外活动,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教学的组织形势有全班的、小组的、个人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教学。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准时集合上课、队列合理调动、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课堂纪律等都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开始遵守、服从指挥。教师要严格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例:每节课上下课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对无故请假的和自行缺课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要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实现“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3、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教学安全防范,也是课中最易引发事故的原因,所以,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再进行组织教学,消除对学生健康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探索学习体育的新路子;不仅要加强安全教育,而且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1日起施行。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2-43。
[4]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14(8)。
[5]李洪体育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6)76-78。
[6]周元超安全逃生自救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06(8)63-55。
[7]陈颙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10。
[8]唐宏贵李双成黄靖孙计金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6)69-71。
体育课中快乐教学论文
摘要: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实施快乐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快乐教学 兴趣 严格 刻苦 质量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学生的被动学习,有的为了满足于完成考试规定的项目,因而,整体教学效果仍不甚理想。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可以使上述问题有所改变。
一、快乐与兴趣的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激趣”的方法,再结合针对性的练习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游戏或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气氛。快乐教学在实践中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乐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快乐,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只有设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练中受益,真正地体现“快乐”二字,促进了阳光体育的发展。
二、快乐与严格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绝不能片面认为是让学生无负担、轻松愉快地玩,而是要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讲究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一定要纠正快乐就是不要技术,就是让学生快乐、让学生玩的错误认识。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而后才是严格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要求,这些措施和要求一经实施,就要严格执行,并持之以恒引导学生付诸实行,使其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自控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因此,我们绝不能将快乐与严格要求对立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性太强,不能让学生爱怎样就怎样,否则,快乐教学只能是“放羊式”的代名词,课堂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
三、快乐与刻苦的关系
倡导快乐教学,并不是杜绝刻苦,而要正确对待快乐与刻苦,真正理解快乐与刻苦的内在联系。告诫学生只有经过刻苦学习和艰苦努力获得的乐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巧设情境进行分段式教学,在每一段插上小红旗,看谁得到的红旗多。即使拿的少或者没有得到的同学,也要多鼓励,少批评。有时学生刚觉得累的想要放弃时,就给这些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激励;勉励他们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科学特点,进行挫折教育,指导学生形成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锻炼自己,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快乐与质量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不能脱离体育课教学常规,不能脱离对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而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体格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及其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健美操教学中,示范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大方,节奏明快,且讲解具有艺术性,这样就使学生在知觉上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清晰的动作表象,使学生模仿并完成所学动作。再通过小组比赛,看哪组做得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探寻教材中的“天然乐趣”,使之与教学目标相协调,才能使教学充满乐趣,使学生在不断体验快乐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自由享受运动的乐趣与能力,也才能逐渐地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到操场去,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总之,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论文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自我的认识也不够清晰,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性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在小学体育教学各阶段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整堂课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更加强调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如果能够在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使整堂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经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来热身,这就会呈现出老师单调地发出口令,而学生无奈地重复练习的情境,从而使得整节课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没有参与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常规的慢跑创意性地改编为“跑步造字”“、听号组队”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学习运动。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如果老师安排自由活动,将各种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行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往往会非常高。但如果老师安排统一教授运动技术,学生们的参与性就不如前者高。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学生对“单向灌输式学习”的不自觉的抵触。而游戏教学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解了学生的这种抵触心理,在无形中实现了运动与快乐的双重目标。比如,我们在跑步训练的课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跑步的要领或者比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本身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得不愿意参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课程设计为“快递情报”、“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并且以小组形式来比赛,就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置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堂结束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有的老师认为结束的阶段需要学生们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进入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不需要安排游戏。其实,我们所提的体育游戏并不一定是欢快、激动的游戏,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缓、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肌肉、关节等身体部位,以平缓、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上与体育竞技训练是有区别的,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传输基本的运动技术。因此,体育教学在方法上相对于文化课更加需要体育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游戏法教学不仅需要贯穿在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更需要体现在体育课程从始至终的细节之中。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室内教学的文化课来说,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紧密。所以,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更为灵活的形式。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对象---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接受性强、对重复练习容易疲劳的特征,有利于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实施起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学生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不一定有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教学中,上节课的游戏到下节课略做改变,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参与进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运用游戏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前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老师来说既带来了挑战的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老师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游戏。一般来说,1-3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并且喜欢模仿,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多考虑富有情节的游戏,并且游戏规则要简单,利于小学生尽快掌握。而4-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比赛类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获胜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赞扬。另外,老师在游戏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游戏所需要的场地、道具、人数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清楚,也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师在体育游戏的备课到教学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其教学水平会不断地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提升,从而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但同时也表现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响等性格特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设计各种运动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运动之中,这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在整个环节中,通过对游戏规则、角色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各自在游戏中角色责任的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与竞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游戏在培养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个需要学生身心智全方面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多样的体育游戏会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中的疲劳,同时也会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游戏中涉及到角色、规则、要求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小学生参与其中既要身体上完全调动起来,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中,小学生需要充分动脑筋,创新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生思维。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对体育课堂、老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积极影响需要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利影响
当前,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误区,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为游戏而游戏,忽视教学目标
不可否认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这也容易造成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就是一味地追求快乐,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兴趣而游戏,从而导致在课堂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戏中为了追求轻松,运动的强度有所欠缺。小学体育课程虽然并不追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各种体育竞技技术,但是也并非无所追求。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依然需要围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积极勇敢的意志等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内容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不同的阶段,游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准备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在于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因此游戏应该选择初步活动性的、简单的热身游戏;而在课堂中的游戏则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学习和强化运动技能,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而结束时的游戏,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缓情绪,因此应该选择放松性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或者在一开始准备阶段在学生还没完全热身的情况下就安排运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在过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戏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不仅使体育游戏的优势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组织不严谨,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游戏过程的组织不够严谨。或者是在游戏前的规则和要求的讲解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较少;或者是游戏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连贯的地方,从而不断反复,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临近下课匆匆结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诸如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老师对游戏规则和过程的准备不够充分,对中间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见及应对不够及时,对临时情况的应对以及对游戏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体育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近年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育游戏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还需要在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检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5)
[3]顾晓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5]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6]刘海军。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3,(35)
[7]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17)
[8]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4)
体育课中如何贯穿游戏教学论文
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采的内容、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民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能结合课的主题使每一体育课,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锻炼身体,提高素质。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每次课的题,适当费穿带有况赛性的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他们有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提高练习次数,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总是不认真做,做得不够充分。在室内课再三强调准备活动的作用,但是学生也是觉得讨厌。针对以上的情况,教师就应该利用棒操、球操、沙包操以及一些舞蹈动作来代替使,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想一此竞赛的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就对体育课有兴趣,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形式都是单一的,因此对体育课亦提不上兴趣,导致达不到增强体质这个目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利用学生这个“玩”的心理和结合主教材来进行游戏练习。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培养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
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认真上好这堂课,但课堂上都会情不自禁地违反纪律,这主要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所以上课时很易被一些外界事情干扰,并吸引其注意力,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不可能干40分钟内有意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象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但有些教材,并不能全部都运用竞赛性的游戏。如:耐久跑教材(50*8往返跑和400米跑)就可以运用“追打球”、“螺旋形跑”、“S形跑”等游戏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既激发学生能积极进行锻炼,又能达到耐久跑的要求,使学生不觉得累和讨厌。以上的游戏完毕进行便步走,走成圆圈,再进行一个“找伙伴”的游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用一个唱游来代替,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最终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因此,在体育课中能有效地贯穿游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体育课分层教学实践透析论文
“分层次教学”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级金融学院选修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分为中级班(70名)和初级班(80名)进行分层教学。对照组:2010级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进行不分层教学。两个组按照各自既定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网球的技能掌握的情况,按照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便于试验后对比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
1.学生对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的态度、认知情况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及时掌握金融学院学生对采用网球分层式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等,我们制定了专题问卷调查表。以金融学院2010级选网球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男生80份,女生7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两周后,我们采用再测法,比较了两次调查结果,并求出两次测试答案间的相关系数。其再测信度系数为R=0.87(p
2.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状况
由于两个是实验组采用的体育教学形式不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目标各有侧重,为较客观地分析和说明问题,实验初期,对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男女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等三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发现其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变化(p0.05)。具体地表现为,金融学院学生的50m和男1000m(女800m)的总体平均成绩要明显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总体平均成绩。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学生的实心球平均成绩没有明显差距。将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后,身体素质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金融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的幅度最为显著。其中的具体原因在于: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它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由于体育分项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水平的分类,教学内容更适合自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多。因此,通过一年的学习后,金融学院的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了体育课分层的教学法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方式。
3.实验前后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实验前后,根据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在实验前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测试,金融学院的学生是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初级班和中级班的教学进度有所不一样,但考试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样便于比较和分析。会计学院的学生的教学进度依然按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课的教学进度,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和层次教学初、中级班相同,这种设计,便于比较这两种模式教学的差异性;便于对学生掌握网球技能的程度的比较与分析。通过一年的网球教学,从技能考试的分数表1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层次教学,无论是初级班还是中级班,网球技能的考试分数都高于传统的不分层的教学方式,实验结果看,“分层次”教学训练对促进学生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分层次”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避免学生在课堂中练习的盲动性,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得。从表2可以看出,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在网球基本技术初始阶段成绩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大多数同学没有网球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学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生动直观地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所学技术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网球运动技术的掌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所学技术的认识程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开始有所侧重,实验组学生开始练习技术的衔接发球上网、2点攻l点等。对照班组学生强化基本技术练习,如连续正手攻、多采用多球练习法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快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并通过自身的体验进一步巩固已获得的运动技能。表3:金融学院(实验班)和会计学院(对照班)学生实验后测试得分比较结果表3显示了实验班在技术成绩上明显高于对照班,呈高度显著差异(p
4.对策与建议
4.1高校体育层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现实条件的不断变化,须适时地对体育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4.2高校体育俱层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多方的通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建议在进行体育层次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4.3高校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建议在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4.4加强师生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即被分到较低层次组的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对自己缺乏信心,以致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楚概念,再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克服困难技术技能有所提高时教师应无条件给予认可和关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5分层教学要适时地修订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加强教与学的信息联系及反馈,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级别的技术练习和组织竞赛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与鼓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驾驭分层教学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升。
篇8:大学体育课足球教学小论文
摘要:
足球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足球基础知识和技术不健全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如何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大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导学生认识足球、应用现代教学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及采用多种教学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篇9:大学体育课足球教学小论文
1引导学生认识足球运动
要想提高足球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让更多学生,特别是对足球缺乏认识的学生,全面地认识足球。如学生对足球认识越深,则可能对足球的学习兴趣就会越大。所以,体育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战术,还应重视足球文化教学。应把足球的发展史,世界足球强国的足球比赛和技术特点,某些大型赛事经典镜头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应用拓展知识、小技巧等方式向学生传播。如此,不但可避免传统说教式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全方位认识足球这项运动。同时,还可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有着丰富的足球知识,强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信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这也就对教师的足球专业知识和文化有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不断了解足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将此类信息应用到教学中,强化学生认识。
2合理应用现代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有广泛应用,其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表现力,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前,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已广泛应用到高校教育中,方便了教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通过互联网可找到丰富多样的足球教学、赛事等资源,教师则可根据足球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内容应用到教学中。譬如:足球基础知识及技术教学中,可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生动、全面的'认识足球,体会踢球技法,同时也可使学生观察和认识到不同方法踢出球的运行轨线。再如,在基本战术教学中,可播放以往足球赛事录像中和教学战术相关的视频集锦,使学生切身地感受教学战术应用基础及方法;此外,引导学生观看足球赛事或录像,强化学生大局观和合作意识。此外,足球在线游戏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教师合理应用足球竞技游戏,使学生感受模拟中的大型足球赛,让他们产生现场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科学组织足球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计划掌握教学活动的大致过程,要根据教学实际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明确并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用适用的教学法,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在制定体育课足球教学计划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易至难的安排足球教材内容。如此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足球学习中,让他们切身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足球教学通常以班级为主,而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与运动基础上差异,教师应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和认知规律区别看待。比如:某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在教学练习中可进行单独讲解,或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此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感受教师关怀,且可确保学生的兴趣持续度,提升日常学习积极型,进而提升学习效率;而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强,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任务或适当提升动作难度,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学习,以免他们逐步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
4实施多样化组织教学法
在体育足球课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和提升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出发,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法,实施多样化教学。本文探讨这两种教学法:一是游戏教学法。在大学足球课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好游戏教学法,该方法可充分激发学生足球兴趣,调动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如教师可将多种趣味型的足球游戏应用进来,则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学生练习中的枯燥心理,维持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学习状态;多种蕴含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游戏应用,可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各种基础性技术和战术,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足球课准备教学中通过足球游戏能够让学生做好参与到足球学习和练习中的身心准备,比如:“抢运球”、“两人夹球走”等有效。足球游戏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可有效缓解反复练习的乏味感和枯燥感,维持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另外,足球游戏应用到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中,可强化趣味性,调动他们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二是比赛教学法。如在教学中适当开展足球比赛,可充分缓解学生的枯燥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练习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好该教学法,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性、提升足球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在准备教学中,可开展各种运球比赛,使学生在相对强度低的比赛中深入掌握运球技术;在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传接球、射门等比赛,使学生在实际比赛中深入领会所学的技术动作;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同样可开展掷界外球、原地头球比远等比赛。另外,还可邀请其他专业或班级开展友谊赛。如果将这种比赛方式充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有效保证学生对足球运动持续的兴趣。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体育足球课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足球,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法,实现多样化教学,实现优质高效的足球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利刚.比赛法在足球课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研究[J].阴山学刊.
[2]李辉,晏雪飞.浅谈利用兴趣保证高校足球教学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
[3]唐念.浅析大学生足球比赛与训练的意义[J].体育时空.
篇10: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具有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因材施教
面临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初期,全国各级学校正在努力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确是学校教育的一大喜事,确是教改所需,育人所需。为此,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在观念上要有所创新。在二十一世纪中,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要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发生重要变革,努力构建适应在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此要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必然之路。
时代在前进,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因为这种观念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以运动技术为中心,以考试分数评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采用僵化、呆板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考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求知欲望和活泼开朗的天性,以及主动性和个性发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统一教学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会什么为出发点设计的,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利用。长期以来,全国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个模式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无法适应各地区的条件,无法办出各种学校特色,也无法发挥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又不喜欢固定模式的体育课,为此,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观念上要有创新。这种传统式的课程模式必须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在当今体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为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允许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从而形成体育教学过程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希望所在。体育课程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达成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的桥梁和纽带,使师生之间联系更加协调密切,使教学课程变成有效的信息传递过程,应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建立多元化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多元化本着为提高“小立课程,大做工夫”,把丰富的体育内涵灌输到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去,从而能达到预期效果。现代教学课程设置应做到大纲与地方实用教材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传统体育与普及相结合,这种课程设置能使原有的学校体育课程得到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深化了课程结构中的育人价值,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知识与竞争意识、兴趣、习惯和运动技能,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而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要强调以学为本,因材施教,学教一致的教学思想,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想结合,抓紧建立、更新教育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要打破陈旧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突破趣味性、可行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原始的、单一的课程必将被灵活使实用的多元化课程所代替。在实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课程指导上要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并要在充分研究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规格的基础上,要使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的运动教育逐步向以健全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强身育人的教育转变。不仅要使学生在生理、心理、技能上产生效应,且在智力、道德、人格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慢慢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来健体和健心,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身的`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自主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一些体育锻炼手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或娱乐。
(2)在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上,应根据体育本质功能,即“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应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在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养成意识、能力和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感情上满足,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多目标,多功能”的特点。
(3)对体育课程的选择既要重视它对人体生物改造方面的价值,又要考虑它对体育文化和教育所起的作用,同时注意体育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把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的生理效果,运动的健康效益对未来职业、生活的作用等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周密详实地安排在体育课程之中,以适应体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
(4)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体育课堂教学中得让学生明白一个强健的体魄对自身的生存条件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特别是艰苦的环境)中如何独立的生存下去。在当今社会中,交际是人生的一门艺术,不懂得交际或不会交际,是一种缺陷,交际能力好坏,往往关系到一生的成败。由于我们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比如一些集体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还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都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5)在体育项目的教学考核上,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切合实际的评价,要看到他们的提高和进步的幅度,加强过程评价在结果评价的比例,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的客观评价得到磨擦的目标和新的动机,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
为此,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在进行尝试体育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要有求实的精神,在探索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也同时希望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与关心体育教学改革的有识之士,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转变观念、共同努力、阔步迈上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篇11:高校田径体育课教学分析论文
高校田径体育课教学分析论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运动;分层教学法
如今社会经济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重要阶段,人本思想也在逐渐深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因此需要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实施分层教育,强化学生整体能力,在高校田径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更加强化。分层教学法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别将其分成不同小组,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需求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能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1.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力,高校田径教学效果的提升也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减轻。
1.1分层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我特点和个性实施的,所以能够促进每一位体育运动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以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与其自身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田径运动中去,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
1.2借助于分层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明显提升,学习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适应学生的自身情况,课程的开展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完全吻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吸收。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进步。最后,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在分层教学方法中也会有所提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分层教学的模式让教师必须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征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挑战性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会使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今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分层教学方法广泛的应用到了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考察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的身体特征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评定,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2.1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前提就是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在实施教学方法之前就采取调查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之后再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方法应用的成功。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田径运动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完成这些问卷的填写,通过审查这些调查问卷的方法初步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为了保证分层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展开体能拓展训练,通过测试的结果掌握真实的数据。
2.2合理划分运动小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之后就需要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组,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情况以及田径运动水平分成3个层次:首先是身体素质较好的,有一定田径技术基础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其次是身体素质较好但是田径运动水平较差的,这些学生放在同一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是身体素质非常薄弱,而且田径基础能力也比较弱的学生,同时,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的同学也归在这个层次的小组中。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拓宽,为学生传授一些难度较高的田径运动动作,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难度,这样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田径运动的激情。为了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可以让这批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做一些表演示范性的动作,展现自身的能力,也能为其他层次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系统性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住田径运动的动作要领,能够吸收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依次演示田径运动,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动作给予正确的指正与引导,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的精髓部分,从而促进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由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比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不喜欢田径运动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层次学生的教学,可以亲自为学生演示田径运动,将田径运动动作要领划分成不同的步骤,教师分步骤为学生做演示,学生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演示动作,还需要为学生及时指正问题。教师应该对那些缺乏田径运动兴趣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并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运动项目,让这些学生喜欢上田径运动,并积极投身到田径运动中去。
2.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其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运动要求。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以及田径运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如果为所有的学生设定相同的'运动目标,那么第三层次的学生肯定达不到要求,可能还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导致其更加不喜欢田径运动。所以根据学生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进行400米短跑训练的时候,不能要求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分层次设定完成的时间,比如说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在1.5min以内跑完,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在2min内跑完,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
2.4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分层次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田径运动水平更是截然不同,所以田径成绩差别自然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其田径成绩进行分层评价。上文中提到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与其相吻合的分层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区别性的评价,检验每一位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要求
分层教育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实施的基础在于确定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
3.1需要遵循全体性的要求。因为在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保证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3.2要掌握协调补充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育,但是在完成初次分组之后,还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后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位同学所学到的知识都与自身水平相适应。
3.3注重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时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原则,教师不可以完全以严厉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应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想办法为学生解决困难,并告知其解决办法,以便日后学生能够自己处理问题。如果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获得成功,教师还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奖励。分层次教学必须要以体育课教学大纲为前提,在参考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再考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同一层次的水平上,如果由学生水平出现落后的情况,还要降到下一个层次中,水平得到提升的学生要提拔到上一层次。
4.结束语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顺利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的支持,分层教学方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同时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共同发展与进步,促进每一位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不同阶段的同学设计出与其自身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自身水平的提升,感受成功的喜悦。但是,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掌握原则,重视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这也是关乎于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廖恺仲.谈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J].甘肃教育,.
[2]宋若飞.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
[3]薛冰.田径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
[4]郭鸿鸣.高校游泳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0)201-202.
[5]闫洪杰.高校体育选项分层次教学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6):166-168.
篇12:探索现代教育优化体育课教学论文
1高校体育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的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还使用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经逐渐显现出更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理念摒弃,将教师授课过程和学生活动过程紧密融合,建立活力、全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另外两种方式已经逐渐被忽视和弱化。而事实证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注重课程及学科特征,不仅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还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尤其在高校扩招之后,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大学生超过万人,已经无法合理分配场地、器材、师资等资源,体育教学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高校教学应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全面、多样化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重要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第一,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多样。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动画、技术动作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体育课程中的动作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秀运动馆的技术动作,养成大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观和认识。体育教学能够将多种方式融合,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少,不仅节省教师时间,还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资源得以扩展和延伸,有效提供了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第二,教学层次多重化、教学时间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体育教学,大学生不会受到教课时间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自己分配时间,还可以灵活支配教学计划中体育教学的固定课时。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可以自己定学习时间和学习科目,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固定的教学内容来授课,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实际上是将教师为主题转变为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
篇13:探索现代教育优化体育课教学论文
2.1高校教学结构和教学质量的优化
教学结构主要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形式。通过教学结构能够反映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的教育理轮和教学理念,因此教学结构能够综合体现出教学理论、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传统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组成,而现代教育方式中增加的点就是媒体,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CAI课件等各种资源,这些新资源的加入对教学结构得以优化。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教师通过示范、讲授和媒体辅助将知识向学生灌输或传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结构,教师是教学的权威,教材是灌输的内容,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媒体是教师讲授的一种工具。显然这种教学结构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不能体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后,实际上是对教学结构进行改革。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网络资源将社会信息分布改变,教材、教师已经不是学生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和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因此学生占据了体育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题积极构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是学习者一种主动行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将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并转化,构建主义还认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为此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然后学生通过自身知识和兴趣选择学习方案和内容,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培养自身创新力。
2.2高校体育知识的优化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这就对体育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很多学科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优化,实现了传统理论和概念的突破。如果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教学领域中丰富信息进行掌握,没有及时更新落后的体育知识,就无法提高自身素质,自然无法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使现代信息得到真正优化,对教学信息的优化也能更容易实现。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网络信息服务、电子邮件等形式对体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时了解,积极参与世界各科研组织活动,经常浏览体育新闻和赛事等,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存储便于教学。因此,现代教育手段有利于高校体育知识的优化,教师还能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源,然后传授给学生,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扩充和更新。
2.3学习兴趣和体育意识的优化
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善于营造体育课堂的气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丰富等手段,加强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摸索更加生动活泼、丰富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大学生好奇心,还能营造轻松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采取多媒体技术制作三维动画,将各项体育运动过程清晰完整的呈现给学生,通过逼真的演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降低运动的技术难度,还能加深学生对运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趣味性,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实现教师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能将无声的教学内容变得绘声绘色、动静结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身对体育学习有兴趣并自觉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奥运会、世锦赛,让学生欣赏运动员优美、娴熟的动作,让课堂处于美妙的氛围中,调动学生情绪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录制学生在课堂练习的动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评价并改正,既实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题地位,也能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
3结论
总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现代化技术信息的时代,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篇14:浅谈体育课的三自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体育课的三自教学模式论文
【论文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身课程应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平台”,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成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压抑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与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策划与教学管理中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近一年多来我校开展新课标教学探究活动中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自”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意识,探索一条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自定学习内容自定学习目标自定学习方式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是教师示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是操练型的,学的'知识技能是生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体育课“三自”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尝试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所谓“三自”教学模式,是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的年段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选择或自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大纲规定及教师所提供的几项教学内容中自选学习;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前提下,根据教师规定的时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三自”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活动方式上突出学生独立探究发现,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任务教学组织形式。
一、模式操作流程
符合年级体育教学内容
一自:自定学习内容(符合学期体育教学内容)
自编内容健康,有创意,符合体育教学目标。
二自:自定学习目标(符合水平教学目标)
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规定时控范围。
三自:自定学习方式(遵循先分后合,先散后连的原则)
鼓励互相学习,体验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化学习,感悟归纳。
二、具体操作
(一)自定学习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培养良好的品质,提高其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都是由施教者指定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施教者说了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对教学内容存在“潜意识”的排斥心理。以教师为主选择教学内容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体育教学需要,甚至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是不是就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呢?当然不是,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必修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需要学习。自选内容则以辅助教材或自编内容为主,由学生自主选择。值得强调的是,自编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富于创意。如水平三的田径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项目:跑、跳跃、投掷,在每一个项目中有分2~4个小项目,小项目分不同的课时完成。
在上“跑”这课中,内容有四项,即:①快速跑,②耐久跑,③接力跑,④障碍跑。
教师课前提供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1~2个学习内容。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编或自选游戏内容。这样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是一致的,是相互的,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主要优点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要领更清晰,学习参与性更好,兴趣更浓。
(二)自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切合实际,目标定位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要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符合水平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在这一前提下,由学生根据自身身心特点定目标,教师再合理调整,适当修正,以确定出一个最适合学生近期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不求千篇 一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要分层、分步制订目标。这样确立出教学目标,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努力去实现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
如在上水平二教材“跨越式跳高”一课时,教学目标:①起跳脚弹跳有力。②摆动腿、起跳腿依次过杆技术。③助跑3~5步跨越式跳高。
在这三个教学目标中,女生由于心理、生理原因在目标的选择上选择了起跳腿弹跳有力这一目标,而男生则很容易的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因此,他们可以选择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练习,这样同一节课就出现了不同教学目标。实践表明,这样更适合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没有捷径,只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三)自定学习方式
过去体育课课堂学习,学生多是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来学习动作,它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这种教学形式局限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亲自体验,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与知识建构的基础上的。当然小学生因自身的特点和薄弱的体育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启蒙和必要的管理指导上。如在上水平二教材“前滚翻”一课时,淡化“示范”动作,以动作的连贯性和适用性为目标。学生在教师规定的10分钟内自由练习,在这10分钟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从体验失败、成功,归纳出前滚翻“团紧身”动作难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作,有的学生需要别人帮助,有的学生主动找他人请教动作要领,有的学生与他人交流体验过程,还有学生自创“侧身滚”、“连续滚”。总之,自主学生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互相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三自”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要求,迎合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三自”教学模式必将在体育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15:浅谈创新小学体育课教学教育论文
浅谈创新小学体育课教学教育论文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更新了体育教学观念,同时对体育课含义做了进一步深化,从而确立适应现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观念,为教育工作者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空间教学手段
新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同时,对体育课真正的含义做了进一步深化,从而确立适应现代社会性的健康观念,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改革指明方向。
在实施新课程中,针对学生的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弱势,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的心理特点,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大范围的教学目的。选项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以自己的努力达成课程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力求选材内容更具时尚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科学、更方便、更适用于学生、中、老年人的健康项目(即投资少,健身娱乐性强)相继出现。但体育项目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建立在全方位、多层次上的,学生除了参加某项体育活动外,还需要参加某些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所以,我把教材内容分为大众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民族民俗民间体育和新兴体育项目等内容进入教材选择体系。例如社会时尚项目有:跆拳道、保龄球、足球、毽球、乒乓球、耍手绢、武术……等等项目。把这些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里,既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又有利于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教材内容,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况且,现在的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仅停留在体育的健身功能上,更主要的是看中体育还具有娱乐的功能。所以,我在教材安排上,尽量符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所有的学生能自始自终、全身心地参与活动,摒弃了传统教学的内容单调、枯燥乏味的老模式,用新颖的运动项目,给学生营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
二、拓展教学有利空间,让活动内容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主体性必须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而主动性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的发挥与学习动机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选项教学时,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第一、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第二、尊重学生的选择发展;第三、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例如:(水平三)“篮球、软排、踺球、短绳”教学,明显是一节多项目的选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项目,每项活动,都有不同锻炼的价值。有的同学选择篮球和软排,它给人提供了勇猛与雄健、灵活与技能、体能与意志、协作与技术的展示;有的同学选择毽球、短绳,它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展示机会。体能较好的学生,通过学习比赛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生理负荷的需要,而对于体能差的同学,可以在自由活动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这节教学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既主动、又活跃的能动状态下,唤起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动机,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拓展教学手段的运用,重视现代教育意义
教材的灵活运用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及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使课堂变得更生动、而且更能强化体验式的学习,从而有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我校的民风特色“五彩手绢”作为教学来说,它是新颖独特的选材内容。当五彩缤纷的手绢在学生手中旋转,那美丽的景象,使我茅塞顿开,从此以后,手绢进入了课堂。
1、提高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耍手绢,它是东北民间的传统艺术,深受我校广大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水平二),我把手绢当作道具使用,我和学生是演员,让每个人充分展示艺术才华。由于每个学生的感悟能力不同,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次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按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有的同学是初学,有的同学基本掌握动作,有的同学能掌握难度较大的动作。同学们会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学习小组,小组确定后,再分组制定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初学组的同学要掌握手绢最基本的动作(顶花、单手立花);稍好的同学,就要提高动作的质量磨练耐久力;突出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创编所喜欢的动作或造型,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示所他杰作,在特定的集体环境中相互交流情感,互相鼓舞,增强集体观念,培养意志品质。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了手绢的技能,而且使学生们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
2、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耍手绢,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还开发了大脑。一次偶然的机会,区教研员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手绢选用抛的方式和沙包进行对比会是怎样?我被问住了,想了一会说:“手绢轻,沙包重,一个抛的近,一个投的远。”我这才明白他的用意。通过教学实践,孩子们知道,沙包可借用全身协调用力投的很远,而手绢不行,它不仅要借用全身的协调用力,还要有一定的技能技巧方可抛出去。课堂上,当实践证明了“沙包投的远,手绢抛的近的结果后,我问学生这是为什么?”
问题刚说完,学生就有举手的了,而且举手的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我就干脆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讨论,这时看到学生的争议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说:“手绢轻面积大,在空中受的阻力也就大,抛出去就很近;而沙包比较沉面积小,在空中受风的阻力也就小,结果投出去比较远。”说完还没等我允许就自动跑到同学面前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同学们都给以肯定的掌声。虽然有个别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但经过我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抛出物体面积大的,受阻力就大,抛出距离比较近;面积小的受阻力就小,投出的距离比较远。这时我看到学生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种体验教学,留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
潜心钻研备课会使体育课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现体育课堂上有很多学科的知识可以运用。如:音乐、美术、生理、医学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要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贯穿到每一节教学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通过科学化加上苦练的体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以提高。既增强体质又增加知识,既调节情感又磨练意志。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选项教学可谓知易行难,尚无规范的做法,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积累。
篇16:浅谈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论文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小学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小学武术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对武术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教法的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武术的教学的程序不能等同一般的教学,一般的教学的教学程序为:开始部份(师生问好等)一准备部份(做热身活动)一基本部份(学习动作或复习等)一结束部份(总结);而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在开始部份直接与基本部份连接,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程的后期大多注意力分散,在课的开始部份注意力较集中,所以,其教学程序应该为:开始部份一基本部份一结束部份。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1、形象化讲解。
在教学讲解时,形象化讲解是小学生武术教学的生命,讲解动作时需要形象化,而组织练习时也需要形象。一般武术的教学都比较乏味,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选择教法时要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意讲解的形象化、趣味化。
2、口诀化讲解。
讲解时还可以使用口诀化讲解,如讲弓步时,口诀可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象张弓,别晃动”,也可以用”弓步弓步象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等口诀进行教学。让学生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
3、分解动作讲解。
在练习中,教师逐渐强调在冲拳、推掌、顶肘等动作时,要运用“寸劲”,使力量顺达于动作的着力点。演练武术时,要求精神贯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精神风格的培养贯穿每个动作,这样动作演练才有气魄,才能达到练习武术的目的。
4、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多领做,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正确的示范,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要让所有学生能够看见,如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等等。在示范同一个动作时,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如“马步双劈拳”,为了让学生看清两脚开立的距离,脚尖正对前方,以及双劈拳要平的规格要求,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马步要挺胸、立腰,膝盖不能前跪而超过脚尖的规格要求,可再做侧面示范。
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熟练的演练动作,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及示范能力。也就是说,在教的这些动作中,哪些动作用何种教学方法(镜面、背面、侧面、斜面还是上下分解、左右分解、整体教学等),如何使这些动作都有一个最佳的表达给学生的方式(当然还得配以形象化讲解)。如教学原则中的“镜面示范”,通俗说就象一个人在镜子前做动作一样,左手是“镜子”中右手的动作,而右手则是“镜子”是中左手的动作。在面对学生做示范时,由于武术中某些动作角度的关系,教师不能采用“背面示范”,而只能采用镜面示范。象简单的师生问好时的“抱拳礼”动作,教师面对学生说:“右手握拳左手掌”时,其实他的动作是“左手握拳右手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话反说”,这样的动作在武术中大量出现。而对镜面示范能力的掌握及讲解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优劣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小学武术教师除了对所教的套路内容熟练以外,配合这个套路的示范面的运用、教法的采用、及示范点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注意把握整堂课程节奏。
一般来说小学的武术课教学与成人教学不同,它的教学程序为:开始部份即学习部份,而成人教学则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部份然后进行基本部份的'学习。所以,在开始部份在小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候,对其进行新课的安排,而在后面则可以安排复习或小比赛等内容。在构思一堂武术课时,要使小学生容易接受,应结合“情境教学”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爱国;团结等。使小学生在某种情境的带动下进入教学设定的某种“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节奏’’下接受教学。所以,安排小学生武术课“节奏”时,不妨可以做以下的程序处理:主题――使小学生进入某种情境――教给他们技术――引导他们复习。其中,以及时的表扬或小奖品的鼓励也是保持节奏的一种有效手段。
2、及时鼓励、小比赛。
表扬、鼓励及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把握课程节奏的关键。在一堂小学武术课的若干环节中,都要靠鼓励和表扬,以及一些虚拟的小比赛来进行课程各环节的连接。可以说,及时鼓励和小比赛是把握好一堂好的武术课节奏的润滑剂。
三、安全的问题。
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也就是说,安全是学生学习武术的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而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以及在技术当中与道德品质的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安全地练武术,使他们安全地感受武术这一古老奇葩魅力。
最后,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节武术课中安排的主要运动量应在准备活动以后,可以采取短时间大强度的练习,随后逐步在不降低强度的基础上逐渐延长休息时间和练习次数,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期比成人更短促,在紧张肌肉活动时,小学生缺氧的发展也更急速,所以,在大强度练习后,要控制学生的运动量只有合理、科学的运动量安排才能让小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篇17: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摘要:高师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课时严重不足、教学质童低下。对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并增加理论课课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奋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的质童。
关健词:高师;奋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t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t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
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t,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5、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文、图、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学习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并且可以一边看精彩的体育赛事一边学习体育基本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理论教学质盆是切实可行的。
6、结合实际,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大学扩招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学校出现体育理论课排课困难的现象,其中高等师范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呢?我们认为应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在课的开始时可以讲解体育的基本常识;在课中可以讲解某些与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在课结束、放松的时候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讲解运动卫生保健常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其一可以弥补体育理论课课时不足,其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 体育课教学
★ 体育课教学反思
★ 体育课教学反思
★ 体育课教学设计
★ 体育课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