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教育论文
- 文档
- 2024-07-18
- 111热度
- 0评论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教育论文,本文共11篇,希望大家喜欢!
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新课改推进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面对新形势我们要首先研究、界定新课改背景下德育观的内涵:新的德育主体观、德育核心地位观、学生主导观、德育整体观及大德育观。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它包含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各学科综合渗透体系、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和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监督参与体系,并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彰显德育体系的功能。
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体系新课改德育工作
高邮市临泽中学座落于高宝兴三县市交界处,建校近五十年,努力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坚持以“一年明理,二年成人,三年成才”为办学目标。先后两次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临泽中学德育体系。面对新课改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充实德育内容,构建新的德育体系、以德育为抓手统领学校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1.确立新的德育观。新课程需要新的德育观,新德育观引领新课程的成长壮大。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有利于激发德育工作的热情,提高德育管理行为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学校通过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了解新的教育动态,研究我校的校情,探索形成如下德育观:
1、1树立全员参与,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主体观。以政教处主任、政治教师、团委书记、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动员全体教师、职工参加,全体学生参与,使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细节、每位同学,努力达成“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1.2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形成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核心观。本次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标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重要思想,这充分理解德育在关系到学生成长、关系到国家发展、全民素质提高方面的突出作用,必须确定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
1.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样也是德育活动的主人,确立德育中学生主导现。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需求,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在德育中学会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之自觉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德育活动中寓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于学生的自觉行动之中。
1.4树立德育工作的整体观。德育工作是学校全面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只是一个部门、几个人的事,提高德育实效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发挥德育在学校各部门、人员及各种活动中引领功能,在各项管理中体现德育要求,在各种活动中活化德育内容,形成整体的德育观。
1.5要确立大德育观。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要考虑德育工作与社会、家庭对德育实效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坚持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确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观。对于全方位持久地提高德育工作效益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立德育管理系统。建立了新的德育观,要更好地达成“一年明理,二年成人,三年成才”的德育目标,必须建立相应德育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德育工作到位。
2.1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学校实行四级制行政管理体系,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设立校级德育管理职能机构――政教处,班级作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在校班之间设立年级组,统管本年级的德育工作,形成校、政教处、年级组、班四级管理,即党支部、校长室一政教处(包括团委)一年级组一班主任管理体系。党支部、校长室制定德育目标,政教处形成实施细则,年级组制订相关实施计划,由班主任落实到位。班主任承担着大量德育任务的落实工作,学校选择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组织水平高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努力使德育工作抓实到位。
2.2各学科综合渗透体系:校长室牵头组织教务处、教科室同志对照新课标,对照新教材,对照新的德育观,归纳出各科各章节德育“渗透点”,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明确追求科学崇高真善美、探究精神、人格养成、责任感培养等方面要求,供教师集体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中参照执行,教学中把是否渗透德育要求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
2.3学生自我管理体系: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通过搭建自我管理舞台,依托体育运动会、校际各项竞赛活动、参与学校总值日、艺术节等常规教育月活动等平台,让学生在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全人格,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班级依托有政教处领导下的团支部,落实德育任务,成为最具活力的基层组织力量,在宿舍有隶属政教处指导下的团小组长,成为生活中德育最有影响力的基层领导力量。
2.4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监督、参与体系:德育工作除了校内德育组织机构外,还形成社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一家长学校一家长委员会为纽带的德育体系,在校内外形成一种沟通机制,实现校内外联动的德育格局,学生通过家务劳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凸现校内德育思想的落实,凸显学生教养,让社会、家庭检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同时,使他们在家庭、社会的呵护下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全自我。
3.开展德育活动,强化德育任务的落实。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德育特别注重人的道德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创造性培养,重视体现人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由此我们开展如下可行德育活动,落实德育目标。
3.1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内容包括升旗、唱国歌、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升旗讲话等。
3.2每年9月份,进行理想教育,配合教师节、国庆节、“九一八”纪念日,开展尊师重教、爱国主义教育等。
3.3每年l0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月活动,主题因时因人确定,如“摒陋习、讲文明、树形象”等活动。
3.4每年l1月举行体育运动会、小型运动会,落实集体主义教育。
3.5每年12月举行元旦艺术节,包括集体大合唱、集体联欢、精彩节目展示等培养自我完善、敢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3.6每年寒假布置学生举办参加2―3次社会活动,写l~2篇体现在实践中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健全人格为主旨的文章。
通过可行特色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德育内涵,使德育工作有抓手,德育活动有落实,使德育工作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是时时有德育,事事有德育,处处有德育,真正落实德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
4.加强德育科研。如何提高德育质量,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德育科研,才能深化德育内涵,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德育心得,使德育经验在实践中常总结,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品位。
学校进行德育立项研究,开展以“新课标下对德育观的认识”、“理科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探究学习中求实精神培养”等为德育研究课题。通过德育科研,提高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德育工作的热情,自觉地运用德育理论去指导德育实践,提高了德育工作时效性、实效性,保证了德育工作常活常新,从而保证了学校在新课改形势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学论文
一、小学教育学面临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种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教材陈旧,不能与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其次是实践过少,无法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是教授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没有一线教学的经历,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还有就是因为学生们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
二、采取积极的措施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分析了解问题是最关键的,面对问题采取措施是最重要的。虽然,小学教育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应该紧随新课改的步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性对措施。首先关于教材的守旧,过多的理论知识的问题。虽然教材的编订是由专门的人士进行,但是也是需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在学习教学中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都可以与编教材人员联系谈谈自己的想法。凝聚每一滴水,便可以形成大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一起进行讨论,取其精华,才能编纂出优秀的教材。其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与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可以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可以举办相关的赛客等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再者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的经验,忽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的问题。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不仅仅将课本上的知识教授于学生,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反省自我,改进教学。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虽然很少有机会亲身接触一线的教学,但是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了解一线小学的教学情况。现在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都组成团队,研究小学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这个学科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当播放优秀小学教师的授课视频,适时向学生报道现在的小学教学情况。教师们应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讲解某个章节;可以与学生讨论某个教育方法的利与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的调查研究。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学生们首先应该重新认识小学教育学,正确对待这个学科。小学教育学是师范生必须通过的一门考核课程,对于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作为师范生眼光不应该仅仅盯住课堂,课堂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是应该利用高科技产品,多方位全面的了解小学教育的现状,学会思考小学教育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既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就不应该幼稚到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听某个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不能过分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教师,学会适当宽容教师,有些教师年龄很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不能够与时俱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所以,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小学教育学。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教育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教育学课程教材观念陈旧,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学生不重视,实践机会少,造成小学教育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教材的编纂,集结大家的智慧,编出与小学教育紧密结合且适合教师传授的小学教育学教材。教师应该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也应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们应该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学,不能因为教材的枯燥,教师的守旧,就因此放弃小学教育学。学习本就是自己的事情,而且自己也是学习的最大受益者。不应该幼稚地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放弃学习。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小学教学情况,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学会思考关于小学教育学的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不断发展自己。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摘要:新的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之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加强合作探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四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教育新课改从小学生的身心实际和学习情况出发而制定,更加关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及体验,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学习技能,更好地成长。因而,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不仅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首要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深入挖掘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分数”教学时,教师事先准备了一张蛋糕图片,并创设了如下情境:“妈妈过生日,爸爸买了一个蛋糕回来,东东十分欢喜,并跟妈妈说他想吃蛋糕。妈妈告诉他可以吃二分之一,但东东觉得二分之一太少了,想吃四分之一。同学们,如果换成是你,你选择吃二分之一大的,还是选择吃四分之一大的呢?为什么?”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与讨论后,教师通过图片折叠的方式进行了实际演示,并对两个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思维认知,而且明确了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的原因。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并实现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转换,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学生加强理性认知和生活感悟,进而拓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比例尺”教学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到北京城市地图,并制作成简易地图利用多媒体PPT向学生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该地图上标注了天安门广场的具体位置,然后给出天坛、八达岭长城、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北京大学等景点到天安门广场的直线距离和方位,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简易地图上利用所学知识标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动手制作简易地图,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
三、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媒介和手段的现代课程。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微课教学实践,能够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微课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来获取,因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例如,在进行“时、分的认识”教学时,教师通过相关主题的微视频,在具体学习任务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和挖掘钟表背后的数学知识。如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钟表上有大格12个,小格60个,一小时等于60分钟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认知和经验,可以初步读出某个具体时间。所以教师将此作为微课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自主学习,若是遇到问题就进行反复观看、认真思考,直到全面掌握所有相关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时间,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加强合作探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分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为了考查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鹏要与2个朋友去西安旅游4天,总共的旅游费用为2500元,且至少要游览5个景点,请为他们计划具体行程,设计最佳旅游方案。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住宿、交通、游览景点、时间与经费安排等问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集体探讨,互相指出各组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如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既发散了思维,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需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生也需摆正心态,正视学习是自我成长和发展之必由之路,需付出辛苦与努力。如此教学相长,才能成功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曾玉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1):85-86.
[2]彭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77.
[3]高书琴.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13):75.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效工作策略的构建论文
【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观、教学行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课改策略转变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新一轮的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白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哪些变革,对教师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然后我们才能从自身去做一些改变来顺应新课改的发展,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
今天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教育不能使人人成功、成才,但要使人人成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
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摒弃传统教育中残留的如“头悬梁,锥刺股”的陈旧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方法,以“学法定教法,教法促学法”,将全局指导与局部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联想学习法、条件反射学习法、快捷学习法、网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
2.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
没有开放的意识,就没有融入世界潮流的可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必然是丧权辱国,国家改革如此,教育改革亦如此。教育的开放就是学校教育应面向社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来源是实际生活中,教育结果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样的双向流动,才能形成资源共用,智慧共享,教育与经济共发展。
3.新型的服务理念
教育也是服务,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师,从老师再到学生,每一级都是服务。教育的服务又不同于商场、医院等行业的服务,教育的服务有更多的技巧,有更深刻的内涵,教育服务的核心是“爱”,一切都基于“爱”,又由“爱”升华。
4.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教学,还需要管理。传统的管理犹如“官本位”,“谁大谁说了算”,学校如此,班级也如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班级中的一位特殊成员,教师与一个班级共命运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牢固树立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师生要学会合作。
5.科研兴教的发展理念
教师要发展,只有向“科研”要力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听课是学习,交流是学习,参加科研更是学习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业务,提升价值品位,在教育的高速路上勇往直前。
二确立全新的教育观
1.确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即课程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要向跨学科的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作为一种资源,也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文本教材,它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确立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教育的对象,忽视其身心的整体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应视为完整的人,是自然存在的,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他必须要学会与人相处的素质技能;学生更是精神的存在,他有鲜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3.确立新的知识观
新课改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知识建构式”教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学习策略的运用为目的,而不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因此,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确立新的学习观
学习不再单纯被视为刺激――反映的联结或思维的加工,而是一种个体根据自身已知的`经验和知识对于外部事物和现象建构解释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并不是对外界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在建构中形成的。任何结构都不能和建构相分离。同化和顺应实现人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机制。
三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1.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
新课改致力于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经师”转变为“人师”,由“教书”转变为“教书铸魂并重”,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讲解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2.从“师本”转向“生本”
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和学习的收获才是判定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为此,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由“传声筒”转变为“对话者”,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平等的首席。
3.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新课改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提示知识生成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4.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最大化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大陆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价值失落和生活选择。以香港回归为分期,大陆流行歌曲发展与香港汇合,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流行音乐加快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渐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传统而向国际强势流行文化趋进,呈现出纷繁芜杂的发展局面。 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期的爱情歌曲创作中,都有很明显的模仿港台歌曲的痕迹,并在表达个人情感体验时由于政治惯性而习惯以“大我”立场来表现,90年代后歌曲创作逐渐注重私人性、内向性体验,而到90年代后期,歌曲创作完全个人化,个体瞬间情感体验、生命感悟成为主要表达内容,这也反映出青年大众逐渐斩断历史退回关注个体内心的历程,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人性的全面观照。此期爱情歌曲在传达人类情感体验上可谓丰富至极,在深度上和艺术性上也显露出大陆流行歌曲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到1993年,引进版已经全面化,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全面开放。伴随着这一进程,流行歌曲的审美情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表现热恋状态的温馨情歌中,羽泉一曲《最美》将青年人陷入恋爱中的美妙心境表达得细致入微:“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其甜蜜之情自然引发了热恋中男女的共鸣以及人们对甜美爱情由衷的向往。孙楠的《不见不散》、水木年华的《爱上你我很快乐》、杨坤的《无所谓》等歌曲都因其在表达爱情的瞬间甜蜜情绪、痛苦执著或蕴含现代人生存体验的诗意表达而得以成为当代大众尤其是青年的心声传达。另一方面,在表达失恋的歌曲中,孙悦的《哭泣的百合花》则以其新颖的意象、凄美的意境和如泣如诉的演唱而打动大众孤寂的内心。还有歌曲《同桌的你》、《吻别》等,都包含着深深的哀怨惆怅,悲悯伤怀的情感。
但从整体上说,20世纪90年代的爱情歌曲,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爱情歌曲还是流露出深深的焦虑情绪。这里既有世纪末的因素,更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整个社会焦虑情绪在通俗爱情歌曲上的一种映照。这种焦虑是“大我”解体后“小我”独自面对和承担社会变化的一种必然情绪。诚如当时的一句流行话语:“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迷惘和焦虑导致了90年代的爱情通俗歌曲缺少80年代邓丽君等歌曲中的那种对爱的舒缓柔情式的古典吟唱,而代之以都市文化式的焦躁、彷徨和歇斯底里。所以说90年代的爱情流行歌曲具有一种青春期的成熟,但这种成熟中也带有青春期特有的焦虑和迷茫。
三爱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生活日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流行文化亦呈现出多元化之势,特别是反映在爱情流行歌曲上。新千年后,自由、个性成为最能表达新一代青年的词汇,人们的爱情观也各不相同,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千年反映爱情的歌曲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开始淡化旋律、强化节奏,电子曲风、说唱曲风成为时代的亮点。在此过程中,港台和内地都涌现出一批新生代歌手,如:潘玮柏、周杰伦、蔡依林、F.I.R.、花儿乐队等。
这些新世纪成名的歌手在爱情叙事上有了明显的个人印记,比如潘玮柏的《WuHa》。一般来说,爱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中呈现出的是或浪漫、或哀怨、或渴望的面貌,但像这首歌曲中这种嘻哈的风格是以前爱情歌曲中所没有的。上述歌手大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没有崔健那代人的信仰和灵魂撕裂的痛苦,因此更少一种限制和约束。在他们的文化字眼中,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从本质上是一种解构经典和传统的文化思潮,它契合了年轻人天然的个性,并且也与新世纪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从受众层面来说,这些歌手的许多粉丝和拥趸恰恰就是被传媒和坊间命名的“80后一代”。因此,时代环境、歌手本身和受众三个层面在爱情流行歌曲的审美和需求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当然,新世纪是个多元的时代,并不是说上述的嘻哈风格一统江山。在这个时代里,只要是有个性的都能被人接受并广泛传诵。如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追求爱情的忠诚与执著,它是时代的主流话语,但类似“死了都要爱”的直白流行语言,非时代潮流之人是绝对难以言表的。又如蔡依林、陶吹摹督裉煳乙嫁给你》,婚约本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主流话语中应该很严肃、庄重,但在流行歌曲中却表现得这么轻松、潇洒。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还表现在对美的追求上。爱情非常伟大、高尚,但它毕竟受现实生活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条件、文化水准、生活环境等,超脱现实的灰姑娘和王子的完美爱情是童话里才出现的,而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人人向往这种完美爱情,但常常事与愿违。流行歌曲却能弥补人们的这一理想缺憾。在歌曲《天下无双》中:“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表达了爱情理想主义的空幻意境,此种浪漫的空幻情境,青年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仍可以感受到爱情唯美的震撼,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爱情的火热与执著。
但是一味的追求个性化也会导致文化的偏离。例如《香水有毒》的歌词:“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这种描写太露骨,也把女人写得太悲伤、可怜。虽然一些网友说这写出了她们的类似经历,让她们深夜流泪,但这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与主流的两性文化中的男女平等存在着隔阂。此时歌曲的衡量标准是能叫座就行,显然歌词的艺术性被自发的市场扭曲了。其次是部分听众的非理性需求。一首歌曲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作家、歌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一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准不高的听众常以追求新异刺激,获得感官享受为主导动机,迷沉于低调、庸俗、流氓歌曲,并为其盛行摇旗呐喊,这样文化偏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流行歌曲是大众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精华缩影,它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歌词本身包含的既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创造能力,更包括一个人对社会及他人所负有的责任感。因此流行歌曲所流行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流行歌星,更是一个时代青年大众的心声,是一种亚文化全方位的渲泄。
参考文献
[1]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J].学术论坛,(2)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78
[3]居其宏.20世界中国音乐[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124
[4]孟丽.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发展初探[J].黑河学刊,(6)
[5]刘敏.当代流行歌曲与《花间词》情爱主题之比较[D].武汉大学,2004
[6]陈美丝.香港流行曲歌词中的女性形象(1985~)[D].暨南大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汉语作为展现中国人传统文化魅力的桥梁的作用日益显着.但是,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尤其新课改的提出,给教育界吹进阵春风,我们要抓住当前教育发展的契机,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真正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的魅力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能通过语文的学习感受到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主动的探寻语言之美、文字之美,通过语文课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良好的品德以及高尚的情操并通过小学基础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一)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小学语文的气氛很容易影响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任课老师的影响,导致喜欢这门学科,乐于主动学习,或者相反,讨厌这门学科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十分巨大。教师应自主完善教学方法,学习专业知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予学生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甚至成长过程中优良品质的形成都定的影响。
(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充分发挥语言的美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决不能用死板的教学方法,只强调字词的准确、句子的背诵等标准化、化的模式中,抹杀文章的美感.如在讲解三年级下册课文火烧云;这节课时,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描下云彩的形状和颜色,并将自己想象到的最美丽的云彩画下来,涂上颜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描述的云彩是什么样子的,在课堂上进行总结,这时候就可以顺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红色的云彩呢?那你们能想象到云彩还能变成大马、大狮子的形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下这神奇的云彩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顺势导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寓教于乐,很容易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三)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学设备的完善逐渐兴起的新型教学方法,并迅速地在各学科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有很强的画面感]如果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通过插图或者想象来感受这种美,而多媒体教学则很好地弥补了缺陷,教师可通和图片的方式直观展示要讲的内容,给予卓生感官的刺激,如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的日月潭;难忘的泼水节;以及古诗望庐山瀑布等,都的描述更好的感受日月潭的美,通过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场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袓国,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在诗仙李白的笔下美的惊心动魄,学生只看课文的话会充满好奇,这到底种怎样的场景,而观看视频就能直观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美,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三、结语总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习进步以满足现阶段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敎学方法,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使学生成长为对社会,多国家有用的人。
一、前言
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相关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学生认知及年龄方面特点,建立个关于老师与学生之间、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之间的和谐情感氛围,使教学可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地得以开展,不断对学生的情境思维进行激发,促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学习氛围,让其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种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该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开展情景式教学,需要加强语文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情景的再现;重视语言艺术,对音乐元素加以运用,进行情景的创设;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运用,进行合理教学。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情景教学的主要策略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情景的再现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语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事物与同学们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紧密与生活中的场景相联系,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体验性,加强同学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艺术性及设计性的有机结合,必须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及积极性,不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小学的语文课堂不只个单纯的学习场所,它还是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乐园,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进行认知,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积累。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小物品加以运用,让其成为课堂数学的有用道具,引导学生细心地对观察周边的事物,认真地体验现实生活,并运用语文知识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解释及描述,提高其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加强其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其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进行《珍珠鸟》课文的讲授时,着重对珍珠鸟的有关描写细节进行讲解,激起学生们对现实中鸟的特征、动作、鸣叫的联想,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课本中描写的技法及各种词语的妙处,让学生更加注重对生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生活,让语文知识快速地融入现实,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可以快速地运用到实践,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领略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运用音乐渲染进行情景创设在小学语文情景教学中,运用音乐对气氛进行渲染,这也是创设情景个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对应的音乐,将同学们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积极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取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价值体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该首诗词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同学们在预选的音乐声中进行朗诵,同学们可以在优美的音乐中不断加强对诗词美的理解及感受,更容易融入诗词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诗词进行更好的理解。通过音乐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使同学们的美学能力及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对学生的情感也进行了升华,使学生对文字中的蕴含的画面感受及想象能力更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情景创设由于小学生对社会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相结合,老师可以运用语言意识进行情景的创造,创设出与同学们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景,从而对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在进行课文朗读时,可以合理地运用疑问、好奇、惊讶、感叹、悲伤、欢快、抑扬顿挫等语气,让同学们体会到课文中所描述的情节,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授《黄果树瀑布》时,可以运用生动而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让同学们仿佛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美,然后再对瀑布的奇特、壮丽及韵味进行介绍。同学们通过对老师语言的聆听,感受到自己心中的瀑布、作者心中的瀑布,以自己的方式对瀑布的样貌在脑海中进行刻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其情感进行升华,对学生纯洁的心灵进行美化,培养其学习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4.运行现代教学技术更好地展现教学情景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在全国各地推展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加以运用,在课堂上可以将同学们引入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图片清晰、画面流畅的教学情景,让其更好的融入教学氛围,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更好的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述。例如,在对《美丽的南山群岛》进行讲述时,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海南岛景观加以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海南岛的各种动物、植物,并通过对海底世界的展示,引发同学们的无限遐想,加深其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培养同学们的听写能力。例如,定期地举行小组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诗歌,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及表演。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情景教学方式加以运用。在进行情景创设时,需要加强语文教育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情景的再现;重视语言艺术,对音乐元素加以运用,进行情景的创设;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运用,进行合理教学。而且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行为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情景,并融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让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感知体验,不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及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美的感受。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
数学学科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效果显著成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一、做好课前准备,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好课前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研究教材,了解教材各知识点的关联性,突出重难点知识,形成系统备课体系,充分发挥出教材的启发、指导作用。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针对课本例题做到举一反三,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其活用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能促使学生探究新知,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用教学方法,营造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章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独具特色的轴对称图片,如剪纸、故宫、赵州桥等,教师适时教学生们认识图中的各种图形,学生们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浓厚,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获得了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就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培养其合作精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平衡搭配的`原则实行优差生合理搭配的方式,促使合作学习深入开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之前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 度,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ABCD 重合吗?平行四边形ABCD 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众多问题的抛出,使得学生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各个小组分别展开研究探讨,有的制作平行四边形展开实际操作,其他学生根据所得到的结果针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终集组员的智慧来解答这个问题,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
四、加强问题引导,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问题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例如,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有关图片,如风扇、秋千、时钟等,接着发问:“这些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能够在阅读教材时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当学生初步了解旋转的定义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应用旋转的概念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使之深入探究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元素来进行教学,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更轻松、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见的一大一小的两个呼啦圈,让学生拿着两个呼啦圈站在教室的两侧,随着两位学生的靠近,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当两位同学拿着呼啦圈走近时,两个呼啦圈的位置关系有多少种?”听完教师的问题后,学生纷纷回答:“3 种”“4 种”,此时教师再将本节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引出来,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学习效率也有明显提升。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使之认识到知识的有用性,从而积极学习数学,提高学习质量。
六、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需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特点,认真研究教材,并结合已有教学经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数学的殿堂中自由行走,健康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美术教育的定位论文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在培养社会建设者的素质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中职美术教育是实施中职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中,中职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用人文化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贴近实际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用多样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用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完成美术学科的课程任务,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新课改;中职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日益明显。因此,通过改变教育的某些要素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发展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这项工作不仅推行力度有所加大,改革的内容也更加全面、系统。虽然这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总的来说,课改之后的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以人文性、宽松的美术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改的基本原则之一。中职学生往往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生活困难而选择了到职高就读。一些学生抱着拿个毕业证的态度,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美术学科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不涉及难记、难理解的公式和概念,所以美术学科的课堂氛围和数学、语文等学科比起来轻松许多。因此,中职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个优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保证中职教育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以贴近实际的美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新课改倡导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以往教育出现弊端,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就是原因之一。中职美术教育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下一番功夫。只有在执行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一些中职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把学生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如明星演出的宣传海报、电视播放的广告甚至是学生经常吃的小食品的包装、经常穿的个性T恤等,拿来作为美术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东西中学到美术知识。这样不仅会让他们更有兴趣,也会让他们在学会了知识以后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以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中职美术教育实施这些能力培养目标,既是完成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美术学科特点得以体现的契机。要达到这些目的,中职美术教育者就应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而决不能停留在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画一节课这样保守的形式上。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欣赏美、从动手操作中创造美,是很好的课堂设计。尤其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创作课,不仅能让学生更有兴趣,还能充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教学任务,更在于让学生身心都能健康成长,这也是新课改理念之一。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需要被关注。从社会建设需要的角度看,中职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其培养出的建设者是否拥有较高的劳动技能,更在于建设者的心理品质是否过关。中职美术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这方面,美术学科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更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几乎每位美术大师都有一番艰苦的成长经历。充分开发这类课程资源,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创作者对生活、自然、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可估量的正面引导价值。总之,中职美术教育要实现中职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双重目标,在新课改中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中职学校的基础和中职学生的现状。而中职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新课改理念这一工作指针,也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让美术课堂更精彩,让中职学生的明天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蒋君兰.探析高师成人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之路.中国报业,(8).
[2]杨永明.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张志坤.中职就业,“红旗”如何打下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5).
[4]张亚.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课堂上.考试周刊,(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新课改的开展,人们对德育课程教育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中班主任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高中;德育;理念;方法
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才能使自己提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工作多是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高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只能从表面了解德育课程教育工作的知识根本不能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
1高中德育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目标迷茫:互联网上的一些片面、消极、错误的观念影响着学生帮的思想,让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学习中,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导致了自己学习成绩的下降。在生活中,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导致高中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抱负,过度崇拜权力和金钱。学生缺乏一定的目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着巨大阻碍作用的。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高中生不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很容易形成犯罪。例如,在学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高中生在学习中虚度光阴,学习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在生活中也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是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有些高中生遇到一些挫折就选择逃避,选择自杀,这种消极的行为,对于高中生帮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中生帮的学习,而且对高中生在未来就业中的发展也是有着巨大的威胁的。
1.2班主任师资力量差:在当前的教学形态下,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班主任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差的。班主任不仅没有一个高的学历,而且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讲课中经常出现教学错误,管理方式不当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班主任的师资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如果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的,因此在对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方面,学校应该经过认真的研究后制定出培养教师能力的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方法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其意义更加深远,高中是学生良好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1以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以生动真实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枯燥空洞的讲道理更能让学生接受。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公益活动、文体比赛、郊游,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校内组织学生参加卫生扫除、宿舍内务整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离不开找学生个别谈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要善于多渠道地做学生思想工作。
2.2抓好养成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虽然是小事,但它对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明礼诚信、助人为乐。开好每一次班会课,以讲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使他们养成爱护环境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不穿奇装异服、不配戴手饰、不染发、穿戴整洁得体,能把自己的宿舍内务整理得有条不紊;不抽烟、不喝酒。以《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评定学生的操行量化分,使操行量化分和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挂钩,通过一、两年的督促和量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3利用课堂渗透:在课堂文化中渗透德育课程知识,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例如,班主任可以让任课教师在上课中给学生渗透德育知识。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语文课时给学生联系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2.4利用多媒体技术:学校应该因材施教,应该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上开发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设置一个弹性课程体系,让班主任把教案发到网上,给学生一个提前预习课程的时间。让学生提前预习。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制作简单、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然后在上课过程中插入相关的视频和音乐等。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德育课程教育的课程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可以对德育课程有更直观的了解。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教育意义的视频,在观看过程中对事件有个清晰、全面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
2.5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与潮流,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来。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平等师生关系。同时老师们都应该鼓励学生们勇敢的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在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讲解。
2.6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技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班主任的教学方式改进之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创新的观念,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的有创意,学生们才会更加喜欢学习德育课程。
2.7提高学生的德育课程修养: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思想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还要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政治知识,掌握构架体系。结束语:高中的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好好利用好课堂的价值,就能实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课程水平。高中班主任只有不读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观念面临着挑战和转型。教学观念的转变涉及到教学关系的转变,教学资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评估的完善等多方面。毋庸置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掀起了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思想革新的狂潮,但是,在这些创新的背后依然隐藏着多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抓住现阶段高中教学实践中涌现出的问题本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是我们不得不考量的问题。
一、当前离中数学教裔教学观念中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教育依然将升学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对高中数学而言,更是提高综合成绩、增加高考砝码的'关键。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持续走高,但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没有彻底转变高中教育为高考服务的思想,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特长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无疑会从源头上误导整个教学观念的走向。
(二)教学关系两极分化
所谓的教学关系两极分化是指,一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核心开展填鸭式教学仍占据主导,由教师单方面制定教学任务、学习目标,课上实行单向的授课模式仍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主流。另一方面,在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对学生盲目肯定、乱加鼓励、教师跟着学生走的极端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新课改的压力下,任课教师既要完成提高教学成绩的目标,又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式的教学互动,所以,就出现流于形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开课。但在实践教学中却没有认清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精髓,盲目认为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其结果必然是“东施效颦”,难以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教学方法矫枉过正
在新课改背景下,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难以维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成为许多高中数学教师推行新课改、实行教学转变的法宝,殊不知在这些新型学习方法推广的背后,却存在矫枉过正的嫌疑。许多教师将自主学习理解为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实行放任式的教学,想学什么、想怎么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对学习的探索方向并不成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开展有效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多走弯路或浪费时间。在合作学习方面,许多教师对所有的课堂内容一概而论,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开展合作学习。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看似是积极的表现,实际却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对课堂的进展毫无影响,这种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应该明确认识到为高考服务只是教学目标当中的一部分,高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功底。高中数学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整体学生的基础素质,使之具备必要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对学生特长的培养,鼓励那些有浓厚学习兴趣和特殊学习能力的学生发展,例如国际数学竞赛、奥林匹克竞赛等。只有明确了这一目标,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科学、理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二)构建和谐双赢的教学关系
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而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意识到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对教学实践的作用,杜绝形式主义教学。其次,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占据主动地位并不代表要跟着学生走,同时还要坚定教师引导教学的地位,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应扮好监督者、引导者、总结者的角色。
(三)采用张弛有度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意味着赋予学生漫无边际的自由,而是让他们在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下,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学习。无论问题探讨得有多深入,最终都离不开教师的总结和指导。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
三、结语
面对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提出的挑战,我们的理解和应对决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而是应抓住本质,深入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转变现有思路,突破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思考教育论文
[关键词]新课改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 教学行为
[摘要]新课改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是在要求学生从事快乐体育的主导思想下,树立“健康第一”的信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必须有所转变,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所以笔者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经验,就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行为的尝试性变化做简单的阐述。
自2007年“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也迈人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而言,更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其预定目标。过去,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都是注重动作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新课程的精神与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体现与落实。多年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从课程理念和行为习惯人手。
一、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要求。
关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关注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提出的新的诊释。
(二)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
体育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体育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因势利导。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
(三)新课改对体育学习生活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体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游戏”课,包括一些体育教师在内,从内心也认为体育课就是给学生玩的时间,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负担中能暂时性的解脱出来,所以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很少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所以很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成了一种摆设,对于教师而言,教授一门技术,对学生而言,掌握一门技术都是难以实现的。退一步讲,就算教师有多么认真和负责,教师在不断的重申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对此却没有一点点反应,依然我行我素,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耐心,感觉身心疲惫,学生在课程当中也未学习到什么知识和技术。那么怎么来改变这种难堪的局面?怎样来让学生注重体育教学、来调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树立学生自主观,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针一对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如老师教的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积极性不高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
(一)是学习的合作与交流者
在课程教学当中,我们也该改变过去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师应该和学生学会很好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下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反过来,教师也也该从学生的学习心得当中去发现教学当中的不足,只有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是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体育课程教学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大多数课程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就显的非常的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调动与协调上下功夫;与学生平等合作、交流对话,也要强调“有序”地学习,否则体育课就成了“放羊课”,因此,没有组织就没有体育课,体育教师应是一名好的组织者。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
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是我们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激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通畅,教学才能有成效。
(一)尊重和激励学生
激发和鼓励学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新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也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寻找当中的不足,平等待人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的热情帮助和鼓励才会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共同参与,相互学习
学习不单纯是学生的事情,教学也不单纯是老师的义务,在新课改当中,学生和教师应该互相学习和尊重,大家互相帮助,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才能发现不足,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学习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去交流,通过共同学习,结合成学习伙伴,教师才可能解读学生,提升自我,使教学水平得到升华。
总之,新课改赋予了我们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新的内涵,我们应从思想观念出发,“扬弃”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培养健康、有思想、积极向上的新一代,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