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有效的学好高一历史
- 作文大全
- 2024-08-26
- 106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怎么才能有效的学好高一历史,本文共5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1、宏观切入、微观突破法
历史学习要大出着眼、小出着手,把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拿中国古代史来说,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学习,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朝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相关章节的课题,然后具体到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文化等方面,并一一进行突破。如唐朝,首先要掌握它的最大特征是“封建社会的繁荣”,然后再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文化等方面去认识唐朝的繁荣。
2、纵横归纳法
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善于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从纵向、横向角度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使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不是零乱的、杂乱无章的。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封建朝代都讲到,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纵向归纳;还如,1941—1942年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状况如何,就有必要对各个战场战况进行横向归纳。
3、中心问题研讨法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主干问题进行研讨,如:弱国有无外交、洋务运动成败论、辛亥革命成败论等。还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研讨,如:建国以来党在农村的政策演变过程、民族资本主义兴衰过程及原因、儒家思想兴衰过程及原因等。这样的研讨可以培养“史才”。
4、史论结合法
要在历史学习方面达到较高境界,必须在治学方法上做到论从史出,史中有论、论中有史。首先要加强对基本历史理论的学习,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要善于从浩若烟海的史料中发现史实、得出史论。我们从“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不难看出唐朝时的扬州是何等繁华;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感悟出安史之乱后的萧条;从“老大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中不难发现封建时代商人地位之低下。这样的史论结合法可以培养“史识”。
第一,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第二,方法为主
1.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5.解题的思考。进入高三,考试会相应增多,所以合理安排考试策略并锻炼一定的解题能力是我们最大的目的。策略需要结合自己的需要相应作出调整,而解题则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尽一切办法解答问题;二是“思”,即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出解题方法并纠正思维误区;三是“归”,即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教材相印证,回归课本。如果大家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解后反思,可以参考一下《360°全解密》的形式,剖析题目的命题意图、难点、关键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变形关键要素,这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
第三,心态为辅——保持一颗平常心
保持平常心,这是试题调研的老师对咨询求助的高三同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平常学习历史时,不要太刻意追求每次得高分,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忘了根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根据自己的规律去学习,到最后让我们厚积薄发,这样才能使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1 、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必修一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 、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 、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 、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5 、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
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
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
高密度串联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之间。
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
其一,“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学生既愿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其二,“分进合击”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 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化整为零, 分头进行学习记忆, 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
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 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 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 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把握, 综合记忆, 切忌瞒天过海。
其三,“联想拓展”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 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 将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 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 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这种联想拓展, 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 既生动又省力, 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问题张冠李戴, 混为一谈。
一、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特别适用于初一学生,因为初一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还比较欠缺,侧重于机械记忆,如果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把每一课的内容总结为几句顺口溜,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二、数字归纳记忆法
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学习中也可用七个“3”进行归纳总结。即:3个导火线:英格兰人民起义(英)、波斯顿倾茶事件(美)、三级会议召开(法);3个革命开始标志性事件: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英)、莱克星顿的枪声(美)、攻占巴士底狱(法);3个重要文件:《权利法案》(英)、《独立宣言》(美)、《人权宣言》(法);3个中心人物:克伦威尔(英)、华盛顿(美)、罗伯斯庇尔(法);3次政变:宫廷政变(英)、热月政变(法)、雾月政变(法)。
三、精简浓缩法
精简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例如:隋朝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记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如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可将其简化为“割三岛、赔两亿、开四口、设工厂”。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然后将其还原为完整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1. 做好笔记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会从头开始很详细地复习一遍,原高一高二的笔记也会补充上很多新的内容(甚至可以弃用以前的笔记而使用新的笔记)。
笔记内容在我看来应分为四个部分:
① 讲义即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主干知识)。
② 补充的点(大都是选择题的点,这些小点无需背诵和写进试卷大题答案,而是应该熟记,作为应付选择题的知识。且这类补充的点大都是老师一带而过的点,课堂上认为重要的应该迅速记下) 。
③ 从错题中补充出来的知识点(即看错题的详解或者问老师的内容中总结出来的自己之前不清楚的知识要点,一般为选择题的要点)。
④ 从练习册中补充的点(一轮练习册中会有大量干货如表格,可以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整理出来)。
2. 背诵
背诵是文综学习的基础性操作,任何偷懒不背诵而想依靠应试技巧甚至蒙题得分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背诵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背诵方法(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背诵且背诵效果是流畅的而不应停顿太多、太久),而且需要不停更新改进自己的方法。在此我为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① 有线索地背诵:线索或者体系是历史和政治背诵中所必须的。在背诵时,不应零零散散,而要将背诵内容串成线(大线和小线)。在平时的背诵时,应该把每一课的要点(如背景,过程,意义等内容)有逻辑有顺序地背诵。这对于加强记忆非常有帮助。在总复习中,应该将每一课串成线,考试(尤其41题)很要求我们对一段时间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这步操作无论对加强对整本书的记忆还是对应对大题都大有裨益。
② 找到自己的背诵时间:有些人习惯早起背诵,有些人习惯傍晚背诵,有些人习惯在马桶上背诵。背诵习惯各有的不同,记忆效率的时间变化对于每个人来说也会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找到自己最清醒的时间段背诵(背诵与做题的最大区别就是背诵要求我们有一个很清醒的头脑,在疲困时背诵的效率几乎只有清醒时的一半)
③ 重复地背诵:️每次背诵至少需要完整的两遍,第一遍是看笔记背诵(尽量避免死盯着笔记一句一句读出来,可以分为一小句一小句背诵,背诵时视线多从笔记上移开,闭眼也好,看墙壁也好··· 第二遍应该脱离笔记再从头到尾(有顺序地)完整背诵一遍 ️24小时内应将背诵的内容重复背诵一次(这一步对于平时的背诵很有帮助)。
3. 练习及总结
练习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保持题感,跟英语的语感一样,经常接触对于学习和考试大有帮助,这也是高考前几天仍要保持一定量练习的原因。一定不能长时间不接触某学科的练习(如果在此学科自认为已经学得很好更不可拼命挤压本学科的学习时间去学习别的学科,而是应该适当减少此学科学习时间的同时保持一定量的练习量,以不产生生疏感为宜)。练习的第二个作用是查漏补缺、总结。一定要记住“学得多不如学得精”。总结的作用远远大于做练习本身,只是想着快速完成大量练习,追求多量而不加以总结吸收是没有用的。即使总结可能会花上较多的时间,但是请务必做好这步工作,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那么应该如何总结呢?在我看来,总结应分为选择题和大题两部分总结。选择题的错题整理推荐使用扫描全能王app将错题扫描储存进手机,还可以在app中做归类工作,相比传统方式既省时又简洁。全国卷的一些选择题倾向于补充教材的不足(比如雅典民主政治也束缚了公民的自由),有些答案的观点甚至与教材内容截然相反。这时候从题目中总结对史实的新观点就很有必要了。因此错题答案则可以选择性地抄写进笔记或课本作为补充知识。大题的总结则更多在于收集“答题术语”(大题答案主要来自笔记材料术语三个部分),觉得必要时甚至可以将题目和答案抄下来背诵(尤其是全国卷),这对于增强题感、规范答题大有裨益。整理总结时亦可分题型(背景原因题、意义题等)整理术语、必答点。
4. 考前复习
作为文综的一员,历史科需要背诵复习的内容当然是非常多的啦。我个人的复习步骤为:讲义️课文(看课文是很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选择题总结️大题总结和答题方法。仅供参考,量力而行噢。
5. 最后的话
方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学习方法可供参考而不能照搬。请同学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也请同学们能够做到“事易则备变”,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噢。祝愿大家早日克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困难,拨开乌云,认识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01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
02抓住课堂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03主动与老师交流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04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两大关键
做历史题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史实问题通常就要靠你的记忆来实现,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这就是平时不断积累和记忆的过程。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把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思维问题考察的是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察思维的范畴。“根本原因”通常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都会“看起来”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难的,有时它是直接原因,有时是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会有提高。
1、公式记忆
1.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影响
2.人物=时代(国名)+职务+作为+评价
3.作品=时间+作者+内容+意义
4.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作用
5.条约=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6.改革=时间+改革人+内容+意义
7.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经过+后果
2、加减记忆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可记为:
经过=四次突然袭击(突然袭击波兰、丹麦和挪威、苏联和珍珠港)+六次主要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不列颠空战、中途岛海战)+四次重要会议(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登陆(北非、西西里、诺曼底)+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历史事件。
3、尽量少记
例如:东汉的统治?
1.王莽改制a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b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2.光武中兴a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
3.外戚和宦官专权a外戚梁冀b宦官“五侯”
4.党锢之祸a太学生3万多人b名士范滂
5.黄巾起义a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黄巾军。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变远为近,变死为活,变假为真,变浅为深
5、浓缩代替记忆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还(桓)乡(襄)问(文)木(穆)桩(庄)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长河新,安西大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时间:1914~19。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 、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必修一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 、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 、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 、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5 、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一、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我们将南北双方换位,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那么南方能否允许北方奴隶的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自由劳动力,此其一。其二,北方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实力强大和人民支持。我们仍将南北双方换位后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强大,那么北方还会取胜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况要更复杂,更因难些。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取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更深一层次的结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任何背离民心者,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历史事件双方的结论,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同学们不妨多尝试一下,一定会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二、换角度思考
换角度思考是指我们对历史事物在从常规的、角度思考之后,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去思考。这既有利于探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又符合历史创新思维的多维性特征。
我们以学习“隋朝的大运河”为例。对大运河的开凿,常规思维一般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它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二是它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乘机勒索百姓,造成民怨沸腾,加上隋炀帝本人极尽奢华,政治腐败,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我们换角度设问:工程如此巨大,无疑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物力,假如随朝经济凋敝,国力贫弱,那么能凿成这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反而证实了教材上的结论:隋朝经济繁荣。还有,在长达四五千里的复杂地理和水文环境下,巧妙借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通道,这不正好反映了那时的水利勘测和工程设计的高超水平,从而证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吗?这一点也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但又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三、发散性逆向思考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进行多向思维。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强化我们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我们再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淝水之战是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后,由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按照常规思维,大凡“统一战争”都是顺应了民心的,因为人民都厌恶战争,都渴望统一、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所以它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为什么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不得民心呢?(这是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发散性逆向设问: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统一战争”呢?从前秦军队中士兵的构成来看,士兵大多是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他们受尽了民族压迫之苦,强烈地渴望摆脱前秦的统治。因而可以判断:人民决不是反对国家统一,而是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秦军的指挥者在战术上失当,作为统帅,苻坚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等。我们继续作发散性逆向思考;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出前秦失败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这样,前秦失败的原因就可总结出这五条来。同学们可联系所学史实来思考。
历史是变迁的观察站。但通常因为我们习惯于定势思维而堵塞了自己洞悉的目光和创新的思路。用“逆向思维法”学习历史,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对现成观点结论的甄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活跃思路,丰富史论;从而使我们的历史学习步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一、阅读
阅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即学好历史的基础。怎样才能使阅读迅速而有效呢?
首先要有目的,有问题。如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正文中指出“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两幅图和一段材料,来补充说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冲突表现。又如中国古代史上“北宋科举制发展”一目,正文只对其积极作用进行论述,在小字中则补充了北宋科举取士过多导致“出现官吏多而杂的局面”这一消极影响。
其次是阅读中要掌握正确方法。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发展的程度、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对比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本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要在阅读中明确历史结论中各点的逻辑关系,如中国古代史上科举制的意义评价内容较多,正确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变的是前代门阀垄断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门阀的作用”;其次与九品中正制相对比,门第不高的地主知识分子也能入仕为官,“扩大了官吏来源”;第三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同点在于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四因主管科举考试的是中央政府,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选拔和官员任命权的局面,且选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第五,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第六科举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而忽视实用性学问的消极影响。这样从官吏来源(前两点)到选拔方式(第三、第四点)再到影响(第五、第六点)就可以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二、记忆
历史学科是记忆为主的科目,如何才能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基本知识,以利顺利复现和运用呢?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高中历史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理解历史结论中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每一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评价,就要将四句话的简短结论分解成:①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标志“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其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又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关系。③积极作用“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相互促进。④消极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商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在贸易双方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必然会逐步加深双方间的矛盾。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记,切忌死记。巧记是指运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的一些方法帮助灵活记忆知识,如口诀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等。
三、理解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是正确运用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重要前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近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中每有一道历史科材料题,有时问题涉及古代到当代几千年,如高考文综第37题,从秦汉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抗战,再到当今对长城的作用评价,历史跨度非常大。又如春季高考题第37题考查了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及在美国的运用。此题时间跨度不大,都在17-18世纪范围内,但却涉及三个国家,这是一道横向联系题。同时围绕三权分立问题对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及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情况设问,每一知识点都必须有明确认识才能正确回答。此题体现了横向宏观与单个知识点微观相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从宏观角度横向联系和纵向归类历史知识,整体宏观与细点微观相结合认识历史。正确理解历史知识还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如辩证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阶级观点和实事求是观点(又称历史观点)。
四、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更多的同学是害怕做非选择题。现行高考题的非选择题型中最主要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其次是简答题。做材料题过程中建议同学们先从读高考题入手,以高考题答案做典范,学习高考题答案的简明扼要特点,然后再独立做材料题。为节省做题时间,最好采取以下步骤:第一,先浏览材料梗概,确定问题的中心和主题,以求尽快集中注意力于问题中心。第二,仔细审阅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是什么,还有什么知识需要到教材中寻找和借用;第三步是组织答案,这也是同学在答题中出错最普遍的,读完题就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匆忙下笔,这时因下笔匆忙而思路不清,便会出现丢三拉四的毛病。所以在第三步千万要记住,先整理一下思路,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怎样使答案语言更简明。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能说得清,而做题中想得清的人才能写得清。想清楚之后再做答案,正所谓下笔如有神。简答题答题过程与材料题相似,此不赘言。
一、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二、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抓“概念”重“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四、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五、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第一招:专心致志
所谓“专心致志”也就是“认真听”,决不放过老师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也许这一句话、一个字会成为你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但注意“听”,不要听过而已,而是要把知识深深印在头脑之中。
第二招:狂想奔放
第一招提到的把知识印在头脑之中,也许大家会想怎么来印,死背吗?当然不是,想要印牢,达到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随时浮现,就必须学会“狂想奔放”。这有些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想像,当然“狂”要比“想”更胜一筹,打开思维的大门,让所有的知识交织成网。例如讲到西安古都,我们可以想到西安古城墙、秦始皇、兵马俑、陇海线、华山。从华山又可以狂想:华山—华山高度—1997米—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的地理环境—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与珠三角共同互助的政治问题。从一个小小之处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这么多知识,也达到了政地综合的效果。
第三招:综合贯通
真正的学好地理,还需要政史的相助,达到三科融合贯通,由此及彼。第二招也提到了政地综合,但注意第二招“狂想”只适合于平时复习用,切忌在考场中运用,不然很容易出现思维混乱。而“综合贯通”才真正是考场中的必杀技,例如分析印度麻纺织品的发展,便要紧扣问题,从政史地三方面下手。政治可以分析印度目前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合作,历史可以分析印度种麻史,地理便要分析黄麻生长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有水源。
第四招:图文结合
这一招最益用于记铁路名、山名、地名、河流名称等。当遇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切忌死记硬背,而是要翻阅地图(最好是用大的挂图)分析周围的环境,再看一下附近有无什么名胜古迹、著名河流、铁路、河流要道,了解了这些,记东西自然更容易。
第五招:身临其境
地理中许多地方是我们没有去过的,但我们可以想象。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我们可以想象它的样子,可以感受那里炎热的天气,可以体会骑在骆驼背上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