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 文档
- 2024-05-25
- 109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本文共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对于幼儿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幼儿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质量;策略;提高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良好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幼儿智力的早期开发,还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目前,各幼儿教育机构推出了多种幼儿教育模式和幼儿教育课程,但并未取得实际的教学成果,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幼儿身心得到有效发展”现已成为幼儿教育界的主要研究课题。
一、幼儿教师要善于使用启发性语言
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要真正说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说话的目的,就是借助语言这一交流工具,传递情感思想和信息。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害怕在课堂上说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说错,害怕看到老师不满意的眼光。于是,幼儿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应采取带有启发性、引导性、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当幼儿犹豫不说话时,教师可以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来,试试看”“练一练,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当幼儿回答错误时,可以对他们说“再想一想”“再考虑一下”等委婉缓和的语言;当幼儿回答正确时,可以对他们说“你真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等赞美性语言;最好不要采用“对”和“不对”这种生硬的评价语言。因为当幼儿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即便他们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耐心地指导和引导,久而久之,可以促使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实施课堂教学
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模式来看,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课堂教学。令幼儿教师苦恼的是,小孩子性格顽皮活泼,很难像小学生那样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经常有些调皮的幼儿来扰乱课堂秩序,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但是我们认为,幼儿时期正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惊奇的阶段,如果硬让他们坐在座位上听课,反而会过早束缚幼儿的天性,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幼儿时期的个性特点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快乐地学习技能,切忌强迫他们学习。
三、对幼儿进行多维度开发
对幼儿的教育,不仅包括语言、艺术、健康、科学等方面,还应为幼儿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教育活动,如,乐器、舞蹈、绘画、体育等,以拓宽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从多方面、多层次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活动开辟专门的活动场所,也就是体验场所,在这一特殊场所内,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应将科学体验场所与科学教育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利用有限的活动空间,完成系统而规范的科学教育课程,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系统、完善、连贯的科学体验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成长。
五、发自内心地关爱幼儿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获得发展的初始阶段,除了父母以外,幼儿最为崇拜和信任的人就是幼儿教师,作为一名启蒙教师,一定要真心关爱每一个幼儿,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包容幼儿的错误,经常用肯定和赞美的语气表扬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和关心,这样才能使幼儿将教师看成自己的朋友,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能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有限,时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能用衡量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幼儿,那样会使幼儿长期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下,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全程参与,并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对于表现突出的幼儿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切忌只注重评价活动效果,而忽略对幼儿表现的评价,这样容易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有位小朋友以前不喜欢画画,而今天却主动拿起了画笔,这就是一种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这一行为,并在全班内表扬这位小朋友,以此来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实际上,这就是赏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幼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总之,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幼儿教师,应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强化教学质量,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艺术教育也逐渐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个关键途径。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今,幼儿艺术教育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艺术教育中对发展幼儿创造力有着不良影响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一、艺术教育中阻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忽略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结果一直是教育教学最为关注,艺术教育也不会例外。幼儿艺术教育仅仅注重幼儿创作结果,并没有对创作过程加以重视,忽略了创造过程里的情感体验。这种做法并没有让幼儿体会到艺术教育的魅力,教师忽略了幼儿艺术情感的培养。
2.缺少艺术赏析体验
在日常艺术教育过程里,只有让幼儿真正参与到艺术感受和体验过程里才会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然而在日常教育过程里,艺术赏析并没有正式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此举必然会不利于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灵感,也不利于幼儿积累艺术创造资源。
3.没有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
艺术创作具有特殊性。在日常地艺术创作过程里,幼儿或许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模仿来进行艺术创作。然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二者之间不仅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还有区别,我们一定要将二者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只有正确利用好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才会扩大幼儿的艺术创作空间。
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要想快速提升幼儿创作力,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那些基础知识,我们要仔细研究艺术创作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艺术修养。然而在当前的艺术教学工作里,许多艺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5.评价幼儿艺术创作的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时期,他们的艺术作品符合他们的性格——天真、真实、向往。因此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够以成人评价标准。假如以成人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他们艺术作品好坏的准则,那么必然会让幼儿对艺术创作失去自信,更有甚者会选择放弃,对他们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幼儿艺术作品的方式。
二、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策略
1.学会从大自然寻找艺术创作灵感
伴随着课改的开展实施,教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那么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教育课堂可以着眼于大自然。因此,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带领孩子迈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用感官去感受外界事物的美丽。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创作源泉。例如说蝴蝶是如何跳舞的、云朵是怎么在天空中移动的、花草和树木在说什么话。教室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了蚂蚁搬家之后,让他们回家描绘出一幅以“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励幼儿创作出许多惊喜作品,提升他们艺术创造力。
2.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
良好的氛围是成功的开端,并且良好地氛围可以激励创造力的提升,因此一定要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我们可以通过墙颜色或者黑板颜色的改变来渲染艺术创作的气氛,为幼儿提供一个优越的艺术创作空间。例如说,我们可以在教室创建一个艺术角,在里面防止一些创作卡片,这些卡片颜色和形状互不相同,同时还有一些绘画绘笔、玩具以及直尺。通过艺术角的设置,可以提升幼儿们的艺术创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艺术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感官
丰富想象力对幼儿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处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所有感官,提升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例如说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观看风车转动,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风车会转动,风湿一种看不见的事物,然而风究竟是如何运动的?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景象以及这些问题,会引导幼儿主动去思考,提升他们的创作力。
三、总结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成果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待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注意幼儿艺术创作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里,一定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天真性格,利用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只有这样,才会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加快他们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其中包括幼儿艺术教育。由于幼儿年龄段的影响,游戏一直都是他们最为喜爱的一种娱乐。幼儿之所以喜好游戏,源自于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本文基于游戏视角下论述了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工作。
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由于年龄阶段的影响,幼儿拥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作为人生发展的启蒙期,幼儿艺术教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重幼儿艺术教育。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应该就是游戏。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可以基于游戏视角出发,运用游戏精神来激励与提升幼儿对艺术教育的学习兴趣。
一、游戏精神的内涵概述
1.游戏精神代表了自由、平等
游戏制作者在制作游戏的时候,给玩家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游戏空间里,玩家可以自由自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操作。在玩游戏的过程里,活动内容、场所以及形式都是由游戏玩家自己控制,没有其他人给予的压力。玩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取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内容以及游戏对象。所以,在玩游戏的过程里,游戏精神能够体现出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
2.游戏精神体现了快乐、愉悦
游戏能夠体现愉悦精神指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就是一次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里,游戏玩家可以在一种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在玩游戏的过程里,幼儿的内心充满了快乐、愉悦感。之所以能够带给他们愉悦感,是因为在游戏过程里能够满足幼儿心理上对于成功的一种渴望以及追求。游戏世界虽然是虚幻的,并不能够带来实际上的物质奖励,但是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在游戏世界能够享受精神感悟,享受快乐、愉悦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也是孩子们喜好玩游戏的原因。所以,游戏精神体现了快乐、愉悦。
3.游戏精神能够体现一种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的激励与启发需要摆脱现实条件的限制与约束。在游戏过程里,游戏玩家能够忽略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经验以及常规因素,自由创造,做自己想做的事,尝试一些在现实生活里根本不敢去尝试的活动。之所以能够在游戏世界激励幼儿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游戏世界创造、度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幼儿可以让所有事物或者活动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现给自己。在游戏世界里,孩子们体现出的创造性是在现实生活里任何事物和任何活动都没有办法来代替的。因此,游戏精神能够体现出一种创造精神,表现孩子们的创造性。
二、基于游戏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培养策略
游戏体现出了自由、愉悦、创造精神。基于游戏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培养,可以将自由、愉悦、创造精神充分融合到日常教学过程里。
1.培养与提升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动力源自于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首先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里,只有让他们对某个活动或者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与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里,一定要注重教学氛围的创建,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孩子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力,激励与培养他们对艺术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及追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2.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游戏精神体现了自由、平等、愉悦、创造,基于游戏精神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当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启发,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力以及欣赏力。由于幼儿尚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他们心灵能够体现出善良、纯洁、自由,这种心灵状态正是开展艺术教学工作、提升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幼儿想象力的`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
3.注重幼儿的个体需要,发展幼儿的艺术潜力
平等是一种游戏精神,因此,基于游戏精神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幼儿的个体需要,拓展他们的艺术发展空间。个体差异性是任何一名儿童都具备的,这些个体差异性不但表现在个人性格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他们对艺术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人艺术需求。基于教育目标的总体教育背景下,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体艺术需求,让他们能够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环境下进行艺术学习。
三、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幼儿艺术教育也备受重视。为了有效提升幼儿艺术教育质量,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感知力,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游戏世界体现了自由、平等、愉悦、创造性,而游戏作为一种幼儿最为喜好的娱乐活动,可以基于游戏视角下,在日常幼儿艺术教育过程里,注重游戏精神的渗透,以此来提升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科研素养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主要对教科研素养的组成和加强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对策进行介绍,以期幼儿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教科研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课题研究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也在逐渐的发展之中,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难以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制订合理的方案,提高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科研素养的组成
1.专业知识及教科研方法
教科研能力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师在培养教科研能力时,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但需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还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才可以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教科研能力,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科研素养。
2.自我反思能力
教育反思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经验,是提升教科研素养的主要因素。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方式,进而提高教科研素养。
二、提升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对策
1.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活动中,需要不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来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幼儿教师培养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而且还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书籍中汲取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吸收,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方式。只有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另外,培养写作能力可以加强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性的记录,通过对自身工作历程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另外,可以总结课堂上的教育案例,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幼儿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增强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才可以有效提高教科研素养,进而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1]。
2.加强小课题研究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不断进行小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可以融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反思能力,并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例如:教师在教过程中,发现幼儿总会模仿其他人的一系列的动作或者话语,在这时应该积极关注,并且将其作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不断总结和调查,教师可以发现幼儿的模仿是一个学习过程,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发现,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就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只有幼儿教师不断地关注生活,才可以不断发现一系列的研究题目。通过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培养自身的反思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训,进而在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2]。
3.加强行动定位
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自身的教学行动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的教学研究相比,对自身的行动定位教师可以独立完成,并且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目前,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行动定位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科研项目之一。在对自身行为定位中,幼儿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制作教学道具,制订教学方案,布置教学环境。由于工作量较为繁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状态,不要盲目跟风教育,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积极地投入教科研的活动中,而不是被动地参加调研。其次,幼儿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充分理解自身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科研活动,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科研调查。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对于出现缺陷的教学计划要及时进行调整。教师只有加强对自身教学行动的定位,才能够有效提高教科研能力[3]。
三、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相关介绍,可以使幼儿教师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经常进行反思,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教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静.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才智,,2(25):74―76.
[2]贾宗萍,高燕.谈幼儿园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4(17):93―94.
[3]王崇丽.在职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内涵及提升策略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9(29):99―10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国家时刻在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也随着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便达到高效、最佳的教学目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影响极深,中学的学生面对家长以及自身的多方面压力,学生根本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且学生对于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重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结合,积极地运用无意注意,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无意注意;中学语文;研究与策略
无意注意这种教学方法,有这样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巧妙地运用注意的规律,无意进行的、没有提前备课的一些思维活动。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处于精神放松、心神宁静的状态下,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灵活,如此一来,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空间中,感知能力会逐渐增强,进而人们的才智也会提高,那么就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无意注意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一、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严重情况
1.中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难以想象,他们每天“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并且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杂乱无章,时刻都处在于精神紧绷的状态。长期以来,学生就会忍受不了,他们便开始寻找可以稍微休息的时刻,由于语文课的枯燥,中学生觉得可以在语文课堂放松自己,偶尔还会在课堂上睡觉。久而久之,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只属于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根本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所以语文课的地位慢慢下降,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一直呈下滑趋势。
2.中学语文教师的低素养
素养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必备,一方面是个人素养,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不可侵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德服人,并以身作则,教育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另一方面是专业素养,有着专业化知识的教师才能够准确地将知识教给学生,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潮流,无时无刻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专业知识落后,个人素质低,在教学的时候容易导致学生走入学习的误区,甚至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样语文的教学效率肯定不会提高。
二、运用无意注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今,高效的教学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环境。有人曾认为,若一个人真正地想学知识,根本不会在乎身边周围的环境,但是这个观点很快被否决,由于大量的调查可知,中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他们会更加专注学习,这样教学效率才会真正地提高。教师可以这样营造氛围:第一,教室内的卫生情况必须合格,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周组织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第二,在课堂上,中学生特别容易受教师的感染,师生之间的一切都是相互影响,对于语文课更加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激情昂扬地教授知识,使得课堂时刻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三,课下闲暇时间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样学生时而放松一下,最终保证上课饱满的精气神。
2.无意注意的教学方式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其实有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无意注意的方法,中学生在学习时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学习效果是具有极大的差别,一旦集中注意时,人的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点,但是一旦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不会集中在一个方面,那么学习的最终结果会更好。例如,一位著名的高级翻译官,一次,上司分配给他一个实习生,实习生在高级翻译官眼里只是一个不完美的翻译官,他根本不会有意注意地去训练这个实习生,一开始他就无意注意地传递翻译技巧。实习生自己研究出高级翻译官的一个方法,每天上班不会坐电梯,边听法语新闻听力边数自己所走过的楼梯阶层数,久而久之,实习生攻破了之前难以攻克的翻译难点,最后实习生也成为一名高级翻译。所以说,无意注意的方法会提高效率。比如语文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检查背诵古诗词,课上肯定有听课与不听课的学生,最后有这样的结果,十分专注背诵的学生背诵好多遍,依旧没有完成背诵。然而,那些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专注哪个内容,并不会要求自己背诵的程度,所以他们不会刻意去注意,不一会儿,他们就能很好地完成背诵。
3.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变换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完美,所以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方式,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中学的语文知识并不会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一味地无意注意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厌倦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讲课时要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然后依照学生不同的兴趣来转换注意的两种方法,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倦,更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课堂运用无意注意的方法,教师必须重视注意的转换,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中学生面对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心中隐藏的斗志,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生能够完善自己,全面培养素养,做一个素质高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毅华.优化课堂心理环境[J].中国教育报,(11).
[2]施云康.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运用.
[3]严正勇.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考试周刊,2014(46).
[摘 要]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学意识与责任心方面;课堂组织能力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教学艺术方面等。解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实施严格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进一步贯彻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及竞赛;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与奖惩制度。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策略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财经院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财经院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他们已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青年教师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充满活力。但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一、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意识与责任心方面
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意识薄弱,存在着对教学的认识与投入不足的欠缺,备课不充分,责任心不强。高校专任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由于对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在青年教师中就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许多青年教师认为,上课、备课、查阅教学资料、批改学生作业等会占用大量时间,耗费精力,对于科研工作是一种冲击和拖累。另外,青年教师大多是“离开课堂,就上讲台”,迅速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这便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不懂教学基本规律,不了解教学基本环节,有的教师甚至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青年教师在还未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的同时就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很难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部分青年教师对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未能深入理解,没有备课笔记,教案或讲义的内容也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电子课件也仅仅是教材中条框的简单罗列。
(二)课堂组织能力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青年教师不因材施教,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另外,他们虽能熟练运用先进教育技术,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只面对计算机,而不管学生的表情和反映,未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时教师在口干舌燥地讲而学生却听得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反应,不像一个真正的课堂。这说明青年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驾驭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好,处理随意。由于青年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把握得不够准确,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过多或过少,讲到自己有体会的内容就过多发挥、甚至离题;讲述的思路无连贯性,表述能力不强或有误;讲解时层次不清,举例不当,使学生听起来感到茫然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
一般来说,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一些青年教师
还未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他们的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仍是灌输式、单向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而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很难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一些青年教师不考虑所讲授课程是否适合运用课件就盲目地使用课件。特别是对一些公式的推导,如果使用课件来讲授,就会产生学生来不及消化理解就一晃而过的现象,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还有许多青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忽视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未能很好地安排板书,有的杂乱无章,有的字迹潦草,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板书。这样的教学手段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更无法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艺术方面
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本身是一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队伍,然而他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沉闷、枯燥无味。他们的教学语言欠简练,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讲课平铺直叙,犹如背书。他们不够注意仪表,穿着过于随便;教态欠自然,授课时目光不敢与学生接触,缺乏应有的肢体语言。
二、提高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一)实施严格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在接受岗前培训后就匆匆上岗,缺乏切实有效的实践过程。我们应该对正在实施的岗前培训制度进行改革,使其达到真正能够使青年教师获益的目的,而不是敷衍了事。长江大学的岗前培训就很特殊——除了要用半年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规范、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外,还要用半年时间深入与各自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实践基地苦练“内功”,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成为长江大学的一名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青年教师真正转换角色,使他们尽快站好、站稳讲台。
财经院校也可以组织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校内外专家,利用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来引导和带动青年教师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针对集中的、普遍的教学问题举办学术报告会或科研讲座;开展专家进课堂进行现场诊断咨询活动;带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反思和实践的研究项目等。
(二)进一步贯彻实施“导师制”
近年来有些院校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并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财经院校有必要借鉴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导师制有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也有助于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实践中,可以实行主讲与助课相结合,在安排青年教师主讲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自由选择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这样青年教师通过助课,可以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技巧和指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在教研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一些院校为了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逐渐实行了教学督导制。但大多督导成员并未完全履行他们的职责,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地抽查一下各学期的课程大纲、教案及试卷,偶尔也会走进课堂,但仅仅是“督”,并未起到“导”的作用。
开展教学督导是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应当本着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原则,完善督导机制。财经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在“督”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导”来促进,以教学督导的教学经验来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督导工作应当以肯定成绩为主,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在督导工作中注重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激励、引导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积极进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及竞赛
财经院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检查、教学示范、教学竞赛等方式来激励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参加课堂大奖赛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意识,激励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参加课堂大奖赛,将促使青年教师熟悉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促使青年教师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促使青年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语言的要求能够促使青年教师更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及语速等问题;对教态的要求能够促使青年教师努力提高美学修养等。
(五)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与奖惩制度
目前一些财经院校已经实施了学生网上评教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但由于学生评教的个体差异较大,使得评教结果可能会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由此笔者认为,应采用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教等多种评教相结合的评教方式。应将评教结果尽早反馈给青年教师本人,与青年教师进行充分交流,以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对评教的优劣应该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例如对于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可以实行停课或待岗处理,而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则可以在职称评定或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3).
[2] 周琼花,匡尹杰,朱志平.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2).
[3] 汪瑞林,赵建春.教学与科研怎样和谐共进[N].中国教育报,2007-08-19(1).
[4] 杨晨光,柯昌万.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教书与育人能否同行[N].中国教育报,2007-08-20(1).
[5] 张晨,程墨.长江大学岗前培训青年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8-26(1).
[6] 吕卫君,杨根宝,徐小平.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思考与探索[J].世纪桥,2007(5).
[7] 刘俊燕.讲课比赛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山西医药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6).
[8] 刘天宝.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0).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教学考培中心
论文摘要:以某地方性本科高校为例,从调查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入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借鉴某些发达国家在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一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规模扩张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全国各高校新进了大批年轻教师。但这些没有教师教育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师“尽管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但是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策略、方法的知识却十分有限。他们普遍重视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但不重视教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工作中,“高校教师远不如中小学老师那样把教学作为一种专业化工作,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学习、改进和运用”。“多项调查也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敬业精神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欠缺,教学实践能力弱,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借用斯坦福大学的唐纳德·肯尼迪的话“不管怎么样,教学是重要任务,是重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说明现在是该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时候了。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某高校有专任教师623人,其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1人,在校生13000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1.能力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明显不足
在学校教务处,通过学院现有的网络教学评估平台,对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容乐观,具体数据见表1。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四个选项中,除第三项(该校为应用型高校)外,教师能力素质的优良率是低于中差率的。把选项中的内容对应于教师的各个教学能力,可以得知目前该高校青年教师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教学方法设计的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
同时,可以知道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与当前国家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相差甚远。现在的高校教学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教师复合型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更主要的包括教育研究能力和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复合型的教师应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着作用“。
2.教师价值取向失衡,重视科研,教学热情不高
通过对401位青年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3.5%的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很积极,一大半的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是无所谓的,这样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不高,投入不大,表现主要为:不少教师回避教学,认为教学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教师不认真进行教学工作,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这都反映出部分青年教师应付性的教学工作态度。那么青年教师选择教师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呢,根据访谈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平常最津津乐道的是谁又获得了什么科研奖励、拿到了什么项目、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对教学成就几乎无人问津。同时,有82. 4%的青年教师或多或少的从事兼职工作,仅仅只有23. 5%的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总结、反省自己做得不够的,琢磨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很有效的措施。
3.师资培训重“形式”,培训内容无层次
现在学校在青年教师培训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教学能力的,一
个就是培训对象不是针对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发现18. 3%的教师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考虑到了青年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有层次;64.2%的老师认为学校是没有做到的;17. 5%老师表现出漠不关心,教学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套办;只有23. 5%的老师或多或少的进行过专门的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训练;16.1%的老师没有经历过,很大一部分的培训都是以系部或专业为单位,大家一起来,没有体现层次性。
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会颁发一个证书,无关乎你培训表现、出勤等,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只是“走过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或部分教师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可想而知这样的培训效果会怎样。
4.缺乏有效的青年教师评课激励机制
目前该校对青年教师的评课除了教学督导团就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的教育督导对教师的评课、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课,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教学督导人员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时,只“督”不“导”,过于注重评定(或判定)等级,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教师很少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另一个是通过一堂课的讲学比赛来评定等级,其中的等级评定往往带有某种照顾(评职称需要)的主观因素,却没有对教师授课有效的评议和反馈,基本起不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
5.相关其他现状
在调查中还发现其他令人担忧的现状:(1)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2)学校重视外部引用轻视内部培养,与这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的“一掷千金”相比,他们对校内在职教师的培养却缺乏热情,在这方面投人的精力和财力都明显不足。(3)政策保障没力度,不仅该校就是目前的教师法中都看不到关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保障条例。(4)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容乐观。青年教师面临的生活问题很多,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教师。这就使得很多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更别说致力于教学能力提高了。
二、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经验启示
1.重视教育立法,培训制度法律化
二战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例如美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资助的主要项目之一就是用于继续教育,使未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教师通过在职培训达到标准等。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根据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重新修订了教师的培训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具有接受在职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给以支持。总之,这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加强了高等学校的终身在职教育。我国虽然也颁布了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但是针对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
2.注重职前教学能力,能力培养一体化
国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高校教师的职前教学能力。以美国为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共同发起实施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旨在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为能胜任高校教学工作的人,使他们具有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未来选择教师职业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这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够的,青年教师职前教学能力几乎为零,这也使得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延长,不利于教学。
3.拓宽培训果道,培训形式多元化
针对高等学校不同层次水平教师在职培训的要求,发达国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英国设有“高校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作为国家级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设有“培训联合会”
作为地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在高校则普遍设立了“培训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师培训网络。美国的高校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建立了各种旨在帮助提高教师水平的教学、科研奖金和学术休假,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学术、教学交流活动。校方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总之,这些国家都普遍采用多元式的培训形式,组织高校在职教师进修,构建了开放型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目前我国的培训形式还比较单一,培训途径和培训方式还不尽如人意。 4.注重激励机制,教师培训主动化
为了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从而使得教师培训主动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第一,资助培训经费,经济上大力支持。各国采取了诸如带薪进修、有偿进修、国家补贴、学校补助等办法。如英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在未来五年,先后会有3.巧亿英镑用于70多个学习中心的建设。第二,培训与聘任、评估相结合。国外大学,教学在聘用、职称晋升和终身制的获得中都占有很重的分量。亚力桑那大学的教师晋升和终身制决策越来越考虑教师的教学表现;布朗大学在每年的教师评议中,教学质量评价和研究成就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匹兹堡大学则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有相关教学表现的明确记录,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的决策都直接受这些记录的影响。同时,高校对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很高的荣誉,甚至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等等。
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1.完善师资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
成立“教学考培中心”,专门对青年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研究教学规律,定期举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讲座、研讨会,在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提供帮助。中心按照工作分为几个部分:一是让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充当“青年教师导师”,导师通过“传帮带”与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程序,掌握教学技巧,并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青年教师,使其加深对职业道德的感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依赖教研室的团体力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加深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三是依靠教学督导和教学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教学督导一方面敦促青年教师遵守教学规范,另一方面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四是设有专任教师,进行教学规律研究,除了对青年教师进行职前培训,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比赛,并对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帮助。
2.自主发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的积累,也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培训,同时还有个人师德建设。首先高校青年教师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专业知识积累,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和本专业前沿保持同步,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其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只有拥有了崇高的道德信念,青年教师才会根据自己的师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最后是教学反思,它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反思包括很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反思,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评价、反馈与调节。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写反思日记;二是观摩教学;三是讨论教学;四是开展行动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反思的指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应侧重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
3.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目前大多高校考核出现明显偏向科研的倾向,导致出现青年教师过分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
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计划,突出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增强教学在考核中的分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考核内容应该具体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创新等。青年教师的教学表现应与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等级联系起来,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
4.提高青年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随着岁月的积累,我国教师的薪金确实有所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与频率并不尽人意。所以一段时间内,不少教师纷纷跳槽、改行。要改变这一状况,建立一套优于其他行业的升职提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西方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师管理政策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职业的社会待遇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素质状况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吸引那些拥有教师必备能力的人进人教师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改善”。当教师的社会待遇提高时,其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角色形象就比较高,也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就能够得以很大的改善,多数素质高的教师也乐于从教。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为他们解决切实的后顾之忧,也能使他们安心工作,不会总想着兼职赚钱,这对于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有着直接作用的。解决高校教师的社会待遇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并承担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做到这一点,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教师的队伍,并保证高校教师能安心从教,使其整体素质提高。
5.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
现行的《实施办法》中对副教授职务或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察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作规定,那就意味着这些新进的教师都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使得岗前培训形式化。同时还应增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时限,促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与时代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
自 年以来,我国的高校扩招,高等学校在毛入学率上的趋势呈逐年上涨。 年的高等教育占全国毛入学率的 15%,根据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三阶段论,我国高等教育至此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成功转型。统计公报指出,所有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 3167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26.9%。我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所提出的目标是到 年达到 36%,并且计划在 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完成之际,达到 40%的毛入学率。 一般来说,高校的扩招存在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的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大众化的多数人的权利,使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尽管高等教育扩招从宏观的国家与社会层面来看是利大于弊,但在扩招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是关键。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因此,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如何,不但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也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数十年的综合质量。正因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百分百的关注和重视。
2.提升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需要
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一方面,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另一方面,35 岁以下的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成为主力选手。青年教师人数的上涨可谓是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又具有活力的血液。首先,他们思维活跃,与学生的年龄差小,能够在短时间内融入学生群体,易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其次,青年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接受新信息的速度快,具有创造力等。然而,优势并不能掩盖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队伍急需扩大,特别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解决师资不足,使得大多数年轻教师刚刚毕业就走进教室讲课,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都比较匮乏。另外,青年教师,尤其是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教师,由于在学生阶段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因此对于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十分不足。除此之外,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导致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慢,缺乏敬业精神等等,因此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的一个通病,即教学能力不足。
3.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 1972 年的“学会生存”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强调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国也明确指出要普及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发展,教师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正因为教师肩负历史重任,教师应当在终身学习的践行中成为先行者。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
教学能力,以此高质量地发展自己,高质量地培养学生,高质量地推动教育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是指从事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群体。
2.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前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法,以饱满的热情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调控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书本知识、操作教学设备、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规避教学失误;在教学后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教学回顾与反思的`,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贯穿于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能力。即,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调控与实施能力、转化知识的能力、技能操作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自我评估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在读秀学术搜索上以“Teaching ability”作为关键词进行索引,搜索国外教育学科领域内有关教学能力的研究总共 6409 篇,其中明确以“Teaching ability”为题的总共 159 篇,最早的研究是 Courtis,S.A.在 1921 年发表于《Education Review》的《Standards ofteaching ability》,然而,因其年代久远,笔者在数据库中并未找到文献原文。笔者在读秀学术搜到的最近一篇以“Teaching ability”为题的研究是 Judith Hollenweger 于 年发《Prospects》上的《Teachers’ ability to assess students for teaching and supporting learning》。
国外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能力的构成。不同国家的教学能力和不同时期的教学能力构成是 不同的。在日本,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 年,提出了面向新时代教师培 养的改革策略,指出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站在全球的角度行动的能力;在变化 的时代生活的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及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通过应用力和创造力来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道恩·哈马克(DonHamachek)提 出教师在课堂上应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灵活、换位思考、个人感觉、实验态度、答疑技巧、学科知识、确定测试方案、帮助并欣赏学生、随和。芝加哥大学曾 通过调查,提出了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特征:精心规划和安排课程,按流程展 开课程的能力;对学生给予肯定的态度、重视与学生交流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上活动,捕捉学生是否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批 阅试卷或审查论文,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能力。
第二,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及提升策略。目前,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教师 的教育采取单独的学程模式、集成模式、一个三阶段模式的培训,来锻炼并提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能力。单独的学程模式是以教师教育课程为基础,相 对应地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以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与创造能力。集成模 式是指不改变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只是重新组织课程内容,将相关材料和经验进行整合,使教师能从不同族群的角度看待事物,掌握多元文化教育要求之下的教学方法和对策。Baker 的三阶段是以总结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研究为基础 来提出的。三阶段即:学习、发展和参与。美国高校经常采取以下措施:设立教
师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实行校对校的教师合作进修项目;注重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关注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读秀学术搜索上,搜索国内教育学科领域内有关教学能力的期刊论文 总共 10628 篇,其中首次在文章中提及“教学能力”这一术语的是黄慶生在 1951 年发表的名为《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的文章。
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总共有 105 篇相关文献, 其中包括 77 篇明确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题的文献。最早研究青年教师教 学能力的文献是发表于 1991 年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三个步骤》,但 作者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可见,大学教师,尤其是大学青年教师的教 学能力在当时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只有在近三四年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一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是《高校青 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主要是从外部机制来探讨的。尽管有关大学青 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为数不多,但研究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由此可见高校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程度。
根据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和阅读,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能力的分类或构成。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其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三,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
第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措施及对策。
总结国外与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情况可知,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细化为多种具体的能力,以多元化、多视角的方式分析其具体的类型与结构,避免了对教学能力结构理解的固化,以及对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单一化。 另外,都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及提升策略,由此可见,国 内外不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在实践层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 措施来保障和推动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进行。
然而,正如笔者在前文提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教学能力的理解与研究并不是相同的,在培养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有所差别的。一方面,从教学能力结构这个角度来看,中外的区别在于,国内基本上是在教学与学术的场域内将教学能力细化,比如我国学者普遍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教学的设计能力、教学的实施能力、教学的研究能力等。而国外的学者对于教学能力的划分则是内外兼有型,所谓的内外兼有即指既有教学与学术领域内的能力,也有教育域外的能力,如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应包括同理心和抗压素质等。也就是说,国外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多样性与延展性,注重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纵横交错式的发展。国内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针对性与深入性,更加注重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在本领域内的纵向发展。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及专业发展,以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以
及满足不断提高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2.完善与革新当前的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机制,最大程度地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
2.有利于促进高
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3.有助于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此观念的全新诠释。
实践意义:
1.教师层面。为青年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欠缺之处并为此进行自我教育提供帮助。
2.学校层面。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支持。
3.教育层面。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最根本的措施。
四、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研究是在中国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的背景下,按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影响教学能力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的逻辑顺序,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概述文章创新之处。
首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得出我国现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
其次,从青年教师、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方面的影响重点进行分析。从理念层面与制度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最终得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现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提出有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也被称为历史文献,是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研究方法。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繁多的文献资料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并分析这些数据,进而做出恰当的使用。它是搜集资料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方法。查阅有关教学能力的专著和文献,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网、EBSCOHOST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学位等相关网站的内容,收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源再进行阅读、筛选和整理,从中梳理出关于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的理论成果,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本文要研究的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明确本研究要调查的教学能力现状的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其核心思想,了解其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研究的进展、程度,找出空缺点或研究不足之处,以备不断完善。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被称为“书面调查”,或称“充填法”。是以书面的方式搜集所
需材料的调查手段。是以向调查对象征发表单,填补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此间 接获取信息和材料。调查问卷有代填式和自填式两个类型。代填式分为电话和访 问两种;自填式分为直接发送、报纸调查和邮局邮寄三种。问卷为结构型问卷,针对青年教师这个调查群体,将问卷设计为两种类型,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学历、教龄、职称等
(2)主体部分:
由封闭式问题(选择题),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态度等; 问卷回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补充,并请相关老师进一步矫正,最 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针对被调查学校的相关对象进行发放。
3.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称面谈法,是指通过采访者和受访者面对面交谈来获取被访对象的行为和心理。访谈有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之分。本研究主要采取非正式访谈,访谈对象主要由校或院领导、个别青年教师组成。
五、创新之处
1.从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角度分析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比较全面的总结出影响因素;
2.从个体、学校、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三方面分别提出对应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采用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预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
六、研究内容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1) 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青年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并统计。
2) 采用非正式访谈的形式,对较好联系的个别领导则采取邮件或电话的谈形式。收集谈话内容。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青年教师个人因素择业心态与教学热情
教师道德与责任心知识结构与转化能力
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动机
2) 学校因素
重引进轻培养的培养形势
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欠缺有效的激励助长机制
缺乏有效的教学工作管理与监督
校风及教师群体的集群效应
3) 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因素
列举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列举教育政策
非常感谢我院给的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在本门课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叶志明、郑用琏、姚小玲、李尚志等老师的精彩讲课。
刚开始在选课网络上看到“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这门课程的时候,它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入职的时间已有7年多,但是得到前辈的指导和此类学习东西并不能满足我自身的成长需要。“七年之痒”也让我步入职业倦怠期,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了本门课程。学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收获很多,感慨也很多,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略述一二。
一、课程主要内容
两个月的课程转瞬即逝,中间由于网络的原因还停了20天的课。但老师们的精彩表现令我念念不忘,最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60%以上课程的学习。
第一至四节是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主讲的《如何当好一名高校教师》;第五至八节是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郑用琏教授主讲的《课堂的磁力来自哪里——浅谈驾驭课堂的动力与能力》;第九至十一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主讲的《如何讲好一门课》;第十二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数学的李尚志教授主讲的《案例教学法——通过有招学无招》;第十三节至十六节的内容时《课堂教学气氛掌控方法》。
以上便是您讲课的大致内容。
二、学习效果与心得
本学期转瞬即逝,《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也即将画上句号。对于所选的这门课程,我觉得十分的有价值。五位老师的讲解各有千秋,本人从中吸取了不同营养,在此再次对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外加鞠躬)。
本人想详细谈谈第九至十一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主讲的《如何讲好一门课》的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在讲课的过程中忽略了的以及不知道的东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讲好一门课对各种基本功的需要及配合,即要上好一门课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艺术表达工工具针对所讲课程的一个问题发表的见解,抒发真情或感召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我还知道了教师如何与学生达成共鸣,以及如何解决口语运用的问题,如何运用态势语,同样的一句话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更爱听,授课效果更好。如何选择讲课时表达的方式方法等是非常有价值,非常实用的问题,让我知道如何在以后讲课过程中熟练运用这些问题,使自己的每一堂课更成功。
[摘要]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高校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深入基层,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社会考察调研活动,丰富感性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才能实现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实践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02-0115-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教育,师资是关键一环,尤其是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有什么样的教师才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高校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当前教师培训的现状
毋庸置疑,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是高校教师的治学根本,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已有了更高的要求,光有理论不重实践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许多地方教师接受的培训过分按照学科逻辑确定培训内容,这种培训内容面面俱到,往往学科意识较强,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对培训内容的实效性规划,培训内容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理论要是不与实际相结合的话,教学也便成为了一味地填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学历型转向全能实用型。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而被拒之门外,那些在校的大学生,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从教师这个环节上想对策,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用自身的实践能力来熏染和影响学生,在理论中严谨地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脉动,让学生走出校门以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到工作角色中去,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青年教师能更为快速地与社会接轨,想法设法地让青年教师下去实践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二、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深入基层,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社会考察调研活动,丰富感性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一)社会实践
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具有本学科领域社会实践经历,鼓励、支持青年教师通过挂职、兼职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到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青年教师评聘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有本学科领域的社会实践经历。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多年来,学院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几年来,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建设改革方案精神及辽宁省学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设立10个学科为校级建设学科,即:“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五个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专门史”“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语言文学”三个学科为重点扶植学科,“凝聚态物理”“文艺学”两个学科为一般建设学科;设立5个学科为院系共建学科,即“企业管理学”“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教育训练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设立3个学科为系级建设学科,即“新闻学”“音乐学”“会计学”。而这些专业的建设极易与社会各行业相结合,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门径。
(二)校内实践
仍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鼓励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与校内管理实践,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机关兼职锻炼或开展学校管理项目合作研究。落实《关于加强综合导师队伍建设的规定》和《关于加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严格执行以来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两年兼职辅导员工作经历的规定。
(三)校外挂职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每年选派5~6名担任副处级或正科级教学科研管理岗位职务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挂职,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拓宽管理视野和思维模式,丰富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丰富感性知识,开阔教师视野,很多活动内容直接成为课堂教学的丰富材料,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为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大学面临时代的严峻挑战,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才能实现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发展时期,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农业同国际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向相关农业的科技人才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除了精通必备的相关农业的专业性知识与技术,还要拥有过硬的英语水平,作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有力支撑。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36%,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就是解决“三农”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有效地运用国际市场,促进农业发展的国际化。
1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
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我国正处于解放的初期,农业的国际合作重点在于服务国家外交,参加农业国际机构开展的一些活动,当时仅与五十多个国家有相关农业的业务往来,其国际化的农业合作范围仍有所限制。第二阶段(1979~2001年):我国提出“引进来”的农业国际化合作,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农业合作,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大力发展农业“走出去”的策略,加大国际化的农业贸易活动。第三阶段(2001年~):大力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农业国际化战略,我国农业的多边与双边交往日益增多,农业的国际贸易增速较快,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国农业部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同140余国家建立起长期的农业合作,签订农业的多边与双边协议达100多个,此外,还与高达五十个国家成立农业合作委员会。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农业发展战略,有效地加强我国农业同国际间的合作,使得我国农业的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我国农业的国际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我国农业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我国当前与100多个国家、组织与机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业长期合作关系。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合作涉及对农作物品种及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截至2008年,据统计,我国引进的农作物品种高达10万份,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对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从1994年8月起,我国推行“948计划”,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派高达14000人次的农业访问学者、培训人员等,并引进农业外国专家高达三万人次。在我国农业发展“走出去”的策略引领下,输出我国的农业品种资源与技术,在外国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比如,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兴建农业技术的示范中心,同时不定期地派遣我国农业专家与技术人员去协助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有着显著的提升,投资的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农、林、牧、渔等行业。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投资的主体由国有企业独资,转变为民营企业为主的格局,投资方式也发展为合资、合作等多种不同形式并存的局面。
2.2我国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仍有着较多的困难,“走出去”政策所面向的农业组织机构的层次不高,尚未具备同跨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境外的一些农业投资项目存在资金投入多、风险管控难度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较来说,我国与农业相关的投资主体在资金、管理与人才方面仍处于劣势,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农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需求。基于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性来看,我国欠缺对WTO农业知识产权与各国农业技术法规熟识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知识面不够广泛、适应性较弱;我国有些农业科技人才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但英语水平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不高,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于国际市场的推广。从农业科技人才的英语水平层面来分析,其英语运用能力参差不齐,存在技术人员的知识陈旧,没有创新发展,根本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囿于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的影响,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员无法正常地涉外交流,对英语学习的认可度较低,认为与农业科研没有关系,是不相干的学科,正是由于此,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有着精湛的农业技术,但英语技能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