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把酒对西山阅读理解及答案
- 工作总结
- 2024-05-25
- 116热度
- 0评论
【简介】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悠然把酒对西山阅读理解及答案(共11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在此,感谢网友“纤纤”投稿本文!
1.①引用古诗文,富有诗情画意。
②一是“借景”艺术的历史,二是“借景”这门艺术的原因。
2.①交代以颐和园为例说明“借景”这门艺术的原因。
②表达作者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园林破坏的愤懑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3.创意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移江南淡妆,现此地之胭脂。特点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
4.用意是:说明“借景”之妙。语言特色是:清新明丽,简洁优美。
陈从周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于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偌大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终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尤其是郊园,郊园多野趣,重借景。这两点不论从哪一个园,即今日尚存的颐和园,都能体现出来。
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9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全被烧毁,今仅存断垣残壁。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来谈借景。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
颐和园在元代名壅山金海,至明代有所增饰,名好山园。清康熙四十一年(17)曾就此作壅山行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更名清漪园。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毁。1886年修复,易名颐和园。1900年又为八国联军所破坏,19又重修,遂成今状。
颐和园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翚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颠,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国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景,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借。
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若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
1.阅读第一段,回答:(1)作者为什么能将一个建筑学、园林艺术里的“借景”讲得如此清
晰明白、生趣盎然?(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借景”艺术的`?
2.本文主要是阐述园林建筑中“借景”这门艺术的,为什么还要用两段文字分别记述圆明园
和颐和园的历史?
3.颐和园的创意和造园艺术的特点各是什么?
4.文章着意描写万寿山、长廊、谐趣园和长堤美景的用意是什么?这几段文字在语言上有
什么特色?
悠然下山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悠然下山去
①有一位无氧登山运动员,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在6400米的高度,他渐感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与队友打个招呼,就〔A〕悠然下山去了。事后有人为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再攀点高度,就可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啦。他回答得很干脆:“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感到遗憾。”
②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现实中,我们往往不怕拔高自己,就怕自己的高度超越不过别人。其实,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找到并穿越突破口,抵达更高的层次。因此,学会停止,〔B〕悠然下山去,至关重要。
③有人不遗余力地朝上爬,珠着坎想坡,爬着坡想山,登上山尖想月亮,全然不顾脚下的基石有多厚,是否经受得起欲望的高度。甚至把一双原本应该有所支撑的脚架空,只把朝花夕枝的幻想拧成一条向上攀援的绳索,浑然不顾处境险象环生。
④有人禅精竭虑地朝外铺张,越过篱笆想沟,跨过沟想岸,跳上岸想天边的.大海。也不管口袋里的苇条是否足够编织铺天盖地的席子。甚至无视人们的愤怒和鄙夷。
⑤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可能就会遭至报复。那种只贪求高度和长度,而不注重厚度和深度的人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至于直干云霄,长风漫卷,以及无所顾忌的贪婪,则是对生命的虐待和衰涣。可惜,并非所有的人都知道生命的度和事物的临界点。
⑥学会停止,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不就是一块令人肃然起敬的碑吗?
1.作者由登山联想到哪两种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画线〔A〕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中画线〔B〕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加粗的“苇条”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种是础余力朝上爬的人(或只贪求高度的人),第二种是弹精竭虑地朝外铺张的人(或只贪求长度的人)。
2.(1)抱着豁达的心态放弃登山;(2)坦然放弃超过自身极限的追求。
3.自身所具备的才能、条件等。’
4.学会停止,是对生命的尊重。
5.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均可:赞同的,理由:生命是有极限的,超过极限可能会遭至报复,因此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不赞同的,理由:人们应该永不言弃,挖掘自己的潜能,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综合前二者的观点,理由: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该放弃时决不放弃。
阅读题
1.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茶可道,茶亦悠然”的含义。(2分)
2. 文中开头为何要写“西方人喜爱喝咖啡”?(2分)
3. 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表达的妙处。(3分)
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应推崇饮茶。(4分)
材料一:茶叶是我国的“国饮”。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
材料二: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不解之缘。战国大诗人屈原曾在自己作品里谈到“茶茗”。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有关于茶的诗,李白一首敬亭山饮茶诗云:“茗生此山石,玉泉流不歇。”杜甫有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写茶文化雅事最多的算是《红楼梦》,栊翠庵女尼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吃“体己”茶,使人觉得雅性十足。
参考答案
1. 围绕“茶既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让人获得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来回答即可。(2分)
2. 写西方人爱喝咖啡是为了与中国人爱喝茶形成对比,突出中国人崇尚顺其自然,追求艺术和境界,从而表现“茶可道”这一观点。(2分)
3. 示例1:这个句子用拟人手法将茶叶在水中舒展、漂浮、沉淀的过程与人生的成败、起伏等历程联系起来,写得生动形象、贴切传神.示例2:这个句子中的“挣扎”“思索”“沉浮”“沉寂”等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人生的起伏、变化,让人自然将茶与人生结合起来,也自然引出下文“茶如人生”的看法。(可从修辞、词语、写作手法等角度加以赏析,选择一个角度即可。)(3分)
4. 示例:因为茶可以用来修身养性,冲浊爽气,颐神养性,可以让我们学会“内省修行”;可以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人生的况味,饮茶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获得悠然自得的心情;茶为我们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它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茶 文化。(4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以上给4分)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阅读及答案
水调歌头
宋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5分)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暮江千顷,千顷大江,又值黄昏,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或:无处一句,写离愁满江,竟连飞鸿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或:上片最后两句写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营造了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词人的惆怅心情。而词人倚着阑干,借酒浇愁,愁怀难遣。)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第三、四句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突然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②使用比喻(夸张)来写愁。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喻愁,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每一点写出手法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2.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②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的悲慨。③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④欲归隐田园之心情。(1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阅读练习二:
(1)有人认为上片写愁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4分)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芙蓉两句,暗写愁怀;中有离愁成斛句,是明写愁多;无入落征鸿句,浓写愁重。(每答对一点得1分,4分)
(2)报国与归田。(2分)词人先自言自己的人生道路,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句,寄寓田园之思。接着肯定国中豪杰舍我其谁,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做个钓鱼隐士无奈之情。(2分)
赏析: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是南宋词人杨炎正的作品,是首感怀秋日的词。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下片,词人即调转笔锋,着重刻画报国与归田的心理矛盾。开合张弛,忽纵忽擒。
这是一首十分明显的感怀秋日的词。作者与辛弃疾是至交。人品、气节十分相似,词品、格调也很相近。公元1178年(即淳熙五年),杨炎正与辛弃疾共同乘舟路过镇江、扬州,曾写下有名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抒发报国无路、虚度光阴的苦楚
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无从施展。这首词通过对自家身世的倾诉,来表达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真实地表现了他那种感时抚事、郁郁不得志的心理活动。虽然这首词哀怨伤感是主要氛围,但作者并非完全消沉,一蹶不振。全词立意炼句不同一般,豪放、沉郁而又风姿卓约,艺术上有其特殊之处。
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除了点明秋令外,也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这两句是对仗,使人不觉。接下来胭脂两句,自然是发问的内容。
芙蓉是荷花,这里指秋荷。梁昭明太子《芙蓉赋》说它初荣夏芬,晚花秋曜。花色红艳,所以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正如东风是春花的主宰一样,西风也是秋花的主宰,至少词人在这里是这样认为的。这一问自然是怪诞而无理。又何以有此一问?
词人来到江边,见秋江上满眼芙蓉,红艳夺目,与其时自家心境大相径庭,所以心里嘀咕,产生了这样奇怪的想头,正如伤春的人,责怪花开鸟鸣,可谓推陈出新之笔,以此暗写愁怀,颇为沉郁。放眼暮江千顷句,补出上文见芙蓉时己在江边,不疏不漏,暮字又回应斜日。这千顷大江,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转出写愁正题。以往文人写愁,方式较多:李煜以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喻之;贺铸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喻之;李清照以双溪舴艋舟,载不动(《武陵春》)喻之;皆构思新颖,设想奇特。这里,词人化用庾信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愁赋》)句,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使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形象具体之物,比喻妥贴、生动。紧接着无处一句,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离愁满江,竟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何况人呢?愁之无边无际,由此可以想见,真是凄恻悲凉至极。这一句在上面两句的形象比拟基础上对愁情加以浓笔重抹,直至写足写透。以上七句,分作四层写壮志未酬之愁情。
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在这淡浓、明暗的映衬中,愁情愈发显得强烈、鲜明。当时,词人已三十四岁了,仍然是一介布衣。满腹经世之才,无处施展,的确使人愁肠寸断。这种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壮沉郁之情,至此淋漓尽致,达到高潮。于是在笔墨酣畅之后,词人又出以淡笔,使语气变得平缓。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倚着阑干,愁怀难遣。醉醒中,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是把酒浇愁(醉)而后放眼观物(醒)情貌的捏合,与东坡《江城子》词梦中了了醉中醒句所说的相近。词人饮酒之所以醉,是由于内心积郁,愁肠百结;而仍醒,是因为胸中块垒难平,壮志未酬。两句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启下片的心理矛盾。结构上显得变化多端,感情上也顿挫有致,视象上又现出一幅落拓志士的绝妙画图。
下片,词人即调转笔锋,着重刻画报国与归田的心理矛盾。开合张弛,忽纵忽擒。首先是过片三句承接上片意脉,由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接着,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并且紧跟问句,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词人无奈地说:请借我浪迹江湖的舟楫;我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渲染得十分饱满。
这几句真实反映了词人遭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从而憔悴失意,无可奈何的苦衷。《水调歌头登多景楼》一词有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坦露的也正是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爱国志士中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辛弃疾与之唱和的词中就有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这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悲愤,饱含着多少辛酸苦辣。最后两句,笔调顿挫。在那股去国离家,退隐田园的感情洪流奔腾汹涌之时,骤然放下闸门。从而强烈表现了词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倾吐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既欲摆脱一切,又彷徨无地的心态,以及憨厚、忠悃的性情。它与屈原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离骚》)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
作者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年五十二始登第,为宁县簿。庆元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5分)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暮江千顷”,千顷大江,又值黄昏,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或:“无处”一句,写离愁满江,竟连飞鸿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或:上片最后两句写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营造了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词人的惆怅心情。而词人倚着阑干,借酒浇愁,愁怀难遣。)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第三、四句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突然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②使用比喻(夸张)来写愁。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喻愁,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每一点写出手法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2、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②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的悲慨。③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④欲归隐田园之心情。(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从全片看前四句是借景抒情,“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是比喻,借景抒情又有哀景哀情和乐景哀情。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然后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诗歌的注释“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弃官归隐”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离愁万斛”“去作钓鱼翁”“故国”。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理解答案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隙也隙:闲暇
B.觉而起觉:睡觉
C.外与天际际:交会
D.心凝形释释:解除束缚
13.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施施而行B.攀援而登
C.自远而至D.卧而梦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知不觉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B.句式多变,整散结合,既有三字句连用,又有四字句铺排,使得文气跌宕酣畅。
C.首段写被贬后为排遣苦闷而寄情山水及游山之感,为下文写西山做铺垫。
D.第二段正面描写西山高低起伏,“岈然洼然”“尺寸千里”,令人心旷神怡。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答案:
12.B
13.D
14.D
【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B、觉而起:睡醒了就起来。觉,醒来。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表承接;ABC三项表修饰。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正面描写”错误,借助西山周围的山来凸显西山之高耸,应是侧面描写。故选D。
参考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5.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该物,点明时间。
B.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 “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16.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15. C
16. 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④离别故土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错误,从词中来看,“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词人以“千顷”言“暮江”之浩大,以“万斛”言愁之可量,紧接着以“无处”再次极言愁之多,这三句营造出的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故选C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关注诗歌的标题、注释、词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如注释一“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这就暗示了考生该词中可能会流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感,再结合词下阕“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来看,词人先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无奈,请助我浪迹江湖的舟楫;我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词句中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渲染得十分饱满,这些内容真实反映了词人遭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从而憔悴失意,无可奈何的苦衷;如注释二“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结合词中“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等词句来看,词人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的诗意和借用范蠡的典故,寄寓田园之思;如词上阕中的`意象,上阕开篇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如下阕“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这是由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生发离别故土的离愁;如最后两句“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这两句笔调顿挫,在那股去国离家 ,退隐田园的感情洪流奔腾汹涌之时,骤然放下闸门,从而强烈表现了词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倾吐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既欲摆脱一切,又彷徨无地的心态,以及憨厚、忠悃的性情。考生结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如本词,考生可以结合重点词语“离愁万斛”“征鸿”“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谁是国中豪杰?”““此意莫匆匆”和后面的注释分析人生如寄的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欲归隐田园之情和故国之思。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韵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8.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1) “我”为什么“笑了起来”?(2)“我”为什么感到“满足”?
(1)答:
(2)答:
9.(1)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10.在第⑩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联系全文:(1)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4分)(2)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
(1)答:
(2)答: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乎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答:( )( )
(二)
8.C(文中有“也是一个高峰”和“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的说法,故A、B不对;D项文中有“这与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一句,是将两者作比较,并非说两者都具备。)
9.A(文中是说“八个世纪之前”,并非说“八世纪”。)
10.B(文中说“对‘清明’的概念……还时有论争。)
11.A(文章主要是为了介绍《清明上河图》)
三、写作 (略)
对语文阅读理解答案所感悟
我们班级对答案一直令我感到反感,到今天,我不得不来吐槽一下,我们对答案的方式直白的说就是比着抄,不管正确与否,一股脑的往上抄。无视自己的答案,长短与是非一概不管。所谓的对答案我所认为的是:1哪里不对改哪里,2哪里不懂抄哪里,3哪里不足补充哪里。这样才能对错题有印象,如果只是单纯地抄,对答案已没有意义。只有错的搞懂,对的更明了,这才是对答案的本质所在
其实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看法,使我们只往它的那个角度出发,没有了我们本身理解的意思。就如我看过的《不可缠绕的心灵》里面说的一样,我们的思想会被一些僵硬的知识所束缚。人的思想是自由的,有自由才有想象,有想象才有创新,如果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层次上面停滞不前,就算对了答案,在阅读理解的这一方面也不会进步,当然阅读理解也必须需要一些小窍门…·
所以,就像第二条说的一样,在对的前提下,再在答案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意见,毕竟语文阅读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之下,答案有时会比我们的答案稍微完美一些。有时会不比我们的.好。我的这些话虽只是一些建议,但也不光对我们班级所说,也对其他地方所说,在对答案是要动脑筋,不要做“答案搬运工”要既能搞懂意思,又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最后我想把《不可缠绕的心灵》中的话稍微改一下来做结束语:
如果我们的思想像一株桃树一样被一些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的思想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精神窒息。
《对窗的猫》阅读理解答案
对窗的猫
王伟锋
林老太这次住院,是因为对窗的两只猫。
两只小猫,通体雪白,相互依偎,趴卧在对面六楼的窗沿上。林老太揉揉眼睛,没错儿,是两只小猫,猫耳朵支棱着,像是在傾听楼下的什么动静。会是什么动静呢?以至于它们那么认真专注,又有耐心。几个小时过去,它们依然趴在窗沿上,一动不动。
这让林老太感到妤奇。她賣劲儿打开纱窗,两只手支撑住身子,试探着,努力往楼下张望。楼下除了散乱的进进出出的人和车,什么也没有。
林老太是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候,偶然望見这两只小猫的。电视是儿子孝敬的,说是在看,其实跟听电视也不差多少。林老太守寡多年,将儿子拉扯大,自是吃了不少苦。长年累月地操劳,加上走投无路时深夜里的悲泣,林老太的眼睛,早就沤“瞎”了,看东西总像隔了层什么。
隔了层什么呢?林老太想想,幽自己一默说:“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的距离。”幽默归幽默,去拌虚幻的毛玻璃,世界依然是坚硬的现实。
对林老太来说,现实的问题就是,儿子还没女朋友呢。儿子不是没谈过,有次还把女孩子带回家里来,林老太一激动,就包了一個大大的红包给地。但那女孩子与她似乎只有一个红包的缘分,之后彼此再未谋面。
中午,外面起风了。风很大,在楼宇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声。林老太一惊,赶紧去阳台收拾衣物,又一个接一个把窗子关严实。
这么大的风,两只小猫怎么样了?林老太不时朝对窗张望。两只小猫仍然待在窗沿上,几乎半个身子探出来。万一风把猫刮下楼—一虽说猫有九命,林老太心里还是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她甚至听到了猫的叫声,凄然迷离,又无助,一声一声,如百爪挠心,挠得林老太站起来又坐下去。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儿子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儿子孝顺,早餐做好后顺便把中餐也准备了林老太只需热一热就行。
电话接通,儿子警觉地问她什么事。她不能让儿子担心,就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起了对窗的两只猫。几番对话下来,儿子终于释然,说什么猫啊狗的,我一上午忙得够呛,资料还没整理完呢。
儿子再三追问,老妈,除了猫的事——还有没有什么人的事?
林老太默然无语,边在心里嗔怪儿子,边挂断了电话。她暗自埋怨,这是瞎操的什么心。但她偏是个藏不住事儿的人,越是想放下,心里越是放不下。林老太打开防盗门,得想办法提醒一下对窗。
就在下楼时,林老太不慎滑倒,顺着楼梯滚落下去……
好在伤得不重,右腿和左臂轻度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儿子赶到医阬,林老太已经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躺在病床上轻声呻吟。
护士打针的动作很娴熟,林老太却疼在心里。不过,发现年轻护士姣好的身材,虽然隔层口罩看不清容顔,但林老太还是为之一振,让儿子请假来陪护,说不定和哪个小护士就谈上了。林老太心头的阴云消散了许多。
林老太也没高兴糊涂,她坚持要儿子回去一趟,提醒对窗人家。
儿子拗不过,只好照办。先是打车回家,取了母亲住院所需的衣物,然后气喘吁吁爬上对面的六楼,敲响了厚重的防盗门。
很长时间,不见开门。对门儿倒是有人睡眼惺忪地出来,狐疑地打量他良久。搞清事情原委;那人慢慢回忆说,里面好像住着一位老人,有些日子了吧,没见老人出来过。
几经周折,老人的电话始终打不通,亲友又都在外地,虽万分焦急,但确实一时难以赶来。那就报警。警察找来了开锁公司的人。
打开门进去,众人这才发現,老人赤身裸体,倒在卫生间里。他的身子半弓,如一只趴卧的大猫。白瓷砖上,是一摊暗红的血迹。人已经昏迷,所幸尚有呼吸。众人七手八脚,齐心协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之后,儿子忧然记起两只猫的`事,赶紧再次飞身冲上六楼阳台看。
哪里是两只猫,分明是一双雪白的鞋子。包着卫生纸的鞋帮高高竖起,可不就像猫的两只耳朵嘛!
已是夜半时分,林老太正闭着眼睛假寐,儿子轻手轻脚走过来,替她掖了下被角。林老太忽地睁开眼睛,盯着儿子。儿子将手机伸到林老太跟前,打开按键,给她看。屏幕上,是两只雪猫在沙发上嬉戏,亲密无间,一个赛一个漂亮。林老太满意地笑了。她眨了眨眼睛,顿觉困意袭来,遂暂时忘却身上的疼痛,打了个大哈欠,接着很快便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6期,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这世界隔着一层毛玻璃的距离”,这句话表现了林老太因守寡后生活艰难而痛苦悲伤地患了眼疾,也表现了林老太和这现实世界的隔阂。
B.“在楼字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一场大风,既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林老太晚年时的心病是儿子的婚事,她在医院里“心头阴云消散了许多”,就是因为她想到儿子来医院就会和护士谈恋爱,可见她爱子至深。
D.结尾处揭示了两只小猫是一双雪白的鞋子,这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文章前面有多处伏笔,比如小猫儿几个小时不动,就是一处。
5.这篇小说有两条叙事主线,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6分)
6.“对窗的猫”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4.C【解析】(“儿子来医院就会和护士谈恋爱”错误,根据原文“让儿子请假来陪护,说不定和哪个小护士就谈上了”可以看出。)
5.【解析】一条叙事主线是解救对窗的猫,一条是对林家情况的叙述。两条线索自然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两个家庭的遭遇。(2分解救对窗的猫表现了空巢老人年老无依的悲惨凄凉的生活,让人同情,揭示了社会上尖锐的养老问题。(2分)对林家情况的叙述表现了林老太艰难的一生和晚年的糟心事,表现了林老太善良忍耐的品质,以及他儿子的孝顺。(2分)
6.【解析】小说通过林老太的错觉,描写了两只小猫处境的险难,暗示了空巢老人无人救助的境遇,加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3分)结尾处林老太的儿子没有揭露出两只猫的真相,而是虚构了个猫已获救的温馨结尾,这两只嬉戏的小猫给林老太以安慰,并细腻地表现了孝心,使小说增添了一些温暖。(3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