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论文
- 文档
- 2024-08-14
- 115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心理学论文,本文共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法;教学行为
较以往体育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一项特别的是心理目标,成为新课程标准目标领域的4个领域之一。其目标主要有4个方面的解释:第一是让学生解体育活动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意义,认识身心发展的方法;第二是通过体育活动,解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体育活动与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并解在活动中形成调控情绪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学会调控情绪;第四是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品质去克服遇到的生活问题。我们从心理领域目标的这4个方面的要求就知道新课标非常重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等方面的心理目标。所以,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技能方面的教学,又要防止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这2个方面的能力,运用较好的教学手段,加上具有科学性的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努力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重视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形成,还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能力形成,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对学生的心理激励,引起学生的学习重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心理激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刺激学生心理的手段,形成一种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行为活动的方法,从而使学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励的来源有2个:一是来自于学生内部的自我勉励,二是来自于外部对学生的影响产生鼓励,二者合一,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运用的能力等,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鼓励。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喜欢一项工作或者学习,那么他往往会对这些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兴趣推动着他去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激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1.1优化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一定要进行优化,因为好的教学行为才能与学生一起造就一个更好的体育课堂。良好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下,可以对学生施加影响,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有这种互动,课堂上便会有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由教师作为主导,创造一个建设性的、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其中包含着2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的自身的因素,另一个就是学生的因素。这种课堂的心理气氛相对于学生的原来的心理环境来说,是外在的环境、是新的环境,并且对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环境产生作用。如果是好的外部环境施加给学生而生成的内部环境,那么学生的内部环境也是好的,而且这种好的内在的心理环境的重复发生,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重构并得到优化,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1.2在体育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学习、自由成长。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保证有效教学的真正实施,这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条件。但是,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造者是人,即教师、学生,所以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形成良好课堂环境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所需要的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互动下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虽然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活动,但这不是唯一的活动,而是情感与情感传递与影响才得以产生的,所以其中包含着很浓厚的情感因素。换一种说法,就是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情感作为扭带而产生的。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教授不是唯一的任务,而是要营造一个积极而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注重与学生民主交流,把学生的学习与自己的学习看成是一体的,教师帮助学生,学生也在帮助教师,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构建起一个具有优化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3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1.3.1鼓励法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是需要鼓励的,因为在学习上的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学不会的技术,也有可能学习的情绪不高,这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沮丧、忧心的样子,此时学生最需要教师的鼓励,才能树立学好的信心。比如,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山羊分腿腾越教学时,不仅这个动作难度大,而且学生的力量有限,他们在学习中具有心理上的畏惧情绪,并想在同学、教师面前表现却有心无力,此时教师的鼓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把不敢跳的学生集中起来,让一些能力强、胆子大的学生试做,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心理上打消不敢跳学生的顾虑。然后,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让学生试跳一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求很低,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从山羊头的这边跳过去就可以。教师给学生的保护力度要加大,一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二是要保证能让学生跳过去。当这些从来不敢跳的学生一旦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动作后,那么,他们就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等。
1.3.2诱导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也会有一种不好的心理,就是技术难度高的内容往往不愿意上,上的时候课堂上也没有很好的气氛,从这一点来说,难度大的运动项目教学时并不是项目自身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需要教师有信心地教会学生,从心理上给自己打气。所以,教师以自己的信心去引导学生的信心,在上课时信心十足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非常重要,鼓励学生排除一切困难。对于难度大的项目,我们可以运用分散难点的方法,把消极因素暂时放在后面或者隐蔽起来,把重点与难度逐个突破,之后整合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武术的套路教学时,学生会出现动作多而遗忘的现象,这正是学生所担心的。所以,教师要把套路分解,把分解的动作分散到课的每个部分中学习,然后尝试进行两两的整合,最后合成一个完成的套路,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套路。
1.3.3示范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表率,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决定性作用。教师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组织管理、性格特点等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影响因素。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运用好教学机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用好自己的示范能力,给学生做出优美的示范,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模仿与探究中出现问题,教师看出问题的具体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别示范,而且让学生注意观察要注意的点,这样学生在下次的练习中就会刻意地对此不好的地方进观察与练习。教师这种根据学生的情况示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从内心钦佩、尊重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1.3.4成功法
学生只所以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是因为他在这件事物上尝试到甜头,还想再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他尝试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变换,在每一个环节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技能上得到很好的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在教学支撑跳跃时,为让不同的学生个体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采用不同教学难度的分层教学。对年龄小的学生运用难度小的要求,如山羊的高度低一点,踏跳距离与山羊近一点,对动作没有过高的要求;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加大要求,适当调高山羊高度,距离拉大,运用要求提高;对能力弱的学生要求可低一点,能力强的学生要求高一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可逐步培养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1.3.5组织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内容的同时,也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按原来的方法,学生的注意力不会立即集中到学习中来。在课开始时教师也不能按以前的老方法,让学生围绕田径场跑上几圈,再做一套徒手操就算完成热身活动,这样的方法过于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调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课的开始部分,要运用既新颖又丰富多样的教学法,如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体育课堂。小学生都好动,更喜欢做游戏,有趣的游戏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基本部分是学习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好坏,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为组织好教学,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做到精讲多练,讲解生动有趣,有启发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重点非常明确。运用的组织教学法一般是分组教学法,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比如,运用分层分组法、按性别分组、按能力分组、按兴趣分组等等。多采用竞赛的方法,让竞赛激励学生学习,通过竞赛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结束部分的教学时,也不要做几节放松操就可以,此时学生已经很疲劳,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放松方式,如音乐放松法、游戏放松法等。在小结时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对没有达成目标的学生要鼓励。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鼓励他们下节课再努力学习。
2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加入心理教学的各种因素,学生在学习上较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有更为明确的效果。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加大心理教学目标的研究,对教学对象进行心理教学,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燕 单位:江苏省昆山新镇小学
参考文献:
[1]边静波,诸海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
[2]俞连池.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9).
[3]吴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3).
[4]金飞.主体性发展:体育教学的追求[J].新课程:新高考版,(2).
[5]贾海涛.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队列练习[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3).
[6]徐会珍.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J].中国学校体育,2009(6).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参与体育活动能增强体魄,增进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体育健身观念。《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高校教育中应培养学生运动习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但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执行相关规定,对体育教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引导。体育教学现状不理想,教育职能发挥不明显,很大一部分学生体育锻炼动力不足。
一、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基本概念
1.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所产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属于体育心理学范畴,是人脑自然物质的一种属性。体育意识影响体育习惯养成,影响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一般而言,体育意识需后天培养,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积累和大量体育实践活动来逐步养成。
2.体育行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为满足体育锻炼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其基本理论是行为活动理论。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体育意识影响,还受人的观念、心理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制约,而且体育行为也会促进体育意识养成,二者有着密切关系。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
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引导学生体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调查表明,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多承压能力差,性格内向,意志力薄弱,身体素质低下。而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大多性格乐观,热爱生活,敢于迎接挑战和竞争。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磨炼学生意志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体育项目的规则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另外,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流能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从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来看,65%的学生缺乏体育意识,2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没必要,3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太重要,15%的学生认为应进行体育锻炼,但没有运动习惯。仅有35%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其中20%的学生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显然,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科学内涵没有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他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三、培养体育意识、引导体育行为的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并不乐观,除了学生自身兴趣爱好问题,还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科学,缺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行为引导有直接关系。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培养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采取特色化教学模式,构建新型体育教学课堂,制订详细教学计划,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产生体育意识,发挥体育教育的最大效能。具体到教学中,应打破传统,不能仅停留在基本运动锻炼和体操动作模仿阶段,还应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2.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走出以“教”为中心的老思路,优化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增强体育教学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锻炼性、健身性,使教育内容更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以引导学生体育行为,帮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利用体育运动对抗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因此,学校可定期组织一些趣味性、参与性、对抗性强的趣味运动会和体育运动对抗赛,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体育行为。
综上所述,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体育意识,没有运动习惯,体能素质不佳。为使体育教育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引导学生体育行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0前言
体育教学从一维的生物观转化成多维的教育观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试验阶段以来,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心理学者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潘书波在文章中指出“‘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心理健康的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仅从相关书籍、特别是文章的数量来看,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自己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来熟悉体育心理学的这一相关领域,熟悉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一点规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方向。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章与书籍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信息学的常规检索统计方法,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为依据,收集—学校体育领域内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心理健康”的论文和部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进行题目的摘抄与统计。并辅之相关书籍的阅读,进行总结与归纳。
2结果分析
2.1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目前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不管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前还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都把促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现在新课标还把“心理健康”单列出来作为五大领域之一。从这些举措中,都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都为学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持。研究者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并经常参加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我国的学者通过研究后指出: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体育教学以其特殊的活动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互动作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并分别论述了: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这些研究都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了。
2.2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2.1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潘书波在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后指出:师范专业大学生中度以上障碍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1.46%。这一结果高于深圳大学8.72%的报道;九项SCL——90因自分均值中,有八项高于全国常模。足见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应当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改善其心理健康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王庆贤在对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指出:目前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孟峰年在对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指出: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由于缺乏对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有利培养措施,使部分角色适应能力差,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对社会的责任感、适应性差,导致心理障碍。另外,其他学者在相关调查研究时同样指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但是,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同样的调查时结果却不一样。王强等在对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后指出:新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信及情绪反应四个方面适应性较好。运动系新生适应性最好,管理系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有较多适应不良现象(不是体育生)。漆昌柱等在“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中指出:体院大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且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院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专业、性别、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差异。体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他们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有关。
这些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体育学院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2.2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文献中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少,但是,他们的调查研究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俞连池等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指出他们所调查的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社会成人常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吕晓昌在健身处方锻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指出:“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学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的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应该给予解决。
2.2.3学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近几年,随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明了和理论性研究的逐步增多,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也多了起来。这些研究成果增强了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对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结论
3.1我国学者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研究,这在近几年的体育期刊所发表的与心理健康的文章中占了大多数。这对帮助大家充分认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意义。
3.2目前,体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事情的严重性,并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始着手研究可以指导一线教师应用于具体教学的成果,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3.3我们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性的研究,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性质。
一、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由于教练给运动员的任务量过大,训练难度较高,教练、家人给予了较高的期望等原因,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在赛前过于紧张或者焦虑。此外,在生活中,运动员也会有许多烦心事,或者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心理上产生了疲倦,身心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大量的体育训练之后,运动员往往身体过于疲劳,或者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运动员很多不良情绪在内心积蓄,这些状况都严重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的发挥。
二、运用体育心理学进行心理训练和调节的措施
1.培养意志力,增强自信心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首先要学会忍受艰辛,据此分析,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是运动员变得更加优秀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体育心理学,运动员在支配身体行动时要经过大脑意志的驱使,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行为动机的形成,然后再对行为的目的性进行明确,随后,运动员要对行动的方式以及进行的战略规划并抉择。最后,为了完成使命,更要不断地克服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任务。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上述的行为过程,对成员的各个方面进行培训,做到有针对性地各个攻破,培养运动员的行为动机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有一种更高、更快和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并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的行为意识、更有效的训练,以提高其组织能力,最终培养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让运动员具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品格。例如,在日常的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训练中应不断加深训练难度,逐渐增加运动量,同时,还要对运动员提出相应的要求,使他们合理运用自身的意志来完成体育训练任务。当运动员身体疲惫时,教练应该根据每个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身体负荷,继续增添平时的训练任务,让运动员学会通过意志力的利用来克服困难,对心理与生理上的困难发起挑战,努力克服。这样做,不但能够使运动员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而且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骄傲自负,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2.情绪的自我调节
(1)合理宣泄。人类都有情绪消极、兴奋或恼怒的情况,此时身体里会暂存着一股巨大的负面能量,如果不能释放出去,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运动员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发挥,也会对他们的身体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2)适当控制。情绪一般分为正常情绪和不良情绪,针对正常情绪,运动员要学会宣泄,对于那些不良情绪,运动员要学会控制。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良情绪,运动员要具备辨别不良情绪的能力,在认清不良情绪之后要尽量避开或者努力去克服。要学会分散自身的注意力,从而使那些不良情绪得到削减和缓解。要学会自我调整,从而使运动员处于心理放松的状态,缓解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
3.训练和比赛中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1)音乐放松法。在我国,有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之前,由于精神压力太大而精神忧郁,情绪难以控制。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运动员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来缓解情绪,使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的同时,保持正常的情绪。
(2)注意力调节法。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表现优异,但是在比赛之前或者正在比赛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产生消极情绪或者紧张不安。因此,运动员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将这种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和好友聊会天或者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4.教练员的正确引导
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值得注意的是:(1)对运动员的训练规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周到,做到训练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训练量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从而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分享成功的喜悦。(2)注重训练的情境教育,在创设情境中,要与艰苦的条件相结合,从而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具备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和责任感。(3)在一段时间内要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也可以适量地实施一些奖罚制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对体育训练的兴趣,调动他们对体育训练的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竞技的水准也越来越高,它已不仅仅是身体技能的竞争。不过,多年的统计显示,很多运动员由于各种心理原因,在体育比赛中发生了各种状况。因此,运动员要克服心理困难,从而实现体育竞技成绩的有效提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