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长高了》的教学反思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又长高了》的教学反思,本文共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又长高了》的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想该怎样导课呢?是否应该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后来我还是决定让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

一开始上课,我就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些谈话导入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所以我觉得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汇报的结果是:有几个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我这一节课比较成功的一点。

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又长高了》数学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想该怎样导课呢?是否应该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后来我还是决定让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

一开始上课,我就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些谈话导入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所以我觉得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汇报的结果是:有几个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我这一节课比较成功的一点。

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是:个别环节的处理不够细致,如果能更加紧凑一些,效果会更好。

关于《我又长高了》的教学反思

“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明白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下面以《我又长高了》为例,谈谈自己对互动对话生成“米”的概念体验的一些感悟。

案例: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适合用米、厘米作单位?(唤醒学生的记忆,学生举例)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间教室,让学生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讲台的长大约是1,桌子的高大约是80(),

课桌的宽大约是45(),教室的长大约是8(),

教室的宽大约是6(),黑板的长大约是4(),

学生讨论后,认为应该分别用米、厘米作单位。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用“米”作单位的物体?

生:“操场的长、宽,公路的长,大树的高……

师:1米究竟有多长呢?谁来猜一猜?

生1:站起来,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说:“1米到我这儿。”

生2:到讲台拿着一把尺子说: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

师:接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来测量自己的体高……

教学反思:引进新的长度单位“米”时,曾有许多的预设,开门见山式地直接揭示新知,了解学生的起点,也有创设情境,让大家来量自己的体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1米的长度。最后,我让学生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经验,体验产生“米”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话,测量体高,从而体验1米究竟有多长。这样让学生在亲自体验、观察、想象中发现新旧概念的相互联系和本质特征,生成1米的概念。由此,我感悟到:对话是一种思考、一种经历,更是一种体验。书本的知识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只有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意义,才能变“死书”为“活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和学生的已知对话,和生活经验对话,和具体情境对话,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体验。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想该怎样导课呢?是否应该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后来我还是决定让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

一开始上课,我就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些谈话导入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所以我觉得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汇报的结果是:有几个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我这一节课比较成功的一点。

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是:个别环节的处理不够细致,如果能更加紧凑一些,效果会更好。

二年级数学上册《我又长高了》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为怎样引出课题而大伤脑筋。后来,我决定带所有的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由于前一节课,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我特意告诉每个孩子以“厘米”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的学生已经在卫生室的门口比起了高矮,甚至有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又长高了!”

课上一开始,我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汇报的结果是:有3组没有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上面的谈话导入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这样的谈话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如果能更细致些,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

1、在认识了1米有多长后,学生对1米和1厘米能建立不同的表象,正确的区别,并能正确估计课桌的长度。在此之后,应指导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正确测量教师的身高。

2、在数学活动是应在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组织和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这样设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作裁判,出示结果或判断对错,另一组参加活动;然后交换。题目也进行了调整,增加6—8题,活动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

3、在板书“米”后,一个学生大声说:“米,大米的米。”在出示小房子的图让学生判断单位时一个学生又说:“我家的房子上没有烟囱。”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愿意说,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他们不知如何交流,如何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交流的中关键话题去发现问题,表达想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悉心指导的地方。

《我长高了》教学反思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 -- 欣赏 -- 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想要长高。都希望自己也可以长的又高又大。可以随意拿到高处的东西。可以成为运动健将。很超越自己的伙伴。所以课教材符合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教材中选了一张小女孩儿量身高的照片作为情景图。图中的小女孩儿。偷偷踮起双脚。把孩子,会长高的心灵愿望表现得漓尽致。

教材中还选择了作为欣赏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观察别人的`作品。了解基本的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建立个人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在学生投入自己的回忆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胆的表现出来。本课教学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个难点。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帮助学生表现自己长高了的情形。我跟学生交流,你打算画哪件事表现自己长高啦?当时你是怎么做的?是先画背景还是先回自己那?我们要把人物画多高呢。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分析。想了解绘画的步骤。评价学生作品时,我肯定学生的个人感悟,肯定学生的生活体验。给学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表现。学生们都能够满足叙述需求这方面的需要。

“这节数学课真好玩。” “老师,什么时候还上这样的数学课。” “这节数学课我知道了我有多高,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我的身高。” “原来我这么能干,同学都在夸我呢。” “下一次我们要想更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下一次我还和你一组。”…… 听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谈论着刚刚结束的数学主题实践课《我长高了》,我的心里真是高兴,同学们学的愉快,学会了知识,课后还兴趣盎然的回味着,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数学课堂吗?数学主题实践活动课可真是同学们的梦想课堂啊!

回想这节数学主题实践活动课,我深有所误。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卡通的动物图,美妙的音乐,带领同学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适时的设问:“同学们,我们坐车的时候,不到1米2的可以习半票,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学生的热情被一下子燃起,纷纷举手汇报。…… 我又问:“准确吗?”学生不语。这时候有学生说“老师,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我适时的说“对呀,我们自己来量出身高就知道了。”这时引出课题“我长高了” 。同学们跃跃欲试。高昂的兴趣让这节课成功了一半。

二、实践是解决问题最有用的手段。

我提出要求:一要小组合作,寻找设合自己的量度工具,一个量一个记录;二要想一想如何量才更准确。学生带着要求分组实践,有的直接站在量度表前用直角板量;有的用皮尺拉直量;有的软尺并起量;…… 一个量一个记录,我就巡视着指点怎样量更准确。学生很快就按要求量出数据并做好记录。同学们纷纷汇报,“我的身高是1米30厘米,要买半票。” 、“我的身高是128厘米,要买半票。” 、“我的身高是1.41米,要买全票了。”我就在表格中用“正”的方法记录统计出有多少人要买全票,有多少人要买半票,几人免票。问题在同学们动手实践中解决了。接着还把课室的门、窗、地砖、课桌;室外的树木、乒乓球桌、花坛等设计为动物园里的情景,让学生分成小组比赛量度,让学生在情景中、在探索中、在愉悦中经历生活中的数学。愉快的动物园之旅结束后,同学们对量度在实践中的应用接着还开展在解决问题中,同学们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用纸笔解决问题的方式实践合作讨论研究等方式去解决。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创新。不仅形式上创新,而且知识也在创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发现数学, 喜欢数学。实践真是解决问题最有用的手段。

三、交流展示是学生施展才华最好的方式。

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为学生架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发表自己或小组的意见。我充当一位引导者,提出问题、为问题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探讨、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见解、引导学生去合作交流,使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有受到肯定认可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开放、信任的氛围中展现自我。同龄人的交谈,共同的兴趣,不同的发现、不一样的想法,小伙伴们都很想告诉别人,小组合作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展示、施展才华、互相学习的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有时间去交流比较探讨,在多次的小组合作中,成绩好的同学有了施展才华的场地,一些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也可以扬长避短,向优生学习,产生很好的结果。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交流----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发展“思考与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验证自己想法,得到自我肯定。自信往往在别人的肯定中得到升华。

四、主题活动最能促进学生情感素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同学的发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量度、观看电脑演示等的多向互动活动中,学生都全情投入,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和掌握就在玩、说、做中完成。融恰的情感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实验、作品展示等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数学间的情感交流在不断升华。学生的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非智力品质素质——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而这些在数学主题实践活动中都能很好的体现。

利用好设计好每一节数学主题实践课,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一节数学课上,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加优秀。人才是靠我们共同的付出才能造就的。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为怎样引出课题而大伤脑筋。后来,我决定带所有的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由于前一节课,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我特意告诉每个孩子以“厘米”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的学生已经在卫生室的门口比起了高矮,甚至有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又长高了!”

课上一开始,我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汇报的结果是:有3组没有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上面的谈话导入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这样的谈话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如果能更细致些,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

1、在认识了1米有多长后,学生对1米和1厘米能建立不同的表象,正确的区别,并能正确估计课桌的长度。在此之后,应指导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正确测量教师的身高。

2、在数学活动是应在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组织和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这样设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作裁判,出示结果或判断对错,另一组参加活动;然后交换。题目也进行了调整,增加6―8题,活动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

3、在板书“米”后,一个学生大声说:“米,大米的米。”在出示小房子的图让学生判断单位时一个学生又说:“我家的房子上没有烟囱。”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愿意说,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他们不知如何交流,如何

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交流的中关键话题去发现问题,表达想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悉心指导的地方。

一年级美术《我长高了》教学反思长高,是每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的心愿,与成年人身高的差异使他们对长高有很多的期盼,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得又高又大,高到可以随手灌篮,可以随意拿到高处的东西,可以成为运动健将,可以超过自己的伙伴……因此,孩子们对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本身就有较强的敏感性。

教材上选用了一张小女孩量身高的照片作为情境图,图中的小女孩偷偷踮起双脚,把孩子对“长高”的心里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也让孩子们来想想在生活中,他们长高后的.一些改变。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和我分享他们长高的小故事。有的说他们长高后可以够到门把手;有的可以独自在洗手台洗手了,有的可以玩单双杠了……这些场景都是孩子们有过的共同经历,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共同经历以强化他们的经验,丰富他们的形象储存,就为后面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是活动课,要维持课堂的纪律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对我来说难度比较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所以在开始小组合作动手的时候,经常闹矛盾,所以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时,要特别关注,正确的去进行引导,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事情,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堂课总的来说还是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学生们动手操作、回忆体验,品尝到了长高的喜悦。

教学目标: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量身高)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身高:(学生汇报自已的身高)

师:同学们在汇报自已的身高时,都用到了一个新的表示长度的单位名称:米,那么1米有多长呢?今天我们一块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 估计:“1米”有多长?

(2) 观察自已面前的尺子。

师: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的尺子?(一米长)

(3) 同桌合作,相互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

2、感受一米的长度。

(1) 伸开双臂,两手间的距离就是1米。

(2) “我与米尺比高低”。

师:同桌合作,看看一米的高度到他们身体上的什么部位。

(3) 小结:同学们在幼儿园时,还没有一米高呢,现在你们都比一米高得多了,

这说明你们长高了。

板书课题:我又长高了。

(4) 找一找:自已从米尺上找一米的长度。

3、探索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用自已的学具:米尺,在米尺上用手比划一厘米,1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一米有多长。

(2)想一想: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怎么知道?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估测活动。

(1) 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动后量一量。

(2) 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米?

(3) 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量量看。

三、课堂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们懂得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长高了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完成得比较顺利,由于物质准备充分,活动中没有出现幼儿不理解的情况。并且我班幼儿对于仿编儿歌有一定的基础,在仿编的过程中,也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达。

活动优点:

在进行教学前我准备了相关的图片和小朋友的小时候照片还有一条很小的裤子,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所以此次教学活动整体气氛都很好,教学目标1和2两点幼儿很自然很容易就达到了。

不足与调整措施:

就是第3点目标:仿编儿歌内容,出现了一个让我比较苦脑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的时候总是转不过来,联想不到别人的东西也会变小变短,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的'引导吧!因为一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的解释和引导了一下,是乎有点高估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我便用实物和动作进行引导,这时才有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孩子的思维必须借住具体形象思维进行活动,幼儿的思维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点真的是一点都没有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通过后面教学方法的改变,有一部分幼儿发表了自己的发现,也能按照格式进行仿编儿歌,突然间松了一口气,但毕竟是小部分人,我希望的是大部分人甚至全部幼儿都会按照格式自编儿歌。

当然我可能在课时安排上也有不妥之处。所以结束了此次活动后,我决定再上一个课时,专门进行儿歌仿编,甚至创编儿歌,为以后学习创编儿歌作铺垫。

《我又长高了》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设想

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对培养他们的数字概念与创新精神是有益的。同时,估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所以,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例如: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本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引出长度单位米。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如:让他们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让他们站在直立在地面上的米尺前,看看1米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1米的长度等。

对于1米有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估/PGN0105.TXT/PGN测意识,而且还培养了自主探究知识的精神和能力。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有关的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教学中,让学生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教室里接近1米或2米的物体,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印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出示电脑图像)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量身高。)

2.师:谁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学生兴高采烈地汇报自己的身高。)然后请各小组评比出谁最高?谁最矮?

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身高时,都用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米。)师质疑:那1米有多长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估计:1米有多长?

(2)观察自己面前的长尺子。师: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的尺子?(1米长。)

(3)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2.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

(1)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

(2)实践活动我与米尺比高低。

①指名几个学生站直与米尺比一比,看看1米的高度到他们身体的什么部位?

②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我与米尺比高低活动。

③师:可能有些学生在上幼儿园小班时,还没1米高呢,可现在都比1米高得多了,这说明你们的个头怎么样了?(生:长高了。)

板书课题:我又长高了。

3.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PGN0106.TXT/PGN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2)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怎么能知道呢?(让学生估计或在米尺上看刻度数。)

(3)师:1米=100厘米,也可用字母表达式1m=100cm来表示。

4.估测。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米?

(3)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

(4)你还想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5.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  )。

(2)黄瓜长约20(  )。

(3)房子高约3(  )。

【结合实际经验,即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致高度或长度,会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反馈练习。

1.一张桌子有多高?

(1)先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大约有多高?

(2)再动手量一量。

(3)谁猜得对?

(4)结合实际说一说:工人师傅为什么不把课桌正好做成1米或90厘米高呢?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第(2)、(3)小题,全长100厘米,要求学生填出它们分别爬了多少厘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厘米?

四、全课总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呢?

《长高了》的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

1、感受成长的.喜悦和快乐;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表现出成长的自豪感;

3、在讨论身体外部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按照格式仿编1到2句儿歌内容。

在进行教学前我准备了教学挂图和小朋友的小时候照片还有一条很小的裤子,同时教学前看幼儿用书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长高了》这首儿歌教师用书与幼儿用书不同,有一句儿歌内容不一样,教师用书是“花裤子,变短了”幼儿用书是“小裤子,变短了”,经过考虑我选择了用幼儿书上的儿歌内容进行教学,利用幼儿在家复习。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所以此次教学活动整体气氛都很好,教学目标1、2两点幼儿很自然很容易就达到了,就是第3点目标:仿编儿歌内容,出现了一个让我比较苦脑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的时候总是转不过来,联想不到别人的东西也会变小变短,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的引导吧!因为一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的解释和引导了一下,是乎有点高估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我便用实物和动作进行引导,这时才有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孩子的思维必须借住具体.

教学内容

《我又长高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三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设想

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对培养他们的数字概念与创新精神是有益的。同时,估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所以,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例如: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本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引出长度单位“米”。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如:让他们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让他们站在直立在地面上的米尺前,看看1米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1米的长度等。

对于“1米有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而且还培养了自主探究知识的精神和能力。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有关的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教学中,让学生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教室里接近1米或2米的物体,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印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出示电脑图像)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量身高。)

2.师:谁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学生兴高采烈地汇报自己的身高。)然后请各小组评比出谁最高?谁最矮?

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身高时,都用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米。)师质疑:那1米有多长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估计:“1米”有多长?

(2)观察自己面前的长尺子。师: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的尺子?(1米长。)

(3)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2.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

(1)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

(2)实践活动--“我与米尺比高低”。

①指名几个学生站直与米尺比一比,看看1米的高度到他们身体的什么部位?

②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我与米尺比高低”活动。

③师:可能有些学生在上幼儿园小班时,还没1米高呢,可现在都比1米高得多了,这说明你们的个头怎么样了?(生:长高了。)

板书课题:我又长高了。

(3)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1米的长度等。

3.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2)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怎么能知道呢?(让学生估计或在米尺上看刻度数。)

(3)师:1米=100厘米,也可用字母表达式1m=100cm来表示。

4.估测。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米?

(3)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

(4)你还想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5.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    )。

(2)黄瓜长约20(    )。

(3)房子高约3(    )。

【结合实际经验,即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致高度或长度,会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反馈练习。

1.一张桌子有多高?

(1)先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大约有多高?

(2)再动手量一量。

(3)谁猜得对?

(4)结合实际说一说:工人师傅为什么不把课桌正好做成1米或90厘米高呢?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第(2)、(3)小题,全长100厘米,要求学生填出它们分别爬了多少厘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厘米?

四、全课总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呢?

《我又长高了》说课设计

互动对话――生成“米”的概念

――《我又长高了》教学反思

“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明白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下面以《我又长高了》为例,谈谈自己对互动对话生成“米”的概念体验的一些感悟。

案例: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适合用米、厘米作单位?(唤醒学生的记忆,学生举例)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间教室,让学生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讲台的长大约是1( ),  桌子的高大约是80( ),

课桌的宽大约是45( ),教室的长大约是8( ),

教室的宽大约是6( ),黑板的长大约是4( ),

学生讨论后,认为应该分别用米、厘米作单位。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用“米”作单位的物体?

生:“操场的长、宽,公路的长,大树的高……

师:1米究竟有多长呢?谁来猜一猜?

生1:站起来,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说:“1米到我这儿。”

生2:到讲台拿着一把尺子说: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

师:接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来测量自己的体高……

教学反思:引进新的长度单位“米”时,曾有许多的预设,开门见山式地直接揭示新知,了解学生的起点,也有创设情境,让大家来量自己的体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1米的长度。最后,我让学生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经验,体验产生“米”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话,测量体高,从而体验1米究竟有多长。这样让学生在亲自体验、观察、想象中发现新旧概念的相互联系和本质特征,生成1米的概念。由此,我感悟到:对话是一种思考、一种经历,更是一种体验。书本的知识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只有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意义,才能变“死书”为“活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和学生的已知对话,和生活经验对话,和具体情境对话,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体验。

数学我又长高了说课稿

教学内容

《我又长高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三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设想

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对培养他们的数字概念与创新精神是有益的。同时,估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所以,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例如:他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本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引出长度单位“米”。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如:让他们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让他们站在直立在地面上的米尺前,看看1米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1米的长度等。

对于“1米有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而且还培养了自主探究知识的精神和能力。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有关的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教学中,让学生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教室里接近1米或2米的物体,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印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出示电脑图像)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量身高。)

2.师:谁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学生兴高采烈地汇报自己的身高。)然后请各小组评比出谁最高?谁最矮?

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身高时,都用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米。)师质疑:那1米有多长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估计:“1米”有多长?

(2)观察自己面前的长尺子。师: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的尺子?(1米长。)

(3)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2.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

(1)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

(2)实践活动——“我与米尺比高低”。

①指名几个学生站直与米尺比一比,看看1米的高度到他们身体的什么部位?

②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我与米尺比高低”活动。

③师:可能有些学生在上幼儿园小班时,还没1米高呢,可现在都比1米高得多了,这说明你们的个头怎么样了?(生:长高了。)

板书课题:我又长高了。

(3)让学生自己从皮尺上找1米的长度等。

3.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2)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怎么能知道呢?(让学生估计或在米尺上看刻度数。)

(3)师:1米=100厘米,也可用字母表达式1m=100cm来表示。

4.估测。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米?

(3)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

(4)你还想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5.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   )。

(2)黄瓜长约20(   )。

(3)房子高约3(   )。

【结合实际经验,即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致高度或长度,会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反馈练习。

1.一张桌子有多高?

(1)先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大约有多高?

(2)再动手量一量。

(3)谁猜得对?

(4)结合实际说一说:工人师傅为什么不把课桌正好做成1米或90厘米高呢?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第(2)、(3)小题,全长100厘米,要求学生填出它们分别爬了多少厘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厘米?

四、全课总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呢?

数学第三册教学设计: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准备:

身高测量器一台,身高尺5个,卷尺若干,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大约有多长呢?

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二、活动

1、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①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

②汇报测量结果。

③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学生分析原因。

④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2、测量身高,渗透统计思想。

① 猜猜同桌的身高。

② 他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③ 介绍测量工具。

④ 生介绍测量方法并示范。

⑤ 分组测量每个同学的身高,记录数据。

⑥ 完成统计表并观察,从中能了解到什么内容?

⑦ 讨论:我发现自己长高了。(课题)知道某位同学的身高是多少;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多。

3、自由测量

① 启发:你还想测量什么?

② 生自由发言。

③ 讨论:怎样测量步长和手臂伸开的长度?

④ 分组自由测量,记录数据。

⑤ 汇报测量结果。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开展了哪些活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随着新数学课程的推行,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合作交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课堂上的活动会增多,学生也会更多地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来进行学习。而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怎样进行合作式学习。我们的学生不缺乏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但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生长环境,使他们自幼就不善于与同龄人合作。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合作,是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乃至适应未来高度合作化社会的重要一步。

在此,笔者以数学实践活动课“我学会测量了”中的两次小组活动为例,谈谈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认识和实践。本课改编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试用修订本)的实践活动课“我长高了”。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

【课堂实录】第一次小组活动是测量课桌宽度、门窗宽度和黑板长度。学生按每组6~7人,分成8组。3个组测量门的宽度、3个组测量窗户的宽度,2个组测量黑板的长度,并且记录测量结果,布置完任务后,学生都十分兴奋,个个跃跃欲试,希望马上开始动手。

教师提出:请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每个人做什么,然后再测量。

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一番后,汇报了计划。有的组让每个人都量,于是他们讨论了顺序,即谁先量,谁后量;有的组指定了两三个学生,由他们专门负责测量和记录。

在随后的测量活动中,有的组行动有序,速度较快;有的组,几个学生争抢着做记录、做测量,出现了混乱;有的组,个别学生显得离群;有的组为测量结果不同发生了争执。

测量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立刻说了起来,情绪很激动。

学生首先反映出来的是组织问题,这可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出。

【课堂实录】第一个发言的学生说:“有的同学老是抢,搞得很乱。”学生们纷纷附和。

教师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有的学生说:每个组应该量之前就商量好谁先谁后。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大家应该按我们说好的做,不能抢。这样才能量得快。

有的学生说:对,越抢越慢,应该排队,按顺序来做。

还有的学生说:不能插队(加塞),组长应该管管那些插队的人。

通过这些话可以看出,学生们都已经感觉到秩序的重要性和人人遵守秩序的必要性,并且开始自发地寻求管理。这正是开展活动的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不是单靠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能完成的,而是更多地需要在实际活动中自然地进行,使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甚至是碰撞中得到锻炼。

学生反映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分工问题。

【课堂实录】教师主动问一个在活动中显得离群的学生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老站在旁边不动。

他说:我想量,可是组长不让我量。总是让××和×××量,别人都量不到。

他的组长解释道:他量得很慢,所以我就让量得快的同学量。不然我们组就会很慢。

教师问其他学生:你们觉得这样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分歧很大。

有的学生说:“应该让每个人都量,一人量一次。这样才公平。”这句话在很多学生中激起了共鸣,他们大多是没有被指定做测量记录的学生。

也有的学生支持组长的.意见:“要是每个人都量,时间就不够了。”这个观点也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同,不过人数相对较少。

还有的学生想了折中的办法:“没量到的人可以下课量。”

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但即使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公平和效率往往也是一对矛盾。在此时,一个理智的教师不应该绝对地支持某一方,而反对另一方。

【课堂实录】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对学生说:“我们搞测量不是为了争速度第一,而是为了让大家都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本领。所以,只要时间足够,就应该让每个人都量。量得慢的同学,大家可以帮助他,使他能快一点。当然,如果实在是没时间了,那就只好下课再量了。”

学生反映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协调问题。

【课堂实录】在这次活动中,对同一个对象的测量,一些学生结果不同。于是教师请学生们说说是怎么协调解决的。学生说他们一开始争论得很厉害,后来看哪种结果同意的人多,就写哪种。

教师认同这种协调方法,同时指出:“由于每个同学的尺子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尺子每小格长一点,有的尺子每小格短一点;而且有的人拉得紧一些,有的人拉得松一些,所以量出来的结果可能有点不一样。如果不知道哪种结果更准确,可以在结果前面写上‘大约’两个字。”

综合学生的发言可看出,测量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少,学生的感受主要是围绕着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说的。这说明刚步入二年级的他们,由于对合作中的组织、分工、协调等问题都很陌生,缺少合作经验,所以虽然事前有计划,但是考虑得不全面,在活动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待到回顾时,这些问题自然成了他们讨论的中心,引发了他们对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思考。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习怎样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怎样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

【课堂实录】第二次小组活动是测量身高、两手伸开的长度及腰围。在此之前,学生从来没有动手做过这三项测量,因此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知道身高、两手伸开的长度和腰围的意思,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需要的人数;第二步,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填表记录。活动时仍然是按6~7人一组,分成8组,2组学生测量身高,另3组学生测量腰围,另3组学生测量两手伸开的长度。布置任务后,学生分组讨论测量时的分工、顺序等等。

这次测量前,学生讨论得很认真。虽然这次测量,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急于开始。可以看出,他们吸取了教训,开始重视分工、排序等组织工作了。

【课堂实录】讨论后各组汇报了自己的计划。这次的计划比上次周密完整。有一个量身高的组,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排队,第一个学生给第二个学生量并记录,第二个学生给第三个学生量并记录……最后一个学生给第一个学生量并记录;另一个量身高的组,由一个人拉动身高测量仪上的横杆,一个人读数,一个人记录,其他人按顺序排队受测,受测完了在旁边观看、帮忙或者回座位休息。量腰围的组和量两手伸开长度的组,分工情况比较多样。有的组分成了更小的组,每2人一组,互相测量,各自记录;有的组,由一个人专门量,一个人专门记,其他人受测完了,可以互相自由结合再量一次;有的组让每个同学轮流做测量和记录。

汇报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观察发现,基本上各组都按计划进行活动,效率有所提高,组织比较周密,分工比较合理,几乎没有无所事事的离群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有的组甚至称得上是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和第一次测量活动相比,进步很明显。

【课堂实录】在回顾时,学生们大多认为这次活动比上次好,没有人插队,争吵少了,也没有人抱怨分工不公。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谈论了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个学生说:量两手伸开的长度时,皮尺零刻度那边容易掉下来,我就请那边的人捏紧一点,这样就行了。

一个学生说:一个人量腰围不好量,我就叫被量的同学自己把皮尺头按住,这样就好量了。

还有个学生说:×××同学辫子太高了,横杆压不到头顶。应该把辫子弄低一点,不然量不准。

我们将前后两次活动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当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增强了,活动就会变得有效起来。学生不再被混乱、冲突的人际关系所干扰,注意力集中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个主题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能在合作中被有效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第一次小组活动后学生们埋怨秩序,抱怨分工,而在第二次小组活动后,不但没有了这些不满,反而能够提出“辫子太高影响身高测量”的发现。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协调、活泼的合作关系总是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刺激灵感的火花,使每个人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正如人们常说的1+1>2,一个和谐、生动的集体,它的力量远远大于所有单个成员的力量之和。

因此,我们的学生应该从小学会在集体中工作、学习,在交流合作中国共产党同成长,防止自我封闭。要知道,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合作化的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分工的高度精细,使得不论是个人、地区,还是国家,都只有与外界进行合作,才能得到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合作,才能进步,这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教师应该把合作式学习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避免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减少闭门造车式的盲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