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文档
- 2024-08-25
- 113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学英语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本文共17篇,欢迎大家分享。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为了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在暑假里我阅读了由安奈特・L・布鲁肖所著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一书,并从中受益匪浅。
安奈特是教育界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兼演讲家新秀。她曾经从事过课堂教学工作,现在负责安排和协调学校的全部课程,其教育理念是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一书中的观点给所有的教师及时提供了帮助和培训,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老师提供了最实用有效的技巧策略。
这本书的很多建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与学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建议有以下三条。
第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样,这对教学也很重要,因为开学第一天定下的基调将会影响老师以后的学校生活。所以,第一次与学生和家长的见面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将每件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可以在教室门口亲切地向学生致以问候,欢迎他们的到来;可以为学生拍照纪念这富有意义的一天;可以告诉与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乐事趣事等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不管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都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每一件事。
第二,有效的纪律体系可以预防学生的违规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集体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配合,还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设定限度,维护秩序。我们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违反课堂和班级纪律所承担的后果。而制度的确立需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让同学们自主讨论,共同商定,再由老师规范统一,最终完成班规的制定。班规制定好以后让同学们签名,增强班纪班规的仪式感和神圣感。
第三,私下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肯定都不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别人批评、指责,学生也一样,他们可能还会更脆弱,自尊心更强。所以,在处理学生违纪的事情时,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我们可以俯下身子,和他们低声讲话,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隐私的尊重和自尊的维护。这样,他们才能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虚心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书中宝贵的建议能在实际教学中产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我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收获经验,提升自我,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
暑假,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进行自我“充电”的一个阶段。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焦晓骏的《教师的智慧》,心中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因为作者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教学小故事阐释了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大道理,彰显出了教师的大智慧。
究竟什么是智慧,可以这么初步概括:智慧是以美德为支撑的,以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综合体。智慧,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演绎着人世间一切美妙无比的事物,让人们时时感受到智慧之光的绚丽多彩。
此书分为“智慧使者、人文校园、冷描热点、岁月页码、修学英国、漫步英伦”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细腻和善于发现积累的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并让这些案例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更富有意义地发展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案例总是持续不断地在上演着,每个孩子都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在我们不同的关注中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而我们的细心观察和发现并引导会让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呢?仔细想想当自己面对学生时的沮丧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这样细心的关注。
书中围绕诸如“公开课与日常课”、“师生冲突怎么办”、“优质课到底谁说了算”等一个个教育场景对教师行为、表现、主张、反思与感悟进行忠实记录,可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教师智慧的闪现和脉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鲜,做菜烧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怎样做出美味来,那真的是一门技术和艺术呢。
做一个理智的教师。我是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人,总是率性而为,而总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来安慰自己。其实教师不仅要情感充沛,而且应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的躁动、难言的苦恼是难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导。所以自己以后要多读书,多为学生,同事、家人服务,多思考一下所面对的问题多角度多方法的设计解决预案,解决问题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
做一个明智的教师。《教师的智慧》这书的主旨就是要教师做个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师是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主动调适者。因为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明智的人,善于把握大势所趋。面对教育方式多样的今天,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积极参与到现今的教育创新中去,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向同事学习治班教学的经验,丰富提高自己。
在备课方面,智慧型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活动、和策略;智慧型教师较有自主性,而一般教师较多受到规则与模式的指导和局限;智慧型教师备课效率较高、他们可以调用丰富的教学常规和情景;智慧型教师备课时较灵活,他们的教案更简洁;他们更多地考虑长远目标、整体目标;智慧型教师的备课反映了他们具有丰富而融合的知识基础。在上课方面,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监控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上。而一般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智慧型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关注具有选择性,他们能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和事件,只注重重要的信息,从而释放了他们的精力。
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因为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而对先生非常敬仰。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无缺的。
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了达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这个暑假在同行的推荐下阅读了《郭洪与自主教育》,对“自主教育”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自主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推崇的是对生命个体人生意义和对理想的追求,反对盲目的信仰和崇拜权威,强调理性,重视科学。在实际的自主教育过程中,重视个体个性的发展,各种能力发展并重,反对“分数决定论”,“成绩决定论”,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素质的培养,意图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自律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及敢于创新、百折不挠、不断追求新知识且能独立思考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改善、丰富教育质量的.内涵。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社会发展与人的意识的进化是同一进程,互为作用的两个方面。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唤起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新的觉醒与进化,人的主体意识的每一次觉醒与进化也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
以下是我与同行也是同学交流后的想法以及网上一些比较有意思想法的收集。
(一)实施开放型教学策略,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性。这一方式在我的每一次教学总结里都有体现,我也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自主”。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力求精讲精练,使学生能有时间、有精力去“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2)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课堂座位的编排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可将课桌排列成“T”形组合等,便于学生小组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延伸到课外。
(3)还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4)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探索思路,并引导他们比较鉴别最佳思维方式。
(5)教给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学生必须掌握学法,这在各科教学中,基本上是作为常规来要求的。
2、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学习目标分层,不搞统一要求。鼓励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自行拟定学习目标。
(2)施教分层。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层要求,分层设问,分层练习,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评价分层。即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差异性,注重激励性,重在有所发展。如在作业评价中,学生做对了基础题,给B100分;如果不仅做好了基础题,而且做对了拔高题,给A100分;如做错了,暂不给分,允许在弄懂并订正后,再给予不同层次的满分。
3、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架设桥梁。
(1)组内交往。
(2)组外扩散交往。
4、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求新求异。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时,教师给予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
(2)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加强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融会贯通课内外知识,并采取集体讨论形式,建立一个多向流通的信息网络。
(二)实行“民主型班级管理”,实现“自理、自主、自治”目标,充分利用班级活动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尝试。一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在班干部选择上实行“自荐演讲与民主选举结合制”和“常务班长与值周班长结合制”,增进了学生搞好班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创设机会加强小组管理。我们把学生按“平衡法”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学生自己推荐两个工作负责、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任小组长,大小事务都让学生自己做主。三是教师、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平等交流,共同促进班级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处于被尊重的地位。四是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通过校级领导的讲座辅导,提高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能力。
2、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素质,是自主性教育的目标。由于传统教育“只抓两头,忽视中间”,只重视优生的培养、后进生的转化,使得大部分表现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极少受到关注。看到此种不足,我们提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方针,把班级管理事务合理分工,让学生人人自报优点、特长,自主选择管理角色。
3、激励。首先是保持激励的经常性,其次是注意激励的多样性,既有个人激励,又有小组激励,有效地激励了合作互助精神。还注意激励的层次性,改变了以往仅表扬、奖励好学生的做法,对有进步、有特长的学生,也给予及时表扬、热情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希望和动力。
4、自主。要使学生实现由自理到自主、自治的转化,班级管理也必须由扶到放,给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同行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试行“无班主任日”。试行之初定在每周星期四,因为这个时间便于收和放。一段时间后,每周增加一日。无班主任日,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宏观上控制指导,微观上放手,放手让学生干部和学生群体组织完成日常班级事务。这种自主式管理也延伸到校园管理中,强化了学生的“我是由中小主人”意识。
读完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没有什么教育经验的新老师,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其“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引导,让我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有了更清晰的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目标。
叶老先生认为,“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出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可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儿。一回两回,不能称之为习惯,只能充之为表演,一辈子受用且无法忘怀的才能称之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叶老先生以门窗的开关来做了个例子。“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乱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知道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要从细微处抓起,教师需要身体力行,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持之以恒才能卓见成效。正如英语教学中英语字母单词的书写,教师的书写应该干净工整,其次要针对难写的字母单词重复进行指导,直到孩子们将书写规则牢记于心,日常书写达到了干净工整的程度,才算真正的养成了一个好的书写习惯。除此之外,叶老先生还强调与孩子们相处,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亲切忠诚,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出对孩子们的好。也就是说要对孩子们充满爱心,正所谓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如何做到有爱心,首先我们应该做到保护孩子们的心灵不受伤害。叶老先生谈到“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绝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者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所以希望以后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多观察多思考,用合适的方法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的责备与打骂,伤害了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其次也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让孩子们具有终身受益的健康身体,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值得自己反复阅读,反思。教育事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作为一名新老师,需要好好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正视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说了好久地读英文原著,每每在看到前两页晦涩难懂的不常用生单词之后,就放弃了。读英文名著最大的缺点,就是往往我们这些英语专业的教育者,往往会纠结于词汇的表意,而忽略了文本的整体理解。就像我们平时教育学生的一样,我们犯了自己每天自说自话着的错误。暑期想着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在书籍上,我还是冒着半知半解的风险,看完了前几年炒的火热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完的感悟不能算深,大概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看来看盖茨比的爱情。
克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在他住所旁边正是本书主人公盖茨比的豪华府邸。这里每晚都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尼克和盖茨比相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尼克对盖茨比充满探究的兴趣。探究的结果是: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内心深处有一段不了之情。年轻时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少校军官。他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对他也情有所钟。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比被调往欧洲。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黛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另有情妇。物欲的满足并不能填补黛茜精神上的空虚。盖茨比痛苦万分,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贞洁,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厦。盖茨比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
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所感动,便去拜访久不联系的远房表妹黛茜,并向她转达盖茨比的心意。黛茜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昏昏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黛茜早已不是旧日的黛茜。黛茜不过将她俩的暖昧关系,当做一种刺激。尼克终于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轧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承担了开车责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在汤姆的挑拨下,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盖茨比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茜作为他理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尽管黛茜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人们在为盖茨比举行葬礼,黛茜和她丈夫此时却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不了情终于有了了结。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怀着一种悲剧的心情,远离喧嚣、冷漠、空洞、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
说实话,看完书,大概了解的就只有故事的梗概,关于人物性格,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了解,我忍不住看了看当年炒的很火的莱昂纳多版的电影。不得不说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以及对于演员对于角色的掌控拿捏得都是非常好的。盖茨比对露茜真情而渴望的眼神,露茜纸醉情迷,寂寞渴望被爱,尼克身为故事的叙述者为盖茨比对露茜情真意切所感动,为盖茨比在大雨天最终单独与露茜会面所惋惜,为最后看清露茜,看清这个时代的虚伪后的失望,悲哀。
盖茨比不仅是盖茨比,他是这个时代很多带着“美国梦”的青年――迷惘的一代,最终美国梦破灭的缩影。而露茜则就是那外表迷人,内在虚无的美国梦。那些追求它的人,都太过于理想化,露茜已经不是那个天真烂漫,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了,而是成长为了物质成熟的上流社会女性。盖茨比的终其一生也不过是追求美国梦,最终美国梦幻灭的一生。终20世纪代是美国历史上―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爵士年代”,几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特殊性。首先,美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交叉口,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让美国从农业文明迅速进人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同时,在一战后期参战的美国,因没有受到战争的重创反而大发战争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其时主要处于的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即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地运作,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越少,将能使经济运作更有效率。所以,当时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交通、矿产、建筑业扩展迅速,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倔起,汽车、电器设备、家庭机械、加工食品和成衣开始进人家庭,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同时,美国的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盖茨比的背景似乎是必然的,盖茨比固然是了不起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得到财富;而他也是可怜的,至死都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表面迷人,本质却是非常的不堪的。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思维,揣度别人的意图。所以在看盖茨比的时候,我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他所追求的一切,为什么呢?值得么?想来想去,想起了高中的时候学舒婷的《致橡树》,最后一段最是摄入心魄:“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那时候就就在想,谁的爱情这样的无私,纯净?盖茨比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了吧,舒婷和盖茨比,大概都把自己最好的爱情给了别人。然而悲哀盖茨比,爱却未被爱。当站在爱情的角度看盖茨比,他是了不起的,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可能他想得很简单,只是一心追求自己所爱的人而已吧。
又长了一岁,慢慢也就懂得了那种“各种故事,各有解释”的深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露茜,最终得到的幸运儿不多。愿在自己的一生,幸运地爱着也被爱着,成为了不起的我吧。
最近,读了一本学校推荐的教育书籍葛文山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英语老师》。
打开书本,第一页是对作者的简介。葛文山,江苏省张家港外校副校长,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苏派名师”……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号彰显了作者的实力,而序言中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何峰教研员对葛老师的评论更是揭露了他成功的奥秘:“葛文山的教学成果斐然。他任教的历届班级不仅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许多学生因为他的课堂爱上了英语,把英语作为自己终生的爱好或职业。这是因为他把研究学生和课堂作为科研的主体,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和试题等教学过程都是他的研究对象。正是这样细致深入的研究,让葛文山从一个行走者成长为一个思想者,非常精准地把握了教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这么一位成绩斐然、年轻有为的教师写的书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自己工作以来的困惑,我开始了阅读。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探究”一块葛老师分享了他对时下英语教学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单单局限于理论的解读,而是通过结合他的教学实际做了反思。这些理论包括模块课程、任务型教学、跨文化意识、英语课程标准等。第二个板块“实践智慧”则是概述了他十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词汇、听力、课堂提问、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经验。第三个板块“教师成长”选取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如“如何写好英语教研论文”、“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如何开设大型英语公开课”分享他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有说服性,读来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回答了我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许多问题。限于篇幅,我把感触最深的几篇文章做一个叙述。
首先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语文教学能给英语什么启发?回想自己,我把学科与学科孤立对待,不会主动去听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接触仅限于交流学生情况,更不用说考虑从语文学科中借鉴方法移植到英语教学中了。而有心的葛老师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输入性教学,即“强调让学生多听、多诵读、多模仿、多抄写、多记忆”,来指出现今英语教学中的误区,他谈到“近期,我国的中小学英语强调交际,注重学以致用,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学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学即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误区,就是英语老师往往在新知识授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学生表演,期待学生活学活用,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严重的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种倾向……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侧重英语的可理解性输入,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突出‘学中用’、‘学后用’,不能拔苗助长,盲目追求即学即用。”这段话读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独到见解。确实在现实中,不论是几次的听课还是之前自己上课,我们老师都习惯在新授课之后设计让学生表演的环节,而展示课上学生十分流利的表演总给人一种“做了功课”的感觉,到自己上课,发现学生总是忍不住看屏幕上课文的提示,从而影响表演的流畅性,渐渐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合理。直到看到葛老师的这番话,才更加确信自己的疑惑,此后把表演环节移到第二课时,既复习了旧知,又呈现了流畅生动的表演。让我深受启发的不仅是葛老师的观点,更是他能积极思考,建立对比,吸取营养的行为。在语言学的课程中,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有大量的研究材料。如何把所学知识调动起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我需要向葛老师学习的。
在本书中,还有一篇文章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给新上岗英语老师的三点建议》。工作伊始,我特别盼望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跟我分享工作心得,让我借鉴学习,少走弯路,而葛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葛老师在建议二边模仿边创新,变知识储备为教学技能,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中提到“新任英语教师不要盲从或跟风当前流行的教学理念,等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去尝试。反复听、大量诵读、认真模仿是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这些方法看似很土、很原始,却行之有效。”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因为初出茅庐,再加上作为学生的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自身对教学有一定的看法,迫切希望自己能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个快乐课堂,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体验。但是当我看到学生糟糕的默写情况、极不流利的诵读时,我意识到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知识得不到掌握,快乐学习便失去了意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流传,必有它的可取之处,作为新教师,只有先习得既定教学方法,再在此基础上思考创新,才是可取的途径。此外,葛老师还提醒新教师“尽快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它包括:
(1)维持课堂秩序;
(2)调控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3)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4)保持课堂的连贯性和平稳过渡;
(5)及时回应学生的不当行为;
(6)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7)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作为学生,我喜欢那些知识渊博、为人和善的老师,因此也努力让自己做这样的老师。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太过和善、与学生打成一片会缺乏老师应有的威信,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又能不影响教学效果,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命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篇文章,葛老师书中还有很多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如“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为说课比赛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指引我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走进学生内心,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总之,本书实在是一本值得英语老师阅读借鉴的好书。最好的英语老师或许遥不可及,但我们一直可以向着更好的英语老师前进。最后,再引用序言中何峰教研员的一段话,与各位老师共勉:“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但是也不能止步于课堂。“功夫在诗外”,心中没有课堂就失去了师者的阵地,心中只有课堂就失去了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思考着,实践着,这样的老师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心里一直在想究竟怎样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英语老师?最近读了《做最好的英语老师》,收获颇多,在书上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葛文老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然而,最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就是阅读,如何更好地教课文阅读呢?葛文老师给了非常全面的介绍。
课文阅读教学占有核心地位,我现在上阅读课的形式基本上也是通过设问,解答指导等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但是问答式贯穿整个课堂会导致一些弊端:学生忙于回答,缺乏思考空间,多数问题只能停留在理解表层上。书中提到了课文阅读教学设计的三个方法,值得参考。
首先,引入任务型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可采用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获取课文信息。
其次,注重语篇分析。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住址,作者意图,语篇意义,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观点和态度等。
最后,采用信息转换手段。把文字形式的阅读篇章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如图片,表格,简笔画,树形图,时间线,流程图等等,这些手段可以通过完整的视觉表现形式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任务和时间的发展关系,分类关系,事件的发展过程,戏剧场景等生动地,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后来的交际储存更多的有效信息。
在设计阅读任务时,一般分为阅读前任务,阅读中任务和阅读后任务。在阅读前的任务要巧妙地设计,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感兴趣,如头脑风暴,这能快速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或者是知识竞赛和小调查,这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某一个话题的了解程度并引入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关键词编故事,具体的做法是:教师事先从阅读文章摘取几个关键词,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想象出这些关键词可能存在的关系,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一则故事。
阅读中的任务设计需要老师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任务和时间的主要关系,发展过程等生动地、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首先,要关注主要信息。可以设计记笔记、时间线、重新排序、填写表格等任务来帮助学生处理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其次,语篇分析。可利用树形结构图,因果配对和重新排序来进行语篇分析。
最后就是阅读后的设计。第一,要识别文章功能。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来源,文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文章的版面设计等,快速准确识别阅读文章的功能。第二,识别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三、赞成还是反对。从阅读材料中选出一些有争议,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句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第四、比较相似和不同之处,适时导入文化教学,让学生比较中国人与英美国家人习俗的相似与不同,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第五、拓展性任务。引导学生讨论阅读材料中没有涵盖或论说不足的观点,进一步挖掘文章主旨和内涵。
读完后,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新的体会,也在不断尝试和总结,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更多好的,适合自己教学的课文阅读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专业素养,近期读了一本书名叫《做最好的英语老师》,这本书的作者是葛文山,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苏派名师”,中国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阅读精华文库》、《外语之友》,参与编写《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
本书主要论述了“语块”作为语言模仿、学习和记忆单位,语块在语言中的频繁出现和语境依附的特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形式---语境---功能”的联系,以整体形式习得,以独立单位储存。学生无需了解其内在构成成分,无需进行语法规则的分析,就能检索和提取,使其成为语言使用的有效手段。可以说,使用语块进行信息加工会更省时,更省力,作用更大,是降低语言使用门槛的有效途径。养成“从听中学”和“从读中学”的好习惯,养成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综合以上,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素材,多输入(配输出),辅以语块的学习和运用,就会在语言的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涉及的阅读不多,但是如果老师能够了解阅读的规律,并渗入一些阅读元素,孩子到了高中和大学,就会应付自如了。下面再简略谈一谈迅速提高阅读训练效率的策略。
一、把握命题趋势,使阅读训练有的放矢。现在的阅读资料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突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文字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其实也就是启示一谈的阅读素材,那么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们选择短小的英文儿歌、朗诵、小诗,笑话等,经典的英语绘本和动画片,让孩子们感受语言,感受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剖析主要问题,走出阅读训练误区。忽视阅读能力基本功的培养,过早过量地让学生去做阅读理解题,这是当前阅读训练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当然适当地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可以增强答题技巧,减少和避免非智力因素对阅读理解造成的失误。第二个突出问题是,阅读训练缺乏整体规划,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质的突破有赖于量的积累。我个人认为,建议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用好选修教材,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这主要针对的是高中,但是其中提到学会拼读规则读单词的能力,学会根据上下文处理一词多义等,和初中英语教学就息息相关。对于辅音的发音规则和主要元音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是需要渗透和掌握的。掌握基本的发音后,训练孩子去读单词,猜测单词的读音,进一步根据读音记忆单词,默写单词,为以后的英语单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中让孩子们慢慢体会到不同的语句(语篇、语境),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的含义,熟词新义等等。
四、过好词汇关,夯实阅读理解基础。这主要说的是,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考试说明上附录的词汇从头到尾过滤一遍,并针对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对于中学英语教学,除了让孩子牢固掌握教材的单词外,尽可能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拓展词汇,从小就能有意识地多学习英语词汇和句子。
五、科学阅读训练,提高阅读应试能力。这包括
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细读/慢读,或精读/略读等。
2.利用文中的信号词,如and,in addition,what’smore,but,must,should等。
3.养成“成组阅读”(phrase reading)的习惯,关注意群,而不是单个词。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常见的形式有:略读,检索读,速读,泛读,集体训练,自我阅读,单篇文章快读和多篇文章快读等方式。在训练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扩充汉语阅读的内容。
总之,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多,是英语教师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读完了《怎样教的精彩》一书后,我对于教学有了不少感触。
一、译、读、背积累。
大量积累句型和词组时学好英语水到渠成的必然规律,为了使学生能“有所读”能“有目的的读”,一般我把本书重难点编成资料,分成单词,短语,句型,语音等几个部分,要求学生每天读一读。这样既解决了许多学生“没什么可读的“的问题,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二、视听积累。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大组成部分,而听又位居其首。事实证明听的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小学生英语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使学生听力能力有所提高,我除了让他们听课文录音外,还经常上网找下适合于他们的听力内容,如英语故事,英语歌谣等。每天布置听力作业,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听不同层次的英语。。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没什么可听的难题,又为其他的骄傲向埋好了伏笔。
三、口语的积累。
英语口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记忆材料,小学生学习与积累口语多靠机械模仿,反复跟读,许多的学生学到的都是“哑巴“英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经常采用有计划的”复现“法来达到他们手笔共用的目的。在可同教学中,当教授完新的内容后,我经常予以再现,提高其复现率,使之得到巩固和深刻记忆。”复现“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自然”复现”。做到每日重现。这样,学生就牢固掌握已学过知识,不但嘴巴能说,而且笔试能力也很好。
四、重方法,提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英语发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接受,小学英语是小学生接触英语的起始启蒙阶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欢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有:动脑。“动脑”是指老师上课时在兴趣的指导下,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动情。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情促情”,以情动情“。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有些学生的害羞但却心里,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情“与“境”的交融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在阅读中要达到阅读技巧与知识学习的统一,这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中要不断的积累大量的句型和词组,这样也可以提高对于英语学习中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可以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进行英语阅读。这样就可以把阅读和获取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阅读教学和知识技能的脱节。
再者,对于知识的大量的积累也有助于阅读的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对语言文本的深入挖掘,二者相辅相成。听属于有声阅读,它能通过对语音的捕捉快速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平时要有意的训练学生的听得能力,句子不可多,但是要听得精、透,做到听说读的和谐统一,这样各种技能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听力的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可贪多,同时要输入原汁原味的英美语言,即使听不懂,也能提高自己对语音和语调的熏陶。说最能体现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它最能体现出言语者对语言的快速地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对于阅读教学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以上这些技能的获得要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和内化才能生成。他们必须要潜心修行,感悟其中,才能有所获。
7月1日,我收到教师成长学院彩琴班的共读数目《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必修》后,就迫不及待开始阅读。这本书将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和我们一线教师的话语体系、思维习惯、和实践习惯融会贯通,让我们在专业成长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既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又有普适性。
这本书从“知识储备”和“技能修炼”两个纬度展开论述。“知识储备”部分以初中英语教师内功和初中英语课程为着眼点,从语音、语法、课程目标、学习策略等方面明确了初中英语教师应进行的知识储备。“技能修炼”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方面介绍了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每一个专题都从“问题展示”“案例分析”“理论点拨”“反思探究”“修炼建议”5个方面给我们具体指导,不仅让我们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我的心得有两方面:
一、关于专业成长
(一)真实性
书中选择的具体教学案例是真实存在的,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发生的案例,同时也是普遍存在的,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教学环节完整,步骤清晰,让大家一目了然。
(二)简明性
理论点拨和修炼建议对基本问题包含的重要概念、核心理念、主要内容等作出了简明扼要的词条式解释。首先根据基本问题引出新课标中对应的原文,直接指向问题所在;然后根据标准原文的内涵进行阐释,论述其价值意义;最后作为理论阐释的核心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改进建议。理论阐释简明扼要,对案例的评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透彻性
对展示的案例,既说明了“然”与“非”,又对应基本问题和理论阐释,解析出“所以为然”和“所以为非”,对“非”与“所以为非”提出修正和改善的思路与方法。更好的发挥了案例的功能和价值,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延伸了新课标内容上的张力,更好地发挥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更加准确和创造性地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
(四)典型性
修改前的案例和修改后的案例从比较完善和不够完善两个角度呈现和诠释了基本问题所蕴含的标准理念,让教师在比对和校验中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更新自己的理念。案例分析、反思探究和修炼建议是对新课程标准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解读,构成一幅幅对新课程标准理解的立体图景。
二、关于个人成长
成为一个好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愿望,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分数不是衡量老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老师讲的好不好,全看学生成绩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能把学生成绩提升的教师,心里一定对重难点的把握非常到位,对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自己的见解。我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总结为外焦里嫩四个字。
(一)外
作为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专业的东西需要了解学习,不能固守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更新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备课。
一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当下的喜好,他们喜欢的歌曲、电影、网络语言,喜欢读的书,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和学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和学生的心近了,才能和他们聊在一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要了解当下时事热点。关注当下的热点,当下的教育方式,吸纳心的教育理念,走在时代的前沿。
(二)焦
焦是烤焦、聚焦的意思。教师要把中考知识一层层过滤,就像烤鸭,把里面的油都烤出来,让油漏出来,鸭子才好吃。对于中考,必须做到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学生时间宝贵,教师要开动脑筋寻找方法,做到心里有数,引导学生掌握做题技巧方法,归纳梳理总结重难点,学会归类总结。而不要再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费精力和时间。例如,讲作文的时候,给学生一些句式,一些语料,一些有用的词组,让学生去自由选择,思考重组,去布局谋篇,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给学生范文和模板让他们去背诵。
(三)里
做一个靠谱的老师,做一名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老师,做一名有里子的老师,做一名让学生佩服的老师。老师要为学生的成绩添一把柴,必须提升自己,去寻找更好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亲其师信其道。
(四)嫩
嫩就是我们的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给学生。讲什么不讲什么都按学生的能力疑惑说了算,都是为了自己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学生怎么学省力,怎么学高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课程改革是一场伟大、深刻而生动的教育实践。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怎样去利用新课程标准引领指导教学,本书基于实践提出问题,对照新课程标准分析问题,通过更新理念解决问题,给予我们具体有效的指导。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他被称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在本书的目录中,这位教育界泰斗抛出许多常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在教学理念上,“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一语中的,有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快,同时在记忆中保持的长而牢固;而有些学生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区别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新东方优能中学个性化宣传的教学理念就是“优能个性化,万人万教材。”其中的万人万教材便是践行区别教学的理念。
在教学方式上,书中建议“使知识‘活起来’,通过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学生容易盲目记忆单词、短语和句型,从来没想过要应用在日常口语或写作当中。以至于所有的背诵记忆的东西貌似只是为了考试而服务。不仅对考试帮助不大,还抹杀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得不偿失。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作业外,要给学生介绍大量的词汇应用情景,让他们理解之后模仿,真正掌握之后比让孩子死记硬背效果要好许多。虽然掌握知识是最终目的,但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也同样重要,否则不恰当的学习方式,费时费力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有效快速地帮助学员掌握知识点是我和优能个性化同仁共同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上,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到一句话让我深有同感,“教学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面的关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应像复读机一样一直重复着那些枯燥的知识点,除了教授学科知识外,更应当融入他们生活;无论什么也比不上一位睿智、阅历丰富、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这是一种难以衡量的人格魅力,能激发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除了良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外,教师自身的努力也很关键。
每个新东方教师都在努力成为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作者在书中讲述道:“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正是我们提升自我教育素养的关键,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主动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作为一名个性化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溪流,在新东方的团队中学也不乏识渊博如滔滔江水的优秀教师。厦门新东方为此也成立了自己的书库,由教师推荐好书,这样整体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了。
在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借助别人的经验来解决。书中讲述到:“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所谓“一山跟比一山高”,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也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只有不断虚心求学,才能为我们的学员更好的服务。厦门新东方是优秀教师云集的教育机构,这就为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优秀教师互相学习和分享教学心得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
优能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成长的特性,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中十分肯定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提供很多有效的解决方式,相信这会给我今后的教师生涯中带来了许多的帮助。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这本书是我师父送给我的,她说这本书很好,让我好好的把这本书看看,当我翻开书我就被她深深吸引了,作者陈大伟的成长经历吸引了我;把原来枯燥的科研理论当故事讲,这正深入浅出的方式吸引了我;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教育的过程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
陈大伟1982年中师毕业,先后担任中学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长。现为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先后出版了《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怎样观课议课》、《我的教育道路》等10本有一定影响的个人专著,在省级发表论文近百篇。
我经常感叹自己的出身定位这么低,面对南师大的一帮科研专家只有望“研”兴叹的份,他们个个都是出国深造过,要不就是博士生导师之类的头衔,看着他们高高在上,我觉得遥远极了。但是当我看到陈教授的工作和成长经历,我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规划,我的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小小的幼儿教师。我不一定能有陈教师这样的成就,但我却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为自己树立一面勇往直前的旗帜。
书中在讲述什么是研究时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调入一所新学校,我第一次到食堂去吃饭的时候,发现餐桌两边的凳子被铁器固定在桌下,于是我把食物放在桌上,准备把凳子搬出来放下。我采用的方法是用脚踩连接凳子的横杆。“啪!”铁器支撑杆与地面发生巨大撞击声,食堂中同事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我身上,我闹了个大红脸。而且强烈的撞击使桌上饭菜的汤汁也溅了出来。
第二次进食堂时,我吸取了教训,用手拉支撑凳子的竖杆,这次没有了声响,但需要两手参与,而且因为平时大家很少接触支撑杆,支撑杆上的灰尘很厚,把我的两只手都弄的很脏。我对这种办法也不满意。
这时,我开始观察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是怎么做的。我发现他们直接抓住凳子面往下拉。想一想,有什么好处呢?一是用手控制着,没有了声响;二是用一只手一次就解决了问题;第三个好处就是凳子面经常有人坐,很干净,不会把手弄脏。从那以后,我开始用这种方式搬放凳子。
后来发现还是有问题,自己对这种处理方式也还是不满意:因为凳子面藏在桌子底下,和人有一定距离,拿凳子的时候需要弯腰,需要长长地伸手……
这样的生动的阐述研究的例子,贯穿与整本书的前后,让人非常明了易懂,也非常生动形象,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启示。对待研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该书的观点很明确“慢慢走,欣赏啊!”
它借用了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公路上插着的标语牌上的标语,简述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给我很大的启发,不是吗?只有享受过程才能真正的体会研究过程中的快乐,才能不会计较最终自己究竟得到了多少,才不会被名誉和金钱所累。“慢慢走,欣赏啊!”它不仅是教育研究的心态,更应该是对待生活的心态。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技能,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信息,从而达到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目的。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应对方法。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在这一认知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方法、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习惯、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都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要教给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和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括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模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教师就要通过有效教学逐渐缩小这种差距,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意义上,课文常常被看作是用来教给学生词汇及其用法的,读文章就是为了记住所有的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结构,结果学生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读的习惯。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而是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老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难句中的重要信息。英语基本句型的知识在高中开始阶段应教给学生,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强化巩固,这是能够准确分析理解长难句的基本前提,而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长难句的增多越显示出这一点的`重要性。另外,长难句的分析也离不开主从复合句的相关知识。我们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多设置针对性较强的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强化这种阅读技巧,当然,一定量的词汇是阅读的前提,只有在扫清词汇障碍的前提下才能讲求方法和技巧,但只有词汇短语句式的理解与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强化指示词、连接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掌握了这些,对高考题中的段落大意、主旨大意题就会迎刃而解,也有利于做阅读填空题,即七选五这类题,同时有利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一举三得。
再次,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模式,平时教学中多练习写纲要或缩写,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高中英语课本中有许多的对话形式的文章,多要求学生改写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最后,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写作此文章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观点还是通过正话反说或双重否定等方式?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是很关键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暗示识别作者的意图。
总之,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二、教学中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
阅读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一个高水平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抓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无法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用不同的策略应对不同的文章。
常提到的阅读方法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也要教给学生不同的文章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比如带有小标题的文章的阅读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灌输给学生,因为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文章,这类文章也是高考常见的文章之一。再比如阅读细节题可用找关键词法返回原文中找依据或答案本身。另外,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方法和技巧不能只是停顿在理论层次,要有大量的实践,即多练习,尤其注重限时阅读才能真正地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要把背景知识融入
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师来灌输,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由于欠缺相关背景知识引起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要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来拓宽知识面,多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在讲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如高中课文中涉及中美文化交流所碰到的问题,围绕着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在访友、道谢、恭维时的不同做法,谈到美国人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普遍的思维方式,如写信就是一个例子。另外美国人个性独立、不拘礼节、言谈直率也是众人皆知的,以及英国人的绅士风度等。学生头脑中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再理解相关文章就比较容易了。
四、教学中融入情感、社会等其它非智力因素
新课标要求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老师要在教学中适时鼓励并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竞争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也不要急着查字典,应该采取恰当的猜测、断句、推断等技巧来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从正反两面鼓励自己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阅读训练很重要,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技巧。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再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只要坚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不难看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断改进,英语教师应以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作好铺垫。教学中也可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
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在交际中会造成尴尬的局面。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的遗憾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阅读中,我引导学生以前面的练习题为教学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原来的逐词阅读变为句子阅读,近而抓住课文的主要语句,串讲课文并要求学生复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本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讲不是不可拥有的能力,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自学方法进行尝试性自学,用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掌握阅读的方法同时,使用自己的语言及同学们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对阅读材料进行讲解。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有了相应的进步,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加强。
四、运用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要大家默读一段课文,然后结合这段课文,向大家明确地示范如何抓住课文的主题做总结,如何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提出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词组和句型,以及如何预测下文的内容。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下一段课文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大家默读完一段课文后,这个“小老师”要象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讨论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包括就课文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要大家回答,总结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澄清难词、难句的意思,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其他学习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来,包括:
(1)对其他学生的总结做详细的解释或评价;
(2)回答问题并就课文内容提出其它问题;
(3)评价别人对课文内容所做的预测;
(4)就自己不清楚的内容请教别人,要求他们给予明确的解释;
(5)帮助他人解除对课文的误解,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学习。
五、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大纲指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作文,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训练就要深化。从缩写到仿写,从仿写到创作举一到反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这样枯燥的麻烦的学生恐惧的作文训练,就融在了阅读的学习之中。
最近翻阅了xxx翻译的《英语教师教学指南》一书,阅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一些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对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五部分。旨在促进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从教授的对象,教学方法与语言技能,资源世界,教师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师的个人与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是我们最推崇和喜爱的,也是一本使我们受益匪浅的好书。
《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的第三部分资源世界,给我们介绍了各种最新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原则。对歌曲、韵律诗、游戏、故事等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怎样使用新技术。而我对其中的歌曲、韵律诗这一方面最感兴趣。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许多的尝试。
学生们喜欢歌曲和韵律诗,强烈的节奏感,押韵的字词,琅琅上口。也是平时教学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操作最简单的一种课堂辅助形式。
如在上课起始阶段,为了调节情绪,营造氛围,我会穿插地给孩子们播放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儿歌,他们会更加兴奋。
在英语教学中,有时感到记忆单词很难或句型难以掌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进行创造,自编儿歌,利用儿歌来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效果。
当然歌曲和韵律诗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的运用。我不仅在课上让学生使用歌曲和韵律诗,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编、多说、多演,体验英语学习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听到学生念着课上的歌曲和韵律诗欢快奔出课堂,看到孩子们在课间用自编的歌曲和韵律诗开心地做游戏。这就是歌曲和韵律诗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极强的魅力,恰当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青年英语教师听课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这次活动为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受启发,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真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在英语方面的一点听课感受:
一、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课前互动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课前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较好的,课堂都比较成功,老师们大多数从自身的生活着手活跃课堂气氛,得学生们的喜欢。
四、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
我认为大多数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课程开始后,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并且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本节课的语法重点,很多老师还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改变课本原有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这学期我参加了初中英语青年教师多课型课堂教学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我县的自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改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过去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其次,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英语的学科特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英语教学有较为全面的熟悉,提高英语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最后,要积极探索践行我县的自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并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以及聆听同行们的报告,不但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要求自己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不断充实自己,并且及时总结和借鉴经验,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参加了对新教师的新课程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一下几点认识。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明确目标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
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
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4、创造性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
究式学习。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怎样能使学生动起来。
暑假,我有机会参加了初中英语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非浅,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是科学的,应该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英语的学科特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英语教学有较为全面的熟悉,提高英语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认识到要上好英语课,我们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新学期里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 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通过这次初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学习,聆听同行们的报告,使我受益非浅,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并且及时总结和借鉴经验,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通过本次培训,感触很多。在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课堂教学投入高、收效低、“出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也时常可见。因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
1、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英语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课堂用语。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的词汇、短语、句子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语,常用句子、短语,尤其是在课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师要达到熟练使用。比如说教室里的每个物件用英语怎么说,学生打报告应怎么说,教师应怎样回答等。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达到在课堂上能无所顾忌地使用英语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去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此,我建议培训同时,能组织一些英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在英语知识、常识方面给我们做好指导,尤其是在发音方法上重点指导,让我们能教给学生标准的英语。
2、结合学生实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中,指导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常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让
有经验的老师都来说话,将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传递,交流不要仅限于口头,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上网在论坛里。这样,成功经验多了,总有适合自己借鉴的经验。在不断的交流中,能够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3、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到直观教具,我们首先想到的将会是多媒体设备,但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交流,我觉得,多媒体设备的确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么时候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老师们在培训中告诉我们,他们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同样取得了成功,由此可以说明,不管是什么教具只要用得合理,就会有它的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去用好各种直观教具。
但是就我校的实际,我也感觉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种.种困难。英语这门课程是一门语言工具科,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平日里看到、听到、说的都是中文,用英语会话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而且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学校的学生胆小拘谨、不善言谈,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往往只是机械背诵一些条文,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而有的家长则是虽然也能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总之,虽然困难重重,但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机会,以便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再登新台阶。
一、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现场做课,我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一节课,他们却上出了新意,上出了精彩。从华琰老师的根据A―G选择词语造句的小组活动,到常石通老师的“蝴蝶”板书和“Thank you very much, mom”的教育视频,我看到了他们的善于思考和特别用心。今后我也应该在教学中多多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用心设计好一节课。
二、做一个勤于反思的教师。
苗永洁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英语老师有四种教学状态,即教英语的老师,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老师,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老师和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老师。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我们不能让自己和学生成为英语考试的“奴隶”,而应该成为,也教学生成为英语的主人,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及任何一种英语工具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反思,从自己上过的每一节课中反思,找到应该改进的地方;从听过的每一节课中反思,寻找应该学习的地方。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
三、做一个不断总结的老师。
郭水源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小时的讲座,从如何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到课堂观察实践与探索以及小组合作低效成因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讲解,郭老师都是从理论上说明后,再举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本文来源于 ]这说明郭老师和他带领的教学团队都是在一堂堂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摸索,才得出了这些系统的理论知识。我们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最富有就是教学实践经验,但缺乏将其进一步地总结和升华。今后我也要像郭老师说的那样,我们不要满足于做一个teacher, 而要在平时不断总结,努力做一个master。
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东升三中的苗永洁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是关于国家教育改革的新闻。其中关于中高考英语的改革让在座的许多数老师都大吃一惊,平时大家都太少关注新闻。信息的闭塞让我们只是关注于当前的教学成绩,却没有更好地思考如何应对今后的教育形式,以及现在的教学如何才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等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反思、不断总结、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