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花瓶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8-01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们的大花瓶教学反思,本文共19篇,希望您能喜欢!
《我们的大花瓶》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教材中《我们的大花瓶》是一节工艺兼绘画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与感受各种各样的瓶子,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确定了课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在一番努力后,我制作出了精美的课件,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在讲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1、课件中出示的瓶子图片太多,以致于教师教授的时间太长,造成后面学生制作的`时间较短,学生的作品未完成。
2、还是由于教授的时间太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赶紧制作,学生在听讲时有些骚动。
3、结尾的展评未进行。
在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之后,同组的各位老师也给我进行了评课,除了自己意识到的几点问题之外,老师们还提出了以下意见: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体现较少,欣赏各种各样瓶子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评价,特别是在讲授完瓶子的组成部分后,让学生来体会是由于瓶子各部分的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使瓶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这一环节,教师讲授的过多,不如让学生来自己观察发现,自己来总结获取知识。
听取了意见之后,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删掉了课件中的部分图片,只保留了几张能代表造型奇特、花纹奇异的瓶子图片。在第二次讲课后,我对比第一次进行了总结:
课堂教学较完整,从导入到讲授、学生制作、展评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较合适。师生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对利用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基本掌握,但是在制作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纸张,剪得过小,造成材料的浪费。在折叠纸后,对错纸边,造成剪出的瓶子成为两半。听课的老师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
根据这些情况,我又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在演示折剪方法的时候我加入了这一环节:
首先咱们要用纸剪出一个瓶子的形状,刚才大家已经发现瓶子的左右是对称的,谁来告诉我,怎样能够很快剪出一个对称的瓶子呢?(学生回答)把一张纸对折,以折叠的纸边为中心线,只要画出瓶子的一半,就可以剪出一个完整的瓶子。(出示步骤图)
大家先看老师剪一个瓶子,(演示画得太小的瓶子)怎么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画的太小的后果:浪费纸张,并且不能很好的进行装饰)
那再看老师剪一个,这回我一定得剪个漂亮的,(演示对错纸边的错误剪法)这个怎么样?咦!怎么变成两瓣儿啦?(生答:对错了纸边,应该以折叠的那一边做为中心线)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点。
经过前两次的讲课,总结、改进,我进行了第三次讲授。经过多次的修改,第三次的讲授避免了以往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次课后反思活动,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又更进了一步,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还是不够紧凑,不够收放自如。对教学中遇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不够灵活处理等等。针对自己的不足,我会更加努力的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扎实前行。
二年级美术教材中《我们的大花瓶》是一节工艺兼绘画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与感受各种各样的瓶子,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确定了课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在一番努力后,我制作出了精美的课件,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在讲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1、课件中出示的瓶子图片太多,以致于教师教授的时间太长,造成后面学生制作的时间较短,学生的作品未完成。
2、还是由于教授的时间太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赶紧制作,学生在听讲时有些骚动。
3、结尾的展评未进行。
在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之后,同组的各位老师也给我进行了评课,除了自己意识到的几点问题之外,老师们还提出了以下意见: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体现较少,欣赏各种各样瓶子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评价,特别是在讲授完瓶子的组成部分后,让学生来体会是由于瓶子各部分的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使瓶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这一环节,教师讲授的过多,不如让学生来自己观察发现,自己来总结获取知识。
听取了意见之后,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删掉了课件中的部分图片,只保留了几张能代表造型奇特、花纹奇异的瓶子图片。在第二次讲课后,我对比第一次进行了总结:
课堂教学较完整,从导入到讲授、学生制作、展评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较合适。师生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对利用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基本掌握,但是在制作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纸张,剪得过小,造成材料的浪费。在折叠纸后,对错纸边,造成剪出的瓶子成为两半。听课的老师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
根据这些情况,我又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在演示折剪方法的时候我加入了这一环节:
首先咱们要用纸剪出一个瓶子的形状,刚才大家已经发现瓶子的左右是对称的,谁来告诉我,怎样能够很快剪出一个对称的瓶子呢?(学生回答)把一张纸对折,以折叠的纸边为中心线,只要画出瓶子的一半,就可以剪出一个完整的瓶子。(出示步骤图)
大家先看老师剪一个瓶子,(演示画得太小的瓶子)怎么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画的太小的后果:浪费纸张,并且不能很好的进行装饰)
那再看老师剪一个,这回我一定得剪个漂亮的,(演示对错纸边的错误剪法)这个怎么样?咦!怎么变成两瓣儿啦?(生答:对错了纸边,应该以折叠的那一边做为中心线)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点。
经过前两次的讲课,总结、改进,我进行了第三次讲授。经过多次的修改,第三次的讲授避免了以往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次课后反思活动,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又更进了一步,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还是不够紧凑,不够收放自如。对教学中遇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不够灵活处理等等。针对自己的不足,我会更加努力的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扎实前行。
在二1班《我们的大花瓶》一课中,虽然学生对花瓶并不陌生,但对用纸来剪出一个花瓶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剪纸花瓶,可以说对剪纸花瓶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制成品,你喜欢哪一个?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剪纸花瓶的特点,也激发了学习剪纸花瓶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剪纸花瓶你能做出来吗,有没有信心做好?学生齐声回答: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陈铭容赶紧站起来说:“先把纸对折,然后画出花瓶,最后再剪。”廖本昌补充:“因为是对折,所以是画半边花瓶。”这点补充说到点上了。我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说明,让孩子们更明白。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基本没有说:“老师,我不会。” 的情况。
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今天课后我在办公室和刘老师讨论现课评的微课制作一事,引发了一系列的几个话题:在的美术课到底怎么上?是花花绿绿的花样还是回归课堂本真?我们这样简短而有效的研讨在三言两语中达成共识:不做花样讲究失效!
在今天的这节课。我一改过去先看书后看课件再进入重点讲解示范的俗套做法,而是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让学生观察发现蝴蝶的对称特点,再问如果想快速剪出这只蝴蝶应该是在纸上先画后剪还是先对折画一半剪?学生快速回答后者,接着我又抛出问题:画哪一半?学生众说纷纭,我根据不同的意见分别示范结果达到两种不同的效果:完整的和两半的蝴蝶,这下学生开始专注了,趁机我让学生找出原因总结了规律。接着再出示花瓶的先折后剪就非常顺利,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全班学生几乎人人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其实我们的教学活动,最关键的是这节课的重难点,而且重难点的解决必须在课堂前十五分钟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段得到解决,如果你的课堂花样再多,没有在这黄金时段完成重点任务,课堂效率将大打折扣。
《别致的小花瓶》属于陶艺系列中的一课。陶艺造型方法多种多样,本课的设课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学习盘泥条的方法及手捏成型法,并学以致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学习的重点是手捏成型法,盘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并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掌握是难点。
首先出示泥玩具、白陶鬶、彩陶船型壶的图片,让同学们发现他们的制作材料是泥,然后交流这几件艺术品最吸引你的地方,以及你对它们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分析陶泥艺术品独特的造型,交流自己查到的关于陶艺的历史、发展、制作方法等资料。使学生们了解陶艺文化,增加对陶艺的热爱。接下来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示范演示,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来设计别致的花瓶并学习制作和装饰的方法。学生们通过学习得出,新颖独特的造型,点线面等不同的装饰能让花瓶别致、美观;同时,发现了盘泥条成型,
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及刻画、按压的装饰方法。由我给大家补充介绍并示范了泥板成型的方法。最后,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件别致的小花瓶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制作时,学生们小组内共同商量用什么方法制作,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新颖别致;分工合作,有的制作瓶底,有的制作瓶身、有的制作装饰,或者有的搓泥条,有的盘,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我用相机把学生的作品拍下来,传到电脑上,放大了学生的作品,使大家更清楚的欣赏作品,也防止了作品在移动的过程中损坏。
整节课比较顺利的结束了,美中不足,由于学生们对陶泥制作太感兴趣但不熟悉,小组合作效率偏慢等原因,在制作时用了过长的时间,以至于下课铃还没制作评价完毕,不得不拖堂了。也因为学生的制作热情太高,太过兴奋,显得课堂纪律很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得训练小组有效合作,同时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们在宁静中收获更多。
本节课我认为重点就是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对个人教学环节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范画的绘制等,也对学生做了一定的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从欣赏花瓶图片——对称式图样——花瓶的造型——欣赏学生作品这几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给学生看看现实中的花瓶,体会花瓶的形状美和花纹美,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创造,在这个基础上,我导出了对称式的花瓶,创设了一个关于怎样剪出对称式花瓶的疑问,学生直接就可以转过来,然后就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在其它学生也带入进来,一同思考,这个地方是个高潮也是个本课的重点地方,如果没有解决好,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激发不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如果激发的好,那全班学生都会有想要动手的冲动,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对称式剪纸的世界。我认为我在执教时,我的激发创作已经打动了孩子,并把他们引入到了对称式剪纸的神奇中,所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如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那种渴望被我叫到眼神和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融入进去了。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来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从激发完创作结束都,我是直接设问“你们都会剪了对称式的花瓶,你们觉得还增添点什么会更美呢”,这样的设计是想在学生们在看完花瓶的形状后,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孩子们说出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目的是解决下本课的一个重点,剪出有花纹图案的'对称式花瓶。结果这个环节很成功,随着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把课堂带上了一个小高潮,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结果是各种各样的花纹形状和图案就出现了。
我还是比较满意学生们的课堂作品。孩子们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瓶上又剪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纹,并且能在短短的20分钟左右完成如此美妙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花瓶的大小上还有些差距,有些同学还是不敢大胆的剪出自己心中的花纹图样,所以下次我会在这个方面多加注意。
本活动是在欣赏过各种花瓶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并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来装饰花瓶,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花瓶中你想养的东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较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并且很有想法的进行装饰,比较美观。
活动前,我先示范了一次,装饰了我自己想象中的花瓶,并且在两个花瓶中,我分别放了不同的东西,一个是花,一个是绿色的植物,通过这个示范是想幼儿明白花瓶里面不是只能放花的,果然,在幼儿的操作中很多幼儿也大胆想象出了不同的植物放在里面,效果达到并且作品非常美观。这节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创作之情。幼儿动手操作时个个都充满了自信,每个人都在认真的进行着自己的作品,有的宝贝还不停地给我欣赏呢,看着他们开心的模样,我也无比幸福哦!
在互相欣赏作品时,幼儿都情绪高涨,急着要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整个活动通过看看、说说、画画、再说说,较好地达到了目标要求。欣赏时,提问了幼儿喜欢哪些作品,找出了作品的优点,同时也引导幼儿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这样既可提高幼儿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绘画表现的技能。我们完成的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1、时间分配要合理。
大班的一个活动只有30分钟的时间,怎样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我认为美术活动要注意精讲多练,教师的讲解、示范要精练,根据重点进行示范,不必面面俱到。一般讲解演示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孩子操作和练习,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导致幼儿在老师的多次催促下急急交差了事,有的根本还没有成形,失去活动的效果。
2、确定难点,并提供解决策略。
本活动是让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制作花瓶。那么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学习用细长条绕圈来制作瓶身,这是幼儿以前不曾接触过的。所以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如通过提问“怎样让橡皮泥变得又细又长”来引发幼儿探讨搓泥的技能,可以双手五指张开同时搓动,几下后移动手的位置再搓,使橡皮泥粗细均匀;通过提问“怎样让瓶身的形状可以凸出来或凹进去”来引发幼儿探讨瓶身变形的方法。这样肯定是平淡的讲解所不及的。
3、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避免时间的浪费
美术活动常常需要用到很多的材料,这些材料怎样分发,由谁分发?怎样又快又省力?我想老师是需要有个考虑的。大班的孩子完全能胜任也应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装置物品,每次轮流让小组长来取物、放物,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乐意为集体做事的品质,又使老师轻松省力,更是杜绝了时间的隐形浪费,真是一举多得啊!
《大花瓶》教学反思
(一)《大花瓶》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重点就是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对个人教学环节的设计、的制作、范画的绘制等。也对学生做了一定的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从欣赏花瓶图片——对称式图样——花瓶的造型——欣赏学生作品这几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给学生看看现实中的花瓶,体会花瓶的形状美和花纹美,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创造,在这个基础上,我出示了一个对称式的花瓶,结合在数学中学过的对称知识,创设了一个关于怎样剪出对称式花瓶的疑问,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其它学生一同思考,这个地方是个高潮也是本课的重点地方,如果没有解决好,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激发不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如果激发的好,那全班学生都会有想要动手的冲动,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对称式剪纸的世界。我认为我在执教时,我的激发创作已经打动了孩子,并把他们引入到了对称式剪纸的神奇中,所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如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那种渴望被我叫到眼神和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融入进去了。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来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从激发完创作结束时,我是直接设问“你们都会剪了对称式的花瓶,你们觉得还增添点什么会更美呢”,这样的设计是想在学生们在看完花瓶的形状后,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孩子们说出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目的是解决本课的一个重点,剪出有花纹图案的对称式花瓶。结果这个环节很成功,随着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把课堂带上了一个小高潮,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结果是各种各样的花纹形状和图案就出现了。
我还是比较满意学生们的课堂作品。孩子们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瓶上又剪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纹,并且能在短短的20分钟左右完成如此美妙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花瓶的大小上还有些差距,有些同学还是不敢大胆的剪出自己心中的花纹图样,所以下次我会在这个方面多加注意。
(二)《别致的小花瓶》教学反思:
《别致的小花瓶》是一节泥工课,从学生创作的状态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玩泥巴”在众多制作课中是备受学生爱戴的一种,可能孩子们本身就有贴近自然的强烈欲望。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本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由泥工的基本技法——如何制作有特色的花瓶——装饰,都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的识之上,引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教师通过利用不同形状的瓶身、瓶颈、瓶脚让学生自行组合成几个不同的大花瓶,让学生了解只要改变瓶身、瓶颈、瓶脚就可以改变花瓶的外型。
5月24日上午,在和xx小学的美术学科校际结对研课活动中,我执教了《大花瓶》这一课。这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中的一节设计与应用课,在本节课中,我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基本掌握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大花瓶,完成度都达到预期,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的作品存在花纹简单,外形单一,剪的花瓶不对称等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收获的一下几点:
1、预习导学案合理运用,在我校正在开展的生本自主课堂模式探索的背景下,我也借鉴语文学科的预习导学案设计了这一课的美术预习导学案。学生完成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的好,但是因为我是上课之前才收齐学生的导学案,所以只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对学生剪花瓶中出现比较明显的问题在课堂提了一下。但是大部分细节问题并没有详细了解。而且学生在完成导学案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晴雪小组讨论汇总后来提出来,这样就会更容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加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晖老师在后来的点评也让我明白了,导学案是一种资源,既可以成为本节课的资源,也可以成为以后的课堂资源,所以合理的运用非常重要,要更加重视。
2、展示环节也很重要。展示环节的精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表现欲望,xx教改也提出评价改革的重要性。我再最后的展示环节中用巨大的打印的博古架作为展示平台,学生的'创作的激情就被激发了,都纷纷的想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展示到博古架上。我意识到这个优秀展台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公开课的时候使用,平时上课也尽可能的精心为学生设计一个优美的展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从容让他们感受收获的喜悦,增加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1、讲解不足,重难点不突出。
本课的重点应该在画花纹和如何剪这两个方面,但是我花了太多时间在讲解对称和欣赏花瓶的美。讲解花瓶结构和造型的时候,活动设计太简单,参与度的覆盖面太少,只有两组学生参与,其他学生只是在下面观看。
2、语言太简洁,语态不太符合低年段学情。
上课的时候,教学语言太理性,太简洁,语态不太符合低年段学情,应该做调整,适当变换语调,或提高降低音量,动作也可以更夸张,配合音乐和适当动画PPT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注意。
3、环节衔接过渡略生硬,不自然。
各个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的时候,语言转换太突然和生硬。比如导入的时候,出示CHINA单词引出瓷器,然后直接过渡引出课题《大花瓶》,太生硬,如果改为‘我们中国的瓷器闻名海内外,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就是大花瓶’然后引出课题,这样就过渡柔和很多,学生思维也不会跟不上节奏。
4、板书设计不严谨。
板书设计方面在做教案的时候有过一些想法,比如先画一个简易的花瓶,然后把课题写在花瓶里面,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但是在课堂上板书的时候却忘记了。重点知识的板书和示范画的位置安排也略显随意。
5、细节把握不足,课堂预设准备不充分。
课堂上一直有提醒学生纸屑不能乱丢,但是我再贴学生的作品到博古架上的时候,因为赶时间就把双面胶的纸皮直接丢在地上,自己没有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课堂预设不充分,考虑的不周全。
结合以上这些不足,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中要做以下改进:
1、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只有充分了解要上课的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把握语言语态的适当性,特别是面向低年段孩子上课的时候。
2、课前预设要充分,榜样示范要记牢。课堂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的回答会不会是你想要的答案?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同时在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学生眼中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榜样示范的心态来教育学生,尽量做到润物无声。
3、语言过渡要锤炼,既要言简意赅也要如沫春风。
教学语言的打磨不是短时间能出效果的,需要多学习,多想前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观察,多记录,多做准备,笨鸟先飞,时间长了就水到渠成了。
4、重点难点要深挖,尊重学生为主体。重难点的把握这需要对教材和新课标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只有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的出发点,教学才能有效果。
5、板书设计要重视,别出心裁众人夸。好的板书设计也能对课堂起很大推动作用,作为美术老师来说,更加要重视。设计的板书要具有美感实用,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这才是根本。
xx区美术学科校际结对研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教学的思考不会停止,在美术教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的勇敢探索,永不停息。
《大花瓶》是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3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剪纸课,属于“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强调在核心素养观下,创设有效的情境,在问题意识的前提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整节课以“一”加“三”美术课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首先是“一”导入,我用动画短片引出主题,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是“三”合作,以三次小组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次是小组合作讨论主题、小组合作创作主题、小组合作展示与评价主题三个环节,此种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说、做、评。
此次研讨课较好地展示了人民小学美术科组长期研讨的“一”加“三”美术课教学模式。“一”加“三”美术课教学模式是学校活力课堂的体现,美术课有了确定的教学模式后,上课的思路明晰了很多,以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真正投入课堂,也让老师轻松了不少。
通过观看自己的上课视频,和聆听各校科组老师和跟组专家李健芳老师的建议,许多的问题很值得我去思考和探索。为了更好的展开以后的教学,特作教学反思如下:
一、在课前准备方面。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需要用到彩纸、剪刀和胶水,而我也精心制作了课前导入和结课相呼应的动画片,以及学生制作前观看的微课示范,还有学生制作过程中循环播放的图片、音乐,当然少不了思路清晰的教案和精美的课件。
二、在课堂教学方面。
1、首先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的关键,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动画片,让卡通人物小学贝贝来邀请同学们参加学校的创客艺术节剪纸展览,学生在小象贝贝的夸奖以及邀请下愉快地投入课堂。
2、导入之后,我安排了三个清晰明了的环节:小组讨论主题,小组合作创作,小组合作展示与评价。真正做到把时间交给孩子们,不让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让孩子们在讨论中不停地思考、交流,并让学生分享汇报,而我只是做一个鼓励评价和引导的促进角色。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们带着三个问题去翻看课本,寻找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讨论热烈,回答也较精彩,加上我的课件展示,所有同学都能清楚花瓶的特点和剪的步骤。这一环节达到了预期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是小组合作制作一组大花瓶,经过第一环节的思考讨论与观看老师制作都微课示范,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最后每个小组都完成得不错。
第三环节是展示与评价,我采用先小组内互评再让小组之间互评的方式,让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组的完成情况,再合作商量投出自己满意的小组作品,这样能让学生更有目的地欣赏所有作品,评价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了学生自评、互评的目的。
3、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让小象贝贝再次出现,表扬学生的表现,并顺势把剪纸在生活中的运用给同学们简单展示,鼓励学生能剪出更多优秀作品美化生活。最后提醒学生收拾好纸屑,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三、在评课方面(集体评课):
1、亮点:
①引入环节:动画片导入,卡通人物的邀请,快速吸引全班同学投入课堂,引出主题。
②思路清晰,环节安排合理,突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授课形式。
③微课的制作清晰明了,达到了正确引导学生制作要领。
④图片以视频的形式播放,节约时间,吸引学生,还能自动循环播放。
⑤用小组合作投票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展示与评价的过程中。
2、待改进:
①学生发言要完整,教师要及时给发言的学生反馈,尽量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
②学生展示评价环节可以让整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并分工合作汇报,并要在每一节课中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美术评价语言,学会分点说出优缺点。
③板书上尽量体现美术学科特性,用直观对比法等设计板书。
以上是我执教《大花瓶》的几点反思,总的来说准备得较充分,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体验得非常开心愉快,但需要探讨的地方还很多,有待以后加以改进。我将再接再厉,认真做好课堂改革,为打造学校活力文化和活力课堂不断努力!
《别致的花瓶》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
内容分析:
重点: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难点: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问: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
三、欣赏・感悟・畅想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
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台前展示,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
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四、体验・表现・创新
1、要求:根据学过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花瓶。小组合作,组内研究吉祥图案的制作步骤,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2、教师参与,给予指导。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五、展示・交流・评价
学生将自己组的作品高举,进行互相欣赏。
六、小总
教学反思:
《别致的小花瓶》是一节泥工课,从学生创作的状态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玩泥巴”在众多制作课中是备受学生爱戴的一种,可能孩子们本身就有贴近自然的强烈欲望。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本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由泥工的基本技法――如何制作有特色的花瓶――装饰,都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的识之上,引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教师通过利用不同形状的瓶身、瓶颈、瓶脚让学生自行组合成几个不同的大花瓶,让学生了解只要改变瓶身、瓶颈、瓶脚就可以改变花瓶的外型。
小班美术教案:花瓶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花瓶若干。
1、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
“这些花瓶美吗?”
2、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
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
“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
“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3、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4、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花瓶》
教学目标:
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教学难点:
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教学准备: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
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瓷器,了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二、观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状和图案。
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来欣赏。”
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
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我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青花瓶呢?”
三、教师出示范例步骤图,边出示边讲解创作步骤。
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
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颜色的深浅变化。
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来,贴到彩色卡纸上。
5.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
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
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来。
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本课是一堂小学二年级课程,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我的重点比较侧重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教育;在技能技法上比较强,所以我采取了以课件视频演示为主的介绍方法,让视频中教师的制作技艺深入人心,让孩子们体验一回陶艺家们是怎样教制作技能,我认为比我们教师直观演示来的实际。
在上课前我通过了解他们,以前学过一些橡皮泥的技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如泥塑方法回忆,泥塑技法的介绍,学生作品的欣赏、小组合作指导等过程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基本功。我认为1-3年级美术,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通过学生自主能动性,教师巧妙引导提高基础,然后在其中渗透艺术的创新。
我记得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学生在本堂课中,学习了最初的涂鸦制作花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玩泥巴的快乐。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本课主要放在了开放、沟通、合作。师生通过相互提问,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启迪智慧。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本课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充分活动和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对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别致的小花瓶》是一节泥工课,从学生创作的状态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玩泥巴”在众多制作课中是备受学生爱戴的一种,可能孩子们本身就有贴近自然的强烈欲望。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本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由泥工的基本技法——如何制作有特色的花瓶——装饰,都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的识之上,引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
教师通过利用不同形状的瓶身、瓶颈、瓶脚让学生自行组合成几个不同的大花瓶,让学生了解只要改变瓶身、瓶颈、瓶脚就可以改变花瓶的外型。
《别致的小花瓶》是泥塑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选择考虑了农村学校的实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很感兴趣,便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把握了劳动与技术课特点,体现了实践性和操作性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体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教学中引领学生从问题开始,从源头抓起,从起点落实,注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发展,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根系持续、充满活力的生长。
存在的问题: 利用本地本校资源,自主开发劳动与技术的课题有待加强
教师可充分开发利用本地本校课程资源,将社会生活融入学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别致的小花瓶》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重在学习陶艺的几种造型技法,如拉皮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技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其审美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为了给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尽可能的提供更多、更直观的资料,我搜索了大量的图片,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孩子们创新,提高其审美能力。在解决重难点时,主要是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教师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陶艺的几种技法。由于材料不易购买,所以我将粘土改为了彩色橡皮泥。比起粘土,他颜色更为丰富,孩子们也熟悉其特性,较容易掌握。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和粘土相比,彩色橡皮泥的粘性不够,塑造的造型也不容易站立,所以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塑料瓶作为支柱,然后裹上双面胶,让孩子们用所学到的技法为塑料瓶装饰,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用所学到的技法制作出一个别致的小花瓶,色彩鲜艳、装饰精美,但是所用的材料也局限了孩子们的思维。因为用塑料瓶做为支柱,孩子们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瓶子的形状,没有对其进行改变。在讲解瓶子的几个部分时(瓶口、瓶颈、瓶身、平底),可引导孩子们对瓶子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进行夸张变形。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花瓶》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各种花瓶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
“这些花瓶美吗?”
2、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
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
“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
“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3、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4、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