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论文
- 文档
- 2024-08-19
- 114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论文,本文共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常常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表格、数学论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例如,在厂商均衡理论一章中,要比较分析在不同市场结构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等多条曲线的相对位置及生产规模的决定;在分析经济增长时,则是用不同学派的多种模型。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其重心并不在于理论的探究和公式的推导,所以有必要寻求一种恰当的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通识教育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依托,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大量的经济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教育的作用。开展综合案例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内容复杂的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尤其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例如讲完宏观经济政策原理后,可以以这一原理为依据对当前热点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剖析,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进一步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并学会用基本原理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经济思维的习惯和意识。《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本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不以教师经济学原理的讲述为切入点,而让学生从精选出的案例入手,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迫使他们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从而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而通过实际锻炼掌握了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同时,案例教学本身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与研讨,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通识教育主要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授课对象大多未系统学习过前期课程,鉴于与经管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专业课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学案例的选择力求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具体体现在:
(1)基本性:相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而言,通识教育理论内容更具有概括性、基本性,在课堂中只讲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如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博弈论,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案例的选择则从实际出发,突出实用性、通俗性,但要包含经济学原理之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节,就选取通货膨胀的表现、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影响等多个案例来尽可能全面的阐释所涉及的`知识点。
(2)逻辑性:为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保留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因此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内在逻辑关系,使案例分析的过程成为对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例如“导论”单元,以“经济学帝国主义”小品文说明经济学的假设和模型,尤其是可以使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选择“‘水’和‘钻石’悖论”来说明资源的稀缺性,使学生了解经济学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再分别选择“人生离不开选择”和“鲁宾逊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阐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核心“怎样生产”的问题;之后,选择“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小品文说明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分支,最后用关于蜜蜂消费习惯的寓言故事揭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样,通过六个内在逻辑关系密切的案例可以循序渐进的介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二者之间的演进过程。
(3)多元性: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以拓广学生视野、消除专业隔阂、使学生养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为目标。因此案例选择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出发,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不仅要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加以分析,而且要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如“明星的巨额收入”、“天津丑女‘张静事件’”等,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并兼顾后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通过讨论、思辩、批判与比较,去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甚至于自己所面对的自然世界与社会环境。
(4)整合性:案例内容应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发展专业研究之直观与创意,赋与专业知识新的诠释与意涵。尤其应与所涉及原理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与政策搭配”案例,涉及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收支等多个知识点,对此类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理解,并在运用原理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5)穿越性:案例所讨论的问题应深入浅出,可藉由问题的探讨而逐步穿越专业知识,并以不预先设定学生须已修读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笔者认为,此为《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之精髓,正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是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如果不学经济学,那麽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为使学生了解经济学不但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选取大量幽默、通俗的寓言案例来表述枯燥、沉闷的经济学原理,如用“和尚与梳子”说明需求与供给规律、用“老鹰的故事”说明机会成本等。
(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在认真备好理论课的内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缜密庞杂、内涵颇广,进行通识教育时要面面俱到的逐一讲述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对原理脉络进行重新梳理,用最简洁、清晰的方式把原理阐释清楚,而把相关次要内容作为课后资料放入网络平台,供有兴趣和精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同时,教师应精心选择相关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典型实用、前沿新颖、适合国情、说服力和示范性强。也就是说,案例不仅要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而且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寓教于乐,收到最佳的效果。《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课前准备的重点是学生的准备工作,通识教育的授课对象之前没有相关课程基础,只有课前充分熟悉讨论的案例,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尤其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案例更应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课前预习案例的过程,也是初步传授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阶段。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应该预习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学生要通读案例,概括问题,提出决策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课的质量。
(2)组织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课之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老师强调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进行5到10分钟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讲授变为指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
(3)展开课后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为主,为学生讲解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并附以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和巩固,利用现代化手段,形成丰富的网络资源,课后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阅读资料、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以弥补课堂学时有限的不足,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和论文,并通过网络进行课后辅导和答疑,尤其是开设讨论专版,对热点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并评选出每期最佳答案,经过长期积累,建立“常见难点解析库”。网络资源还可以为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并使更多学生加入学习的队伍中来。
(1)正确处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且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经济学原理较为深奥、枯燥,所以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积极性。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转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位置,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其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学生是讨论案例的主体,而对案例的讨论又是教学的中心,所以教师要处理好自己讲授与学生讨论之间的关系,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占用50%~55%的时间为宜,也可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案例讨论以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补充。
(2)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应占重要地位,如果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以案例为主会造成学生对某些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但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也不能完全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尤其要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选择时应在强调反映知识点的典型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性。
(3)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后研讨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上由教师把相关理论知识简明扼要的介绍给学生,学生则依据这些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很快发现理论知识与相关案例之间的联系,并有意识的用理论去分析案例,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迅速提高,所以课堂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但由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质,课后研讨的作用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
[1] 卢晓东。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通识教育的理念。http://zhaosheng。imu。edu。cn/framenews/talk2。htm
[2]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8):2
[3] 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18
[4] 于善波。宏观经济学案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5] 刘志迎,程瑶。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3)。
一、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课堂教学
首先,在教材方面,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
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第三,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
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
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
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
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且份量偏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
此外,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
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并写出读书报告,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作者:曲朝霞 栗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通识教育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它不同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将学生按专业进行区分,学习特定的知识技能,而是旨在倡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识教育体现人本主义。
通识教育理念的出现,促进教育回归到“人”的身上。
高校一直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而通识教育真正地关注到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只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通识教育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需要,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特定的专业上取得成就,而应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创造、价值判断、伦理道德等多方面。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问题
1.课程整体规划不到位。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的队伍,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却没有合理的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散、乱”是整体态势。
在通识教育阶段,各校对学生选课的要求为“在文、理、艺等学科中选一定学分的课程”。
单用“文、理、艺”等划分课程的范畴仍然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必能得到提升。
至于不同的类别中应该开设什么课,要开几门,这些高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没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鲜有设置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生学习知识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知识仍然零散化。
而上文提到过,目前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为“在文、理、艺等科中互相选一定学分的课程”,因此部分通识课程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各院的专业课教师。
这样一来,尽管学生有权利选择课程,可实质上不过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机械学习。
3.必修课数量多,选修课数量少。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相似性。
首先,公共必修课的结构几乎雷同。
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都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因此无论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得学习。
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和英语课,学分比例很重,同时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且不严格。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仍以试卷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平常学习和实践的考核,而对于某些通识课程来说,实践中的考核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要能死记硬背,会做题,就一定能过关。
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违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初衷。
三、对改善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
1.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
国外一些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如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几大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历史研究领域、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伦理道德领域和社会分析领域。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未必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划分,然而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对通识课程进行领域划分,明确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
同时,在不同领域开设不同的课程,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但学校有权利规定学生在每个领域应该至少选择几门课程。
2.增加跨学科交叉课程的开设数量。
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知识不再以学科的形式单一化存在,而是需要学习者运用多学科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
这种新型知识领域及学科的出现,正适应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很有必要。
3.改进教学方式。
课程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的。
比起专业课程,通识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探索精神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附着在知识上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通识教育的精神内涵———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
尽管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在设置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一直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
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找准定位,合理设置课程,通识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崔璐 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改革对策,同时也分析了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给出一定的尝试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理念转向;大学英语教师;课程设置
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做了适当的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1]。
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还要体现出其通用性的教育作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英语教学向通识教育理念转向有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通识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关注对学生的人格和修养等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德和智共同发展。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通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全方位和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最终要将学生培养成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2]。
社会现在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单一型人才,而是需要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全方位的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内在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向
选择一种教育理念便会决定一种教育实践模式,并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前途。
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其终极追求是开发出学生身上的人文气质,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高尚情感的国际化人才。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向,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向,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然后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把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技能,解决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填补英语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还要培养学生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特别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出有高尚情操、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取向的个体。
教师是课堂语言输入的主要提供者,如果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只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却没有广博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体系,也不能将英语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通识教育理念便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所以,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以语言工具性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语言能力培养和通识教育内容的均衡。
二、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将通识教育理念具体化,奠定学生全面坚实的综合知识基础,同时扩展和平衡学生的心智能力。
任何教育理念的实施都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融会贯通的关键。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向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生活、情感及道德的和谐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理念具有时代化和多元化的特征[3],因此,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引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涉猎兴趣,并紧跟时代的节奏,不断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调整,避免学生将知识局限在某一特定的领域。
大学英语课程应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共同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而不应只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将语言知识与全方位的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英语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多元化的学科知识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大学英语课程向通识教育理念转向有助于把语言技能知识和多元化的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到教学中,能够培养出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富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关注隐形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968年,美国的杰克逊在《课堂学中的生活》里首次提出了隐形课程的概念。
我国学者靳玉乐将隐形课程界定为:“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4]。
大学英语隐形课程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英语讲座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和看问题的角度,在各种类型的讲座中,主讲人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因此,学生的知识面会得到拓宽。
定期举办一些英语学术或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讲座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同时对塑造学生品格,提升教学质量也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情操的陶冶
大学英语技能竞赛、英语社团和课外阅读等活动不仅会给学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中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对提高其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很重要。
3.校园英语氛围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环境是学习者语言能力提高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校园的英语角、外文阅览室、留学生俱乐部等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和开拓视野的好场所。
教师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杂志,定期向学生推荐英文原著并定期举行读书心得讨论会,多为学生创造与外教交流沟通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用英语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大学英语隐形课程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
为了紧跟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线课程应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微课、线上课程、数字化教学等外语教育的新形态逐渐在教学中发挥出其突出的作用,网络自主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够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改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对传统实体课堂的再造,具有更完备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自学、互学和群学的环境,更可取的是创造了一种交叉学科交流与融合的环境,对学生而言,学生易于将已有的英语知识与新的跨学科知识建立必然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教师而言,采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优质的在线课程也是教师向通识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提升的新渠道,对学校而言,帮助学校解决了兼有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能力的师资短缺的问题。
因此,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利于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在通识教育理念上思维的转换。
(四)开展多元化的选修课和拓展课程
在多数院校,大学英语课程都是以公共必修课为主,选修课所占比重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向通识教育理念转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构建多元文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从通识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课程安排要包括所有学期,可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必修课程,在第三学年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在第四学年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可以开设英美文学作品欣赏、影视欣赏、英美文化、西方文明等,拓宽学生在各个领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实际上就是教学的设计者,一堂课设计得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输入式教学,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是为更有效地传授课程的核心知识服务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最终都是让学生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构建扎实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形成批判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5],为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差生对英语的抵触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并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通识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向仍处在争议阶段,因为许多高校首要关注的还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应试能力的提高。
通识教育理念对学生和社会的作用需从长远来看,从短期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能得到许多学校在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还需要学校增加复合型的师资力量。
作为一名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和研究跨专业方面的知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学校还需定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召开英语教师研讨会,提供国内外英语教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及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师的跨文化知识体系。
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自身都需要投入财力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准备,这是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
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紧密相关,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就生成什么样的学生品质。
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英语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责任主体,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向是这三者的合成与整体涌现,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简言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向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学校在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需要广大教师对教学精心设计,并与学校相互协作,共同将通识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拉开帷幕,关于大学英语向通识性转向还是向学术性转向意见不同。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但大学英语教学向通识教育理念转向对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已显露出来,这是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赋予的新的挑战与呼唤,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英语语言技能的人才,还要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特征与相对广博知识和创新才能的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作者:李建荣 谢慧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EB/OL].[-04-2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钱铭.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教育功能——《1828年耶鲁报告》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9).
[4]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5]戴立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摘要: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
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
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
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
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
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
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
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
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
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
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
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
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
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
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
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
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
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
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
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
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
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
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
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40.
[2]德雷克•博克,侯定凯,译.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0-55.
摘要: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高校应将其纳入到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框架中,在制定大纲、设置课程、开发教材、转变教法、合理评估和培养师资上做出努力和转向。
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起通识教育赋予他们的重任,将学生培养为“博而雅”的公民。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通识教育涵义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由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发展而来。
摘要:
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性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做贡献。
本文将对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改革
通识教育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专业性的特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识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大学应该落实通识教育,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体育综合技能和综合素养,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所谓通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公共事务能力,通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
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学科同样如此,体育综合能力强调的不只是学生在某一个体育项目是专业化,而是强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培养起来的学习思维和综合素养。
在过去,大学体育教学一味将体育定位于体育项目的教学,而事实上,在21世纪,个性化以及创新才是教育的重心,仅仅是看考试成绩而评定一个人是否够优秀的方式并不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当前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是比较传统,对体育技能的重视多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潜能未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有所欠缺。
由于体育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师忽视了对体育理论的讲解,这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流于表面,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大学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通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让学生的体育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获得终身的发展。
大学体育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三、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还是将重心放在了体育技能上,缺乏新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
有的学校过于追求教学模式而忽视了教学的实质,体育教学本质依然是体育技能的教学。
体育教师个人素养尚不能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教师的理论功底较为薄弱,人文素养不足,这个通识教育的推行带来了较大难度。
另外,一些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盲目灌输体育知识,加剧了学生的排斥心理。
四、通识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教学目标的改革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不能仅仅看学习成绩,而是要以学生的思维锻炼和情感体验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中健康成长。
大学体育教学随意性、集体性和社会性较强,因此大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在大学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我们首先要对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有所反思。
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课程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呢?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皆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大学将通识教育与心灵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在大学开设了很多人文社科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实行通识教育,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将应试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
通识教育又被分为了两个版块,第一部分是全校性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设个人选修的文化类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的办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由于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灵活,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课并没有矛盾和冲突。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手段的首选,但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A实践,本土化案例资源缺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学原理。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并提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对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的基础。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模型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经常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
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较,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研讨性等特征。针对性,指每一个案例都是针对实际典型事例,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性,强调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实践, 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例;研讨性,强调案例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指通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讨,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本土化案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土化”是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西方化”提出的,是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所展示的案例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本土化案例区别于一般的案例和案例研究。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去理解经济学理论,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抽象而枯燥,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探索适用于西方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式把抽象的经济理论呈现给学生。对此,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大量案例基本上都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事例运用的很少,导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的严重问题,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本土化案例教学运用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选自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这些案例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很少有来源于国内的案例。尽管有些案例已成为经典,但毕竟这些经典案例产生于西方社会经济实践,既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又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逐渐开始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 理论和案例的“西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运行,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加工,完全能够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本土化案例。因此,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符合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如何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对具有认知的事例进行分析思考,以掌握枯燥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抽象的数理模型。可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实用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确定性结论。但是对于数学模型的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学生而言,当经济问题被描述为一系列抽象难懂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学生对教学中根据国外的典型经济学事件整理而得,用来阐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经典案例可能会有陌生和隔膜感,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把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仅有西方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应该补充基于中国特定背景的本土化案例。
本土化案例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活事例,发生在学生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借助于发达的媒体,他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事件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如果把这些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事例用作案例,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进一步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
(三)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这种现实国情差别的存在,使学生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案例,很难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引入学生身边熟知的本土化案例,可以从案例中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国情,降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数理性,增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收集和撰写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收集的案例进行整理、讨论和加工,最后不仅形成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本土化案例,而且整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应注重采用本土化的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中国本土案例的学习研究,更好理解阐述西方经济学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案例教学本土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学习和掌握经济理论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的的本土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案例教学,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是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学教育,应遵循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本土化不仅要求研究上以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主,而且教学上要编写采用具有本土化内容的教材,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用本土故事阐释经济学理论。对于案例教学,除了仍要沿用普遍认可的经典案例,还要开发和选择既符合西方经济学学科特性的,又能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本土案例。因此,作为学校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作用,更长远重要的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故而对案例教学本土化,学校应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在案例搜集、筛选,总结交流、教学安排等方面都要给予支持。
(二)搜集设计本土化教学案例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多是国外案例,现成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不多。因此,要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建立并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为此,教师必须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收集案例材料,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尽量选择综合性、时效性、典型性,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案例,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但是案例的搜集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自身平时必须注重大量的学习和积累,要经常查阅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不断更新、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同时,我国历史遗留的文化典籍中蕴藏有大量丰富的经济学案例及思想观念,应注重对其进行挖掘、整合和梳理。此外,可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积累。除了课前精心准备、选择案例外,任课教师还必须在借鉴吸纳诸如管理学等其他课程教学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对在课堂上已采用的本土化案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编写有深度、有亮点的精彩案例,保证本土化案例的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总之,只有教师自身在备课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完成以本土化案例教学为手段的教学任务。
(三)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从传统讲授法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层次和特点、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花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和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课堂上还要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不仅在案例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而且讨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评价等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培训、观摩、研讨交流等转变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安排本土化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本土化案例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合理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首先,教师在掌握案例教学基本要求和环节的前提下,课前要吃透理论,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本、专科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精心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其次,课堂上精心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把案例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然后针对问题和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理论,讨论分析案例并寻求解决方法。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从而达到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第三,课后可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可对案例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教师应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学生可通过本土化案例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认识。
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经济现象,造成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西方经济学》是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其重要性无需赘述。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不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假设条件多、国外案例多,导致学生认为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的经济现象,特别是不能为其他的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他们才能接受、消化和运用知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产生首先在于求知的兴趣,其次在于所求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于教师来说,前者取决于教学的方式和考核的模式,后者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说,由于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不恰当,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本文就此以需求理论为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根本,尝试对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教改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式: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就是每节课开始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几分钟。当然,所提问题肯定与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有关并且还能用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来解答。不过这只是基本要求,也是一般教师所惯常采用的。本文认为对问题导向的创新关键在于所提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这又取决于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日常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了学生的.思维加工,富含智慧和感情,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开始。故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关心什么就教授什么(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让学生盯住问题往前走。
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其中自然包含了众多的大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就所要讲的内容提出了两个社会热点问题:第一、中国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何在?第二、中国普通的白领为何买不起房?这两个问题不但是学生所关心感兴趣的,而且包含了需求理论的所有关键知识点。
这里还得强调一下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不同:问题导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发挥其主体性,起得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起得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故问题导向虽然有时候也以案例为导向,但这种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应该涵盖将要所讲授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且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案例,而不仅仅起个帮助理解的作用。这是进行问题导向教学选择案例时所特别要注意的。
二、创新教学内容:系统对比
系统对比就是要将本学科所有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授,在讲授中重点强调其区别与联系。也就是说,所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不仅仅只能解答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更要能解答一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特别要能解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而我们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讲授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而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只能解释和解答一些较简单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却解释不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更是无能为力。其结果就是,学生们费了很大的劲所学会的知识其运用性却不强,由于要用到较复杂的数学推理,其学习的过程较痛苦。由于学生们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自然其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就需求理论来说,由于非经济学专业教科书中只有消费需求理论,而对于更为复杂的投资需求理论和投机需求理论要么不涉及,要么放在中高级教科书中,故绝大部分教师也只讲授消费需求理论。而仅仅依靠消费需求理论是无法解答我们前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因为第一个问题要用投资需求理论才能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完满解答更是涉及消费、投资和投机三大需求理论。这将直接导致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因为大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一般都会具有一定深度,更有可能直接就是社会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深度。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能涵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现象。而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授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是完全能办到的。以需求理论为例,在讲授完消费需求后,将消费需求曲线中的价格收入比转换为价格产出比就是投资需求曲线,转换为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额就是投机需求曲线。这样,需求理论的讲授就不但完整了,而且还可以在消费、投资和投机需求的对比讲解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这种讲解并没用到高深的数学推理,而只是增加了讲解的知识结构层次,却使讲解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强。何乐而不为呢!
三、创新考核模式:重在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不但是教学的目的,也是大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实用性的要求,只有实用性强的课程大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才会强。那么对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对此,大部分教师都不会有异议,大部分学校也是这样要求的。而在实际教学考核中又为什么难以做到呢?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教学内容与现实一定程度的脱节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所学内容本来实用性就不强,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也是个重要因素。所谓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的创新就是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课前、课中和课后解答问题能力的比重。
以需求理论为例。课前我们采用了问题导向,提出了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两个热点问题,经过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引出了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们的讨论就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在随后的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引导。讲授完需求理论的知识点后,再重新回到课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重点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完整,以便对学生们查漏补缺。下课时,再提出两道课后思考题:第一,分析“刚性需求”这个社会热点概念是否科学?第二,当住房的投机需求在三种需求中所占比例为多少时,住房的价格完全由投机需求决定?第一个问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社会热点的科学性,第二个问题可作为对经济学有强烈兴趣且优秀的学生的长期研究课题。
经过以上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模式三个方面的教改创新,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将会大大得到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的《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提出了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课堂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培养出学生的基本经济思维。西方经济学虽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一、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我直接或间接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的难度大,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数理要求高。由于西方经济学个章节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学生在某些章节没有听懂后,后面的课程根本听不懂,甚至根本不听课。那些能听懂课、看懂书的学生也反映本课程和实际生活似乎有些脱节,对课程得出某些结论、规律持怀疑态度。总之,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二、原因分析
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当然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但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还是要加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在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培养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部分教师不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对许多定理、理论进行大幅详细的数学推导,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任何丝毫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满堂灌”。由于高校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这一教学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很少有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由于课堂上师生讨论的机会少,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心里没有底,这样就无法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予以调整,因而也就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相关原理困难。由于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大多数同学的数学知识较差。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十分困难。
4、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所能安排的理论课时极为有限,最多不过60学时左右。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就显得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内容,常常需要赶进度。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课就听不懂,学习效果难免就会受到影响。
三、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调整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内容博大而精深,通过几十节课的教学介绍其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特点和要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时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在确定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时要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以能正确作出微观决策。
2、完善教学手段。高职教育的理论课时较为有限,而西方经济学的图表、公式较多,老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现场画,不仅准确度难以把握,而且费时费力,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而且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三化”教学法,即“具体化”、“形象化”和“数字化”。所谓“具体化”就是针对西方经济学许多概念、定理、规律过于抽象的特点,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表述。他心里后悔莫及,逢人就说,“如果早知道吃半块饼干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六块饼干呢?”这个故事夸张地反映了我们平时对增量比对总量更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边际也就是增量的概念。
“形象化”就是在教学中对那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定理用具体形象的现实对应物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上述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例如,如图1,在讲解生产者均衡中,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单独通过图形讲解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生产者无法实现的,等产量曲线Q1与等成本曲线AB交于R和s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低于等产量曲线Q2,所以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Q2的切点,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这种讲解的方法,大部分高职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其中意义。同理,在s点是工人太多,而机械设备太少,那么,有许多工人无事可干,同样不能达到最大产量,所以,只有在E点,工人和机械设备到达最佳的比例,才能生产出最大的产量。通过这种形象的讲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白生产者均衡,对这种抽象的图形也能理解。
在西方经济学中,许多规律是通过数学推导得出来的,而高职学生许多同学的数学基础并不好,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喜欢对这些规律进行详细地推导,而大多数同学并不能很好地明白其中推导的过程,似懂非懂,有的根本就是全然不懂,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方法。所谓“数字化”,就是用具体的数字去代替抽象符号推导。例如,如图2,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化和总收益的关系,在讲解中。我直接赋予P1=1,Q1=100,TR1=P1Q1=100,如果涨价后。假设价格p2=3,由于缺乏需求弹性需求量降为Q2=80,TR2=P2Q2=240,如果降价P2=O.5,需求量为Q3=110,TR3=P3Q3=55。通过赋予价格和需求量数字,学生通过直观的数字的变化可以感受到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比运用数学符号推导,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增加学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用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原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来,或者是在讲完某个原理后,随即向学生提出―个跟原理应用相关的问题,通过“即问即答”,进行引导,同时使学生看、听、说、思考联动,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课堂上的问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而不只是老师讲,学生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