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纸上》语文教案
- 作文大全
- 2024-06-27
- 10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鱼游到纸上》语文教案,本文共1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三、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
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
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二、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唬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唬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三、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四、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唬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四、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朗读课文的基础,语感较为丰富。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潜心会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学习主线】
以学生提出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么游到纸上?”为线索,由线及面,层层扣击文本。锁定青年人一丝不苟画鱼这一画面细细品读文字的内涵,铺设“青年专注画鱼”的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随堂认识本课3个生字,通过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在品读课文中通过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感受“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为下文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作铺垫。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画家的美术作品,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鱼游到了纸上
1、课件展示(录象)哇,多可爱的金鱼呀,金鱼在哪里游来游去呀?(水里)对,鱼离开水会怎么样呢?何老师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好奇怪――――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你们能帮助何老师研究研究吗?(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梳理并提炼学生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相机板书:谁让金鱼游到纸上?怎么游?)
过渡:是啊,是谁让金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了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自己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鱼游到了纸上
初读课文,想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遇到不懂的字词把它画出来。(请多位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板书出来,放一边,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相机解决。)
小结:同学真会学习,边读边把疑问记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一并解决。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思考(出示阅读要求),拿起笔划一划相关语句、语段,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别忘了和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三、再读课文,研悟――――鱼游到了纸上
(一)感悟鱼游纸上
1、“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从那些地方让你感到金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出示重点语段: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个别读,指导读正确。解决3个生字“苟、绣、挥”
3、生字是我们读顺课文的钥匙,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鼓励读流利。
4、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纸上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5、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词语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6、板块预设:
A、一丝不苟
(1)“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马虎)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你是怎么知道的?很好,积累词语有助于我们写作。
(2)正是有着这种专注的态度,才能把鱼画活啊。你能读出这种专注吗?(个别读,老师同学进行评价)
B、工笔细描
(1)怎样才叫“工笔细描”呢?(学生个性化理解)你看老师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部位――――鳞片(板画鱼鳞)这是一种特殊的画技,你看出来了吗?画时要慢,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鱼鳞画得美观又逼真。
(2)这位青年只是一丝不苟地画着鳞片吗?(不是)你从哪个词知道?(每个部位)哪些部位呢?(嘴巴、眼睛、鳍尾巴等)你想画什么部位?请以读代画。(预设评价语――――好一个细致入微的姑娘,好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你也能这样以读代画吗?)
C、挥笔速写
(1)画金鱼的动态用的是什么不同的手法?引出“挥笔速写”。“挥笔速写”可是豪放派的画技,谁能用读来体会体会?
(2)指导朗读。个别试读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如“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豪放了吗?你不妨来试试!”
(3)让我们来豪爽地挥笔速写金鱼的尾巴吧!(师板画金鱼的尾巴)看,多么活泼可爱的金鱼游出来了。这一招,真绝!
7、小结提升:同学们,这就是那位青年,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的人群没有打扰他,他只是在一丝不苟地画着金鱼。让我们静静地分享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一丝不苟。女同学读工笔细描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挥笔速写这一部分,注意读出绣花般的细致,读出豪爽派的挥洒。
8、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此灵活多变的高超画技,怎能不让鱼游到纸上呢?俨然是出自画家之手的杰作呀!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课件展示几幅金鱼画作)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看画时的惊叹?(学生个性化表达)老师这儿有你这个意思的一组成语,请你读读。(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逼真传神、跃然纸上)
(二)赏析鱼游纸上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
出示语句: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谁来替这位女孩叫叫?个别朗读,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抓“哟”、“游”、“啦”从表情、动作、语气的角度读出女孩的惊奇。
3、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都听到哪些人说什么了?请把听到的写下来。
出示小练笔: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
一位青年赞叹道:“!”
一群孩子叫道:“!”
(1)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对青年的赞叹之情。
(2)反馈交流,引导恰到好处地使用“栩栩如生”等一组词语,为文句增色。
四、释疑鱼游纸上
对于上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通过潜心研读,现在你解决了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独特的见解。(个别检查)
五、深疑鱼游纸上
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平静地吐了一句话,请找一找,一起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同学们,此时你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学生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鱼是怎么游到他的心里的?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我们下节课再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解决这些可贵的疑问。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在阅读了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读后我确立了4个教学目标。一是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忘我、融为一体”三个词语的意思;二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三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四是培养学生做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我认为这四个目标的是符合单元的训练目标的,也是符合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目标的定位做到了准确。
教学流程的设计科学清晰,第一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纸上。第二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心中。第三步:感悟鱼游到了我们的心中。整个教学过程隐含着内容和情感的主线,内容主线是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由此而展开学习小女孩的那句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以及描写青年画鱼的动作和神态的段落。情感的主线随着内容的主线而行走,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两条主线既齐头并进又相互交融。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抓住课文中语言的生发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游”和“画”的对比朗读;想象鱼的动态的词语进行扩展读;将文字还原成真实的画面来读;通过音乐感受文字来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即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应当引导学生总结“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虽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对这层关系已经有所感悟,但还不是很明朗,如果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学生的思维将更加的清晰。这节课的整体感觉比较“紧”,作为教师,我自己的情绪都没有调动起来,更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在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上不是那么的自然,这里还需要好好去设计。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该怎么设计,我事先制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是以“这名聋哑青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中心辐射到全篇,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的引导去实现教学目标。第二套方案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入手品“游”字,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鱼怎样游到心里的,然后又怎样游到纸上的。后来我确定的教学设计有很多地方都借鉴了名师王崧舟的教学设计,但并不是简单地搬过来,在充分理解了他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之后进行了再创造,如:王崧舟老师抓“静”字,引导学生“静心悟禅”,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文化的层次。通过我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我认为学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因而在教学中是降低了难度的,去寻找学生情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进行情感的熏陶。还有对描写人物的动作这一段的品读,对人物“坚持不懈”精神的感悟,教学版块之间的衔接等等。我想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对老师的个人发展有益的,仿效名师未尝不可。
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目标
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理解“举止特别,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感受
青年人做事的品质,品读青年人看鱼画鱼的句子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
里”的关系。
三、学习作者通过抓住人物外貌、动作及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练习写话。 课前交流:
教师:同学们好!早就听说咱班同学书读的多,知识面广,老师今天就来验证一
下,认真看,仔细想,大声说:看看你都想到了哪些成语故事?想到之后直接说
出来。(课件)
学生:闻鸡起舞/凿壁借光/画龙点睛/水滴石穿/胸有成竹
师:真不错,全都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果然名不虚传啊。那谁能来给大家讲讲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吗?
生:讲
师:原来文与可竹子画的那么好,是因为他心中早就有了竹子的样子啊!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画鱼的文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手指)齐读课题。
师:我们不要唱读,要注意语速和停顿。
二、检查预习
1、师: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现在开始自由地读吧。
师: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刚刚又读了一遍课文,那你知道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青年)课文的主人公是(青年)。
2、师:看来同学们预习的不错。那字词掌握的怎么样了?(见课件) 花港、聋哑人、厂徽 、
师:请你来领读。
师:你的声音十分洪亮。(读的不错如果声音在洪亮一点就更好了。) 清澈见底、一丝不苟、
师:你读的字正腔圆。
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师:艾,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中国画的一种,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
师:工笔和速写是中国画两种不同的画法。看,这就是工笔画它讲究的是细致。而速写讲究的是快,像。
师:好,词语会读了吗?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师:“徽”是本课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字,仔细观察,它在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中间那一横不要漏写。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
生:中间这一部分要占在竖中线上,才美观。
师:一起来和电脑老师书空一遍。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写得工整又漂亮。请同学们在写字纸上写两遍。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同学写的,横平竖直很端正。
3、师:字词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理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先写什么?(课件)
预设:生:先写了我到玉泉看鱼。
师:课文的主人公是:青年,那围绕青年作者先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板书:认识)
师:课文的1到几自然段写了这一部分?(1到4段)(课件)
师:接着写了什么?
生:青年画鱼,和人们看鱼有好多人,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众人) 师:最后写了?
生:我与青年人的交谈。
师:谁能试着连起来说说。
生1:课文先写了我在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接着写了众人看青年画鱼,最后写了我与青年的交谈。
师:嗯概括的不错。如果老师把小提示去掉,谁还会说?
生2:课文先写了我在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接着写了众人看青年画鱼,最后写了我与青年的交谈。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连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我们中年级需要训练的一种语文能力。
三、品读感悟 学习表达
1、师:(手指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是青年让鱼游到了纸上,那青年怎么能让鱼游到纸上呢?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找到之后可以同桌交流一下。(2分钟)
师:已经有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请你来说。
2、生: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其它同学找到这句话了吗?没找到的把它补画下来。
3、师:读了这段话,让你有什么体会?
生:他画鱼很认真。
师:能具体说说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吗?
生:静静地
师:静静地画是怎样的画?
生:安静地画
师:你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生:专心地画。
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专心。
师:谁还关注了这个词?你的体会是?
生:青年画鱼很认真。
师:你体会到了他的态度很端正
生:青年画鱼很专注。
师:你走进了青年的内心。
师:把我们刚刚的体会到的专注,认真,专心这几个词语写到静静地旁边。这就是做批注。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随时做批注的好习惯。(师板书:专注 认真。)
4、师:正是由于青年专注认真的画鱼才让我们感觉到鱼游到了纸上,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他的专注认真?
生:一丝不苟
师:怎么样是一丝不苟?
生: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
师:谁来读读这一个小分句。(课件出示下划线)
生:读
师:这一部分说明他画的怎么样?
生:画的很认真,画的`很细致。
师:金鱼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哪些部位?
生:大大的眼睛、
师:相信你也是一位爱鱼的人。
生:尾巴,
师:生活中你一定很注意观察。
生:鱼鳍,鱼鳞
师:你关注到了细节。
师:金鱼的每一个部位都细细的描画,这就叫工笔细描。
师:那这个小分句分又告诉我们什么?请你来读。
生读:快速的勾画出金鱼的各种动态,
师:这就是(挥笔速写)
师:同学们,这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陪伴我们读书成长。
师: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都是青年画鱼时的动作。(板书:动作)
师:现在谁能带着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1:
师:静静地画着,时而工笔细描时而挥笔速写。谁再来读?
生2: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读,现在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一段,感受一下青年的专注认真。女同学比较温柔细腻来读工笔细描这一部分,男同学豪爽大方来读挥笔速写。老师来读第一句。
5、师:仿佛金鱼在青年的纸上游动,在课文的第8自然段有一个词更贴切地说到了这一点。请你来说。
生:融为一体
师:谁和谁融为一体?
生:青年和鱼融为了一体
师。此时的青年让鱼游到了心里,游到了笔下,游到了纸上。所以一个小女孩才会这样说道:
生1: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现在你就是这位小女孩,看到他画的鱼这么的像,你的第一反应,请你来读。
生2:读
师:换位思考能让我们读的有滋有味,现在你们都是小女孩,一起来读。
6、(手指板书)师:青年的专注认真让鱼游到了纸上,课文还有哪个地方也写到了青年的专注认真?
师:请你来读。
7、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师:这一组词写出了人物神态。(板书:神态)
师:怎么样是呆呆地?
生:一动也不动。
师:青年一动不动的在干什么?
生:看鱼
师:透过这个呆呆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看鱼很投入,
师:你很会读书。
生:他看鱼入迷。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
师:静静地看是怎样的看?
生:聚精会神的看,
生:(全神贯注地看),(一丝不苟地看。)(专心致志地看)
师:他都看到了金鱼的什么?
生:颜色、样子、
师:你一定也认真地看过金鱼。
生:动态、每一个部位
师:你很会观察。
师:同学们看,老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经常。
师:还有不同见解。
生:一直
8、师:是呀,他经常呆呆地专注地看鱼才把金鱼的特点,形象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游到了他的心里,才能够把鱼画活。每一次看都是那么的专注认真,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青年的专注?
生1:
师:一动不动的站在那,聚精会神地看。谁在来读?
生:
师:我听出了一位专注的青年。现在如果我把这这两个词语去掉。
生:请你来读。
师:用这个句子来表达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少了呆呆地和静静地。
师:我觉得行,这个句子很通顺也表达了青年在看鱼的意思。为什么不行? 生:没有了呆呆地和静静地就体会不出青年的专注了。
师:是呀,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的用心所在,虽然我们没在现场但通过这两个描写神态的词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专注认真的青年。
8、师:作者还有一处用心所在,那就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板书:外貌)请你来读。
生: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师:青年外貌有很多,作者却只写到了他的身材和眼睛,还重点写了眼睛,把他比作玉泉的水,你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吗?
生:他用明亮的眼睛看鱼。
师:是的,作者写他那明亮的眼睛就是为了下文他看鱼做铺垫的。
9、师:同学们看,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侯也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课件) 师:手指板书:作者抓住了外貌,神态,动作向我们展示一个特别的青年(板
书:特别)你能不能也选择一个人物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抓住外貌,神态,动作来写写围观人议论的情景。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生写)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没写完的同学可以直接说出来。
生1:旁边的一个小伙子眉毛一挑,瞪圆了眼睛凑上去看了个究竟,看罢,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说:“你真厉害,我画鱼已经三四年了,也没有达到你这么高的水平,佩服!佩服!”话音未落,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抬起头来,笑嘻嘻地对那位小伙子说:“叔叔,你可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师:瞪圆了眼睛写出了小伙子的神态,扎羊角辫写出了小女孩的外貌。 生2:一个矮个小男孩踮着脚,扒着鱼缸紧紧挨着青年的画。他一会看看鱼缸里的鱼,一会又瞅瞅纸上的鱼,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想:这纸上的鱼怎么和水里的鱼一模一样呢?就像活的一样!
师:踮着脚,扒着鱼缸写出了人物的动作。
生3: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侧着身子探着头,聚精会神的看青年画画,许久,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住的点头称赞道:“不错,不错,每一条金鱼都惟妙惟肖,各有各的特点。”,
师:聚精会神写出了人物的神态。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写的还比较单一,但只要我们有了要抓住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意识,相信以后我们在刻画人物方面会越来越到位,具体。
四:总结升华,交流收获
1、师:刚才我们在交流中知道了这位青年的特别,但仅仅是由于他看鱼认真,画鱼认真吗?还有什么?老师提示一下在课文的9到12自然段作者有两处写到了。
生:读
通过老师变红的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青年的坚持不懈
师:你很会读书
生:(持之以恒,)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
生:(锲而不舍。)(不放弃)
师:你有自己的思考。让我们把感悟批注到这段文字的旁边。
2、师: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纸上呢?他在文章写道: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你能联系上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1:只有先游到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生2:因为游到心里所以游到纸上。
生3:如果游到心里就能游到纸上。
师:你运用了关联词。
生4:青年长期观察才让鱼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鲜明的形象。做到了心中有鱼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
师:你联系到了胸有成竹的故事。
生5:青年专注认真的看鱼记住了鱼的特点形象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师:你读懂了课文。
师:青年做到了胸有成鱼,才能够让鱼跃然纸上。
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很多。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生:认识了一位持之以恒的青年。
生:我要向青年学习做事认真的品质。
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静下心来,专心的做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属于你们的精彩。
五、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学习了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外貌、神态以及动作来体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附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特别 外貌
专注 认真 神态
坚持 不懈 动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名画欣赏
(一)谈话引入
1、聊特长爱好
上课之前咱们先随便聊聊。我知道大家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个个都多才多艺,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特长、爱好?
2、重点强调画画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绘画,咱们班有多少同学喜欢画画请举手?啊,这么多啊。那咱们一起来认识几位大画家。
(二)图片激趣
1、出示齐白石图片
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知道他擅长画什么吗?
2、出示竹石图
这是什么?知道谁最擅长画竹子吗?
3、出示群马图
再来看这一幅图。知道谁最擅长画马吗?
二、导入课题进行质疑
(一)齐读课题
1、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一位残疾青年也擅长画画,他善于画――金鱼。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质疑
第一次读这个题目时,你的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问题:(教师随机点评)
(1)鱼是画到纸上的,怎么会游到纸上?
(2)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三)学生解疑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能来解答这个问题?
小结:产生了疑问,又通过预习课文独立解决了疑问,真棒!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一起探讨。
三、查读生词知道书写
(一)出示生词
花港、鱼缸、挥笔、厂徽、清澈、罢了、绣花、聋哑、一壶茶、一丝不苟
1、下面我要看看大家生字词会读了吗?指名读。
2、齐读,每个词读两遍。
3、讲“壶”字。
(出示甲骨文的“壶”字)大家看,这个字你认识吗?猜一猜。
4、将“挥手”“厂徽”变红。
读读这两个词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大家看,音同字不同,字形、字义都不一样,大家在写的时候可要注意了。
5、指导书写:“厂徽”的“徽”字还不好写呢,下面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下,请同学们举起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
还有一个字也容易写错,那就是“花港”的“港”。先写三点水,注意它的右半部分,请大家跟我一起写。提醒:最下面是个堵了头的“己”,念sì。
四、整体感知谈感受
(一)自读课文
1、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通过读这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开始吧!
2、学生自读课文。
(二)交流感受
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都有哪些感受?大胆些,有一点说一点。
五、体会青年人的忘我、专注
(一)通读找句子
1、明确要求。
刚才,同学们体会出青年人看鱼、画鱼时是那样的专注,画得金鱼那样形象逼真,这都与文中的一个句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齐读这句话。
“忘我”是什么意思?
2、找句子。
文中有好几处句子,就具体描写了青年人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找找看。
3、学生边找边汇报找到的句子。
找到一处说一处,找到两处说两处。谁来说第一句?……(学生逐一汇报,随机点评,读正确即可。)
(二)抓重点谈感受
1、屏幕出示汇报内容。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2、齐读初步感受忘我
我们来看,这是大家刚才找到的句子。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聋哑青年爱鱼忘我的境界。一起读。
3、四处重点句子分别引导学生感悟
(1)出示句一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抓住“呆呆地”“静静地”两个词语深入体会聋哑青年看鱼时的忘我境界。
②教师总结提升概括
青年人呆呆地看鱼,静静地看鱼,是那样入迷那样专注,如果用词语形容概括聋哑青年看鱼忘我境界的话,你想用哪个词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
③带着你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2)出示句二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重点抓住“融为一体”体会青年人忘我的境界
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自己先来读一读。
②理解“融为一体”(变红)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能够体会出青年人的忘我的境界,哪一个?
同学们,什么叫做“融为一体”啊?
③小结
青年人和金鱼都如同一个整体了,难怪说青年人爱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3)出示句三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①体会青年的勤奋刻苦
②抓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引读
青年人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了画好金鱼――(学生接读);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为了画好金鱼――(学生接读)
为了画好金鱼,青年人克服重重困难,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他――(学生接读)
六、学习画鱼部分体会青年人画技高超
过渡:正因为一年多来,青年人爱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所以他画得鱼:
(一)出示句子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指名读。
2、读了这儿,你想说点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抓两点体会:①细致如绣花。②挥笔速写。随机指导朗读。
3、展示金鱼图。
大家看,这就是青年人画出的金鱼图。看这姿态各异的金鱼,像活了一样,仿佛在纸上游动。如果让你来夸夸他画的金鱼,你打算用什么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表扬:大家知道的四字成语可真多。)
七、弄清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过渡:正因为青年人画得鱼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因此他得到了围观人最高的赞赏:(读课题)
(一)提出质疑
1、咦?画画,画画嘛,应该是画到了纸上呀,怎么是游呢?换成“画”行不行?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谈出用“游”字的好处。)
3、小结:
小小的“游”字,用得多么巧妙和恰当呀,把聋哑青年一年多来的努力和高超的画技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怎一个游字了得。
(二)赞叹青年人的画
1、出示: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2、这是小姑娘当时对青年的评价,让我们带着这份惊讶来夸夸这位青年。(学生齐读)让我们携一份赞叹夸夸青年。(学生齐读)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再来夸一遍。(学生齐读)
八、拓展写话
(一)出示课本插图
1、这就是青年人在花港玉泉边画鱼时的情景,在众多围观者当中,谁最吸引你?请你仔细看图,选取其中的一位,把他的外貌、看青年画鱼时的表情、动作,以及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自由习作。
3、现在请几个同学合作再现当时围观的场面。
教师引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只见一位举止儒雅的老爷爷……
你看,有一位穿方格褂子的阿姨也挤进来了……
一个扎着红色蝴蝶结的小女孩……
看,一位刚放学路过这儿的小学生也探进脑袋……
4、小结:同学们写得好极了,仿佛把当时围观青年人画鱼的场面搬进了我们的课堂上。
九、总结提升
同学们,残疾青年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忘我地看鱼,鱼才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为他专心致志地画鱼,鱼才游到他的纸上。心随鱼游,鱼方能“游”。岂止画画,做任何事情不都是如此吗?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措施: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结合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举止特别”?
(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
(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
导语: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4)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结合交流板书:画鱼)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
3.交流问题2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
(2)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师: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读一读。(生练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师:“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师: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结合交流板书:勤奋专注)
师: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四、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1)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2)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
看听
问),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这样我们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五、作业:
观察周围同学,多看、多听、多问,抓住同学特点,写一篇有关人物的日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小练笔:培养学生课堂上动脑、动笔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讲到我在花港认识了一位青年,这是位怎样的青年?(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2、他不仅长得秀气,还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呢,你们说是吗?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
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青年很爱鱼,不是一般的爱,把自己都忘记了,不顾自己。。。。。)
二、研读“忘我的境界”体会人物形象
1、师:那么你能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这个青年确实非常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4-12自然段)
(生边读边找,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2、出示句子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这位青年是怎样看鱼的呢?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一个人,呆呆地,静静地,不说一句话。)(板书:看鱼)
(2)重点理解:“静静地看”是怎样地看?(专注,入神,仔细)
(3)想象说话,他这么静静的看鱼时,会想些什么?(啊,这条鱼真可爱,我要画下来。这些鱼真是各有特点,我该怎样才能画得像真的一样呢?鱼在吹泡泡呢,我一定要画下来。。。)
(4)师:你们已经走进了青年的内心,带着对他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吧!个别读,齐读
3、过渡:他就这样看,看了多久?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出示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写青年坚持不懈地画鱼,持之以恒,到了忘记时间,忘记回家的程度了。
(2)哪些地方告诉你了?(可以从“每个”,一整天,常常,忘了”,体会到)
(3)重点理解“一整天”:从早到晚,刮风下雨可能也不间断。
师:真是如痴如醉啊!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感受吗?(同学们都被你精彩的朗读感动了,我们都喜欢听你朗读呢!)
4、过渡: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不仅可以从他看鱼看出,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板书:画鱼)
师:你从青年画鱼的神情动作中体会到什么?(画鱼很认真,全神贯注,可以从“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体会到。)
师:那你能用朗读读出青年画鱼认真吗?(你体会的好,读的更好!)
师:你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呢?(画鱼很自信,胸有成竹,从“挥笔速写”、“很快”体会到)
师:那你能把青年画鱼时的动态读到你的心里去吗?(谢谢你精彩的朗读)
师:我们朗读时,有时可以加上自己有些夸张的动作,我们来试试好吗?(能背的可以不用看着屏幕)
师:同学们,这个青年为什么能画的这么仔细,又画的这么快?(跟他观察仔细是分不开的)
齐读句子1。2。
5、出示句子3: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理解“融为一体”
师:你是怎么理解“融为一体”的?(忘我的境界,和鱼成为一体,不分彼此,自己也成了一条鱼)
师:是的,此时青年仿佛进入了鱼的世界,他已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真厉害!谁也佩服他?来读读。
(2)说说周围观众的态度。
师:那么周围的观众又是什么态度呢?
师:他们赞叹些什么?议论些什么呢?(会有哪些人呢?)
(小练笔:一个小男孩――(地)说:DDDDD
一个小女孩DD(地)说:DDDDD
一位老大爷DD(地)说:DDDDDD
一位DD(地)说:DDDDD)
选择2-3题做,交流)
师:人们赞叹他,议论他,而他有没有反应?为什么呢?(除了他是聋哑人,更因为他爱鱼,看鱼专注,画鱼全神贯注,忘我)
(3)小结:是啊,当他静静地看鱼,静静地画鱼时,眼里所见的是-----,心里所想的是------,笔下所画的还是-------,他就这样和鱼融为一体了!(齐读)
三,情感升华
师:当我把女孩说的话写在纸条上“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递给他时,他是怎么回答的?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知道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吗?(因果关系。正因为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仔细观察,对鱼很熟悉了,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的形象了,“胸有成鱼”,所以他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动态的金鱼。)
师:是青年手中的画笔使鱼游到了纸上,那么还是他的什么使鱼游到了纸上?(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勤奋执著。。。)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或是我们身边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呢?
(《全神贯注》中的罗丹,牛顿请客,王羲之写字用墨汁蘸馒头吃,身边的……)
四、受到启迪
是啊,同学们,如果我们也能够像这位青年一样,那样忘我地、痴迷地沉醉地做一件事,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下课)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专心致志,忘我学习的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赏心悦目”“唯一”“一丝不苟”等词。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勤动笔积累材料的做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理解“”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文挂图;
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师生共同读课题。启发激趣:鱼在什么地方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纸上又究竟是怎么一个故事?
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任务。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
学生用掌握的整体理解课文的方法并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条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
3、学生汇报分段,归纳段意情况,教师点拔订正。
4、学生汇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我”在西湖玉泉遇到一个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鱼的故事。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方法三(学习第一段)
1、学法提示:(1)课文写“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定这一自然段?(3)完成旁批中的问题。(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教师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这一段讲“我”常到西湖玉泉观鱼。“我”更喜欢玉泉,是因为在玉泉观鱼“池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了心情舒畅。作者写这一段这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2、理解旁批中的问题。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练知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自检、教师点拔订正。
七、结
学生质疑。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启
上节刘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学了课文的第一段。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三、四、五条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一、三、四点。学生齐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常规性读课文。
2、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学生读、想、说、写,教师重点辅导后劲生。
三、知一
1、学生读第二段后述说。
2、学生读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三、四段)
1、学法提示:(1)联系第二段想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程度,这从中可看出青年的什么品质?(2)完成旁批中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
因为那位青年式笔细描,一丝不苟地画金鱼的每个部位,像姑娘绣花的捭细致;有时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金鱼仿佛活的一样,游动起来。这说明青年画的金鲑十分生动形象。所以小姑娘说“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2、学生述说:
作者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程度:(1)从他的动作、神态。(2)对大家的议论,,他没有任何反应。(3)讲看鱼、画鱼十分投入。
师点拔:我们要学习青年这种忘我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得更为出色。
3、从“他不说一句话”和“胸前的厂徽上”看出他是个聋哑青年。
4、“鱼游到心里”是指对金鱼非常熟悉,头脑中形成了金鱼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先反复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
5、学生说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师总结。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练知
学生做习题三、四、五,教师巡视辅导。
1、学生谈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和我以过位青年的逐步认识为线索,表现了这位聋哑青年专注、勤奋的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留心周围的事物,并运用听、问的方式进行观察,有了见闻的感受及时记下来,这是我们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二、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三、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五、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
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一)、围绕“游”字,初次学习课文。
1、找出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用∽∽划一划。(共七处 )
汇报:指名个别读句子。
交流所有带“游”字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最后师生合作,把带“游”字的句子串讲起来。
初步讨论决定:用“游”字更好。
2、(从最后一段带“游”字的段落引到小姑娘的话)“他笑了,他为什么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
(因为,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出示小姑娘的话。(多媒体)
师紧紧跟上去和学生一起:“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情景读书:分别读,看谁读得最像那个小女孩?
品读:学生发表意见。这是怎样的叫声?(惊奇,奇怪)的叫。谁来模仿?(指导朗读)
假如你在现场,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观看的一员,听到小女孩的叫声,你第一个反映是什么?(迫不及待,挤过去看……)
那么就请你们挤上去看看。(看图,多媒体出示)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金鱼怎样的画面?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这一切还写在你的脸上!)
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是说:呦,金鱼画到他的纸上来啦!“还是说;“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再次认定:“游”字妙。)
3、教学第4自然段的过程,是关于观鱼的部分。
让学生从这一自然段中快速、准确地找出有关青年观鱼的词语,师适当板书,解疑。
(二)、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1、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
①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③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
④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
⑤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⑦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2、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
3、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4、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
①“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②“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③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④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31鱼游到了纸上
聋 呆呆地站
观鱼 静静地看 专注
哑 从不讲话
青 工笔细描
画鱼 一丝不苟 勤奋
年 挥笔速写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青年做事专注、忘我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讨论来理解青年的特别与专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以及专心致志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青年做事专注、忘我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我们从伽利略、罗丹身上学到了他们优秀的品质,在平凡的普通人中,在他们的言行看到了闪光的一面,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7 课。
听朗读。
一、直奔 “ 忘我 ” 主题
出示: “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很重要―― “忘我” 。怎么理解 “ 忘我 ” ?
板书(忘我指的是他被鱼吸引住了,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不知道了)
就带着你的理解,让我们回到课文中,从青年语言、动作、神态中走进他那 “ 忘我 ” 的境界。一边细读描写青年动作、神态的句子,发现他在某处进入忘我的境界,就把有关句子做上记号。
二、浏览描写青年神态、动作的语句,找体现 “ 忘我的句子 ”
三、研读重点句子,体会 “ 忘我 ”
1、聚焦 “ 看鱼 ”
出示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哪些词让你觉得他已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呆呆、静静、不说一句话) ( 1 )、感受青年看鱼的 “ 专心致志 ”
A 这些都是描写青年神态的词,突出这些神态,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说说 “ 呆呆 ” 地站着怎么站?什么叫 “ 静静 ” 地看?(呆呆:一动也不动;静静:安静没有声音)
看着青年在鱼缸边一动不动、安静的神态,你想送他一个什么词?(带着感受,请你读出一个认真的青年。)
模仿青年观鱼的神态。
( 2 )、感受青年的 “ 坚持不懈 ”
这样呆呆地看,静静地看,到底看了多久?(一年多的每个星期天) 出示句子: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此时,我又问你,这是一位( )的青年,你又会怎么说?
2、聚焦 “ 画鱼 ”
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青年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呢?
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这句话描写的青年画鱼的场景。请你找一找青年画鱼的动作。(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1) 理解 “ 工笔细描 ”、“ 挥笔速写 ”
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是 “ 挥笔速写 ” ?这句话中有很多词能帮助我们来理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划出这些词,借助这些词细细地体会体会。
交流:从哪些词语,你可以体会 “ 工笔细描 ” 的意思?(细致、慢,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画得很认真)那么, “ 挥笔速写 ” 又是怎样的呢?(快、很像)从一丝不苟中你体会出 ―
大家想欣赏用 “ 工笔细描 ” 和 “ 挥笔速写 ” 画的画吗?
欣赏图。(师讲解:这是一幅鱼的工笔画,看到了吗?从鱼的每一个鳞片,每一片鳍到鳍上的每一条隐隐的纹络,都是画家一笔一笔细细描绘的。这就是 -- 这是一幅鱼的速写,你看只是简单的几笔,几条鱼便很快在我们眼前游动了。)
谁来读读青年慢慢地工笔细描的场景。
谁来表现青年潇洒地挥笔速写的场景。
( 2 )感受画画的忘我
A 引读:这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画鱼,他有时 ---- ,这栩栩如生的鱼引来了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
这位青年还在静静地画鱼,他有时 ---- ,这栩栩如生的鱼引来了几位年老的长者。
B 就这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会议论些什么?让们从围观人的动作、神态出发,悄悄地走近青年身旁。 小孩、老爷爷、阿姨…
自己选一种或两种身份,抓住他们动作、神态把句子补充完整。用词的时候,考虑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
C 赞叹声越来越响,大家围着青年越来越近,然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讨论: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反应?是的,他在专心致志地画金鱼呢!他可以忘记优美的风景,别人对他的赞叹,甚至可以忘记自己,但唯一不会忘记的是 -- 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 -- 。
这就是忘我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去看看青年忘我画画的场面。 --
四、理解“先游到心里”的意思及与“鱼游到纸上”的关系
1、有感情地朗读上述体现青年爱画爱的忘我的境界的语句。
2、现在,你们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原因了吧:
(因为聋哑青年勤于观察而且观察细致,画鱼时也是那么奋和专注,所以他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可是,当作者把“鱼游到了你的纸上”这句话写给聋哑青年时,他却不是写“观察细致、勤奋专注”而是写“先游到了我心里”。你们能联系课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指由于聋哑青年长期细致的观察,勤奋地练画,他对鱼的姿态、动作已很熟悉,在头脑里已经形成了鱼准确、生动的形象。
4、说说“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并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及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材料的习惯
1、总结课内容:作者通过在西湖玉泉见到聋哑青年画鱼的事,赞扬了这个青年勤奋学习,认真专注的优良品质。
2、读完全文,你们有什么体会或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去引导:
⑴ 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⑵ 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这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并生动地把这件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呆呆 静静 不说一句
忘我 忘了吃饭 忘了回家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画鱼: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忘记时间 忘记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自学要求
1、出示课题:鱼到了纸上。
学生质疑:应该是鱼游到了纸上。
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课文的题目确实是《鱼游到了纸上》,但是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相信大家最初看到这样的课题时,心中一定都会有一个这样的问号。
那么除了这个疑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还会蹦出什么问号吗?
带着这些问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反思:个人以为这样的导入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教师通过故意犯错,引起学生的质疑,从而引出“鱼怎么会游到纸上”的疑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这样的开头也比较符合本班的学情,照顾到了一部分还不知道怎么根据课题质疑的学生,因为受到前面这个例子的启发,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课题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怎么才算是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让鱼游到了纸上?”……这一点让我感到高兴)
二、初读课文 并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自学。
2、出示生字生词,指正读音。
3、指明分读课文,有意安排读1-2,3-4,5-8,9-14几个自然段读,其实课文就是分这几个部分来写的
(1-2西湖观鱼的人很多;3-4写有位青年观鱼非常专注;5-8写这位青年作画认真、细致;9-14写这位青年是一位忘我学艺的聋哑人。)并且及时正音。
三、初步感受青年形象。
1、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玉泉结识了一个爱鱼的聋哑青年,他画的鱼形象逼真,人们称赞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2、读完了课文,你对这位青年有什么印象?
作者最初对这位青年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中怎么写的?
找到“举止特别”这个词语。
3、为什么说他举止特别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说明这位青年举止特别的语句,然后再自己读一读
4、交流: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绝好教案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3.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附: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
教后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新授:
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
3、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五)这些人中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他发出了赞叹。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些游人中的一位,你会不会去夸夸他呢?
(六)你会怎么去夸他呢?现在我们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赞叹,让大家来猜猜你模仿了什么角色。我们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语气、称呼、赞叹)谁先来?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八)这位爱鱼成癖,看鱼似醉,画鱼如生的青年,真了不起啊!不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位青年还是个怎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他是个聋哑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学习了这位青年的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