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计划
- 文档
- 2024-08-25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学计划,本文共19篇,欢迎阅读!
设计思路: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概念,特别在单双数的学习中孩子们发现了数字之间的一些排序规律,如有孩子说,双数与双数之间隔一个数,单数与单数之间差2等,可见他们对数字的排列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进一步发展孩子的数概念,因此今天我设计了这一数学活动:快乐大本营。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发现相邻数的规律,学习相邻数。另外,根据大班孩子好动、好问、好奇的年龄特点,及二期课改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以“快乐大本营”为主线,提供了多种游戏形式,让孩子在自主意识下积极参与,并在游戏中掌握相邻数的概念,除此之外,还渗透了记录的要求,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诣在掌握数概念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名称:
快乐大本营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找找、想想的活动中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发现其规律。
2、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活动室的准备(椅子的排放、座位号、游戏场地划分)、游戏材料若干(保龄球、自制鱼杆、小球、鱼、骰子等)、记录纸、铅笔、数字卡片
观察与指导:
一、入场
1、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入场券上的座位号寻找相应座位。
2、引导语:大家想去快乐大本营玩吗?那首先要凭票入场,请看清自己票上的座位号,寻找到自己位置。
二、游戏:快乐大本营
1、老师介绍每个游戏的名称与玩法,明确遵守的规则。
2、讨论记录表的记录方式,并尝试独立记录,能计清所参与的游戏及找到的相邻数。
3、幼儿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保龄球馆 夹夹乐 垂钓馆 智慧屋 投骰子)
4、根据记录表分享游戏情况。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教学永远包括教和学,没有了学,教就不能存在,而没有了教,学也同样不能存在。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实践确实是由教与学两种活动所构成,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但为了深入地研究教与学,有必要将教与学分开进行研究。因此上述定义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即教学探讨、研究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是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师幼共同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一种自发反映型教学。前苏联杰出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3岁前儿童教学特点是这一年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这种教学类型通常称为自发型。学龄儿童能做教师要他做的事情,按照教师的大纲学习这一类型教学定为反应型。学前儿童的态度是这样确定的:他做他要做的事,但他要做的事,恰恰也是他的领导希望他做的。因此他提出:幼儿园教学大纲应该也是儿童自己的大纲,就是说,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儿童感情丰富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学前儿童的教学则处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过渡位置,可称为自发?反应型。
具体来说,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是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中能做的只是与他兴趣相符的事情。数学教学活动的计划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事先预设和规定的,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能将预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以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进行学习,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身心获得更好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示填写算式,学习加减。
2、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算式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数学卡[2—94]分解和组合
2、数学卡[2—102]分解和组合
3、数学卡[2—92]分解和组合
4、数学卡[2—95]分解和组合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练习
1、[2—94]分解和组合
(1)这张图上有什么?有多少?他们有什么不同?”
这张图上有大树,有苹果。
有4棵大树,大树上的苹果多少不同。
(2)看图填算式
4—1=5—2=7—5=6—4=
2、出示数学卡:[2—102]分解和组合
(1)这张卡片上是什么的符号是什么?
(2)你能讲讲这些算式吗?
2=4=64=2=6
(3)谁能填写出图示表示的算式?
(2)+(3)=(5)(3)+(2)=(5)
(7)+(3)=(10)(3)+(7)=)10)
(4)我们一起把分和式和算式读一遍。”
二、操作练习
1、[2—92]分解和组合
看图写算式,进行计算。
2、[2—95]分解和组合
看算式,填答案。
三、活动评价。
出示幼儿完成的算式,请小朋友来讲一讲,并一起读算式。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4、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六、教学措施
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颜色
2、(红、黄、绿)小猫、小鱼图贴。
3、幼儿作业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师生问候
抱抱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2、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
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
请幼儿区分大、小。
3、分礼物
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
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趣味练习:好看的颜色在这里
1、教师:这些颜色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
认识红、黄、绿。
2、教师: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
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3、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
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活动结束
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4、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
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设计思路: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概念,特别在单双数的学习中孩子们发现了数字之间的一些排序规律,如有孩子说,双数与双数之间隔一个数,单数与单数之间差2等,可见他们对数字的排列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进一步发展孩子的数概念,因此今天我设计了这一数学活动:快乐大本营。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发现相邻数的规律,学习相邻数。另外,根据大班孩子好动、好问、好奇的年龄特点,及二期课改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以“快乐大本营”为主线,提供了多种游戏形式,让孩子在自主意识下积极参与,并在游戏中掌握相邻数的概念,除此之外,还渗透了记录的要求,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诣在掌握数概念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名称:快乐大本营
活动目标:
1 在看看、找找、想想的活动中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发现其规律。
2 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活动室的准备(椅子的排放、座位号、游戏场地划分)、游戏材料若干(保龄球、自制鱼杆、小球、鱼、骰子等)、记录纸、铅笔、数字卡片
观察与指导:
一、入场
1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入场券上的座位号寻找相应座位。
2 引导语:大家想去快乐大本营玩吗?那首先要凭票入场,请看清自己票上的座位号,寻找到自己位置。
二、学习相邻数
1 发现相邻数的秘密。
引导语:瞧!快乐大本营中有许多游戏等着大家玩呢!大家想玩吗?那首先要先接受第一个考验、
2 看看找找你坐的是几号座位?你的身边有几位朋友呢?他们分别坐的是几号座位?(幼儿边说老师进行记录)
3 看看老师记录的三个三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4 小结:每个数字旁都有两个朋友,一个数字朋友比它大1,一位数字朋友比它小1,这样的两个数字就是中间数字的邻居,也叫相邻数、
5 游戏:找朋友
引导语: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相邻数,那让我们一起来做第一个游戏---找朋友、
玩法:A老师从卡片中抽出任意一个数字或填空题, 座位号与它是相邻数的幼儿快速站起来,(游戏的速度可不断变化)、
B 老师拍手,幼儿听音记数,是这一数的相邻数幼儿站起来。
6 百变相邻数:能变化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数字,使其成为正确的相邻数、
引导语:你们的本领真大,这下要接受第二个考验,你们行吗?(出示一组数字,如:2、4、5),老师这里有这样的三个数字朋友,你们看看他们是邻居吗?怎样改变可以使他们成为正确的相邻数呢?
7 小结:你们真厉害,这样你们可以真正参加”快乐大本营”的游戏了、
三、游戏:快乐大本营
1 老师介绍每个游戏的名称与玩法,明确遵守的规则、
2 讨论记录表的记录方式,并尝试独立记录,能计清所参与的游戏及找到的相邻数、
3 幼儿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保龄球馆 夹夹乐 垂钓馆 智慧屋 投骰子)
4 根据记录表分享游戏情况、
四、延伸:
1 出示老师家的门牌号,引导孩子想想,我家的左右邻居是谁呢?
2 将游戏材料提供与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选择操作。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4、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
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数学教学主要有数的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要求:
在数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
物体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
《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
《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
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和椭圆形
7、
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
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
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
学习1——50的数的认识
11、
学习1——10的倒数
12、
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
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
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
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
学习4的组成和加减法
17、
学习4的应用题
18、
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
学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
总复习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把握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的环境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的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备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学习看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9的加减。
第八周
学习改错题中的得数,使得算式运算结算正确。
一、情况分析
幼儿中班是我这学期新接手的一个新班,本班幼儿46名,其中男孩34名,女孩12名。通过家长的沟通,我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来,我也注意主动地去接触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交谈,尽量地掌握了每个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在这期间,我也发现了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通过小班的教育后已经建立了较好的生活常规,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劳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另外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不够。个别孩子的性格内向、比较古怪。针对以上问题,我班这学期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指示和要求,联系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重视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加强个别教育,,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各方面的要求与任务
(一) 班务工作方面
1、加强班务管理力度。提高大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正确认识,树立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积极地投入各项工作,以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吸引幼儿生源,为提高幼儿园名声而努力。
2、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班务会议,大家互相沟通,统一认识,要求班上老师成员要善于总结工作,能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使班上工作正常运转。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由保育员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对于教师则应有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教学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 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教师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用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此外还应及时、科学地作好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活动评价,以改进教学的弊病,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支持、引发幼儿产生新主题,积极收集主题的各方面资讯。注意为幼儿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个别教育。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内向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引导,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集体的活动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
一、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的年龄大约在4岁左右,本学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对幼儿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们将关注班里所有幼儿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三、具体措施:
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1、我身上的数
2、和数字朋友做游戏
3、举卡片
4、我长大了
5、漂亮的月饼盒
6、拼彩旗
7、不一样的蛋糕
8、量布做围巾
9、几个朋友在一组
10、图形变变变
11、数字口袋找朋友
12、大大小小的水果
13、拾落叶
14、分树叶
15、打扮活动室
一 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 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 学习看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9的加减。
第八周
一、改错题(一)
1、 学习改错题中的得数,使得算式运算结算正确。
2、 复习9的组成、加减。能熟练准确得进行运算。
二、改错题(二)
1、学习改错题的三种方法,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的任一个数均可以改动。
第九周
一、两个特征分类
1、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的数目将算式归类。进行9以内的加减。
二、分类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第十周
一、认识时钟
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特征,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辨认整、半点。
二、记录时间
1、 让幼儿知道整点半点的记录方法,理解钟点和指针关系。
2、 进一步使幼儿感知时钟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第十一周
一、学习10的组成
1、 要求幼儿有序的进行10的分解。
2、 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10的分合。
二、学习10的加减
1、 引导幼儿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10的加减。
2、 教幼儿讲述应用题。
第十二周
一、学习“0”的算式
1、 学习有关“0”的算式。
2、 复习10以内的加减。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一)
会两个、三个加减符号的连续加减。
第十二周
一、复习10以内加减(二)
1、会把算式题目填写完整,如1+( )=3
自编
二、快速口算
练习口算的能力,能相互之间玩出题游戏。
自编
第十三周
一、认识人民币
1、 认识十元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 学习钱币兑换,复习10以内加减。
二、超市
1、复习10的加法,并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四周
一、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 教幼儿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 让幼儿感受到客体和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向不同。
二、依样接画
1、 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排队规律的能力。
2、 教幼儿发现规律并依着接画。
第十五周
一、学习四等分物体
1、 帮助幼儿学习将物体四等分的方法。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补漏洞
1、 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缺口而选择形状相同的填。
2、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数学游戏
第十六周
一、10的加减试题
1、 会运算各类形式的加减题目。
2、 提高幼儿的运算正确度。 一.概况:
本组共有组员5名,一人本科在读,4人大专或大专在读。其中多媒体专职教师一名,其余均为参与一线带班的教师。
二.特点:
优 势
1.对课改新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说课、评析能力有所提高。
2.积累了“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和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
3.从主动参与转向主动研讨,科研意识逐步增强。
薄弱环节
1.教育理念尚未有效地转化到实际的教育行为。
2.对“社会性”概念界定、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
3.对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有效结合存有困惑。
在园和中心组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贯彻课改精神。树立“教师是活动的主人”、“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观,促使教师主动地学习、实践、思考、研究,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师和教育服务。
1.从问题入手,及时捕捉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问题。通过组员间的互动来解除困惑,更好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
2.开展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就主题游戏中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探索能力的影响进行初步研讨,完成《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能力的调查研究》。
3.学习、分析《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中的案例,正确认识、理解、把握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之间的关系。
4.开展主题型家长活动,增进家园联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教研组计划各月工作重点提示
调整与实施
2月
1.学习园务
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教研组特色及研究重点。
2.实践活动――斜坡与球及评析研讨。
3.进行混班主题游戏内容的商讨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3月
1.策划、组织植树节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2.交流各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研讨主题的选择和确立。
3.开展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家长讲座。
4月
1.实践活动
――主题游戏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探索行为进行观察、评析。
2.收集、交流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活动或游戏内容。
5月
1.就主题游戏中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探索能力的影响进行初步研讨。
2.参观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进行《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能力的调查研究》的结题工作。
6月
1.计划、组织幼儿“毕业活动月”的活动。
2.邀请小学老师、一年级学生及家长到园座谈。
3.幼儿社会性活动或游戏案例的收集、汇总。
4.针对教研计划以及实施情况进行学期小结,对下学期的教研活动提出建议。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对于教师则应有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教学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教师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用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此外还应及时、科学地作好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活动评价,以改进教学的弊病,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支持、引发幼儿产生新主题,积极收集主题的各方面资讯。注意为幼儿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个别教育。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内向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引导,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集体的活动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计划篇三
一、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幼儿都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步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初步建立了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常规,学会收拾玩具,将物品物归原处。喜爱参加户外体育运动,许多幼儿内向的幼儿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起来,喜欢与同伴交往。但与此同时很多孩子还存在着一些情况,在家表现为任性,倔强,爱发脾气,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爱听好话,不愿意自己吃饭,挑食者较多,情绪波动比较利害,需要老师更进一步的教育与关爱。通过最近与家长接触,发现我班部分家长比较重视早期启蒙教育,经常带幼儿外出增长知识,个别幼儿已在家进行早期阅读,有一定的可塑性。但仍有个别家长不重视早期教育,这就需要耐心的做好家长工作。
二、学期目标:
1、使幼儿在认识物体的同时练习数数,认识并会写数字1—10,并能用数字表示相同数的物体。
2、使幼儿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把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教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能正确区别各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5、教幼儿认识长短,粗细,比较出最长和最短,最粗和最细,按规律排序。
6、启发幼儿按物体数目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前后左右。
8、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具体措施
1、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将数学教育建立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
3、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5、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6、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7、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一、情况分析
幼儿中班是我们这学期新接手的一个新班,本班幼儿12名,其中男孩3名,女孩9名。通过与原任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我们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来,我们也注意主动地去接触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交谈,尽量地掌握了每个孩子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期间,我们也发现了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通过小班的教育后已经建立了较好的生活常规,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劳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另外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不够。
个别孩子的性格内向、比较古怪。针对以上问题,我班这学期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指示和要求,联系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重视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加强个别教育,,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教学,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各方面的要求与任务
(一)班务工作方面
1、加强班务管理力度。提高大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正确认识,树立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积极地投入各项工作,以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吸引幼儿生源,为提高幼儿园名声而努力。
2、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班务会议,大家互相沟通,统一认识,要求班上老师成员要善于总结工作,能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使班上工作正常运转。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由保育员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对于教师则应有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教学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教师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用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此外还应及时、科学地作好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教学评价,以改进教学的弊病,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支持、引发幼儿产生新主题,积极收集主题的各方面资讯。注意为幼儿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个别教育。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内向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引导,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集体的教学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教学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
下面是中班数学本学期的具体安排:
9月份《长大真好》
学习重点:
1、1~10的顺唱与逆唱练习。
2、空间上、中、下的认识与空间对应大、中、小三项式的比较。
3、结合形状和颜色特性,做对应计数的练习。
4、练习序数概念。
10月份《秋天的消息》
学习重点:
1、认识半圆形、梯形。
2、形状与颜色的空间位置对应。
3、限制范围内的数量点数,空间的区域定位概念。
4、形状的连续性与构成和形状特征的判断。
5、点、线、面的构成概念,封闭区域面积的涂色与形状的联想。
11月份《生活跷跷板》
学习重点:
1、循环序列的规律认识。
2、对应关系与计数的综合练习。
3、观察路径颜色的组合顺序,了解两处之间行进的方向不同,路径上的颜色顺序也会不同。
4、不同的空间对应方式,对应计数的表达。
5、观察左右画面上的差异性,空间对应与图形推理的综合运用。
12月~1月份《冬日的祝福》
学习重点:
1、认识“一双”、“一对”的概念与单位量词。
2、认识集合的特性,集合量的对应计数。
3、能依同类别物品的特性分类,认识物品的关联性。
4、练习数的分合概念。
5、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用数字语言说出形状与颜色。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教学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教学,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教学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教学。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教学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
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教学。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学生分析
有学生41人。全部进入学前班,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刚入学,年龄小,坐不住,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想方设法多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融为一体,使学生尽快良好的形为习惯。
四、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
二、学生基本
情况分析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2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2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
四、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