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 文档
- 2024-08-09
- 118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本文共14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学时】 4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二、体质的概念、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及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概念(难点)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二)体质的构成(重点)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与内部脏器结构密切相关,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其中,以体格、体型最为重要。
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反映了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机能的盛衰偏颇。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注意点:人体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和心理特征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体质中综合地体现出来。
(三)体质状况的评价(了解)
体质特征,通过体质的构成要素来体现。故评价一个体的体质状况,应从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体质的评价指标(五项):见课本第198页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七项):见课本第198-199页
(四)体质的特点(重点)
1.先天遗传性
2.差异多样性
3.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略讲)
(一)中医学史中表述体质概念的几种不同用词
(二)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在《内经》中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
东汉、宋、金、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发展的概况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略讲)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脏腑、经络的结构变化和机能盛衰,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盈亏,都是决定人体体质的重要因素。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藏象,以及精气血津液理论。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有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等八个方面。
上述八个方面可归纳成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先天禀赋,包括性别差异,归属于先天因素;其余则归属于后天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概说:
1.体质差异的种类
(1)群体差异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
2.体质分类的目的
把握个体的体质差异规律及体质特征,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重点)
(一)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及理论基础
(二)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三)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重点)
(一)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其中,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质
(二)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各自的总体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体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和发病倾向性)以及发展演变趋势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一)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1.原理
2.举例
(二)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1.原理
2.举例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原理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1.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
(1)原理
(2)举例
2.体质差异决定着发病情况(类型)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重点)
1.质势、病势、质化(从化)各自的含义
2.从化(质化)的一般规律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重点)
1.传变的含义
2.体质影响疾病的传变的原理及举例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举例说明)。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三、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体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举例。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1.注意药物性味(举例)。
2.注意用药剂量(举例) 。
3.注意针灸宜忌(举例)。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例。
四、指导养生
善于养生者,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举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等.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挹芳主编.中医学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体质学说
【复习思考题】
1.体质的基本概念如何?
2.体质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体质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4.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5.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如何?
6.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述各型的总体特征、发病倾向性及发展演变趋势。
7.简述体质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8.何谓质势、病势、质化(即从化)?质化(从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9.体质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中医虽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寄生虫、厉气、胎传等疾病病因,但是在治疗上仍旧应用辩证求因入手,其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分别此类疾病的标和本,从致病因素说寄生虫卵是本,体征表现是标。从脏腑机能来说湿热是本,寄生虫卵是标。在发病的过程中,从初病到病症严重两者标本可以互相转化,中医恰恰是从标本兼治的理念全面进行治疗的。
有幸在正安学院参加了一期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无法用言语形容学习感想。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充斥着内心。从18岁学习中医药到中途转针灸专业,可能是开悟较慢,也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太晚,但好在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曾放弃,直到找到。可以说直到近两年才开始感受着中医学的魅力,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我似乎意识到,我是在以学习中医的形式来进行着这场生命的“修行”。有幸!必将加倍珍惜!
正安,优秀的老师,带领着一群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进入神秘、无涯的美丽中医世界,怎一个cool字了得!两天的课程,似乎给我开启了另外一条路来体悟中医:学中医不必太过教条、死板地遵循教科书,而是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那么感悟是什么?答案是:用心。我的导师说过:“每一个专业,学到精深,都是对人生的修炼,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我想,我该是中医药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认识中医?学习中医?怎么走好这条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种担心,在正安这个高平台上,我的“非零基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10多年的学习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规”学习中医,是一种幸运。但也因为受过那么多年“学院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思路不免局限、偏激,兼容并包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小,突然扭转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怎么走好这条中医的路?”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切入点的去“享受”两天的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就是要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生命本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将来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大自然告诉了我们所有的解决办法,没有发现、开启的,只是我们不知晓、无法感知到罢了。但并不代表答案没在那里。
三:尽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意识”,建立起来很困难,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体会。
四: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中医的理念影响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活里顺境时,学会告诉自己,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在逆境时候,也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好磨练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似乎觉得中医之路刚刚开启,不徐不疾,稳步的前进吧!
感恩让我有幸来体会这次课程的所有人。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走完了大一的第一学期。此时此刻,回头看看走过这一学期所留下的脚印,想想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学期里学到了些什么,问问自己这一学期忙碌过吗,有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然而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只知道大学和初高中真的不一样,除了期中期末要考试之外可以说什么都不同,这个时候靠的全是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各个方面,而这个时候最离不开的就是学习方法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而利用这些时间和精力我们又可以做更多事,这也许就是所说的高效率吧!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大一上学期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虽然我们已经结束了对于它的学习,但是对学习方法地谈论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深入个体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以上便是我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你学的内容有足够的兴趣,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
E.阴阳失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调的具体表现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
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 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22、属于阳的味是( )
淡
23、五色中属于木的是( )
A.青 B.赤 C.黑 D.白 E.黄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
24、以下治法中,哪个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的(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佐金平木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2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
气
26、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 )
脉
27、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 )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肝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E.失血伤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化气 E.津能载
28、下列哪一项是根于肾的气(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9、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部分功能减退的表现( )
用
30、脾虚可致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 ( )
A.血行迟缓 B.血瘀 C.血行加速 D.出血 E.血脱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气化作
31、气随汗脱的理论基础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行津
32、唾与何脏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33、有“主津”作用的是( )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 E.三焦
34、“以升为健”的脏是( )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35、心在液为 ( )
A.唾 B.涎 C.泪 D.涕 E.汗
36、“气之根”是指下列哪一脏 ( )
A.肾 B.心 C.肝 D.肺 E.脾
37、具有恶湿特点的脏腑是 ( )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38、以下哪一项不属心血不足的症状 ( )
A.失眠 B.健忘 C.面色淡白无华 D.烦躁不安 E.多梦
39、“决渎之官”是指 ( )
A.肾 B.肺 C.脾 D.三焦 E.膀胱
40、“中正之官”是指(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41、与齿的病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胃气的盛衰 B.脾气的强弱 C.肾精的盈亏 D.肝血的多少E.以上都不是
42、称为“真阳”的是 ( )
A.心阳 B.肾阳 C.肝阳 D.肺阳 E.脾阳
43、能使肺的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脏是 ( )
A.心 B.大肠 C.肝 D.脾 E.肾
44、小儿发育迟缓,骨骼不坚的主要病机是 ( )
足
45、脾与肾主要是什么关系( )
A.阴阳相互制约 B.精血相互化生 C.阴阳升降平衡 A.肾阴不足 B.肝阴不足 C.肾精亏虚 D.脾气虚弱 E.肝血不
D.先天、后天相互资助促进
46、“乙癸同源”可归属于( )
A.心脾关系 B.肺脾关系 E.协调呼吸运动 C.肺肾关系 D.肾肝关系 E.心肾关
系
47、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 ( )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D.心火下降,肾水上承 B.肝主升,肺主降 E.脾之主升,肺之主降 C.脾主升,胃主降
48、“水火既济”是属( )
系
49、肾开窍于 ( )
A.目 B.舌 C.口 D.二阴 E.鼻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
50、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解剖形态的差异 B.分布部位的不同
E.病理表现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
51、“髓海”是指 ( )
A.目 B.骨 C.脑 D.肾 E.头
52、以下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
A.脑 B.筋 C.髓 D.骨 E.女子胞
53、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
A.心与肺 B.肝与肾 C.肺与肾 D.肝与脾 E.脾与心
54、被称为“血海”的是( )
A.肝 B.脾胃 C.肺 D.肾 E.心
55、泌别清浊是下列哪一脏腑的功能 ( )
A. 胃 B.肝 C.脾 D.小肠 E.膀胱
56、阴阳互损最易发生在哪一脏(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7、“筋之余”是指( )
A.发 B.毛 C.爪 D.唇 E.面
58、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心与脾 D.心与肝 E.肺与脾
59、下列不属于督脉循行部位的是哪一项( )
A.胞中 B.脊柱 C.季肋 D.脑 E.肾
60、十二经脉中,手足同名阳经交接于( )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61、下列哪一项是膀胱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 ( )
A.外侧前缘
缘
62、“过阴器”的经脉是 ( )
经
63、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 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阳经 E.足厥阴B.内侧前缘 C.外侧中线 D.内侧中线 E.外侧后
64、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65、头痛位于两侧者,多关乎哪一经 ( )
A.阳明经 B.少阳经 C.太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66、主胞胎的奇经是 ( )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中 E.任脉
67、下列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 )
A.阴维与阳维 B.厥阴与太阳 C.阴跷与阳跷 D.太阴与少阳 E.太阴与阳明
68、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 )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瘀血 E.寒邪
69、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 )
A.喜 B.恐 C.悲 D.惊 E.怒
70、与病邪“从化”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
A.病变部位 B.体质差异 C.治疗不当 D.病邪性质 E.邪正盛
衰
71、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多由下列何种病因病机所致 ( )
A.寒湿入侵 B.湿热下注 C.肾气不固 D.阴虚火旺
约
72、燥邪最易侵犯( )
A.肝 B.肾 C.肺 D.脾
73、大怒对气机的主要影响是( )
A.气缓 B.气消 C.气上 D.气乱
74、阳虚与哪种物质的衰少关系最为密切 ( )
A.精 B.血 C.津 D.液
75、可使人体“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的情志活动是( )
A.悲 B.喜 C.恐 D.思
76、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 )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77、外邪中最易导致动摇症状的是(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78、劳神过度容易损伤哪两脏( )
A.心肺 B.心肝 C.心肾 D.心脾
79、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 ( )
A.正气强弱 B.邪气盛衰 C.邪侵部位 D.体质因素
争胜负
80、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 )
A.暑邪、风邪 B.暑邪、寒邪 C.暑邪、热邪 D.燥邪、热邪
邪
81、风邪易袭阳位,故下列哪一症状一般不会出现 ( )
A.鼻塞 B.头痛 C.咽痒 D.下肢浮肿
82、牙龈肿痛红赤,口臭,多属于 ( )
A.心火上炎 B.肺热壅盛 C.肝火上炎 D.胃火上冲
热 E.膀胱失E.心 E.气结 E.气 E.惊 E.动风 E. 燥邪 E.肝脾 E.正邪斗E.风邪、燥E.咳嗽 E.胆经郁
83、致病后易引起病程缠绵的外邪是( )
A.火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E.暑邪
84、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A.胀痛 B.窜通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85、疠气最突出的致病特点是( )
A.病情重,预后差 B.高热持续不退 C.易伤津耗气 D.扰动心神 E.传染性强
86、七情损伤,首先损伤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7、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的发病类型是( )
A.感邪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并病
88、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 )
A.邪正盛衰 B.气血失常 C.阴阳失调 D.津液代谢失常 E.以上皆非
8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气机失调 ( )
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脱 E.气闭
90、阴盛格阳属于 ( )
杂
91、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 )
退
92、形成虚证的病机是 ( )
退
93、“大实有羸状”其疾病本质属 ( )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实转为虚 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A.邪盛正衰 B.邪盛正未衰 C.正虚邪未盛 D.邪去正衰 E.正胜邪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寒热错
94、“至虚有盛侯”,其疾病的表现是 ( )
A.虚象为真,实象为假 B.虚象为假,实象为真 C.虚象、实象皆为
真相
D.虚象、实象皆为假象 E.虚象与实象夹杂出现
95、下列哪一项是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 ( )
A.虚寒证 B.实寒证 C.虚实错杂证 D.寒热错杂证 E.阳虚证
96、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 )
A.脾肾 B.心肾 C.肺肾 D.肝肾 E.肺脾
97、寒因寒用,适用于下列哪一病证 ( )
A.实寒证 B.虚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寒热错杂证
98、邪实致病有通泄症状,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治法( )
里
99、属于从治的是( )
通
100、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
防
A.实则泻之 B.攻补兼施 C.通因通用 D.以补开塞 E.泻下攻A.治热以寒 B.寒者热之 C.阳病治阴 D.用热远热 E.以通治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人制宜 E.未病先
1 字斟句酌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名词术语较多,内容较抽象,初学者必须注重对关键字词和句子的逐字逐句地理解和背诵,宁涩勿滑。一般来说,需要用此法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各章大小标题、知识点等有关的重点名词。如:“整体观念”—“整体”指完整性、统一性。“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阴平阳秘”—“平”即“平和”,“秘”即“固密”,指“阴气平和”与“阳气固密”,即“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制”指“制约”,“化”指“生化、变化”。五行之间有制约才能生化万物,等。又如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脏象藏而不泻、泻而不藏、心(藏神、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纳气、主水)、气血津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因(六淫、七情、痰饮、淤血)、正气邪气、阴阳失调、正邪相争、正治反治、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
2 事例联想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引入古代哲学思想来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只有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联想联系到具体的事例才有助于理解。如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火土金水。为什么是这样排序,课件中未明示,学员可通过联想具体事例来帮助记忆。“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火生土”—火灰日久产生土,“土生金”—土能产生金矿石,“水生木”—指浇水可以使树木长高。阴阳属性的具体规定性是:温热、明亮、干燥属阳;寒凉、晦暗、潮湿属阴。为什么如此规定,学员可联想到“阴阳”的概念最初都来源于日光的向背。山南没有日光属阴,故寒凉、晦暗、潮湿。山北有日光属阳,故温热、明亮、干燥。如此等等,通过枚举事例联想,便可深刻理解五行相生顺序和阴阳属性。
3 形象比喻法
中医基础理论渗透着多学科知识,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心、肝、脾、肺、肾分别比喻为社会学中的官职:“君主之官”、“将军之官”、“仓廪之官”、“相辅之官”、“作强之官”,学员只有善于理解形象比喻法,才能深刻体会心“神明出焉”、肝“谋虑出焉”、脾“转味而入出者也”、肺“治节出焉”、肾“技巧出焉”,并且会运用它进一步理解脏象生理功能的含义。如“肝主疏泄”是因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在军队通过其善谋虑才能使军令畅达无阻,那么肝在人体通过其疏通、发泄(疏泄)功能才能使气血津液、月经、精液等流体物质循行无阻。
4 图表图示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字篇幅阐述其医学道理。学员认真研读只是一个“由约至博”的感性认知过程,要真正把课本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需要一个“由博至约”的理性思考过程。而图表图示法正是将这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对每一章节绘制图表加以小结,不但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要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将课本的精华提炼浓缩,既体现少而精,又显示条理性,便于复习和记忆。如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对于记忆知识要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1)。
5 大声朗读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医基础理论课具有理论深奥、内容抽象的特点,为了加强记忆,学生须每天清晨大声朗读知识要点,通过朗诵理解和背诵关键的名词术语。这样既可使深奥难懂的术语在朗读中得到理解,又可在理解中背诵。事实证明,这是强化记忆的捷径。对于境外汉语非母语的学员犹当采取此法,以摆脱其“不理解内容,又说不出来,背不出来”的困惑。
6 讨论学习法
“理不辩不明”。中医基础里的有些理论内容晦涩难懂。学员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一是通过网络向有关教师请教,二是要广交学习网友,通过对疑难点进行争论,加深理解。如五行学说认为“金生水”,为什么呢?有的认为“金属高温时熔化为水”;有的认为“金针刺入体内日久转化为体液”;还有的认为“自然界的金属日久会在表面生出水滴或绿色的苔藓”。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按自己的方式记住“金生水”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其原理,扩大知识面,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7 博览群书法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涉及范围广、名词术语多的特点。限于篇幅,教材不可能将所有名词术语全部解释,这就需要一些学习参考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大词典》、《中医新知识词典》等。也可以订阅报刊杂志,通过广泛阅读启发思维,帮助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与次重点、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考试成绩。
8 歌诀背诵法
歌诀具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很多内容如果编成歌诀会增强记忆效果,如五行相生、相克顺序可以编成歌诀“木火土金水”和“木土水火金”。十二经脉循行交接顺序,如果编成歌诀或顺口溜,“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则只需记13个字,便可记住其中蕴含10倍以上的信息。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规律,内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将此简化则为“内侧太厥少、外侧阳少太”等。
9 多做练习法
对知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的评价在于考试。这是每一位学员必须应对的硬任务。为了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学员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多做模拟题,不仅可以检测自己学习的好坏,还可以锻炼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在做题时,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要在做完题后进行理性思考,寻找出题和答题规律,记忆答题要点,并且注意前后 篇章试题的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
5.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对温病的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在治疗上如“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与此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又如“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
2.辨证论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基本概念 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可以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更有密切的关系。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皮部作为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与经脉和络脉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其分布之范围大致上属于该经络循行的部位,且比经络更为广泛。
1.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皮部分布于人体的浅表部位,故能最先广泛地接触到病邪,当外邪侵犯时,则皮部与布散于皮部的卫气就能发挥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2.反映内在脏腑、经络之病变: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府藏”,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即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3.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达到治疗效应:如外感疾病多为六淫邪气侵犯肌表,表邪不解则由表入里,同样里证也可出表。根据皮部理论,邪在表当发汗,以防病邪沿经络传变入里,发展成里证。若邪已入里,则亦可由里达表,使其透过皮部而解。临床上常见的某些皮肤疾患如疹、斑等的“外病内治”,即是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又如针刺治疗,《灵枢·官针》篇亦载有浅刺皮部的“分刺”、“毛刺”等法,现代广泛应用的“皮肤针”、“皮内针”、“滚刺筒”等,亦是取法于古代的“分刺”、“毛刺”发展而成。
此外,根据皮肤通过渗透直接亦能吸收药物的道理,结合经络穴位所形成的敷贴、药浴、温灸、热熨等疗法,亦是通过皮部而与病变发生相应治疗作用的,这些疗法主要是通过对浅表皮部的刺激和渗透作用,从而达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振奋气机,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愈疾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针刺麻醉方法,发现按手术切口部位的皮部循经取穴,则镇痛作用较好。据有关资料报道,在人体的躯干部位,运用各种测痛方法,测定其针刺前后的痛阈变化,发现针麻所选用的数十个穴位,对有关部位的皮肤可产生痛阈提高的特异性,这不仅说明皮部理论对针刺麻醉选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证明十二皮部的理论是有物质基础的。
基本概念 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 循行部位
经别,即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经脉,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支脉。由于其与一般经脉不同,但又包括在正经系统之内,所以称之为别行的正经,简称为“经别”。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进行概括。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而“别出”,称之为“离”;其次是进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之为“入”;然后是浅出于体表,称之为“出”,并上头项、头面部。但是,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的经别在其最后浅出体表时有所区别:阳经的经别从体腔内部浅出于体表到头顶等部位时,仍并入十二经脉中与其同名的经脉中,而阴经的经别则不再归入于同名经脉,而是同与其有表里关系的阳经经别合流,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之为“合”。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同时,阳经的经别在进入胸、腹之后都同其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发生联系,足三阳的经别还都经过心而上循头部;手三阴的经别从腋部进入内脏后,都经过喉咙而上达头面。
十二经别的循行布散部位范围较广,有些部位则是十二经脉所不及之处,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其一定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为:
l.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和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返回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腹中。
·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 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
小肠位于腹腔,其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迂回叠积于腹腔内。对于小肠的具体形态,古代医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有详细记载。如《灵枢・肠胃》说:“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方面:
主受盛与化物:受盛(音成),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网站收集化物,即消化、转化饮食物的意思。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小肠的化物功能,是指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转输,以营养周身。在病理上,若小肠的受盛功能失常,则可见腹部胀闷疼痛;如化物功能失常,可致消化、吸收障碍,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甚或完谷不化等。
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所谓清浊,是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及糟粕,而糟粕,包括食物残渣及废水。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由此可见,小肠在饮食物消化吸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肠的生理功能正常,则饮食物得以充分的消化吸收,清浊各走其道。其清者输布周身,营养脏腑;其浊者,则糟粕下归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浊水则渗入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在病理上,小肠生理功能失常,不惟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可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还可导致二便排泄的异常,如小肠泌别清浊失常,则水液不能及时渗泌膀胱,水谷并走大肠,可见大便稀薄、小便短少等症。对于这类腹泻病人,中医多采用“分利”方法,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使浊水残渣各走其道,则腹泻自止。
三焦为六腑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其在脏腑中最大,又与五脏没有直接的阴阳表里联系,故又称之为“孤府”。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对其所在部位和具体形态,在中医学术上颇多争议,直至现代,亦未取得统一认识。这里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简介一下。
一是有名无形说。
二是有名有形说。
现代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首先认为三焦为六腑之一,是有形质可见的。网站收集因为中医的藏象学说是建立在古代解剖学基础之上的,没有形质而只有其功能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关于三焦的具体部位与形态,一般认为包括上、中、下三部。
虽然中医对三焦的形态和部位有很多争议,但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却是一致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 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所谓“诸气”,是指全身各种各样的气。如脏腑经络之气、营卫之气等。气机,泛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化,是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生化。因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通路,也是人体各种物质相互化生的场所,所以能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之所以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本身通行人的元气。
元气是通过三焦才得以布达全身的。故《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亦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综上所述,三焦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之气,是通过三焦而布散于五脏六腑,充沛于周身的。
2. 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生理功能,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人体的津液代谢,是由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津液代谢才得以正常运行。如果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道不畅,必然会引起津液代谢失常,出现尿少、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三焦的以上两个方面的生理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因为水液的运化要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人体的气也只能依附于津液与血才得以正常运行。气血津液的运行、代谢,又均以三焦作为通路的,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因为三焦还有运行水谷的生理功能,故《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
3. 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
(1)上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所以上焦包括膈以上的心肺两脏及头面部。
关于上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雾”。
(2)中焦:《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中焦是指整个胃,现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看,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但亦有医家将肝归属于下焦。
中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
(3)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现一般认为脐以下部位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等,亦有人将肝归为下焦。
下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后世医家,将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都归属于下焦,因此扩大了下焦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现代医学,其特点以下:
1.1具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不象现代医学建立在解剖和实验等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阐述人体脏腑的解剖结构,所讲病因易被理解和认识。
而是建立在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总结实践规律,来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所讲主要内容阴阳五行、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比如说: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都带有哲学思辨,偏向于抽象性,理解十分困难。
1.2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认为人体与生存环境、心身的和谐是统一整体。
在探诊病因时,常常与宇宙自然结合整体性处理。
而且所讲述的是人们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必须依赖于临床。
不同现代医学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实验等作为基础,即使脱离临床也能理解。
因此,在基础理论学习中,必须联系临床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系统性的对患者出现症状做出分析。
2.1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适应度慢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叙述性,都是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对刚进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来讲,单靠认真死记书上讲的内容,脑海中没能及时跟进哲学思辨,去接受抽象的基础理论肯定消化不了,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生畏难情绪。
即使靠机械记住的,也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甚至好多的学生是差不多学完了整个中医学科的知识之后,才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2.2教学理论与实践分割独立,前后不一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实习只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检验前期教学的效果,被割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因此,在内容、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导致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用于临床实际问题运用效果不佳,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2.3 教学模式枯燥,成效不明显中医基础理论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学生真正透彻领会抽象的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单调和生硬,学生主动学习性差,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易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