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 作文大全
- 2024-08-12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银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本文共7篇,希望大家喜欢!
银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产自云南思茅银叶巴豆(Croton cascari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结构,它们是3个二萜,2个芳香类化合物,1个黄酮苷和β-谷甾醇及β-胡萝卜苷.
李子燕,LI Zi-yan(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贯叶连翘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草药贯叶连翘(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75种化合物,其中百里香酚、桉油精、丁香油酚等酚类物质为首次检出.结果表明,贯叶连翘因产地不同、部位不同,其挥发油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
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硅胶反复柱层析分离和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并用波谱学技术确定了其结构,分别为6个三萜类化合物,没食子酸和β-谷甾醇.
羊晓东,杨姝,赵静峰,李良,YANG Xiao-dong,YANG Shu,ZHAO Jing-feng,LI Liang(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
景洪哥纳香和大叶紫玉盘化学成分研究
从景洪哥纳香和大叶紫玉盘根醇提物中,采用色谱分离方法,分别得到43个和3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景洪哥纳香根中得到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8-乙酰基-9-去氧哥纳香吡喃吡喃酮(1);从大叶紫玉盘根中得到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大叶素A(2).另外,从景洪哥纳香根中,还分离得到一个神经鞘胺醇苷成分混合物asteriacerebrosides(3),并通过GC-MS技术,鉴定了该混合物的脂肪酸部分(FAM)和长链胺部分(LCB)的种类数目及碳链长度.结果表明,3中脂肪酸部分,含7个脂肪酸,碳链长度分别是16,18,19,20,21,22和23个碳;其长链胺部分包含5个脂肪胺,对应链长度为21,22,23,24和25个碳.
黄连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黄连木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99个化合物,主要含有多种长链脂肪烃,棕榈酸及芳樟醇等多种萜类化合物.初步分析了所含成分的.药效.结果显示,黄连木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作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鉴定出16个化合物。挥发油中含有一定量营养物质棕榈酸和亚油酸。同时也积累了较多的人工合成物质及其降解产物,有的毒性较大。
关键词:异叶茴芹根;挥发油;GC-MS
异叶茴芹(学名 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s.)系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喜马拉雅地区、印度东北部等,在国内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广东、台湾均有出产。生长于海拔160米到3300米之间的广阔地区,生长环境为山坡草丛中、水沟边以及树林下。为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短柔毛,植株高度为40至120厘米。异叶茴芹根纤细,茎为直立状,上部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分叶为羽状复叶,植株中间小叶片呈卵圆形,长4至6厘米,宽1.5至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裂片基部偏斜,边缘有圆齿;茎上部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有锐而深的.缺刻或牙齿。俗名为山当归、苦爹菜、蛇倒退,又有别名称八月白,资源丰富,是浙江省民间常用中草药及常用畲药[1],民间也将其作为一种野菜来食用,以带根全草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祛痰,解毒,散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偏头痛,腹痛,痢疾,肠炎,小儿疳积,皮肤瘙痒,跌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文献记载,其嫩茎叶中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全草含挥发油。据研究[2],贵州产异叶茴芹的挥发油中含有34个化合物。主要有萜类化合物和链状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萜类主要成分为吉马烯、姜烯、法内散、红没药烯、石竹烯等。因为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对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影响较大,为了解浙江产的异叶茴芹药材质量,我们采用了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浙江异叶茴芹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旋转蒸发仪,美国Agilent 6890N型气相与Agj.1ent 5975B型质谱仪联用及工作站。
1.2 材料与试剂 样品采自温州金坑大峡谷,经温州医学院林观样老师鉴定为伞形科异叶茴芹Pim pindla diversifolia Ds.,标本保存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标本室,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AR)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取新鲜的异叶茴芹根将其切碎后,称取200g置于1000ml的圆底烧瓶中,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4h,将油水经石油醚萃取后回收石油醚,再使用无水硫酸钠处理后过滤,最后用乙酸乙酯稀释后进样。
2.2 GC-MS分析 色谱柱为HP一5MS(30m×0.25mm×0.25μm),将升温程序设置为:柱起始温度50℃,保持5min。以5℃/min升温到260℃,保持5min.载气为高纯He,载气流速为1.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50℃ ,进样量1μL,分流比2O:1。质谱条件:离子源EI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为150℃ ,扫描范围4O~550amu,溶剂延迟为5.Omin。质量范围l0~550amu。
2.3 分析结果 经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共检测出20个色谱峰,通过HP 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O5.L标准质谱图库,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图谱解析。鉴定出了16个化合物。离子流程图见图1。通过HP MSD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求出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见表1)。
3 结果与讨论
毛黄栌枝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SFECO2)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分别提取毛黄栌枝叶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7个和48个化合物,主要包括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大根香叶烯D、马鞭草烯醇等成分,均有较多生理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认为SFECO2法比SD法可萃取出更多较高极性组分,因此广泛用于中草药成分研究中.
田u,TIAN Xuan(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