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护绿小卫士》含反思
- 文档
- 2024-07-26
- 114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护绿小卫士》含反思,本文共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护绿小卫士》
设计思路:
在本活动前,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幼儿园里的树木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在大班的幼儿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做到人人参与,从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生态意识,可以达到为班级、幼儿园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在活动中,老师也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将计划付诸行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和同伴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各种树的基础上,了解树的用处,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设计标志。
2、萌发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大树的照片、事先已经带孩子们认识过幼儿园里的大树
已经学习过诗歌《树真好》
活动流程:
一、周围的树
(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述基本上是经验的回顾,所以都可以围绕中心来进行。
二、幼儿园中的树
1、你们知道这些树的名称吗?
桃树、柳树、冬青树、杉树、罗汉松、黄杨,垂丝海棠并挂上了树的名称
2、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树,这些树到底有什么用呢?。
三、树有哪些用处
1、和幼儿共同讨论树的用处:防风沙、制造新鲜的空气、美化环境、制作家具、造纸等。
小结:大树可以帮助我们,它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
四、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1、讨论:如何让大家都能来爱护这些小树。
2、制作护绿公益标志。
分组设计标志,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制作标志。
五、把设计好的标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小结:树真好,所以我们要关心、爱护它,幼儿园的树多了,幼儿园就更美了。
诗歌:《树真好》树真好。
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
树真好。
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
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
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
天热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
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叫。
树真好。
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摇啊摇。
树真好。
夏天的夜晚静悄悄,只有树叶和微风在一起唱歌谣。
树真好。
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种植植物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2、给予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3、鼓励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他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讲解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活动。
2、种植工具。
3、蒜头。
4、有关植树节的CD。
活动内容
一、了解植树节的意义。
教师: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教师:你们知道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吗?
二、旁观CD。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植树节的视频片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完之后回答老师刚才问的问题。
教师请幼儿回答植树节的意义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方案活动方案。
教师总结:指数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三、丰富植物园。
教师:我们的小朋友还小,还不能去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去保护小树,爱护小树。周末的时间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植树。
教师:虽然我们不能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去我们的植物园去种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树节的意义是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问题。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去种植园大蒜。
教师讲述种植的要求
教师带领小朋友去种植园种植大蒜。
四、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再一次总结植树节的意义,同时总结种大蒜活动。
五、活动延伸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真正的'植树。
设计意图:
植树节快到,三月的天空温暖和很多,路边的大树在随风舞动,植树节的日子快到,这是春天的气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植树节的味道越来越近,每年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到郊区植树,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自己小小的义务。义务植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球人类的义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并懂得在植树节里我们要干什么。
2、解树和人类的重要关系,知道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3、体验种树、浇树保护环境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沙尘暴的图片、小水桶、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沙尘暴的危害
1、教师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幼儿自由讨论在沙尘暴的天气里的自身感受。
2、比较沙尘暴与绿色环境的不同,并说出喜欢哪一种环境,为什么?
二、切入植树节主题
1、教师请幼儿猜猜今天是什么节日?(教师适当提醒是有关于树的一个节日)。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在植树节里我们该干什么?怎样爱护小树?(浇水、施肥、松土等等)。
三、我们一起行动在植树节
1、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并带上工具(水桶、小铲子、舀水的容器)。
2、教师组织幼儿浇树,邀请两个或三个小朋友一组把水舀到树坑里,或者拿小铲子给树松土,要求全体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体验植树节的乐趣。
3、教师拿照相机记录幼儿在植树节的活动。
四、活动延伸
教师要求幼儿从家带盆栽,放到教室里,教会幼儿如何照顾好花草树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环保卫士-蚯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倾听、操作发现使幼儿知道蚯蚓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蚯蚓。
3、培养幼儿大胆的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泥和蚯蚓的盆、水盆、抹布、塑料工具。
2、食用盐和糖若干。
3、投影仪、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蚯蚓及外部特征
1、观察泥土找蚯蚓
师:请小朋友用工具拨一拨泥土,找一找蚯蚓在哪里?
(引起幼儿兴趣,初步感知蚯蚓的生活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2、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没有什么?
(简短的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自己发现蚯蚓是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的)
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是长圆形的,身上有好多节环形,一头细一头粗,在身体前端有一个像戒指样的环扣,它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也没有骨骼。
(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投影,让幼儿更清楚的看到蚯蚓的外部特征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
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1、蚯蚓的生活环境。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生活在哪里?把它放在水里能生存吗?
(引导幼儿对比蚯蚓在潮湿的土里和水里的活动进行观察探索)
教师小结: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泥土里,白天藏起来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它不能在水里生存会淹死的,所以下完雨的时候因土里的水份增多,我们会看到蚯蚓钻出地面来爬树的。(这里可以出示不同环境里蚯蚓的图片如:菜园里、粪土里、砖瓦堆等让幼儿更多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2、蚯蚓喜欢吃的食物。
师:蚯蚓是怎样找食物吃的呢?它吃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蚯蚓蠕动的身体和把蚯蚓分别放在盛有盐和糖的容器里进行观察现象)
教师小结:蚯蚓是靠身体的向前拱凸起来的姿势活动的,它的触觉很发达能感觉到食物和震动。它喜欢吃一些有机物如:枯叶碎片、家畜的粪便、没有毒的生活垃圾腐烂的.草根树叶等蚯蚓是杂食动物,实验证明它不喜欢吃咸喜欢吃甜性食物。所以被人们称为“环境保护的卫士”
3、摸摸蚯蚓。
师:请小朋友大胆的用手摸一摸蚯蚓会有什么感觉?它用什么呼吸?
(鼓励幼儿消除害怕心理,大胆的尝试探索)
教师小结:蚯蚓身上有一层黏液可以帮助它在泥土里穿行,也可以保持体表的湿度进行呼吸。
4、切断蚯蚓
师:现在老师把这条蚯蚓切断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这里老师可以进行投影放大影像,再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其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当蚯蚓不小心断成两节后,它不会死而且还会长成两条蚯蚓,具有再生功能。
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1、具有松土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师:生活中蚯蚓在土里进行翻拱觅食的时候起到一个松土的作用,把有机物如:树叶、草根动物粪便拖到地下产生大量肥料,还有蚯蚓自身排除的粪便都是一些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肥料,故此,我们要保护蚯蚓,它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产生要爱护蚯蚓之情,保护蚯蚓)
2、具有入药治病的作用。
师:蚯蚓在药名中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地龙”,它可以入药治病,所以现在会有专门饲养蚯蚓的人来饲养它们。
(我想“地龙”这个好听的名字一定会让幼儿记住的)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兴奋紧张的场面比如: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或者壮大胆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它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大班下册社会争做护绿小卫士教案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绿色嫩芽挂满枝头的季节里,我们逐渐感受到绿色植物赋予美妙的生机,借此孩子们喊出“绿动春天”的响亮口号,通过组织本次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给小树苗浇水、爱护小树苗懂得爱护树木的意识,人人争做护绿小卫士。
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的种类及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能愉快的参与植树活动,在劳动过程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
3、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
活动准备:
1、各种树木的照片
2、多媒体课件(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植树工具(小桶、水、各种饮料瓶等)
活动流程:
1、组织幼儿学唱《爱护小树苗》,通过儿歌激发幼儿爱护小树苗的情感。
2、介绍让幼儿了解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介绍小朋友认识的各种树木以及它们的生长情况
3、让幼儿观看有关沙尘暴危害的视频,讨论种植树木的好处,真真切切地了解到树木对人、动物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逐步产生环保意识。
4、带领幼儿来到植树地点植树,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教育。
5、、植树后的谈话,如何爱护小树苗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延伸:
护绿小卫士行动:
1、回家后认养照料小树苗.每天为小树苗浇水,除草,清除垃圾
2、为小树做身份证,做好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爱牙小卫士
重点领域:健康
年龄段:大班(5—6岁)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正处于换牙的人生阶段,通过调查发现班级大多数幼儿或多或少都会有蛀牙,他们对蛀牙产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要少吃糖、多刷牙。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保护牙齿以及正确的刷牙方法掌握的不全面。因此,我设计了《爱牙小卫士》的微课,通过微课让幼儿争当爱牙护牙小卫士,知道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的重要性并懂得保护牙齿。
2、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3、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能坚持刷牙。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重点: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懂得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能坚持刷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谜语导入
(目的`: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快来猜个谜语吧!
二、基本部分
(一)爱牙小知识
(目的:了解有关牙齿的知识,知道牙齿的重要性)
1、牙齿本领大
——牙齿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牙齿的本领:嚼碎食物、协助发音、维持面部外形。
2、乳牙和恒牙
——每个小朋友出生后,都会慢慢长出许多小牙,那些牙齿叫乳牙,你知道乳牙有多少颗?
——当乳牙掉了又长出来的牙叫恒牙,恒牙一般有28—30颗,恒牙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所以,小朋友要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二)牙齿生病了
(目的: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认识龋齿
——牙齿很重要,如果不注意保护,牙齿也会生病,小朋友看看牙齿怎么了?
——龋齿俗称蛀牙,也叫虫牙,龋齿是怎样形成的呢?
2、看动画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看完动画,小朋友知道龋齿是怎么形成的吗?
3、龋齿的危害
——你知道龋齿有哪些危害吗?
形成空洞——导致疼痛——碰到牙神经疼得忍不住——导致口臭
(三)我会保护牙齿
(目的: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知道如何正确刷牙)
1、保护牙齿的方法
学习爱牙三要三不要,了解预防龋齿,保护牙齿的方法。
——如何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2、我会刷牙
——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是如果方法不对就起不到保护牙齿的作用了,你会刷牙吗?
通过刷牙步骤图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学说刷牙歌巩固刷牙方法。
三、结束部分
回顾梳理爱牙知识以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今天我们学习了乳牙有多少颗、恒牙有多少颗?
——如何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刷牙的正确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微课内容选择符合大班孩子年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按照从孩子生活经验出发,知道牙齿的本领,再到龋齿的形成最后是保护牙齿的方法,重点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每个环节以对话的形式利用提问把幼儿带入活动中。通过问题引发幼儿思考,符合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大班幼儿理解能力强,因此在活动设计上给幼儿提供的内容较多,但大多内容孩子是有一些生活经验,只是经验不完整,知道的不够全面,因此,希望通过这个微课帮助幼儿梳理他的已有经验,将保护牙齿的多种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爱笑小卫士,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开展了《我们的城市》的大主题,恰逢松江区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在与幼儿谈话时,我发现幼儿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然有一些不漂亮的地方,例如有一些垃圾等。所以我就围绕“垃圾”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了幼儿园周围的垃圾的主要类型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知道垃圾对人的危害的基础上萌发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幼儿园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办法,并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
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运用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问法、探究法、操作法进行突破。活动的难点是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幼儿园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办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危害,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幼儿园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办法,并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调查并记录周围环境垃圾分布的情况。
2、幼儿自己拍摄的照片。
3、彩色纸、笔、吸管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交流调查周围环境的情况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放映幼儿园美丽的环境的镜头)
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放映幼儿自己用相机捕捉的幼儿园及周围环境中的垃圾的镜头)
3、(展示幼儿调查表的展示版面)另外呢,我们还有一些小朋友用笔记录了幼儿园及周围环境中的垃圾分布情况,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请3—5个幼儿介绍)
(二)谈谈垃圾的危害
1、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三)怎样保护环境
分组讨论: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等会儿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好吗?
(四)我是环保小卫士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了什么保护幼儿园及周围环境的好办法。
2、请幼儿分组实施自己的活动计划:做小小环保宣传员的标志、绘制不乱扔垃圾的标志等。
《环保小卫士》活动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背景下的一个科常活动。我们本月的大主题是“我们的城市”,恰逢松江区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在与幼儿谈话时,我发现幼儿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周围仍然有一些不漂亮的地方,例如有一些垃圾等。我们的周围到底是不是像这些幼儿说的那样存在一些垃圾,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班幼儿的关注。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垃圾”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找垃圾、看垃圾、捡垃圾、画垃圾等。幼儿通过自己的调查,基本了解了幼儿园周围的垃圾的主要类型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知道垃圾对人的危害的基础上萌发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幼儿园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办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由于本次活动来源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幼儿也积累了一定的前期经验。在活动中所展示的资料和照片都是幼儿自己画的或自己用照相机捕捉的镜头,所以整个活动从始至终幼儿都有极大的兴趣。幼儿在已有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和自己的讨论,对环境保护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环境保护的意识。
但同时我的本次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
一、由于教师只考虑到要呈现幼儿自己的东西,没有考虑到对其归类整理,所以材料呈现时比较凌乱,从而导致教师的提问也缺乏层次性;
二、由于时间仓促,主题开展还不够深入,幼儿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教师在活动前应该在“怎样使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这一问题上做足文章,这样会使活动时幼儿的思维更开放。
三、提问时教师给幼儿的思维空间不够,在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后就应该放开了让幼儿回答,不应该再进一步细化问题,限制幼儿的思维。另外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愿望激发不够,不应该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引领,而是请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愿望,由此自然推动每个环节的进展,这样幼儿的活动兴趣会更浓。
四、在材料提供方面来看,教师只考虑到材料的可操作性,没有考虑到幼儿制作出的物品的可利用性,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更有利于进一步利用的材料供幼儿操作,这样更有利于下一个活动的开展。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全小卫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对班级和同伴的责任感。
2.能关注周围的环境,找出班级中的安全隐患,并设计相应的标记。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安全标志》图片。
2.制作安全标志的材料:卡纸、彩纸、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谈话、看图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安全标志图,请你说一说这些安全标志代表什么意思?你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安全标志分为四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让幼儿感受在生活中安全标志无处不在,知道它们的作用,体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请幼儿自由分组,寻找班级的安全隐患。
幼儿分组观察新班级的环境,查找班级中有危险的地方。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室里有哪些不安全的物品?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危险?怎样预防这些危险?
3.幼儿绘画并为班级设计安全标志。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用绘画、符号等表征方式,为班级设计安全标志,想一想把它贴在哪里,并说明理由。
4.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并张贴在适宜的.位置。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自觉遵守安全标志中的提示。
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标志,学会保护自己。
3.引导幼儿在教学楼以及家里继续查找安全隐患,设计安全标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熊和小怪物》含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师:认识他们吗?小熊一家喜欢旅游,瞧,他们这一次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森林游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城堡,进入城堡看到一桌丰盛的食物,小熊一家太饿了,坐下来就吃了起来……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如果幼儿数得不一样,师:到底有几只呢,你是怎么数的?如果幼儿的答案一样,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数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我们可以怎么数?)【这是活动的开始部分,直选用了绘本中的三张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结合故事情节,本环节中还渗透了多种方法数数的内容,现阶段大班的幼儿应该学会多种方法的数数,本环节中数数小怪物的数量,运用魔术笔功能圈出数群,能够帮助幼儿学习多种方法的数数。】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师:我们用这个标记来表示**,那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是与不是、有与没有)【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幼儿找出小怪物的特征,并运动白板的淡入功能,逐一显示幼儿说到的小怪物的特征标记,并区分“是”与“否”的标记,为后面的多种特征的分类做好准备。】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在故事情节中,利用小怪物的身份提出根据5个问题找出大王的要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师: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会说出某种特征)师:那我们来问问“大王,大王,你长(有)**吗?”(操作课件,出示记录表,在第一个问题处放上标记)【在这里如何将问题引导特征上是关键,因此,在这里,运用了指向明确的提问“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孩子肯定会回答“我觉得是有牙的那个,或者是有角的那个……”等等,减少了幼儿不必要的胡乱猜测,突出特征的功能。老师接着孩子的回答,“那我们来问问大王,是不是长了牙齿……?”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指引,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师:长(有)**可能会是大王,那我们就用这圈圈把可能是大王的小怪物找出来吧。(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告诉第几排第几个,为了不漏掉,我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当第一个问题得到解答后,我运用了套圈的方式,把初步选中的目标圈出来,缩小目标范围,在套圈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第几排第几个符合要求,为了不漏掉,告诉孩子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渗透了排序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正确的检查方法等。】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师:第三个问题谁来?(……)这次要把谁排除出去?(幼儿操作)师:第四个问题?(……)(幼儿操作)师: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怪物的圈圈拿下来?
师:大王长什么样子的呢?(看着记录表说一说)对这就是大王(把大王拿到标记图上)【这个环节是根据接下来的提问,逐一排除目标的过程,电子白板的随意拖动以及淡入淡出功能,能够清晰地呈现排除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从第二个问题开始都由幼儿来操作,排除目标,老师给了孩子与白板互动的机会,同时起到了示范讲解的作用,为后面的幼儿自主操作奠定基础。】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课,故事中讲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突然遇到了一个大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但有一桌子好吃的。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要它们――猜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熊也不慌也不忙,分类再分类,找出城堡主人好轻松!最后大家一起玩,热热闹闹好开心!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概念。通过分类的方法来“找出城堡的主人“教会小朋友复合分类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书里,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一边读着精彩的故事书,一边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个二次分类板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看标记把图形分类,事物有很多特性,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只注意最显眼的那个,所以他们缺乏同时考虑几个属性的能力。所以刚开始时把最显著的特征:头上有角的和没角的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逐渐把分类标准详细化。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分类标准一起展示出来,让孩子体验二次分类的过程。
大班科常活动护绿小卫士教案
活动名称:
护绿小卫士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保护树木的工具、材料和护理树木的基本方法。
2、尝试运用文字、符号或图像制作“护绿卡”,争做护绿小卫士。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关键点: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发讨论
1、提问:
1)在这些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2)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2、讨论:为什么要保护树木呢?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二、分享交流,经验提升
1、交流:
1)你知道护理树木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来护理树木?
2、小结:护理树木的工具和材料有草绳、石灰水、水桶、刷子等,若要树木长得好,可以经常给树木浇水、松土、修剪、清理周边的.环境等。
三、小组制作,宣传护绿
1、提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要保护树木,可是破坏绿化的现象还不时发生,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让大家都知道要保护树木呢?(鼓励幼儿想出多种宣传方法,师做总结)
2、师:我们可以做一些“护绿卡”,“护绿卡”上可以画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呢?
1)幼儿分小组商量,合作制定“护绿卡”。
2)教师巡回,与幼儿边画边议。
3)将“护绿卡”挂到树木上。
3、延伸:我是护绿小卫士。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是评价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快乐的环保小卫士”这一综合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探索兴趣。他们从发现问题到尝试解决问题,接着用自制玩具做运动等时时刻刻都处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游戏气氛浓烈。而教师在活动中则以大朋友的角色参与游戏,始终与孩子们进行着交流并适时提出建议,使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培养了幼儿动手创造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到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小灯泡亮了》含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等。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主探究及观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大班上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活动难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与结果”。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同时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使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A)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B)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C)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A)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B)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C)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纸片不怕水》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小结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6、总结: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控烟小卫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了解抽烟对人体健康,社会环境的危害。
2、增强幼儿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张贴设计的禁烟标记,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材料准备:
教师:棉花、香烟、瓶子;幼儿:纸,禁烟标记
活动过程:
一、通过做实验,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1、捏紧鼻子,闭紧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感到非常的难受。)
2、深呼吸一次,现在感到怎么样?(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二、感知香烟对人类的危害。
1、出示香烟--“这是什么?”“你们家有人抽烟吗?”
2、如果把让烟污染的空气吸进后,我们的身体会变成怎么样?
3、做实验:
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4、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请幼儿讨论吸烟的危害。
三、教师介绍世界无烟日,并引导幼儿寻找戒烟的方法。
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在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标志(出示戒烟标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2、很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列车,处处禁烟,可是那些吸惯了烟的人,总是想吸烟怎么办呢?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吸烟的人戒烟。
四、争做“禁烟小卫士”,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绘画禁烟标志。
(2)师生共同在园内把绘画的禁烟标志张贴在墙上,
活动反思:
社会意义,引导幼儿从身边的成人开始宣传禁烟。使他们认识到吸烟不仅损害自己的身体,也在危害旁边的不吸烟的人。让幼儿明白,即使年纪小,也可以为环保尽一分力,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将环保的种子播种在小小的心灵里,从小让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话太多,一直在重复某些词语。对幼儿抛过来的球没有及时的接住。还有在某些细节方面我处理的不够理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改进。
小百科: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因抽烟而死,吸烟对人体有害,长期吸烟易导致癌症,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等生理疾病,同时也不利于他人身体健康,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纸片大力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折纸方式改变纸张形状,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
3、理解团结合作力量大。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手工纸形状大小相同的积木若干、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手工纸,请幼儿说说它能干什么。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做实验。
二、幼儿实验。
实验一:
(1)教师请幼儿尝试不用任何材料帮助,让纸片站在桌面上。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小结:改变纸片形状就可以。
实验二:
(1)教师请幼儿试一试,站起来的纸片能不能承受一块积木的重量?
(2)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操作成功的幼儿讲讲他的.经验。对没有成功的幼儿进行引导和鼓励。
实验三:
(1)请幼儿继续挑战,让纸片顶起更多的积木。
(2)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纸片顶起最多的积木的幼儿介绍,为什么他的纸片能承受这么重的重量。
(3)教师小结:纸片围成的圆柱体,它的粗细跟它的力量是有些关系的。
实验四:
(1)师幼一起挑战最有力量的纸片,看它是否能顶起一本大厚书?
(2)播放幻灯片,请幼儿观看,思考并得到启示:一根柱子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柱子合作,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变得很强大。
(3)继续将实验完成。
【活动延伸】
提问幼儿:我们还能继续在大书上加重量吗?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节课幼儿们的兴趣很高,每个幼儿都动起来了,活动目标也完成的很好,从中我也得到启发,科学课就得让幼儿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让孩子们热爱探索、热爱科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