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身上的1和2》教学反思,本文共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身上的1和2》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小朋友都习惯来幼儿园了,不哭也不闹。今天班上是刚学了一节数学领域的课,我身上的1和2。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在简单的数字1和2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已经认识数字,当看到教师准备的数字宝宝点数宝宝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也一一加以解释,很多幼儿还是似懂非懂,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有些小朋友马上转移了注意力去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去了。这点就要老师出新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了。

在上这节课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小朋友对量词都不太知道,嘴巴,花,树等不管是什么物都是用“个”来形容的。在孩子的这个年龄理解确实有点难,所以老师也只有多说,让孩子多听。最后本来我是想用一个游戏来结束整节课的,就是让小朋友拿好老师的数字宝宝和点数宝宝,然后老师说一个鼻子,拿到数字和点数一的小朋友要把数字举起来,可是得到的效果不是那样。小朋友的反应能力还不是很强,还无法达到那种效果。所以在这方面我没有考虑清楚。

怎么上好一节课,对于我来说还有好多问题去探索和发现,我会用心去揣摩的。

托班科学领域《我身上的1和2》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上了一节科学领域的课。这是我开学以来第一次上的一节数学课。也正好是老师抽到的一节随堂听课。我拿到课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节数学课,但是活动的内容又和旧教材的《快乐的六个宝》有对应。如果只是单纯的数学课,按照活动目标的话,就是让孩子感知数字1和2,那身体的五官就该作为辅助提到。而看此活动的.内容把身体部位也作为一个重点。包括孩子的配套作业,也是画出五官。

教案的开头写明说: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我认为这是一句病句。如果单将给我听,我也比较难理解,到底要表达什么。于是,我就改了一个引入。我在一个小篮子里放了1只橘子两包饼干。先让孩子体会一下1和2的数量关系。再展现老师身上有1和2的东西,告诉孩子。再引导孩子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一样或者两样的东西。请个别小朋友来回答。孩子资本能说上来。在接下来,我和沈老师合作找找对方身上1获2的东西,看看除了刚才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别的了。老师示范,然后把它画在本子上。小朋友们也学着老师,找找你好朋友身上有没有和自己一样的东西,或者其他的。这一环节,孩子配合回应不是很好。他们很多只能找出上一环节的眼睛,耳朵,鼻子。对于作业的话,效果却出乎我意料,大家都做的很好。画的很棒。我也很欣慰。

课后,我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我应该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在让孩子感知1和2的时候也该注意物体的量词。可以准备一些夸张的教具来吸引幼儿。我觉得这节课上下来,我个人认为,目标重点有点不明确,教材应该好好修改一下。我想注重一个重点,一个侧重点,这样效果会更好。

小班科学活动我身上的1和2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1和2的数量。

2.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

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

活动过程:

1.带着1和2上幼儿园

(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

(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

(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

2.画出我的1和2

(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和2。

(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

(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

活动反思:

在简单的数字1和2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已经认识数字,当看到教师准备的数字宝宝点数宝宝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也一一加以解释,很多幼儿还是似懂非懂,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有些小朋友马上转移了注意力去和旁边的小朋友玩去了。这点就要老师出新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