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这条小鱼在乎》综合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欢迎大家分享。

《这条小鱼在乎》综合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练习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男孩明明知道捡不完,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捡?

(2)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小男孩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

(3)文中的男人听了小男孩的话和看到小男孩的行动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3、读读写写。

沙滩甚至蒸干拯救注视在乎近在咫尺

※4、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这些小动物(老鼠、害虫等除外),看看它们是否受到什么威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如果是,想想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小动物。

备课参考

一.教材简说

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多么有趣!也许有人要捡回家慢慢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驻足观赏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的沙滩上如何挣扎至死,也许有人会将正在跳跃的小鱼儿埋起来,然后用沙子为它们筑起一座座精致的坟墓……

而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可以想见,文中的男人后来也一定会加入到把小鱼送回大海的行列;读了这篇课文,每个孩子也一定想加入这样的行列;读到这篇课文的每位老师和家长,脑海里也一定会蹦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二.教学建议

文章叙述简洁、语言平实、情感动人。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教学情趣,注重情感交流和个性发挥,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悟出真情,悟出灵性。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小男孩有爱心”这一中心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不停地”、“用力”,“头也不抬”,“一边……一边”等词句,通过充分的品读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针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年龄特征,可采用表演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重点读好小男孩的话,演好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我知道”要读得干脆些。文中出现了六个“这”,要读得重一些,以表现小男孩救小鱼态度的坚决和专注。通过反复演读,学生都已进入“角色”,并为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时,教师可相机启发提问:(1)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2)你如果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并引导学生质疑,产生如“那个男人是不是就没有爱心”、“成百上千的小鱼究竟能不能都救活?”等问题。把问题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在争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教材链接

本文是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外国教师所演讲的部分内容,由田辉译写,发表于《读者》。原文结尾如下:“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条小鱼在乎》综合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北冉夏腥撕湍泻⒌牟煌做法。

教学重、难点

1蓖ü朗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蓖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男孩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准备

1、《丹顶鹤的故事》歌曲

2、学生搜集关心他人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欣赏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引出课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板书课题:“这条小鱼在乎!”

师:(指名读课题,齐读)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在乎”是什么意思?“这条小鱼”指的是那条小鱼?小鱼在乎什么?题目为什么用感叹号?

2、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了课文,这些问题你自然就会弄明白了。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出问题,并通过读解决问题,为下面的阅读教学作准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教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暴风雨、浅水洼、困在、甚至、继续、朝前走、弯下腰、忍不住、救起。

(2)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暴”字。

(3)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交流。(这篇课文比较浅显,学生不懂的词语会比较少)

预设: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学生读的时候可能会读不准,比如:“散、挣、干、朝、卷”

“在乎”“奄奄一息”“甚至”这些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产生歧义,教师应作相机指导。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既锻炼了自读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词语的理解,注重“因词而异”,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并全班交流、解决,关注了学情,真正做到了心中装着学生。多种形式的检查反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铺垫。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读课文,尝试一下,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复述)

预设:教师可以根据可以给与相应的帮助,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哪儿?做了一件什么事?后来怎么样?孩子们进入中年级,应该对他们进行复述的练习,为以后进入高年级进行概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很关注课题中的这条小鱼,那么这条小鱼指的是哪的小鱼呢?(相机板书小鱼)

2、师:浅水洼里的小鱼情况怎么样?文中是怎么写的?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小鱼的句子。

(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相机屏幕出示)

(1)抓住“困,挣扎,奄奄一息的等着死去”等词句,体会此时小鱼的处境。

(2)借助想象走进小鱼的内心,感受他们对生命的呼唤。学生假想此时自己就是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借学生之口,说出小鱼想说的话。

(3)学生在读课文,深刻感悟这些词语的深刻内涵。

3、师:现在你知道“这些小鱼”是哪些小鱼了吗?“他们在乎什么?”

(二)那么看到面临死亡的小鱼,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描写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再指名读。)

师:请同学们把文中的这句话画下来,讨论交流,哪些词语用的好?通过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预设:学生可能抓住“每”“弯下腰”“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

学生通过抓住这些词语,走进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感受小男孩在把拯救小鱼当成自己的使命。

学生可演示一下,体会这不是在玩耍而是真的在承担这个使命!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通过朗读等方法,深入理解小男孩的善意行为,挖掘文章的动情点。

在整体感知之后,学生对于故事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再读课文,直扑文章重点句段。

抓住文章中重点描写小鱼处境的词语,走进小鱼的世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对于每个有机体的重要意义和存在价值。

通过这一环节,锻炼学生通过抓住具体词语来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在对“困”字的理解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困”字所折射出来的深层含义。一会“困”字在此文中的作用。

抓住重点动词

五、感悟主题,升华认识。

师:孩子们,你们的善良此刻在老师的眼里格外的美丽,小男孩的行为也打动了文中这位先生的心。假如我就是文中的这位先生,我想问你: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你知道吗?

师: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不停地扔呢?

师:你们这样做谁在乎呢?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他认为怎么样?

师:是的,小鱼在乎,让我们一起用心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生齐读)

师: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都在乎什么呢?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将感情升华!

师:你认为这位先生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做呢?同学们,我们都相信这位先生也会去救浅水洼里的小鱼,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同样值得我们去珍惜,所以我们要关爱生命,善待生命。

师:带着对文本的感受在读课文!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六、拓展延伸,作业实践。

1、自己试着复述这个故事,将这个真是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搜集有关关爱生命的小故事。练习讲故事,是为培养学生的附属能力打基础。

搜集有关关爱生命的小故事,让学生从更广阔的领域文本所倡导的主题。

八、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小鱼 小男孩

卷 弯下腰

困 不停地捡起

挣扎 用力地扔回

奄奄一息

等死

在乎

关爱生命、善待生命!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拯救小鱼儿的事。

师:能不能说出是拯救什么样的小鱼儿呢?

生补充说:《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拯救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即将干死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儿的事。

师:说得很好,没有读过课文的人听了你的介绍就已经知道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了。(板书:小鱼、小男孩)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根据你的预习和上节课的学习,看看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问题?

生1:文中为什么要说男人忍不住走过去问小男孩儿为什么救那些根本救不过来的小鱼?

生2:说小男孩用力将这些小鱼扔回大海,为什么他要用力扔呢?

生3:小男孩儿头也不抬的回答,为什么他要这样呢?

生4:小鱼在乎,他们在乎的是什么呢?

……

师: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都成为这样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把课文读好,当然,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把这篇文章当中给你印象最深或者是最能感动你的地方画下来。

(3分钟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2分钟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的感受带到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汇报给全班同学。

(3分钟后)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

生1: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儿都会干死的。”我们小组觉得这些小鱼特别可怜,浅水洼离大海不远,可是看着大海就是回不去,他们的心情一定很着急。

师出图:请同学们看,这就是那些浅水洼(理解什么是浅水洼),在一个个小小的浅水洼里有着成千上百条小鱼儿,眼光炙烤着,沙粒在逐渐变热,水温在逐渐升高,水洼里的水在逐渐减少,如果此时此刻你,你,你,你们(手指同学们)就是这若干小鱼中的一条,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2:我觉得生不如死。(有同学在笑)(师:我可以体会到你的心情。)

生3:我觉得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就等着被晒干吧!(师:这条小鱼真可怜。)

生4:我会想起以前在大海里自由的游泳,多快活!可惜现在只能在这个小小的水洼里遭罪了。(师:这条小鱼想起了美好的过去。)

……

师:此时此刻,小鱼们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那么就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先练习读,再指读,最后齐读)

师:请继续汇报!

生:请同学看第二自然段,我们小组对“他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儿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儿,并且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段话印象最深刻,我们想想,这个小男孩很小,可他还是不停的弯腰,一定很累。

生补充: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平时出去捡垃圾,也是不停的弯腰,那时我就感觉很累。

师:我记得刚才有个孩子提过问题“为什么小男孩要用力将这些小鱼扔回大海?”这个问题是谁提的,(一学生站起来)你现在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因为小男孩比较小,他的力气很小,虽然水洼离大海很近,可他还是很费劲儿。

师:说得很好,其他人有其他想法吗?

生:如果小男孩不用力扔,那么小鱼如果不被扔回大海里,它们就要被摔死,或者掉到其他水洼里,那样它们还是要被晒死的。

师:你说得也很有道理。好了,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种心情去读一读这一部分。

练习读,指读,评价读,再指读。

师:请继续汇报。

生: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儿,你怎么救得过来呢?”

师:你读得非常好,你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这个男人,已经注视这个小男孩很长时间了,他以为这个小男孩会捡几条小鱼,累了就会离开,可这个小男孩就一直那么弯腰去捡,男人很心疼这个小男孩,所以,我在读这个“忍不住”的时候,把这个词强调了一下。

师:说得有道理,男人看着小男孩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还要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他特别心疼这个小男孩,还因为其他原因吗?看这个男人是怎么说的?

生:男人说:“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儿,你怎么救得过来呢?”男人认为这水洼里的鱼太多,救不过来。

师追问:从哪看出,男人说水洼里的鱼救不过来?

生:“成百上千条”这就象秋天的落叶一样,一片一片我们根本捡不过来。

师:你能想到秋天的落叶也是这样成百上千的,真了不起。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你怎么救得过来呢?”你可以读出什么?

生:读这句话我发现男人其实想说“这些鱼你救不过来。”

师:老师向你竖一竖大拇指,看这句话是问句,但是一读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的问句就叫“反问句”你们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那你们现在再找一找,看看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第五自然段“谁在乎呢?”意思是说“没有人在乎。”

师:你真了不起,这两句都是反问句,我们把这一句也来读一读。

师:课前还有一个同学问“文中小男孩儿头也不抬的回答,为什么他要这样呢?”这个问题是谁问的?

一生站起来,师:现在,你可以自己解答吗?

生:我觉得,水洼里的小鱼实在太多了,而小男孩又想多救几条小雨,那么他如果抬头与男人说话,也许这段时间就可以再救几条小鱼。

师:看看,你现在已经把你原来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了,说明认真读文了,你真棒!

师: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生:请同学们看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条小鱼儿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儿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文字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文字,你在下面练习一下,觉得怎么读好就怎么读。

生:小男孩听男人问他谁在乎后,他回答男人说是小鱼在乎。

师追问:小鱼在乎什么呢?

生:小鱼在乎它的生命。

师:有道理,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觉得小鱼在乎别人的关怀,它在水洼里面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生:小鱼还在乎它的爸爸妈妈,希望它们也得救。

……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现在,我要问一问你们这些小鱼了,刚才你们被困在水洼里,现在被送回大海了,你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太幸福了,又可以快活得游泳了。(恭喜你!)

生:我应该谢谢小男孩,以后我也会帮助他的。(知恩图报,很好。)

生:我想带小男孩到大海里游玩。(小男孩一定很高兴,我替他谢谢你!)

生:这是个外国小男孩。(图上画的是个外国小男孩,那如果是一个中国小男孩看见了水洼里被困的小鱼,他会救这些小鱼吗?)

生齐声答:会!

师:我相信,你们的心声文中的小男孩一定会感受到的,现在请我们一同再来读读最后一段文字。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在家预习这一课的时候,妈妈又给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滴水在乎》我把文章带来了,我想读给大家听(文章略)

生:我想到了那些得非典的人们,他们得病心里和身体一定很痛苦,这时他们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因为他们得病我们就不管他们,他们一定会死的,但如果我们帮助他们,医生和护士给他们治病,他们就会好起来(孩子说话的时候眼泪在眼圈里)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当时我的心酸酸地,善感的我差点掉眼泪)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是呀,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哪怕它小到一棵草,一朵花,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它,应该给予他们尽量的帮助。一头大象和一个小蚂蚁,他们的生命是同样大小的!

师:希望你们回家之后写一写学过此文的感受,也可以写写小鱼被救回大海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这条小鱼在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小语第五册《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简洁、语言平实。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教学情趣,注重情感交流和个性发挥,通过自学辅导,使学生历经听、读、演、辩的学习过程,潜心会文,悟出真情,悟出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听–听出故事梗概

上课伊始,我在具体布置听记任务后,便绘声绘色地按课文讲了故事。学生任务明确,听故事时尤为专心。当我讲完故事以后,学生发言踊跃,交流热烈。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他们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交流的信息大都是浅层次的,但范围较为广泛。

二、读–读出文字精华

课上,我让学生两次读课文。第一次重点是在听觉锻炼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通过视觉来寻找新的信息。学生动笔又动口,在交流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近在咫尺”等词语。当学生认为“小男孩很有爱心”的时候,我布置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小男孩有爱心”这一问题开展讨论。交流时,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启发,思维碰撞。他们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不停地”、“用力”,又创造性地用上了“一条一条捡,一条一条扔”,“坚定”等词句,来说明小男孩的爱心,这是学生对课文主动感悟的结果。

三、演–演出人物形象

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插图,运用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凭借想象把课文内容化作具体、鲜明、连续的画面。表演使学生大脑想象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学习情绪也达到了高潮。

四、辩–辩出思想光芒

课堂争议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那个男人是不是就没有爱心”、“成百上千的小鱼究竟能不能都救活?”等问题。于是,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辩论会”,把问题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争议的过程中,正是学生将课文中的词句重新组织,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的过程。争辩,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主体引导感悟运用–《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谈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

(2)学生质疑。

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

练习朗读。

3.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

小男孩怎么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

他认为怎么样?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 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 弯 捡 扔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这条小鱼在乎(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文解释】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词语解释】

江枫:江边的枫树。

姑苏:苏州的别称。

【诗文赏析】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综合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夜泊–在靠近枫桥的岸边停船过夜。枫桥,在江苏苏州市西郊。

②江枫–江边的枫树。

③渔火–夜间捕鱼用来照明的灯火。

④姑苏–苏州的别名。

⑤寒山寺–枫桥西面不远地方的一座寺院,由于初唐诗人寒山和尚曾经住过而得名。

⑥夜半钟声–当时寺院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简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夜深难眠,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人难耐。

这首绝句,写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路过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情景。客船,旅途中所乘的船只;愁眠,含愁而睡、难以成眠的人。全诗围绕“客”“愁”二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

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或许受到天色变化的刺激吧,远远近近有内只乌鸦惊叫起来。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所有这些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入夜以来,江岸边飒飒有声的枫林,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都在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便他不能入睡,越发凄凉难耐了。

“咚–咚–咚–”,寒山寺的半夜钟敲响了,凝重,悠长,划过夜空,越过江西,飞进这江边小船的船舱里来,扣击着、抚慰着远方来客的愁怀,使人感到轻柔的暖意,同时感到他乡之夜的宁静、深沉……

古人写诗,最爱借景抒情,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首绝句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作者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枫桥夜泊》综合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生命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鱼大家都很熟悉,小鱼生活在哪里?如果小鱼离开了水又会怎样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 这条小鱼在乎。(板书: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请大家打开书,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带生字的词。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词。

3 出示卡片:暴风雨 水洼 昨夜 蒸干 捡起 哦 咫尺

4 开火车读。

(1)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听的孩子要当好小老师。(不过听的孩子要当好小老师)

(2)我们接着开火车,这一次读的孩子可要当好小老师。

5 全班齐读。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一)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1 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一个男孩拯救小鱼的事。

师:拯救什么样的小鱼儿呢?

生:拯救昨夜被暴风雨卷上岸来,即将干死在水洼里的小鱼儿的事。

师:说得很好,没读过课文的听了你的介绍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了,(板书:小男孩 小鱼)(二) 学生质疑。(请孩子们打开书,快速的读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1 文中为什么说男人忍不住走过去问小男孩为什么救那些根本就救不过来的小鱼?

2 小男孩为什么要用力扔?

3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为什么?

4 小鱼在乎,它们在乎什么?

师:爱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三)请孩子们拿出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或最能感动你的地方画下来。

你们为什么画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带到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现在哪位孩子愿意把你的感受讲出来。

1 生:这条小鱼很可怜。说出你的理由,你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师:出示图,这就是水洼,就在这一个个小小的水洼里,却有成千上万条小鱼,阳光灸烤着它们,沙粒在渐渐变热,水洼里的水在逐渐减少,如果此时此刻,你,你,还有你就是这若干小鱼中的一条,你的心情会怎样?

A 生不如死(我可以体会到你的心情)

B 没有一点希望,无助(这条小鱼真可怜)

C 会想到以前在大海里多自由啊(想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此时此刻,小鱼们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它们身心倍受煎熬,读…….面对死神,它们是那样的痛苦,那么的绝望,读…….(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只,却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干死。)

2 请继续谈感受。

第二段,我觉得这个小男孩很累,你怎么知道?出示句子。(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是啊,小男孩很累,他是那么的小,然而他却不停地弯下腰去,捡起一条条小鱼,他是在竭尽全力拯救每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啊!读……师:小男孩走得很慢,他边走边看,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边走边看。他怕错过哪怕是一条小小的鱼。小男孩全神贯注,因为在他的眼中每一条小鱼,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是那么的珍贵。读……..

师:我记得刚才有个学生提出小男孩为什么要用力地扔,是谁,现在能回答为什么了吗?

生:因为他小,力气小,虽然大海很近,但他还是很费劲。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如果他不用力扔,扔到海滩上,小鱼同样会被晒死,如果扔到另外的水洼,小鱼还是会被干死,所以他必须用力扔。

师:说得有道理,小男孩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源于一个字,爱,源于他对小鱼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读……..

3 师:谁来读读第三段。

生: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儿,你是救不过来的。”

师:你读得非常好,老师发现你注重了“忍不住”这个词。大家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心疼)还有其他原因吗?看这个男人是怎么说的?

生:先生说:“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儿,你是救不过来的。”

师:先生认为这水洼里的鱼太多太多,从哪个词看出来(成百上千)师追问:从哪看出?就象秋天的落叶一样,一片一片我们根本捡不过来。

师:这一句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心疼 关心)

那就让我们带着心疼,带着关心,读…….(这位先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4 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课前还有一个孩子问“文中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他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个问题是谁问的?

一生站起来,师:现在,你可以自己解答吗?

生:我觉得,水洼里的小鱼实在太多了,而小男孩又想多救几条小鱼,那么他如果抬头与男人说话,也许这段时间就可以再救几条小鱼。

师:小男孩是在抓紧分分秒秒拯救小鱼。你现在已经把你原来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了,你真了不起。

5 学习最后一段。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文字(“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请孩子们看这段文字,你在下面练习一下,觉得怎么读好就怎么读。

师追问: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小鱼在乎什么呢?

生:小鱼在乎它的生命。

师:有道理,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觉得小鱼在乎别人的关怀,它在水洼里面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生:小鱼还在乎它的爸爸妈妈,希望它们也得救。

……

师:小鱼在乎的实在太多太多,(板书 在乎)现在我要问一问你们这些小鱼了,刚才你们被困在水洼里,现在被送回大海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生:我觉得太幸福了,又可以快活地游泳了。(恭喜你!)

生:我应该谢谢小男孩,以后我也会帮助他的。(知恩图报,很好。)

生:我想带小男孩到大海里游玩。(小男孩一定很高兴,我替他谢谢你!)

师:我相信,你们的心声,文中的小男孩一定会感受到的,现在请我们一同再来读读最后一段文字。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们要尊重生命。

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要拯救幼小生命。

…………(师: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老师惊喜地发现,你们不但懂得了爱,而且也学会了爱。板书:画心)

师:孩子们,我们身边的一颗草,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面对渴望拯救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有爱,生命才会有希望,因为有生命,这个世界才会五彩缤纷!

[这条小鱼在乎(西师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师: 在蔚蓝的大海里,三三两两穿着花衣裳的小鱼在美丽的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多么快活,多么幸福。可是一场暴风雨之后,巨浪把一条条小鱼卷上岸滩,这些小鱼还能不能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在乎”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换个词语吗?( 指名: 在意)“这条小鱼”仅仅一条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些小鱼都怎么了?( 困在沙滩上的小鱼)

有谁愿意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指名谈故事主要内容,结合板书: 男孩   小鱼)

一、走进故事,体会鱼儿困境

1、初步感受小男孩的善良

师: “这条小鱼在乎”是谁说的呢?(生齐:小男孩)请孩子们打开书,浏览课文,在课文中用你最喜欢的符号把男孩 说的这句话画出来,多读多体会。

(1) 生汇报,师结合课件出示”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2) 自由读该句,结合全文想想小男孩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生交流: 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想回到大海里却没办法自己回去的情况下; 小鱼快要被干死的情况下; 一位先生劝告他别再捡鱼的情况下………

(3) 此处随机教学男孩与先生的对话

说得好,那先生跟男孩说了些什么呢?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先生觉得男孩这样做有必要吗?那我们就应该读出先生的满不在乎来,女孩子们一起来试一试。(女生齐读先生的话) 男孩怎么回答的,男孩子们一起答 —–男生读男孩的话)

2、体会鱼儿困境,诱发同情心

师: 是的,此时鱼儿们困在了水洼里,快要被干死了,课文哪儿写出了鱼儿们此时的危险处境呢?请孩子们小声地读读课文,勾出最能体现鱼儿们危险处境的语句来。

(1) 生汇报,结合出示:“它们被困在…….会干死。”)指导朗读:小鱼快干死了,你替它着急吗,谁能把你的着急送进朗读中。

(2) 分析,理解

师: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水洼里只有巴掌多的水,太阳越来越大,眼看水越来越少,鱼儿在拼死挣扎)

你觉得小鱼怎么样?(指名: 小鱼很可怜,快要死了; 鱼很无助,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师: 说得好,在这段话里哪些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小鱼的无助呢?( 指名:“困” 结合变红色)什么叫困,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困的理解吗?(指名)那小鱼为什么会困在水洼里呢?(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

师: 还有能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小鱼无助的词语吗?( “近在咫尺,却回不去”结合把”近在咫尺”变红)那你们知道什么叫近在咫尺吗?(课件出示画面:成千上万被困的小鱼)

瞧,这些鱼儿跟大海就近在咫尺,看看画面,鱼儿跟大海相距远吗?是的,近得来简直可以用孩子们文具盒里的直尺来丈量了,看到这样的画面,相信你对”近在咫尺”这个词语有了一定的理解吧!(指名: 形容距离很短) 如此近的距离,小鱼靠自己的力量能回去吗?

师: 假如你就是沙滩上的小鱼,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嘴里会喊些什么?( 师指着鱼儿,这条小鱼说,指名: 我多想水洼里的水能多一些;这条小鱼叫:我多想太阳公公不要出来,雨婆婆赶紧把我带回大海吧;这条小鱼嚷道:完了完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了;这条小鱼大声喊:谁来救救我呀!我想我的妈妈,呜呜…….)所有的小鱼都在大呼:(所有的生大声喊)

师: 老师从你们的呐喊声中听出了你们对鱼儿的同情,感受到了鱼儿的无助,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这种感情来吧!(再出示鱼儿被困语句,齐读)

3、顺势初步理解最后一段话,明白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

师: 孩子们的朗读声再一次让老师听到了鱼儿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可沙滩上来来往往那么多人,他们都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只有一个小男孩在告诉我们——(再次出示小男孩的话,齐读)

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小男孩的话,你们现在明白了小鱼在乎的是什么了吗?(引导说出: 在乎自己的生命,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过渡: 鱼儿们,别着急,小男孩不仅嘴里这么说着,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向你们伸出援助之手了,请孩子们放声读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小男孩救鱼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出示边范读: “他边走边看……扔回大海”)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句话,在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下面作上记号,反复品读品读,看看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生自由读,师巡视,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师: 现在请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刚才独立学习的结果吧!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愿意来展示展示你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吗?(指名; 重点抓出: 边走边看: 说明小男孩很细心;不停: 看出鱼多,捡鱼很辛苦,但小男孩不放弃;用力: 救小鱼很费力,但小男孩生怕稍一涨潮鱼儿又被冲上岸,于是想把鱼儿扔到水深一些的地方,好真正把鱼救回大海……)随机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点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位什么样的男孩? 指名: 善良,有爱心,爱护小动物。关爱生命,热爱生命。不怕苦,不怕累,做事认真,执着……)结合板书: 爱

3、以读悟情

师: 多可爱的男孩,谁愿意用朗读的方式来赞一赞男孩。其他孩子愿意用动作来表达对男孩儿的赞美吗?(指名朗读,其他孩子站起来边听朗读边表演动作。随机评价,指导加点词语读成重音,才能感受到男孩的坚定,执着。)来吧,我们一起来读出男孩的坚定,读出男孩的执着。齐读)

师: 男孩为了救小鱼,他在捡鱼,扔鱼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腰酸,胳膊疼痛,力气用完,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

但男孩的每一个动作却都是那么坚定有力,孩子们,带上你的感受,一起读读吧!

四、深入体会,升华感情

反复品读男孩的话

师: 面对水洼里如此多对生命充满渴望的小鱼,男孩一边捡一边说—–(出示男孩的话,引读)

仅仅是小鱼在乎吗?男孩这么做说明还有谁在乎?(引导说出小男孩在乎小鱼的生命,明知道小鱼是救不过来的,他却要抓住每秒钟,尽自己的全力救助小鱼) 是呀,这可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孩子?(引导生再说男孩珍爱动物,珍爱生命)

此时,你就是这位男孩,你愿意把你对小鱼的关爱,在乎朗读出来吗?(分男,女生读)

孩子们想想,此时,还有谁在乎?(指名: 小鱼的爸爸妈妈,大海妈妈,小鱼的伙伴……所有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人都在乎小鱼)

男孩纯真的童心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那文中的先生会被打动吗?沙滩上还有哪些会被打动呢?那此时沙滩上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大家都投入到救鱼的队伍中去了)

五、拓展,再次激发对生命的珍爱

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有许许多多关爱幼小,关爱动植物的人和事出现,你做过吗?你看到过吗?听到过吗?或者在课文里学到过这样的故事吗?来吧,我们来说说(课件出示: 我会说:说说我或者我身边热爱动、植物,珍爱生命的人和事)(指名谈: 看见受伤的小鸟主动带回家为鸟儿包扎,喂养;看见路边被暴风雨吹倒的小树苗主动找来绳子捆好……)

师: 听了孩子们的讲述,老师心潮起伏。是的,每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会对动物植物献出爱心,更会在意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都还记得今年的5月12日这个令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吧,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出示地震图片)[瞧,巨大的水泥板把一位老人压在了地下,危在旦夕。跨塌下来的石板,砖块把一位阿姨困在下面,不能动弹。一堆沉重的砖石压住了这个孩子的大半个身体,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地震中被掩埋的人,他们如同困在沙滩上的鱼儿一样对自己的生命都十分在乎,多么渴望有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温家宝爷爷来了,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连续几天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指挥工作,向废墟中的生还者加油,给救助出来的人以慰问;解放军叔叔来了,他们来不及在乎自己的安危,来不及拯救自己的家人。因为,他们的心中,埋在废墟中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他们的亲人,他们都在乎呀!这是英雄老师谭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学生的生命;这是小英雄张庚杰…..,为了救自己的同学,他的双腿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这都是他对同学的爱,对同学的在乎呀! ]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点什么吗? ( 引导生说出: 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一切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当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是的,爱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是,生活中有些人不仅珍爱生命,还经常无端地伤害动,植物。面对他们,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拿出笔来写一句提醒人们赈灾生命,做善良人的话吧。(课件出示:我会写:设计一则”珍爱生命,保护动物、植物”的宣传用语。继续伴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

结束语:有了孩子们一则则感人的宣传标语,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拿出行动来珍爱生命,我们这个庞大的地球村上所有的生命都会快乐幸福,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撒满阳光,撒满爱!

板书设计;               16、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     爱     小鱼

[《这条小鱼在乎》(西师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

(2)学生质疑。

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

练习朗读。

3.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

小男孩怎么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

他认为怎么样?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 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 弯 捡 扔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教完这篇课文,不禁感慨:课文中的男人不是没有经历过童年时代,那么他是怎样丢失了一颗童心而变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过来说,若干年后,男孩也会长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时他还能保持这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吗?在人类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怎样消除这种隔膜和异化现象呢?令人深思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听–听出故事梗概

上课伊始,我在具体布置听记任务后,便绘声绘色地按课文讲了故事。学生任务明确,听故事时尤为专心。当我讲完故事以后,学生发言踊跃,交流热烈。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他们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交流的信息大都是浅层次的,但范围较为广泛。

二、读–读出文字精华

课上,我让学生两次读课文。第一次重点是在听觉锻炼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通过视觉来寻找新的信息。学生动笔又动口,在交流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近在咫尺”等词语。当学生认为“小男孩很有爱心”的时候,我布置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小男孩有爱心”这一问题开展讨论。交流时,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启发,思维碰撞。他们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不停地”、“用力”,又创造性地用上了“一条一条捡,一条一条扔”,“坚定”等词句,来说明小男孩的爱心,这是学生对课文主动感悟的结果。

三、演–演出人物形象

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插图,运用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凭借想象把课文内容化作具体、鲜明、连续的画面。表演使学生大脑想象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学习情绪也达到了高潮。

四、辩–辩出思想光芒

课堂争议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那个男人是不是就没有爱心”、“成百上千的小鱼究竟能不能都救活?”等问题。于是,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辩论会”,把问题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争议的过程中,正是学生将课文中的词句重新组织,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的过程。争辩,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认识本课4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通过联系

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欣赏﹑奄奄一息﹑成百上千”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小鱼在浅水洼里挣扎的图片和生字词语图片。多媒体课件。

通过情感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小男孩儿的善良。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设计说明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题目:“这条小鱼在乎!”请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条小鱼在乎什么呢?这句话是谁说的?想知道其中的含义吗?读了这个故事,你就会懂了。

二、提纲导入,自学生字

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自学。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课件出示读读认认,学生读一读,教师要重点指导多音字等。

(二)再读词语,巩固认读。

(三)指名分段读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反馈:“这条小鱼在乎!”这句话是谁说的?

那么,这条小鱼在乎的是什么呢?

教师导语﹕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使小鱼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第2、第3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第3自然段,了解小鱼的困境

(一)指名读第2、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关语段。学生思考:小鱼们遇到了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画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什么?

集体反馈。

教师出示体现这场面的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们是这些被困的小鱼,你们会说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是呀,小鱼们多少渴望有人帮助它们返回大海,获得生命,快乐地生活,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它们都能得救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男孩热爱动物,珍视生命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教具准备

录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要求静心听,听懂故事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交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4、出示课题。

二、再读课文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编好自然段。

4、检查词语读音:浅水泾、近在咫尺、拯救。

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6、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7、检查自学成果,弄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发现了什么情况?

交流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近在咫尺浅水泾

①小鱼的环境:被困在浅水泾中,濒临死亡。

②朗读第一段,读出小鱼的困境。

2、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那个人又发现了什么?

交流要点:①小男孩在拯救小鱼的生命。

②圈划出有关的动词:走、弯、捡、扔。

③指导朗读:你觉得小男孩怎么样?

3、同桌读下面的对话,读后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

交流要点:

①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

②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男孩热爱动物,珍惜生命?

③理解:在乎。

④指导朗读对话。

四、质疑问难

自由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

五、指导朗读全文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最敬佩小男孩的什么地方?

你最喜欢课文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2、齐读课文。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12课讲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设想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设计试图通过改变人称视角,依托文本,进行想象,读写结合。

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最受感动的内容。”通过想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用你最佳的精神状态告诉我,你很想成为故事中的一员。

(二)、走进故事,品词读句。

1.(出示课件)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我在海边散步,无意中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你看到了吗?这些小鱼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描述小鱼被困的情景,想象小鱼怎样挣扎,可能说些什么,体会它们处境的危险。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出示课件:成千上万被困的小鱼,并用字幕配合语言渲染。)“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

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停下脚步,看到小男孩每走到一个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你猜,小男孩在干什么?

自学第四段,勾画出小男孩在做什么,试着带动作读一读。

指名表演读,评议哪里演得好,读得好。

从“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回”这两个动词,感受小男孩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地抢救小鱼。

师生一起表演朗读。

3.创设师生情景对话,理解小男孩的心理。

我忍不住走上前,(摸着学生的头)问:“这么多小鱼你救不完的。”生略

“那你为什么还救它们?”生略

“你这样做有谁在乎呢?”“为什么?”生略

“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

“那边的小鱼,你在乎吗?”“为什么?”生略

“除了小鱼,还有谁在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略

(通过对话,想小鱼之所想,小男孩之所想,深入到故事中去。)

(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

4.(出示课件:救助小鱼的图画,“爱的奉献”乐曲作陪衬,和三句被感动的句子。)

教师表演读第一句:面对鱼儿对生命的渴望,面对小男孩儿那颗炙热的爱心,我被感动了……

被感动的孩子们,请接着读:沙滩上的人们被感动了……我们也被感动了……

让我们再感动一次,救助一次。

5.改编故事

刚才,老师选择课文中“男人”的角色,讲述了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小男孩、小鱼的口吻讲故事。读读书,你也试一试。

自由读书,指名讲故事。

(三)、总结课文

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让我们关爱每个生命,给弱小者尽量的帮助,让所有的生命都快乐、幸福吧。

八、作业设计

1 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能主动保护小动物。

2 我和小动物之间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我想赶快写下来。

3 我想搜集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九、板书设计:

12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 救 小鱼

捡 扔 被困

救助弱小 关爱生命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概述

课题《这条小鱼在乎》,是小学语文河北版第六册第12课课文;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小短文,整篇文章贯穿着浓郁的“生命之情”,令人回味悠长。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着重描写了小男孩的动作、男人与小男孩的对话,展示了小男孩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表现了小男孩对弱小生命的关爱,美好善良的人性。课文叙述简洁、语言平实,目的是努力使学生加深对自然的理解,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挖掘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明白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鱼的怜爱;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引导学生在关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悟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去珍爱自己身边的动物,树立爱护动物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对小动物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表达欲望强烈,但表达能力需要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引导和提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语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质疑、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设计特色: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文本做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挖掘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明白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鱼的怜爱,从而体会小男孩为救小鱼而不辞辛苦,心甘情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更是为下文中与小男孩的感情产生共鸣,做好铺垫。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原则。

教师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展语感,形成语言能力,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 教学资源和工具

小学语文河北版教材三年级第六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环节

一、导入新课。首先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千百条小鱼奄奄一息的情景,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当学生入情入境、心系小鱼后,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导入:大家都知道,大海是鱼儿的家,他们自由地生活在大海里面,请同学们快看!(播放课件《海底世界》)

畅谈观看到的景象,你们看到了什么?

评:那是小鱼们的乐园、天堂,小鱼们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

引:可是,大海有时会风起浪涌,潮起潮落,幸运的小鱼能重回大海,不幸的却只能留在沙滩的浅水洼里,变成一条条浅水洼里的小鱼,那他们最在乎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你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男孩救鱼)

2、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把这篇文章当中给你印象最深或者是最能感动你的地方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把你的想法和小伙伴交流交流吧。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一)小鱼的危机处境

“它们被困在浅水洼,回不了大海,有的在那少的可怜的水里挣扎着,有的从水洼中跳到沙滩上,奄奄一息地等着死去。”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

2、师:浅水洼里的小鱼情况怎么样?

(1)抓住“困,挣扎,奄奄一息”等词句,体会此时小鱼的处境。

(2)借助想象走进小鱼的内心,感受他们对生命的呼唤。学生假想此时自己就是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借学生之口,说出小鱼想说的话。

(3)指导学生带着小鱼急切的心情读这些句子,深刻感悟这些词语的深刻内涵。

(二)小男孩的真情表现

“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儿,每走到一个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他在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

1、师:哪些词语用的好?通过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预设:学生可能抓住“每”“弯下腰”“不停地捡起”“用力地扔”

学生通过抓住这些词语,走进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感受小男孩在把救小鱼当成自己的使命。

指导朗读。

2、文中还有哪些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生读描写小男孩的句子,相机屏幕出示。)

a“我知道。”

b“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教师相机引导:

a小男孩知道什么?

抓住男人说的话、“成百上千”引导学生去想象情景,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小鱼确实是无法都能获救的。

师:那你为什么还要就救他们?

师:小男孩回答男人的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谁能读出来

b小鱼在乎什么?除了小鱼在乎,还有谁会在乎?

理解“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表达的意思,与小男孩的回答对比,进一步体会小男孩是在关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在执著的完成一项使命,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

“如果你是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当你被小男孩扔回大海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感悟主题,升华认识。

1、面对被困的小生命,男人是怎么做的?

2、小组演读

提问: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你如果看到小动物受伤了, 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

3、教师总结。

师:孩子们,我们身边的一颗草,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面对渴望拯救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有爱,生命才会有希望,因为有生命,这个世界才会五彩缤纷!

五、拓展延伸,作业实践。

1、自己试着复述这个故事,将这个真是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搜集有关关爱生命的小故事。 练习讲故事,是为培养学生的附属能力打基础。

教学反思

《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小短文,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着重描写了小男孩的动作、男人与小男孩的对话,展示了小男孩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表现了小男孩对弱小生命的关爱,美好善良的人性。该文语言简洁、朴实,但意蕴深远。

板书设计:

12“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     救      鱼

每 弯 不停 用力 扔      困 挣扎 奄奄一息

救助弱小 关爱生命

课文

“这条小鱼在乎!”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海边的景色。无意中他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有的在那少得可怜的水里挣扎着,有的从水洼中跳到沙滩上,奄奄一喜地等着死去。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干,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每走到一个浅水洼旁都弯下腰去–他在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水洼里的小鱼成百上千,你救不过完的。”

“我知道。”

“哦?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们?你这么做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那个男人被感动了,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男孩儿捡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后来,他也弯下腰去,捡起一条条小鱼,把它们扔进海里去。它们每一次扬起手臂,就救起了一个小小的生病。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案例(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这条小鱼在乎》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是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如果说第一篇文章《湖滩上有一对天鹅》描绘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清新,那么《“这条小鱼在乎!”》在童真的背后带给我们的则是心灵的震撼。见到海边被暴风雨卷上岸的残存在水洼里的一条条小鱼,成人一般不会在乎,但当我们看到小男孩儿把一条条小鱼扔回大海,并告诉我们“这条小鱼在乎!”时,谁能不为之心动?小男孩的.言行告诉我们:生命无论大小,生命无论贵贱,都应去珍视。

作为教者,该引导孩子们读懂些什么内容呢?该借助文本对他们进行怎样的教育呢?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过很多和小动物的接触,如小猫、小狗等,在与小动物的接触中,和小动物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会因小动物的离去而悲伤。但这些毕竟是因为他们和小动物有过和睦的相处,有了深厚的感情,而大海边的小鱼,对于大多数孩子们来说只是新鲜而已,不会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所以对于小男孩的举动也许不会有太深刻的触动。

真正的领会作者、编者的意图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引导,毕竟面对的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体会可能没有承认那么深刻、深远。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教师在课前及情境的设计中巧妙布局,不能将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对小鱼生命的关注!

大海、小鱼、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个天真的举动,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利于挖掘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实现情趣交融。教者应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响,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所以本堂课我利用中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创设说话情境,训练学生口说我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文延伸并拓展,加强对话。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想象,巧妙地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加以运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仅丰富了词汇,发展了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融情于语文训练,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新课标“重积累,重迁移”的思想。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想象力我做得比较出色。

认识东、南、西、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34页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会在图纸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 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2.理解运用 :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33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第(2)小题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2题。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的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写有东、南、西、北的标牌各一张,校园平面示意图记录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为了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课前让学生把课桌分四周排列,中间空一场地。

1、请一名学生站在正中间,面向东说一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一组?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说一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一组?

2、为什么第一组有时在他的前面,有时在他的后面,有时在他的左面,有时在他的右面呢?

3、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描述这四个组的位置与方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利用前后左右来辨别方向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样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自然而然引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教师站在正中间,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提问:你们每个小组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那一组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小时侯学过的辨认东、南、西、北的儿歌……。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

(3)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在各组明确自己的方向后,把标牌放在各组的面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明确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又来源于生活。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1)请一名学生站在正中间,指一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面向东说一说,他的东、南、西、北面分别是哪一组?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说一说,他的东、南、西、北面分别是哪一组?

(2)刚才,我们面向不同的方向,用前、后、左、右描述了四个小组的位置。现在,我们还是面向不同的方向,用东、南、西、北描述了四个小组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无论面向哪个方向,东、南、西、北是确定的,前、后、左、右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想明确的表示方向我们要选择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教师站在正中间,带领学生做游戏下面的游戏:

(1)东面的小组拍拍肩,南面的小组抬抬腿,西面的小组弯弯腰,北面的小组点点头。

(2)所有小组面向东,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南,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西,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所有小组面向北,指一指、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3)你们发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有哪些有趣的关系?

1从东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4)教师把东、南、西、北的标牌收起来,请学生站在正中间,并蒙住他的眼睛转三圈,然后告诉他面向的是哪一个方向,让他指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其他同学当裁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不同的方向和由于所占位置不同,方向不变的道理。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场,并让每个学生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场,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学生可以面向东、南、西、北的任一方向填写。

(3)收齐学生的校园示意图,把全班学生带回教室。

[设计意图]:为了后面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打下基础,学生完成作品后,事先不给于任何评价,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只要说得合理即可,特别是不能对方向的确定做任何评价,以免和这节课学习的生活中的方向混淆了。

三、方法运用

说一说,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

四、课堂检测

检测A

1、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谁?

检测B

答案见课件。

五、小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