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成语寓言故事

庄子的成语寓言故事(精选13篇)

庄子的成语寓言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庄子的成语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惠施告诉庄子说:“梁惠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上,成熟之后,里面的种子就有五六百斤;可是假如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不足以使它被举起来;假如剖开作水瓢,那么实在太大而没有什么可盛。这葫芦并非不是很大,但我因为它没用处,而将它砸破了。”庄子说:“您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东西啊。曾有宋国人善于配制防止手部皮肤开裂的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谋生。有个外地客听说之后,请求用一百个‘金’购买它的`配方。这宋人聚集一族之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不过才挣几个金,如今一下子把技术卖给他就能得到一百个金,请允许我将药方给他。’外地客得到之后,带着药方去告诉吴王。

越国有战事,吴王命他做将领,此时正是冬天,外地客率军与越人水战,大败越军。吴王就划了块土地给他,并封为邑君。能使手不被冻裂,效果是一样的,但有人用它封官,有人却仍然不能摆脱漂洗丝絮的劳累,那么就是因为使用的地方不一样啊。如今您有能装五六百斤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用它作为形似大酒杯的器具,而借以浮游于江湖之上呢?您却为它阔大没东西可盛而发愁?那么您的心就像被蓬草塞住了。”(选自《逍遥游》

古时候有一位好养猴子的人,他养了一群猴子,由于他经常和猴子在一起,对猴子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并能与猴子进行感情交流。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喂猴子的橡子不多了,就想出了一个减少橡子分配给猴子的办法。于是他把猴子召集在一起说:“从今天起,早晨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

猴子们听了立即发了怒,纷纷直立起吱吱的叫着。养猴子的忙改口说:“那么早晨四升,晚上三升,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高兴的个个手舞足蹈。

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梁惠王知道后,便请他为自己宰牛剔肉。

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更分开了。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姿势优美,犹如古代的《桑林》之舞;动听的声音,仿佛是古乐《咸池》的旋律。

看到这里,梁惠王拍手称赞说:“啊,太好了!太好了!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地呢?!” 厨师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知道宰牛的规律,这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更进一步。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三年以后,我对牛体结构已完全了解,呈现在眼前的,已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我知道该怎样剖开牛体。到了现在,我宰牛的时候,不用眼睛去看,而是凭精神去接触牛体,感觉器官的`功能都不用了,精神的作用活跃起来了。”

说到这儿,厨师丁见梁惠王大惑不解的样子,又接着解释道:“在肢解牛体时,要顺着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把刀子插进筋骨间缝隙,通过骨节间的孔道,一切动作都完全顺着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进行。刀子所经过的地方,连经络、筋腱都没有碰过,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要用刀割肉;那些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在肢解牛体时,要用刀子去砍骨头。”说到这儿,厨师丁拿起自己的刀,掂了掂说道:“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几千头了,然而刀锋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刀锋却薄得几乎没有厚度,把这样的刀锋插入有空隙的骨缝中去是宽宽绰绰的,舞动刀子也有回旋的余地。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子还是这样的锋利。”

听到这里,梁惠王说:“太妙了!有幸听您的这番话,我从中悟出了养生的大道理啊!”(选自《养生主》)

春秋时,有一只海鸟飞落到鲁国的城郊,鲁侯知道后,以为这是一只祥鸟,就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把这只海鸟迎进太庙。鲁侯为了表示对海鸟的敬重,每天都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海鸟,还把宫中最美妙动听的九韶乐演奏给鸟听。然而这只海鸟却被音乐吓得魂不附体,举止失常,一片肉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没过三天便死了。

这都是因为鲁侯用养他自己的方法去养鸟的结果呀!如果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就应让它栖身深林,在江湖中自由游荡,顺其自然。

这本书利用寓言的方式来呈现庄子的小故事,而且都是用白话来写,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忙碌生活中的最佳。每个小故事大都容易懂,字数也不多,很适合消磨时间。

庄子是一位聪慧且辩才无碍的古人,在他一生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发生,他喜欢徜徉于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他也喜欢和古代名人惠子辩论,也让春秋 时代的宋王领悟了不可太沉迷于一件事,他的智慧、努力和乐观以对,也值得大家学习。当然,每个人在生活都会遇到一些开心的事,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 我们不可以因此天天情绪不稳定,要向庄子一样乐观。我们都应该勇于面对接受挑战,把它当作是一种学习,对于好的'事情更应好好珍惜。如果遇到一些困难,不可 以暴躁,而要机智面对。

像时间是一种奇特的东西,因为它是无形的,但它流失的速度很快,用金钱也换不回来,所以,我们必须善用时间并珍惜。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让自己觉得很 快乐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断拥有却觉得更加匮乏,我们寻求认同却显得更加焦虑,我们的物质丰富了,寿命增长了,耐性却少了,快乐也少了。这是一个变动快速的 时代。过度争取自由却无法自拔,结果仍有解不开人生的难题。做人不可太自私,也不可沉迷于某件事,遇到什么事都要乐观以对。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我们也要多多学习庄子的智慧及自在,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难过。

出自《庄子·齐物论》,讲述养猴人原本每天给猴子早晚各四个桃子,猴子不满。

养猴人便改为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猴子便欣然接受。这个故事形象地讽刺了那些只看表面变化、不察实质相同的.人,成语“朝三暮四”常用来形容事物没有本质变化,只是形式上做些无关紧要的调整。

出自《庄子·秋水》,讲述了庄子与惠施在濠水桥上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施反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故事展现了庄子超脱物我界限的哲学思想,成语“濠梁观鱼”或“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常用来表示对他人心境或体验的理解应保持开放和包容。

出自《庄子·秋水》,讲的是燕国寿陵少年听说赵国人走路姿态优美,便去邯郸学习,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的步法,最后只能爬着回家。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盲目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特色。

出自《庄子·秋水》,描绘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自己的世界就是整个天空。当海鳖向它描述大海的广阔时,青蛙无法理解。

成语“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眼界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出自《庄子·养生主》,讲述庖丁熟练地解剖牛体,游刃有余,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他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是因为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且顺应自然规律而动。

成语“庖丁解牛”常用来比喻做事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或形容深入理解事物内在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出自《庄子·逍遥游》,讲述了大鹏鸟展翅翱翔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故事。

成语“鹏程万里”常用来形容前程远大,志向高远。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的《庄子·秋水》。故事描述的是秋天时,河水上涨,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然而,当他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看到无边无际的水面时,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望洋向若而叹。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养生主》。庄子认为,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

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能摆脱诸多烦恼和痛苦。