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及应用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9-06
- 106热度
- 0评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物体的浮沉及应用教学反思,本文共19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学习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等到知识联系紧密。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要意义。
本节课上的亮点有:一、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STS的精神。在分析浮沉条件时,首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在得出浮沉条件后,引导学生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更好地理解浮沉条件,并深刻体会物理知识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二、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认识轮船漂浮的原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在作业题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孔明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三、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的意识,课堂上要求学生设计打捞沉船方案。 本节课上的不足有:课堂上没有充分完成学生学情检测。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反思
物体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在流体静力学中特殊表现形式。本节是初中物理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叉的特点。
学习了阿基米德定律后,学生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八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八年级学生已经不满足简单的例题计算,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教学中布臵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这节课计划以演示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演示实验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第二环节是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根据学案的提示完成物体浮沉条件的相关练习题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通过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能对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进行分析和
解释,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按教学的设计,师生双向活动进行了课本内容的讲授和学习,由于利用实验作为依托,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但由于实验的准备不充分,自己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与准备,致使课堂中的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距预期的教学目标于千里之遥,大为缺憾。
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按预期的设想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学生普遍反映,甚至有同学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和进一步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描述物理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另外,从时间的分配来看,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想要完成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出现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重教法转为重学法、由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
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这就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20xx.04.18
一、课程设计思想:
1. 知识结构建构的思想。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具有丰富但有差异的实践经验了。即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他们也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推理和判断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而物理教学,也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经验知识中“生长”处新的知识经验。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学生们已经具有大量的与物理浮沉有关的经验。因此,我利用三个乒乓球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们抽离出物理模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方法来对它们进行受力分析,研究新问题、新情景;再让学生自己总结浮沉条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回归生活,用实例来融会贯通本课所讲知识。在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而然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层层推进自己的学习活动,用先主干、再枝叶的方式一步步地建构起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
我相信这样的教学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是高效充实而有趣的教学,是目的明确、易于达成的教学,是可能理想的教学。
2. 科学探究的思想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学的灵魂,“新课标”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便是“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因此,本课也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在“物体的浮沉条件”中设置三个环节:“物体有浮沉状态由浮力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改变浮沉状态的实质就是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这样的思维历程。
这个探究设计其实也让学生经历了一般探究的6个步骤,对他们科学探究能力与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也达成了本课最重要的知识目标。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人类对浮力的应用长达数万年了,而我们对浮力的应用方式也不可计数,如
何从中选取恰当的实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呢?我觉得选取应用实例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典型性,即指所举的每一个实例都能代表一个类型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②独特性,即指每一个实例都与其它实例有明显区别,方便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物理规律。③简洁性,即每一个实例对规律的应用都易于理解,不应选取繁复冗杂的实例来干扰教学、影响效率。
正因如此,我选取了轮船、潜水艇和热气球作为例子进行讲解。我相信这三个实例能让学生们将实践与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既可以达到深化理解相关规律的知识目标,又能达到“体验科学-技术-生活之美妙”的情感目标,方能使本课之价值最大化。
4. 另外,本课还渗透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多方面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的思想,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1. 语言不够规范、简洁:
缺乏教学语言艺术可能是理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相比较于文科教师更易存在的问题。而我在本节课堂中特别反映出了这样的一些毛病:
① 所提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又或是太笼统,学生不知如何作答,或者容易与老师提问目的分道扬镳。
② 课程各个板块间的过渡不够自然,缺乏合适的承上启下的语言。
③ 语言有拖沓、不必要的重复、废话的情况。
④ 对任何科目的教师而言,教学的艺术也都包含了语言的艺术。一个语言优美、自然、简洁的教师更容易抓住学生们的心。如果我能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及课堂中,时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自然性和简洁性,必然能在不断的锻炼中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2. 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还不够
我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重视了环节的数量,却忽视了环节的深度。即某些该深挖的环节却没有得到我的重视。在例题设置上除了可以用课件展示选择例题,也可以利用学案来完成一道典型的计算例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答题解题的能力。
3. 实验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① 不同浮沉状态的乒乓球可以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编号来区分。
② 在提出浮沉状态可能与密度有关的猜想前,我设计的实验是让两个同样体积的装有不同密度液体的气球浸入水中,希望学生们能猜想到:“两个气球的浮沉状态不同是因为它们内部的液体密度不同。”但实际上,学生们没有按我所设计的思路来回答问题。
改进方案一:将两个外形相似的真石块和泡沫做的假石块置入盛水杯。 改进方案二:先让学生猜测,再将石块、木块、铁块等置入盛水杯。
3. 对例题的利用不到位。讲解例题时,学生所回答的答案已经是我所设想的那样错了,但我并没有注意到,在这个错误答案的基础上我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引导,正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将其作为一次宝贵的教学或思维提升的契机,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4. 忘了首尾呼应,在教学的最后解释乒乓球在水中浮沉状态不同的原因。
5. 在课件例题的答案中出现了错别字。
三、学生反馈
通过对导学案后面当天作业的批改及第二课时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收到以下反馈,并针对不良反馈采取了一些措施:
1. 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正确理解了浮沉状态及其条件。
2. 在某些浮力情景中不能主动从浮沉状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仍是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角度出发。这其实是正常的,只需再多做几道类似的习题,进行熟悉,体会这种由状态反推条件的思维即可。
3. 少部分同学在某些复杂情景中不能正确通过受力分析,利用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知识来解决浮力问题。因此要在以后的练习中注重培养他们受力分析的能力。
20xx年4月21日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反思 专家对这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做出了肯定而充分的评价,以下是我对本节课评课反思。
一、教材反思:
物体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在流体静力学中特殊表现形式。本节是初中物理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叉的特点。
二、学生反思:
学习了阿基米德定律后,学生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教学中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思维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反思:
这节课计划以演示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演示实验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第二环节是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根据学案的提示完成物体浮沉条件的相关练习题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通过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能对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课堂教学实施结果分析:
按教学的设计,师生双向活动进行了课本内容的讲授和学习,由于利用实验作为依托,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实验演示充分,对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考虑与准备,课堂中的实验达到了良好的预期的效果,起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的三个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五、设计改进:
这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但是课前题目量稍多,在时间预计上应该再减少五分钟,在密度判定浮沉的问题对学生再加以扩展和强调,使时间适当的后移,更加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分配,有利于学生对于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仔细研究后还可以发现,学生的动笔能力还有所欠缺,还有待加强和进一步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描述物理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六、理论学习中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重教法转为重学法、由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这就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复习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综合应用力与运动,浮力等知识,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我对这节复习课的定位是:帮学生理清分析思路,减轻学生负担。
复习课的常规思路都是先复习知识点,再辅助于练习进行巩固。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讲的筋疲力尽,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因此,我决定通过实验来引入复习,一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二来可以更有效的复习知识点。
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准备一杯盐水,将木块,鸡蛋,铁块分别浸没其中。松手后发现三者分别上浮,悬浮和下沉。由此学生可以直接得出三者浮力与重力的关系。随后根据公式推导即可得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实际情况说明这一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马上就分析或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应用这种方法。
接下来我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质量为500克,体积为600cm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最终静止时,处于什么位置?浮力多大?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错误比较多。这一现象在我的预设之中,体现了学生解题时的思路、习惯,从而把学生自己的错误暴露了出来,使他们感觉到疑惑,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遇到综合性的浮力问题时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以及什么时候用浮沉条件来解决。因此,我将这些讨论浮力大小的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用浮沉条件来解决的,这些题目的特征是物体前后的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根据浮沉条件,以物重为中介,来判断前后浮力的变化。另一类题目是只能用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浮力变化的。它们的特征是物体前后质量不同,所以无法以物重为中介。但是往往可以知道物体前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及排开液体的密度大小。
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这一安排使得好多中等的学生找到了做这类题目的信心,效果也不错。但是课后练习做下来,错误率还是比较高。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认真的反思,我发现课堂上把例题分门别类安排好,学生感觉简单,但是到了家作中,没有分类,学生就又迷糊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例题的分析上。课堂上主要是直接讲正确的解法,而错误的解法错在哪里并没有强调。虽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什么样的已知条件,用哪一种方法,但这种思路毕竟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要内化还需要时间。
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及时改进:让学生发言,将理由写在黑板上,再由全班同学讨论,对或错?理由是什么?在学生的争论中,我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逐渐统一了思路:先写下基本公式,逐一确定已知条件(主要错误之处),已知条件确实不够,就用浮沉条件来判断。确定并统一思路后,再次进行练习,正确率明显增加。课后的练习做下来,效果也是不错的。
两个班级进行对比,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个:1、解题的思路不能强加给学生,应该要由学生自己争论后得出,这才是学生自己内化后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能力。
2、要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把学生的思路过程投影出来,进行解剖,使学生知道自己错误的地方和原因,并进行改正。
在本节课准备过程中和在实施课堂教学后,让我对科学课的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科学课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就本节课谈一些我的教学感悟。
我始终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是学生的需要,而落脚点则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教学,必然是将学生放在优先的位置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实验中设计实验方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材料的选择权下放到学生的手中,评价最优秀的团队的决定权也是在学生手中。而这些做法,就是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然而学生真正的用好这手中的权利,从探究中获得成功则要以学生间的充分合作为前提。因此,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合作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教师看清了这一点,我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中,将各个探究实验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形成了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评价的合作氛围。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能够引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这节课成功的几率已经大大的提高。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有的时候,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
的教学方式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时间把握不够精确;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这节课计划以演示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演示实验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第二环节是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根据学案的提示完成物体浮沉条件的相关练习题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通过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能对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按教学的设计,师生双向活动进行了课本内容的讲授和学习,由于利用实验作为依托,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但由于实验的准备不充分,自己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与准备,致使课堂中的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距预期的教学目标于千里之遥,大为缺憾。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里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了半个多学期的科学课训练,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一些科学的操作习惯,这些都是可供教师利用的教学资源。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课的一开始,我以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本课,而后提出今天这一节课的课题,引出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有效地开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我为学生的“做”架起一道“思考——实践”的桥梁。在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预测猜想——动手实验——整理信息——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探究中很快发现:用金属做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而用塑料和木头做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在此,我再告诉学生,材料在水中也是材料的一个特性,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同时总结得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它材料有关。
在第二组“认识木头”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木头这种材料是非常熟悉的,为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他们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木头做,引导他们从木头的用途上来得出木头的特性,并在板书是以气泡图的形式展示,而后对学生进行珍惜森林资源的教育,大部分学生能得出木头的特性,但是有一些学生对于特性一词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
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完并汇报了结果后,还应和预测做些比较,应给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另外还应加强拓展,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我们身边的物体,如橡皮、橡皮泥等,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机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与前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并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内容上本节课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本节课的亮点有: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这一节课的开始,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然后以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做“让鸡蛋像潜艇一样浮沉”这个实验,并让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样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物体教学中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本节课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潜艇的浮沉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认识潜艇的浮沉原理,也能使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的STS的精神。在引入课题时,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并得出结论。在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引导学生分析潜艇、热气球、浮筒的浮沉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重教法转为重学法、由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这就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57面,完成下面填空:
1.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2.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F浮 大于 G物时,物体会上浮至漂浮;
②当F浮等于G物时,物体会漂浮或悬浮;
③当F浮 小于 G物时,物体会下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组讨论
1.物体在上浮或下沉(不考虑水的阻力)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不变 (填“变”或“不变”),悬浮和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悬浮时物体 完全浸入(浸没)在液体中,而漂浮是物体上浮的最后结果,此时物体静止在液面上,一部分浸在液体中,一部分露出液面,所受的浮力 等于 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是F浮=G排 ,推导式为F浮=ρ液gV排 ,实心均质的物体重力G物=ρ物gV物 ,当把此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时,则V排 =V物,松手后,若:
①F浮﹤G物,可得ρ物 >ρ液,物体下沉;
②F浮=G物,可得ρ物 =ρ液,物体悬浮;
③F浮﹥G物,可得ρ物
3.农业生产中常用盐水浸泡法来挑选种子:将要筛选的种子浸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会沉在底部,而干瘪虫蛀的种子会浮在液面上,你知道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吗?
●教师点拨
漂浮与悬浮
相同点: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物.
不同点:漂浮是物体在液面上的平衡状态,物体只有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V物;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物体此时全部浸入(浸没)液体中,V排=V物.
●跟踪训练
1.把重5N、体积为0.4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D )
A.物体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
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
提示:题中没确定物体浮沉状态时,必须先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再计算浮力.
2.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可以肯定的是( A )
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3.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8 N,放手后物体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5 N,排开水的体积是 5×10-4 m3。
学习指导二、 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58、59面,完成下面填空:
1.轮船: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可以把它做成 空心 ,以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可以利用的 浮力 。
2.轮船的大小通常用 排水量 来表示。 排水量 就是 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
3.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改变 浮力 与 重力 的关系,而使它下沉、悬浮或上浮.
4.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 小 很多的气体,如 氢气 、氦气 。空气对它的浮力 大于 它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
●小组讨论
实验探究:
1.将金属箔卷成一团和做成中空的筒,分别放在水中,观察金属箔的浮沉情况.
现象分析:金属箔的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它比同体积的水 重 ,放入水中时,重力 大于浮力,所以在水中会 下沉 ;做成空心装,金属箔受到的重力 不变 ,但是可以使排开水的 重力增大 ,受到的浮力 增大 ,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即采用空心的办法能 增大 可利用的浮力.
2.轮船从淡水河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
设计实验:把木块放入水中,在齐水处作一记号,然后向水中加盐搅拌,观察此时木块浸在水面的位置,再画一条线作记号,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 第二次记号在第一次记号的下方(船会上浮些)。
现象分析:两次都是漂浮状态,重力 不变 ,受到的浮力 不变 ,由G物=F浮=ρ液gV排和ρ海水大于ρ淡水,可得排开的盐水体积变小.
结论:轮船从淡水河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一些.
提问:轮船在淡水中的吃水线是在海水中吃水线的上方还是下方?
3.利用图示装置,探究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潜原理.
现象:向舱内充水后 潜水艇下沉 ;
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后 潜水艇上浮 ;liuxue86.com
结论:潜水艇是靠改变 自身重力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4.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热气球便冉冉上升。
●教师点拨
水中的鱼自重不变,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改变体内鱼鳔大小),从而改变自身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
●跟踪训练
1.轮船从海里驶到河里,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它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它排开海水的体积.
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
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
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强调重难点。
二、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认真自学课本57—59页,用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学案;(8分钟)
1.阅读课本57页图10.3-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请根据二力平衡和力和运动的关系,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所受重力和浮力,并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和_______。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和_______。
2.阅读课本57页图10.3-2,思考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悬浮吗?
3.观察课本图10.3-5 ,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 了_______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__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___。
4.观察课本图10.3-6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5.观察课本图10.3-7 .热气球里的气体密度_______空气的密度,所以能浮在漂浮在空中。
(二)学生自学教材
老师巡视,了解学情,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问完成的请举手?
过渡语:合上书,独立完成自我检测
(三)自学检测
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让四个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到黑板完成,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2. 物体的浮沉条件如下:物体上浮:F浮_______ 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_______ G物;物体悬浮:F浮_______ G物;物体下沉:F浮 _______G物。
3.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g=10N/kg)
4. 如果一艘轮船,它的排水量是1×104t,在密度为1×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F浮=G物),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如果在密度为1.03×103kg/m3的海水中,所排开的海水的体积比河水的体积______(填“大”或“小”),如果从河流驶入大海,它将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三、后教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2分钟时间让发现问题的学生到黑板上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生生合作,探究交流
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先自己思考,写出方法,然后小组交流准备展示。最后教师课件展示。
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物体上浮ρ物_____ρ液,物体下沉ρ物______ρ液,物体悬浮: ρ物_____ρ液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 (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F浮 (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探究2:浮力的利用:(难点)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写出方法,然后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1)观察课本图10.3-5 思考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橡皮泥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
(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 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投影展示潜水艇、热气球工作原理。
(三)同学总结,调查学情。
四、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训练题。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潜水员由水面下2 m深处潜入水面下20 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 ,浮力增大 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2.湖底的一个水泡上浮时(不计温度影响) ( )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体积不变 D.不好判断
3.船从海里开到河里,它将 ( )
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不变 D.无法判定
4.浸没在水中的铜制空心球,将它释放后,它将会 (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密度为0.6克/厘米3的实心木块分别投入水和酒精中,则木块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是
(ρ酒精=0.8克/厘米3) ( )
A.都悬浮 B.都漂浮 C.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 D.在水中 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6.一个体积为25000px3的空心铁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4/5,用手拿住浸没在水中,(1)求铁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2)放手后铁球将上浮、悬浮还是下沉?
(三)展示答案,学生交换批阅,小组长检查,小组互评,老师了解学情
投影点拨第三题解析。
(四)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小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的教学反思
好的情境引入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有时候用一个学生司空见惯但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上的小问题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课堂上接着展示三组大小不同的`铁螺母、木块和橡皮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实验前做一下简单的演示,提供一点帮助,对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的认知、操作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实验中的思考: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使学生的探究目的明确。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轻重没有关系,而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当然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如何高效、扎实地上好每节课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去研讨、思索。只要我们潜心地去钻研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用心地去关注学生,我想学生就会在这一个又一个研究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下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定会越来越浓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教学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是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了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学习物体浮沉条件的。其内容包括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艇、热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本节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涉及应用受力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习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定为:
重点: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难点: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于浮力及其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体的浮沉也有一些生活体验,但通过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仍需要给予指导。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很多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索新知。
教法学法: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讨论归纳,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知
通过趣味实验和图片分析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促进新知学习。
二)、体验探究探索新知
1、物体的浮沉条件:完成实验,感受漂浮、悬浮、下沉。学生观察后分析讨论球的受力关系,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重力的关系用物体密度来描述物体的浮沉情况。并动手实验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通过感受、分析、归纳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2、浮力的应用:首先展示我国古代在浮力方面的应用,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接着思考引入实验橡皮泥能否装更多的物体呢?讨论后学生能够想到把船做的再薄一些再大一些引发学生思考:轮船的工作原理。讲解:排水量。接着演示小瓶漂浮于水面,观察瓶子是如何沉入水中的,通过受力关系,对潜水艇的浮沉进行分析,归纳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给出气球和飞艇的图片,讨论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浮沉?
三)、巩固拓展归纳总结
1、出示习题,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了解密度计的工作原理;熟练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提问,归纳重点内容,理清知识体系。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探究,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收获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完成教学目标。
9月28日,我有幸随市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外出听课,这次听的是湖州市级的优质课评比。由于时间有限,只听了6位教师的课,但仍有不少收获。下面就其中一位教师的课谈谈自身的感受。
本节课是浙江省的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初中科学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它涉和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的特点。丁育敏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同学小组活动和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
丁育敏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体浮沉条件和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同学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同学参与活动、探究知识,通过同学活动,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力和物体运动关系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掌握一些利用浮沉条件的重要应用。
二、说课稿的评价
说课稿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规范》中:面向全体同学,立足同学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同学被动接受的保守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以平常显反常,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丁育敏老师教师创设了一个最平常的生活情景:两个外表一样的乒乓球放到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形?同学会想当然的认为都漂在水上,然而,结果却大出意料,原来有一个乒乓球事先灌了砂子。随后教师作出了一个谬论“下沉是因为重”。但一个质量更大的网球却能浮在水上,证明了它的不正确。“物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学展开讨论。整个过程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并展开讨论。一开始就让同学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同学学习欲望,让“要求同学学”变成了“同学要求学”。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说课稿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同学始终处于积极的考虑和探究
活动中。有同学的独立考虑,如:“下沉是因为物体重、上浮是因为物体轻吗?”、“受浮力大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小的物体一定下沉吗?”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自重的关系”、“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排开的水多少的关系”。有实验演示分析如:“鸡蛋在水中上浮、下沉和悬浮”的演示和受力分析。有同学实验如:“橡皮泥制作小船漂起来”,“用吸管自制密度计”等。通过不时的探究,让同学自身去考虑,去动手实践。将同学活动不时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同学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只教给了同学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同学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同学最大的'收获。
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
比方,教师利用汤圆的浮沉,让同学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同学初步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并以浮沉条件的重要应用引出潜水艇,先组织同学讨论分析同学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同学观看潜水艇的上浮、下沉录像,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给了同学探究科学的启迪。同时又举出鱼的上浮下沉,使同学了解浮沉分析的多样性、实用性。
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同学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同学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收获,都得到胜利的体验,充沛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同学的新课标精神。
四、意见和建议
1、关于同学容易混淆的“浸没”与“悬浮”末能明确区分。
2、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同学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
3、同学的小组活动较多但小组合作交流的不够有待加强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两个: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首先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从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两个方面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达到理解浮沉条件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烧杯、水、土豆、苹果、橡皮泥、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物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评课稿
本节课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初中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四讲内容。本节是初中物理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物体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在流体静力学中特殊表现形式,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叉的特点。谢满飞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学生小组活动和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谢满飞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体浮沉条件和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通过学生活动,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力和物体运动关系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谢满飞老师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首先让学生听泰坦尼克主题曲和看电影片段,“沉船”事件引起学生注意,紧接着又以鸡蛋在盐水中的不同浮沉情况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并展开讨论。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大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小的物体一定下沉吗?”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如:“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自重的关系”、“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排开的水多少的关系”。有多媒体演示分析如:“乒乓球在水中上浮、下沉和悬浮”的演示和受力分析。有教师演示实验如:“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玻璃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通过环环相扣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
比如,教师利用汤圆的浮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社会热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引出潜水艇,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观看潜水艇的上浮、下沉flash动画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启迪。
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四、教学建议
1、由于本节课活动比较多,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上不够充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
2.本节教材有较多的阅读和小资料,学生阅读看书的时间基本没有,教师在安排教学过程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看书思考。
《改变浮沉》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很是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听课的习惯。就本节课,我对于学习的习惯的养成做一个反思。
首先活动信号的问题。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学生停下来,纠正或者是强调一些问题,这个学生就需要给予学生发信号。采取什么的样的信号呢,这个需要在斟酌。对于一二年级来说可以用口令式的信号进行通知学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对于这个信号是否还敏感吗有待考察。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进行信号的通知,这就需要学生给予老师配合,因为如果只有老师的在那里发出信号,有部分学生在正在获得状态之中,那么可能听不到,这个时候,如果有学生进行配合效果就会出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想还是在三年级中个教学教学活动的组织中,采用口令式,这样就会较为容易的接受到相关的.信号。在信号的接受中,我还需要抽出相应的时间给予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
然后在教学的过程是的应用竞争机制。在教学的过程进行分了小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分组机制,归于每个小组在课堂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星星奖励。最后计入总的学生的表现之中,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的活动中的时候学生的声音很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在这个方面进行注意,同时应该指导实时养成习惯,同时参考小组评分,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资源库
状态
漂浮
悬浮
沉底
上浮
下沉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
F浮>G物
F浮
(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 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
应用一:密度计
探究密度计的原理的它的刻度特点
密度计(利用铅笔和一小段铁丝),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
(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放”。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台上讲,在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被动看实验的惯常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把自己的三尺讲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未知,学生自已制作一个密度计来探究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及原理的效果,事实证明不知比教师在讲台上再次强调效果好上多少倍)
应用二、潜水艇
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2、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
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教学设计理念: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调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地进行学习,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三:气球和气艇:
阅读课文思考。
问: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不能无限制升空?
问:若要它下降,可采取什么方法?
(这部分教学设计中,笔者把教材中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内容必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问题或纲要阅读课文,找出重点、钻研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验加以解决,笔者在上这节课时,用家用垃圾袋、酒精棉球做了模拟热气球升空实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兴趣高涨)
应用四:打捞沉船
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近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
★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 浮沉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