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 敢于创新
- 文档
- 2024-09-10
- 118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学会思考 敢于创新,本文共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因为选择的过程已经加入了你的思考;而如果只努力不思考,很可能会陷入驴拉磨的死循环。所以我们要说,思考比努力更重要。
纵观历史上的成功者和平庸者,两者之间往往是因为思维存在差异,前者通常更擅长也更喜欢思考,而后者通常只是一味机械地重复。
我相信所有汉今人都知道思考很重要,尤其是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性,但问题是,有些小伙伴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他们也时常会有疑问:“创新是不是摒弃掉旧有的传统去发明创造一个新生事物?”“什么叫创新,创新有方法和规律可循吗?”
如果“创新”有一个确定的方法的话,那就不是创新,而是沿袭传统了。创新其实一直在发生:行业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产品与销售问题的产生,都强迫着每个汉今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修正知识和经验。狭义的看,模式和产品的创新,更像是一个”启发式搜索“——在完全不确定的空间里,去寻找种种的线索,一个个排除不可能的方案,不断的缩小搜索空间,直到“邂逅”那个合适的结果。这个问题所能得到的,也只是那些”线索“而已。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发现都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尽管那些结果看起来很接近逻辑规律。
关于创新,乔布斯说过: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说白了就是联系再整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整合创新能力的人呢?
创新不是天赋,它是一种习惯。培养创新的能力,首先要让自己具备创新的意识。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就要敢于质疑,不甘于当下的“机械重复”。不断的问,这样是最好的方法吗?怎样能让人们使用更方便,让品质更美好,让销售更顺畅、让人们更快乐地享受文化带来的魅力。这些都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最核心的能力是观察与思考。养成观察的习惯,用同理心去思考。你一定能发现,在设计中、生产中,销售中,使用中,周围的人有很多不便之处。当你真的能体会到他人的困扰。就是创新的开始。然后就是去思考和研究,有没有改善的可能性。想到一个改善的办法,试着去验证,然后再观察、再思考、再改善、再验证。往复这些,最终你的创新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有效地创新并不是超越时代的新发明。最有效的创新,是把手边能用的东西都使用起来,从而得到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才是我们倡导的创新。即使经验再多,你也要勇于否定自己,提升自己,保持一种对新鲜事物的积极心态。
企业呼唤创新,行业呼唤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对,也没有完全的错。当一件事让你觉得受挫时,换个角度思考下,说不定会有反转。祝每一位自信、积极、乐观的汉今人,在学会思考、敢于创新的路上一往无前!
量的积累
过去我最头疼的事情是衣服搭配,不知道要如何处理从帽子、到围巾、到上装、到裤子、再到鞋子、包包这一系列的搭配,正是因为不会搭配,只好买了更多,但结果还是碰到新问题就傻眼。而且不停整理衣橱的结果,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改变,本质上改变不多,这段时间我归纳为量的积累。
质的突破
经过很长时间的困惑、无奈,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从别的地方着手,应该会有比较强的效果,功夫在诗外,我猜整理的功夫也在整理外。我立马开始实践。
于是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突然有一天在看到这些衣服时,我脑海里出现了想法:这件衣服似乎可以有别的搭配哦。于是进行尝试,嗯,还不错嘛!哇,过去觉得HOLD不住的衣服,现在穿起来感觉不一样了耶!这时候就开始百感交集了:真后悔不该送走那些衣服啊!而能够利用好现有的衣服后,虽然总体来说过去的衣服确实存在很多缺陷,但重新搭配后也能有新的表现,然后买衣服的念头就减少了。
我做的事情只是开始学习思考,让自己的思维尽量有序。此时的有序不意味着完美,相比自己进步很大,相比最优秀还是有很多提高空间。套用我中学同学的一句话,就是此阶段通常加速度很大,速度还不快。
为什么学会思考可以让空间整理有质的突破?
其实物品混乱的人,可能表现形式有各种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思维也会比较混乱。因为思维混乱,需求也混乱,而且最麻烦的是此时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混乱,家里东西越乱越容易买买买。再买本书?再买件衣服?再买个包?再买双鞋?再买个咖啡机?而这个世界是由你的内心影响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后,外在才会有本质的变化。
思维如何混乱无序呢,还是用一些夸张点的例子来说明吧,讲师的思维水平是展示在众人之下的,所以我拿讲师来举例。因为据说表现不好的讲师都在18层地狱,我也正在18层地狱往上爬的过程中:)
重度患者表现是:无逻辑,无观点,
内容东拼西凑、组织凌乱,无自己的观点、体会、想法。
有朋友上过的一个线下课程,就有点这个意思。广告上说三天课程,白天上、下午均上课,晚上还有讨论,课程满满哈,感觉充实。实际课程则是晚上的讨论没有,三个下午则是处理个案,这些个案又是额外付费的,三个上午则有一个用来做自我介绍。也就是说三天的课程变成了两个上午。三天下来,从此朋友与这课是路人。
中度患者表现是:有一定逻辑,有一些观点
这比重度患者进步大多了,虽然观点大多数抄别人的,但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观点。表现上没有全程灌水,有一部分时间还是有讲干货。比如三天课程,算下来,应该只有半天跑题。把自己知道的倒出来,你能否听懂学会,那是你自己的缘分了。糟糕的是,这些讲师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比如有的课程呢,是收新生不遗余力,老生的维护工作则是放一边去了,哪能管你学会没学会呢!可是招新生的时候呢,又希望老生做推广。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学员群内发招生广告,然后说:请大家转发。
由此我想到口碑效应了,口碑效应是说:当产品和服务达到顾客期望值,基本上没有口碑信息流;当产品和服务超出顾客期望值,就会有好口碑信息流;当产品和服务不及顾客期望值,就会有坏口碑信息流。只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口碑传播的基石,没有基石,后面的技巧都免谈。
轻度患者表现是:有逻辑,有观点,无远见
常见问题是重视短期利益,长远目标感不强。这也很正常,中国哪有百年老店啊!有的只是百年韭菜。能够有逻辑有观点我觉得没有远见也可以原谅了。
不过,我的问题是:什么人会遇上这些三无课程呢?
嗯,答案很残酷:当你自己也是这样的时候,就很容易遇上这样的课程。:)
(估计很多人要打我了)
我不得不说,头脑思维混乱时,是要为混乱付代价的!
以上这些可以改变吗?当然,思维是有套路的,通过刻意训练思维就可以改变。
所以,找到这些套路,训练自己的思维,慢慢思维会开始有序;
如果不会找、找不到,那么可能需要去学习“如何找到我想要的工具”。
如果思维混乱,就得吃别人嚼过的三手馍馍,就要付高额智商税!
学会思考,能让思维有序,让空间有序,让生活有序!
试着思考一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那么一丁点道理呢?
每一本书都在开拓我们的视野,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体会,今天亦是如此。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孩子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现在做的,很多是为了“所谓的”提高孩子成绩,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孩子大量的时间用在讲和作业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孩子思考的空间,没有给孩子留白,真是把孩子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有时想想,我们非常认真地在告诉孩子真理,其结果呢?我们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孩子学习的麻布,就像中年的闰土,像个“木偶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孩子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孩子去发现真理。
俗话说:差的老师只会给孩子带来奉献,而好的老师会教给孩子学会真理。当然,我更愿意成为后者。
就在大年初四,我看到官方网上的一篇文章,名为:《“宁可孩子成绩烂,也别送他去补习班!”》我很好奇,便点了进去。里面大致讲了一位教龄的老师揭开了补习的“套路”。怎么揭开呢?是这样的,一般的数老师为了速度快,教学生的方法都是公式套入法。这样虽然可以快速帮学生提分,可它也是最好抹杀学生思想的方式。而且人家说了,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懂的老师!而那位20年教龄的老师,虽然他的教学方法很慢对于六年级毕业生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可没有人会想到,甚至是那位老师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们习惯了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别的老师教学生用公式套入法时,学生们学会了思考:为什么公式会是这样的?因为这样,那位老师每次下课就会看一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些学生为了知道公式的来源,还会询问老师呢!所以“宁可孩子成绩烂,也别送他去补习班!”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受。因为我很佩服那位20年教龄的老师,因为他的教龄并不高,但他却有很多老师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勇气。为什么说他有勇气?因为他的教龄并不足以让别人相信他的推理是对的,可是他却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实事求是。他的举动惊动了教育界,难道这还不足以称为勇气吗?
并且他还不受外界的干扰,就算是有校方、老师、家长去说他,他还没有任何动摇,并坚信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最后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学生们真正的学会了思考,为什么是真正的学会了思考?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为了成长而放弃很多东西,包括思考。但是这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因为思考就是兴趣;因为思考就是成就!
为此,我还想到了自己。因为有时候的我被公式套住了,不懂得跳出那个思维,去创新另一片天空,不懂得去思考。这让我明白了数学学习失去不了思考;任何一门学科都失去不了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更失去不了思考!所以今后,我要跳出思维空间,创新另外一片新的天空、新的世界!
这本对我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我们知道批判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训练和思考,看完书虽然我没有学会批判性思维,但是最起码我对一些事物有了警惕,开始运用书中提到的方法去解决生活里的事情。
这本书书从6部分讲解批判性思维:
1.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空想
2.不要轻信,要学会鉴别信息的真伪
3.以理服人
4.十中最容易范的逻辑陷阱!
5.学会批判性思维
6.创造性思维
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信息,并且有时候也需要得到一些“信息”。而在寻求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搜商”,学会自己在网上查找,学会提问,而不是做伸手党。
书里提到的思考流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很好的训练自己,(但最终能否坚持下来,还是需要靠个人)
1.现在发生了什么?这是真的吗?(记录事实)
2.这真的是与我相关的事情吗?(确定影响范围)
3.说服自己与某件事有关或无关时是否在自欺欺人?(摆脱情感判断)
4.我需要集中精力来完成这件事吗?(判断事情紧急度)
5.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吗?(判断事情重要度)
6.我该如何准备?(构思具体的对策,这里可以展开很多不同的方法)
7.我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对自己的对策进行评估)
当然,学会以理服人也是大学生所需的素质之一。
当与别人说理时应该先要思考如下问题:
1.我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有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支撑我的观点?
3.这些资料和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么?
4.有哪些资料和数据可以削弱我的观点?
5.有哪些概念和定义需要澄清?
6.我该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表达自己?
7.我呈现的逻辑有误么?
8.什么样的语气更加合适?会不会太绝对?
有了以上的思考才能做到会说理,以理服人。
20xx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发出一条宣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对幼儿的未来是多么的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把这句话记在心中,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关于区角活动与幼儿学会学习的思考》这篇文章,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通过文章的学习,让我对区角活动时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文章介绍了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学习的主要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指导方法,并用例子的形式分析了每种因素的重要性,以及产生的效果。其中文章中说道:“教师的教育指导方法对幼儿学习影响最大,区角活动中,教师不应充分放开幼儿,让其放任自由,也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或要求他们应该怎么做,规定得很死。活动中教师应把握自身指导和幼儿主体间的关系,仔细观察分析并适时介入给于个别幼儿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又给予他们一片自己的思想空间,让其探索,让其学习。”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的好,说出了教师在指导幼儿区角游戏中的关键指导思想,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是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去思考问题。
其次,文章中介绍了在区角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如:通过活动,幼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通过区角活动,让幼儿手脑并用,促进全脑开发,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读书笔记。了解了幼儿在游戏中只有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积极地与材料交互作用,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游戏的快乐,他们才能更加有自信、积极的参与活动。
其三,文章还介绍了几种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如:教师充分运用幼儿各种感官,提供各类材料,把玩转化为学习经验,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这些策略比较好,在以后的游戏指导中也可以尝试去运用。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不仅充实了我的专业知识,还让我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今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主动学习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自主的游戏,自主的学习,让孩子在游戏的海洋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吧!
(一)我与这本书的故事
至今我还是想象不到会有人愿意自掏腰包把自己写的书免费赠出999本的,但是我确实是碰到了,并且在几天后就收到了这本书。
其中的一个插曲是,看到这条微博以后我就立马给@西安黄鑫 老师把自己的情况和地址私信过去了,仓促之中却忘记发送了自己的真实姓名。等到两天之后黄鑫老师回复“真实姓名啊亲”的时候自己的脸上一阵火热,作为一个社团的负责人一年了居然还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真是扇了自己一大耳光,因此这时才回复了姓名。可是鉴于这次活动的统计工作相当繁琐,所以对于老师送书的可能感觉希望不大,想着是大不了自己回头自己买一本吧。
四天之后,有短信通知去拿快递。我下课赶忙跑去三食堂,找到包裹。撕开一看,正是《独立思考》,心中一阵暖意。
(二)我与@秋叶 的故事
说实话,@秋叶 老师是我当初学做PPT时误入“70man”博客时误打误撞结识的,后来一路就关注了“秋叶PPT”,购买了秋叶老师的全部书籍,并且见证了“秋叶青语”的一步步的成长。之所以一路关注,已经不仅仅是关乎PPT了,而是从秋大这里学到了很多这个软件以外的东西,其中最为受益的`就是老师推崇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最开始的一份PPT作品《看方韩大战学独立思考》,到后来秋叶青语公众账号的“学会思考”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和文章给了我最初的关于思考方面的启蒙,我终于了解到,这世上有一种思维叫做“批判性思维”,有一种品质叫做“独立思考”,我感觉这正是目前广大的大学生所不曾重视但又及其重要的东西。因此后来才开始阅读起思维方面的书籍,如《学会提问》、《金字塔原理》等等。
同时也是因为秋叶老师极力鼓吹的“大学一定要多读些杂书”的观点,以及秋大身体力行以超人般的精力地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着。自己才开始逐步培养起自己阅读的习惯,才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生活。所以说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是谁,那么我的回答应该是:@秋叶 老师。
(三)《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本书延续了@秋叶 老师之前作品的一贯风格,这是一本干到不能再干的干货。
书从内容上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说的是提问的技巧,第二部分讲大学生学习的相关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讲如何利用网络的免费资源。
提问部分又分为提问对象和提问方式两部分,下面再细化成什么是好问题、怎样向老师/名人/专家/朋友同学提问、什么苏格拉底式提问和怎样做一个好的提问者等方面。
收获:
1.问题可以分为基于事实、基于偏好、基于判断三种,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去找寻证据和事实,独立思考,形成适合自己的答案。
2.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可以找到自己思维中的漏洞,形成系统的苏格拉底式思维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的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结论
3.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模式很重要,有了这些思维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便会自然呈现出来。其中“人-事-物-势”是一种做出自身决策时可以使用的思考框架。
大学生学习部分则讲述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科书阅读指南、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和制定学习计划四个方面。
收获:
1.读书的关键是学习一门专业后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学习能力者的差异在于此。
2.大学生需要掌握教科书的正确读法,并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
3.大学的文理科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相同点之一是都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学习。
利用网络免费资源部分更像是一个个的小教程,恨不能手把手地教你去在网络上找到系统的学习资源,查询某项工作的薪资水平,搜寻自己所需的好书,扫找PPT模板等事情。
收获:
信息时代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学习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
这是我第一次读书之后做思维导图,可能存在很多不足吧,望大家海涵。
读书花了四天读了两遍,做思维导图花去了我三天中所有的空闲时间,不过觉得还是收获要大于付出的。
(五)总结
这一本书读下来的观感就是@秋叶 老师满满的诚意,不惮以学生最坏的境况,耐心细致地一步步教给大家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利用工具,学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必须掌握的种种技能。
总的来说,这绝对是大学生值得一读的一本书,向身边的大学生朋友强烈推荐!
星期天,爸爸突然心血来潮,要出一道题目考我,而且保证是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并且和我打赌,如果我做对了,奖励我打电脑游戏。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心想:这下我可有得玩了。
题目如下:小明家离学校300米,小红家离学校200米,小明家距小红家有多少米?(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
望着这道题,我张嘴就来:“500米。”并且做出“V”手势,直奔电脑而去。不料被爸爸大喝一声:“站住!”听到这声喊,我立刻意识到刚才答题时太粗心了,只计算了小明家和小红家分别在学校 的两侧这一种情况,而漏了他们两家在学校同一侧的情况。我一边红着脸,一边回答爸爸:“还有一个答案是100米。”
爸爸一脸严肃地告诉我:“我就是在考你的细心,要认真读题,整理已知的条件,综合分析各种情况,才能正确解题。”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不同的人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没错,可为什么这少数人就会掌握真理呢?是因为这少数人具有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像比萨斜塔上的伽利略一样。当时社会上一致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快慢与其质量成正比”的理论,而伽利略却与众不同,认为“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高度落下时会同时落地”。最终,他在比萨斜塔上向世人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铸就了不朽的辉煌。如果没有伽利略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思维,又怎么会有今天物理学的成就呢?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众所周知,爱迪生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的很多发明都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电灯泡便是他的发明之一。为了发明电灯泡,他想了几百种设计方案,换了八千多种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发明出了钨丝电灯泡。如果没有爱迪生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没有他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天的我们又怎样能生活在一片光明中呢?
生活中亦是如此。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出发到乙地,但道路维修,无法通行。那要怎么才能到达目的地呢?很简单,陆路不通,我们可以从空路或水路到达目的地呀!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会愚蠢地一条路走到黑,不会融会贯通。也许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就会更直接得摘到成功的果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学会善于思考问题,更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会领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