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心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心得,本文共13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心得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心得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今天的教学中,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棘手的问题是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

有人云:这不是“早恋”,而是“早熟”,或者“交往过密”。其实,这一现象说到底,就是由于中学生生理的成熟而对异性未知领域产生的好奇心,进而渴望探求的心理现象,发展成为所谓的“爱情”。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用生动曲折的童话讲述了这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中所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所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不能把它简单的等同于性爱和繁衍后代。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故事中,讲到上帝三次看到的情形,当上帝教给了他们如何筑造窝棚的方法,又把铲子给了男人、谷粒给了女人之后并且说:“生活下去,繁衍后代吧。”一年之后,上帝看的.是“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而此刻的上帝感到迷惑、惊慌。五十年后的同一天上帝再次光临人类时,窝棚变成木造房屋,荒地变成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儿女们在收割,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上帝从老头、老太婆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而且有一种新的东西“忠诚”。又过三年之后,上帝来到人间看到老头坐在土丘上,双眼充满忧郁悲伤,这是对去世的老婆的“心灵的追念”。

然而在更远处则是金色的田野,火红的曙光,许多的青年男女构成一幅更为广阔灿烂的爱情的生活画面,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衷败的纽带。在西方人看来创了一切的“上帝”面对人类爱情的伟大力量时,也只能“怒不可遏”最后是不可理解,带着深深的沉思离去,而人却成了大地的“上帝”。

最新《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今天的教学中,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棘手的问题是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有人云:这不是早恋,而是早熟,或者交往过密。其实,这一现象说到底,就是由于中学生生理的成熟而对异性未知领域产生的好奇心,进而渴望探求的心理现象,发展成为所谓的爱情。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生动曲折的童话讲述了这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中所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所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不能把它简单的等同于性爱和繁衍后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故事中,讲到上帝三次看到的情形,当上帝教给了他们如何筑造窝棚的方法,又把铲子给了男人、谷粒给了女人之后并且说:生活下去,繁衍后代吧。一年之后,上帝看的是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而此刻的上帝感到迷惑、惊慌。五十年后的同一天上帝再次光临人类时,窝棚变成木造房屋,荒地变成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儿女们在收割,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上帝从老头、老太婆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而且有一种新的东西忠诚。又过三年之后,上帝来到人间看到老头坐在土丘上,双眼充满忧郁悲伤,这是对去世的老婆的心灵的追念。然而在更远处则是金色的田野,火红的曙光,许多的青年男女构成一幅更为广阔灿烂的爱情的生活画面,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衷败的纽带。在西方人看来创了一切的上帝面对人类爱情的伟大力量时,也只能怒不可遏最后是不可理解,带着深深的沉思离去,而人却成了大地的上帝。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生动有趣的童话诠释了女儿的提问什么是爱情。笔者认为爱情的过程,是人类这种高尚情感的升华和结晶的过程,又是一种经得起雨雪风霜严峻考验的,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产劳动并且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此,爱情不是一时冲动、简单的'海誓山盟、生死相随,而是经得起世纪考验的忠诚和永恒的追念。它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润滑剂和推动器。

当今中学生早恋现象中所缺乏的对爱情价值的真正意义的正确认识,我对早恋现象进行了分析,大致有四种原因:

1、多种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增加了学生爱情的信息量,挡不住的诱惑,成为他们的早熟的催化剂(由好感到爱情)。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生理发展大约提前了2年。中学生缺乏自控力,想象探索异地的奥秘(青春触动发展成爱情)。

3、有的中学生只图享乐青春年少追求时尚(由享乐到爱情)。

4、夫妻情感不融洽(或家庭教育有问题),使孩子相对孤独,想寻求异性的理解和保护(由同情发展到爱情)。而这些让中学生迷茫而过早步入了爱河,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而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树自己的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对中学生中早恋现象进行抽样调查,初中生早恋的20对中成年结婚为零,高中生20对中成年结婚两对,离婚一对。因为初中生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为98%,高中生因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95%,20对夫妻离异家庭学生早恋19名,并且严重影响学习。有的甚至于离家出走。因此中学生早恋上演了中学生成长道路上一幕一又一幕的悲剧。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当十四岁女儿向他提出什么是爱情的时间,他却坦然地面对和女儿进行心灵的沟通,并用故事讲述了这一抽象又难启齿的道理。他对女儿说,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又何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在跨越生理、心理的成熟的界限呢?

其实中学生应在成为有智慧的人上下功夫。一个有智慧的中学生,他是不会目光短浅,只图享乐在前,他是不会妄自菲薄,沉迷于灯红酒绿,他是不会委身金钱利诱,屈服于暂时的困难。有智慧的中学生他应是把自己的学习和理想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学中的一个个近期目标组成自己的远大理想,把自己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在建设祖国的共同事业中去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同学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爱情观,仅有十四岁的女儿能够大胆地向父亲提出什么是爱情,同时得到父亲慈母般的回答,这本身就体现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女儿平等和谐的父子关系,蕴含着父亲平时对孩子循循善诱的教诲,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饱尝亲情的关爱。我们许多家长老师与孩子形成一道天然的代沟,以严父、严师的姿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象这样的孩子有心理话,他能和你讲吗?他有许多的秘密能去告诉你吗?因此这样学生他只能在同龄人中去寻找倾诉的对象,于是久之便成知己,他们相互的不足又不能相互发现,有的简直是臭味相投、一见钟情难以割舍,就这样造成中学生早恋现象。此时如能遇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直面爱情和孩子坦诚交流,指导孩子正确对待早恋,处理好自己生理和心理成熟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让中学生克服早恋,踏实学习,扬起青春的风帆,在实现人生远大理想的航线上,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

课一开始,我作了如下设计: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歌德也曾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但正处花季年龄的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或许我们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得到些启示。

我在各学习小组讨论整理问题之后,我让小组的记录员把本组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去。去掉相同的问题,学生共提出了这样七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呢?

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告诉了女儿什么是爱情?

3、“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4、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智慧的人的时候”?

5、上帝由“驳然大怒”、“怒不可遏”到“久久地伫立凝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6、为什么说“爱情高于上帝”?

7、爱情除了“忠诚”,死后会有“心灵的追念”,是否还有其他?

我利用学生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理解爱情的真谛。我发现,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学生,他们很渴望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本篇文章,就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神秘的爱情坦坦荡荡的告诉这些孩子。从学生们对课堂的'投入和认真的程度,我知道,孩子们是受到了一次心灵的熏陶。,

课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我们的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前很久,就把爱情的种子撒到他们的心田里去,不是教大家谈情说爱,而是和你们谈人性美,教给你们对妇女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对他人的责任感,这是培养人性美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早熟的中学生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探试着爱情,如果我们在他们尝试之后再大讲道理,是不是为时已晚?我想,教育的失误往往因为教育者的错。当你把爱的尊严都撕毁的时候,他还会接受什么教育?教育还能有什么效果?当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被不美好地理解,合理的叛逆被不合理地扼杀,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教育之痛?想一想当孩子心中爱的种子开始发芽时,父母和老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这篇《致女儿的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告诉了孩子应该怎样面对人生路上如歌的爱情。

一、爱情的真谛由朦胧到明晰。

其实,对于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他们虽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和最初的萌动,但是他们对爱情的真谛却是一片模糊。与其让他们雾里看花,不如帮他们拨云见日,这样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早日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更有利于他们理智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情感,少走弯路,甚至是上当受骗。明智之举啊!

二、美好的爱情畅想。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爱情观,并畅想自己的爱情。大家都很踊跃,甚至连最不爱说话的郑小东也发言了:爱情是神圣和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要过早的去采摘它,只有耐心等待它的成熟,才能品尝它的甜美。姚云霄认为,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能感觉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爱情,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理智,更增添了对爱情的神圣感和美感。我想,这也是编者的愿望之一吧!

三、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空洞说教。

对于教材所选的课文,我想,学生们更想学更兴趣的是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能帮助他们解决苦恼或是烦闷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益和感化的课文,而不是讲大道理,空洞的说教让人逆反,《致女儿的信》正是这样的一碗心灵鸡汤,它有着醇香的美味,而又沁人心脾。真希望这样的课文越多越好啊!这是教者的心愿,更是学者的心意!

1、“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禁区,没有人敢去涉及。如果稍有不测,就会发生意外事件。好在现在的课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并选如了课文。课文浅显易懂,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我觉得这是教材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也是更加人性化的饿体现。

对于爱情,不管是在迁客骚人的笔下,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少了它是成不了席的。而这也是每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把它说明白呢?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前不久,我参加了县优秀课的评比活动。翻开九年级语文教材选课时,我第一眼就看好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理由主要有两个:

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学会写作方法。

二、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爱情话题”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实则上就是为当前的教育补充进“情感与人文”的元素。本文就是如此,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审视爱情,审视身边的早恋行为。我深刻意识到本节课首先是一节语文课,要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却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所以,在教学中,我既注意学生的听、说、读、写;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说理写作方法;注意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又注意采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将爱情观和人生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精神上得以提升。

正如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提问这个问题时不开明的表现一样,学生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敢敞开心胸,畅所欲言。这一点,是我在上课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的,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谁能要求刚刚进入青春的孩子们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不脸红、不害羞地大谈特谈爱情呢?虽然如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却真的很有收获:他们能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答案;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照念参考书;他们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他们掌握了讲述抽象道理的方法;他们还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并能够用本节课所学审视身边的爱情。他们真的收获了很多,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能够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这么多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的很欣慰。

我认为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学生自己找寻到的关键语句才真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以“令我感触最深的语句是……因为……”这样的格式自主圈划关键语句进行“赏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允许学生选择“质疑”方式,同时又为学生们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小范围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全班交流打下基础。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畅所欲言。

班里的郑兰兰同学找寻到了“人就成了地球的上帝了”这个重要的句子并且采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文中找到了与之形成对比关系的语句“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迫使上帝放弃了对人类的控制,因为有了爱情人类才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又如黄江荣同学质疑:为什么既然童话故事说的是爱情为什么描写上帝三次人间看到景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得知,上帝描绘的是人类的温馨、美好、快乐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是爱情造就的,所以自以为万能上帝那么恼怒,进一步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强大;吕昌玲同学质疑:为什么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后沉思着离开?……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了,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我仍感觉“品读赏析”环节中,虽然要求很清晰,但是由于导向不清,在一位学生质疑之后致使原先准备“赏析”的同学没能及时做好赏析,就又是下个同学的质疑了。

好喜欢这种感觉,当我参看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然后选用我最欣赏的名家教学设计或者名家教学实录。而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选择和整理,把课上得连我自己也感动的时候,我真得感觉自己好幸福。

就如本课,我先在早读时让学生读文章后进行角色扮演,以爸爸或女儿的口吻读这封信,正式上课时先让学生谈谈你读了后有什么想法?接着问学生你们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想过又问过父母的同学举手,然后让学生设想你为什么不敢问自己的父母?接着抓住作者的解读让学生勾出你喜欢的、欣赏的或不懂的语句,再接着是班级交流。在班级的拓展中,引导抓住分析一、大天使是怎样向上帝解释的?二、作者借上帝之眼,在人间他看到的爱情是怎样的?上帝所看的三次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上帝对所看到的爱情又是怎样的态度?三、在人类眼里,他们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在这里,又加入《浪漫的事》这首歌让学生体会,最后深入拓展怎样才能成为大地上的上帝,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具体上课时尤其运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赵谧咪老师讲得故事、一个是我同学的故事来说明对爱情的慎重。

总体来说,从爱情的忠诚、永恒、简单到责任来逐步引导,在引导中不忘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学习中不忘文本的解读。一切从文本中来,这是解读的重点。当然遗憾之处在于在学生谈了爱情后过于死板的按照名家上课设计,而没有直接切入上帝对爱情的理解。二是对于文章的文学性或写作艺术除了读赏析不够。需要努力呢。

教完这篇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信,忍不住有许多想说的话。

一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师生一起畅谈爱情这个话题。

中学生的早恋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家长老师们总是谈之色变,对于孩子或是学生们更是坚决压制。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畅谈这个话题了,因为这是课文呀!我们要学习它,分析它,就要结合我们的生活,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再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不必有什么遮掩和躲闪,我们可以在阳光下,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脸不红心不跳的大说特说了。

二释放的快乐和轻松。

学习这一课,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说说你所知道的爱情名言。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课堂也异常的活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身无彩凤又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学生张口就来,其敏捷的程度,让我始料不及,其一吐为快的轻松,让我暗自庆幸: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及时啊!在以往,这些个诗句,他们总是“欲说还羞”,但今天却是自信从容,更少不了几分表达的轻松和愉悦。

三爱情的真谛由朦胧到明晰。

其实,对于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他们虽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和最初的萌动,但是他们对爱情的真谛却是一片模糊。与其让他们雾里看花,不如帮他们拨云见日,这样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早日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更有利于他们理智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情感,少走弯路,甚至是上当受骗。明智之举啊!

四美好的爱情畅想。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爱情观,并畅想自己的爱情。大家都很踊跃,甚至连最不爱说话的郑小东也发言了:爱情是神圣和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要过早的去採摘它,只有耐心等待它的成熟,才能品尝它的甜美。姚云霄认为,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能感觉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爱情,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理智,更增添了对爱情的神圣感和美感。我想,这也是编者的愿望之一吧!

五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空洞说教。

对于教材所选的课文,我想,学生们更想学更兴趣的是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能帮助他们解决苦恼或是烦闷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益和感化的课文,而不是讲大道理,空洞的说教让人逆反,《致女儿的信》正是这样的一碗心灵鸡汤,它有着醇香的美味,而又沁人心脾。真希望这样的课文越多越好啊!这是教者的心愿,更是学者的心意!

这篇课文的童话故事中蕴含大量含义深刻的语句,值得反复推敲。

我认为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学生自己找寻到的关键语句才真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以“令我感触最深的语句是……因为……”这样的格式自主圈划关键语句进行“赏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允许学生选择“质疑”方式,同时又为学生们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小范围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全班交流打下基础。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畅所欲言。

班里的邱振梦同学找寻到了“人就成了地球的上帝了”这个重要的句子并且采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文中找到了与之形成对比关系的语句“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迫使上帝放弃了对人类的控制,因为有了爱情人类才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又于乐乐同学质疑:为什么既然童话故事说的是爱情为什么描写上帝三次人间看到景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得知,上帝描绘的是人类的温馨、美好、快乐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是爱情造就的,所以自以为万能上帝那么恼怒,进一步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强大;吕昌玲同学质疑:为什么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后沉思着离开?……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了,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我仍感觉“品读赏析”环节中,虽然要求很清晰,但是由于导向不清,在一位学生质疑之后致使原先准备“赏析”的同学没能及时做好赏析,就又是下个同学的质疑了。

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在讲授此课前后反复思考的问题。

从文本素材来看,教材选用大师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孩子认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名篇名作也是更高级的青春期教育范本;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在知识性、科学性教育的挤压下,面临危险的生存境遇……“爱情话题”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实则上就是为当前的教育补充进“情感与人文”的元素。值得关注的是今天爱情生活包容的面是无限丰富的,这种丰富性假如仅仅停留在爱情的美好这样一个阐释层面上,就等于是在制造爱情神话。应该有一种包容度更大的范文组合来展示爱情生活,包括论述短暂爱情和爱情失败的篇章,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爱情的多面理解。

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爱情教育的目的并非一味教化学生现在不是恋爱时期,而是应该让学生对爱情有一个健康认识,让他们明白爱情的真谛,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处理这种关系。

课堂上的教育方式应该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势,在阅读中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将爱情观和人生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内心充盈着一种圣洁的爱的情感,在精神上得以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今天的教学中,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棘手的问题是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有人云:这不是早恋,而是早熟,或者交往过密。其实,这一现象说到底,就是由于中学生生理的成熟而对异性未知领域产生的好奇心,进而渴望探求的心理现象,发展成为所谓的爱情。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生动曲折的童话讲述了这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中所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所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不能把它简单的等同于性爱和繁衍后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故事中,讲到上帝三次看到的情形,当上帝教给了他们如何筑造窝棚的方法,又把铲子给了男人、谷粒给了女人之后并且说:生活下去,繁衍后代吧。一年之后,上帝看的是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而此刻的上帝感到迷惑、惊慌。五十年后的同一天上帝再次光临人类时,窝棚变成木造房屋,荒地变成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儿女们在收割,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上帝从老头、老太婆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而且有一种新的东西忠诚。又过三年之后,上帝来到人间看到老头坐在土丘上,双眼充满忧郁悲伤,这是对去世的老婆的心灵的追念。然而在更远处则是金色的田野,火红的曙光,许多的青年男女构成一幅更为广阔灿烂的爱情的生活画面,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衷败的纽带。在西方人看来创了一切的上帝面对人类爱情的伟大力量时,也只能怒不可遏最后是不可理解,带着深深的沉思离去,而人却成了大地的上帝。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生动有趣的童话诠释了女儿的提问什么是爱情。笔者认为爱情的过程,是人类这种高尚情感的升华和结晶的过程,又是一种经得起雨雪风霜严峻考验的,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产劳动并且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此,爱情不是一时冲动、简单的海誓山盟、生死相随,而是经得起世纪考验的忠诚和永恒的追念。它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润滑剂和推动器。

当今中学生早恋现象中所缺乏的对爱情价值的真正意义的正确认识,我对早恋现象进行了分析,大致有四种原因:

1、多种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增加了学生爱情的信息量,挡不住的诱惑,成为他们的早熟的催化剂(由好感到爱情)。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生理发展大约提前了2年。中学生缺乏自控力,想象探索异地的奥秘(青春触动发展成爱情)。

3、有的中学生只图享乐青春年少追求时尚(由享乐到爱情)。

4、夫妻情感不融洽(或家庭教育有问题),使孩子相对孤独,想寻求异性的理解和保护(由同情发展到爱情)。而这些让中学生迷茫而过早步入了爱河,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而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树自己的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对中学生中早恋现象进行抽样调查,初中生早恋的20对中成年结婚为零,高中生20对中成年结婚两对,离婚一对。因为初中生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为98%,高中生因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95%,20对夫妻离异家庭学生早恋19名,并且严重影响学习。有的甚至于离家出走。因此中学生早恋上演了中学生成长道路上一幕一又一幕的悲剧。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当十四岁女儿向他提出什么是爱情的时间,他却坦然地面对和女儿进行心灵的沟通,并用故事讲述了这一抽象又难启齿的道理。他对女儿说,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又何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在跨越生理、心理的成熟的界限呢?

其实中学生应在成为有智慧的人上下功夫。一个有智慧的中学生,他是不会目光短浅,只图享乐在前,他是不会妄自菲薄,沉迷于灯红酒绿,他是不会委身金钱利诱,屈服于暂时的困难。有智慧的中学生他应是把自己的学习和理想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学中的一个个近期目标组成自己的远大理想,把自己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在建设祖国的共同事业中去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同学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爱情观,仅有十四岁的女儿能够大胆地向父亲提出什么是爱情,同时得到父亲慈母般的回答,这本身就体现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女儿平等和谐的父子关系,蕴含着父亲平时对孩子循循善诱的教诲,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饱尝亲情的关爱。我们许多家长老师与孩子形成一道天然的代沟,以严父、严师的姿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象这样的孩子有心理话,他能和你讲吗?他有许多的秘密能去告诉你吗?因此这样学生他只能在同龄人中去寻找倾诉的对象,于是久之便成知己,他们相互的不足又不能相互发现,有的简直是臭味相投、一见钟情难以割舍,就这样造成中学生早恋现象。此时如能遇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直面爱情和孩子坦诚交流,指导孩子正确对待早恋,处理好自己生理和心理成熟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让中学生克服早恋,踏实学习,扬起青春的风帆,在实现人生远大理想的航线上,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