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7-24
- 114热度
- 0评论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反思,本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
这是一节物质结构的启蒙课,改变往日的教学方式,把师生问答式学习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完成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顺从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做学生探究的向导。当学生提出一些很难当堂解释清楚的问题时,教师要果断提供向导。如学生问:“既然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为什么组成酚酞的微粒不跑到盛氨水的烧杯中变红色呢?酒精与水混合为什么有气泡产生?高锰酸钾颗粒是紫黑色,为什么高锰酸钾水溶液呈紫红色?等,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每个都解释清楚,可以放在课后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去探究,既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经常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习的体验和认识,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他们对探究物质的组成非常感兴趣,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课后我问学生时,同学们都乐呵呵地说:“化学真有趣”、“这节课我觉得时间很短,这么快就下课了。”通过学生的语言与表情,不难看出这节课学生们学得轻松。
由于课堂容量较大,动手操作较多,学生基础不是太好,完成本节课内容时间较紧,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全进入到物质的微观世界中,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实验反映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材料,得出正确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已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境,诱发新知 探究活动,探求新知 练习反馈,运用新知 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具体过程如下: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
三、分子和原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新分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初中化学教案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
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 2.50mL酒精+50mL酒精 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 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提问: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
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提问: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授的是第九课第二框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学会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采取这样的流程: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2、思考讨论;3、解决问题,提炼升华。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发问题的产生;再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努力摆脱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生成过程的做法,这样的上课模式比较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例如:情景设置: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以丰富本地的生物资源,但引入不当,就会造成生物入侵,产生严重的后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东北部,对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它的种子是靠风和鸟类传播。它最初是作为家庭花卉被引种于我国上海、南京一带,后来失控逸为野生,疯长于旷野路旁,并造成绿色灌木的成片死亡。“一枝黄花”已作为配花进入花卉市场,美称“黄莺”。对于能否销售“一枝黄花”,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争议颇多。
你是否同意在市场上销售“一枝黄花”?请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分析出——利:可以作为配花观赏 弊: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弊大于利,所以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一枝黄花”。从而引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多且较深,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无从下口”。
在分析“红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体现了什么原理或要求”这一问题时分析不够到位,如果强调”绿叶相扶起到了突出红花的作用”,从而体现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了次要矛盾可能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1.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思想方法的应用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安排只一节,为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发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总结获得新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对新的知识的获得觉得不意外,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从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方程的根之间进行分析、猜想、归纳、总结,这是重要的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类比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操作、实践、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其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相伴而行,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
3.强化行为反思
“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反思的环节,用问题的设计,课堂小结,课后的数学日记等方式引发学生反思,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方法。说到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数学日记”该如何写,写什么呢?开始摸索写数学日记的时候,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给学生提出写数学日记的简单模式:日记参考格式:课题;所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或规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所学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通过这两年的摸索,我把数学日记大致分为:课堂日记、复习日记、错题日记。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基本要求;选做题属于拓广探索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够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态度端正,但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总结出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表述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重点、难点分析:
①重点: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②难点: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 如图,以 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关系h=20t-5t。
考虑以下问题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 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 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 20.5m?为什么?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2
2分析:由于球的飞行高度h与飞行时间t的关系是二次函数h=20t-5t。
所以可以将问题中h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有合乎实际的解,则说明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问题中h的值;否则,说明球的飞行高度不能达到问题中h的值。
解:(1)解方程 15=20t-5t。
t-4t+3=0。 22
t1=1,t2=3。
当球飞行1s和3s时,它的高度为 15m。
分析:由于球的飞行高度h与飞行时间t的关系是二次函数h=20t-5t。
所以可以将问题中h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有合乎实际的解,则说明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问题中h的值;否则,说明球的飞行高度不能达到问题中h的值。
2
解:(1)解方程 15=20t-5t。
t-4t+3=0。
t1=1,t2=3。
答:当球飞行1s和3s时,它的高度为 15m。
(2)解方程 20=20t-5t。
t-4t+4=0。
t1=t2=2。
答:当球飞行2s时,它的高度为 20m。 2222
(3)解方程 20.5=20t-5t。
t-4t+4.1=0。
因为(-4)-4×4.1
答:球的飞行高度达不到 20.5m。
(4)解方程 0=20t-5t。
t-4t=0。
t1=0,t2=4。
答:当球飞行0s和4s时,它的高度为 0m,即0s时球从地面飞出。4s时球落回地面。
画出二次函数h=20t-5t的图象,观察图象,体会以上问题的答案。
从上面可以看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密切。
由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y=-x2+4x的值为3,求自变量x的值。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x+4x=3(即x2-4x+3=0)。反过来,解方程x-4x+3=0又可以看作已知二次函数y=x-4x+3的值为0,求自变量x的值。
一般地,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y=ax+bx+c深入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二)尝试练习、互助纠错 22222222222
1、二次函数(1)y=x+x-2;(2) y=x-6x+9;(3) y=x-x+1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22
(1)以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公共点的横坐标是多少?
(2)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由此,你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
先画出以上二次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学生展开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以上的问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密切。
由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y=-x+4x的值为3,求自变量x的值。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x+4x=3(即x-4x+3=0)。反过来,解方程x-4x+3=0又可以看作已知二次函数y=x-4x+3的值为0,求自变量x的值。
一般地,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y=ax+bx+c深入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2、二次函数(1)y=x+x-2;(2) y=x-6x+9;(3) y=x-x+1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222222222
一、教材分析: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二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其相关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通过小球飞行这样的实际情境,创设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这样,学生结合问题实际意义就能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很好的体会;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本节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3.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提高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亲自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课件
六、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十、教学反思:
1.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思想方法的应用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安排只一节,为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发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总结获得新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对新的知识的获得觉得不意外,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 从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方程的根之间进行分析、猜想、归纳、总结,这是重要的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类比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操作、实践、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其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相伴而行,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
3.强化行为反思
“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反思的环节,用问题的设计,课堂小结,课后的数学日记等方式引发学生反思,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方法。说到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数学日记”该如何写,写什么呢?开始摸索写数学日记的时候,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给学生提出写数学日记的简单模式:日记参考格式:课题;所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或规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所学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通过这两年的摸索,我把数学日记大致分为:课堂日记、复习日记、错题日记。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基本要求;选做题属于拓广探索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材分析: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二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其相关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通过小球飞行这样的实际情境,创设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这样,学生结合问题实际意义就能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很好的体会;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本节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3.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提高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亲自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课件
六、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2]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问题
1. 课本P94 问题.
2. 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15m或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20m?
3. 结合预习题1,完成课本P94 观察中的题目。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3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
2.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否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经历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获得信息、梳理归纳的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3] 例题学习巩固提高
问题
例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2独立完成,师生互相订正。
教师关注:(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是否规范;(2)学生所画图象是否准确,估算方法是否得当。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题2的铺垫,同学们已经从旧知识中寻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很容易明确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降低难点且突出重点。
[活动4]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问题:
(1) P97.习题 1、2(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评价;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实物投影出学生解题过程,教师强调正确解题思路。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应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解题时候暴露的共性问题作针对性的点评,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这两个题目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应用,让新知识内化升华,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八、自主小结,深化提高: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2.这节课你参与了哪些数学活动?谈谈你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经验。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不足的予以补充,精彩的适当表扬。
设计意图:
1.题促使学生反思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
2.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认知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知识的方法,力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九、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作业设计:(必做题)
1.阅读教材并完成P97习题21。2: 3、4.
2.写好数学日记。
(备选题)P97习题21。2:5、6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十、教学反思:
1.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思想方法的应用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安排只一节,为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发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总结获得新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对新的知识的获得觉得不意外,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 从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方程的根之间进行分析、猜想、归纳、总结,这是重要的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类比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操作、实践、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其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相伴而行,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
3.强化行为反思
“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反思的环节,用问题的设计,课堂小结,课后的数学日记等方式引发学生反思,使学生在
一、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掌握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数学思考:建立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通过图象,体会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解决问题:1.通过实际问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实际意义,发展数学思维.
2.求解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1.通过对小球飞行问题的分析,感受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在求解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①重点: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②难点: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引入
问题:如图,以 40 m /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 h (单位: m)与飞行时间 t (单位: s)之间具有关系:h?20t?5t2.
(1) 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2) 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出示问题,学生分析理解.注意学生对高度、时间的理解分析:通过对小球飞行问题的求解,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探索兴趣.
(1) h是t的二次函数;(2)当h取具体值时,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
(3)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呢?(4)如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活动2 方程与函数—观察、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没有公共点?若有,求出公共点的横坐标;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教师展示问题,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1)y?x2?x?2
(2)y?x2?6x?9
(3)y?x2?x?1分析:(1)如何作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图象确定函数的值; (3)由函数图象,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 图象法求解:
(1)函数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是-2,1,此时的函数值是0;
(2)函数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是3,此时的函数值为0;
(3)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公共点.
(注:此题的上述解法也可以脱离图象,理解为代数法求解.)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参见教材图26.2-2.
活动3 巩固、应用—通过例题巩固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激发探索精神.
例: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
2x2?2? x? 2? 2 x ? 2 ? 0 的实数根(精确到0.1)解:作 y x 的图象(如下图),它与x轴的
公共点的横坐标大约是-0.7,2.7,所以方程的实数根为 x . 1??0.7,x2?2.7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与方程对应的二次函数;
(2)由图象求得的根,因为存在误差,一般是近似的;
(3)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直角坐标系的建立;(2) 计算成绩.
图26.2-3
练习:校运会上,某运动员掷铅球,铅球的飞行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0.2x2?2x?1.7,则此运动员的成绩是多少?
活动4 小结、布置作业—回顾、反思、交流.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发展提高
师生共同总结:
(1)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数形结合)
(2)由于作图或观察可能存在误差,由图象求得的根,一般都是近似的.
课后习题.
四、教学反思:
让学生体验函数y=x2和y=bx+c的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x2=bx+c的解的探索过程,掌握用函数y=x2和y=bx+c图象交点的方法求方程ax2=bx+c的解。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生活实例;并能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方案,培养综合性思维能力。同时,学会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设计思路
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实例之中,引导学生在分析实例中提炼观点,通过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并播放奥运会各项目运动员团体图片。
这首歌大家很熟悉,北京欢迎你,中国欢迎你!听到这首歌大家会想到北京奥运会。第29届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人们对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仍然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会期间倡导的中国加油文明手势大家会做吗?
(显示图示:中国加油文明手势。)
教师:请伸出你的双手,我喊1,2,3,大家一起做!
教师:非常好!让我们也用这个手势为国家的未来更美好而加油!为什么在座的各位同学乃至13亿中国人都会有这个共同的愿望呢?
同学发言,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国家繁荣了,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能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才能使个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教师: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
现在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视频:女子体操团体决赛),并体会其中寓含的意义。
1.播放:女子体操队队员图片及团体图片。
2.历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冲金回顾。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由马艳红领衔的女队,由于在跳马和自由操两个项目上劣势比较明显,只获得了铜牌;1988年首尔奥运会,陈翠婷领衔的女队在优势高低杠和平衡木的比赛中失误不断,在弱项跳马和自由操上也发挥欠佳,获得了第六名;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杨波领衔的女队,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拥有了很强的实力,但是终因跳马和自由操项目的落后,获得第四名;亚特兰大奥运会,莫慧兰领衔的女队,实力较强,但她们在自己的强项上出现失误,与上届成绩一样获得第四名。悉尼奥运会,刘璇领衔的女队在各个小项的比赛中,团结一心,共同战斗,获得了铜牌。雅典奥运会,张楠领衔的女队一个接一个的发挥失常,获得了第七名,这是历史最差成绩。北京奥运会,由程菲领衔的女子体操队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冠军,这个成绩也是历史最佳成绩。
请你说一说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静态上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
动态上 :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我们身边的整体和部分的例子来。
说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1.播放视频片断《体操队员的选拔与替换》。
2.设置问题:江钰源、邓琳琳是否能自由选择进入国家队?是否能自主决定参加或者不参加哪个项目的比赛?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处于主导的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整体发挥着统率的作用,而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设置问题:体操队是由队员、教练、队医等组成,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单独获得团体冠军,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说明、回答。
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你还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归纳小结:整体和部分的区别表现在:含义、地位、作用、功能的不同。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设置问题:1.体操队缺少了任何一个部分也不能够夺得团体冠军,这又说明了什么?
2.任何一个队员离开了这个团队就不能够参与团体比赛,也不可能获得奖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说明、回答。
小结:二者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一旦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3.播放视频片断: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体育代表队报告──杨威《团队成就了我》。
4.设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杨威一步步走向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说明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
体现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整个男团为杨威的个人成长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影响着部分,杨威个人的出色表现也为男团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部分制约着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除了以上两种联系,二者还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形。比如说男子体操队在什么情况下是部分,在什么情况下是整体,请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体操队( )──男子体操队( )──杨威( )
以上我们分析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请用我们身边的成语、俗语或者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下面看一下老师搜集的例子,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设置分析说明题:生活中的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互依存(整体离不开部分)、相互影响(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2.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部分离不开整体)
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4.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5.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6.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7.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简评。
我们回顾一下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展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法论?
刚才在杨威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让我在男团和全能上做出割舍,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团体(因为男团这枚金牌承载了我们体操人太多太多的付出和努力)。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分析回答: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这几年,教练组一直在后面使劲推着我们前进,就那么一脚一脚把我揣上了冠军的领奖台,那是不是意味着成绩的取得都是男团的功劳,可以忽视杨威的作用呢?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学生分析回答:不是,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下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把表格填写完整,并按照表格的内容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在教材中明确下来。
整体与部分
区别⑴含义不同
⑵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1)相互依存(2)相互影响(3)相互转化
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⑴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⑵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第二部分 系统优化的方法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一对古老的范畴在哲学上称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现代系统论的新概念,又叫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下面同学们按照提纲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点,认真体会其中的方法,然后老师让大家设计方案,并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自主看书,列出提纲: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要求
检验自学成果:
设置活动1:游戏《同舟共济》规则:每组可选2-3人。
1.每人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支撑棒子,其他四指不可碰到棒子。
2.食指必须平伸,不可勾到棒子。
3.食指不能离开棒子,离开了就得重来。
4.小组成员齐力将棒子从胸前往下移至地面。
每组会有一位裁判,监督有无违反规则者,最后以先移至地面者获胜。
并找获胜的同学谈谈取胜的原因,是如何安排的?
设置活动2:设计方案: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学生分析,设计方案: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方案2: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以上两个方案设计给我们什么启示,他们是如何安排与考虑的(系统优化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学生归纳、分析,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着眼于整体性原则、遵循有序性原则、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以上要求中整体和部分哪个有所强调,哪个没有强调呢,这就是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性原则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没有。所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
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归纳、分析:原因在于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内耗了,出现了1+1+1=0即
设置活动3: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方案,教师简单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很有创意,无论哪种方案,同学们都考虑了从整体着眼,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计了一些方案,我们看他是怎么设计的: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
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了新庙规,三个小和尚,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谁水挑得少,没菜,吃干饭。这一来,小和尚们争着挑水,一会儿庙里的水缸就满了。
第三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山上的竹子很多,咱们干嘛挑水呢!砍一些竹子,打通它,连成一个输水管,河边装一个轱辘。第一个和尚摇轱辘,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和尚站在高处,把水桶里的水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在庙里接水,把水缸装满。三个小和尚分工不同,三天一轮换。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靠的是协作、团结的精神,搞了“机制创新”。
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这就是“管理创新”。
第三座庙的和尚用竹子做成输水管道,三个和尚靠技术创新解决了吃水问题。
我们今天教材的知识就学到这,请同学们(可以选一位或几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归纳一下。
学生自主归纳体系:一对关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一个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含义、基本特征、实践上和认识上的要求)。
教师归纳总结、升华。
归纳总结: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我希望通过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学习,有助于指导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以后的工作。同学们要树立全局观念,以大局利益为重。最后我说这样一句话: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希望每个同学能成为锁链中最坚固的一环,用自身的力量去为集体、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作业】按系统优化原则,请为班级出谋划策,如何提高本班的整体水平?
整体上:如班集体的教育影响力是个体无法实现的。班风影响人的品格状态,学风影响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力。有序性:班级中主导作用是老师,教师中核心作用是班主任,班集体的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其中关键作用是班干部的核心力、“领头羊”的示范力;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班集体发展的趋向来看,是师师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帮越来越好,情感越来越深。
一、设计思路
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难理解。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困惑,引发学生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组织探究活动。与中国目前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避免思维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对立统一观点学习,理解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重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五、教学策略
情景陶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是矛盾?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具有特殊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矛盾的观点正确看待我们个人及国家的问题。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困惑的“我”
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二以来,困扰你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学习与休息 身体健康与否 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
心情的好坏 理想与现实 学与玩 感情问题亲近与疏远 得与失 学习进步与退步
青春期的你们要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学习上的,心理上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等,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习的进步与退步问题。
哲学上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
教师提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在事物的发展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
那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呢?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一
一个高中生的困惑
我的成绩在年级里还算优秀,但近期在人际方面我一直很苦恼,很苦恼,很苦恼……我总觉得身边的人会讨厌我,有时候和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说话,也会出现说两三句就尴尬的局面。我总会突然感觉落寞、孤独。有时候觉得累了,自己这样好傻,像个小丑。如果我也有能够主动找我玩的朋友就好了,总是这样想,上课有时候精力不能集中。
1.请结合自己的感受,用哲学的观点为该同学的困惑出谋划策。
2.目前的你除了抓好学习,还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一、三同学向后转与二、四排同学合作,分成4个小组),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该同学应该增加些业余爱好,主动与同学交流,否则的话搞不好人际关系,就会影响学习。这时候人际关系成为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由于天气骤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上空气干燥,感冒人数增加,有的个别学校个别班级出现因感冒停课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上课。身体健康成为第一重要,这体现了哲学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提问:
学习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可是在学习中由于自控力的问题,容易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比如学习中的学与玩的问题,尤其是网络游戏。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二
目前,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悄然走进中学生的生活中。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但也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对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进行利弊分析,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你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手机的利:获取大量有利信息;方面上下学途中与家长联系,等等
手机的弊:玩游戏影响听课质量;考试作弊;助长学生攀比成风,等等
我们的观点是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从利弊这一对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但进校园必须关机,有事可以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联系,否则的话,影响学习,利变成了弊。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
在同一矛盾中,矛盾的双方有一方占支配,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手机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我们称之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总结: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既要抓主要的,又不能忽视次要的。高二阶段既要搞好学习,又要抓好身体,正确处理好学与玩的矛盾。
即哲学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课堂练习
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2.“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②抓主要矛盾
③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教师提问:现实生活中,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不止一对矛盾,有许多对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甚至多个。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有一个占起主导作用,另一个被支配地位的,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判断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牵牛要牵牛鼻子”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判断性质”“占主体(流)”
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教师提问: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请同学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本届政府的难题,分担的困难。
多媒体展示
视频1 政府的首要任务
合作探究三
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打好发展“持久战”。
1.列举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主要矛盾是什么?
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
学生小组合作,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城乡矛盾等
改革与保守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分配上贫富差距的矛盾
国际关系: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的矛盾及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其中,中美关系是主要矛盾,首先解决好中美之间的矛盾,利用美国的大国地位,既有利于我们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我们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
历届四中全会都把经济作为主题,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基于目前的形势: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减速换挡,人均GDP有望7000美元)和矛盾突发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保障。
从个人到国家,不同时期矛盾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哲学上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四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是在生活中往往出现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列举生活中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它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多媒体展示
形容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别人的: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形容不切实际,主观臆断、空指挥:
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一刀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反四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甚至败坏社会风气。
不论社会的分工如何,每个公民的能力有大有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
多媒体展示
视频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小苹果版)
合作探究五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倡公民从生活小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遵守基本的为人处事之道,遵守基本的职业守则。
请你结合视频中所涉及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概括不同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教师 教书育人 因材施教
医生 治病救人 对症下药
交警 维护交通 安定有序
农民 种好地 绿色食品
政府人员 为人民服务 依法行政
司法人员 公正司法 秉公办事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多媒体展示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你生命中的狼,
让你做了一只有成就的羊!
羊和狼本身是一对矛盾,正是狼成就了羊。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饱含酸甜苦辣,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会感恩,感恩在人生路上帮助你的的父母、老师、朋友……
感谢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和自信。伤害你的人,同时也磨练了你意志;欺骗你的人,同时也增长了你见识;陷害你的人,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能力;遗弃你的人,同时也教训了你自立;养育你的人,给予了你生命;培养你的人,传给了你智慧。
思考:举例说明生活中折磨你的人给你带来的前进的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主要是在学习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之后,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九课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在第三单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生活与哲学》教材的重点课。我所讲授的是矛盾观的第二框内容。本课时的内容原是旧教材中三课时的内容,现在压缩成一课时,需要教师做很多的工作,既要完成课时任务,又要让学生学明白,听得懂,对老师来讲,压力是很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符合我校提出的“定向-结构-活动”教学方式,切实改变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状况。我按照展示教学目标,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总结归纳,理论提升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整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性高,在我的引领下,学生以书本的事例为主线,整合知识充分讨论。学生最终能够自主生成知识,加深了对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积极思考的意识和欲望。从而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然而,由于我教高二小高考经验尚浅,加之对新课程理念领会的不全面,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讲解过程中说得还是比较多,学生说得相对还是较少
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思维训练的时候即问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对于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启发较少,而直接给出答案的较多。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启发是有所欠缺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好地贯彻在课堂中,总是自认为学生可以轻易回答,就忽略了针对性提问以检测学生对哲学原理的掌握程度,还是过于大包大揽。另外,针对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在获得有价值的回答方面存在不足,这都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整堂课略显平淡,缺乏亮点
整体看来,虽然整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性高。但是还是有些平淡,缺乏亮点。选用的事例都是书本中例子,我是想充分挖掘书本资源,却有点老套,学生对此分析热情不是很高涨,使得整节课没有高潮的巅峰。
3.设计讨论问题不充分
为了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自觉生成知识,我设计了“如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考虑不足,学生对此问题讨论不充分,知识生成也欠缺,没有深入区分,这凸显了在备课方面准备不足。
4.课时训练有点少了
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太大,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书本的重点知识强调的多,而针对书本的重难点知识训练的少,比如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只做了四道选择题,要是再做一些练习就更好了,这在下节课评讲学案中应重点强调一下,尤其要通过练习把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区别一下,达到巩固重难点的目的。
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开展必要的活动。由于高中生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政治课要在保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的基础上,重视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功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要不断强化备课效率,深入领会高二小高考新课程考试说明,为今后上好每一堂课,营造高效课堂而不懈努力。
人们常说,哲学难懂,哲学难学,哲学难教。的确,哲学以其抽象的思维,深奥的理论,概括的语言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是再深奥的道理,它的内容都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哲学虽然枯燥,但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将哲学融入生活,我相信,哲学将不再难学,也不再难教。这是我对我的一堂公开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最大感触。
联系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整体与部分,系统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接触过类似的问题或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过这样的思维方法。所以这一课的任务就是要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系统的观点。我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就是从生活中提取哲学观点,再用这些观点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首先,以 “四指写字”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感悟手指与手的密不可分,获得对整体与部分的感性认识,再将类似的感性材料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感性的材料,抽象出整体与部分这一哲学范畴,自然就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节课中的每一个难理解的知识点,我都是通过从现实生活事例中提取哲学观点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通过学生表演木板与木桶的对话来理解要素与系统的关系;通过学生组装手电筒来理解系统的有序性,通过足球比赛中人员安排来理解系统结构的优化趋向等。
学生从生活事例中所获取的这些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生活中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所学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巩固,才能转化为一种方法。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我安排了一个给学生展示自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即讨论如何处理刚刚发生在开县的井喷事故,这一案例来自现实生活中,且能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学生讨论并形成处理方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从整体来看,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逻辑清晰,过渡自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从游戏导入到开县井喷事故处理方案的形成,层层深入,逐步把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系统的哲学观点和综合的思维方法。不足的是,教学的最后环节缺少了老师对开县事故处理方案的呈现,缺少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游戏、对话、讨论等活动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笑声不断,体现了快乐学习、快乐教育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我事先准备的音乐由于电脑故障在中途无法播放。电脑出现故障与系统内部的机构或顺序不合理影响系统功能这一知识点不谋而合,于是我把教学中的小事故巧妙地转化为教学素材,避免了尴尬的局面。我告诉学生,这一事故是由于系统的结构或者系统要素顺序出了问题所致。学生听后,会心一笑,竟为我的机智鼓掌。从这一事件中,我发现,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并非就是坏事,如果能把它与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它当作一个教学素材,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学的哲学课不能脱离生活,一是要深入地去挖掘教材,把哲学中的深奥道理简单化,生活化;二是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哲学观点,在平时的生活中为课堂积累素材;三是必须把生活事例同哲学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事例最终是要为理论服务的。既不能为理论而理论,也不能为事例而事例,而把二者割裂开来。当然教育没有不变的套路,如何使政治教学既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又能落实知识点,使学生学有所得,这是政治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课是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中的发展观点的方法论
2、重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发展形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三、教学理念
1、思路:用新能源汽车做为材料贯穿本课始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教法:思考、讨论、探究互助。
3、学法指导:自觉运用“发展的观点看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用汽车模型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国家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2、新能源汽车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
学生展开讨论并有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启发,自主发现,各小组归纳整理出事物发展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道路是光明的?
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生活之中,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经过以上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呈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教师设问: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吗?量变怎样才能引起质变?
学生探究举例
通过对量变与质变的`学习,呈现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A同学说:“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同学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
学生讨论总结得出: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三)情感互动 放飞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只要我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胜不骄、败不馁,在德、智、体诸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我深信同学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你们的明天会更好!!
五、板书设计
(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
2、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
3、在曲折中问鼎事业的辉煌
(二)做好量变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3、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