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 工作总结
- 2024-06-09
- 115热度
- 0评论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中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问题的提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便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聚焦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项课题也在蓬勃开展。
对于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在国内外也做过相应的研究。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马斯络先生是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己任的人本化教育家,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她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特别关注程度。坚持“主体教育论”观念。目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洋思中学”实行的“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
(二)、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价值。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改革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已是刻不容缓。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由于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和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的采用。但纵观目前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只是将这些教学理念说在口头或放在纸面上,不能渗透到常规教学中去,因而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完整体系和有效方法,实际课堂教学中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学生自学能力还是停步不前。为了真正改变学生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培养小学生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工作室确定了此课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期望有所突破。将“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教学观念的,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所造诣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名师。在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
2、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独立选择学习的步骤和方式,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3、探索并形成“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操作摸式和实施策略。
4、通过本课研究进一步提高韩丛一名师工作室的指导、组织学习研究的能力和科研素质,使研究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目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研究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研究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
4、研究激发小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识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自主学习必备技能的具体方法、策略和教学模式。
四、课题的研究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以语文教学为突破口,在大力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阻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努力构建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识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自主学习必备的技能。在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通过观察法、调查问卷法了解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研究阻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的原因并加以解决。研究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通过案例法、实验法和个案法研究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过程、规律及可行性操作方法。利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等形成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简单分为: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引导探究探讨阶段——强化实践应用阶段——评级总结反思阶段。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个案法。围绕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3、行动研究法。针对方案的研究内容,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5、文献法。对其他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七、课题的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xx、3——20xx、6)
1、参加“个人课题”申报培训。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实验教师,明确人员分工,召开课题开题会。3、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xx、7——20xx、10)
1、开展调查工作,写出调查报告,建立专门档案。2、写出开题报告,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3、请专家对研究教师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20xx、11——20xx、12)
1、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家访、与学生谈话、与教师领导交流,分析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2、每月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体系。3、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及阶段性小结。4、展示、交流、评比课题成果。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xx、1——20xx、3)
1、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2、召开课题总结会。3、撰写结题报告,申报结题。
八、课题的研究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2.典型案例分析;3.论文(或优秀论文集);4.实验报告;5.研究报告;6.课例等。
九、研究保证。
(一)人员保证。
组织精良的科研队伍。以吉林省小学语文韩丛一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作为研究员。做到分工明确;要求课题组成员明确本课题的主旨,研究此课题的作用和意义,真正参与到此课题的民主决策中来。课题组主持人韩丛一副校长一直主抓教学教科研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近几年来连续发表国家级、省市级教育论文,特别是对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题改革的实践操作有造诣,对本课题很早就给予了关注。
其他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献身教科研的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资料保证。
韩丛一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网站正常开放,人人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按照课题的进展需要,为课题组成员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三)经费保证。
省教育厅专拨教育经费给韩丛一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以支持研究者的外出学习、培训、举办专题活动、配备优化的设施、开展竞赛奖励等。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注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0/1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
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3.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4.研究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0/2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5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略)
0/3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1)形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某某某老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某某某老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2.实践成果(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老师和许文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0/4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0/5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前小学语文正进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程教学研究的新阶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所以,我选定了“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培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良好的开端,我先收集了各类教育杂志上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并重点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经过一阶段的理论强化学习,对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认识,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初步操作理念,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并提前进入了课题实验阶段。
(一)研究的主要思路
1、帮助学生进行课题认识,了解课题内容,认识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并及时收集自主学习的结果,激励学生将好的学习经验在课堂上介绍,达到鼓励和促进作用。
(二)具体做法:
1、注意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又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要根
据课文的类型,学生的心理,设计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的:(1)抓住新课的导语。
一段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语,能立即吸引学生,使其注意力指向教师,指向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有了这个愿望,学生就会善学、乐学。
(2)营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教态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轻松愉快,又积极参与学习。
(3)激励学习结果。
①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抓住时机,富夸奖于评议之中,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真挚热情的鼓励。②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答题愿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自己的才智被认可时的喜悦。③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活动是从预习开始的,而不是从理解课文开始。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我的指导方法是:
(1)读文。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用默读的方式,一是了解课文的大
体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事,或介绍了哪个人,描绘哪些风景等等。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语句。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通读顺;
第二遍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第三遍要注意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
(2)查问。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而会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自学应该掌握的首要手段。只有掌握了的方法,养成随时翻阅字典查字的良好习惯,才具备了自学的条件。所以,首先要教会小学生学会。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一定要养成的习惯。要培养随手翻阅字典的良好习惯,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的自学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由于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要想使预习不成为一种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课前布置预习,第二是重视检查。课堂教学应从检查预习入手,通过检查预习,表扬认真预习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扎扎实实地自学,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
在难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
一是读通。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
初读——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力争做到“五不”,即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不重复一字;
读评——采取指名读的形式,师生参与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展示自读的成果,并在评价中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交往的意识,在评价中校正学生“读”中的偏差,激发学生“读”的自信心;
再读——在学生自我感知,互相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再读,使学生原有的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全达到读通的要求,其形式主要采用指名读或小组、集体齐读或同
二是读懂。即:抓问题。从读到议——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读来找到答案或个性化的理解,最后交流评议;
展示情境,从说到议——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回归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小组合作达到悟文体情。
三是读好。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此时的朗读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与课文产生的共鸣,一种内心真切情感的外在表现。
四是质疑的方法。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因此,首先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进
行质疑。在一节课的中间和结尾部分,都要鼓励学生当堂解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充分的提高。
4、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全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全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主要的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是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自我学习,教师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具体学习过程又分为以下三步:
(一)学生独立学习。
在设计了学习问题之后,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学习,一般十到十五分钟。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的默读学习为主,可让学生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大胆地进行批注分析,必要时可写出学习笔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课本上都密密麻麻的,留下了同学们的辛勤的汗水和自我学习的丰硕成果。
对于语文学习,可让学生先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的主要问题来自行阅读,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初步理解文本。这样的探究性独立学习,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行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久而久之,将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组学习。
在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独立学习之后,已经解决了不少学习问题,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学生可能还不真正理解,这时进行就很有必
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学习。我们的做法一般是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一名学习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并汇总讨论要点,为下一步的全班集体学习作好准备。在这个环节中,将真正发挥小组群体的战斗力量,那些在独立学习中的弱者和强者,将会真正达到优势互补。
(三)集体学习。
在进行了小组学习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也可能有些地方仍不够透彻和精当。为了将学习更深入一步,也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交流和评价,就很有必要展开全班学习大讨论。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汇报对学习问题的学习研究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质疑,共同讨论有争议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对于数学,则可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对有关的概念、法则或定理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对于应用来的内容,则可让学生总结出一般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甚至学生也可能通过自学提出一些课本本身还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更有甚者,甚至提出与课本相违背的观点。因为,这种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是研究,而不是纯接受性的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习者手中,而不是掌握在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手中。
5、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自我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自我学习是教学的最后归宿。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是小学教学的一大任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还应在具体教学中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新的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而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与人才的竞争,能否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事关大局。所以,承担着基础教育重要任务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历史性的重要使命。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不断研究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现阶段,我们引导学生主要采用的是问题式学习方法,即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在学习之前先设计合理而有价值的学习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受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学生个人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又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搞一刀切。但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应本着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都应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原则。
二是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一文时,生会提问:会走路的树是谁呢?故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学生正好兴趣十足,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教学创新性思维训练:假如你就是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通过这样的创新性思维训练,不但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而且使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发展。
三是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实践证明,学生的许多可贵的精神和能力往往是在课外生活中形成和提高的。大家都熟悉的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上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差,连老师都认为他天生弱智,以至于将其开除回家。就是这样一个连老师都失去信心的学生,硬是在其母亲的关心教育下,成了举世著名的科学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爱迪生为什么能从一个被认为天生弱智的学生成为这样了不起的著名科学家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爱迪生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几个人像爱迪生那样蹲
在鸡窝中痴迷地孵过小鸡呢!所以,我们教师绝不可忽视学生的课外生活,应及时引导自己的学生在自由自在的课外生活中自觉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一年来的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实验,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程度,而且对学生创造精神,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今后,应加大实验力度,并结合我校正在推广的“大量读写”及“探究性”学习教学实验,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快速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新路。
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xx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xx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xx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
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
为此,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讲解,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并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后学习了林惠生老师撰写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等重要文章,还阅读了《语文教改的科学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等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大量的著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很多网络信息。课题组还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4、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近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5、阶段性成果明显,教师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均有提高。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师已撰写三篇课题研究的论文:《“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其中《“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已投稿至《中学语文》杂志社,杂志社编辑发来用稿通知书,将于20xx年2月第二期发表此文。《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一文和由陶波老师、陈振华老师分别执教的两个学语文教学的课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师,作为省级课题母题的结题资料。
一年来,我校所申报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关系的研究”课题在区课题组的统一领导安排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促进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将课题所开展的情况做中期报告如下:
一、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
在区课题组的'组织和支持下,我校于20xx年2月成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与管理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随机抽取本校41位课题实验教师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并做了认真细致的数据分析和文本报告,根据问卷调查,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内容和方向,再向区课题组申报,20xx年3月初本课题正式立项。
二、学习。
自课题申报以来,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1、学习相关著作。学校课题组为全体课题组成员提供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书目,要求全体教师认真、系统学习,如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叶黎明教授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刘仁增老师的《文本细读》等。此外课题组还根据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情况,为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网络、杂志中的好文篇目,如刘仁增老师《“语用型教学的整体框架”》、范国强老师的《语文知识教学一个合理的定位分析》等,这些文章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背景和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外出学习。选派课题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总课题组举行的各种培训,如开题工作培训会,课题论证工作培训会,选派老师参加市进修学院举行的课题工作培训会议,倾听林斯坦副所长和徐国裕校长关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课题工作,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赴福州仓山小学的学习培训。
3、请进培训。8月29日下午,学校邀请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徐国裕副校长来校为全体教师作题为《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讲座。徐副校长就课题研究的定义、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选择主题、开展研究、结题等内容为参训老师们做了深入阐述。通过本场培训,全体教师更加明确开展教育教学课题工作的意义,对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月30日上午,学校邀请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范国强主任来校为全体语文教师作题为《当代散文的本体特征及教学核心》讲座。范主任就散文的分类、当代散文的特征、小学语文散文的教学核心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为参训老师们做了深入的阐述,最后范主任以课文《触摸春天》的教学为老师们做了实践操作解析。通过本场培训,全体语文教师对散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小学阶段如何教散文也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这些将对教师们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起指导作用。此外学校还邀请了黄喜洋等老师来我校做讲座、参加教师的课题研讨,指导我校课题工作的开展。
4、同伴交流。在所有的学习方式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最有效果的。我校课题组的老师除了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时互相交流各自心得之外,各教研组以微信群、QQ群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随时随地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研讨。
1、积极参加总课题组所举行的课题研讨活动。一是选派老师参加灵川中心小学和区第一、第二实验小学、沟头小学等学校举行的语文专场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活动。二是选派老师展示观摩。11月13日上午,总课题组在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课题研讨活动,我校林丽丽老师在会上展示了六年级语文《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林老师的课堂有效地落实了课题理念,展示了我校近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效,受到与会专家与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2、真实扎实地开展校内课题研讨活动。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紧密结合,教师的备课、上课、研讨、反思等等工作都紧紧围绕课题工作开展,做到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一条线而不是“两张皮”。本学期,我校每个教研组每个星期都会举行一次课题研讨,每个教研组本学期都举行一次集团级的课题研讨活动,如六年级的《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三年级的《燕子》等,教研组先是围绕课题集体备课,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再由授课老师整理、展示,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成绩
1、课堂的变化。课题研究的直接成效和最大的成效都体现在课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老师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教一些什么给学生?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们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便是体现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语文总体素养的提高。
2、辐射影响。林丽丽老师的论文《聚焦表达长文短教》发表在《福建教育》20xx年第12期;许丽双老师的《“整体把握”的学段特征及其教学》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此外,由郑海英、许丽双老师指导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在城厢区的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得好评,执教的蔡丽娟老师也获得了城厢区“教学能手”称号;在城厢区进修学校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校林丽丽老师执教的《小桥流水人家》同时也是一节展示我校课题研究成效的观摩课,受到了参与活动的老师的好评。
五、问题。
1、每次的校本教研的深度还不够。
2、需要有专家进行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引导。
3、老师们对课题研究中的发现的问题,进行的思考等形成文字的积极性还不高,更多的老师是“形成意识,低头教书”。
六、下一段研究工作的思路。
1、增进互动交流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准。
后期的研究将进入决战阶段,付出需要更多,任务更加艰巨。从下学期开始,各教研组每周的集体教研活动要更加坚实有效地进行,教研组织要做好研讨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课题展开研讨。组长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钻研、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教研组研讨成效,提升教研组教师水平。
2、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增强科研实效。
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我们的研究一旦脱离了教学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必须把课题研究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我们的研究更加贴近孩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注重积累一手材料,充实过程研究档案。
课题研究的成果来源于大量的一手材料,材料的积累来源于脚踏实地的研究,是研究轨迹的记载,决不能是想当然的做作。大家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用心、细心、耐心、专心,做到分类明确、归类科学、整理规范、内容充实、观点鲜明。
4、加强科研理论学习,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要求全体课题组教师大家利用教学工作之余通过网络、媒体、书刊、杂志加强科研理论水平的自修,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科研理论素养,竭力使自己达到教育科研专业水准。
5、要求专家参与指导,确保课题顺利结题。
下个阶段本课题组将尽能力邀请总课题组的专家到我校指导课题的开展工作,一是参加学校的日常课题研讨活动,以期能更好地开展研究;二是指导在研究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关系的同时,思考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教师语文专业素养(如教材解读能力、备课能力等)的培训模式;三是指导把脉我校课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期“对症下药”确保我校课题有效有质开展,顺利结题。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20xx年5月4日,教研组宋建利老师组织了政史组全体成员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在会上,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已经初步形成,他们能知道如何去实施,具体表现在:(1)知道每天预习也会自觉预习所给的任务,能提前完成同步练习上面自由预习的任务;
(2)能正确使用课外辅导书籍;
(3)每周能完善课堂笔记并识记;
(4)对于自己的不足能正确评价并及时完善改正。特别要声明的是学习小组的作用非常关键,各个组长能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尤其是学习好的同学起到了了传帮带作用。
2、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七年级一班,在本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中比同层次班高了7分。
3、一些学生的上课越来越积极了,参与进来的有一部分几乎可以主导课堂,他们已经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初步建立起了中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与学模式。通过学习、实验、探讨、总结,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仍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是教师的“导”必须真正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以“学”定“导”,为“学而“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但实际上,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变成真正的主体。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实践和探索中也存在有一些不足和困惑: 教师方面:
1、如何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学习,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由于时间、空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自主教学活动大部分还局限在课堂、校内,特别是一些延伸活动,还未能从狭隘走向广阔。自主能力形成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既要立足课堂,又要广阔延伸,在教学中坚持各方面的统一,着眼于自主学习的系统性。
3、在本课题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具体的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和策略总结还做得不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与策略要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4、研究过程还做的不够严谨和精细,研究活动有时候还不够规律,研究工作存在不够深入现象。
5、新课程的许多崭新的理念,要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验时,许多教师还相对稚拙。教学的进程是非线性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如此,应对变化滋生教学智慧将是教师的基本功。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课程改革的知道思想上来,教师需要专业引导,必须坚持理论与时间的统一,着眼于自主学习的科学性。
6、教师在贯彻“自主”这一理念之自己制定学习进度上,在具体操作时还存在偏颇。一些教师不能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一体化。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时代性。
学生方面:
1、教材难度和越来越多的新题型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进入七年级,面对新接触到的历史科目,历史教材中拓展部分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越来越难了,而且大量主观题制约着他们,好像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来越举步维艰,加上记忆性科目记住的又不停的遗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都受到了制约。
2、七年级第二学期进入学生的两极分化期,学习好的学生能按照教师引导去完成,但是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更多的是观众,他们也想参与进来,但是缺乏胆量和热情,往往犹犹豫豫。
3、一部分学生写笔记流于形式,虽然交上来了,但是未必就真的记住了;做笔记还是跟不上教材的变化,甚至有的学生虽然有笔记但下来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4、作业、练习的完成又有应付、照抄的复苏现象,还有的学生并不能按时完成。
(三)下一步
下一阶段,我们课题组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针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展开研讨,并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学生和教师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提高与发展,使学科学习具有价值,富有意义。
继续争取学校领导班子支持,重视课题研究和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行动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满足于现状,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投身课题实践,善于思考,鼓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在初步研究成果上,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入课题实验,继续努力探索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型有效自主探究实践模式。
主要措施有:
1.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2.围绕课题,不同年龄层不同风格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交流,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本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3.不断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总结得失,及时调控,由于实验教师有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力的强烈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施加了积极影响,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开发,学科学习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总结得失,及时调控,由于实验教师有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力的强烈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施加了积极影响,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开发,学科学习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
(四)预期成果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特色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2、还要教导学生: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观念急剧更新。二十一世纪更将充满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用自己的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历史学科,在学习高深科技理论水平是至关重要。
3、最重要的是真正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学习行成一种教育新理念。全国各地不少同仁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科研成果。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普遍意义上讲,至今尚未有成熟的方案。故作为一种教育新念,探求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系统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极有意义的。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自信、智慧、发展与欢乐。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即在课前让学生超前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至少一节,多不封顶)进行独立学习--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课堂教学--师生合作针对性地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之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课后断然科学合理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从而解放学生,减轻他们的课业与精神负担,让他们教为明天的课堂生活作准备,多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历史的应用价值,从而自由自主、积极主动地发展。
《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是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策略和方式进行研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学生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几项工作:
(一)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调研。
(二)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三)指导学生写反思日记
(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引导自主学习,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具体实施的步骤:
(一)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通过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分析及反思,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指导学生写好反思日记,主要分四个阶段:
1.开始学习写反思日记。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学习反思日记的含义,并给学生加以演示,或给定一个主题,或提供一个范围。如指定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其中某一片断的学习过程加以记录。
2.当学生逐渐明白了学习反思日记应该记录些什么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提高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写学习反思日记的习惯。
3.改变评价方式,对学习反思日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定,注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养成自觉撰写学习反思日记的习惯。
4.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会
(1)与学生在学习反思日记中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老师评语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鼓励,得到意见或建议的反馈,从而使学生把跟老师在学习反思日记中的对话,当作一种乐趣,提高写作学习反思日记的积极性。
(2)学生之间在学习反思日记中的互动交流,进行学生评价,通过这种互评活动,对自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也学会更加客观地评价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学生在
互评的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具体的步骤如下: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首先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其次交给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交给学生这一点上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我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1)课前主要指导学生做好课程内容的预习。
(2)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在课后加强课后知识巩固和扩展
2.形成自我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具体做法有。
(1)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积极主动参与的氛围。
(2)适时恰当地表扬激励,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
3.树立成功的信心
4.利用竞赛、评优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自主学习,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引导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自主性,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抓住“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
2.引导在思考中发现质疑,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在训练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点上主要做法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抓住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学生掌握了自我反思的策略,能够如实恰当地写好反思日记。
2.自主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学习习惯基本形成。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靠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按步骤地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打开学生乐于探究的大门。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出于主导地位,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引航,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有理可依。6.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7.本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研究的思考:
我的课题思考有如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效果更高?(二)实施自主学习后,教学的重心应落在何处?
(三)怎样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深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学生形成的能力扩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呢?
(四)如何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教学中应用更加具有实效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