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设计
- 文档
- 2024-09-10
- 10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设计,本文共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
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
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
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
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 参加追悼念的人多;
⑵ 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 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
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
(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
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板书设计】
鲁迅其人
他的事迹
他的品格
【作业设计】
一、抄词
追悼、正月、爱抚、逝世、搞不清楚、张冠李戴
愉快、碰壁、微弱、咳嗽、饱经风霜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三、阅读句子并作答
1、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 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
⑵ 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
⑶ 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
⑷ 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
⑸ 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 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 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
⑶ 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⑷ 这句是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
⑸ 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 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 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侄女。)
你是怎么知道的?
(题目及文中内容。)
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
(五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
(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我为什么惊异?
板书:
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
(惊奇、诧异。)
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
(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
(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
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
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⑴ 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⑵ 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
(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
(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
(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过程
一、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
(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
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
可用: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关心 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
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
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
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
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参加追悼念的人多;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正、冠、挨、扎、号、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一帆风顺”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本课成语。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中的三件事。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感受鲁迅“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
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
(由于在课前要求同学收集相关鲁迅的资料,因此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再现其预习的内容,对学习本课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是旨在培养同学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次的预习中,要同学明白能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和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学为所用”的道理。)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 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PPT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在教师的引语中,涉和到了关于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时间和地址,作为课外资料的补充,给同学一个感性的认识。“大殓出殡”图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
⑵ 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 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敬爱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请快速默读课文,考虑: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生:……
⑵ 师: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首先,在阅读与交流中让同学初步感知内容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已往的课程中,同学已经对小标题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鉴于本文的特点,在此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三、抓住言行,体会品质
1、讲读“教我读书”,感受伯父的“爱抚”:
小组读读第一个故事。
师:小时侯的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经常张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评我。请小组间合作读一读,说一说,试着把它说得更具体些。
PPT出示:
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经常张冠李戴 ——,伯父因此而批评我——。最后还送了我两本书——。以此教育我 ——。
生:……
(首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同学在自学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其次,教师在引语中对《表》和《小约翰》的补充:告诉同学这两本书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由此让同学明白先生为了想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还翻译了其它许多少儿书籍。伯父不只仅关心我的学习,更关心广大少年儿童,更突现出他的品格,为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做铺垫。)
2、讲读“救治车夫”,感受伯父的善良:
默读第二个故事:
⑴ 师:除了小朋友,人力车夫也得到了先生的这份爱,默读课文的4~12小节。把你最感动的语句划出来。
生:……
(第八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注意正音“扎”:捆绑的意思。)
⑵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
(可围绕动词来谈,可从地位的悬殊上来谈,体现出伯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心。)
⑶ 师:这段话直接描写了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起来读一读。
⑷ 师:瞧,这位面对着我们,身穿白大褂,半跪着的人就是鲁迅先生,请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再读读文字,看看他身上还有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体会“半跪着”。)
(让同学亲身体会“半跪着”这个动作,体会用这样的姿势进行包扎是十分不容易的,而鲁迅先生正是始终坚持着这个姿势细心地救助人力车夫,没有怨言。面对着这素不相识的社会地位低微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当时受全国人民敬仰的鲁迅先生,从他们地位的悬殊中,体会先生对人民的关爱、保护、热心肠、关心劳苦大众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会更有深刻的感悟。从而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
指名读。
(要求读出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爱的情感。)
⑸ 师接着引读:“拉车的感激地说……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想从伯父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本课的教学只有一个课时,因而关于“鲁迅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痛恨”这个深层的理解在课上不做讲解与学习。)
⑹ 师:就是这样一位时刻关心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受人敬爱的人,早早得离开了我们,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因此在前来吊唁的人中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一帆风顺的面孔,或许他就是这位黄包车夫。巴金先生就这样写道:
PPT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一帆风顺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又底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课外资料的补充,再次为突现人物品格服务。)
3、讲读“关心女佣”,感受伯父的爱心:
自身读最后一个故事
师:正是因为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所以像人力车夫这样的群众才会出现在追悼会上,先生家的女佣阿三也不例外。自身读读最后一个故事,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局部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了解了文本的内容后,深情的朗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敬爱和尊敬也是教师希望能有所体现的,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该故事的认同,也是对全文学习的情感升华。)
四、回归主题,提升感悟
(他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1、的确,不论是人力车夫也好,还是女佣也好,周晔相信这些人只不过是众多伯父协助关爱过的人中的一员,只不过是个缩影。因此她十分确信的说“……”
(文中最后一节。)
板书:
为自身想得少 为他人想得多
2、师:因此伯父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这就是我的伯父……
生:鲁迅先生。
(“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正是对课前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的回答,全文的学习始终以此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学习,感悟,体会,回归主题。)
【板书】
教我读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救治车夫
关心女佣
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敬爱?
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吊唁、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等。
2.能力目标:
(1)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2.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你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吗?或者,如果你读过他的作品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生介绍鲁迅的生平和读他作品的感受)既然大家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
2.读文:
同学们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情?(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
3.学文:
(1)学第一个故事:悼念伯父。
①抓住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②所有的人都是怀着沉痛的心情来悼念鲁迅先生的。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想到再也看不到伯父了心里也很悲痛,你能体会到这种情感吗?(投影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回答。)
(2)学习第二个故事:谈《水浒传》。
①鲁迅先生是怎样“爱抚”周哗的?相信同学们读了第二个故事以后一定会明白的。
②这一段出现几个四字词语,你能把它挑出来,推荐给我们大家积累吗?(贴词卡。)
③面对“我”的这种读书态度,伯父没有批评“我”,只是夸他自己记忆好,为什么“我”却“又羞愧,又悔恨”呢?(表面夸自己记忆好,实际上是批评周晔读书不认真。)
④这种委婉的批评正体现了伯父对我的――爱抚。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也得不到这种爱抚了,让我们再来体会读这句话?
(3)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故事:“谈碰壁”。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小组同学谈体会。
②全班同学互相补充。
③资料补充。
④教师总结:鲁迅先生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在报上登一些革命文章,鲁迅先生曾用一百多个假名字,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用笔杆子当武器,同敌人作斗争。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声音了。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周晔的情感。
(4)学习第四个故事:“救护车夫”。
①找同学大声朗读。请其他同学谈谈体会。
②学生自由朗读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从旁指导。
③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表情上严肃、沉默,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恨。如今,这样一位对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的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见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让我们和周晔一起体验这悲痛。
(5)学习第五个故事:“关心女佣”。
①“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单单指的是“阿三”吗?
②你有资料补充说明鲁迅对别人的关心吗?
③课文前面提到鲁迅送给周晔的两本书:一本是《表》,它是苏联作家写的小说;另一本《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了这两本书,从这件事,你们想想他关心的只是周晔吗?――是全国的青少年。
4.总结:
同学们,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
谈《水浒传》关心 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侄女。)
你是怎么知道的?
(题目及文中内容。)
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
(五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
(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我”为什么惊异?
板书:
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
(惊奇、诧异。)
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
(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
(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
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
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⑴ 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⑵ 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
(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
(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
(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过程
一、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
(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
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
可用: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的课文。这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编排的目的是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实回忆,展示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文章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有五段,讲了五件事。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追悼鲁迅”是果——写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二至五段先后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从这四件事的叙述中回答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文章最后总结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编者编排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22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4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方法达到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的目的;
2、通过默读、指导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质疑、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的学习,达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练习的方法,学习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4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主要采取的教法有:创设情境法、讲解法、朗读法、设计练习等;准备让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课。
情境教学法:为激发学生对鲁迅的高尚人品的崇敬之情,奠定情感基调;讲解法:老师通过寥寥数语就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写作背景、人物介绍等内容向学生讲解、讲述、讲读,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朗读体会法:通过导读、默读、份角色朗读、感情朗读,让学生走近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自主学习,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说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在复习导入板书课题之后,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扫清生字新词障碍,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然后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如下:受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为了突出这篇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我简化教学过程,把教学的定位定在理解、品味语言,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同时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和谐、完美的落实。这堂课主要有五大环节。
(一)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首先,我对照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情景视频,配音解说,再现课文的第一大段重点内容。然后请学生谈观后感受。这一情景的创设,“未定曲调先有情”,拉近了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到鲁迅先生的事迹中。
(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找准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1、在学生自由谈感受之后,我提出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广泛的爱戴?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句子。
2、理解并板书本文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再问:文中的“别人”指哪些人?板书:亲人、车夫、女佣。
3、我再问:你觉得课文中的那几件事最能体现鲁迅先生为别人着想的品格?
这样就抓住了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来了解鲁迅先生的事迹。
(三)精读重点段落——《救助车夫》,品味课文思想及写法,指导学法。
我用(以下流程:“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法指导学生完成对重点段落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逐步总结,用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六步学习法,同时相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填表格练习(发给学生空白表格)、并相机板书:善良。
(四)教师由扶到放,学生自主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通过运用
(“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谈《水浒传》”、“谈碰壁”、“关心女佣”段落。达到理解重点句子(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感情朗读重点句、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的目的。相机出示课件中的重点句、表格填空,相机板书表现人物品格的关键词:含蓄、幽默、风趣、顽强、乐观、平易。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我说:感谢周晔,她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怀的事情,同学们现在知道作者的泪珠为什么会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吗?因为(教师指向板书)学生回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再读此句。
2、说写练习: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读后体会,再把几个相同句式合起来写成排比句,用自己想对鲁迅先生说的话作结束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读后感
今天,我又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本文记叙了周晔对鲁迅先生最初印象深刻的几件小事,通过这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从中体现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怀念之情。
从作者和鲁迅谈论《水浒传》的故事中让我知道,作者小时候读《水浒传》不过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的乱说一气。这使我懂得:这样看书可不好,不仅误了学习,还浪费了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看书,不能像周晔小时候那样。
当我读到“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使我疑惑不解,四周很黑本来就很容易碰壁的。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指四周很黑,容易碰壁,更深层的意思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革命者和进步人士都要遭受某政党反动派的迫害。所以鲁迅要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希望推翻旧社会,推翻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让人民当家作主。
鲁迅非常热爱劳动人民。在救护车夫的故事中,鲁迅亲自蹲在一位拉黄包车车夫的面前为他包扎。这件事写出了鲁迅热爱广大劳动人民,痛恨旧社会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他迫切希望推翻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希望成千上百万的劳动者能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
同时他还非常关心家里的.女佣阿三,不让她干重活,反倒自己却在没日没夜的工作,也不顾自己的病。通过以上四件小事的描写,反映了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文中的“碰壁”是他战斗的体现,也正如他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则充分地体现了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思想,着也正如他所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读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通过阅读全文,我知道了鲁迅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忘我革命,为了人民不辞辛苦的战士,令我感触颇深。
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的黑暗让许多普通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用笔奋斗一生的战士——鲁迅挺身而出,用自己骨瘦如柴的手,写出了一篇篇堪称完美的文章,并且极大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很好的反映了呢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在生活中,他常常叮嘱阿三要少干体力活,可是他自己却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侯咳嗽声一阵阵接连不断,他仍不辞辛苦地工作,似乎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是杰出的作家,却亲手给一位普普通通的拉车夫包扎,这不难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关心人民群众,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啊!
鲁迅先生还密切关注年轻人,关注下一代。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关心过青年更是不计其数。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鲁迅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作者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但鲁迅先生并没有责骂她,只是含蓄地对她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更可以体现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关心下一代。
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鲁迅为什么受人爱戴,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热爱所有的人,我长大一定要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教法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她的伯父,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为什么得到爱戴)
[简练的提问,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和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紧紧联系起来,体现系统性。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锣鼓”敲得恰当。]
教法二
师:带着这个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读懂了课文中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
生: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
师打出投影片:学习方法:
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明确交待了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是继续“合作学习”,并出示学习方法提示,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教给了学生自能读书的具体方法。到位的学法指导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法三
师:上节课我们用以上方法进行学习,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些方法学习,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各自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一边读一边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读书找疑,用笔勾画,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小组学习,了解学生质疑的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摒除一些质量不高、意义不大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找到了不理解的问题,现在请你们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请教其他同学。(各小组积极展开讨论,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让孩子们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老师充分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展示聪明才智,是相信学生的表现。教师也参与到小组之中,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教法四
师:现在我们集中交流。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
生:(第五组代表)我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那怎么――”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我们理解到破折号一般是在疑问和答案之间用的一种标点。作者听伯父说他从前鼻子也是又高又直的,就问那怎么现在鼻子又扁又平,后面用了破折号,下面是伯父的解疑,这个破折号表示疑问。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学习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同意他们的意见。
师:很好。其他小组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时如果老师能多问一个问题就更好了,如问:应怎么读这句话呢把读书和理解结合起来,使读中理解,理解之后再品读成为一体。]
教法五
生:(第六组甲生)我们小组不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并提出作者听了伯父的话真的恍然大悟了吗经过讨论,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过来。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的呢
生:(第六组乙生)通过理解的。我们又理解了作者不是真的恍然大悟,因为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作者以为伯父的鼻子一定是碰壁碰扁了。
[因为热烈的讨论,儿童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问题做了深入切磋,提高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议论纷纷是学生做学习主人的一种表现,也是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救 助车夫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教案点评:
写人的文章,大都是通过记叙几件关于这个人的事或表扬或批评这个人的性格品质。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四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对学生来说难点是如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设计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黄昏.写作背景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通过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在学生按提示分组自学课文内容并讨论汇报结果的前提下,教师又进行了适当的归纳.总结。
探究活动:
1.学生课下搜集鲁迅的一些名言,摘抄下来,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和故事与同学交流,
2.组织学生看《阿Q正传》的电影,看完交流观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为别人做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益,反映了他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敬爱之情。
一、内容概述
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敬爱与敬仰之情。
二、文章内容
悼念伯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谈《水浒》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在保存着。
笑谈“碰壁”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救助车夫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在一边扔着。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拉车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关心女佣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仆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后来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似的。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写文章写到深夜。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六年级S版下册第17课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8课、九年义务制教育五年级第38课、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六年级鄂版下册第24课)
三、作者简介
周晔(yè), 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兄弟三人,老大周树人(鲁迅原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1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周晔还独立撰写过《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一书,是她研究鲁迅的姊妹篇。
四、课文链接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主动为他送葬。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
五、文章介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她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鲁迅先生是个爱憎分明、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与怀念。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段落大意:
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许多人都来到万国殡仪馆参加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大家都悲痛不已。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我”读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伯父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从此,“我”读书不再马马虎虎了。
第三部分讲伯父在与“我”的谈笑中抨击旧社会。伯父开玩笑说“四周围黑洞洞的”,“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恍然大悟”,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伯父的话。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不仅为他包扎伤口,还送给他药品和钱。表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和深厚感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五部分讲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鲁迅先生在病重时,还坚持用手中的笔同反动派作斗争。还常常关心佣人的健康,劝她多休息,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课文二、三、四、五部分,对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做出了回答。
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拿着书读了一遍又一遍,鲁迅先生的谆谆教导使我铭记在心。
鲁迅先生生前十分受人们的爱戴,死后,仍被人们尊敬。文章中所讲的几件事就足以回答为什么社会上的各阶层人世都爱戴他。
其中能教育我们青年人的一件事是:鲁迅先生教育青少年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内容仔细看看,汲取其中的精华。这一点我就做的不够好,看书时,第一遍我总是看得很仔细,但只注意了故事情节。第二遍读的就不仔细。最后只记住了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动人心的情节,而真正应该记住的却被我忽略了。读了这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决定一定要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以后读书一定要认真,慢慢地去读,去汲取其中的精华。
文中的“鲁迅先生在冬天的一个傍晚,冒着严寒给一个车夫包扎伤脚,还给车夫钱让他回去养伤”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段话说明了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乐于助人。
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关心他的女佣人阿三。阿三因为丈夫失业而心情不好,眼睛生病时,鲁迅先生就不让她干重活,让她多休息。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崇高品质。
合上书,鲁迅的高大形象好像就在眼前,他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等名言警句、高尚品质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